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怀迎国庆60周年体会感想

即使是读同一本书,不同的人都会不有不同的心得。人是复杂的动物,是有感情和有思想的动物。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自我。如何去写好一份优秀的心得体会呢?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感怀迎国庆60周年体会感想”,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感怀迎国庆60周年体会感想


感怀迎国庆60周年体会感想
亿万人民的现代化篇章
历史的鸿篇巨制,源于亿万人民的共同书写。新中国60年,最深刻的变化在于人,最实在的成果施于人,最持久的动力源于人。
新中国的成立,宣告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的民主政权诞生。60年来,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制定方针政策要看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从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成为我们时代的最强音。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贯穿于共和国60年光辉历程,成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渝的政治信仰和执政伦理。
“我是农民的儿子,祖上几代耕织,辈辈纳税。今朝告别了田赋,我要代表农民铸鼎刻铭。”2006年,延续两千多年的农业税成为历史,河北农民王三妮自制的“告别田赋鼎”如此铭刻。值得铭本文刻的,还有很多。全面免除城乡义务教育学杂费,基本医疗保障覆盖十几亿人,农民开始享受国家普惠式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保障……缺吃少穿跨越到温饱有余,迈步小康加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想不到”、“不敢想”的奇迹,体现在每个人的餐桌上、衣橱里。新中国60年,是一个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过程,更是一个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的过程。
中国的现代化不仅要有发达的物质文明,还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从与时俱进的伟大理论,到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人的全面发展,逐渐成为社会主义中国的核心价值,深刻地改变着亿万人民的命运。个人在经济、社会、文化上的各项权利,由不断完善的法律体系得以保障。“利益解放”、“能力解放”、“个性解放”……个人主体性的外延不断扩展。新中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为人的发展开拓出前所未有的领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60年巨变,归结到一点,就是人的发展。
历史的巨变来自何处?也正是来自于人。“人的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它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内在于人的创造力不断显现,蕴藏于人的能动性不断释放。从腰悬吊索在高山峻谷间一凿一凿修建的红旗渠,到小岗村民在“大包干”契约上按下的红手印;从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的蓬勃发展,到“汶川一代”、“鸟巢一代”展现的公民意识,60年的伟大实践证明,在人民群众中激发出的这股强大活力,是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智慧之源和动力之基。而人民,也只有人民,才是时代和历史的推动者、现代化篇章的书写者。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人”。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又促进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新中国60年,就在这两个历史过程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中,迈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之路。人的现代化,人的全面发展,丰富了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书写出新中国60年伟大成就的真谛。
中国共产党,是植根于人民、与人民血脉相连的政党;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的制度。先进政党的领导,先进制度的保证,将不断推动着人的现代化和全面发展,持续激发着人民群众释放强大力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新中国60年的成就,是现代化篇章的序言,更加壮丽的民族复兴的乐章,将在未来由亿万人民共同奏响。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心得


国庆60周年大阅兵心得


大阅兵开始,国旗护卫队迈出一百六十九步威武正步,护送着国旗升起。这一百六十九步,象征着我国自一八四〇年到二〇〇九年间,走过的一百六十九年的历程。一百六十九年,中国人从受尽屈辱到重新站起来,从积贫积弱到国富民强,以一个“强国”的梦想指引,低调而努力地打造着自己的国家力量。
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首次大规模阅兵。此举,展示新中国成立六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成果,显示维护世界和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坚定决心和意志,展示人民军队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和平之师的良好精神风貌。而对于全体中国人来说,这背后更多的是信心和力量。
六十年前的开国大典阅兵,我们以“万国牌”武器装备接受检阅,“骡子拉大炮”的场景还在人们的记忆里。而今天所展示的是百分之百的国产装备,无人机、三代主战坦克、歼十飞机、巡航本文导弹、新型战略核导弹……,这足可以让国人骄傲。因为,西方发达国家军队拥有的装备类别,我们基本都有了!
六十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单一军种发展到现在的诸军兵种,现代化正规化水平不断提高:陆军从“小米加步枪”到信息化跨越,海军从“黄水”海军到“蓝水”海军,空军从单一兵种到五大兵种,二炮部队从近程核导弹到洲际核导弹。伴随着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国防力量不断成长,而后者正是前者最好的一个注脚。
今天所展示的是六十年来全体中国人努力的结晶,“国威、军威”——这一场阅兵投射在中国人心里的东西不是流于表面的虚荣,而是几十年筚路蓝缕、埋头苦干后的欢欣与宽慰,国家力量,庇护着她的每个公民。
六十年中中国数次大裁军,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最多时的六百多万人调整至目前总员额二百三十万;“中国坚定奉行自卫防御的核战略,始终恪守在任何时候和任何情况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政策。”……
“不伐其功,不矜其能”,中国人素来有不事张扬的性格;但中国人也知道,“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教师迎72周年国庆心得体会


