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面很很多的事情或者文学作品,我们都会油然而生一些体会。有时我们需要将自己对观看或阅读过的内容以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遇到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关于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样去写呢?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希望你能从中找到有用的内容!

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向模范学习,从“快、实、净”做起

近日,网上对于廖俊波同志的宣传突然多了起来,大关于向廖俊波同志学习的号召,更是在网上掀起了学习的浪潮。

对于廖俊波同志,我原本并不熟悉,可以说很陌生,初看了新闻后的第一印象也就是一名因公殉职的领导干部。但深入学习了廖俊波同志事迹后,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古语有云:“死有轻于鸿毛,有重于泰山”。廖俊波同志年仅49岁,担任**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对于他来说前途无限,但他选择将一生都奉献在了工作岗位上,将满腔的热血都奉献给了人民群众,最终廖俊波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工作的途中。

从廖俊波同志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精神、一种坚持,那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行走在各个项目一线,也正是这种精神引领着他将一个贫困县建设成了全省经济发展十佳县。我本身就是一名普通的乡镇干部,更是深感廖俊波同志身上的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一是 “快”,他曾笑谈自己“什么都快”——恋爱快、结婚快、生孩子快,生活如此,工作更是。作为一名基层干部,直接面对的就是人们群众。“群众之事无小事”,群众前来反映情况,就是对我们的信任,就算再小在琐碎,都应该认真对待,尽快办理。

二是“实”,“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这是廖俊波同志的工作理念。我们的工作最关键的就是要实在,“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坐在办公室是做不成事的,要勤下村、勤入户,才能切实的掌握村情民情,切实的将各项政策落实到促民增收、促村发展的点子上。

三是“净”,廖俊波从学校教师到人民公仆,从基层干部到主政一方,始终坚持“踏实干事,干净干事”的价值取向,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从不利用权力、地位的便利为自己和亲属谋取利益。我们就应该学习这种精神,踏踏实实做事、清清白白做人,做一名群众认同、群众满意的好干部。

我们每一名基层干部都应该向廖俊波同志学习,重整心态,不忘初心,做好一枚扎根基层的钉子,踏踏实实的践行“为人民服务”的道路。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


习近平近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作为党员干部也要学习他的精神。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参考。

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1:

廖俊波,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真心实意对人民负责的精神,做到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

我们作为基层干部,就要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奉献的意识,始终保持党员干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践行者,用云水一样的容人襟怀,松柏一般坚定的信念实践人生的价值。

斯人已去,但他给我们的精神永流传。

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2:

最近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推送的文章还是各大网络媒体争相报道的主流文章,都和一个人有关,那就是遇车祸因公殉职的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那是一个踏实苦干、初心不泯的好干部,由是敬仰,由是抒衷。

廖俊波的离去,无论对大家还是小家,无论于公于私都是一种损失。往大里讲,是党和国家损兵折将,失去了一位敢想敢干的改革良将、百姓群众失去了带动脱贫致富谋发展的救火员;在小的方面来看,是一个家庭久久不能愈合的伤痛。在学习他的点点滴滴先进事迹时,有意无意把最近热播反腐剧《人民的名义》书记李达康的身影嵌入其中,也曾固执的认为,这个时代像他这样没有虚头巴脑、只有真真正正想着为老百姓干事儿的人民公仆真的不是很多了。

百姓是衣食父母,干部是人民公仆。如果本末倒置、脱离群众,背离党的根本宗旨和发展要求,注定是不得人心的。廖俊波同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带领群众脱贫谋出路,出点子解政策走上致富路。从老师转行到高官,廖俊波夜以继日,天天工作到深夜,他的心里总是牵挂着那些困难群众,总是在筹划着如何才能让他们脱贫。他是大家眼里的铁人、工作狂,对于妻子心疼的劝慰,他总是无怨无悔的说:能够当一个领头人,让23万政和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这是一件美妙的事情。

由人及己来讲,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或许在新疆尤其是南疆,群众工作多而精细,加之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很容易产生思想疲惫、工作倦怠、应付了事的心态,这个时候就应该对标找差距、对照典型找不足、对照党章党规补齐思想短板,端正思想认识,无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尽忠职守,有职业道德操守,不辜负党和国家的信任,更不辜负入党之时的铮铮誓言。

我很深刻的记得廖俊波同志说过的一句话,他说作为一个埋头干活的人被组织发现,是很感恩的。我从一名中学教师一步步走到现在的岗位,可以说每一步都离不开党和组织的培养关心,我发自内心地感激,想尽可能多做一些工作,多办一些实事。所以他把工作当成乐趣,当成爱好,当成回报。无论是什么工作,不以名利为目的,带着感恩把工作当做兴趣去做,就不会那么容易忘记自己的初心,也不会产生很多的迷茫与停滞不前。

学习廖俊波同志事迹心得体会3:

2017年3月18日傍晚,福建省南平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廖俊波同志出差途中遭遇车祸,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年仅48岁,这位国家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儿子廖永波,就这样突然的与世长辞,让人始料未及,心痛不已!

