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伟曦的实习报告1

熟读经书三百卷,才知修行学道难。实习是将自己在学校所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工作中检验的一个途径。而按照以往的惯例,我们在进入公司实习时,是需要写实习报告的。在写实习报告的过程中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应该从哪几点来写实习报告呢?你不妨看看胡伟曦的实习报告1,欢迎大家参考阅读。

今年3月有幸被爱因斯特(中国)组织选中,于7月12日至10月8日在芬兰Oulu的NK Cables 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培训。

芬兰是NOKIA的故乡,其电信行业是十分发达的。所以,在NK Cables公司里,我有了十分好的机会对于现代化通讯电缆与其接口(Connector)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想,这个世纪是一个通讯信息的时代,进行这样的培训是有很多好处的。开始的几个星期,我系统性的从理论上了解了不同的通讯电缆与其接口设备,然后,为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对于电缆及其接口的实物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文档编撰,并且积极地配合着公司人员进行电缆的测试试验。同时,为了帮助NK Cables公司为其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我从网上自学了关于DVD的详细知识,并且对于DVD技术作了一场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由于NK Cables公司在中国也有一些生产部门,我帮其作了一些中译英的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3个月下来,我想,在技术上,我的收获就是真正了解了通讯电缆及其原理。

在芬兰生活的3个月里,对于芬兰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切身的体验。毕竟是属于北欧的国家,似乎和世界离的比较远,显得十分的宁静。我去的3个月,是芬兰的夏季,人们都很酷爱坐在温暖的太阳下,充分享受着到了严冬难以得到的阳光。芬兰人的几大乐趣,一是桑拿(芬兰浴),他们喜欢在一天劳碌之后,在自家的小木屋里充分地让热气渗透到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真正的得到放松。二是喝啤酒加吃烤肠。也许是因为芬兰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所以,他们更加会享受7。5小时工作后的时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与自然的接近程度。不管男女老少,他们似乎都很爱在周末或者假日的时候,上山采摘满山遍野的草莓或者是蘑菇。原来以为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应该更加习惯于高水准的现代化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社会,在我脑海中,似乎应该更加远离了自然。但是我发现我错了!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属于DIY。他们会不辞辛苦的将一个下午的时间都用来采摘草莓,然后回到家后,自己酿成果酒或者制作果酱等等。我想,和他们比起来,我原来的生活似乎离自然太远,迷失于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一时的感叹吧!我想!芬兰人的性格有些内敛,但是,我认为他们还是很友善的。在OULU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还有着一个中芬友好协会,在8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该协会还邀请了所有在OULU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以烧烤为主的聚会。

同时,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资,我真正懂得了省吃俭用。节省了2个月的工资,与另一位在芬兰进行爱因斯特培训的好友去了一趟巴黎。我们的感慨是,在我们那么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可以到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看见了传说中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等的建筑,真的是太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于自己未来信心的一种来源。在此,我真的要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可以给我那么好的一次机遇。

在芬兰生活的一段时间,也遇见了一些中国人,大家在国外生活,其实都很累。但是,他们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比如帮着我找房子(OULU的房子实在很难找,虽然芬兰爱因斯特组织也在帮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成功,多亏了在OULU的一帮中国朋友),在此我也想向他们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曾经听说,中国人3个人在一起,就成了虫。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看,在OULU的中国人,他们都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消除了彼此的空虚。
简述了一下在芬兰的生活,下面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习方面

1. 感谢教学研究科为我们安排了很丰富的基础课程的学习。

a)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在去芬兰之前,由于研究科的自由选课制度,我选修了一些关于通信方面的课程,让我在芬兰学习通讯电缆知识的时候,省了很多的力气。同时,研究科几乎在每一个学期都给我们提供英语课,这样,使得我们的英语应用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

b) 我们选用的很多课本都是英文教材,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这样,可以使我们和国际接轨,因为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都会以英语进行发表。我们通过英文教材可以接触到很多专业单词,使得我们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了很牢固的英语单词基础。我在NK Cables公司,帮助他们进行中译英工作的时候,经常要触及到一些信电方面的专业术语,多亏了以前的积攒,让我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c) 国外朋友都很诚实。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不管听上去多么低级的问题,他们都会问个明白为止。而且,如果一遍解释他们没有听懂,他们会一直追问下去。我想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往往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想,这是我向他们学会的最珍贵的东西。