金秋十月,红旗招展,举国同庆,乐舞飞扬,抚今追昔,我们为国家的日新月异发展而感慨不已。从哪些角度去写国庆心得体会呢?下面是范文资讯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师迎72周年国庆心得体会,供您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迎72周年国庆心得体会【篇一】

国庆节,我们一家跟爸爸的朋友一起去西安旅行。高速上真是车水马龙,十分拥堵,我们开了十个小时才到达西安。

第一天,我们在西安市区转了转。我们看了大雁塔跟小雁塔,因为人太多,我们没有进去。还逛了两个公园。我玩得很开心。

第二天,我们去了华清池,华清池是杨贵妃跟唐玄忠泡温泉的地方。杨贵妃泡的是莲花池,池子的形状像莲花一样,所以得名莲花池。后来我们参观了兵马俑。规模宏大的兵马俑,被称作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兵马俑规模很大,已挖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近20000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这么大,坑内有兵马俑近八千个。在三个俑坑中,一号坑,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14260平方米;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六千多个。

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有将军俑、武士俑、骑兵俑,而且每个兵马俑的神态不同:有的颔首低眉,若有所思;有的目光烔烔,神态庄重;有的紧握双拳;还有的凝视远方……走近它们的身旁,似乎能感受到轻微的呼吸声。真是让我惊叹不已!从兵马俑出来我们坐免费摆渡车去了丽山园,它是秦始皇的陵墓。

西安真是一座历史名城,我依依不舍地说了声,再见西安!这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教师迎72周年国庆心得体会【篇二】

上学期的一个星期一,我们戚矶小学组织全体学生观看了一次爱国主义电影,其中的一部电影《鸡毛信》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让我久久回味。

这部电影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名叫海娃的小孩给八路军送信的故事。小海娃是个放羊娃,他每天利用放羊时候站岗放哨,监视山下的日本鬼子,如果鬼子来扫荡,他就推倒旁边的“消息树”,通知村里的人赶快转移。一天,海娃的爸爸交给他一项艰巨的任务,让他把一封非常紧急的“鸡毛信”交给八路军的张连长。海娃在送信途中,不巧被日本鬼子发现了,海娃巧妙地将“鸡毛信”藏在一只老羊的大尾巴下面,并与鬼子巧妙周旋,主动寻找机会。海娃把鬼子引到一个山沟里,趁机向山上跑去,鬼子发觉后,立即追赶他,并向他开枪。海娃的手中了枪,但他非常勇敢,奋力向山上爬去,最终将信送到张连长手里,为战斗的胜利立了大功。

以前,我大多看的是动画片和卡通片,这种反映战争题材的影片只在学校里偶尔观看。看后只觉得小海娃机智勇敢,但有些地方还是不太明白,比如“为什么日本人要侵略中国?”“中国那个时候为什么贫穷?”等等,这些问题老师都耐心地给我们作了解答,并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如果贫穷落后,就要被人欺负”。

这部电影使我很受教育,通过影片我不但了解了中国的历史,同时我也感到我们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们只有更加努力学习,掌握科学知识,将来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才能让祖国繁荣昌盛,和平安宁。

教师迎72周年国庆心得体会【篇三】

今天是十月一日国庆节,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纪念日。在国庆节的前一天,爸爸告诉我明天要去洪洞县的洪洞大槐树去认祖,我听了,直蹦三尺高,心花怒放。

“欣欣,欣欣”我从我的美梦中醒来了。爸爸说:“快起来吧,现在凌晨4点,我们要早点出发。”

