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实习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耳闻不如目见,目见不如足践。实习是学生们踏入职场的第一步,是时候将这段时间的收获进行一个总结写一份实习报告了,实习报告中可以汇报我们的工作内容,工作进度和工作中遇到的问题。那么实习报告要包括哪些内容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网络实习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这篇网络实习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是由小编整理提供的,请大家参考!
网络实习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掌握局域网组网方法;

2.了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重点掌握总线型和星型结构的特点)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4. 初步了解网卡和协议的安装配置。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2. 认识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3. 讲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工具、制作方法;

4. 讲解局域网组网方法;

5. 参观并讲解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局域网组成;

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配置。

三,实习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习主要采取参观的形式,有我们的代课老师(杨老师)把全班三十二人次分为了两组。

首先是对局域网的组网设备进行认识和街扫局域网的组法。其间,杨老师通过实物分组进行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局域网组建的方法,具体讲解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包括网卡安装、网线认识和制作方法、集线器连接形式和方法等内容。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并做好了作好了相关的记录。

其次,参观了实习机房网络的组成,这与使得实习与局域网 的组成、安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作为网络实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并画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图 。观察了机房内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连接方式,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记录了网络中使用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式。画出了实习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参照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教学网站。并进行分析了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后附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与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第三步,.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

做这部实习时,首先要启动计算机,然后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具体有如下几步操作。

a.在windows系统的桌面上选中“网上邻居”图标,单击右键,在弹出得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对话框(或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图标,即出现“网络”配置)。了解网络配置。

b.单击“标识”选项卡,了解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和计算机说明等信息。


第四步,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

在做完前三步后我们的实习任务是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老师给我们言传身教,亲自给我们演示了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首先、认识五类双绞线的结构:观察双绞线的对数,颜色标识等。

实习使用的双绞线是5类线。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 【棕白,棕】
试验用的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学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了解双绞线与rj—45接头连接方式,直通线、交叉线制作方法。

下面介绍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及几种应用环境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eia/tia打线方法,线序如下:

(1)直通线或正线(即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用于:pc与hub、hub与hub普通口-级连口、hub(级联口)与switch、switch与router机器与集线器连接。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2)交叉线或反线(568a):所谓的交叉线即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交叉相连,一端为正线线序,另一端为反线,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用于pc与pc、hub与hub普通口、hub与hub级连口到级连口、hub与switch、switch与switch、router与router。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如图568a male)

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支干交换机

。。。

pc01

pc20

。。。

a区

交换机1

交换机n

pc01

pc20

。。。

d区

。。。

工作组

交换机n

工作组

交换机1

支干交换机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四.实习总结:

我想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蜕变,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得以改变;我们的头脑得到丰富。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得到进步;在千万次的失败后得以成功。相信千百次的蜕变我们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正如napolen.hill的成功学公式所说:q1+q2+ma=c。数量与品质并进便会得到丰厚的收获!!!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扩展阅读

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范文


我,王斌、张涵、任艳艳、欧阳天石、王子超被分在第一组,张涵任组长。

第一步是拆机子。前端带有磁铁的改锥在拆装机箱螺丝钉时很容易上手,拆机子这一步没有太大的麻烦。

拆完电脑后,我摆弄了一下各个硬件:网卡很好认,即使不看它的"D-LINK"标志,看一下它附带水晶头的插口即知;内存条也很好辨认,是直尺大小的一个绿色长条;鼠标是双飞燕的双键鼠标,手感自然比不上三键鼠标;光驱是NEC的VCD光驱(可惜不是DVD光驱,不然就可以趁空闲时偷偷看DVD影片了);硬盘是made in 马来西亚的"西部数据";至于机箱,我们的是卧式的,还有一些是塔式的。

揣摩一番硬件后,是该把它们装回去的时候了。先由我主刀安装AMD的CpU。将"零插拔力"的插口的横杆拉起,然后将CpU无针的三角对准插口无孔的三角处放下去拉下横杆即告完成。接下来是装风扇——将风扇基座的簧片卡住CpU插口侧端亦固定完毕。只是由于供我们拆装的机子是较早前的电脑,其风扇接线并不是像常规的接法一样接在主板上,而是接在电源线上,这让我略微思考了一会。

