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家庭廉政教育学习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写心得体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如何写好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呢?为此,小编花时间整理了领导干部家庭廉政教育学习体会,可能你会喜欢,欢迎分享。

领导干部家庭廉政教育学习体会

此次以家庭为单位参加了区纪委组织的廉政教育参观活动,收获颇多,感慨颇多,实况、实景、实话,犹历历在目,对极个别党员领导干部如何一步步走向腐败堕落的深渊有了一个全面地了解,在一个个鲜活的例证面前,感慨之余,经过认真地反思,结合自己本职工作,总结一些心得体会。腐败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特权思想重。在职务犯罪的干部中,大部分拥有一定的权力,但由于对权力的认识不到位,甚至错误地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为自己谋利益的筹码,以管人者的身份自居,淡薄了群众意识,颠倒了主仆关系,却忘记了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本色。更有严重者,思想扭曲,观念错位,一旦大权在握就耀武扬威,认为自己的权力高于一切,甚至视法律约束为无物,在贪污腐败的泥潭中越陷越深。
2、政治素养低。个别领导干部没有过硬的政治思想基础,平时又不注重自身学习,不注重对自身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改造,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影响和腐蚀,受不住经济利益的怂动和诱惑,把一些向钱看的腐败思想带入到工作领域中,以至于世界观、价值观错位,丢掉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宗旨,走上犯罪的道路,成为党和人民的罪人。
3、自制能力差。在无止境的欲望面前,极个别领导干部没能很好的控制私欲的不断膨胀,随着职务的升高、权力的扩大,对金钱、权力的追求欲望也越来越强烈,贪欲滋长,特权享乐,在纸醉金迷的诱惑面前表现的软弱、妥协,放任自己私欲的增长,从好烟美酒、山珍海味的口腹之乐,到声色犬马、依红偎翠的精神之乐,再到人性变异、疯狂肆虐的完全堕落,思想逐步庸俗化,最终身败名裂。
作为新时期的党员领导干部,我们要带头贯彻好党的方针、政策,坚持警钟长鸣,时刻用党员领导干部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严格遵守党的纪律,牢记“两个务必”,做到“八个坚持、八个反对”,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以谦虚谨慎的态度把好“四大关”:
1、把好情感关,谨防事随情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党员干部也有亲情、友情、乡情等人之常情。然而,有些情谊并非真情,而是借“情”之名,图“利”之实。倘若把握不住用情的度,倾心于情,“关心”亲戚、“照顾”朋友、“同情”老乡、“庇护”同事,痴迷“红尘”,沉醉“情网”,最终必为情所困、为情所害。因此,在对待复杂的人情关系时,一定要把握好“度”,在坚持党员干部的基本原则问题上要不为亲情所动、不为友情所移、不为乡情所恋、不为美色所迷,以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和浩然正气,将“图利之情”拒之门外。
2、把好思想关,谨防自腐蜕变。许多铸成大错的领导干部,在反省自己一步步走向堕落罪恶的过程时,普遍反映出一点,就是从一些不起眼的小便宜、小利益开始,侥幸过后,私欲膨胀不断诱发,拒腐防变的警惕性逐步瓦解,不顾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原则,降低了标准,放松了的要求,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境地。
3、把好名誉关,谨防好大喜功。名利害人,名誉关是党员干部最难把握的一环,“名”之害也最难防范。我们党员干部在对待名誉地位方面,应该以淡泊的心态,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坐标设定在立足本职的事业中,克服好大喜功的心理,以“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恶,恶之”,清醒地认识到,个人的进步是组织培养、关怀的结果,取得的成绩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居功不自傲,永葆共产党人的本色。
4、把好嗜好关,谨防失足落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党员干部也不例外。然而,若恣意放纵自己对兴趣、爱好的追求,就有可能被别有用心的人所利用。人生路上诸多诱惑,尤其对党员领导干部,越是位高权重,面临的诱惑就越多,这些诱惑或将人引入一世蹉跎之途,或将人导入腐化堕落之渊。党员干部的嗜好往往为“金钱发出诱惑、物欲产生刺激”开了一扇便利之门,稍不留神就有可能演绎一场贪污腐败的悲剧。
党员领导干部是反腐倡廉教育工作的重点,需要带头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以及“十七大”重要思想的精神实质,主动接受从政道德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纪条规和国家法律法规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不断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打牢思想基础,筑严思想防线,防微杜渐,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勤政为民、廉洁从政,争做新时期党员领导干部的楷模!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领导干部廉政教育心得体会



现在我国正大力宣传“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其实要检验先进不先进,首先得有个标准,有个比较才行;你说你先进了,是比谁先进?作为一个共产党员,你是比其它别的党派成员先进了?还是比普通群众先进了?还是比别国的其它共产党党员们做得更好呢?为什么你先进了?是因为别人落后了、还是因为你进步了?

