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将读过的东西,把最受感触、最重要的部分做为中心来写。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培养人思考的习惯。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欢迎学习和参考,希望对你有帮助。

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从10月份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召开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始,我们就热切期盼着我们党的这次盛会了。现在,党的十七大已经胜利闭幕,这次大会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进步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党继续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奠定了重要的思想政治基础,提供了可靠的组织保证。在随后举行的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上,总书记再次当选为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和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全党同志全国各族人民坚信,以总书记为首的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必将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完成时代赋予的崇高使命。

党的十七大闭幕以后,长沙师范学校学前教育系党支部号召我们积极学习,下面我学习活动的收获并结合我个人平时的学习体会谈一谈个人的几点认识,向党组织汇报。

一、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党的十七大的一个重要理论成果是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成为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我们必须从当前开始,在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并且落实到实际的工作生活中,努力调整我们的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并且努力在全社会培养符合科学发展的生活消费观念和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以往的粗放型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关于建设生态文明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

在提出坚持科学发展的同时,党的十七大还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这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党的十二大以来,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目标。到党的十六大,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这次党的十七大又提出建设生态文明,以之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对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越来越深刻、系统、全面和科学,这是我们党作为执政党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关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党的十六大将民主视为党的生命,十七大进一步指出: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

十六大以来,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取得了许多突破性进展。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开始,每次中央全会上总书记都代表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全会汇报政治局的工作,让中央政治局接受中央委员会的监督,为党内民主建设作出了表率。此外还有:在党的十七大代表产生过程中,代表选举差额比例扩大到15%;向社会公布当选的十七大代表名单接受人来源民群众的监督;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候补委员和中纪委委员的选举差额比例扩大到8%以上;十七届一中全会选举时首次让中央委员提名政治局委员人选,等等,都是党内民主建设取得的重大进步。

四、关于社会建设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影响最大的首推取消农业税和牧业税。如果说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在中国农业领域实现了均田的目标,那么以总书记为首的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则在中国农业领域实现了免赋的目标,这二者都可以说是功勋卓著,功不可没,功在千秋。这二者都是中国历史的光辉时刻,令人激动不已,也必将令后人铭记。

五、关于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

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意志,两岸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我们愿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实现两岸和平统一,绝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把台湾从祖国分割出去。报告再次强调了我们实现国家统一的不可动摇的决心和最大的诚意。

xx是没有出路的,是死路一条。我坚信祖国一定会实现完全统一,台湾必将回到中国的怀抱。某些国际反华势力借台湾问题干涉中国内政、阻碍中国发展的阴谋也都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统一的社会主义中国必将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以上是我学习党的十七大政治报告的几点浅显的认识,不对的地方请党组织和同志们批评指正。我会加强学习,并且愿意不断地接受党组织的教育,争取不断获得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心得体会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体会


xxxx年10月15日上午9点,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这是一次让全国人民期待的盛会。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不仅是大会的主题,更是全党全国人民前进的指南。通过学习,我的体会如下:
十七大报告对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的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继承和发扬了我党一贯的求真务实作风,并注重文字的准确、精炼。既做到了实事求是,又催人奋进;既做到了文字精炼,对工作的总结和部署又准确全面。十七大报告是一份求真务实、高瞻远瞩、高屋建瓴、催人奋进的报告,是吹响号角,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报告。
尊师重教是党的优良传统。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教育事业和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对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真心爱护,在全社会形成了浓厚的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人民群众对办好教育寄予厚望,我们教育工作者深感责任重大。
作为一名教师,如何把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到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是一件值得思考的事情。有如下几点体会:
第一、坚持学习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章》及建设,牢记八荣八耻,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始终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状态。
第二、坚持业务学习,爱岗敬业,以高度热情和责任感做好本职工作。认真阅读各种教育教学刊物,学习教育学、学的理论,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领会新的教学理念和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做好笔记,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及科学方法观去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和大家团结协作,不计较个人得失,想方设法出色地做好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书育人,为创建和谐校园、构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实现海南又好又快发展作贡献 。
第三、认真学习为人之道,为师之德。要以师德建设为突破口,增强以师德促进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
我深深体会到,要当好一名教师,最根本的就是要把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天职,做到在教书中全面提升自己的素质,在育人中不断净化自己的灵魂。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希望在党的领导下,创造性地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为党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既然选择了当教师,就要勤勤恳恳地耕耘在教育教学第一线,选择忘我,选择无私,选择清贫。我要在教师这个平凡的岗位上再创佳绩。


