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总结

古人曾说,理论是实践的眼睛。正式接触社会工作之前都需要进行实习,实习工作结束后,我们要将实习工作整理成实习报告,实习报告可以对以往的工作实践进行回顾和分析,帮助我们开展接下来的工作。那您知道怎么写实习报告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总结》,为防遗忘,建议你收藏本页!

(1).对系统进行安全设置的基本思路

公用微机的操作者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绝对控制权,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进行限制;第二类是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工作,因此必须获得一定的权限,不过也要防止普通用户超越权限或破坏系统;第三类为非法入侵者,入侵者根本无权使用计算机,对入侵者一定要将系统的一切功能全部屏蔽。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必须对windows 98的正常操作人员(包括超级用户)进行设置,将操作人员名单全部输入到系统中,然后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适当设置,这样既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又禁止他们越权操作,最后便是采取措施,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确保系统安全。

(2).微机操作人员的设置

windows 95系统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但它在用户管理方面却非常混乱,非法入侵者甚至可以在启动时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添加新的用户,这对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过windows 98对此进行了改进,它提供了用户名的选择性登录功能,所以可事先将所有用户全部添加到系统中,然后由系统在启动时将这些用户列表显示出来,不同用户从中选择自己的用户名并输入相应的密码之后即可以自己的名义启动系统,而非法用户则无法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创建新用户,他们只能通过按下“取消”按钮或esc键来进入系统。这样,机器便能明确地区分正常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与非法入侵者——通过登录框选择用户名并输入密码进入的是正常用户,使用“取消”按钮进入的是非法入侵者,可以据此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限制。

须要说明的是,windows 98在默认情况下仍然采用与windows 95相同的“老式”用户名登录方式,我们想要使用用户名选择性登录方式则应执行如下步骤:

下面1~4步骤主要用于在windows 98中设置用户名及密码,若用户已经设置过,则可跳过这些步骤,直接从第5步开始。

1.双击windows 98“控制面板”中的“密码”图标,打开“密码属性”设置框。

2.复选“用户可自定义首选项及桌面设置,登录时,windows将自动启用个人设置”选项。

3.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选择将“开始”菜单添加到用户的自定义设置中(一般应选择“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接着根据屏幕提示设置适当的用户密码。

4.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框。

重新启动计算机,此时系统就会弹出一个常规性的密码设置窗口,可输入刚设置的用户名及密码,按正常方式启动windows 98。

5.启动“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图标,打开“网络”设置框。

6.在“网络”设置框中选择“配置”选项卡。

7.从“主网络登录”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友好登录”选项。

8.单击“确定”按钮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此后,windows 98启动时弹出的密码设置框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会将所有已经添加的用户名全部以列表方式显示出来,广大用户只须在“选择用户名”列表框中选择自己的名称,然后再在“密码”框中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启动各自的系统配置。

执行上述步骤之后,系统安装用户(超级用户)已经被添加到了windows 98中,接下来就应将操作用户(普通用户)添加到windows 98中。由于采用选择性登录方式,系统不允许直接在windows 98的用户登录窗口中创建新的用户,必须通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图标,打开“添加用户”窗口,并在“添加用户”向导的帮助下逐步将本台计算机上所有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及密码逐一添加到系统中(此后就会出现在windows 98的启动登录框中),然后就可以分别对这些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了。

(3).对超级用户权限的设置

对超级用户而言,其操作权限一般不应作太多限制(否则谁来对系统进行控制呢?),不过仍须对电源管理、屏幕保护等功能设置必要的密码,以维护自己离机时系统的安全,防止其他用户非法入侵。为此,我们可重新启动计算机,当系统弹出用户登录框时选择自己的名字并输入相应的密码,采用超级用户身份登录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分别对有关密码进行设置。

为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设置密码

1.单击“开始”按钮,然后依次选择“设置”、“控制面板”,启动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

2.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电源管理”图标,打开“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3.从“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选择“高级”标签。

4.复选“计算机退出待机状态时提示输入密码”选项。

5.选择“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的“电源方案”标签。

6.在“系统等待状态”列表框中选择计算机在没有操作多长时间之后自动启动电源管理功能(即进入“挂起”状态),主要有“从1分钟之后”到“从不”等多种选项,我们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选项,建议选择“从10分钟之后”。

7.为关闭监视器和关闭硬盘设置合适的时间间隔。

8.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这样就启动了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并为其设置了保护的密码,今后如果用户在指定的时间(10分钟)内没有对计算机进行任何操作(包括移动键盘和鼠标),计算机就将自动进入“挂起”状态,以便节省电力消耗(单击“开始”按钮并选择“关闭系统”命令,然后从弹出的“关闭系统”对话框中选择“将您的计算机转入睡眠状态”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后用户通过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来激活计算机时,系统将会要求用户输入密码,不输入密码将不能返回正常状态,这就进一步保护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注意的是,windows 98电源管理功能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密码,它的密码与用户的启动密码相同!

为屏幕保护程序设置密码

1.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显示属性”设置框。

2.单击“屏幕保护程序”标签,然后从“屏幕保护程序”列表框中选择所需的屏幕保护程序,复选“密码保护”选项。

3.单击“更改”按钮,打开“更改密码”对话框,重复两次输入密码并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更改密码”对话框。

4.单击“设置”按钮,对屏幕保护的有关功能进行适当设置:在“等待”框中设置多长时间不使用计算机后系统自动启动屏幕保护(一般可选择5分钟)。

5.单击“确定”按钮,保存设置并关闭“显示属性”设置框。

这样,就达到了为屏幕保护设置密码的目的。此后只要离开计算机(即不操作计算机)的时间达到5分钟,系统就会自动启动屏幕保护程序,而当用户移动鼠标或敲击键盘想返回正常工作状态时,系统就会打开一个密码确认框,只有输入正确的密码之后才能返回系统,不知道密码的用户将无法进入工作状态,从而保护了数据的安全。须要说明的是,部分设计不完善的屏幕保护程序没有屏蔽系统的ctrl+alt+del组合键,非法用户只要按下ctrl+alt+del键即可强行将这些屏幕保护程序关闭,从而使其失去应有的保护作用。判断一个屏幕保护程序是否屏蔽了ctrl+alt+del组合键,可采用如下办法:为其设置密码后激活它,然后移动鼠标,打开它的密码确认框,再按下ctrl+alt+del键。若能弹出“关闭程序”对话框则表明该程序没有屏蔽ctrl+alt+del键,不能使用;若无法弹出“关闭程序”对话框则表明该程序屏蔽了ctrl+alt+del键,可放心使用。