其实,这种先进也是有很强的时代性和外界条件的,我想,中国共产党党员保持自己的先进性,应该是在自己国家里现在的固定条件下而言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其作为执政党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而言的;其先进性应该体现在“比普通群众先进,更能够顺应时代要求,能更好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精神,能最好地代表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方面。

上面的说法还比较抽象,我在此自拟了一张最简单的试卷,上面有几个很简单但很明确的题目,一考就能检验一个共产党员是不是保证了自己的先进性,现在请共产党员同志们不妨自测一下,看自己能不能达到我们普通群众对你们先进性的基本要求。

《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试卷》(本卷共十道题,每题一问,答Yes得10分,答No得0分,达到60分算合格党员,80分以上者算先进党员,请务必实事求是地回答。)

1、支持不支持尽早建立制度,把所有公务员、尤其是各级党政一把手的收入实行定期公示、审察,坚决遏止腐败?

2、支持不支持尽快建立完全公正、透明、独立、自由的舆论监督体系,并尽快以法律的形式赋予其不受任何个人或者小团体支配的权利,保证国家体系运转的正本清源?

3、敢不敢在平等的条件下和党外人士进行各个工作岗位、各种工作技能等方方面面的竞争?

4、敢不敢在和领导有不同意见时,进行有理有节地说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一身正气、原则分明地和有违法违纪行为的直接领导作坚决的、不妥协的斗争?

5、愿意不愿意在和普通群众利益发生冲突时,自己主动、积极、心甘情愿地顾全大局,为稳定社会、和谐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

6、有没有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发挥应该有的作用、比普通群众有更高的技能和更强的责任心?

7、有没有在自己生活的社区或者村庄里积极倡导现代文明生活方式,尽力反对封建迷信、不健康的现象,并积极参加各种公益活动?

8、是否积极参加学习或者自学国家相关的现代法律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并运用这些法律知识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争当现代法制社会的好公民?

9、是否曾在自己所在地举行的人大选举中郑重投下过自己的一票,而没有对自己的民主权利麻木不仁、毫不知情?

10、在教育自己的孩子时是否坚决引导其形成健康、文明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杜绝向其传播腐朽、不健康的思想,决不让生活的不正之风影响孩子的成长?

以上十条也许并不全面,标准也不高,比《中国共产党党纲》对党员的要求还相差很远,但实事求是地讲,本人认为如果真的能做到80分以上,说是先进,我们普通群众就能够接受了。广大的共产党员们,通过学习,你们都能保持这样的先进性吗?

《先进不先进十问见分明

领导干部延安精神再教育学习体会


我们每一个人对延安精神都不陌生,但这次接受延安精神再教育,面对熟悉的教学点、革命旧址,聆听教师们的深度讲解,我对延安精神又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毛泽东同志1942年3月8日给《解放日报》写下的深入群众、不尚空谈的题词有特别的认识。我认为,作为县区领导干部,更应做到深入群众、不尚空谈。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的现实要求,是转变党员干部作风的必然要求。在新形势下县区领导干部弘扬延安精神,最关键的是把人民群众的期盼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入群众,时刻关注群众所思所盼;不尚空谈,把群众的权益保障和发展好。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我们必须巩固提升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彻底整改问题,让群众满意。县区领导干部身处基层,与群众面对面接触最多,在群众眼皮底下工作,必须把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贯彻到行动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面对面、心贴心,和群众交朋友,了解掌握他们最关心、最困惑、最需要帮助的问题,对基层、对群众亲知深知真知,增强工作指导的针对性有效性。路只有自己走一下,才知道平不平;只有真正看望了贫苦户,才知道还有一些群众生活很困难。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我们必须全力推动改革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让群众得实惠。当前,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下,县域经济发展也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通过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解放思想,大胆创新,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群众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让群众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深入群众、不尚空谈,要求我们必须用真心、干实事,让群众认可。要用真心打动群众,了解群众对什么事情不满意,对哪些干部有意见,对哪些事情有期盼。要坚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干实事,求实效。这些年来,一些党员干部艰苦奋斗的意识不强了,出现了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思想;还有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遇事怕担当,只做表面文章,热衷于显绩,不愿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作为县委书记,必须率先垂范,干实事、带风气、讲规矩,带领班子形成一股务实之风,以良好的党风带政风、促民风,在全县形成联系群众、服务群众,脚踏实地、为民务实的好风气。