2. 建议

a) 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实践太少。在实验室里,有些时候是可以作出些事情,但是由于朋友较多,容易让人偷懒,让朋友代劳(这样的例子其实屡见不鲜)。在芬兰,他们学生到了一定的年级,会被派往不同的公司,在公司里完成一项工程,作为学分。我想,如果以后,我们可以与一定的公司进行定向,定期的实践活动,不但会消除我们的惰性,而且可以早一些的了解社会。听一个在芬兰的朋友说,通常,她认为,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学习的人,总是显得更加的突出。我觉得,其实只要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到社会上工作那么一两个月,将会让我们增长不少的社会阅历!&nb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胡伟曦的实习报告


今年3月有幸被爱因斯特(中国)组织选中,于7月12日至10月8日在芬兰Oulu的NKCables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

芬兰是NOKIA的故乡,其电信行业是十分发达的。所以,在NKCables公司里,我有了十分好的机会对于现代化通讯电缆与其接口(Connector)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想,这个世纪是一个通讯信息的时代,进行这样的培训是有很多好处的。开始的几个星期,我系统性的从理论上了解了不同的通讯电缆与其接口设备,然后,为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对于电缆及其接口的实物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文档编撰,并且积极地配合着公司人员进行电缆的测试试验。同时,为了帮助NKCables公司为其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我从网上自学了关于DVD的详细知识,并且对于DVD技术作了一场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由于NKCables公司在中国也有一些生产部门,我帮其作了一些中译英的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3个月下来,我想,在技术上,我最大的收获就是真正了解了通讯电缆及其原理。

在芬兰生活的3个月里,对于芬兰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切身的体验。毕竟是属于北欧的国家,似乎和世界离的比较远,显得十分的宁静。我去的3个月,是芬兰的夏季,人们都很酷爱坐在温暖的太阳下,充分享受着到了严冬难以得到的阳光。芬兰人的几大乐趣,一是桑拿(芬兰浴),他们喜欢在一天劳碌之后,在自家的小木屋里充分地让热气渗透到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真正的得到放松。二是喝啤酒加吃烤肠。也许是因为芬兰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所以,他们更加会享受7。5小时工作后的时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与自然的接近程度。不管男女老少,他们似乎都很爱在周末或者假日的时候,上山采摘满山遍野的草莓或者是蘑菇。原来以为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应该更加习惯于高水准的现代化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社会,在我脑海中,似乎应该更加远离了自然。但是我发现我错了!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属于DIY。他们会不辞辛苦的将一个下午的时间都用来采摘草莓,然后回到家后,自己酿成果酒或者制作果酱等等。我想,和他们比起来,我原来的生活似乎离自然太远,迷失于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一时的感叹吧!我想!芬兰人的性格有些内敛,但是,我认为他们还是很友善的。在OULU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还有着一个中芬友好协会,在8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该协会还邀请了所有在OULU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以烧烤为主的聚会。

同时,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资,我真正懂得了省吃俭用。节省了2个月的工资,与另一位在芬兰进行爱因斯特培训的好友去了一趟巴黎。我们最大的感慨是,在我们那么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可以到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看见了传说中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等的建筑,真的是太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于自己未来信心的一种来源。在此,我真的要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可以给我那么好的一次机遇。

在芬兰生活的一段时间,也遇见了一些中国人,大家在国外生活,其实都很累。但是,他们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比如帮着我找房子(OULU的房子实在很难找,虽然芬兰爱因斯特组织也在帮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成功,多亏了在OULU的一帮中国朋友),在此我也想向他们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曾经听说,中国人3个人在一起,就成了虫。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看,在OULU的中国人,他们都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消除了彼此的空虚。
简述了一下在芬兰的生活,下面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习方面

