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反腐务必加强对权利的民主监督和法制监督

腐败问题不是最近才出现的,但却是近几年才重点整治的。党和中央下发的“老虎苍蝇都要打”的斗争思想说出了多少人的心声。但每次的反腐成果在群众看来虽然长出了一口气,却也不过是判决书上的几条罪状和一个判刑结果,再多的反腐金额也不过是个数字而已。而《人民的名义》这部电视剧让你走进反腐的全过程,亲眼见证贪官污吏的心路历程,从腐败变质到大肆受贿再到抵赖狡辩最后悔恨晚矣的场景,这比一张纸判决书来的更加真实和震撼。

电视剧中开篇讲述了一位“小官巨贪”赵德汉,在为官四年中贪了两亿多人民币,仍然“生活朴素”,每天骑自行车上班,每月给老母亲300元生活费,何苦来哉。接着就是讲述“116”案件,如果站在不知情的普通群众角度看,政府就是拆迁队的后台,蛮不讲理,让人看了气愤不已。但在政府角度看,拆迁有益于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而工人为了一己私利不愿意拆迁就有点不通情理。当然了,这件事情两者都没有错,错的是基层官员没有正确执行政策指令并反映民意,才出现两者对立的情况。这里借用老革命陈岩石的话“再小的官,在老百姓眼中也代表着政府。”这就给政府领导敲响了警钟,再大的领导干部也要深入基层、了解民意,才能真正为老百姓做实事,得到群众的爱戴。

电视剧中同样刻画了三个人物,一个是对gdp痴情的李达康,一个是毫无背景祁同伟,一个是坚持原则的侯亮平。这三个人的不同命运,让观众唏嘘不已。有人说李达康太不近人情,为官能造福一方,做人却很失败。脾气火爆爱搞一言堂的性格不一定就能保证所有的事情都是对的,任用丁义珍就是一个例子。而许多网友说人民欠祁同伟一个副省长,我只说事实,祁同伟婚姻的动机不纯,尚可说是个人自由,但是成功上位后的战队,阿谀奉承,大搞官场潜规则谋求继续升迁的做派,就让人难以同情了。“养天地之正气,法古今完人”,这就是侯亮平的真是写照。只有像侯亮平这种尊法守法、坚持原则的官员,才能在这反腐斗争中成生存下去,才能严惩更多的贪官污吏。

这部电视剧的火爆,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反腐务必加强对权利的民主监督和法制监督,务必坚持制度和体制创新,务必坚持对“老虎”和“苍蝇”一起打”。但是,反腐手段再高明,社会建设再成功,那也毕竟是电视剧,是我们精神上的意淫而已。现实生活中,何时才能实现官员不贪,还任重而道远。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1500字


3月28日,由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组织创作的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定在湖南卫视金鹰独播剧场开播。小编在此整理了《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1500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1500字篇1

这几天,电视剧《人民的名义》正在热播,好评不断,引发热议。

一部电视剧再次带动了全社会对腐败问题的关注,也提醒我们需要思考一个问题:反腐败斗争,究竟是在较量什么?

党的十八大以来,正风反腐始终在路上,成效显著,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但这不意味着反腐败可以停一停、缓一缓,须知道腐败与反腐败永远处在权力天平的两端,一直进行着残酷的较量,也只有反腐败的力度和强度不断加大,才会真正实现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从这个意义上说,反腐败的成绩都是暂时的,反腐败的斗争需要持续进行下去,这也是锤炼党员干部队伍、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必然要求。

既然反腐败斗争是一场持久战、拉锯战,那么这场必须打赢的战役究竟在争夺什么呢?不弄清楚这一点,就无法弄清楚反腐败斗争工作的重点和深远意义。当然,围绕着权力展开的腐败与反腐败的斗争,对不同主体而言,所较量的也不尽相同。

对官员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用好权。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但是它往往由官员直接行使,腐败就是滥用权力的结果。最朴素的理解,反腐败斗争就是让官员们敬畏权力、善待权力、善用权力。否则,不管官大如苏荣,为自己和家人谋利,开设权钱交易所;还是官小如魏鹏远,用审批权巨额受贿,成为小官巨贪,无不是异化了权力、扭曲了自我。其实,电视剧中的部委处长和副市长,都是权力观、金钱观出现了大问题,如此,谈何人生观、价值观,更没有对党和人民的初心了。

