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参观福利院感想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写心得体会是我们学习时经常遇到的事情,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个人参观福利院感想体会,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个人参观福利院感想体会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个人参观福利院感想体会,请大家参阅!

(篇一)

不记得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到“百善孝为先”这句话的了,只知道这是一个真理,值得让天下所有子女铭记于心并付诸行动。

今天我们六个人一起去长沙市第一福利院看望那些老人,沿途还在紧张到底要怎么跟那些从没见过的老人交流,可是到了那里,发现根本就不需要紧张,他们只是一些像我的爷爷奶奶一样慈祥的可爱的老人。他们对于我们的到来显得很高兴,脸上的笑容让人看了也会觉得这世界很美好。他们的年纪应该都是在七八十岁了,在他们眼中我们也许就像他们的子孙似的,因此他们也很乐意跟我们交谈,对我们提出来的问题,他们也一一耐心的回答了。看到他们的笑容,我想即使他们没有家人环绕身边,但有像自己子孙一样的孩子陪他们聊天,至少现在他们也是幸福的。但如果没有我们的到来呢,他们就独自坐在走廊上发呆吗?想想很辛酸……

通过聊天我了解到有些老人子孙满堂,但没有人会愿意来看他们,听到他们这样说,心里不是没有震惊的,但我想我根本无法体会到他们内心真真切切的悲伤,会觉得自己对于家人就是累赘而感到悲痛吗?还是觉得自己被抛弃了?这些问题不敢问也不能问他们,太残忍了。

我不想把这个问题延伸到整个社会或整个国家那么大,只是会想想以后我会对自己的父母怎么样,或是以后我的子女会对我怎么样……以前总觉得是一家人就应该和和睦睦地住在一起,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吧,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牵绊。子女因为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顾父母就把父母送到了福利院,然后会很久很久不来看父母,我很怀疑有什么工作可以让他们心安理得的忘记自己的父母,当然这也许是我还没被生活所累而产生的简单认知。生活真的需要抛弃掉被自己定义为包袱的老父母才能顺顺利利进行吗?或者会有很多人认为工作远比父母重要吗?

对于现在的我,我能够想到的未来是跟日渐衰老的父母一起度过,无论什么时候都不能放弃都不能抛弃。即使老人到福利院住是一种趋势,但我始终相信有家人陪在身边他们才能感受到安全,也只有对家人他们才敢大胆地提出生活上的需求。

说到号召,永远都没有缺少过,我只想说每个人都应该将父母的恩情铭记于心,不要在他们为了我们能获得更好的生活而劳累而衰老后把他们当成一种阻碍我们奔向更好生活的包袱,他们老了之后需要一个充满爱的肩膀来让他们依靠,而我们就应是他们能够信赖和依赖的对象。

(篇二)

星期天上午我们班的同学在家长和老师的陪同下一起坐车去福利院,我和同学张艺宁坐在同一辆车上。在车里面我兴奋的观察着窗外的风景,正值秋季,美丽的风景就像一幅幅生动的图画。过了几十分钟,我们便到了福利院。

我们在大厅稍等片刻,于老师把我们叫到身边一再嘱咐:在福利院,一定要遵守纪律,我们频频点头。

福利院的阿姨带我们到了二楼活动室,我把带来的牛奶发给了小朋友们。他们有的开心的接过去,有的却不拿,我感到他们很可怜。

我仔细的观察他们,发现他们有的是聋哑的,有的视力有问题的,还有的有先天心脏病,我看的心里很难受。

我们在二楼待了一会儿,于老师就领着我们去了三楼,那里有一些婴儿,看着他们我哭了,我们有爸爸妈妈在身边,而他们却没有,相比之下,我们的生活是多么的美好啊。

回到活动室,老师安排我们和福利院的小朋友围坐成一个大圈,我们都表演了节目,所有的小朋友都非常开心,在这段时间里,我感觉到我们都是如此的热爱生活。

通过这次活动,我有很大的感触,一是体会到我们生活的幸福,再就是我渴望有机会能经常去看望这些小朋友,和他们做朋友,能在力所能信的范围内帮助他们。

(篇三)

“敬老爱幼”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年**月**日,**组织了一次义工活动,这次活动不同往常,组织大家去慰问**福利院的小朋友。因为是慰问孤儿不是娱乐活动所以不需要人太多,两家店共有20多人参与,并准备了一些学习用品及玩具等慰问品。