出门了,我们走了一段路,天渐渐的亮了起来,我的心情也更加兴奋了。天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哦,今天的天气和我的心情一样好,一路上两旁的树被我们远远地甩在了后面。眨眼间,我们来到了洪洞大槐树。哇,好大的一棵大槐树呈现在我的眼前,只见大槐树树干粗壮,枝繁叶茂,我们两个人连起来才能抱住她。进入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坊,上面大大的写了一个“根”字,传说当年移民时,官兵用刀在每个人的小拇指甲上切一刀为记。至今凡大槐树移民后裔的小拇指甲都是两瓣。再往里走,便走到了新塑一代大槐树下,看到一些已经化好妆的人们在那里坐的,我跑过去问导游姐姐这是在干什么?导游姐姐说:“他们正准备表演在大槐树下移民时候的情景。”不一会就开始了,那些演员们演的栩栩动人,展现了祖先被迫移民远赴他乡的悲壮情景。

这个国庆节我不但身临其境的游览了祖国的名胜古迹,感受了祖先历尽了千难万险才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让我有了肩负祖国更繁荣昌盛的责任,因为少年强则中国更强!

国庆节纪念建国72周年日记8

国庆节,我和妈妈、姨妈、弟弟一起去了北京游玩。

我们去了八达岭长城、故宫、奥林匹克公园、颐和园、天坛公园、景山公园、北京十三陵长陵、王府井步行街、北京图书大厦、中国科技馆。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科技馆,在里面看了机器人乐队的表演,乐队里有长笛、黑管、小号、圆号、长号、小提琴等乐器。我们还在科技馆玩了驾驶飞机的机器、还有太空城堡等。

我们到了王府井的小吃一条街,我们吃了羊肉串、椰汁等等,还吃了北京最有名的东来顺涮羊肉、全聚德烤鸭,其中我最喜欢吃的是全聚德的北京烤鸭了。这次我们可以亲眼目睹水立方、鸟巢了。我们乘车来到了奥林匹克公园入口,当我们通过严格的安检,来到公园的景观大道时,立刻就被眼前景象所吸引,一座高大方正、晶莹剔透的“水晶宫”映入眼帘,这就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在阳光下,它那蓝莹莹的外表让人觉得无比凉爽,马上会想到蓝蓝的海水。

距它不远处的南侧,气派的“鸟巢”和它相映成趣。外面银灰色的钢结构就像摇篮,可容纳10万人!晚上的奥林匹克公园又是一番景致,灯光璀璨,雄伟华丽。水立方外如梦如幻的颜色变化,鸟巢的灯火辉煌,玲珑塔的高耸,再加上公园内设计独特的路灯、地灯等照明设施在夜晚熠熠生辉,星空下的奥林匹克公园景色非凡。

通过北京之旅,让我了解了北京浓厚的历史、尖端的科技、丰富多采的文化和体育,北京真是一座绚丽多姿的大都市啊!

纪念祖国60周年沧桑巨变感想


纪念祖国60周年沧桑巨变感想

新中国成立近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迈出了重大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然而,我国的法治建设植根于中国社会的实际,仅靠借鉴国外的有益经验,照搬别国的法制制度和政治体制是行不通的,我们只有立足中国国情,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指引下,把握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等各方面的关系,才能保证我国的法治建设稳步前进。
一、正确认识我国法治化程度
事实求是地评价我国目前的法治化程度是关系到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我们应该明确:我国尚处于法治化进程的初级阶段,法治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少。

(一)我国的法制建设逐步完善,为推进法治化进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1949年到20xx年,我国出台国家级法规数据41860余件,地方法规数据34480余件,合计76000余件,2.9亿字。其中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550余件,特别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20多年里,全国人大及其党委会通过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就有390多件,占同类法律的70%还多。国务院制定行政法规800余优件,享有立法权的地方人大及其党委会制定的地方性法规8000余件,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政府规定的规章3万余件。因此,我们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做到基本有法可依,以宪法为核心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框架已经形成,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发挥了并且继续发挥着稳定社会保障治安的巨大作用。这就是在党中央提出的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基本方针的指引下,我国立法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绩,是在50年里做完了西方法治国几百年的工作。