《廉政教育读本》学习体会


 领导干部要时刻绷紧反腐倡廉这根弦通过对《廉政教育读本》的学习,通过对违法违纪分子蜕变的人生轨迹和心路历程的深刻反思,我深深感到,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如何以史为鉴,从中吸取教训,如何从我做起,从自我管起,并在市场经济的大风大浪中管得住自己,经受得住考验,是一个非常现实也是一个必须认真对待的重大问题。一、只有勤于学习,才能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放松,必然导致行为偏差,方向偏轨。只有坚持学习,首先是理论上的学习,才能保持政治上的清醒,思想上的警惕。郑培民、汪洋湖等优秀领导干部,是新时期实践“”的楷模,在他们那里最为闪光的是: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的政治方向、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政廉洁的工作作风;相反,剖析王怀忠等案例,我们可以看到,虽然当事人的年龄不一样,岗位不一样,所犯案情不一样,但导致他们一步步走上犯罪道路的原因确有共同之处,那就是长期放松学习,放松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改造,放松了对自身的要求,最后导致他们放弃了理想信念,放弃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走上了蜕化变质的不归路。事实说明,切实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改造世界观是领导干部一辈子的事,什么时候有所放松,就可能犯错误,摔跟头。古人曾说,“吾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在当今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历史环境下,领导干部面对着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和诱惑。如何拒腐蚀,永不沾,根本的一条,就是要结合新的实践,联系自身的思想实际,切实加强理论学习,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加强经济、科技、法律等各方面知识的学习,用现代科学文明充实自己,牢固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牢牢筑起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从根本上提高拒腐防变的免疫力。只有这样,才能洁身自好,抗得住各种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才能真正回答好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干部应该做什么,将来身后留点什么的问题。二、只有加强自律,才能抵制不良思想的侵蚀。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重在自觉、贵在坚持。为此,一要慎微。一些党政干部之所以堕落,往往都是从不注意生活小节打开缺口的。现实中,一些人认为不良习惯、嗜好人人都有,只要不妨碍大局就行,不必大惊小怪。其实,习惯和嗜好等一些小事、小节,是一个人自身素质的外在表现。对于在政府工作的干部来说,由于我们的手中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些小事、小节常是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拉拢、腐蚀干部的切入点。小事、小节中有政治、有方向、有形象、有人格,与大事、大节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古人把个人的习惯和嗜好称作“祸媒”,说“好船者溺,好骑者堕,君子各以所好为祸”。因此,我们要警钟常鸣,从小节上做起,把好防微杜渐的关口,“勿以恶小而为之”,自觉抵制各种利欲的诱惑,做到防患于未然,廉洁从政。二要慎独。目前,虽然有来自各方面的监督,比如组织的监督、人大政协监督、新闻舆论的监督、群众的监督等等,但还是有不少监督不到的地方,比如8小时之外,比如办公室一个人的时候。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不可能脱离社会群体而独立存在,各级干部也不例外,也有着友谊和交往的需要,工作之余,不可避免地要加入到以工作联系、血缘、亲缘、地缘或个人经历等为基础的社交圈里去,有时候不得不与各种人打交道,但这并不是问题,关键是看我们能不能做到不受利益的驱动和不正确思想的影响,在人际交往中坚持党性原则,避免讲利益不讲政治,讲义气不讲正气,讲个人私情不讲组织纪律。