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有感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每一次心得体会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为小编为你收集整理的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有感,感谢您的参阅。

读走复兴路圆中国梦有感

“古老的东方有一条龙,他的名字就叫中国……”每当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就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同时我也在思考着,我该为这条巨龙的腾飞做点什么呢?读了《走复兴路圆中国梦》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我们小学生只要做好自己身边的小事,就是为梦想的实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下面的两个镜头就是我行动的见证!

我是小小宣传员

最近,县林业局到我们学校开展“森林防火”教育知识讲座,让我们懂得了森林火灾带来的重大危害和森林防火的重要性。在“森林防火,人人有责”宣传标语上,我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姓名。为了让火灾远离我们,保护好森林,保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我邀了班上几名同学组成宣传小分队,利用早上和下午放学后的时间,趁着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在校门口进行宣传:“叔叔、阿姨、爷爷、奶奶:你们好!清明节马上就到了,请您在祭祖的时候,一定要文明祭扫,鲜花祭扫,不要燃放烟花爆竹,避免火灾的发生……”尽管我们说的口干舌燥,嗓子都哑了,但听到家长们说:“你们这些孩子还真不错,我们也得提高觉悟了,就听你们的,今年清明节扫墓,我们不烧香,不燃放烟花爆竹了……”此时,我多么有成就感啊!

厉行节约从我做起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很难。为了真正落到实处,我决定充分发挥班长的职能从剩饭剩菜入手,自己以身作则,不浪费一粒粮食,告诉同学们,一定要吃多少盛多少,决不能随意浪费。同学们也很自觉,从此,我班的剩饭剩菜桶总是能见底。不仅如此,在节约用水,节约用电,节约纸张方面,我班同学也做得很不错,同时,我们还将这种节约的精神带到了各自的家庭,人人争当“节约小标兵”。

虽然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但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海,梦想的实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只要我们每个人都做好自己,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就为梦想的实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万丈高楼平地起”,有了坚实的基础,我们的梦想还会远吗?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读《建设幸福中国》有感


——幸福就在身边

幸福是什么?起初我还真是比较茫然。但当我认真阅读了《建设幸福中国》这本书,我才发现幸福就在自己的身边,现在的我们生活真是太幸福了!就让我将自己的幸福感悟分享给大家,变成为更多的幸福之花开遍祖国的大地吧!

感悟幸福,给我的感触最大的莫过于学校这几年的变化了, 先说说“两免一补”政策吧!我家姐妹两个,记得姐姐刚上学时,每当开学的时候家里人就发愁,愁的是要交学费还有课本费,费用加起来就得三百元左右,而当时家里就靠几亩薄田和父母偶尔的打零工挣的一点钱缴销生活,爷爷去世借钱安葬、奶奶还常生病,爸爸只得卖上几袋粮食,换点钱供我们上学,那时的困难情境现回想起来,真是难言啊!自从党和国家实施“两免一补”政策以来,学校把学费和课本费全免了,全家人再也不愁眉苦脸了,一下子轻松了许多。今年,学习优秀的姐姐还获得了奖学金,全家人喜上眉梢,乐得几天都合不拢嘴!

再来说说这“蛋奶工程”,在学校上学期间,每天早读课一下,我们每个班都排好队在管鸡蛋和牛奶的老师那里能领到一袋温好的奶和一个煮熟的热乎乎的鸡蛋,吃着这香喷喷的鸡蛋,喝着这美滋滋的牛奶,嘿!甭提心情有多高兴了!自从实施“蛋奶工程”后,早晨有时匆忙上班的父母,也不必为我们的早饭担忧了!辛劳了一辈子的奶奶常语重心长的教导我:“我娃,你看现在的学校真好,有鸡蛋吃,有奶喝,我们那时候连学都没得上、上不起……,你现在的日子这么好,一定要好好学习呀……”。是呀,[莲 山 课件 ]听听长辈们的酸辛往事,忆苦思甜,我倍感今天生活的美好和来之不易,需要我们好好珍惜!