对政党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更纯洁。一个政党犹如一棵树,从小树苗到大树干,每一次成长都伴随着阵痛,需要找找蛀虫、杀杀病菌。相反,如果任由贪腐分子吮吸营养,就算是长大了也免不了千疮百孔,看似有规模、够庞大,但终究难以参天。说到底,政党特别是执政党,尤其是带领13亿多人民追梦的执政大党,自身不健康,如何有力量来干事创业。对执政党来说,反腐败就是对自身疾病的一场勇敢反动,是剜毒疗伤,这少不了疼痛,就像我们党在十八大以来,中央纪委立案审查中管干部240人,全国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116.2万件,给予纪律处分119.9万人,以来共追回外逃人员2566名。数字背后是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制度治党紧密结合的成果,纯洁决不是形容词,而是反腐败斗争中的动词,是每一名党员都应达标的底线要求。

对人民来说,反腐败是在较量如何得民心。权力离老百姓很近也很远,就像人们在关注反腐剧、讨论反腐斗争一样。不过,官员廉不廉、政党纯不纯,老百姓都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人常说,得民心者得天下,我们党能够从弱变强、从建党到建国,成功经验就在于得民心。习近平总书记曾说:不得罪成百上千的腐败分子,就要得罪十三亿人民。,一语直击反腐败斗争的要害:这是一场不折不扣的人心战。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反腐败的实践证明,赢得民心需要打虎拍蝇、打虎拍蝇也赢得了民心。

腐败最严重的不是贪了多少钱,而是人的堕落,是世道人心的失落。《人民的名义》是艺术化了的现实,而我们更需要直面现实、直面问题。这也如同行进中的中国,不管速度有多快、成绩有多好,都不能忘了发展是在较量着什么,那就是以人民为中心,而这也恰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人民名义。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1500字篇2

你听说过《人民的名义》吗?这是句虚拟的问话,但却颇为贴合近几日不少社交场合人们的讨论。日前,反腐题材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开播,短短几集就让很多人成了这部剧的自来水各种场合都有人在自发推广和安利。一部由最高检影视中心参与出品、没有流量明星,不是仙侠古偶、从名字到内容都正得不得了的正剧,却凭借紧凑、真实的剧情一开播就表现不俗。豆瓣评分9.1,很多国产剧对此恐怕可望不可即。

社会在发展,观众的口味也越来越挑剔,这是此前不少抗日神剧、玄幻戏说虽然收视业绩好像也不错却同时饱受诟病的大背景。反腐题材吸引人,又有40多位老戏骨同台飙戏,这还不是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受到追捧的根本原因。事实上,公众感兴趣的可能是,在目前披露的剧情中详细呈现和刻画的官员腐败细节和国家反腐进程,究竟有几分与现实的贴合度。甚至说,已经有人在热衷将已落马官员与剧中人物对号比较,比如小官巨贪家里的钞票墙,以及那些被烧坏的点钞机。

中共十八大至今,不断加码的反腐力度得到民众的认可。在对反腐没有休止符这句话从一开始的些许疑惑到内心确信的同时,人们对已查处重大案件和落马官员的知情需求,已经从简讯式案情通报向特别想知道更多细节发展。这也是此前中纪委反腐专题片《打铁还需自身硬》等备受追捧的主要原因,在上述专题片的影像资料中获得海量传播的多是一些落马官员的出镜片段。公众对反腐进程的关心,除了官员被带走消息传出后的街谈巷议,自然也投射到对反腐题材剧集、专题片的围观热情上。

人民的名义,这么正的标题在作者周梅森看来,代表了两种含义:一种是坚实的信仰,另一种则是以人民为矫饰去谋取私利。后者即是很多腐败、越权行为在当下的生存逻辑和土壤,冒民众之名去侵夺民众权益,以法治之名去践踏法治精神,这也是最终需要制度化反腐所必须抱持势不两立态度的对手。

腐败侵蚀公共利益,反腐呼应公众呼声。观众对一部反腐剧集的追捧,一定程度上也暗合人们对具体反腐过程的好奇心,诸如检察机关办案程序细节到底是怎样的,可能还有个案化的腐败官员的堕落程度是否真的如传言般糜烂?对相关信息的严重关切,是人们对公共利益、尤其是公民切身利益被腐败现象所伤的真实反映。正如《人民日报》对反腐剧热播所诠释的,立足于反腐实践的影视剧,可以让观众对反腐内幕有更多了解,也有助于更好地营造反腐的社会氛围。

