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有些事情解决不了不如换个想法,像数学定理一样,它还有逆定理。对于自己阅读过的书籍或文章的内容,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或感想,我们称之为心得。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心得体会能够让人头脑更加清醒,目标更加明确。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心得体会

向廖俊波同志一样干实事干好事

3月18日晚,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任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在外出差途中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对此,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号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福建省委追授廖俊波同志“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一是要学习他对党对事业的无比热爱,对人民群众的真挚感情。廖俊波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优良传统。他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3万多人。

二是要学习他的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无私奉献。“忠诚、干净、担当”是他用生命在践行的自我要求。在对待干群关系上,廖俊波说:“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廖俊波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服务企业时,他尽心竭力,又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他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真正做到了事事带头、时时带头、处处带头

三是要学习他干工作有股子拼命精神。他几十年如一日,舍小家、为大家,家人想和他吃顿年夜饭都不容易。从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对家人要求严格,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好。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廖俊波这样的“镜子”,照出不足、照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基层干部,做足保障,激发他们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干事创业、建功立业的热情。

“壮志未酬英魂散,音容宛在断人肠”。廖俊波同志虽然英年早逝,但他一生都在奉献自己,服务群众,他是“做合格党员”的典范,也是群众喜欢的领导干部。广大党员干部要迅速动起来,以实际行动学习廖俊波同志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让生活中能够涌现出越来越多的“廖俊波”式的党员干部!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向廖俊波同志学习

廖俊波同志生前曾担任福建省政和县县委书记,2015年荣获“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2018年3月18日晚,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任政和县县委书记期间,面对政和县贫困落后的状况,他立下誓言、迎难而上,以“背石头上山”的劲头带领干部群众开拓进取、苦干实干,该县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累计减贫3万多人。他严以自律、廉以自守,从不以公权谋取私利,对家人要求严格,在干部群众中形象好、口碑好。

廖俊波以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群众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怀和大度。“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县委书记的好榜样,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学习他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质,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学习他心系群众、为民造福的公仆情怀,把群众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真心实意为百姓谋福祉;学习他担当尽责、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廉洁奉公、无私奉献的道德情操,坚守共产党人政治本色,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向廖俊波学习心得体会


向廖俊波学习心得体会

人民的好儿子——廖俊波

福建法治报-海峡法治在线4月17日讯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为官者当以民为天,不管是身居高位亦或是身居低位,为官者的意愿和根本原则应是不变的,正如廖俊波同志,不忘初心廉洁奉公 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工作在基层便投身于基层,勤政为民,造福一方百姓。工作在领导层便团结在领导层,一心一意当好人民公仆。他虽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工作者,却谱写出了并不普通的为民请命的篇章。

他走了,我们深感遗憾,党失去了一员大将,百姓失去了一名好“儿子”。但是他的精神和事迹并未被遗忘,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同志给与了充分的肯定,这也说明,这种勤政为民的精神是自上而下都需要的。而廖俊波同志的事迹也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值得所有为官者学习。

向廖俊波同志致敬心得体会


向廖俊波同志致敬心得体会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在工作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回顾48年的人生,他把忠诚干净融入灵魂,把责任担当扛在肩头,把群众冷暖放在心窝,把修身律己镌刻脑海,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公仆情怀,用生命践行了“忠诚、干净、担当”,是习近平总书记所要求的“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的优秀县委书记的鲜活榜样,在百姓心中树起了一座共产党员的丰碑。

于国家,他是英雄。原本是教师的廖俊波,走上了从政为民的道路,从教书育人到带领群众脱贫致富,他从未忘记自己的使命。从县委书记到市委常委的成长,廖俊波同志始终都把“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作为自己工作的行为准则,敢于担当,勇敢作为。无论是在乡镇、园区、县委,还是市里工作,廖俊波用生命和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对百姓的热爱,展现了信念坚定、心系群众、敢于担当、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于人民,他是英雄。英雄的力量发挥在需要他的地方。以忠诚为魂,做人民的好干部。廖俊波同志曾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面对贫困县、革命老区的县情和经济发展长期全省倒数第一的现状,廖俊波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敢于担当,带领当地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从集思广益,绘就蓝图到大刀阔斧,锐意改革,短短4年,政和县山乡巨变,不仅经济发展上脱了贫,由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名。作风建设上,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于家人,他是英雄。英雄的心都是柔软的。他把家人的位置排在了党的事业的后面。但对家人的爱是那么的深厚、绵长。难得与父母在一起时,廖俊波会在厨房给母亲帮帮忙,陪父亲下下棋聊聊天。每年,他都坚持要给父母买新衣服、新鞋子。一有时间,为妻女做饭;一有空闲,他为爱女买礼物。

英雄的先进事迹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这笔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倍加珍惜;这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将激励我们奋勇前行。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