现在还有个问题,屏幕保护最快只能在用户离开1分钟之后自动启动,这就存在一个时间差的问题!解决的方法是,可以打开windows 98的system子目录,找到相应的屏幕保护程序(*.scr文件),将它们拖曳到桌面上,选择弹出菜单中的“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命令,在桌面上为这些屏幕保护程序建立一个快捷方式。此后,在离开计算机时双击这个快捷方式即可快速启动屏幕保护。

另外,利用屏幕保护程序的密码保护功能,还可令windows 98一启动就自动运行屏幕保护程序,此后只有输入密码才能启动计算机。不过此功能绝对不能通过windows 98的“启动”程序组来实现(windows 98“启动”程序组中的所有程序在启动时都可通过按下ctrl键跳过,从而无法启动屏幕保护功能),只有通过修改注册表数据才能确保设置万无一失。具体步骤为:

1.运行regedit命令,

2.展开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run分支

3.在run主键中新建一个名为“密码确认”的字符串值

4.双击新建的“密码确认”字符串,打开“编辑字符串”对话框

5.在“编辑字符串”对话框的“键值”栏中输入相应的屏幕保护程序名及所在的路径。

通过这样的设置,此后每次启动windows 98时屏幕保护程序都会自动运行(利用ctrl键试图跳过启动程序和按ctrl+alt+del试图强行关闭系统都无能为力),只有在输入密码之后才能使用,从而确保了系统的安全。

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

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会带来麻烦。windows 98具有自动运行光盘的功能,当在光驱中插入cd之后,cd会自动进行播放,而当插入根目录中带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盘之后,光盘也会自动运行。windows 98的屏幕保护功能并没有禁止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也就是说即使处于屏幕保护程序密码的控制之下,用户在插入一张根目录中含有autorun.inf文件的光盘之后,系统仍会自动运行,这就给恶意攻击者带来了可乘之机(据说市面上已经出现了一种专门用于破解屏幕保护程序密码的自动运行光盘,插入该光盘后,系统就会自动对屏幕保护功能的密码进行分析并破译出密码,然后再将密码写到软盘上,接下来……),因此必须将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关闭,让屏幕保护真正发挥它应有的安全保护作用。关闭光盘的自动运行功能,可以按如下步骤操作:

1.单击“我的电脑”图标,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系统属性”设置框

2.单击“设备管理器”标签

3.展开cdrom分支,从中选择用户所使用的光驱

4.单击“属性”按钮,打开光驱属性设置框

5.单击“属性”标签

6.取消“自动插入功能”选项

7.连续单击两次“确定”按钮,保存设置并退出所有对话框。

执行上述步骤后,无论谁在光驱中插入根目录中含有autorun. inf文件的光盘之后,系统都不会自动运行。

(4).对普通用户权限的限制

对这些用户,一方面应根据工作需要赋予他们适当的权限,如启动计算机,打开相应的应用程序,对自己的数据文件进行拷贝、删除等操作,以保证他们工作的正常开展,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他们对系统进行修改而破坏整个系统,必须对他们的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如不允许他们使用控制面板中的某些设置项目以防任意修改系统,不允许使用注册表编辑器、隐藏系统文件所在的分区以防意外等。

对普通用户权限进行设置的步骤为:

启动windows 98,系统弹出启动登录框后从中选择须要限制其权限的普通用户,并输入相应的密码,以该用户的身份进入系统。参照超级用户的有关步骤对电源管理、屏幕保护等项目设置密码,然后根据需要对他们的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注意,由于工作原因,不同普通用户可能须要拥有不同的操作权限,因此在对他们的权限进行设置时必须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加以限制),最后将启动密码、电源管理及屏幕保护的密码通知相应用户,要求其独立对这些初识密码进行更改。所以,对相应用户权限的限制工作也告完成,此后即可由他们在限制的权限内正常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对普通用户的权限进行限制的措施主要包括:

删除“开始”菜单中的有关命令和项目

为了防止用户利用windows 98“开始”菜单上的“查找”、“运行”等命令来运行一些特殊的应用程序,必须采用适当方法将它们删除:

对“开始”菜单中“收藏夹”选项的操作:

1.运行regedit命令

2.展开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favoritesmenu的dword值,双击该值,在“编辑dword值”对话框中将键值由0改为1

4.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编辑dword值”对话框,重新启动windows 98,“开始”菜单中的“收藏夹”选项就会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文档”选项的操作:

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ecentdocshistory”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文档”菜单中的内容不能被修改;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clearrecentdocs onexit”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每次退出系统时,windows 98将自动清除文档菜单中的历史记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ecentdocs menu”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文档”菜单将从windows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运行”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run”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则“运行”命令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设置”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etfolders”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设置”子菜单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ettaskbar”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将不能再对windows 98的任务栏属性进行设置(前面设置了“nosetfolders”二进制值之后,windows 98的“设置”菜单不复存在,不过仍可通过右击windows 98任务栏,并执行“属性”命令打开“任务栏”属性对话框,这显然不能满足关闭“任务栏”属性的要求,而设置此参数后,右击任务栏的方法也将失效)。

对“开始”菜单中“查找”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find”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开始”菜单中的“查找”子菜单就会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关闭系统”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close”的dword值,并将其值修改为1,“关闭系统”命令就将从“开始”菜单中消失。

对“开始”菜单中“注销”选项的操作: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logoff”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则“注销”命令将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

取消用户的环境设置:

利用上面相同的方法,在explorer主键下新建一个名为“nosavesettings”的二进制值,并将其值修改为“01 00 00 00”,此后每次退出windows 98时系统都不会保存用户对环境所作的设置。

经过上述设置后,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隐藏“开始”菜单中的应用程序

对于普通用户,可能要防止他们使用某些应用程序,这时就应采用下面的方法将windows 98“开始”菜单中的应用程序隐藏起来:

1.用鼠标右键单击“开始”菜单,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打开”命令,打开“start menu”文件夹窗口

2.在“start menu”文件夹窗口中找到希望隐藏的应用程序的快捷方式。

3.右击该快捷方式,然后从弹出的快捷菜单中执行“属性”命令,打开相应快捷方式的属性设置框。

4.复选“隐藏”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关闭所有对话框。

此后,这些隐藏的快捷方式就会从windows 98的“开始”菜单中消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保密的目的(取消这些快捷方式的隐藏属性后即可令其重新显示)。

