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感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心得体会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你不妨看看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推进法治政府建设有感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要求国家是法治国家,社会是法治社会,政府是法治政府。建设法治政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乡镇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中仍存在较大差距,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依法行政意识

当前,基层法治意识比较淡薄,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程度还不高,依法行政的意识和能力还不够强等问题都需要高度重视,正确对待,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要明确自身在行政执法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坚持以法为纲,严格依法办事,落实行政执法责任。

二、强化依法行政保障

一是切实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断加强和改进对法制工作的组织保障,为做好依法行政工作创造必要的条件。二是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带头学习,切实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切实增强民主法治意识。三是积极推行阳光政务,进一步推进“三务公开”,

坚持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确保权力公开透明。四是加强依法行政队伍建设,加大培训管理力度,提高执法人员法律知识,提升执法素质。五是加强与县直执法部门的沟通,加强执法管理中的相互衔接,努力形成上下联动、相互促进的依法行政格局。

三、强化依法行政监督

建立健全各类监督机制,坚持党委、政府、纪检等内部监督与群众、新闻媒体等外部监督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好行政责任、责任过错追究、政府信息公开、重大行政决策听证等各类依法行政制度;坚持重大决策实施跟踪监督、民生热点问题重点监督,做到重大方针、政策贯彻落实到位,群众关心问题解决到;坚持开展执法评议活动,对评议不合格的个人和单位进行诫勉谈话,将执法评议结果纳入年终目标考核。通过严格的监督措施,推进行政执法工作落到实处。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全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有感


全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有感

这次全市开始的声势浩大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是新一届市委做出的首要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市委谋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瞻远瞩和良心用苦。我认为,这次全市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求我们的干部要改进作风,追求卓越,做“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做罗文式的干部。

一、市里正在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美国出版家柯乐佰特·哈佰德于1899年创作,文章一经问世,立即轰动全球,至今,已译成多国文字,发行数亿册。它价值何地?竟能在全球引起巨大的轰动?原因在于每个企业、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罗文,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们市也正在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罗文式的干部。文章的大意是:

1897年,古巴民族起义军与西班牙殖民者关系恶化到极点。美国驻守的哈瓦那海湾用于保护美国在古巴利益的“玛恩”号军舰于1898年2月15日,被西班牙击沉。4月,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国战争由此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信写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关于双方联手作战”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如何交给他?他只是接受了命令,以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样“不可能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带回了大量对作战有利的情报。战争胜利了,古巴得到了解放,菲律宾也获得了自由。

一个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罗文。罗文身上至少具有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专注于目标,清楚地认识它,紧紧盯住它;二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达到目标的知识;三是身体素质较好;四是有干劲;五是头脑灵活;六是有坚韧不拨的精神;七是信念的指引,理想的沟通。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中存在精神不振、信心不足、律己不严、作风不实、办事不力等问题,真正的罗文式干部少之甚少,我市正迫切需要有“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有为津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为津市带来招商引资的人,有为不畏困难圆满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人,有为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人。市委就是要通过思想作风建设这种形式,发现“罗文”,创造“罗文”,真正打造出一支忠诚、敬业、进取,奉献、团结、创新的罗文式的干部队伍。

二、如何做罗文式的干部呢?

至少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明确的目标。罗文的明确目标就是把信送到加西亚。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有目标,目标就像是我们人生前进路上的指示灯,没有了目标,人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斗志,失去自我,就会混时度日,碌碌无为。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我们确立了奋斗目标,才不会被眼前一点困难吓倒,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惑,人活得才有精神,活得才有价值。我们在确立目标时,也必须立足现实,要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之分,基本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会有干劲,有奔头。

2、充足的信心。有了奋斗的目标,还必须相信自己,有在困难面前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决心,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气,相信我是最棒的,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完美,追求卓越。

3、无限的忠诚。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谋求自我发展的时代,但自我实现与主动性,敬业、忠诚绝对不是对立的,有些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单位和工作,推诿塞责,消极懈怠,搞小动作,阳奉阴违,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则——互惠交换,投入才能有回报,忠诚才能有信心,主动才能有创新。忠诚才能取得信任,才有机会获取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对待领导交办的工作,我们要有罗文的敬业精神,义不容辞的送好信,始终不渝地忠诚上级;对待本职工作,要学习瓦格纳上校那样知己知彼,知任善任,忠于职守,忠真不渝。