1.感谢教学研究科为我们安排了很丰富的基础课程的学习。

a)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在去芬兰之前,由于研究科的自由选课制度,我选修了一些关于通信方面的课程,让我在芬兰学习通讯电缆知识的时候,省了很多的力气。同时,研究科几乎在每一个学期都给我们提供英语课,这样,使得我们的英语应用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

b)我们选用的很多课本都是英文教材,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这样,可以使我们和国际接轨,因为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都会以英语进行发表。我们通过英文教材可以接触到很多专业单词,使得我们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了很牢固的英语单词基础。我在NKCables公司,帮助他们进行中译英工作的时候,经常要触及到一些信电方面的专业术语,多亏了以前的积攒,让我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c)国外朋友都很诚实。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不管听上去多么低级的问题,他们都会问个明白为止。而且,如果一遍解释他们没有听懂,他们会一直追问下去。我想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往往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想,这是我向他们学会的最珍贵的东西。

2.建议

a)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实践太少。在实验室里,有些时候是可以作出些事情,但是由于朋友较多,容易让人偷懒,让朋友代劳(这样的例子其实屡见不鲜)。在芬兰,他们学生到了一定的年级,会被派往不同的公司,在公司里完成一项工程,作为学分。我想,如果以后,我们可以与一定的公司进行定向,定期的实践活动,不但会消除我们的惰性,而且可以早一些的了解社会。听一个在芬兰的朋友说,通常,她认为,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学习的人,总是显得更加的突出。我觉得,其实只要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到社会上工作那么一两个月,将会让我们增长不少的社会阅历!

b)我希望爱因斯特组织(中国)可以更加的庞大起来,因为出国进行技术培训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但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也增长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希望以后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机会!在国外,这样的出国培训计划已经是很普及的了,希望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最起码,这样,也不会引起很多学生盲目出国的趋向。

二.生活方面

1.学会珍惜自然。觉得现在我们忙忙碌碌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休息的方法也不过是在网上寻找人聊天,过得太虚伪。真的应该走进自然,体会一下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一颗颗亲手采摘下来带着甜味的果实,总会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出自于内心的幸福。

2.学会自我生活。说实话,在家是独身子女,爸爸妈妈会帮着做饭,在学校有了食堂,也就没有了自己动手做饭的机会。到了芬兰以后,一切都没有了着落,中午在公司有一顿饭,一开始,总会在那顿饭的时候将自己撑的饱饱的,以免去晚上的那顿。后来,发现这样实在受不了,开始了自己做饭的日子。学会了自己生活以后,觉得自

己也成熟多了!

3.学会独自思考。去芬兰之前,随着人群,忙忙碌碌于出国留学。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一阵茫然。。。。。。因为别人在忙出国!有时候这样应付着自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到了芬兰以后,有了自己独自生活的日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的将来。冷静下来以后,明白了自己的道路,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没有再从众了!

回来以后,感受到了在国内生活的便捷,也慢慢从北欧生活方式缓过了神,开始一步步实现在芬兰给自己所作的计划。3个月,虽然短,但是我想,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

最后再一次感谢爱因斯

特组织与浙江大学给我这样好的机会。 

胡伟曦的实习报告2


b) 我希望爱因斯特组织(中国)可以更加的庞大起来,因为出国进行技术培训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但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也增长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希望以后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机会!在国外,这样的出国培训计划已经是很普及的了,希望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最起码,这样,也不会引起很多学生盲目出国的趋向。

二.生活方面

1. 学会珍惜自然。觉得现在我们忙忙碌碌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休息的方法也不过是在网上寻找人聊天,过得太虚伪。真的应该走进自然,体会一下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一颗颗亲手采摘下来带着甜味的果实,总会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出自于内心的幸福。

2. 学会自我生活。说实话,在家是独身子女,爸爸妈妈会帮着做饭,在学校有了食堂,也就没有了自己动手做饭的机会。到了芬兰以后,一切都没有了着落,中午在公司有一顿饭,一开始,总会在那顿饭的时候将自己撑的饱饱的,以免去晚上的那顿。后来,发现这样实在受不了,开始了自己做饭的日子。学会了自己生活以后,觉得自己也成熟多了!