删除“网上邻居”等系统图标

基于某些特殊需要,可能要禁止普通用户使用桌面上的“网上邻居”、“我的文档”、“回收站”等系统图标,而它们又不能采用常规方法删除。为此,可执行如下步骤: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打开注册表

2.展开注册表的hkey_local_machine\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explorer\desktop\namespace主键

3.此时可以从namespace 主键中看到“网上邻居”、“我的文档”、“回收站”等分支,只须删除这些分支即可达到删除桌面上相应系统图标的目的。

在图形界面下隐藏某个驱动器图标

为防止普通用户的破坏,希望将保存系统文件的磁盘分区(如c盘)以及光驱、软驱等隐藏起来,为此可以进行下面的操作:

1.运行注册表编辑器regedit打开注册表

2.展开注册表的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policies\explorer分支

3.用鼠标右键单击桌面空白处,然后执行快捷菜单中“新建”子菜单中的“二进制值”命令,创建一个名为“nodrives”的二进制值。该二进制值(“nodrives”)就是用于设置是否隐藏某个驱动器的,它由四个二进制字节构成(缺省值为00 00 00 00),每个字节的每一位都分别对应一个磁盘驱动器的盘符。当某位为1时,资源管理器及“我的电脑”中的相应驱动器图标即会隐藏起来。驱动器的值是这样确定的:a~z的值依次为2的0至25次方,把要禁止的驱动器的值相加,转换为十六进制,就是nodrives的键值。如要禁止a、d、e,则为1+8+16=25,转换为十六进制数19,修改nodrives的值为“19 00 00 00”即可。

完成上述操作后,相应的磁盘驱动器图标就会从windows 98的图形界面中消失,无论是从“资源管理器”、“我的电脑”及有关文件的打开、关闭对话框还是在其它外挂文件管理器(如windows commander等)中都无法发现这些隐藏了的磁盘分区的踪迹,从而满足了防止普通用户对系统文件进行破坏的需要,同时也使得他们不能使用任何外来程序(光驱、软驱都不能访问,光驱的自动运行功能又被禁止,还能安装、运行其它程序吗?),很好地保护了系统的安全。