很轻松地将显卡和网卡插在(白色的)pCI插槽上、内存条插在黑色的插槽后,便要开始数据线的安装了。软驱的数据线最为明显,是分叉的,不用费劲就可以找出并装好。接下来是光驱、硬盘的数据线,因为我在家中安装过刻录机,安装它们自然不在话下。当然,这里有一个诀窍:将数据线的红色边缘朝向电源线接口那一方就不会接错了。另外,接鼠标的和键盘时发现其接口不是主流机箱接口中的绿色接口和紫色接口。

组装完毕,第三步是进行安装系统的实习。由于机子本身已经装有windows98系统,我们打算格式化系统盘后重新安装。

先是直接在C盘下输入以下命令:format c:/q,即快速格式化C盘。格式化完毕重启电脑,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将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优先。保存设置退出后再次重启电脑,在光驱中放入win98安装盘,光盘引导后选择"start with cd-rom......"一项,片刻后即进入win98安装界面。

小设置几下后便进入30来分钟的系统安装过程,此时可留一人值守,其他同学就可以放松放松了。

安装过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后,系统会重启。重启三次后,win98操作系统便基本安装完毕。

第四步是装驱动。由于不熟悉各驱动安装盘的内容,又没有说明书可供参考,所以几乎是挨个尝试着安装的,而且失败了多次。其中有一次网卡安的"XXcomX2000"(打叉的内容记不得了)的驱动,安装完毕后倒也无故障和冲突,但却无法正常使用网卡。后来找到了D-LINK的驱动重装了一遍才算安装成功。

第五步是练习分区。这里要用到DOS的fdisk命令。其实,我以前的分区多是用Xp安装盘直接分区,或是在windows xp下用"分区魔术师"分区,都比fdisk分区命令要简单得多,换句话说,我还真没怎么用过fdisk。

同先前的format命令一样,我是在安装盘的"win98"目录下调用该命令的(前提自然是在纯DOS操作平台下)。直接输入fdisk命令即进入分区菜单。

首先是删除分区。选择第三项即是删除分区功能。新的菜单里又有子菜单供你选择,依次是"删除基本分区"、"删除扩展分区"和"删除逻辑分区"。需要注意的是,删除分区时必须先删除"逻辑分区",再删除"扩展分区",最后才删除"基本分区",否则系统会提示删除分区无效。

删除完分区后,就该回到主菜单选第一项创建分区。[本文来自范文库:www.china-k.net,转载请保留此标记]创建分区的顺序正好和删除分区的顺序相反。即先创建"基本分区",再创建"扩展分区",最后创建"逻辑分区"。值得注意的是,创建基本分区时系统会提示你是否将所有空间分配到该分区,这里选"否",然后就可以自己定义分区的空间大小。另外在创建分区时不要设置卷标,否则系统可能会不识别分区。

万一不小心设置了卷标也不要紧,再格式化一遍设置了卷标的分区,然后在系统提示是否清楚卷标时选择"是"即可。

创建完全部分区后,就需要选择主菜单的第二项把基本分区设置成活动分区,最后退出fdisk的菜单,用format命令依次把各分区格式化一遍即可。

第六步是制作网线。网线的制作方法比较独特,先是用特制的钳子在网线的外皮上轻划一圈,即可用手把外皮剥掉。接下来是分线,剥离外皮的网线会露出八条小线,白色和彩色的小线两两绕在一起。只需将八条小线从左到右按以下顺序分好即可:白、橙、白、蓝、白、绿、白、棕(没错,白线总是在左边)。最后,将蓝线和绿线左边的白线交换一下位置,一根网线就分好线了。分好线以后就可以安装水晶头了,将分好线的一头插入水晶头里,然后用刚才划外皮的特制钳子加紧水晶头即可。安装水晶头前一定要注意将八根小线弄平弄齐,否则装入水晶头时可能会出现个别小线套不上水晶头里的金属触片的情况,从而导致整根网线作废(只能剪掉水晶头重装)。

第七步是连接局域网。这一步倒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只不过需要反复调试。可先在"开始"-"运行"里输入"cmd"进入"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ipconfig"查看本机或是其它机子的Ip地址。然后在"网上邻居"里设置好"网关"、"子网掩码"和"Ip地址"就可以尝试着连接目标计算机了。如果连接不上可以考虑在"命令提示符"里"ping"一下,看是否网络连接通畅。如果第四步和第六步工作没做好的话,都有可能导致这一步无法完成。