4、踏实的作风。罗文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接受任务不问为什么,不畏路程的艰辛,也正体现了他踏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踏实的工作作风。生活上我们要做到“四稳”,即身稳,困难面前不低头,强势面前不卑亢;心稳,心向目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口稳,不乱说,不张扬;手稳,生活节俭不乱花钱,公家财物不乱伸手。工作中做到“五不”:即不争论,不做假,不扯皮,不腐败,不怕得罪人。

5、积极的进取。罗文能成功把信送到而自己毫发无损,正是他积极的进取、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果。我们在工作中也必须要象罗文那样不要被动服从,而要积极进取,主动开拓,主动才能创新,主动才能展示才能的机会。工作不问过程只问结果,这是领导对干部的要求,也是考验我们干部的最好方式。主动干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任务,并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多为领导分忧解难,这样的人就是值得信赖的人,就是我市正寻找的人。

三、要为罗文式干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干部要争做“罗文式”的干部,做为决策者,也要为罗文式的干部创造环境和条件。

1、知任善任,创造机会。每个领导都在寻找罗文这种自动自发的人,我认为,“世界上到处都有‘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把信送给加西亚”不只是罗文一个人的事情,也是瓦格纳上校的事情,更是麦金莱总统的事情。“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并不是那些声名显赫之人,也不更那些权高位重之人,而往往是那些在平凡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主动进取、忠诚敬业的员工。工作中怎样去寻找这些员工,就要象瓦格纳上校一样去了解、信任、知人善任、培养他们。作为一个合格的基层领导,既要学会写信,又要学会送信。对待上级,就要学会罗文的敬业奉献、主动创新精神、信任无忧的精神,义无反顾地送好信,始终不渝地忠诚上级;对待下级,就要学会麦金莱总统的豁达大度、信任无忧精神,相信和信任下级;对待单位工作,要学会瓦格纳上校的知已知彼、知人善任精神,了解手下人员,忠诚上级领导。要真正让罗文式的人有施展才华的机会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2、激励措施,推波助澜。一是要“压”,严格管理,用制度管人。明确干部职责,严格落实考勤制度,奖惩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要真正通过制度让每个干部步入到高效率工作轨道上来。二是要“逼”,拿走奶酪,绝境逢生,要让每个干部在工作中有压力感,生活上有危机感,能者上,庸者下,如行云流水,不进则退。三是要“诱”,保证待遇,焕发热情。要让能干事、干好事的干部待遇上有看头,政治上有奔头,生活上有想头。

3、近朱者赤,创造环境。一是要有良好舆论环境。要积极引导,多看到优势,增强信心。要宣传我市明显存在的五大优势。即“新”的优势,“城 ”的优势,“明”的优势;“小”的优势,“和”的优势。二是要有良好的生活环境。要狠刹“三风”:即吃喝风、赌博风、衙门作风。要坚决杜绝同城吃请,来客大操大办,狠刹吃喝风;要全民动员,远离恶风,狠刹赌博之风;要强化服务意识,杜绝门难进,脸难看现象,狠刹衙门作风。三是要有良好的投资环境。要真正简化办证手续,实实在在实行一个窗口收费,一条龙服务,建设出一支高素质办证队伍,一个高效率的外向政府。同时,要杜绝“三乱”现象发生,坚决制止执法部门层层下达创收任务的做法,敢于向违法者亮剑,敢于为投资商承责,真正为投资商创造一个良好投资环境,让罗文式干部有施展才能的好场所、好舞台,激励更多罗文式干部涌现

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法治政府建设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改革开放30年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党中央、国务院对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决策,采取了一系列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和保障了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党的xx大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了新的全面部署。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xx大确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行政,确保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成效,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提供更加有力的法治保障。