在**领导的带领下,我们一行带着“关爱儿童奉献爱心”的心情乘坐着我们的“专车”公共汽车出发了。孤儿院不在**市里,我们对那边不是很熟悉,比我们想的到达要快很多,当我们走进福利院大门时,福利院的教职工早早地等在门口,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在福利院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我们把提前准备的慰问品送进了他们的教学楼,我们放下物资后工作人员带领小朋友们来和我们见面。见到孩子们我很惊讶!因为我没有想到最小的孩子竟然才2岁左右,最大的也不过10多岁,他们都那么可爱,那么天真,有一些也有一点残疾,但是孩子确实很让人心疼!我们把带来的学习用品及玩具分别发给小朋友们。孩子们都很乖,一个个都用笑容表达着喜悦及感恩之情,看着孩子们可爱、真诚的笑脸,大家感到无比的欣慰。

接着工作人员领我们参观了院里的书屋、课堂、康复室、娱乐室、医务室、心理治疗室等很多地方。那里的环境远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不仅感慨世间还是有爱心的人多,是那些充满爱心的人,撑起了福利院儿童的一片蓝天。虽然他们有一些是残疾儿童,有的患有重大疾病,但他们一个个都活泼可爱,充满童真。

在我们走进一间教室的时候,孩子们还为我们表演节目,表达他们的喜悦、感激之情,当其中一个智障儿童唱起那首《我的好妈妈》的时候,在那歌声的旋律中,许多同事都禁不住留下了眼泪,为孩子们不幸的遭遇感到痛心。其间,工作人员还给我们讲述了其中几个孩子所患的疾病和不幸的遭遇,大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心痛,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到,福利院的孩子们需要的不仅仅是几个人,几个单位,几个团体的一时关爱,他们需要的是整个社会的关心和呵护,不仅是物质上的援助更多的是精神上的关怀,在活动的最后,我们跟孩子们合影留念,依依惜别。

通过此次活动,不仅提高了大家的思想品质,还给需要帮助的人们带去了一份关爱之心。大家献出了爱心,收获了真诚,更学会了感恩,只有奉献爱才能更好的收获爱,世界需要爱,社会需要爱,人与人之间更需要爱,我们会继续关注社会公益事业,让爱心永远传递。

(篇四)

这个城市,我们每天忙碌着的上班下班,在路上迎面而来是陌生的面孔,相对的是茫然的表情,却不知曾在几千万年前我们或许是亲人,生活节奏快的让我们放不慢脚步,因为我们不确定,所以我们一直在行走着,行走着找寻属于自己的生活,自己的幸福,属于自己的那一片天空。我们是不是常常在思考着,什么才是我们渴望的,什么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习惯了不在乎一毛,一元的零钱,习惯了衣食无忧,习惯了会有人来关心你,习惯了奢侈和浪费。在有一天,我趴在晒在阳台上的被子上,突然想,我能够在这里躺着晒温暖的太阳,没有人打扰,能够有工作,能够身体健康,能吃的很好,那么就足够了,我已经很幸福了。 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的时候,长的什么样,健不健康都不是自己能够改变的了的,如果自己能够选择,那么相信谁都想健健康康的。可这个世界总是有如此多的事情让人不平,没有什么事物是完美的,人当然也如此。既然来到了这个世界,那么无论是什么样子来临的,都该好好的活着,快乐的活着,勇敢的活着。

距离第一次去儿童福利院已经有8年了,对那里的回忆并不多,也许是小,也许是还体会不到。依然记得他们欢迎我们的那几张笑脸,和送我们回去的不舍。杭州儿童福利院是坐落在杭州市郊区余杭区瓶窑镇,这里远离城市的喧嚣,出了市区,车越来越少,马路越来越宽,天空似乎也越来越宁静。近福利院的小路沿路是桃树和梨树,进院的路口爬满了一簇簇牵牛花,还沾着清晨的露珠,空气清新的让人不自觉的多深呼吸了几口。