第八步是网上冲浪。进入这一步就相对轻松多了。很多同学都对在线电影感兴趣,只是不知道免费在线电影网站的网址,我告诉他们网站的网址,又帮他们下载并安装好real player 10,就可以在线观看电影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机房的电脑都安装了还原精灵,一重启就会自动还原系统盘(C盘),所以我下载的软件一律放在D盘。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我并不着急网上冲浪,而是先下载一个叫"MAXTHON"(即"遨游")的浏览器。众所周知,IE浏览器本身太耗资源,反应速度慢,且极易出现"停止响应"的现象,而遨游就快捷多了,我已经习惯用它了。

下载好浏览器后,我接着下载"紫光拼音输入法3.0",它相对于"微软拼音"和"智能ABC"要好用得多。安装完"紫光拼音"后,我才正是开始网上冲浪。

想去的网站太多,可是没记住它们的网址怎么办?好在我有一个随叫随到的"收藏夹",那就是我的网站。没错,自己的网站总归是记得的,而平时我就注重将各大酷站链接到我的网站上,这样走到哪里都不怕。

先在我的网站里进入"千龙新闻网",看看当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接着进入"全球中文论坛网",看看当日有什么精彩的、搞笑的帖子,然后就在"博客中国"里看看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知识。

潜水完毕,先看看邮箱里的邮件并回复,接着进入"中国学生网"开始灌水。先在"电脑网络"里帮助初学者回答问题,接着在"IQ竞技场"上接诗、对对联,最后看看以前发的帖是否有人回复以及看看他们的评价。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灌完水后,双眼已略带疲惫,需要轻松一下。于是来到音乐网站听听最新的歌曲,来到FLASH网站看看FLASH新作,来到"中国声音网"听听曲艺、相声,用"龙卷风收音机"听听广播电台,不由感到畅快无比。

轻松之余,忽然想学些技术,于是看看"手机有人网"的手机资讯,看看"京东多媒体论坛"的时尚数码,看看"豆豆技术网"里的电脑技术......

最后是维护自己的网站。先回复留言本里的留言,更新一下建站日志,然后用"写字板"(汗,机房的电脑里居然没有"WORD")写下一篇已经构思好的文章,然后在网上发布......

不知不觉,一周的计算机实习结束了。这次实习就像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开拓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技能,也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与电脑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

计算机网络技术优秀实习报告


为了掌握一些计算机的软、硬件知识,为了为今后学习计算机原理、计算机网络课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计算机组网与网络技术实习。

第一步是拆机子。前端带有磁铁的改锥在拆装机箱螺丝钉时很容易上手,拆机子这一步没有太大的麻烦。

拆完电脑后,我摆弄了一下各个硬件:网卡很好认,即使不看它的"D-LINK"标志,看一下它附带水晶头的插口即知;内存条也很好辨认,是直尺大小的一个绿色长条;鼠标是双飞燕的双键鼠标,手感自然比不上三键鼠标;光驱是NEC的VCD光驱(可惜不是DVD光驱,不然就可以趁空闲时偷偷看DVD影片了);硬盘是made in 马来西亚的"西部数据";至于机箱,我们的是卧式的,还有一些是塔式的。

揣摩一番硬件后,是该把它们装回去的时候了。先由我主刀安装AMD的CpU。将"零插拔力"的插口的横杆拉起,然后将CpU无针的三角对准插口无孔的三角处放下去拉下横杆即告完成。接下来是装风扇——将风扇基座的簧片卡住CpU插口侧端亦固定完毕。只是由于供我们拆装的机子是较早前的电脑,其风扇接线并不是像常规的接法一样接在主板上,而是接在电源线上,这让我略微思考了一会。

很轻松地将显卡和网卡插在(白色的)pCI插槽上、内存条插在黑色的插槽后,便要开始数据线的安装了。软驱的数据线最为明显,是分叉的,不用费劲就可以找出并装好。接下来是光驱、硬盘的数据线,因为我在家中安装过刻录机,安装它们自然不在话下。当然,这里有一个诀窍:将数据线的红色边缘朝向电源线接口那一方就不会接错了。另外,接鼠标的和键盘时发现其接口不是主流机箱接口中的绿色接口和紫色接口。

组装完毕,第三步是进行安装系统的实习。由于机子本身已经装有windows98系统,我们打算格式化系统盘后重新安装。

先是直接在C盘下输入以下命令:format c:/q,即快速格式化C盘。格式化完毕重启电脑,按"del"键进入BIOS设置界面,将启动顺序设置为"CD-ROM"优先。保存设置退出后再次重启电脑,在光驱中放入win98安装盘,光盘引导后选择"start with cd-rom......"一项,片刻后即进入win98安装界面。