因此,作为党的干部,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应严格要求自己,尤其是在8小时以外、无人监督或单独处事的时候,学会自己管自己.自己监督自己,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三要慎欲。市场经济环境下,对领导干部诱惑的东西很多,因此要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为人民办实事、谋实利作为最大的追求、最高的目标,只要我们平时多想想贫困地区尚未脱固的农民,多想想城市下岗职工,多想想党的优良传统,我们的心态就会平衡,欲望就能得到节制,思想作风上才会高标准、严要求。四要慎初。很多领导干部走上犯罪的道路,都是因为第一次没顶住,防线一垮,后面就一发而不可收拾。人犯错误也有一个有始有终、从量变别质变的过程,“倘一失足,将无不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现实中,许多人犯错误,几乎都是由于“始”这道防线失守,愈陷愈深,最终滑向罪恶的深渊而悔恨终生。正如古人所说的:“一念之欲不能制,而祸流于滔天。”所以,与其悔之矛盾,不如善之于始。三、只有牢记宗旨,才能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使用得好.可以治国兴邦、为民造福;用之不慎,也可能身败名裂、祸国殃民。现实中正反两方面事例都有很多。《警世教育读本》中的一个个违纪违法者,他们每个人手中都执着一定的管钱、管人的权力,他们的蜕变都是由于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掌权应当为民这个根本立场问题。在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过好权利关,确实是一个十分紧迫而严峻的课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不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就难以保证权力不合成为谋私的工具。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服务,决不能用来为个人谋私利,否则,权力就会变性,人就会变质。各级政府领导干部是行政主体的一部分,掌握着一定的权力。我们一定要正确对待这种权力,而不能把“权”当作交易的工具。抛弃人民利益只知为个人谋私利就是不称职的政府工作人员,再滑下去就有可能走向犯罪深渊。当然,我们不能因为一味地求稳而怕接触客商、不敢开展工作,只要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就可以问心无愧。在铜陵我们要做的事还很多,要把点点滴滴的时间都放在干工作上,只有用比其他地区多数倍、数十倍的努力才能实现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用好权、干更多的事、谋更快的发展,这才是权力的应有之义。四、只有加强监督,才能确保权力正确行使。领导干部的权利是人民赋予的,人民当然要对权力的运用进行监督,这种监督是保证权力正确行驶的有效措施,是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清除消极腐败现象,巩固执政地位的重要保证。正如法国著名哲学家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指出:“一切有权力的人都爱滥用权利,这是万古不变的经验。”权力需要监督,缺乏监督、不受监督的权利必然会导致腐败,这是不争的事实。作为被监督者的领导干部不能正确处理好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这是非常危险的。《警示教育读本》中反应的不少人的堕落,除了自身因素外,缺乏有效的监督或有意逃避监督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所以,领导干部要想正确行驶手中权利,保证权利不异化,就必须诚心诚意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正确处理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强化被监督的意识,提高接受监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领导干部无论权利多大,地位多高,都要把自己置于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自觉接受监督。同时,还要把监督看成是对自己真心的爱护,对自己善意的提醒,对自己真诚的对待,主动和乐于接受监督,以利于集思广益,取长补短,克服缺点,少犯错误,确保权利的正确运用。加强监督,具体在政府工作领域,就是要进一步扩大公开范围,加快民主进程,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把权力放到阳光下进行操作。