充分认识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重大意义。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同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面临许多新挑战。当前,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还不平衡,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促进协调发展任务十分艰巨;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提高,社会利益关系更趋复杂;收入差距拉大,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教育、医疗、住房、食品安全、社会治安、资源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比较突出;体制创新进入攻坚阶段,触及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触及利益关系的深刻调整;政府自身建设和管理水平,与形势的要求和人民群众的期望还存在差距。解决这些问题,离不开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和有效的运行机制,需要建立一套反映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并得到有效执行的法律制度作保障,要求政府规范运作,依法办事,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能。这次抗震救灾的实践经验再一次证明,越是情况紧急,越要依法办事。在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国务院依法采取各种应急处置措施,控制、减轻和消除地震灾害引起的严重危害,及时发布并实施《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条例》,依法解决因地震灾害而引起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有力地保障了抗震救灾各项工作规范、有序、有效进行,为积极稳妥恢复灾区群众的生活、生产、学习、工作,促进灾区经济社会的恢复和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我们要更加清醒地认识到,依法行l政、建设法治政府事关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事关改革和经济发展大局,事关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和党的各项路线方针政策的落实,事关国家长治久安。我们要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保障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坚持服从并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是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基本前提。我们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战略部署和重大决策,立足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着力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通过法定程序及时转化为国家意志,把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以法律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并保障其得到全面正确的实施,以保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长期性、稳定性和连续性,保障并促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贯彻落实,保障并促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要增强大局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善于把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每一项具体工作,放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中去研究、去把握,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去谋划、去安排。要牢牢抓住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紧紧围绕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进依法行政。要重点研究通过依法行政促进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节约能源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转变政府职能的新机制、新举措、新方法,切实强化法律在解决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矛盾和问题中的作用,切实提高政府依法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和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突出抓好法治政府建设的重点环节。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既要统一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又要分清轻重缓急,突出重点。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对全面推进依法行政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四年多来,各级政府和政府各部门为贯彻落实《纲要》做了大量扎实细致的工作,成效显著,但与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要认真研究妨碍和制约依法行政的关键环节、突出问题,按照建设人民满意政府的要求,从完善体制、机制和制度入手,着力规范和约束行政权力,完善运行机制,强化法律责任,严格责任追究,促进政府职能向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转变,促进行政运行机制和政府管理方式向规范有序、公开透明、便民高效的根本变。要认真研究加强和改进政府立法、提高立法质量的新机制、新方法,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要完善科学民-主决策机制,推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确保重大决策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真正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诉求。要加强和改善行政执法,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健全执法机制,严肃执法纪律,确保严格执法、公正执法、文明执法,切实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要强化行政监督,及时纠正违法和不当的行政行为,切实维护-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要大力弘扬法治精神,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切实增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理念和能力,着力培养社会公众学法、守法和依法办事的意识和习惯。

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创新是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动力。要适应客观形势的新变化,顺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全面准确把握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依法行政的自身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工作,努力推进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理论创新和观念创新。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善于及时探索、总结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好经验、好做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切实转变思想观念,敢于冲破不合时宜的观念束缚。要切实提高战略思维能力,善于从政治上、战略上思考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重大问题,把握方向、抓住大事、谋划全局,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善于把现代科技知识和管理知识运用到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实践中去,创新工作手段、工作方法,努力使依法行政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要求真务实、讲求实效。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检验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成效的唯一标准。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效果如何,关键要看是否真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否真正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要看人民群众满意不满意。要切实加强领导,科学制定计划,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监督检查,切实把依法行政的精神实质、基本要求落实到政府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贯穿于政府管理的全过程。

科学理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指南。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新实践、新发展,迫切要求我们不断推进理论创新,总结新经验,提出新观点,形成科学理论并用以指导新的实践。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宪法为依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深入研究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中的重大理论与实际问题,在探索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的规律方面,不断取得新的成就。

这是篇好内容,讲的是关于建设、政府、法治、依法行政、推进、发展、问题、切实等方面的内容,希望对网友有用。

优秀范文:全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有感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优秀范文:全市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有感》的详细文章,感觉写的不错,希望对您有帮助,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全市思想作风建设有感

这次全市开始的声势浩大的干部思想作风建设主题活动,是新一届市委做出的首要重大决策和部署,这充分体现了市委谋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高瞻远瞩和良心用苦。我认为,这次全市思想作风建设的核心就是要求的干部要改进作风,追求卓越,做“把信送给”的人,做罗文式的干部。

一、市里正在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

《把信送给加西亚》是美国出版家柯乐佰特·哈佰德于1899年创作,文章一经问世,立即轰动全球,至今,已译成多国文字,发行数亿册。它价值何地?竟能在全球引起巨大的轰动?原因在于每个企业、每个地方、每个国家都在寻找罗文,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我们市也正在寻找“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寻找罗文式的干部。文章的大意是:

1897年,古巴民族起义军与西班牙殖民者关系恶化到极点。美国驻守的哈瓦那海湾用于保护美国在古巴利益的“玛恩”号军舰于1898年2月15日,被西班牙击沉。4月,美国正式向西班牙宣战,美国战争由此爆发。美国总统麦金莱把一封信写给古巴起义军首领加西亚的“关于双方联手作战”的信交给罗文,罗文接过信之后并没有问:他在什么地方?如何交给他?他只是接受了命令,以绝对的忠诚、责任感和创造奇迹的主动性,完成了这样“不可能的任务”,在最短的时间内成功地把信交给了加西亚,并带回了大量对作战有利的情报。战争胜利了,古巴得到了解放,菲律宾也获得了自由。

一个英雄的故事揭示了成功的一种模式,故事中的英雄就是那个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罗文。罗文身上至少具有七个方面的基本素质:一是专注于,清楚地认识它,紧紧盯住它;二是接受过良好教育,拥有达到目标的知识;三是身体素质较好;四是有干劲;五是头脑灵活;六是有坚韧不拨的精神;七是信念的指引,理想的沟通。当前,我市干部队伍中存在精神不振、信心不足、律己不严、作风不实、办事不力等问题,真正的罗文式干部少之甚少,我市正迫切需要有“把信送给加西亚”的人,有为津市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有为津市带来招商引资的人,有为不畏困难圆满完成领导交办任务的人,有为本职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的人。市委就是要通过思想作风建设这种形式,发现“罗文”,创造“罗文”,真正打造出一支忠诚、敬业、进取,奉献、团结、创新的罗文式的干部队伍。

二、如何做罗文式的干部呢?

至少要做到以下五个方面:

1、明确的目标。罗文的明确目标就是把信送到加西亚。我们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要有目标,目标就像是我们人生前进路上的指示灯,没有了目标,人就会失去方向,失去斗志,失去自我,就会混时度日,碌碌无为。俗话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只有我们确立了奋斗目标,才不会被眼前一点困难吓倒,才不会被眼前的利益所惑,人活得才有精神,活得才有价值。我们在确立目标时,也必须立足现实,要有长期、中期和短期之分,基本看得见,摸得着,这样才会有干劲,有奔头。

2、充足的信心。有了奋斗的目标,还必须相信自己,有在困难面前战胜自我的信心和决心,要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大气,相信我是最棒的,要做就做最好的,追求完美,追求卓越。

3、无限的忠诚。当今时代是一个张扬个性,谋求自我发展的时代,但自我实现与主动性,敬业、忠诚绝对不是对立的,有些人以玩世不恭的态度对待单位和工作,推诿塞责,消极懈怠,搞小动作,阳奉阴违,他们没有认识到人类社会最基本的法则——互惠交换,投入才能有回报,忠诚才能有信心,主动才能有创新。忠诚才能取得信任,才有机会获取实现自我的广阔舞台。对待领导交办的工作,我们要有罗文的敬业精神,义不容辞的送好信,始终不渝地忠诚上级;对待本职工作,要学习瓦格纳上校那样知己知彼,知任善任,忠于职守,忠真不渝。

4、踏实的作风。罗文以军人服从命令为天职,接受任务不问为什么,不畏路程的艰辛,也正体现了他踏实的工作作风,我们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要有良好的生活作风和踏实的工作作风。生活上我们要做到“四稳”,即身稳,困难面前不低头,强势面前不卑亢;心稳,心向目标,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口稳,不乱说,不张扬;手稳,生活节俭不乱花钱,公家财物不乱伸手。工作中做到“五不”:即不争论,不做假,不扯皮,不****,不怕得罪人。

5、积极的进取。罗文能成功把信送到而自己毫发无损,正是他积极的进取、发挥聪明才智的结果。我们在工作中也必须要象罗文那样不要被动服从,而要积极进取,主动开拓,主动才能创新,主动才能展示才能的机会。工作不问过程只问结果,这是领导对干部的要求,也是考验我们干部的最好方式。主动干好本职工作,兢兢业业地完成好领导交办的任务,并充分理解领导的意图,多为领导分忧解难,这样的人就是值得信赖的人,就是我市正寻找的人。

三、要为罗文式干部创造良好环境和条件

干部要争做“罗文式”的干部,做为决策者,也要为罗文式的干部创造环境和条件。

[1]