小设置几下后便进入30来分钟的系统安装过程,此时可留一人值守,其他同学就可以放松放松了。

安装过程进行到某一阶段后,系统会重启。重启三次后,win98操作系统便基本安装完毕。

第四步是装驱动。由于不熟悉各驱动安装盘的内容,又没有说明书可供参考,所以几乎是挨个尝试着安装的,而且失败了多次。其中有一次网卡安的"XXcomX2000"(打叉的内容记不得了)的驱动,安装完毕后倒也无故障和冲突,但却无法正常使用网卡。后来找到了D-LINK的驱动重装了一遍才算安装成功。

第五步是练习分区。这里要用到DOS的fdisk命令。其实,我以前的分区多是用Xp安装盘直接分区,或是在windows xp下用"分区魔术师"分区,都比fdisk分区命令要简单得多,换句话说,我还真没怎么用过fdisk。

同先前的format命令一样,我是在安装盘的"win98"目录下调用该命令的(前提自然是在纯DOS操作平台下)。直接输入fdisk命令即进入分区菜单。

首先是删除分区。选择第三项即是删除分区功能。新的菜单里又有子菜单供你选择,依次是"删除基本分区"、"删除扩展分区"和"删除逻辑分区"。需要注意的是,删除分区时必须先删除"逻辑分区",再删除"扩展分区",最后才删除"基本分区",否则系统会提示删除分区无效。

删除完分区后,就该回到主菜单选第一项创建分区。创建分区的顺序正好和删除分区的顺序相反。即先创建"基本分区",再创建"扩展分区",最后创建"逻辑分区"。值得注意的是,创建基本分区时系统会提示你是否将所有空间分配到该分区,这里选"否",然后就可以自己定义分区的空间大小。另外在创建分区时不要设置卷标,否则系统可能会不识别分区。

万一不小心设置了卷标也不要紧,再格式化一遍设置了卷标的分区,然后在系统提示是否清楚卷标时选择"是"即可。

创建完全部分区后,就需要选择主菜单的第二项把基本分区设置成活动分区,最后退出fdisk的菜单,用format命令依次把各分区格式化一遍即可。

第六步是制作网线。网线的制作方法比较独特,先是用特制的钳子在网线的外皮上轻划一圈,即可用手把外皮剥掉。接下来是分线,剥离外皮的网线会露出八条小线,白色和彩色的小线两两绕在一起。只需将八条小线从左到右按以下顺序分好即可:白、橙、白、蓝、白、绿、白、棕(没错,白线总是在左边)。最后,将蓝线和绿线左边的白线交换一下位置,一根网线就分好线了。分好线以后就可以安装水晶头了,将分好线的一头插入水晶头里,然后用刚才划外皮的特制钳子加紧水晶头即可。安装水晶头前一定要注意将八根小线弄平弄齐,否则装入水晶头时可能会出现个别小线套不上水晶头里的金属触片的情况,从而导致整根网线作废(只能剪掉水晶头重装)。

第七步是连接局域网。这一步倒没有什么太难的地方,只不过需要反复调试。可先在"开始"-"运行"里输入"cmd"进入"命令提示符",然后输入"ipconfig"查看本机或是其它机子的Ip地址。然后在"网上邻居"里设置好"网关"、"子网掩码"和"Ip地址"就可以尝试着连接目标计算机了。如果连接不上可以考虑在"命令提示符"里"ping"一下,看是否网络连接通畅。如果第四步和第六步工作没做好的话,都有可能导致这一步无法完成。

第八步是网上冲浪。进入这一步就相对轻松多了。很多同学都对在线电影感兴趣,只是不知道免费在线电影网站的网址,我告诉他们网站的网址,又帮他们下载并安装好real player 10,就可以在线观看电影了。不过有一点值得注意,机房的电脑都安装了还原精灵,一重启就会自动还原系统盘(C盘),所以我下载的软件一律放在D盘。

与别人不一样的是,我并不着急网上冲浪,而是先下载一个叫"MAXTHON"(即"遨游")的浏览器。众所周知,IE浏览器本身太耗资源,反应速度慢,且极易出现"停止响应"的现象,而遨游就快捷多了,我已经习惯用它了。