家庭教育学习体会


孩子的成长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个方面。而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长是家庭教育的主体,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生活中你的个人品德,文化知识和生活经验会潜移默化影响孩子,所以作为家长应该充分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以下是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
第一要给孩子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和谐安宁的家庭环境。家庭和睦温馨了,孩子在心理上才会有安全感,才能给孩子一个愉快的学习空间,自由自在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才能让孩子的心智得到健全的发展。孩子上小学时有一段时间我和爱人因为生活上的琐事经常发生争执,明显感到孩子那段时间脸上看不到笑容,学习成绩也下降了。有一次我们争吵时刚好孩子作业没写好,我们夫妻同时训斥了她,孩子高声的顶撞了我们,并大声说出了自己的不满,说我们总是争吵,她心里担心爸爸妈妈会分开不管她,而且哭的很厉害,这件事让我们认识到孩子虽小,可是她的内心已经懂得很多道理了,所以我们家长有责任给孩子创造一个和谐、平等、安宁的家庭环境。
第二要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
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有一个快乐的童年,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当今社会孩子们最不容易得到的,现在的孩子除了要完成学校学习任务家庭作业外,还要应对无休无止的课外补习班、兴趣班,基本上是连轴转,双休日基本都在刻苦学习训练,没有多少时间能做她们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记得幼儿园和小学一年级时孩子学习舞蹈和二胡,每次回家练习压腿和器乐总要经过一番“斗争”,有一次我送孩子去上舞蹈课,路上我不经意的问孩子,你觉得现在开心幸福吗?因为作为家长我总觉得我们为孩子付出了金钱、时间和精力,孩子没理由不满足。结果,孩子的一句话惊醒了我,她说:“妈妈,我想要一个快乐的童年。”我第一次认真的考虑了孩子的感受。后来,我和孩子达成了一致意见,兴趣班让孩子自己去选择,而且双休日必须有一天的时间让孩子自己去安排支配,我觉得这样即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又满足了孩子的玩乐天性。
第三安全常识早灌输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会不经意的碰到很多小意外,小伤害,作为家长如何才能做到防微杜渐。我会设置一些小小的“陷阱”,比如孩子18个月时(我写过成长日记)对我缝衣服的针特别感兴趣,我并没有立刻抹杀孩子的兴趣,而是观察一段时间后在她没注意的时候用针尾在她的小手上轻轻刺了一下,孩子立刻感觉到了危险,这时我会“不失时机”的赶紧上前安慰她,并适时告诉她这个东西的作用和危险性。还有一次,孩子看到大人经常从热水瓶里倒水喝,她自己也想尝试下,但是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来说明显有点困难,我看到后并没有大声呵斥,而是打开水瓶塞子,小心的让水蒸气轻微的飘过她的小手,孩子马上就知道了。正是通过这些点滴的灌输,在我们的家庭里从不担心孩子把开水瓶打翻了,剪刀伤到手了,桌角碰到头了,睡觉从床上掉下来等等······当然,前提是宝贝在两岁前,我家宝宝一直“毫发无损”的成长。
第四要尽可能地培养孩子的基本生活技能,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品质
比如日常的扫地、洗衣服、铺床叠被子,劳动最能锻炼一个人的品质和意志,孩子只有切身体会才会懂得劳动的艰辛,才能理解家长老师的辛勤付出,才会加倍珍惜。记得孩子小学一年级时做作业经常边做边玩耐不下性子,经常很少的作业能写到晚上十点以后。有一次周六家里来了客人,孩子写了一个上午也没有完成一项作业,那天我刚好买了一只鸭子回来自己宰杀,我就把孩子叫过来,很平静的对她说,协助我把鸭毛!孩子当时有点蒙了······做过家务的人都知道,拔毛桩是件很费时费神的事情,果然不一会孩子就开始嚷嚷不想干了,到后来孩子基本上是边哭边做的,我虽然也心疼孩子,可是我坚持让她必须和我一起完成这项任务,自那以后孩子写作业的习惯有了不小的改善,因为她切实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第五培养孩子良好的自信心
孩子的成长中,家长要引导孩子无论干什么不但要用心而且要尽力,即使结果不是最好的,但只要努力了就是最棒的,只有让孩子们跳一跳,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功,孩子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当孩子有了错误时,家长也不要过于斥责孩子,首先要教育孩子有承担错误的勇气,然后再帮助孩子分析错在哪里,为什么错了,会造成什么后果,以后应如何改正错误。多鼓励自己的孩子,看到他们的进步,肯定他们的成绩,不要盲目地批评他们的努力和失败。给孩子树立信心,自信心是一个逐步积累的过程,不能够让孩子害怕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失败,而应该让孩子乐于做一件事,因为其可能成功。正因为这是一个渐进的培养过程,因此,需要我们无论在生活的小事上,还是在游戏、学习中,都需要始终注意这一点。生活中,孩子需要帮忙,需要爱,作为父母不是全盘代替,而是进行合理的关怀和训练,要让孩子知道自尊和自信是自己用行动树立的,而不是别人能给予的,这样,才能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健全人格。