还有早晨到校时间的推迟,让离校较远的学生不再吃不好早饭、抹黑踏上上学的路了;作业负担的减轻和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让我们有了更多的活动和自由支配的时间,每天下午课外活动时间,校园就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再加上新课改的实施,让课堂焕然一新,在远程教室里敬爱的老师引领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欢乐地遨游!

幸福在哪里?幸福就在我们欢乐的笑脸里!幸福的生活谁创造?感谢党和国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好政策!让我们在幸福的祖国里,好好学习,向幸福出发,用自己的劳动和智慧为让所有人都过上幸福生活而努力奋斗吧!(

读《谱写中国梦》有感范文


读《谱写中国梦》有感

党的十八以来,一个响亮的词汇—中国梦响彻神州大地,震撼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灵,也激励着每一个炎黄子孙,成为人们日常议论的热词。我在集团党委和公司党支部的安排下,有幸阅读了《谱写中国梦》一书,系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梦的一系列论述,全面加深了对中国梦的基本内涵、实现路径以及根本保障的了解,深刻体会到中国梦这三字是在回顾历史、立足当下、展望未来的历史新起点上提出的,既是对中国近代170年中华民族奋斗历程的总结,也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历史的传承,彰现着人民的愿望,为我党带领人民开创美好明天指明了方向,读后深感内容丰富,激动人心,受益非浅。

中国梦在我看来,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的梦想。首先,中国梦就是人民幸福梦。党的十八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经济指标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富有公平正义。其次,中国梦是强国梦,就是国家富强梦。胡锦涛在十八报告中指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再次,中国梦是复兴梦,就是民族复兴梦,让中华民族永远屹立在世界之林。小康梦、强国梦、复兴梦,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三位一体,构成了完整的中国梦.

梦想凝聚力量,行动成就未来。梦想与时代发展紧密相连,不同的时代人们有着不同的梦想。鸦片战争时期,人们的梦想是把积贫积弱、饱受列强欺凌的民族尽快解救出来,为此,一大批有志之士踏上寻求民族解放、民族复兴之路;抗日战争时期,人们的梦想是早日把日本帝国主义赶出中国,从而掀起了全国抗日热潮,使抗战成为一场真真的人民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人们的梦想推翻腐朽的反动政府,解放全中国,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建设初期,人们的梦想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这些梦想在一代又一代追梦人的不懈努力下,如今都变成了现实,神舟奔月、蛟龙下海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富强中国、民主中国、文明中国、和谐中国、美丽中国成为全民族的新的梦想,也必将激励人们朝着这个梦想前进。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梦想,人生也应为梦想而出彩。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断的梦想和实现梦想的奋斗中度过的。女航天员刘洋说:有梦想,才会不断探索,有梦想才有目标,有梦想才有追求,有梦想才有激情。只有把个人的梦想融入社会、赋予时代特色,才能成为实现中国梦这个大合唱中的最强音。我作为社会的普通一员,也有过许多梦想。年少时,每当我看到南来北往的航船,曾梦想长大了,也要当一名头顶蓝天、驾驶航船航行在祖国水运线上的船长,于是在中学毕业时,毅然报考了航校,从此成为航运战线中的一员,立志要为祖国的水运事业努力工作四十年。在党组织的培养和帮助下,逐步成长为航运企业的青年带头人。而立之年,随着人生阅历的丰富,特别是受到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启迪,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了新的认识,朦胧中产生了下海经商的念头,梦想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市场经济大潮中的一名弄潮儿,于是一方面抓紧学习相关知识,弥补自身短板,另一方面积极寻找机会。2000年,毅然应聘去交通石油从事成品油经营工作,从企业的组建到日常经营、发展壮大,始终与全体职工一起,走南闯北,二头在外,积极从市场中找机遇,在夹缝中求发展,取得了较好的业绩,资本利润率、人均创利等技经指标均名列前茅,实现了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双赢。如今的我,在组织的安排下,开始从事工会工作,虽然没有了从商时的忙碌和紧张,但工会工作是党的群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我一个门外汉来说,深感责任重大。新的岗位造就新的梦想,如今的梦想就是要把工会工作做好做实,努力让职工满意、党政满意,在建设和谐企业中发挥应有的作用,为工运事业添砖加瓦。一是要围绕企业经营管理、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组织职工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活动,在推动企业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中发挥助推器的作用;二是要围绕企业改革中职工诉求的多样性,扮好协商调解的角色,努力化解矛盾,消除疑虑,发挥调节器的作用;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认真履行工会职能,积极为职工办事,替职工说话,全心全意为职工服务,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发挥稳定器的作用;四是要围绕提升职工素质的目标,积极引导职工自觉学习,争做岗位能手,不断提高职工的履职能力,以职工素质的提升来推动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实现企业发展与职工素质的同步提升,发挥孵化器的作用。通过坚持不懈、卓有成效的工作,真正把企业工会组织建设成为名符其实的职工之家,为推动工会工作再上新台阶贡献智慧和力量。