依法治国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心得体会


依法治国推进法治财政建设心得体会

2014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召开,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目标。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前提和基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就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在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上有了一个新的飞跃,反映了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执政的思想,执政的方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是我们国家民主和法制建设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同时,它又为各级政府全面推进和加强政府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财政部门更要深入地学习和领会十五大精神,真正把依法治国这个战略思想和治国方略落到实处。 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保证国家长治久安,才能保证经济建设健康发展。随着改革的深入,法制建设不断发展,坚持依法办事,依法管理国家,把国家的各项事务都要纳入法制化轨道。现代财政是法治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财政工作的根本准则。当前,财政收支规模越来越大,公共财政覆盖面越来越广,社会公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监督意识越来越强,财政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加紧迫。作为财政部门,更应加强法治财政建设。

一、要进一步提高对法治财政的认识

法治财政是财政部门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综合运用法律手段、经济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行使国家赋予的财政职责和行政权,实现财政管理的合法化和制度化。要从思想上更加重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重要意义,在更高更广更深的层次上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第一,依法行政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核心,依法理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内容。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针的重大举措,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实现国家长治久安具有根本性的作用。财政是政府履行职能的物质基础和政策手段,财政收支反映着政府的政策导向、工作重点和活动方向。财政部门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既是建设法治政府的有机组成部分,更是建设法治政府的重要保证。第二,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更好地保证社会公共需求的内在要求。公共财政的本质是聚众人之财、办公众之事,法制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财政部门作为替党委政府管家、为人民群众理财的受托“代理人”,掌管的是公共资源,一切执法和管理活动必须以法律为依据,按照法定的程序进行。只有加快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将各项财政收支活动列入法制化轨道,以此来约束、规范和监督理财行为,才能保证公共财政真正体现的公共性、公平性、公益性、公信性,才能更好地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从而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第三,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是加强财政反腐倡廉的重要举措。推进依法理财,说到底是要依法管权、依法管事、依法管人、依法约束自己。实践证明,依法理财和反腐倡廉建设相辅相成,密切相关,法治意识松一分,廉政风险就会增三分,有必要通过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构筑起拒腐防变的防线。

二、要清醒看到当前法治财政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财政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为全面做好财政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但财政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工作与财政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的要求相比,与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相比还存在差距和不足。一些财政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不能充分发映公共财政的客观要求;财政预算的规范性、约束力不强;财政决策程序、理财行为不够规范科学,监督制约机制需要加强,执法不严的问题依然存在等等问题表明,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财政部门必须提高认识,更新观念,创新方式,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不断加快推进法治财政建设进程。

三、要多措并举加强法治财政建设

一是完善法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法规制度是建设法治财政的基础和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依法理财,首先要重视和加强制度建设。财政工作主要涉及利益分配,调整规范多种利益关系要靠制度,引领推动各项改革更要靠制度。要做到财政运行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结合财政改革发展需要,进一步完善法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进一步完善财政资金管理制度,切实发挥法规制度在规范理财行为、约束权力运行方面的作用。健全约束机制,规范理财行为。按照效率与约束兼顾的要求,规范理财程序,健全理财行为约束机制,提高理财透明度,建设“阳光财政”。二是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宣传和营造法治文化,树立法律至上的理财思想和观念。三是加强领导干部依法行政能力的培养,提高财政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律手段处理事务的水平。加强学习培训,加强对财政工作人员新知识、新政策、新制度、新技能的培训,提升财政工作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更好地为法治财政建设工作服务,进一步增强财政干部法治观念,自觉养成遇事思法、办事依法、行必守法的工作习惯,努力打造一支懂财政、通法律、政治强、作风硬的高素质财政干部队伍,使我们财政队伍的法治建设走向规范化、科学化、常态化。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心得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以依法治国为主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对于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和影响。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首先,建设法治体系。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是依法治国的前提;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保证法律的有效实施;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权威性;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的重要条件;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是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重要保障。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体系,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维护社会公正,保持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和谐。

其次,树立法治权威。法者,天下之准绳也。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四中全会强调,要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一方面,就党而言,党自身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另一方面,就社会成员来说,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要保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确保权力在法治的框架下运行。