民众对反腐话题的热议不仅仅是猎奇,是公众对腐败这一社会痼疾的深恶痛绝和对反腐进度的探求。现实生活中的反腐进度,媒体披露的官员腐败细节,反腐剧集(以及作为蓝本的官场文学作品)在艺术创作的基础上对此进行了更细节、更生动、更直观的呈现。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对现实生活开掘的广度和深度。是否接地气是一种常见的评价标准,所谓接地气其实就是用读者、观众的切身体会、现实感受来对文学、影视作品做衡量。由最高检参与出品的反腐剧集与现实的反腐进程之间有怎样的参考、映照关系,具体的反腐案件的程序、节奏是否如影视剧呈现的一样节奏紧凑、波诡云谲。艺术毕竟是艺术,但公众对艺术的关切往往依然来自于对现实的欲罢不能,以及对反腐的热切期待。

正如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一段对白所言,从检察的角度来说,应该按照司法程序办。一句话道出反腐的根本依凭,也让人明白法治观念深入人心的核心,在于深入权力执掌者之心,依法治国的核心也在于依法治权。反腐的过程是在摸索一条制度化约束权力的路,反腐剧热播是好事,从公众对《人民的名义》的追捧中可以看到民心向背,看到对腐败零容忍的社会共识。

《人民的名义》电视剧观后感1500字篇3

按照市纪委的通知要求,观看最高人民检察院拍摄制作的警示教育电视专题片《人民的名义》,以增强全局领导干部职工防腐拒变的思想意识。

电视剧主要讲述了由小官大贪的赵德汉被抓从而暴露了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九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人民的名义》充分展现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反腐败决心和人民检察官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积极响应党中央反腐主题,通过影视艺术手段,刻画和展示中央反腐过程中的曲折经历和感人故事。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义》中众多案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些贪官都是因放松了思想的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扭曲,都是从不拘小节一步步变为巨贪,都是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权力成为私欲的工具,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警示深刻。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铸牢三个基础,时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一、铸牢思想基础。胡锦涛同志一再告诫广大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已之心。这既是对党员干部的关心和爱护,也是提高每一个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的必修课。一是要多学习,工作中我们将认真学习党的党的理论、方针等重要指导思想,学习中纪委和市纪委全会报告,学习《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新《党章》、《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全面提高理论素养、知识水平、业务本领和领导能力。二是要做表率,在思想上时刻树立廉洁从政、为党

分忧、为民解难得思想,不断敲响克己奉公、廉洁从政的警钟,真正做到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从内心深处筑牢自觉抵制贪欲引诱的防线,避免贪欲的腐蚀,努力做到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三是要带好班子,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和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进行谈心谈话活动,确保三重一大工作由集体决定,做到总揽不包揽,到位不越位,放手不撒手,营造一个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民主班子。

二是要铸牢工作基础。

贪官们的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放松了对工作的要求,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真实可信、不出假数的理念,着力打造诚信统计,打造领导用得上、群众看得懂的统计,不断提高统计服务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社会的能力和水平,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的一流工作业绩。一是加快改革,加快一套表及其配套改革进程;打造基本单位数据信息共享平台,为协同监管、科学决策、科学统计奠定基础;加快在地统计改革,促进城区经济监测,推动城区经济发展;加快地市级标准化局建设进程,推动全市统计工作登台阶上水平。二是夯实基础,推行统计数据质量全过程的控制办法,在全市推广统计诚信全员承诺制度,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审慎评估制度的执行,实施标准化管理;建立基本单位共享、一套表采集两个平台,完善基本单位名录、一套表数据、统计诚信、宏观决策四个信息数据库,构建稳固的信息化支撑体系。三是依法行政,20xx年1月1日新《统计法》正式实施,我们将继续坚持为守法而执法的理念,在执法过程中全力推行执法顾问制、限期责令整改制、行政处罚备案制、违法告知制四项制度,推进统计执法由以罚代管向以整改纠正为目的转变,实现统计执法与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两促进、两提高。