陈爱华

2

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政务公开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学习党的十七大报告心得体会:政务公开》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党的十七大报告多次提到政务,强调“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而且把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作为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加以阐述,明确机关的建设目标就是建成服务型政府。

笔者认为,服务型政府首先应该是政府,因为只有政府透明,才能促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只有政府透明,才能强化行政责任,建设责任政府;只有政府透明,才能加快行政“提速”,建设高效政府;只有政府透明,才能提高政府的公信力和诚信度,建设诚信政府。而要政府透明,唯一途径就是要大力推行。

谈到政务公开,我们平时讲得最多的一个词组是“公开透明”。“公开透明”作为一个词组,实质上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即“公开”和“透明”。为什么经常把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来讲,是有特殊涵义的。公开和透明并非是一回事,公开是过程、是手段,透明是结果、是目的,公开是政府行为,而透明是群众感受。只有公开才会透明,但并非公开就会透明,透明是对公开的一种要求。公开工作是否到位,就是用透明来检验,让群众来评判。站在这个层面来反观和审视我们的政务公开工作,前段虽然做了大量工作,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但实事求是讲,距透明的要求还有相当大的差距,权力运行在有些部门、有些领域仍然带有浓厚的“神秘化”色彩,公开的内容简单,流于形式,遮遮掩掩,避实就虚。群众仍然是雾里看花,严重妨碍了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的行使。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就要施行。这标志着我国政务公开工作步入法制化、规范化轨道。我们一定要以《条例》正式施行为契机,广泛宣传条例,严格执行条例,不断推行政务公开工作。具体来讲,要紧紧围绕“广度、深度、力度”作文章:

一、关于公开的“广度”

这几年,虽然对政务公开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和强力推行,但仍然存在公开的领域、范围、辐射不广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应重点从“三性”上去强化:

1、要强化公开主体的广泛性。按《条例》要求,各级政府及县级以上政府各部门、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共企事业单位,都要推行政务公开。

2、要强化公开内容的全面性。“公开是原则,不公开是例外”。除了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事项外,都应主动公开。在公开的内容上不能有选择性和随意性。各级政府及部门公开的重点是人权、事权、财权、物权运行情况以及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的重点是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和结果,服务承诺、违诺违纪的投诉及追究等。

3、要强化公开载体的多元性。没有载体支撑的创新,就没有政务公开的突破。除运用传统的公开栏、明白卡和广播、电视、报刊媒体等公开形式外,当前重点是要提升两大载体:一是政务中心主载体的建设。应重点解决阵地建设问题、职能定位问题和功能提升问题。凡是老百姓办事的项目,凡是政府投资的事项,应一律纳入政务中心管理。政务中心既要“挂号”,又要“看病”,实行“一站式、一条龙”服务,真正向市政大厅方向发展。二是要推进电子政务建设。加快推进政府上网工程,实行网上公开、网上审批、网上监督。

二、关于公开的“深度”

公开的“深度”问题实质上是公开的质量问题。提高政务公开工作的质量,应该从四个方面去把握:

1、要真实。严防虚假公开、欺上瞒下。

2、要具体。就是要解决含糊笼统公开的问题。江泽民同志说:“一具体就深入”。如打造基层服务阳光带的问题,实际上就是乡镇政务公开的问题。乡镇政务公开要具体,就是要紧紧围绕建设新农村这个主题来具体化。一是要围绕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来具体化。上级政府和政府部门下拨的专项经费的使用情况、扶持农业产业化发展资金使用的状况、征用土地及土地补偿情况等都要及时公开。二是要围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来具体化。各种支农惠农政策要与群众见面。乡镇集体资产和财务收支情况要按照程序逐项逐笔公布。三是要围绕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来具体化。要及时将落实义务教育减免学杂费情况、农村医疗保障情况和国家救灾、救济款物、军烈属优抚款、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款以及最低生活保障费的发放情况进行公开。

3、要及时。公开必须是动态的而非静态的,要围绕行政权力运行的全过程,限时公开,及时更新。

4、要规范。要按《条例》要求,编制和公布公开指南和公开目录,严格审核程序,保证公开时效。

三、关于公开的“力度”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和现实利益的驱动,推行政务公开是有一定阻力的。所以,必须加大力度,强力推进,政务公开工作才能落到实处。