3. 学会独自思考。去芬兰之前,随着人群,忙忙碌碌于出国留学。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一阵茫然。。。。。。因为别人在忙出国!有时候这样应付着自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到了芬兰以后,有了自己独自生活的日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的将来。冷静下来以后,明白了自己的道路,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没有再从众了!

回来以后,感受到了在国内生活的便捷,也慢慢从北欧生活方式缓过了神,开始一步步实现在芬兰给自己所作的计划。3个月,虽然短,但是我想,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

最后再一次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给我这样好的机会。

胡伟的实习报告


今年3月有幸被爱因斯特(中国)组织选中,于7月12日至10月8日在芬兰Oulu的NK Cables 公司进行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培训。

芬兰是NOKIA的故乡,其电信行业是十分发达的。所以,在NK Cables公司里,我有了十分好的机会对于现代化通讯电缆与其接口(Connector)有了深入的了解。我想,这个世纪是一个通讯信息的时代,进行这样的培训是有很多好处的。开始的几个星期,我系统性的从理论上了解了不同的通讯电缆与其接口设备,然后,为了有更加深入的了解,我对于电缆及其接口的实物进行了实地的考察与文档编撰,并且积极地配合着公司人员进行电缆的测试试验。同时,为了帮助NK Cables公司为其产品进行更好的宣传,我从网上自学了关于DVD的详细知识,并且对于DVD技术作了一场报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又由于NK Cables公司在中国也有一些生产部门,我帮其作了一些中译英的工作,便于其更好的了解中国的发展情况。3个月下来,我想,在技术上,我的收获就是真正了解了通讯电缆及其原理。

在芬兰生活的3个月里,对于芬兰的生活方式也有了切身的体验。毕竟是属于北欧的国家,似乎和世界离的比较远,显得十分的宁静。我去的3个月,是芬兰的夏季,人们都很酷爱坐在温暖的太阳下,充分享受着到了严冬难以得到的阳光。芬兰人的几大乐趣,一是桑拿(芬兰浴),他们喜欢在一天劳碌之后,在自家的小木屋里充分地让热气渗透到自己身体里每一个细胞,真正的得到放松。二是喝啤酒加吃烤肠。也许是因为芬兰是一个高福利的国家,所以,他们更加会享受7。5小时工作后的时光。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与自然的接近程度。不管男女老少,他们似乎都很爱在周末或者假日的时候,上山采摘满山遍野的草莓或者是蘑菇。原来以为这样高度发达的国家,人们应该更加习惯于高水准的现代化生活,人人都有一部手机的社会,在我脑海中,似乎应该更加远离了自然。但是我发现我错了!他们的生活更加的属于DIY。他们会不辞辛苦的将一个下午的时间都用来采摘草莓,然后回到家后,自己酿成果酒或者制作果酱等等。我想,和他们比起来,我原来的生活似乎离自然太远,迷失于这座钢筋水泥的城市。一时的感叹吧!我想!芬兰人的性格有些内敛,但是,我认为他们还是很友善的。在OULU这座不大的城市里,还有着一个中芬友好协会,在8月底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该协会还邀请了所有在OULU的中国人进行了一次以烧烤为主的聚会。

同时,生平第一次有了自己的工资,我真正懂得了省吃俭用。节省了2个月的工资,与另一位在芬兰进行爱因斯特培训的好友去了一趟巴黎。我们的感慨是,在我们那么年轻的时候,用自己的劳动赚来的钱,可以到世界上最浪漫的城市,看见了传说中的埃菲尔铁塔,凯旋门,巴黎圣母院等等的建筑,真的是太值得骄傲的一件事情。这是一种对自己的肯定,以及对于自己未来信心的一种来源。在此,我真的要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可以给我那么好的一次机遇。