三是要铸牢制度基础。

程度、欧阳菁等高官的逐步堕落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制度的缺失。在工作中我们将健全监督机制,用制度来约束权力,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管钱。一是工作制度,完善督办工作制度,实行工作限时办结;始终坚持对局机关进行治庸治懒检查制度,在财务上执行预算制、日清月结等制度着力打造勤政机关。二是任用制度,全力推行市委《干部轮岗指导意见》,实行公开竞争、实名测评、双向选择等方法,努力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三是学习制度,严格执行《牡丹江市统计局学习培训规划》,充分利用年报会、工作会、普法等机会,从统计调查、统计分析、数据挖掘等多个方面加强对统计队伍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一支坐下来能写、站起来能讲、走出去能干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总之,通过观看《人民的名义》对我们有很大的警示,我们深深地感到增强防腐拒变的防范意识,还要必须做到三个始终保持,一是始终保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二是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不骄不躁的优良传统;三是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不断地反省自已,检查自己的行为,彻底与贪污腐败、损公肥私行为决裂。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所具有的非凡意义

反腐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黄金档开播,一经播出就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顿时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掀起一阵追剧的狂潮。不置可否,获得好评的由来是剧组们对此剧的巨大投入,醇酒才能香甜,经过精心设计的一部反腐大剧也一定蕴涵着更多的价值和意义。笔者在观看中认为,在这精密的剧情中反映出来的有两种意义。

一是具有非凡的政治意义。从《人民的名义》这部“大尺度”反腐剧创作的背景来剖析,在此之前,有反腐剧、反贪剧等政治元素的影视剧基本没有出现在大家的眼前,直到《刑警队长》等一批有类似政治元素电视剧的出现,“敏感”电视剧、反腐反贪剧就开始活跃起来,但依旧涉及比较浅显,而《人民的名义》却打破了这一常规,给大家呈现了超越现有反腐反贪剧的局限,给了广大人民非常多的新鲜感,同时涉及的内容、尺度都让观众们更是直呼过瘾。当然,相比剧情的内容和演员出色的演技外,《人民的名义》所透露的政治意义更加深远。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共产党在坚决打击腐败、肃清党政清风上下足了功夫和力气,我党的政风有了巨大的改变,党中央的这个举措,不仅赢得了广大党员干部的拥护,更让广大老百姓直呼过瘾。《人民的名义》是通过最高人民检察院影视中心立项拍摄的,不管是剧中,还是现实中,人民检察官都代表着公正司法的良好形象,这也表明了党中央对于反腐败的决心和信心,表明了中国在我党的带领下一定会续写辉煌。

二是具有非凡的社会意义。湖南电视台一直是主打娱乐节目的电视台,并且在娱乐这一条路上走在我国前列,熟悉湖南电视台的人知道,霸占湖南电视台荧屏的一直都是符合年轻人的口味,诸如《花千骨》等仙侠魔幻电视剧,但《人民的名义》这样一部很“严肃”的,“乏味”的反腐电视剧却登上了湖南电视台,还是黄金档,不过在湖南广播电视台节目管理中心主任肖宁看来:“《人民的名义》承载了非凡的社会意义,尽管和湖南卫视以往播出电视剧的风格不太一样,但我们依然毫不犹豫选择了这部剧。”《人民的名义》能在湖南电视台黄金档播出,不仅仅是因为它的新颖和作品的优秀,更是其拥有非凡的社会意识,能让我们感受到我们的社会在不断的进步,党在不断的前进。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观后感

人民的名义》主要讲述了由工厂拆迁、企业经济纠纷而暴露的一桩特大贪污腐败案件,以检察官侯亮平的调查行动为主线,以错综复杂的官场关系和贯穿始终的“一一六”事件为辅线,抽丝剥茧、层层递进最终一网打尽一连串的利益集团。

以人民的名义,是一个很大的话题,人民赋予我们权利,人民是什么,人民在哪里,人民就是我们广大的服务对象,人民救助我们身边。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人民立场是党的根本政治立场,并强调必须把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根本要求。当前,曝光了一系列脱离群众,损害群众利益的腐败案件,如剧中老检察官陈岩石所言“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是为人民币服务的”。这一句话虽然简单,却道出了我们党要坚持的执政理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所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人民的名义》中众多案例,都不是偶然发生的,这些贪官都是因放松了思想的改造导致人生观、价值观逐步扭曲,都是从“不拘小节”一步步变为巨贪,都是因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导致权力成为私欲的工具,触目惊心,发人深省,警示深刻。这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必须铸牢“三个基础”,时刻警钟长鸣,防微杜渐。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