一下车,福利院的老师就出来迎接我们,当听说我们公司是一个网站,出于保护孩子的心理,请我们不要对着孩子拍照。他们担心孩子会害怕,对孩子造成影响。老师告诉我们这些孩子都是被父母遗弃的孩子,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有兔唇的,大部分是脑瘫的孩子。国家拨给福利院的钱仅仅不足几百块,也许为了救治一个脑瘫的孩子就需要几万,十几万,而这样的几万,十几万却不一定能够挽回的了这可怜的小生命。生命脆弱的让人无言,对于生命的离去,想想不再只是为他多加一件衣服多照顾他一点就足够了。

脑瘫虽然不是致命的病,但是如果将来生活不能自理,那么将对自己,对社会都是一个很大的负担。福利院的老师告诉我们,儿童福利院只照顾3-16周岁的孩子,如果16周岁后这样的孩子还是生活不能自理就会转到社会福利院。那么面临他们又是什么样的生活呢,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我们走进小朋友的教室,他们整齐安静的坐在板凳上看着电视,看着一下子近来的那么多陌生的叔叔阿姨,我看到他们脸上的茫然,对着我们空洞的眼神,看到身边的派友们微笑的走了过去,突然心情难以言表,心突然间揪了起来,这是一群什么样的孩子呢? 在小床上躺着好几个小朋友,老师告诉我们这些是脑瘫的小朋友,有个叫子聪的小男孩,大大的眼睛,无辜的看着我们,当我把手指伸过去的时候,他用他的小手紧紧的抓住了我的手,我感受到了从他小手中传递过来的温度,我的眼睛开始有点模糊了。生命是奇妙的,一个小生命的诞生究竟承载了多少的期待,多么可爱的孩子呀!是什么样的心情下让他的父母把他丢下,让他来到这里的。是逼迫于生活的无奈还是因为什么样的原因。许多人在说希望以后的孩子是个男孩子或者是女孩子,在现在这个社会,很多地区还一直存在着重男轻女,根深蒂固的迂腐思想一直无法改变。母亲曾和我说,她不会为孩子生下来是男还是女而在意,只希望孩子能够健康的出生,健康的成长就可以了。我想每位母亲在肚子中孕育着另一个生命的时候一定也期望的是这样,是啊,没有什么比健康更重要的了。

有一个比较特殊的孩子,她是一个健全的孩子,而且活泼的很,所有的人都很好奇她为什么也会在这里,后来知道这个孩子的父母亲判了刑,这个孩子没有人照顾,被送进了这里。小女孩叫恩惜,我在想,当初她的父母是希望她带着感恩的心去珍惜这个世界吗?~如果是的,那么是不是该醒悟到该为自己的孩子负责了呢?这又是怎么样一对连自己都做不好的父母,孩子是需要去爱去关怀的,他们了解这些吗?孩子很聪明,眨巴着眼睛,嘴很甜的叫我姐姐。她告诉我们,她喜欢当女生,因为可以穿漂亮的裙子和扎辫子,她拉着我们给我们介绍她的好朋友,带我们去看她睡的小床。她给我们看她读书的小书包,上面还写着她的名字,看着她跑来跑去的样子,仿佛我们都被感染了。我们都希望每个孩子都该有快乐的童年,可我不知道小恩惜快不快乐,在这里的童年会不会是个快乐的童年?我想真正的快乐只有她自己去寻找。

外面稍大点的孩子,脸上没有表情,虽然我们和他们说话,但有几个孩子始终没有笑容,我想我还是天真了,或许他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人来了又去了,习惯了这样的目光,这些早已经是他们生活中的其中一个内容而已。曾经在山村支教的朋友说过,只有靠捐赠,捐款是无法改变彻底的贫困,这些悲剧的痕迹在这些孩子身上已经表现的再明显不过了。对于这些孩子也是如此,不是我们一次的看望,为他们带玩具,带好吃的就足够的,也不是应该仅仅只有同情心就足够的。当你送一个穷人每天一条鱼的时候,不如送他一根鱼竿教会他生存更好。

圣经上说,每一个孩子来到人间都是天使的化身。天使来到人间是给人带来希望的。想必这些孩子们那群注定要遭受磨难的天使,在来到这个世界时候他们也曾经期待着迎接他们的是美好的笑容,温暖的拥抱,对他们说,宝贝。他们有着明亮清澈的眼睛,他们不会说给我们听他听到想到的,他们不会用表情来告诉我们他们很悲伤,他们很快乐,可那不重要,因为也许只需要你的一个微笑,一次陪伴,一颗温暖的心。带着他闭上眼睛尽情飞扬,这是属于他的世界,即便上帝有一天召唤了他,那么在那一刻也已满足。