下载好浏览器后,我接着下载"紫光拼音输入法3.0",它相对于"微软拼音"和"智能ABC"要好用得多。安装完"紫光拼音"后,我才正是开始网上冲浪。

想去的网站太多,可是没记住它们的网址怎么办?好在我有一个随叫随到的"收藏夹",那就是我的网站。没错,自己的网站总归是记得的,而平时我就注重将各大酷站链接到我的网站上,这样走到哪里都不怕。

先在我的网站里进入"千龙新闻网",看看当天有什么值得关注的新闻。接着进入"全球中文论坛网",看看当日有什么精彩的、搞笑的帖子,然后就在"博客中国"里看看有哪些值得学习的知识。

潜水完毕,先看看邮箱里的邮件并回复,接着进入"中国学生网"开始灌水。先在"电脑网络"里帮助初学者回答问题,接着在"IQ竞技场"上接诗、对对联,最后看看以前发的帖是否有人回复以及看看他们的评价。

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灌完水后,双眼已略带疲惫,需要轻松一下。于是来到音乐网站听听最新的歌曲,来到FLASH网站看看FLASH新作,来到"中国声音网"听听曲艺、相声,用"龙卷风收音机"听听广播电台,不由感到畅快无比。

轻松之余,忽然想学些技术,于是看看"手机有人网"的手机资讯,看看"京东多媒体论坛"的时尚数码,看看"豆豆技术网"里的电脑技术......

最后是维护自己的网站。先回复留言本里的留言,更新一下建站日志,然后用"写字板"(汗,机房的电脑里居然没有"WORD")写下一篇已经构思好的文章,然后在网上发布......

不知不觉,一周的计算机实习结束了。这次实习就像一次轻松愉快的旅行,开拓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技能,也加强了我的动手能力,让我与电脑进行了一次"零距离"接触,是我人生旅途中一次弥足珍贵的经历。

优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这篇关于优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是小编为您整理的,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优秀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掌握局域网组网方法;

2.了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重点掌握总线型和星型结构的特点)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4. 初步了解网卡和协议的安装配置。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2. 认识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3. 讲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工具、制作方法;

4. 讲解局域网组网方法;

5. 参观并讲解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局域网组成;

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配置。

三,实习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习主要采取参观的形式,有我们的代课老师(杨老师)把全班三十二人次分为了两组。

首先是对局域网的组网设备进行认识和街扫局域网的组法。其间,杨老师通过实物分组进行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局域网组建的方法,具体讲解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包括网卡安装、网线认识和制作方法、集线器连接形式和方法等内容。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并做好了作好了相关的记录。

其次,参观了实习机房网络的组成,这与使得实习与局域网 的组成、安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作为网络实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并画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图 。观察了机房内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连接方式,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记录了网络中使用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式。画出了实习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参照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教学网站。并进行分析了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后附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与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第三步,.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

做这部实习时,首先要启动计算机,然后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具体有如下几步操作。

a.在windows系统的桌面上选中“网上邻居”图标,单击右键,在弹出得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对话框(或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图标,即出现“网络”配置)。了解网络配置。

b.单击“标识”选项卡,了解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和计算机说明等信息。


第四步,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

在做完前三步后我们的实习任务是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老师给我们言传身教,亲自给我们演示了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首先、认识五类双绞线的结构:观察双绞线的对数,颜色标识等。

实习使用的双绞线是5类线。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 【棕白,棕】
试验用的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学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了解双绞线与rj—45接头连接方式,直通线、交叉线制作方法。

下面介绍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及几种应用环境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eia/tia打线方法,线序如下:

(1)直通线或正线(即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用于:pc与hub、hub与hub普通口-级连口、hub(级联口)与switch、switch与router机器与集线器连接。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2)交叉线或反线(568a):所谓的交叉线即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交叉相连,一端为正线线序,另一端为反线,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用于pc与pc、hub与hub普通口、hub与hub级连口到级连口、hub与switch、switch与switch、router与router。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如图568a male)

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支干交换机

。。。

pc01

pc20

。。。

a区

交换机1

交换机n

pc01

pc20

。。。

d区

。。。

工作组

交换机n

工作组

交换机1

支干交换机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四.实习总结:

我想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蜕变,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得以改变;我们的头脑得到丰富。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得到进步;在千万次的失败后得以成功。相信千百次的蜕变我们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正如napolen.hill的成功学公式所说:q1+q2+ma=c。数量与品质并进便会得到丰厚的收获!!!