1、切实加强领导,提供组织保证。要按照“党委统一领导、政府主抓、政府办组织协调,纪检监察机关监督检查”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真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共同落实。特别是各级政务公开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要切实履责,加强指导和协调,掌握情况,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提出对策。

2、完善工作体系,健全配套制度。这是做好政务公开的重要保障。当前要在构筑政务公开的领导责任体系、公开预审体系、评议监督体系和考评追究体系方面,健全和完善各项配套制度。一是要建立政务公开工作责任制。明确政府及其部门为政务公开的责任主体,并将其列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政府目标考核责任制的重要内容。二是要建立健全预审制度。明确所有公开内容都必须进行事前预审,通过预审准确把握公开的重点、公开的范围和公开的时间。三是要建立评议制度。对公开的内容是否真实、准确、全面,公开的时间是否及时,公开的程度是否符合规定,公开的制度是否落实,让人民群众来评议。四是要建立考评追究制度。制定政务公开的考核办法和考评细则,量化考核标准,为政务公开的评价奖惩提供参考。要明确政务公开的纪律责任,制定处理依据和标准,使责任追究有章可循。

3、加强监督检查,严格责任追究。这是确保政务公开工作落到实处并不断推向前进的重要途径。各级政务公开办对每年的政务公开工作都要有部署、有检查、有考核。各责任牵头部门和上级行政机关要经常督促检查本单位、本系统政务公开工作落实情况,促进系统抓、抓系统。特别是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切实履行监督检查职责,加强与各部门协调配合,加大对政务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对工作推行不力的,要加强教育,促其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对搞形式主义、走过场的,要严肃批评,坚决纠正;对搞虚假公开、欺上瞒下的,要严肃查处,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学习十七大报告的心得体会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必将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工作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胡锦涛同志的报告主题鲜明、内涵丰富、思想深刻、高屋建瓴,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光芒,洋溢着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民族风格。报告站在时代和历史的高度,全面回顾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深刻总结了改革开放29年特别是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历史经验,重点突出了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题思想,进一步阐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新要求,对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全局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党的自身建设、军队国防建设、祖国统一大业、和平发展等各项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这是一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的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新世纪新阶段的政治宣言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的又一重要的里程碑,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

一、报告主题明确。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新胜利,鲜明地回答了旗帜、道路、目标问题,充分表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走自己路的信心和决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既符合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不断艰辛探索的结果,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创造,是实现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唯一选择。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没有别的道路能够救中国,能够发展中国。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永恒的理论和实践主题。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键,就是要做到胡锦涛同志在6讲话提出的四个坚定不移:即坚定不移地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坚定不移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解放思想,是党的思想路线的本质要求,是应对前进道路上各种新情况新问题、不断开创事业新局面的一大法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探索和研究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成果;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人民进行的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事实雄辩地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内在需要。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可以为后30年基本实现现代化打下坚实的基础,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前途,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

二、报告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整体布局作了全面部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行动纲领。胡锦涛同志说,我们必须适应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顺应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规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在十六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对我国发展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在经济建设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胡锦涛同志说,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在政治建设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胡锦涛同志说,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文化建设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同志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在社会建设方面,胡锦涛同志强调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胡锦涛同志提出,社会建设与人民幸福安康息息相关。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在党的建设方面, 胡锦涛同志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胡锦涛同志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改革创新的事业。党要站在时代前列带领人民不断开创事业发展新局面,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三、报告充分体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理论创新和与时俱进。胡锦涛同志的重要报告在深刻总结改革开放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的基础上得出了一个重要结论,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的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我们党是一个注重理论创新、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两大理论成果——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带全局性的战略指导思想,其中以科学发展观最具代表性。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深刻论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含义: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胡锦涛同志指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积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通过发展增加社会物质财富、不断改善人民生活,又要通过发展保障社会公平正义、不断促进社会和谐。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继续深化改革开放。要把改革创新精神贯彻到治国理政各个环节,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各方面体制改革创新,加快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步伐,全面提高开放水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我们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要站在完成党执政兴国使命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体现到领导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上来,落实到引领中国发展进步、更好代表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来,使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更加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1 2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