F132.cOm更多精选实习报告阅读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总结


WIN98安全设置
(1).对系统进行安全设置的基本思路
公用微机的操作者一般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系统管理员,系统管理员拥有对系统的绝对控制权,一般来说没有必要对系统管理员的权限进行限制;第二类是普通用户,普通用户使用计算机完成各种工作,因此必须获得一定的权限,不过也要防止普通用户超越权限或破坏系统;第三类为非法入侵者,入侵者根本无权使用计算机,对入侵者一定要将系统的一切功能全部屏蔽。
按照这个思路,首先必须对Windows 98的正常操作人员(包括超级用户)进行设置,将操作人员名单全部输入到系统中,然后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适当设置,这样既保证了他们的安全,又禁止他们越权操作,最后便是采取措施,防止非法用户“入侵”,确保系统安全。
(2).微机操作人员的设置
Windows 95系统是一个多用户操作系统,但它在用户管理方面却十分混乱,非法入侵者甚至可以在启动时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添加新的用户,这对控制系统带来了很大的不便。不过Windows 98对此进行了改进,它提供了用户名的选择性登录功能,所以可事先将所有用户全部添加到系统中,然后由系统在启动时将这些用户列表显示出来,不同用户从中选择自己的用户名并输入相应的密码之后即可以自己的名义启动系统,而非法用户则无法通过密码确认框直接创建新用户,他们只能通过按下“取消”按钮或Esc键来进入系统。这样,机器便能明确地区分正常用户(包括超级用户和普通用户)与非法入侵者——通过登录框选择用户名并输入密码进入的是正常用户,使用“取消”按钮进入的是非法入侵者,可以据此分别对他们的权限进行限制。
须要说明的是,Windows 98在默认情况下仍然采用与Windows 95相同的“老式”用户名登录方式,我们想要使用用户名选择性登录方式则应执行如下步骤:
下面1~4步骤主要用于在Windows 98中设置用户名及密码,若用户已经设置过,则可跳过这些步骤,直接从第5步开始。
1.双击Windows 98“控制面板”中的“密码”图标,打开“密码属性”设置框。
2.复选“用户可自定义首选项及桌面设置,登录时,Windows将自动启用个人设置”选项。
3.根据需要决定是否选择将“开始”菜单添加到用户的自定义设置中(一般应选择“是”),然后单击“确定”按钮,接着根据屏幕提示设置适当的用户密码。
4.单击“确定”按钮退出设置框。
重新启动计算机,此时系统就会弹出一个常规性的密码设置窗口,可输入刚设置的用户名及密码,按正常方式启动Windows 98。
5.启动“控制面板”,双击“网络”图标,打开“网络”设置框。6.在“网络”设置框中选择“配置”选项卡。
7.从“主网络登录”列表框中选择“Microsoft友好登录”选项。
8.单击“确定”按钮并重新启动计算机。
此后,Windows 98启动时弹出的密码设置框就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会将所有已经添加的用户名全部以列表方式显示出来,广大用户只须在“选择用户名”列表框中选择自己的名称,然后再在“密码”框中输入相应的密码即可启动各自的系统配置。
执行上述步骤之后,系统安装用户(超级用户)已经被添加到了Windows 98中,接下来就应将操作用户(普通用户)添加到Windows 98中。由于采用选择性登录方式,系统不允许直接在Windows 98的用户登录窗口中创建新的用户,必须通过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用户”图标,打开“添加用户”窗口,并在“添加用户”向导的帮助下逐步将本台计算机上所有普通用户的用户名及密码逐一添加到系统中(此后就会出现在Windows 98的启动登录框中),然后就可以分别对这些用户的权限进行设置了。
(3).对超级用户权限的设置
对超级用户而言,其操作权限一般不应作太多限制(否则谁来对系统进行控制呢?),不过仍须对电源管理、屏幕保护等功能设置必要的密码,以维护自己离机时系统的安全,防止其他用户非法入侵。为此,我们可重新启动计算机,当系统弹出用户登录框时选择自己的名字并输入相应的密码,采用超级用户身份登录系统,然后根据需要分别对有关密码进行设置。为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设置密码
1.单击“开始”按钮,然后依次选择“设置”、“控制面板”,启动Windows 98的控制面板。
2.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电源管理”图标,打开“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3.从“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选择“高级”标签。
4.复选“计算机退出待机状态时提示输入密码”选项。
5.选择“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中的“电源方案”标签。
6.在“系统等待状态”列表框中选择计算机在没有操作多长时间之后自动启动电源管理功能(即进入“挂起”状态),主要有“从1分钟之后”到“从不”等多种选项,我们应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选项,建议选择“从10分钟之后”。
7.为关闭监视器和关闭硬盘设置合适的时间间隔。
8.单击“确定”按钮,关闭“电源管理属性”设置框。
这样就启动了Windows 98的电源管理功能,并为其设置了保护的密码,今后如果用户在指定的时间(10分钟)内没有对计算机进行任何操作(包括移动键盘和鼠标),计算机就将自动进入“挂起”状态,以便节省电力消耗(单击“开始”按钮并选择“关闭系统”命令,然后从弹出的“关闭系统”对话框中选择“将您的计算机转入睡眠状态”也可达到同样的目的),而后用户通过敲击键盘或移动鼠标来激活计算机时,系统将会要求用户输入密码,不输入密码将不能返回正常状态,这就进一步保护了用户数据的安全。注意的是,Windows 98电源管理功能并没有自己单独的密码,它的密码与用户的启动密码相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本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
实验一 微机组装
一、 实训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掌握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二、 实训内容
分组练习微机硬件组装,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消除静电的方法,掌握组装电脑的技巧和组装组装注意事项,牢记拆装过程中的禁忌法则。
三、 实训要点
拆、装是两个相反的操作。拆、装操作没有特定的顺序,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一般原则为:先装靠里边的、固定的,如电源、主板等,再装靠外边的、浮动的、不影响其他硬件安装的小配件,如板卡、数据线等。
四、实训准备
1、常用组装工具
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镊子、尖嘴钳、万能表、并口—Debug卡、防静电腕带及佩戴位置、防静电手表
2、组装操作技巧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操作步骤
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一张足够宽敞的工作台,将市电插排引到工作台上备用,准备好组装工具。
B、把从市场采购来的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电源、机箱、键盘、鼠标等摆放到台面上。
C、把所有硬件从包装盒中逐一取出,将包装物衬垫在器件下方,按照安装顺序排列好。
2、安装主板
3、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4、硬盘机光驱的安装
5、连接电源
6、连接电源线
7、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
8、连接外设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实验二 BIOS设置及应用
一、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熟练掌握BIOS的设置,学会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验内容
以Award BIOS为例,介绍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的方法;介绍各个选项的内容和作用,并对微机的BIOS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和优化;总结和掌握典型BIOS的基本设置,举一反三对其他类型的BIOS进行设置和优化;解决几种常见的有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
三、实验要点
BIOS是开机后最先加载的程序,所以对它的设置和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准确配置硬盘,合理设置驱动器引导系统的顺序,快速有效地进行系统优化设置,都是系统维护人员的重要技能。
四、知识准备
1、 BIOS芯片与CMOS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他是被固定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位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CMOS是微机主板上南桥中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其他各项参数的设置要通过BIOS SETUp程序完成。
2、 BIOS的基本功能
3、 BIOS设置的意义
4、 BIOS的设置方法
五、操作步骤
1、标准CMOS设置(Standard CMOS Features)
2、高级BIOS特性设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3、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4、外部集成设备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
5、电源管理设置(power Management Setup)
6、pnp/pCI模块设置
7、计算机健康状态设置(pC Health Status)
8、频率和电压控制(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9、装在安全模式参数(Load Fail-Safe Defaults)
10、装载优化模式参数(Load Optinmized Ddfaults)
11、密码设置(Set Supervisor password)
12、保存并退出
六、实验结论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BIOS的设置,学会了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
2.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硬盘分区、Fdisk界面
2. 完成硬盘分区的建立与删除
3. 完成逻辑盘的格式化
三、实验准备:
1. 了解Fdisk的含义与功能
2. 掌握Fdisk分区的原则与步骤
3. 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四、 实验步骤与方法
1、 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开机顺序设置为:软驱→硬盘→光驱。退出BIOS设置程序。
2、 用DOS启动系统。
① 将 DOS启动盘插入软驱。 ② 重新开机,等待启动系统。 ③ 用 DIR命令查看DOS系统盘中的文件。
3、 启动FDISK,了解其功能。
① 输入 FDISK并回车,启动FDISK。 ② 仔细观察界面,了解各项目的功能。
③ 尝试选择项目和退出项目的方法。
4、观察硬盘的现有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观察本机硬盘的分区情况,并作好记录。
5、删除现有硬盘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逐一删除本机硬盘中的所有分区。
6、建立分区
① 拟出分区方案。 ② 按方案分区。 ③ 设置活动分区。
7、重新启动计算机,使分区生效。
① 确认 DOS系统盘仍在软驱中,仍然用该盘启动系统。② 关机并重新开机,等待 系统启动。
③ 再次启动 FDISK,并查看分区是否生效。
8、格式化硬盘
① 在 DOS提示字符后输入:Format C:,即用Format命令格式化C区。 ② 按提示输入 Y并回车。 ③ 等待格式化,并在格式化结束时认真阅读格式化信息。 ④用同样的方法格式化其他分区。
9、为硬盘安装DOS系统
① 使用 SYS:C命令,在硬盘的C区中安装DOS系统。 ② 用 DIR C:∕A命令,查看C区中的文件。
10、以硬盘启动系统
① 将软盘取出,确保软驱中无软盘。 ② 重新关机并开机③ 等待系统从 C盘启动。
11、尝试制作软盘DOS启动盘。
12、尝试用光盘启动并格式化硬盘。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和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并且掌握了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实验四 安装操作系统
一、 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验掌握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
二、 实验内容
在本实验中首先要练习安装单一的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多操作系统。
三、 实验要点
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必须掌握正确的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
四、 知识准备
1、 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是微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
2、 常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目前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98/2000/Xp。
3、 了解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意义
4、 知道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注意事项
5、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6、 操作系统的常用方法
五、 操作步骤
1、 安装Windows 98操作系统