尽管我们一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可再小的力量也是一种支持,为一个脑瘫儿童捐助,筹集手术资金,帮助一个智障的孩子做康复治疗,让他们获得新生,是不是可以能让他更快乐,帮助一个被遗弃孩子找到父母,让一个孤儿拥有新的父母,都可以由此改变他的一生的命运。我们该做的不是那么一点点而已,值得我们去思考的还有很多,路还很长,相信我们能做的也不仅仅是如此而已。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小编推荐

参观福利院心得体会五篇


参观福利院心得体会五篇

小编寄语: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参观福利院心得体会五篇,请大家参阅!

(篇一)

近日,党章学习班组织了一次活动-----参观福利院.通过这次活动,我有机会零距离地接触我国的福利院,并对其所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

当我们来到福利院时,里面的孩子们,大都在玩耍.看到我们的到来,他们纷纷笼络过来.据了解,儿童福利院工作是我国儿童工作的特殊组成部分。儿童福利院和其他也监护养育部分儿童的社会福利院监护养育的儿童主要是因天灾和不可预测事故失去双亲的孤儿,同时也监护养育因身患难以完全康复的智残、肢残等重残或因严重疾病而被父母遗弃的儿童.可以说,跟其他生活在家庭怀抱中的儿童相比,他们是不幸的.

进入园内,孩子们面对这么多的陌生人, 开始时显得有些拘谨,但很快,便与我们打闹起来.不到半小时,他们便与我们融为一体了.大家用各种方式相互交流起来.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了园内的一些问题:首先,孩子们普遍缺乏爱心.当我们拿出随身携带的糖果时,他们往往会成包地抢去,而且极少与其它小朋友分享.其次,孩子们大多是独来独往,极少与其它小朋友共同玩耍,个别小朋友还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惧感,总是躲在角落等不引人注目的地方,并紧紧抱住自己的物品.最后,我发现园内游乐设施偏少,场地和工作人员都紧缺.整个上午,我看到工作人员都在十分忙碌地干活:打扫卫生,清洗衣物,准备午餐……据悉,我国儿童福利院的经费,是以国家和地方财政拨款为主,集体集资、发行福利彩票及社会捐助为辅.由于我国的社会捐助机制尚处发展和完善阶段.因此,经费主要还是来自拨款.而这一切,则不可避免地限制了我国福利院工作的进展.

离开福利院时,我们的心情都有些沉重.这时,理培部的同学告诉我们:这次活动的意义在于引导大家关注与支持社会弱势群体.近年来,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结构的急剧转型,社会弱势群体及其问题日益凸显,并引起了社会各届的广泛关注.查阅相关资料,我了解到,我国现阶段社会弱势群体的构成情况比较复杂,主要是由贫困者群体、失业者群体、残疾人群体和老年人群体组成.同时,我也认识到:弱势群体问题的日益严重,违背了社会公平原则;而其存在与贫困化,也不符合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该问题若不能有效解决,势必会影响我国政治稳定和社会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并设法解决该问题. 首先,强化政府的社会政策支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其次,要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大力辅助政府相关方面的工作.最后,要充分发挥社会"社会第三部门"的社会支持作用,如创建各种团体和基金会,为弱势群体服务.我坚信,在政府的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弱势群体的社会保护和社会支持问题一定能得到有效解决,我国的社会安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也将得以实现!

以上是我参观福利院的一点收获.最后希望党组织加强对我的培养和教育。

(篇二)