在芬兰生活的一段时间,也遇见了一些中国人,大家在国外生活,其实都很累。但是,他们却给予我很大的帮助,比如帮着我找房子(OULU的房子实在很难找,虽然芬兰爱因斯特组织也在帮我,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还是没有成功,多亏了在OULU的一帮中国朋友),在此我也想向他们表达我最最衷心的感谢。曾经听说,中国人3个人在一起,就成了虫。但是现在我却不这么看,在OULU的中国人,他们都相互鼓励着,支持着,在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上,消除了彼此的空虚。
简述了一下在芬兰的生活,下面有一些自己的感想。

一.关于学习方面

1. 感谢教学研究科为我们安排了很丰富的基础课程的学习。

a) 现在的社会需要的是综合性的人才,所以,我们不能只满足于自己的专业课的学习。在去芬兰之前,由于研究科的自由选课制度,我选修了一些关于通信方面的课程,让我在芬兰学习通讯电缆知识的时候,省了很多的力气。同时,研究科几乎在每一个学期都给我们提供英语课,这样,使得我们的英语应用水平得以不断的提高!

b) 我们选用的很多课本都是英文教材,这是一个很明智的做法。这样,可以使我们和国际接轨,因为很多最先进的技术往往都会以英语进行发表。我们通过英文教材可以接触到很多专业单词,使得我们对于今后的研究工作有了很牢固的英语单词基础。我在NK Cables公司,帮助他们进行中译英工作的时候,经常要触及到一些信电方面的专业术语,多亏了以前的积攒,让我很轻松的完成了任务。

c) 国外朋友都很诚实。当他们遇到不懂的问题的时候,不管听上去多么低级的问题,他们都会问个明白为止。而且,如果一遍解释他们没有听懂,他们会一直追问下去。我想在中国,很多人为了自己的面子,往往就没有那么大的勇气。我想,这是我向他们学会的最珍贵的东西。

2. 建议

a) 我认为目前我们的实践太少。在实验室里,有些时候是可以作出些事情,但是由于朋友较多,容易让人偷懒,让朋友代劳(这样的例子其实屡见不鲜)。在芬兰,他们学生到了一定的年级,会被派往不同的公司,在公司里完成一项工程,作为学分。我想,如果以后,我们可以与一定的公司进行定向,定期的实践活动,不但会消除我们的惰性,而且可以早一些的了解社会。听一个在芬兰的朋友说,通常,她认为,工作一段时间再返回学校学习的人,总是显得更加的突出。我觉得,其实只要让我们有一个机会到社会上工作那么一两个月,将会让我们增长不少的社会阅历!

b) 我希望爱因斯特组织(中国)可以更加的庞大起来,因为出国进行技术培训确实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不但了解了国外的风土人情,也增长了自己的工作与学习经历。希望以后可以给更多的同学更多的机会!在国外,这样的出国培训计划已经是很普及的了,希望中国的学生也可以在不久的将来可以享受到这样的待遇。最起码,这样,也不会引起很多学生盲目出国的趋向。

二.生活方面

1. 学会珍惜自然。觉得现在我们忙忙碌碌于钢筋水泥的城市中,休息的方法也不过是在网上寻找人聊天,过得太虚伪。真的应该走进自然,体会一下自然给我们带来的礼物。一颗颗亲手采摘下来带着甜味的果实,总会让你真正的感受到出自于内心的幸福。

2. 学会自我生活。说实话,在家是独身子女,爸爸妈妈会帮着做饭,在学校有了食堂,也就没有了自己动手做饭的机会。到了芬兰以后,一切都没有了着落,中午在公司有一顿饭,一开始,总会在那顿饭的时候将自己撑的饱饱的,以免去晚上的那顿。后来,发现这样实在受不了,开始了自己做饭的日子。学会了自己生活以后,觉得自己也成熟多了!

3. 学会独自思考。去芬兰之前,随着人群,忙忙碌碌于出国留学。有时候问自己为什么,一阵茫然。。。。。。因为别人在忙出国!有时候这样应付着自己。没有了自己独立的思考。但是,到了芬兰以后,有了自己独自生活的日子,学会了自己思考自己的将来。冷静下来以后,明白了自己的道路,明白了自己的追求。没有再从众了!