他用一腔赤胆忠心,在他短暂的一生,书写出辉煌的成就,满载无限的精神财富,指引着每个人民干部披荆斩棘,砥砺前行!

他真抓实干,一心为公。在廖俊波同志担任政和县县委书记短短四年间,政和山乡巨变,财政总收入从2010年的1.6亿元增加到2014年的4.9亿元,GDp、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均实现翻番。政和县城镇化率从31%提高到46%,建起迎宾大道,改造主街,使政和广场、文化中心投入使用,9座市政桥梁竣工,宁武、松建高速公路通车,开发工业园区3600亩这所有的成果背后都充满着廖俊波的心血和汗水,凝聚着其领导智慧和执政情怀,更饱含着其为民服务的深厚情意与责任担当。

他心系群众,执政为民。这位人民的好儿子,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他俯下身子苦干实干,一心只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他深入田间地头、厂房矿区、困难群众家中,与群众促膝长谈,倾听群众心声,了解基层情况。为政和县城关渡头洋的居民修建栈道;资助拿口镇朱坊村家庭贫困的陈艳上学;开展小额扶贫贷款,带领乡亲们致富奔小康;创建石圳村美丽乡村,推动旅游业发展,让百姓真正过上好日子。

他廉洁自律,心中有戒。从拿口、邵武、荣华山、政和再到武夷新区,廖永波一直分管或主管工业园区,经手无数项目,随便伸伸手,他就可以为自己谋点儿私利,但是,他却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以身作则,营造了风清气正的政和环境,取得了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的傲人成绩。而正是这样廉洁自律,心中有戒好干部,才凝聚起社会发展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逝去的是生命,不灭的是精神。全体党员干部要在廖俊波同志的精神激励下,撸起袖子加油干,俯下身子抓落实!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基层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

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年3月18日,廖俊波同志在赶往武夷新区主持召开会议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

廖俊波同志是新时期共产党人的楷模,是用生命践行“忠诚、干净、担当”要求的好干部,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他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宗旨,带领当地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干事创业,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学习弘扬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引导和激励党员、干部振奋精神,在“再上新台阶、建设新福建”的实践中建功立业。

一是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最高追求,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二是学习他心系群众、勤政为民的公仆情怀。廖俊波同志对群众有深厚感情,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三是学习他敢于担当、苦干实干的务实作风。廖俊波同志当事不推责,遇事不避难。四是学习他无私奉献、忘我工作的敬业精神。廖俊波同志勤奋敬业,几十年如一日,对工作孜孜以求,舍小家、顾大家,夙夜在公,废寝忘食,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忙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五是学习他廉洁奉公、干净做事的高尚情操。廖俊波同志严格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规范,坚持廉洁从政用权、修身齐家,自觉践行共产党人价值观。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学习廖俊波心得体会

好碗打掉了,惋惜了

刚刚二刷完年度大剧《人民的名义》,对剧中塑造的角色人物形象,特别是我们的达康书记、易学习等等干部形象赞叹不已。闲暇上网阅览时,注意到网上掀起向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学习的消息,关注阅览一番,结合看完《人民的名义》的余韵,得到一番感慨:这是一名好干部,真的很惋惜了,用当地百姓的话说,就是一只好碗,打掉了!。

为官一任,当造福一方。**年6月,廖俊波走马上任福建省政和县。当时的政和县,人均综合实力全省倒数第一,是全省的尾巴,政和的县委书记,被戏称为“省尾书记”,县城老旧破败,没有几家像样的工厂,连县委大楼的墙上都有很多裂缝。廖俊波到了之后,架桥搭路,抓基础、抓经济。4年后,政和县从“省末位”跨入增长速度“省十佳”,城市建成区扩容近一倍,政和县的发展走上了快车道。我想他在政和县老百姓的眼里应该是一个做事的人。

做人方面呢,他是个有人情味、实在的人。比如说他会收礼但有讲究,一盒烟、几袋土特产,一般不会拒绝,但成条送的烟和另类“土特产”,从来不收。政和街头一位卖小吃的老人,来到廖俊波办公室,提着一篮“东平小饹”,送给他吃。这礼他当着同事的面收下了,还吃了起来,临了还礼老人一双新买不久的雨鞋。又如他爱臭美,喜欢干净体面,衬衣要熨烫过才穿,头上有点地中海,碰到拍照时都会嘱咐不要俯拍,但是在工作时候又随意,在推进项目选地选址考察时,经常是一身泥回来。

老百姓的口碑,是一个干部为人做事的最好诠释。因公殉职后,5个小时在网上悼念他的人就破了10万,在严格控制人数后,来参加遗体告别仪式的人数仍然达到了近千人。

通过了解廖俊波的事迹,感觉他很像《人民的名义》的一个人---易学习。如果像廖俊波、易学习这样的干部多些,再多一些,中国百姓会收获更多的幸福感。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