再次,运用法治思维。在整个改革过程中,都要高度重视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发挥法治的引领和推动作用,加强对相关立法工作的协调,确保在法治轨道上推进改革。这表明,今后的改革将逐步由过去的政策主导型转向法律主导型。要通过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发挥法治在治国理政中的基础性作用。要不断推进国家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社会生活法治化、规范化,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公正的高度关注,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司法的公正、法治的力量。要用法治思维化解改革风险,用法治方式推进改革有序进行。把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统一起来。

最后,形成法治文化。法治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础,也是依法治国的具体体现。形成法治文化是一篇大文章,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面来看,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层面的重要内容,要把法治教育与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从社会治理的层面看,要把依法解决纠纷作为化解社会矛盾的主要方式,进一步完善教育、医疗、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方面的法律法规;从干部考察和选拔层面看,要把能不能依法办事、遵守法律作为考察识别干部的重要条件,党员干部应该带头遵法守法;从法治教育的层面看,要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和精神文明创建内容,使全体人民都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紧紧抓住新农村建设有利契机,扎实推进“双通”工程顺利实施



2006年是新农村建设开局之年,“通乡、通村”公路建设项目被县委、县政府纳入新农村建设八项工程的重点之一。并出台了许多优惠政策给予扶持。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早谋划、早部署、早启动,积极宣传政策,争取项目、落实资金,全乡4个村共落实村内路面硬化13条3266延长米,通村路面硬化1条3.2公里,修筑了十八公里至红旗村、红边村路基,为今年修筑白色通村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些道路的建成使用,不仅方便了出行,提高了群众的生产生活质量,还强有力地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广泛宣传,加强引导,打牢思想基础
“要致富先修路”,这已是不争的事实。没有便捷的交通作保证,就没有经济的快速发展。特别是近些年,文明村建设的良性发展,绒山羊产业越做越大,旅游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所有这些都得益于良好的交通条件。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两个方面工作:一是引导乡、村干部充分认识修路的必要性。近些年,虽然乡、村两级对通村和村内道路建设和维护投入了一些资金,并多次组织过道路整修会战,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路况差、出行难问题,更重要的是部分路段已经直接影响到正常交通和农副产品的加工运输与销售,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这些现实问题让广大干部群众深切感到,修建乡村道路迫在眉捷、刻不容缓。二是引导乡村干部充分认识修路的机遇性。在修建通村和村内道路上,国家和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很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进行道路改造,对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梦寐以求的事情,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为此,我们多次召开党委会和乡、村两级干部会议,在统一思想的基础上,深入农户,广泛宣传,在全乡上下形成了一个广泛关注、共同支持、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提供有力保障
为确保通村和村内道路建设工程的顺利进行,我们成立了乡、村两级领导小组,乡党政一把手挂帅,深入一线抓落实,并与各村签定了责任状,作为年度重点工作纳入到目标考核之中。工作中,我们严格按照“一事一议”程序,有针对性地研究制定了筹资筹劳办法,坚持边动员、边规划、边筹资,力争抢前抓早,提早开工。在资金筹措上,我们采取政府投一部分、村级补一部分、各帮建单位支持一部分,农民一事一议筹一部分的办法,有效地解决了资金难题,2006年乡村筹资筹劳折合人民币共计44万元,为通村和村内道路建设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和保障。在材料供应上,我们一方面协调县内的运输队以最低价格提供砂料,一方面动员现场附近的村屯无偿提供存料和拌料场地等便利条件。2006年春节过后,仅一周时间,就将砂料全部备齐,保证了工程按期开工。为确保农民正常的生产生活不受影响,我们组织包村干部深入基层,充分发挥服务职能,认真指导农业生产,提前进行技术和组织生产资料供应,提前设好绕行路段,最大限度避免因道路建设而给农民带来的不便。同时为有效化解因道路建设引发的矛盾和问题,我们组织乡村干部认真宣传政策,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使得一些征地、青苗补偿等疑难棘手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确保了工程顺利进行。
三、保证质量,扎实推进,确保取得实效
工程实施过程中,乡村两级领导班子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团结和带领全乡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到工程建设中来,各村本着量力而行、勤俭节约的原则,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充分发动群众,增强主人翁意识,发挥主力军作用,全体村民自觉出工出车、义务劳动,自己动手建设家园,既节省了资金,没有产生新的债务,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建设任务。“双通”工程的全面实施,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村容村貌得到明显改观,村屯建设品位不断提升,带动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入开展,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如今我乡各村对实施“双通”工程的认识越来越高,积极性越来越强。截止到目前,全乡已上报2007年通村路3条20公里建设计划,落实村内水泥路建设4个村10条2590延长米,这些村正在积极落实修路前期准备工作。
我们相信,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交通部门和各帮建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乡上下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把“双通”工程建成真正的“民心工程”、“幸福工程”,使农村交通状况得到极大改善,同时,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为建设文明、富裕、和谐、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心得