(1) 修改BIOS,设置第一引导设备为光驱,第二引导设备为硬盘。重启计算机,导出安装界面。
(2) 出现界面按回车键
(3) 如果硬盘分区还没有格式化,选择格式化,否则安装不能完成。
(4) 按照提示,继续安装。
(5) 安装程序执行ScanDisk程序,逐个扫描已被格式化的硬盘分区,检查是否有错误。
(6) 硬盘扫描完成后,程序给出检测结果,如果显示的是“Drive X had no errors”
,表示磁盘没有错误,继续安装。
(7)按照提示继续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2、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1)将W 2000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运行光盘的Setup文件。此时,弹出对话框单击“否|”。接着程序要求用户选择安装方式。
(2)单击“安装新的Windows 2000”单选按钮,可以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实现多个操作系统的共存。
(3)单击“下一步”按钮,用户可以对“语言选项”“高级选项”和“辅助功能选项”进行设置。
(4)加载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安装程序复制安装文件到计算机硬盘中。
(5)重启计算机,按提示安装,直至完成。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
实验五 安装驱动程序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掌握是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驱动程序压缩包各类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
二、实验内容
练习使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三、知识准备
1、驱动程序概述
驱动程序是对基本系统功能不能支持的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解释,是计算机能识别这些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2、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在安装微机系统时,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安装连接好了,但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就需要安装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了。
3、 安装驱动程序的原则
4、 常见驱动程序安装方式
五、 操作步骤
1、利用驱动盘安装程序(1)找到硬件安装向导,选择安装方式
(2)、如果操作系统没有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的话,那么如图4,就无法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如果操作系统包含了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程序的话,如图5,那么系统将自动为这个硬件安装驱动。
2、安装Intel芯片组主板的驱动程序
(1)将购买的主板时附带的驱动光盘放入光驱中,程序自动运行,出现安装向导,在主菜单界面单击“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选项,进入安装向导。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许可协议,单击“是”。
(3)浏览自述文件,单击“下一步”,程序开始复制文件。
(4)复制文件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程序重启计算机,完成安装工作。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实验六 系统备份与还原
一、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重要性,掌握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练习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备份和还原以及硬盘的复制。
三、实验要点:通过学习了解系统数据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利用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还原及备份。
四、知识准备:1系统的备份和还原2了解ghost软件的概述3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备份和还原系统。4掌握ghost的各种界面。5了解硬盘保护卡的使用
五、操作步骤:1分区数据的备份、还原和复制:a分区镜像文件的制作b利用镜像文件还原数据c两个分区之间的复制。
2整个硬盘数据的备份和还原:a将整个硬盘做成镜像文件。b用镜像文件还原硬盘c两个硬盘之间的复制
3用命令行自动完成备份和还原
4 ghost浏览器ghost explorer的使用:a双击“ghostexp.exe”文件,启动ghost浏览器b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需要操作的镜像文件c打开镜像文件后,选中需要的文件,右击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提取”命令,在弹出的“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按钮。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ghost软件的系统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实验七 个人数据备份与还原
一、 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实验的内容,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掌握常用备份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用户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与技巧。
二、 实验内容:了解数据备份极其重要性,知道哪些数据需要备份,理解备份的原则;学习Windows系统备份程序的使用;学习使用常用软件提供的备份与还原功能。
三、 实验要点:本实验重点是为用户个人数据的备份与还原,要掌握操作系统及常见应用软件提供的备份方法。
四、 知识准备:
1.了解备份的意义 2.了解哪些数据需要备份 3.了解备份的原则
五、 实验步骤:
1.W2000自带备份程序的使用:a.利用备份向导备份 b.利用向导程序还原数据 c.手动备份与还原
2.在W2000中制定备份计划实现自动备份:
a.在“备份”窗口中单击“计划作业”标签 b.打开“备份向导”对话框 c.打开“备份时间”对话框 d.单击“完成”
3.Outlook Express 中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a.通讯薄的备份 b.通讯薄的还原 c.邮件的备份 d.邮件的还原
4.IE收藏夹的备份与还原
六、实验结论:了解了数据备份和还原的重要性,掌握了常用备份的使用方法和还原的技巧,知道了备份的重要性。
实验八 系统使用维护技术
一. 实验任务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工具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实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磁盘扫描程序,磁盘清理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维护工具对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知识准备
用户在使用微机过程中,定期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可以降低出现软件故障的几率。磁盘清理程序可以清除系统的垃圾文件,提高磁盘利用率。更改系统启动程序组对加快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五.实验步骤
Windows磁盘清理程序的步骤:
(1)选择【开始】—【程序】—【附件】—【系统工具】—【磁盘清理】命令,这时会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
(2)选择驱动器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计算选定的驱动器上有多少可释放的空间,然后打开磁盘清理对话框,其中列出了系统认为寻要清理的文件。
(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询问是否要真的删除程序,单击是,系统开始清理磁盘。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系统使用维护技术,掌握了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而且还懂得了许多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
实验九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如:WpS Office2003、金山打字通、HyperSnap-DX5屏幕抓图工具软件以及新组件等。
二、实训内容
练习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介绍其他应用软件以及常用的工具软件的安装和卸载,归纳总结多种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三、 实训要点
本实训重点练习 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并了解其他各类软件的安装和卸载,随着微机的普及,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在此不能一一列出,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应用软件安装和卸载的本质与共性,能够独立完成本实训中没有涉及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四、实验步骤
将应用软件安装用软件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招到应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并单击出现安装向导,在安装向导的提示下一步一步一步的操作,正确输入个人信息,安装序列号,即可完成安装工作。
2、卸载方法:
四、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如何安装和卸载程序,更懂得了每一步的重要性,是我在以后的安装和卸载程序时不容易犯错。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实验十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维护
一、 实训目标
通过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 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具体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使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 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 实训步骤
1、Windows Xp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特性,系统能够自动对自身的工作性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在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之前,用户可以使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中的分析功能,在系统提交的分析报告中包括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和文件碎片的统计,用户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决定是否需要整理磁盘碎片。
2、磁盘清理:直接从系统提供的搜索结果列表中把它们删除,以便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用来存储有用的文件或安装有用的应用程序
3、磁盘检查
磁盘检查程序可以扫描修复磁盘中的文件系统错误。用户应该经常对安装操作系统的驱动器进行检查,以保证Windows Xp能够正常运行并维持良好的系统性能。
A、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性能和维护”,再单击“系统”,即可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该对话框共有七个选项卡,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和了解系统各个方面的默认设置,还可以在该对话框中找到多种系统工具,根据需要对系统属性进行设置。
B置高级属性使用系统还原功能使用自动更新功能,自动更新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连接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安全修复、帮助文件、Internet产品等等。 使用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
C理电源,定制计划任务查看系统事件优化文件系统,通过修改注册表,可以优化文件系统,加快软件运行速度。 关机时自动关闭没有响应的程序。从内存中卸载DLL文件。减少关闭无响应程序的等待时间
D置命令行窗口是否全屏显示禁止应用程序在系统启动时运行
五、 实验总结
Windows Xp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特性,系统能够自动对自身的工作性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同时,Windows Xp提供了多种系统工具,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优化系统性能,使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报告范文