计算机网络技术经典实习报告


这篇关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经典实习报告,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实习目的

1.认识局域网的组网设备、掌握局域网组网方法;

2.了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和原理;

3.参观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网络结构,对计算机网络组成、硬件设备等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局域网的拓扑结构(重点掌握总线型和星型结构的特点)和局域网组网方法;

4. 初步了解网卡和协议的安装配置。

二、实习内容

1. 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组成;

2. 认识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

3. 讲解网线(双绞线与rj—45接头)的制作工具、制作方法;

4. 讲解局域网组网方法;

5. 参观并讲解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局域网组成;

了解网络协议和网络配置。

三,实习的基本方法

本次实习主要采取参观的形式,有我们的代课老师(杨老师)把全班三十二人次分为了两组。

首先是对局域网的组网设备进行认识和街扫局域网的组法。其间,杨老师通过实物分组进行讲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网卡、网线、集线器、交换机等网络设备的功能和用途,局域网组建的方法,具体讲解了以太网的组网方法,包括网卡安装、网线认识和制作方法、集线器连接形式和方法等内容。我们大家都在认真听讲,仔细观察,并做好了作好了相关的记录。

其次,参观了实习机房网络的组成,这与使得实习与局域网 的组成、安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以计算机教学实习中心机房作为网络实例,观察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并画出了网络拓扑结构图 。观察了机房内联网计算机的数量、配置、使用的操作系统、网络连接方式,交换机间的连接关系,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建成的时间等数据。记录了网络中使用硬件设备的名称、用途及连接的方式。画出了实习中心网络拓扑结构示意图,参照的是信息工程学院网络教学网站。并进行分析了网络使用的结构及其所属类型。(后附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与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第三步,.对计算机网络的参数设置的观察。

做这部实习时,首先要启动计算机,然后查看计算机的网络参数,并记录主要网络配置参数。 具体有如下几步操作。

a.在windows系统的桌面上选中“网上邻居”图标,单击右键,在弹出得菜单中单击“属性”选项对话框(或单击“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图标,即出现“网络”配置)。了解网络配置。

b.单击“标识”选项卡,了解计算机名字、工作组名和计算机说明等信息。


第四步,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

在做完前三步后我们的实习任务是了解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老师给我们言传身教,亲自给我们演示了双绞线、rj—45接头的制作方法。首先、认识五类双绞线的结构:观察双绞线的对数,颜色标识等。

实习使用的双绞线是5类线。由8根线组成,颜色分别为:【橙白,橙】,【绿白,绿】,【蓝白,蓝】, 【棕白,棕】

试验用的rj-45水晶头由金属片和塑料构成,特别学要注意的是引脚序号,当金属片面对我们的时候从左至右引脚序号是1-8, 这序号做网络联线时非常重要,不能搞错。

了解双绞线与rj—45接头连接方式,直通线、交叉线制作方法。

下面介绍rj-45连接器和双绞线线序及几种应用环境下双绞线的制作方法,工程中使用比较多的是eia/tia打线方法,线序如下:

(1)直通线或正线(即标准568b):两端线序一样,用于:pc与hub、hub与hub普通口-级连口、hub(级联口)与switch、switch与router机器与集线器连接。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2)交叉线或反线(568a):所谓的交叉线即指双绞线两端的发送端口与接收端口交叉相连,一端为正线线序,另一端为反线,568a线序: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用于pc与pc、hub与hub普通口、hub与hub级连口到级连口、hub与switch、switch与switch、router与router。

1 2 3 4 5 6 7 8


a端: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如图568b male)

b端: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如图568a male)

实习机房网络结构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支干交换机

。。。

pc01

pc20

。。。

a区

交换机1

交换机n

pc01

pc20

。。。

d区

。。。

工作组

交换机n

工作组

交换机1

支干交换机

交换机连接示意图

连接主交换机

四.实习总结:

我想每一次实习都是一次蜕变,我们的能力得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得以改变;我们的头脑得到丰富。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与总结中得到进步;在千万次的失败后得以成功。相信千百次的蜕变我们一定会有质的飞跃。正如napolen.hill的成功学公式所说:q1+q2+ma=c。数量与品质并进便会得到丰厚的收获!!!

《网络实习报告范文:计算机网络技术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计算机实习报告范文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