我第一次去孤儿院,在那里我看到很多被父母遗弃或者失去父母的孩子,他们年龄最小的只有4岁,最大的10多岁。这些孩子大多数是带着些残疾的,但是他们也是鲜活的生命。

孤儿院的护理不太多,所以孩子们很多时候是没有太多护工去精心照顾他们的,当我们进去一个大房间的时候,我看到一群孩子向我们扑过来,嘴里边都喊着阿姨,叔叔,让我们抱抱,很热情,很亲切。我当时看到孩子们的时候我惊呆了,我有些害怕。不是他们的热情吓到了我,是他们的面部表情和体态吓到了我,他们有的咬着指头,有的嘴里躺着唅拉子,奇怪的是很少有哭的。他们穿的很干净,我做了一下自我缓解,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态后好多了,我们大家都在轮流的抱着一个又一个的孩子。我做在了一边,自己看着孩子想了很多很多,眼泪不停的就留了下来,这时有个女孩过来和我说话,女孩问我“阿姨怎么了?为什么要哭”?女孩看上去智商还可以,就是肩和腰有些问题,我回答她:“没事的”。我们就一直聊一直聊,她很安静,很稳重,也很懂事,因为其他孩子们都在抢我们拿来的饮料和吃的,我问她:为什么不去和小朋友们一起吃去,她说:“等小弟弟小妹妹吃完的 我在吃”。多么感人的一句话啊!多么懂事的孩子啊!为什么会遇到这样狠心的爸爸妈妈哪?在聊天过程中我得知,女孩是弃婴,女孩说:“我不想要爸爸妈妈,他们不要我了”。我心如刀绞,同时也想起了我的儿子,我的儿子也11岁,每天高高兴兴的上学,每天在我面前妈妈长妈妈短的。和女孩同岁,同样11岁的孩子不同的命运,我能为女孩做些什么?我们能为孤儿院的孩子们做些什么?

回来在我们这个群里聊天,她们问我们去孤儿院有什么收获,提到孤儿院那些孩子,我忽然就那么清晰地想起了那个女孩的笑声和她的话语,原来,每一个人的心底都会有一些柔软的地方,一不经意,便会被触动......就像我们策划说的一样“这些孩子不能说他们缺吃少穿,不能说他们衣不过体,不能说他们生活苦楚,但他们缺少幼儿的本性,他们生活如绿薄冰,看人眼神 看人脸色,没有童真的笑,没有绚烂的梦,没有可以让人留恋和回忆的童年。谁无童年?谁无梦想?年少童稚的心灵需要的是无拘无素的游戏 和天真无邪的笑,希望我们能给予”

我觉得我们给孩子们带去的,不仅仅是短暂的快乐和温暖,而是要让他们学会一种心态,在没有人帮助他们的情况下,也能坚强快乐的生活下去的一种理念!希望通过一种契合的方式和孩子们沟通!希望能通过一种理性的方式帮助到他们,希望他们能够完全的自立!

其实在这个群里的人大概都没有做志愿者组织的经验,因此尽管有一个美好的愿望,却是不知该怎么行动,所以请大家原谅我们对大家的热情和爱心的“冷落”,还好我们都有一颗真诚的心,现在又有了一个群,我们可以共同商讨我们该怎样把我们心底的那些关爱和善良展示出来,所以,请,大家把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在这里说出来,让我们尽快地行动起来。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我们一定会做好的!

(篇三)

这是我第一次到福利院看望那些小朋友们。他们的年龄差不多只有7、8岁; 有的甚至更小,只有2、3岁;稍大一点的孩子,已经在上中学了。大多数小朋 友是因为肢体残疾、先天性智力障碍、脑瘫,因父母无力抚养,还正处于襁褓之 中就被父母残忍地抛弃,还有少部分是因为父母双亡而被送到福利院。

他们很可爱,只是少了些本该属于那个年纪应有的活泼与灵动。从他们的 眼神里我看到了迷茫和恐惧,有时竟闪烁着些许悲伤,不时让我觉得心里酸酸的 ,既心疼又难过。在这个花季般的年龄段,正是他们尽情享受生活的新奇与快乐 ,尽情依偎在父母的怀抱里撒娇,享受父母疼爱的温暖的时候,可是,他们却没 有上天眷顾,没有父母的庇护与疼爱,过早的承受着生活的辛酸,承受着没有父 母陪伴与宠爱的孤独,瘦弱的身躯承受了太多太多,而被亲生父母抛弃的事实将 是他们内心永远的痛楚。那些“父母”的冷漠、自私、责任感丧失、人性的泯灭, 是被整个社会所谴责与唾弃的,更是值得我们每个人思考与反思的。

每一个孤儿都是折断翅膀坠落人间的小天使,在全社会这个大家庭中,我 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去关爱呵护他们,也许你不用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慰 藉,简单地,一个微笑,一个拥抱,陪他们做做游戏,给他们讲讲故事,对他们 而言就是最大的关爱了。