回来以后,感受到了在国内生活的便捷,也慢慢从北欧生活方式缓过了神,开始一步步实现在芬兰给自己所作的计划。3个月,虽然短,但是我想,对于我自己,是一个很重要的转折。

最后再一次感谢爱因斯特组织与浙江大学给我这样好的机会。

会计的实习报告1


实习是每一个学生必须拥有的一段经历,它使我们在实践中了解社会,让我们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上根本就学不到的知识,也打开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为我们以后进一步走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6峒剖侵付跃咛迨挛锝屑扑恪⒓锹肌⑹占堑挠泄厥葑柿希ü庸ご碜晃没Ь霾哂杏玫牟莆裥畔ⅰ;峒谱魑幻庞τ眯缘难Э啤⒁幌钪匾木?/p>济管理工作,是加强经济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经济管理离不开会计,经济越发展会计工作就显得越重要。会计工作在提中国报告网高经济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其发展动力来自两个方面:一是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二是会计信息使用者信息需求的变化。前者是更根本的动力,它决定了对会计信息的数量和质量的需求。本世纪中叶以来,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革命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信息时代已经成为我们所处的时代的恰当写照。在这个与时俱进的时代里,无论是社会经济环境,还是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都在发生着深刻变化。会计上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会计技术手段与方法不断更新,会计电算化已经或正在取代手工记账,而且在企业建立内部网情况下,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二是会计的应用范围不断拓展,会计的变化源于企业制造环境的变化以及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创新,而后两者又起因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学习好会计工作不仅要学好书本里的各种会计知识,而且也要认真积极的参与各种会计实习的机会,让理论和实践有机务实的结合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高质量的会计专业人才。为此,根据学习计划安排,我专门到一家已实施了会计电算化的单位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实习,此次实习的具体内容为:
一、根据经济业务填制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1、原始凭证:是指直接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具有法律效力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证明文件,其主要作用是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和完成的情况。填写原始凭证的内容为:原始凭证的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编号、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对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给予说明,如购买商品的名称、数量、单价和金额等),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
2、记帐凭证:记帐凭证是登记帐薄的直接依据,在实行计算机处理帐务后,电子帐薄的准确和完整性完全依赖于记帐凭证,操作中根据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填制记帐凭证的内容:凭证类别、凭证编号、制单日期、科目内容等。
二、根据会计凭证登记日记帐。
日记帐一般分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他们都由凭证文件生成的。计算机帐务处理中,日记帐由计算机自动登记,日记帐的主要作用是用于输出现金与银行存款日记帐供出纳员核对现金收支和结存使用。要输出现金日记帐和银行存款日记帐,要求系统初始化时,现金会计科目和银行存款会计科目必须选择“日记帐”标记,即表明该科目要登记日记帐。
三、根据记账凭证及所附的原始凭证登记明细帐。
明细分类帐薄亦称明细帐,它是根据明细分类帐户开设帐页进行明细分类登记的一种帐薄,输入记帐凭证后操作计算机则自动登记明细帐。
四、根据记账凭证及明细帐计算产品

报社的实习报告 1


报告内容:

尊敬的院领导,尊敬的报业集团领导,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我们全班同学以及我们小组感谢报业集团的领导为我们提供的这个宝贵的实习机会,同时感谢《读报参考》编辑部的编辑老师们对我们的热情招待和巨大的帮助。谢谢!

在刚刚结束的大三专业认识实习中,我们组十分幸运,连续三个星期参加了国内刊物——《读报参考》的实习活动,获得了很多宝贵的经验,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

我们在《读报参考》的短短几周实习,编辑部老师们认真、严谨的从业风格,冷静、执着的思维方式,亲切友善的待人接物,和谐友爱的工作氛围等,给我们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同时,编辑部老师们不仅为我们的实习提供了单独的办公室,而且在日常实习过程中为我们提供了许多无私的帮助,使我们的实习得到十分圆满顺利地完成。在这里再次由衷地感谢《读报参考》编辑部的编辑老师们。谢谢!