实验一 微机组装

一、 实训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掌握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二、 实训内容

分组练习微机硬件组装,学习常用工具的使用、常用消除静电的方法,掌握组装电脑的技巧和组装组装注意事项,牢记拆装过程中的禁忌法则。

三、 实训要点

拆、装是两个相反的操作。拆、装操作没有特定的顺序,要因时制宜,随机应变。一般原则为:先装靠里边的、固定的,如电源、主板等,再装靠外边的、浮动的、不影响其他硬件安装的小配件,如板卡、数据线等。

四、实训准备

1、常用组装工具

十字螺丝刀、一字螺丝刀、镊子、尖嘴钳、万能表、并口—Debug卡、防静电腕带及佩戴位置、防静电手表

2、组装操作技巧

3、操作中的注意事项

五、操作步骤

1、组装前的准备工作

A、准备一张足够宽敞的工作台,将市电插排引到工作台上备用,准备好组装工具。

B、把从市场采购来的主板、CpU、内存、硬盘、光驱、显卡、电源、机箱、键盘、鼠标等摆放到台面上。

C、把所有硬件从包装盒中逐一取出,将包装物衬垫在器件下方,按照安装顺序排列好。

2、安装主板

3、安装AGp显卡和各种pCI卡

4、硬盘机光驱的安装

5、连接电源

6、连接电源线

7、连接机箱面板信号线

8、连接外设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微机组装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加深对微机硬件系统的认识,具备微机硬件维护的基本功能。

实验二 BIOS设置及应用

一、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训内容,熟练掌握BIOS的设置,学会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二、实验内容

以Award BIOS为例,介绍开机进入BIOS设置界面的方法;介绍各个选项的内容和作用,并对微机的BIOS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和优化;总结和掌握典型BIOS的基本设置,举一反三对其他类型的BIOS进行设置和优化;解决几种常见的有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

三、实验要点

BIOS是开机后最先加载的程序,所以对它的设置和优化就显得极为重要。准确配置硬盘,合理设置驱动器引导系统的顺序,快速有效地进行系统优化设置,都是系统维护人员的重要技能。

四、知识准备

1、 BIOS芯片与CMOS

BIOS是基本输入/输出系统的简写,他是被固定化到计算机中的一组程序,位计算机提供最低级、最直接的硬件控制。

CMOS是微机主板上南桥中的一块可读写的RAM芯片,用来保存当前系统硬件配置和用户对某些参数的设置,其他各项参数的设置要通过BIOS SETUp程序完成。

2、 BIOS的基本功能

3、 BIOS设置的意义

4、 BIOS的设置方法

五、操作步骤

1、标准CMOS设置(Standard CMOS Features)

2、高级BIOS特性设置(Advanced BIOS Features)

3、高级芯片组特性设置(Advanced Chipset Features)

4、外部集成设备设置(Integrated peripherals)

5、电源管理设置(power Management Setup)

6、pnp/pCI模块设置

7、计算机健康状态设置(pC Health Status)

8、频率和电压控制(Frequency/Voltage Control)

9、装在安全模式参数(Load Fail-Safe Defaults)

10、装载优化模式参数(Load Optinmized Ddfaults)

11、密码设置(Set Supervisor password)

12、保存并退出

六、实验结论

通过学习我掌握了BIOS的设置,学会了通过设置BIOS优化机器性能,分析由于BIOS设置不当引起的微机故障,并能通过调整BIOS设置解决这些问题。

实验三 硬盘分区和格式化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

2. 通过实验,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3. 通过实验,掌握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二、实验内容

1. 熟悉硬盘分区、Fdisk界面

2. 完成硬盘分区的建立与删除

3. 完成逻辑盘的格式化

三、实验准备:

1. 了解Fdisk的含义与功能

2. 掌握Fdisk分区的原则与步骤

3. 掌握硬盘格式化的方法

四、 实验步骤与方法

1、 开机进入BIOS设置程序,将开机顺序设置为:软驱→硬盘→光驱。退出BIOS设置程序。

2、 用DOS启动系统。

① 将 DOS启动盘插入软驱。 ② 重新开机,等待启动系统。 ③ 用 DIR命令查看DOS系统盘中的文件。

3、 启动FDISK,了解其功能。

① 输入 FDISK并回车,启动FDISK。 ② 仔细观察界面,了解各项目的功能。

③ 尝试选择项目和退出项目的方法。

4、观察硬盘的现有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观察本机硬盘的分区情况,并作好记录。

5、删除现有硬盘分区

① 选择相应选项。 ② 逐一删除本机硬盘中的所有分区。

6、建立分区

① 拟出分区方案。 ② 按方案分区。 ③ 设置活动分区。

7、重新启动计算机,使分区生效。

① 确认 DOS系统盘仍在软驱中,仍然用该盘启动系统。② 关机并重新开机,等待 系统启动。

③ 再次启动 FDISK,并查看分区是否生效。

8、格式化硬盘

① 在 DOS提示字符后输入:Format C:,即用Format命令格式化C区。 ② 按提示输入 Y并回车。 ③ 等待格式化,并在格式化结束时认真阅读格式化信息。 ④用同样的方法格式化其他分区。

9、为硬盘安装DOS系统

① 使用 SYS:C命令,在硬盘的C区中安装DOS系统。 ② 用 DIR C:∕A命令,查看C区中的文件。

10、以硬盘启动系统

① 将软盘取出,确保软驱中无软盘。 ② 重新关机并开机③ 等待系统从 C盘启动。

11、尝试制作软盘DOS启动盘。

12、尝试用光盘启动并格式化硬盘。

五、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试验我掌握了硬盘分区的方法与步骤和硬盘格式化的方法,并且掌握了DOS扩展分区与逻辑分区的关系。

实验四 安装操作系统

一、 实验目标

通过学习本实验掌握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

二、 实验内容

在本实验中首先要练习安装单一的Windows 98或Windows 2000多操作系统。

三、 实验要点

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操作系统的正常运行是系统安全稳定的基础,必须掌握正确的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

四、 知识准备

1、 操作系统是微机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使系统软件的核心,是连接硬件和应用软件的接口和桥梁。,是微机硬件的第一级扩充。

2、 常见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类型有很多,目前所使用的个人计算机中安装的操作系统主要有Windows 98/2000/Xp。