篇一:学习全面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学习“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心得体会

2015年5月13日

今天,在组织部的统一安排部署下,我参加了全市乡科级领导干部轮训班,通过学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

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科学立法是前提。法律的权威就是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法律的权威源自于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树立和维护法律权威,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迫切需要。人民权益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因此立法前要下基层,听民意,让群众更加熟悉法律法规,只有科学立法,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才能有章可循。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严格执法是手段。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不能得到有效执行,再好的法律也是一纸空文。在执法过程中,必须要有清晰的执法依据和充分的信息公开,才能建立充分的公信力。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卫生计生执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我们要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加大信息公开力度,要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开

展工作,努力提高卫生计生依法开展工作水平,坚持依法履职、依法维权。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法律是基础。通过这次学习,我感觉只有不断加强法律法规的学习,特别是新的法律法规的学习与应用,才能更好的指导我们依法行政,通过这次学习,让我更清楚,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什么,可以怎么做,不可以怎么做。从理论上说,不坚持依法行政,我们的工作就没有方向,近乎空谈;从实践中看,不坚持依法行政,就有可能会收支平衡我们在工作中随心所欲、恣意妄行,会把实践引入误区,我们只有不断加强学习,确切提高自身法律素养,提高依法行政能力,依法办事,才能为开展好各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篇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学习心得体会()

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班”学习体会

单位姓名

前段时间,我通过在干部教育培训网络学院在线平台,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观看并学习了《徐守盛书记在市厅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辅导报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点内容》等视频。通过学习,我感到收获颇大,对法治湖南建设有了新的认识,对增强法治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下面我结合工作实际,谈下参训的学习体会。

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这预示着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将建立起来一个新的体系——“法治体系”。

自1997年的十五大提出要在2010年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来,我党一直在不断地推进法律体系的建设,时至今日这一目标已如期实现;此次十八大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意味着中国未来要形成“法治体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法治体系”是一个很宽泛的概念,应包含多方面内容:排在第一位的是党的依法执政,然后是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全社会共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法治体系”的目标是实现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全面法治化。其意义在于充分保障公民权利、提升公共决策绩效、建设和谐社会、维持国家长治久安。

中共十八大报告确立科学发展观为党的指导思想,这也意味着中国的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将从“国本”法律观回归“人本”法律观。这一法律观将使中国法治在价值理念上发生重大变化。自十七大以来,我国的法治工作有两项基本成就:一是法律体系如期形成。中国仅用三十几年时间就走过了他国三百年走过的道路,改革开放之初“无法可依”的局面已不复存在。二是人权事业全面发展,其成就可与经济相媲美。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绩,但是也应当看到目前我们仍存在一些问题,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法律的实施特别是法律准确、有效、全面、统一的实施就成为法治建设新的主要矛盾。中国建设法治国家已进入攻坚时期,因此这些都是不容忽视的,也是必须要解决的。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湖南省委颁布实施《法治湖南建设纲要》,标志着湖南从打造法治政府到法治湖南的跨越。《纲要》的实施,将为转型期湖南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比拟的作用,对人民群众保护其最需要的公平正义和维护其自身权益具有深刻的意义。 “程序合法就是最大的公平正义”温家宝总理在一次调研时这样说到。从法律人的角度讲,程序正义是实现社会正义的最好方法。从这一方面来看,湖南省是走在全国前列的,2009年《湖南省行政程序规定》出台,

开始了湖南建设法治政府的大胆尝试。这也是中国首部规范地方政府行政程序的规章,为全国性的《行政程序法》立法提供了前期经验。我省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下,各地各部门不断深化思想认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狠抓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省里和各市州和各部门结合实际,健全和完善法治建设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以及工作制度,并对贯彻实施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从报刊到电视打造宣传“法治湖南”的专门阵地;分阶段全面开展“法治湖南”的学习培训;加强基层的基础工作建设,在各地扎实开展各类法治创建活动。