赶快行动起来吧,让他们也能有一个美满快乐的童年,健康成长!正如歌 曲《爱的奉献》唱到的一样:“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篇四)

“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这世界将会变得更温暖”。今天我去了市儿童福利院深深的体会了这句话的含义。我拿着“旺旺大礼包”带着满腹的疑问来到儿童福利院。一进大门就听到哭声和吵闹声。我想:孩子们可能是饿了,或者可能跌了一跤。我和姐姐、顾雪婷捧着一大堆零食紧走了几步来到一间房间。只见里面几个小孩最大的约5岁,他们有的躺在地上哭,有的坐在小凳上,有的在相互打闹。一看见我们进来立刻就停了下来,围着我们伸着手说:“给我!给我!”一听这声音,我想他们一定是饿了。我连忙把东西分给了他们。这时一位慈祥的阿姨走进来,那些孩子又掉过头去喊:“妈妈,妈妈”哦!他们该吃早餐了。我们必须出去,我们只好来到隔壁房间——婴儿室。在婴儿室里有的婴儿还在熟睡,我们小心翼翼的尽量不发出声音。哇!好漂亮的脸蛋,皮肤白白的嫩嫩的,凑近点一看,啊!这么可爱的小孩竟然是兔唇。第二张床上的小婴儿可能是被我们吵醒了。咦!他的眼睛怎么了?怎么这么模糊啊?我揉了揉眼睛,没错啊,这时旁边的一位阿姨告诉我们说:“他的眼角膜硬化,什么都看不见!”好可怜啊!这么小……连我们美丽的大家园——地球都不知什么样。四号床上睡了一位小美女,我真担心她也会有残疾。还好阿姨说她很健康。我又疑惑了,这么漂亮的小孩怎么也会来到福利院的呢?啊,那个保温箱里的小婴儿好像刚作过手术。不错,阿姨说:“他出生就没有肛门,医生给他做了一个人造肛门,再过一个月他还要再做一次手术。”天哪!太可怜了。我不忍再看下去走出了房间。他们太可怜了,这么小就身患残疾,还被狠心的爸爸妈妈丢弃了,从小失去了父爱和母爱,不知道自己的姓名,不知道年龄,孤零零的。我又很气愤。恨他们的父母没人性,这可是亲骨肉,生病了也不带他们去看病反而把他们弃之路边。真可恨!可是我又觉得他们也是幸运的。他们能生在这个新社会,和〈〈雾都孤儿〉〉里的奥利弗比他们又是多么的幸运。奥利弗虽然也被收养在了孤儿院里,可他就没有他们幸运了,每天要干与他年龄不相符的重活,还吃不饱穿不暖更不会有人帮他治病。而现在福利院里的孩子幸福多了,他们受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关爱,人们捐款捐物,从各个方面去关心他们。福利院里的阿姨们更是想尽各种方法为他们营造一个“家”的氛围。想着他们,我又想到了自己,想到了爸爸妈妈,想到了学校,想到了许多……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

(篇五)

说起来,这已经是第五周去福利院,想着该写点东西了.

第一次去福利院是师父带我去的。那天早上,我带上准备好的礼物和师父一起去了新福利院。出来接待我们的是师父熟悉的一位护士姐姐,人长的很美,是那种越看越美,安静的美。第一眼看到孩子时,我站在那里有几秒钟的惊愕。之前是知道的,可是真正看到孩子的那刻心里还是难受,我轻轻的把眼角的泪水擦去,师父说不要在孩子面前哭,他们需要爱和拥抱.我蹲下来抱着其中一个,可是接着就一群孩子把我围住,伸着胳膊都要让我抱.突然就想起了那个漂亮小女孩唱的,《爱我你就抱抱我》,我们一般人家的孩子,有父母,有爷爷奶奶的拥抱,尚且期盼更多的拥抱,而这些没有亲人又多是残疾的孩子呢???看着这些孩子,心里有说不出的感觉,不是沉重,更多的是一种无奈。当今社会,更多的人在忙着金钱,忙着利禄,忙着名声或者其他各自认为重要的东西。是否还有人记得有这样一群需要关心需要爱的孩子?是否注意到有这样一群为了孩子而默默工作的美丽天使护士们?是否看见过还有一群为了这些孩子每星期都去做清洁无私奉献坚持了多年的志愿者?