3、 了解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意义

4、 知道安装多操作系统的注意事项

5、 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6、 操作系统的常用方法

五、 操作步骤

1、 安装Windows 98操作系统

(1) 修改BIOS,设置第一引导设备为光驱,第二引导设备为硬盘。重启计算机,导出安装界面。

(2) 出现界面按回车键

(3) 如果硬盘分区还没有格式化,选择格式化,否则安装不能完成。

(4) 按照提示,继续安装。

(5) 安装程序执行ScanDisk程序,逐个扫描已被格式化的硬盘分区,检查是否有错误。

(6) 硬盘扫描完成后,程序给出检测结果,如果显示的是“Drive X had no errors”

,表示磁盘没有错误,继续安装。

(7)按照提示继续安装,直至安装完成。

2、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

(1)将W 2000的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运行光盘的Setup文件。此时,弹出对话框单击“否|”。接着程序要求用户选择安装方式。

(2)单击“安装新的Windows 2000”单选按钮,可以安装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实现多个操作系统的共存。

(3)单击“下一步”按钮,用户可以对“语言选项”“高级选项”和“辅助功能选项”进行设置。

(4)加载完毕后,单击“下一步”按钮,安装程序复制安装文件到计算机硬盘中。

(5)重启计算机,按提示安装,直至完成。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安装单一操作系统Windows 98、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或安装多操作系统Windows 98和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的技术。

实验五 安装驱动程序

一、实验目标

通过本实验掌握是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驱动程序压缩包各类硬件设备的驱动程序。

二、实验内容

练习使用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三、知识准备

1、驱动程序概述

驱动程序是对基本系统功能不能支持的各种硬件设备进行解释,是计算机能识别这些硬件设备,从而保证它们的正常运行。

2、 什么情况下需要安装设备驱动程序

在安装微机系统时,硬件设备虽然已经安装连接好了,但却无法正常使用,这时就需要安装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了。

3、 安装驱动程序的原则

4、 常见驱动程序安装方式

五、 操作步骤

1、利用驱动盘安装程序(1)找到硬件安装向导,选择安装方式

(2)、如果操作系统没有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的话,那么如图4,就无法完成驱动程序的安装。如果操作系统包含了支持这个硬件的驱动程序的话,如图5,那么系统将自动为这个硬件安装驱动。

2、安装Intel芯片组主板的驱动程序

(1)将购买的主板时附带的驱动光盘放入光驱中,程序自动运行,出现安装向导,在主菜单界面单击“Intel Chipset Software Installation Utility”选项,进入安装向导。

(2)单击“下一步”按钮,出现许可协议,单击“是”。

(3)浏览自述文件,单击“下一步”,程序开始复制文件。

(4)复制文件完成后,单击“完成”按钮,程序重启计算机,完成安装工作。

六、实验结论

通过实验我学会了硬件厂商提供的驱动程序或从网络上下载在驱动程序压缩包。

实验六 系统备份与还原

一、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重要性,掌握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练习使用ghost软件实现系统备份和还原以及硬盘的复制。

三、实验要点:通过学习了解系统数据的重要性,熟练掌握利用软件对系统进行备份、还原及备份。

四、知识准备:1系统的备份和还原2了解ghost软件的概述3了解什么情况下应该备份和还原系统。4掌握ghost的各种界面。5了解硬盘保护卡的使用

五、操作步骤:1分区数据的备份、还原和复制:a分区镜像文件的制作b利用镜像文件还原数据c两个分区之间的复制。

2整个硬盘数据的备份和还原:a将整个硬盘做成镜像文件。b用镜像文件还原硬盘c两个硬盘之间的复制

3用命令行自动完成备份和还原

4 ghost浏览器ghost explorer的使用:a双击“ghostexp.exe”文件,启动ghost浏览器b单击“打开”按钮打开需要操作的镜像文件c打开镜像文件后,选中需要的文件,右击弹出的快捷菜单选择“提取”命令,在弹出的“浏览文件夹”对话框中选择保存文件的路径,单击“确定”按钮。

六、实验结论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系统备份的方法和技巧,掌握了ghost软件的系统备份和还原的方法。

实验七 个人数据备份与还原

一、 实验任务:通过学习本实验的内容,了解数据备份的重要性,掌握常用备份软件的使用方法及用户数据备份和还原的方法与技巧。

二、 实验内容:了解数据备份极其重要性,知道哪些数据需要备份,理解备份的原则;学习Windows系统备份程序的使用;学习使用常用软件提供的备份与还原功能。

三、 实验要点:本实验重点是为用户个人数据的备份与还原,要掌握操作系统及常见应用软件提供的备份方法。

四、 知识准备:

1.了解备份的意义 2.了解哪些数据需要备份 3.了解备份的原则

五、 实验步骤:

1.W2000自带备份程序的使用:a.利用备份向导备份 b.利用向导程序还原数据 c.手动备份与还原

2.在W2000中制定备份计划实现自动备份:

a.在“备份”窗口中单击“计划作业”标签 b.打开“备份向导”对话框 c.打开“备份时间”对话框 d.单击“完成”

3.Outlook Express 中数据的备份与还原:

a.通讯薄的备份 b.通讯薄的还原 c.邮件的备份 d.邮件的还原

4.IE收藏夹的备份与还原

六、实验结论:了解了数据备份和还原的重要性,掌握了常用备份的使用方法和还原的技巧,知道了备份的重要性。

实验八 系统使用维护技术

一. 实验任务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工具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表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实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下的磁盘扫描程序,磁盘清理程序,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等维护工具对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知识准备

用户在使用微机过程中,定期对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可以降低出现软件故障的几率。磁盘清理程序可以清除系统的垃圾文件,提高磁盘利用率。更改系统启动程序组对加快系统的启动和运行速度会起到不错的效果。

五.实验步骤

Windows磁盘清理程序的步骤:

(1)选择————命令,这时会打开选择驱动器对话框。

(2)选择驱动器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计算选定的驱动器上有多少可释放的空间,然后打开磁盘清理对话框,其中列出了系统认为寻要清理的文件。

(3)单击确定按钮,系统首先询问是否要真的删除程序,单击是,系统开始清理磁盘。

六.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试验,我了解到了许多有关系统使用维护技术,掌握了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而且还懂得了许多工具软件,如Windows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

实验九 应用程序的安装和卸装

一、实验目的

通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如:WpS Office2003、金山打字通、HyperSnap-DX5屏幕抓图工具软件以及新组件等。

二、实训内容

练习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介绍其他应用软件以及常用的工具软件的安装和卸载,归纳总结多种安装和卸载常用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三、 实训要点