建设法治国家,大都是从立法,行政,司法方面讲依法治国的,而作为领导核心的各级党委如可发挥领导作用则所涉不多,然而《法治湖南建设纲要》用浓墨重彩讲了党委如何依法执政,这样就抓住了法治湖南建设的龙头。可以这样说,《纲要》在党委政府扩大决策民主化,创新社会管理体制,解决“转型期湖南”的多元化矛盾等方面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我局把“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推进民主法制建设”纳入首要议事日程和领导班子责任目标,并认真抓好落实。及时成立普法依法治理工作领导小组, 并由局首要负责人任组长,确定法制宣传员,并根据人事变动情况及时调整,彻底负责普法工作的日常事务,为活动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按照普法依法治理的工作要求,做到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每年年初有计划,年终有

总结,促进全局的普法活动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

开展普法依法治理工作以来,我局普法依法治理领导小组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与有关 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多种形式增强自身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一是坚持学习制度化,运用每周一例会组织干部职工集中学习了《干部法律知识读本》、《公民常用法律知识读本》等必学教材。二是结合本职工作,大力开展《行政许可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维护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教育,积极推进依法行政。在全社会进一步树立法律意识,维护法律权威。三是积极组织危险化学品企业与非煤矿山负责人、安全维护人员参加安全生产维护 专业知识和安全生产法律学习培训,通过学习,全力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工作。

认真贯彻实施《安全生产法》、《行政许可法》和《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制度,严格规范执法主体、规范案件查处行为、规范行政许可行为和行政处罚行为,严格按照法定程序行使职权、履行职责,坚决杜绝执法的随意性,坚决纠正滥用职权和违法行政的行为,切实做到严格执法、公正执法、合理执法、文明执法、热情执法。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执行 严格的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制,对违反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严肃追究责任人的执法过错责任。

参加“法治湖南建设”专题培训,结合中央,湖南省及我们单

位开展依法建设的工作实际,谈了自己的认识。为了能够更好地保持学习成果,我将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下三点:

1、进一步增强普法学习,真实在学法、知法、懂法、用法上下功夫,用法律法规武装自己的头脑。

2、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法》的学习及宣传力度,坚持一手抓规范维护,一手抓依法查处,严格规范安全生产行为。

3、进一步强化职业道德、职业责任教育,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使自己牢记服务宗旨,自觉做到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真实把安全生产工作彻底推向一个新台阶。

篇三:学习依法治国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报告根据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作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明确指出:“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党的十八大报告吹响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军号,对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

未来5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突出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决破除一切妨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和内在目标,又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制度动力和根本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求我们党必须把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放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全局性、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

(一)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党的十八大把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既是一场深刻的观念变革,更是一次全面的制度创新。我们要勇于把自己的思想从各种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观念中解放出来,但观念的变革容易受到体制、机制和制度的影响与束缚,容易停顿、反复甚至逆转;因此,我们更要把法治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方式和有效载体,通过制度供给、制度导向、制度创新来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制度空白、制度缺陷和制度冲突,真正把科学发展建立在制度化的基础上,纳入法治化的轨道内。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越是从发展的早期进入发展的中期和后期,越是从粗放发展阶段转向科学发展阶段,就越需要通过法治来克服在发展过程中个体行为选择和政府决策行为选择的功利化、短期化、表面化现象,纠正各种重速度轻效益、重总量轻质量、重效率轻公平、重局部轻全局、重当前轻长远的做法,建立健全一整套支持、推动和保障科学发展的长效体制、机制和制度体系,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动力和制度保障。

(二)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迫切要求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我们党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不断扩大人民民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是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核心内容。在当代中国,要实现最广泛的人民民主,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法治对人民民主的根本保障作用,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改革开放以来,正是由于我们党成功开辟和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才有力保证了人民依法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保证了人民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保证了党与国家最高领导权的平稳交接和党的领导集体坚强有力,保证了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面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依法执政的基本方式和依法行政的基本准则全面落到实处,不断提高依靠法治治国、执政和行政的水平,努力开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新时代。

总之,只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法治规律与中国国情的创造性结合,坚持自上而下有力推动与自下而上全民参与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就一定能开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局面,就一定能取得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新成效,就一定能在社会主义中国创造出与经济建设奇迹相媲美的法治建设奇迹。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