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专题学习体会


《领导干部法纪教育专题学习体会精选》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领导干部要把对的崇敬、对的敬畏转化成方式和行为方式。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贯彻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切实担负起领导发展的重任,必须做严格遵守法律、积极推动法治实践的示范者,同时要坚持把党的纪律挺在前面,真正着眼于法纪的实践指向和实践特质,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树立法治思维的实践要求,形成辩证的法治思维。
一、切实增强对法治的崇敬和法纪的敬畏是树立法治思维的前提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特别强调,“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每一个公民崇尚法治、敬畏法纪,切实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是树立正确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对传统思维的本质超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法治和人治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基本问题。在绵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但由于我国是从两千多年的封建越过资本主义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封建阶级在长期统治中为确立其政权的合法性,对正统儒家思想进行阐发,提出天人合一、人副天数等学说,为君权神授和大一统寻找理论依据,使得君君臣臣的伦理道德在许多人的思想中根深蒂固,人治思想浓厚。这反映到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人们对于法治的思维与方式还不适应,极少数干部仍然信奉“权大于法”,极少数公民仍然遇事首先想到的是托人情、找关系、走后门,求诸关系而不诉诸法律,必然与现代法治社会格格不入。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统一,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有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障。崇敬法纪,崇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正是对封建统治关系下为造就人身依附关系的传统人治思维的本质超越,是树立现代法治思维的认知基础。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回顾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现代化最早发端于西方国家,而从现代化进程而言,社会走向现代化最根本的是人的现代化,即人的自主自我意识的觉醒和思维方式的现代化。由此,就思想解放而言,西方现代化有两个重要的节点,其一是文艺复兴,使人们从黑暗中世纪宗教神权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人真正成其为人;其二则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革命,以哲学和法律思想为武器,在自由、平等、博爱的口号下,力图打破封建等级制度,使人真正成为平等的人。吸收借鉴人类社会和人类文明发展的经验教训,我们要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方面必须摒弃封建统治阶级的人治思想,另一方面必须克服资本主义社会形式民主、形式平等的弊端,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推进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这一进程必然内在地要求以社会主义法治作保障,不断完善法律体系,不断唤起人们对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崇敬与自觉遵循。
崇敬法治和敬畏法纪是推动法治进程的内在要求。社会法律和道德体系的不断完善与发展,共同构成了两个紧密联系的基本社会约束体系,为构建和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提供规制。法律和道德两者都植根于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现实,对于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运转有序、公民和谐相处起着重要的导向与支撑作用。从理论上而言,在相对完备的法律和道德体系的规范下,只要人人自觉知法守法、个个坚持守正克己,自然会形成一种人际和谐、社会安定、国家稳固的状态,强制性的法律实施也就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但以现有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和文明发展程度而言,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暂时还无法达到这样一种理想状态,法律的完善与规制,仍然是维护社会秩序不可或缺的手段,人们对于法律的自觉遵循并在实践中加以合理地运用,仍然是有效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并共同推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途径。
二、坚持“底线”意识和摒弃“雷区”认知是树立法治思维的关键
大哲学家康德先生曾说,有两样事物使其心中不断充满惊奇和畏惧,这就是“头上繁星密布的苍穹和在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李泽厚先生将其译为我们耳熟能详的一句富有诗意的话: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可见,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法治国家建设,真正让“道德律令”扎根人们“心中”,让人们树立正确的法治意识与法治思维尤其关键。但我们也应当看到,在一些解读和诠释中,也有少数人将树立法治思维简单地理解为遵循和敬畏法纪,有的甚至将法律不恰当地喻之为“不可逾越”“不可触碰”的“红线”和“雷区”,看似将法律上升到了一个至高无上的高度来对待,实际上,这一理解还是有失偏颇的。每一个公民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这是树立正确法治思维的基础和前提,但更为重要的,是大家要能够正确运用法律手段来妥善解决现实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如果简单地将法律视为“红线”和“雷区”而认为不可触碰,就可能在思维和行为方式上形成一种误导,大家能够知法、守法,但有法律意识却缺乏法治观念与精神,知晓法律条文却不善于在实践中按照法律的意志、规定、程序大胆地加以合理运用,这并不

这是篇好内容,涉及到法治、法律、社会、思维、现代化、社会主义、树立、敬畏等方面,觉得好就按(CTRL+D)收藏下。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