读《中国人的精神》有感


中国人的精神是什么呢?中国人的精神与西方人的精神有什么不同呢?带着这样的疑问,我阅读了辜鸿铭先生的《中国人的精神》,读了之后,受益匪浅。

读了此书,不得不佩服辜鸿铭先生的文化修养,于是我上网搜了有关他的资料。辜鸿铭生在南洋,学在西洋,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马来亚等9种语言,获13个博士学位。他倒读英文报纸嘲笑英国人,说美国人没有文化,第一个将中国的《论语》、《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译到西方。凭三寸不烂之舌,向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大讲孔学,与文学大师列夫。托尔斯泰书信来往,讨论世界文化和政坛局势,被印度圣雄甘地称为“最尊贵的中国人”。二十世纪初,西方人曾流传一句话:“到中国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鸿铭”。

在《中国人的精神》一书中,辜鸿铭先生用他对中国的理解,向世界宣扬了儒家思想,阐述了他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的人性类型给你的整个印象是他的文雅,那是一种难以言表的文雅。”这是辜老对中国人性格的描述,他还引用了一个例子,他曾在某个地方读到一位在两个国家都住过的外国朋友的评论说,作为外国人,在日本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讨厌日本人,而在中国居住的时间越长,就越发喜欢中国人。不知道对日本人的这种评价是否真实。但他认为但凡在中国生活过的人都会像他一样赞同对中国人的评价。相对西方人的张扬,追求个性,我们中国人更多倾向于中庸之道,温文儒雅,彬彬有礼,给人一种不温不火之感,亲切而没有距离感。

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人影响深远,但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中国文化产生巨大冲击,中国传统文化被忽略,崇洋媚外之风愈烈。西方节日,情人节,圣诞节气氛十足,重阳节,中秋节,元宵节却越来越冷清,我们吃的是肯德基,麦当劳,穿的是“破”裤子,哼着大多数中国人听不懂的rap。

我国当前社会,无论是学校的教育,还是社会的教育,都淡化了传统文化的学习。从小学一直到大学,英语教育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内容。在大学里英语成了必修课,英语学分占的比列也比较重,考四六级更被我们大学生视为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我们的《现代汉语》、《大学语文》在很多的学校都处于选修课的地位,有的学校甚至连这样的选修课都没有。这些现象很值得我们反思。

辜老的书对中国人的精神分析深刻精辟,然而,有一些观点我是不太认同的。他赞同忠君思想,他赞同纳妾制,用茶壶和茶杯生动的比喻男人和女人的关系。时代不断进步发展,我们的目光也不能停留在封建的古代,在文明的现代,男人和女人的地位应该是平等的,一夫一妻制也是时代进步的体现,新时代的女性不应该像古代女人一样将全部重心放在家庭上,女性也应该拥有自己的事业,发挥自己独特的优势,为社会做贡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