以下是关于我们组的实习报告:

一、《读报参考》的历史、现状和发展未来:

一) . 历史:

成立时间:

《读报参考》创办于 1986 年 8 月 25 日 ,刊物原来叫做《吹风与信息》,是原青岛日报社的一份内部刊物。

其编辑部前身为青岛日报社资料室,负责管理报社的刊物资料等及报纸文摘版的编辑工作。

《读报参考》试发行时,为每份单页四版,每期一百份,在报社内部免费发行。后来逐渐增至 16 页,又增加到 32 页,最后到目前的 48 页。

当时主要刊登社会信息、政策规定、新闻线索、外报动向及部分有参考价值的文章资料,发行范围只限于报社的编采人员,后来又逐步扩大到报社特约记者、特约通讯员及全市新闻干部。

1991 年,扩充了刊物的部分内容,更名为《读报参考》 ;

1991 年 3 月 18 日 ,《读报参考》经批准正式在省内发行;

1991 年 7 月 15 日 ,《读报参考》半月刊正式创刊。

经过两年成功运转,到 1993 年 7 月,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读报参考》开始向全国发行。

99 年到 2000 年,发行量成倍增长,期发行量达 45 万份。

2003 年改为旬刊,每月三期。

二) . 现状:

目前编辑部共有 21 人,主要负责《读报参考》的编辑出版工作,此外,还负责管理报业集团资料室,和集团内部信息的录入处理。

《读报参考》的读者定位是“关心实事政治的中老年男性读者”。办刊宗旨是“提供重大事件背景,介绍时事新闻资料”。

目前,《读报参考》每月三期,印刷点除青岛外还有柳州、兰州、南昌三个分印点,刊物发行到全国 200 多个大中小城市。

目前,在稳定现有《读报参考》的宗旨、读者群及发行量的同时,编辑部正在积极组织年轻编辑创办一份新风格、新读者定位的试行刊。以进一步开拓读者市场,细分读者群。

二 . 实习的具体内容:

一 ). 市场调查:

在正式进行编辑实习之前,在编辑部指导老师的鼓励下,我们组进行了有组织的市场调查。在栈桥、百盛、火车站附近几个比较繁华的地段,对不同报刊摊位和不同年龄段、身份特征的人群进行的随机调查,我们获得了很多关于《读报参考》的市场定位的准确程度、读者评价、改彩版前后的销售状况及其他相关问题的第一手信息,并对目前青岛刊物市场的大体情况有了初步认识。

调查结果使我们认识到:

① 《读报参考》的读者市场定位是十分准确的,读者评价很高,销售量比较稳定;

② 近期改版的彩色封面版销量比黑白封面版有较明显的下降;

③ 对于现有的宗旨和风格、以及读者市场都已经成熟、稳定了的《读报参考》而言,重新进行市场定位,并获得读者市场的成功机率不大 ;

④ 其他读者市场尚有开发的潜力,如:二十至三十岁之间,有一定学历、初入社会的人群。

二) . 实习阶段的主要内容:

1 、在对读者市场进行了初步定位之后,我们小组以模拟出版一期《读报参考》为目标,仿照原刊的形式开始进行选稿,之后,我们的指导老师———责任编辑戚欣为我们进行了指导和修改,然后我们根据老师的指导重新筛选、修改了稿件。最后将最终的选稿上交给了编辑部,编辑部的部分老师为我们进一步审阅和指导,并为每个组员一一讲解。

过程中,暴露了我们选编稿件时在读者定位不准等一些方面的问题和不足,加深了我们对稿件选编的认识。

2 、在实习期间编辑部出版了 两期 《读报参考》,我们参与了两期大样的校对。在校对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诸如忽略标点修改、不注重转载稿件时人称等词语的修改等问题,并得到及时的改正。

《胡伟曦的实习报告1》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实习报告的实习目的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