在第一次回来的路上,我一直问师父,如果这些孩子长大了怎么办?师父说“如果没人领养就一直在福利院里”我很吃惊,那种无能为力束手无策的无力感再次涌上心头。

师父带我去过第一后,这四五个星期我是和舍友一起去的,每次都有很多志愿者,有时候是学校社团组织的,有时候是一些公司组织的,还有一些社会爱心人士去。虽然我和舍友也帮不多大忙,但是尽一份心,能干一点算一点。“做事问心莫问人,尽人事听天命。仰不愧天俯不祚于地,但求夜半心安无愧。”力所能及的为亲人朋友,身边的人或者是社会做点什么,不要去在意太多的虚名利禄。活着得活出活着的价值,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创造点价值,这样的人生才是充实的。

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对这里很上心,设施条件都不错而且一直在提高,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道德意识水平一直在提高,社会爱心人士多了。经常可以看见有父母带孩子去做志愿的,相信通过各方面共同的努力,一切会好起来的。当政府,社会,和年轻一代都投入到这项事业中时,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明天会越来越好。

志愿者老人福利院服务感想


在这次走进养老院的活动过程,对我们以后的人生道路有着很大的影响,让我们知道了孤寡在没有儿女的陪伴是多么,多么希望有人和,在养老院里虽然有很多同样的,但他们大部分都不会交流。我们小组的到来把养老院的安静打破,小组成员他们做家务,和他们。老人们为了不在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花和一些盆景,我帮忙着打扫卫生,一边打扫卫生一边和老人们聊天,从聊天的过程可以听出,他们有的是自己的儿女在外面工作,常年不回家,有的是儿女都不在了!所以养老院才接他们来的。虽然身体上很累,但心里有一种他人的成就感。在和他们聊天时,我们知道他们的心中是多么希望自己有一个像我们一样的孙子,这是他们心中唯一的梦,而这唯一的梦是离他们多遥远,虽然在这里他们的吃喝都有人做,但他们不开心,因为常年的孤独,使他们不希望和人说话,也因为年龄的问题,他们也很希有人来聊天,而有些老人为了不孤独,在养老院里种上了一些果树,来打发无聊的时光。在这次活动结束后,我心里感慨万千,我想长大后一定要做一个孝敬父母的孩子,俗话说:“百字孝为先”。什么事都没有孝敬父母重要。虽然在这次活动中,有点累,但是收获也很大,至少我从这次活动中了解了孤寡老人在养老院里是怎么样生活的,也让我知道了老人是多么需要自己的儿女陪一下自己,哪怕只是一个电话,就能安慰一下老人。

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以自身去体会老人的孤独,帮助他们做家务,不怕苦,不怕脏,对老人有很强的爱心,真正的感悟到了“孝”这个字的意思。

在这个活动中,语言交流能力较好,能很好的完成一些家务,有用心去帮助老人走出孤独。

六一福利院有感


你好,本寂!我是星期六去福利院的星光无限.这次的活动让我想到了很多.
第一,我也是一个有点缺陷的人,当我看到那些孩子们,我的心如刀割,我深深的知道那是什么样的感受!我痛恨那些遗弃他们的人!
第二,他们不仅仅需要爱,他们更需要支持,我看到那些阿姨当很多人的面说他们是傻子的时候,我想到了我的老师说的一些话,他说这些孩子在外面能感受到社会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但是他的父母不段的告诉他们你们不傻,你们是最坚强的,你们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为了给他父母争气他们都会能干!可是有些人确不知道他们需要什么!如果整天说他们傻,将来他们就一定是个傻子!我不希望看到,我们不仅要给他们爱,也要不段的告诉他们,他们和我们一样将来可以工作,可以挣钱,我们能做的他们也能做.而且一定做的很好!
他们需要我们,他们需要支持,他们也渴望成功
在说说那些老年朋友,当看到他们的笑脸,我很欣慰,我们每个人都会老!所以那我们多关心一下他们的需求吧!
他们也需要我们,有我们他们不在寂寞!他们害怕寂寞!
让我们爱他们吧,他们需要我们.有我们,他们会很快乐。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