(二)我国的法治理念指导受到各种思想干扰,影响了法治化建设的进程。主要表现在:一是受西方法治思想的影响,一些人总认为我们党委、人大、政协和一府二院“多条腿”的体制不如西方议会、政府、司法“三条腿”的体制合理,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的法治模式来评价我们的法治状况,来设计我们的法治建设方向。二是受“左”的残余思想影响,一些执法者管理的意识、斗争的意识相对比较强,而人权保障的意识、和谐的意识相对比较弱。三是受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影响,有少数人往往把执法权力与自身利益挂钩,追求自身利益比追求公平正义更重要。四是受封建人治思想的影响,不少人仍把行政官与司法官混为一体,或者违法干预司法部门依法独立办案,或者特权思想严重,习惯以“父母官”、“管人者”自居。这些理念上的偏差,必然导致实践上的混乱。

二、法治化建设必须符合中国国情

当今世界上,几乎每个国家都有本国的法制,但不是每个国家都可以称为法治化国家的。法治化国家就是人民群众自觉依法办事,是各国法治建设的发展方向。我国要想向法治化国家发展就必须要适合中国国情,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治化道路,不能照搬国外的一套,更不要想一步到位。

(一)一个国家的法律制度是逐步发展和完善的,不能一蹴而就。任何国家的法律制度都是在其人民思想意识里扎下根来,进而形成整个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门的,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的法法律制度是在一天里建立起来的。 西方国家的发展路径基本上是自然进化。尽管也有革命和战争,但主流仍然是社会发展内生需求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外来力量干预的结果。例如,民法的很多原则是从早期商业活动中慢慢产生出来的,经过漫长的实践得到社会的认可,成为人人遵守的行为准则。宪法和刑法的很多原则是从各种社会力量的博弈和较量中形成的。英国从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开始经过了300多年的资本主义发展才逐步建成了今天这样的法治化国家。美国在18世纪建国的时候,起点比较高,而其开国领袖们却没有照搬英国的模式,而是参考当时最先进的权力制衡理论确立了其建国原则,从而在短时间里超过了英法等国家而成为先进的法治化国家,即便如此,也用了二百多年的时间。困此,我国的法治化建设也不能急于求成,要按照我国的实际情况稳步推进。

(二)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是要适合其国情的,不能削足适履。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十年来,伴随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我们也开始探索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道路。回顾三十年法治建设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这条道路不是照抄或者照搬西方哪一个国家的,而是由我国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所决定的,因为我们不能完全不顾历史文化传统在我国人民中的影响力,不能完全不顾几千年历史文明逐渐形成的民族心理特质,而去照搬国外,其结果

纪念祖国60周年沧桑巨变感想第2页

只能是削足适履。因此,要解决中国依法治国的问题,就要在邓小平理论旗帜的指引下,根据中国的国情,找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法治化建设道路。

三、立足国情积极推进法治化进程

对我国基本国情的深入认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深化的过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前进,取得了巨大成就,这是有目共睹、举世公认的。以经济建设为例,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9.7%的快速增长,最近又连续四年增长10%以上,20xx 年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第四位,人民生活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历史性跨越。必须承认新时期历史性的发展进步。同时,在发展速度快、发展势头好的形势下,更要清醒地正确地认识我国的基本国情,不因这些成绩和进步而改变20 多年前我们党制定的方针政策。因此,在今后的法治建设中我们要立足国情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一)坚持党的领导,处理好依法治国与党的领导的关系。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领导,旗帜鲜明地反对任何削弱甚至否定党的领导的倾向,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的全过程,落实到依法治国的每个环节。要保证党在立法工作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善于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为国家意志。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党的领导与依法办事的关系,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要模范遵守宪法与法律,坚决防止和克服以言代法、以权压法等现象。要根据加快依法治国步伐的新形势,与时俱进,进一步改进党的领导,创新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充分发挥党委组织领导、统筹协调、指导监督的职能作用,确保立法质量,确保法律实施。

(二)坚持从国情出发,处理好吸收我国法治经验与借鉴外国法治文明的关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马克思主义法律观;坚持社会主义的特点和优势,使法制建设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顺利进行;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民主专政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坚持人民当家作主,以人为本,尊重和保障人权,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法制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坚持吸收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我国法制建设的宝贵经验,使我国法制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积极吸收和借鉴国外法制建设的有益经验和人类共同创造的法治文明成果,但决不照搬别国的法律制度和政治体制,确保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正确方向。

(三)坚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处理好法治和德治的关系。在加强法制建设的同时,要广泛深入地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扶贫济困、礼让宽容的人际关系,形成符合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的道德行为规范,实现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局面。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