本实训重点练习 办公软件的安装和卸载方法,并了解其他各类软件的安装和卸载,随着微机的普及,应用软件也越来越多,在此不能一一列出,所以希望同学们能举一反三,熟练掌握应用软件安装和卸载的本质与共性,能够独立完成本实训中没有涉及软件的安装和卸载。

四、实验步骤

将应用软件安装用软件安装光盘放入光驱中招到应用软件的安装程序并单击出现安装向导,在安装向导的提示下一步一步一步的操作,正确输入个人信息,安装序列号,即可完成安装工作。

2、卸载方法:

四、 实验总结

通过这次试验我知道了如何安装和卸载程序,更懂得了每一步的重要性,是我在以后的安装和卸载程序时不容易犯错。过学习本实训的内容,练习安装和卸载各类常用应用程序,并掌握多种安装和卸载应用程序的方法和手段。

实验十 微型计算机的系统维护

一、 实训目标

通过本实训的内容,了解计算机系统日常维护的具体内容,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使用。

二、 实训内容:

利用Windows操作系统自带的系统具体进行系统优化,维护;通过注册对系统进行优化设置;利用系统属性对系统进行相关设置,如设置虚拟内存;利用系统使用配置程序对系统的启动程序组、服务等进行优化设置。

三、 实训要点

练习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进行维护。学习利用工具软件,如优化大师,超级兔子等软件对系统进行优化,学习通过修改注册表或者系统配置实用程序对系统启动速度进行优化。

四、 实训步骤

1、Windows Xp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特性,系统能够自动对自身的工作性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在进行磁盘碎片整理之前,用户可以使用磁盘碎片整理程序中的分析功能,在系统提交的分析报告中包括磁盘空间的使用情况和文件碎片的统计,用户可以根据分析报告决定是否需要整理磁盘碎片。

2、磁盘清理:直接从系统提供的搜索结果列表中把它们删除,以便腾出更多的磁盘空间,用来存储有用的文件或安装有用的应用程序

3、磁盘检查

磁盘检查程序可以扫描修复磁盘中的文件系统错误。用户应该经常对安装操作系统的驱动器进行检查,以保证Windows Xp能够正常运行并维持良好的系统性能。

A、打开控制面板,单击“性能和维护”,再单击“系统”,即可打开“系统属性”对话框。该对话框共有七个选项卡,用户不仅可以查看和了解系统各个方面的默认设置,还可以在该对话框中找到多种系统工具,根据需要对系统属性进行设置。

B置高级属性使用系统还原功能使用自动更新功能,自动更新功能可以通过Internet连接下载最新的驱动程序、安全修复、帮助文件、Internet产品等等。 使用远程协助和远程桌面

C理电源,定制计划任务查看系统事件优化文件系统,通过修改注册表,可以优化文件系统,加快软件运行速度。 关机时自动关闭没有响应的程序。从内存中卸载DLL文件。减少关闭无响应程序的等待时间

D置命令行窗口是否全屏显示禁止应用程序在系统启动时运行

五、 实验总结

Windows Xp增强了系统的智能化特性,系统能够自动对自身的工作性能进行必要的管理和维护。同时,Windows Xp提供了多种系统工具,使用户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优化系统性能,使系统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地运行。

计算机组装实训心得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是完成本次培训的第一个模块,也是以后在教学计划中加强对课堂知识和实际操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这几天的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几个子模块的学习和实践,不但掌握了装机的顺序和方法,并且还能综合运用学过的知识成功的组装了一台全新配置的台式计算机和系统、各软件的安装和维护。归纳如下:

一、 首先是理论,主要针对硬件设备的外观、性别指标、内部结

构、各部件的功能等做了详细讲解:

1.硬件:

①、主板:主板作为装机的基础单位

作用:主板一般为矩形电路板,上面安装了组成计算机的主要电路系统,一般有bios芯片、i/o控制芯片、键盘和面板控制开关接口、指示灯插接件、扩充插槽、主板及插卡的直流电源供电接插件等元件。如:华硕、技嘉等

②、cpu: 现在基本上pc上cpu以intel和amd为主

作用:中央处理单元指具有运算器和控制器功能的大规模集成电路,简称cpu或微处理器。是微机的心脏,构成了系统的控制中心,对各部件进行统一协调和控制。

参数:三大关键指标:主频、外频、缓存,主频是cpu运行速度

③、硬盘:作用:硬盘是电脑最重要的外部存储器之一

参数:a容量(volume)b转速(rotationalspeed)c缓存(cache)

④内存:作用:用于存放当前待处理的信息和常用信息的半导体芯片内存

包括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和cache(高速缓冲存储器)

⑤显示卡 作用: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成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传送到显示器上显示

参数:显存和位宽

⑥显示器:作用:显示器是计算机的主要输出设备 参数:点距、分辨率、扫描频率、刷新速度、功耗、电磁辐射等

⑦机箱:用于将电脑的各个配件集中固定在一起,具有保护配件、屏蔽主机系统的作用

⑨声卡: 作用:多媒体电脑中用来处理声音的接口卡 参数:声道

⑨光盘驱动器: 作用: 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 参数:dvd dl rw +-r

⑩网卡 作用:用于实现联网计算机和网络电缆之间的物理连接

12键盘 计算机系统中最基本的输入设备

13鼠标 用于确定光标在屏幕上的位置 输入设备

14电源:电源是对电脑供电的主要配件,是将ac交流电流转换成直流电压的设备。电源关系到整个计算机的稳定运行,其输出功率不应小于250w。

二、软件的维护、测试与性能优化:计算机所做的一切都是靠运行软件来完成的,所以软件的安装、维护及性能的优化极为重要。

软件:

① 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是一种综合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为用户提供工作环境和开发工具的大型软件,系统软件主要有操作系统和程序设计语言两类。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的大管家,它负责管理和控制计算机各部件协调一致地工作,是一个最基本、最重要的系统软件。一台计算机必须安装了操作系统才能正常工作。dos、windows、unix、linux等都是计算机上使用的操作系统软件。

程序设计语言是用来编制软件的专门语言。我们使用的各种软件都是用程序设计语言编写的。程序设计语言的种类很多,有basic、pascal、c、foxbase、visual basic等。

② 应用软件

应用软件是计算机用户为了解决某些具体问题而编制的软件。如ofifice、wps office、财务软件、qq聊天软件、优化大师、360安全卫士等等。

二、 实践
1、检查配件2、安装准备
3、安装电脑三大件

4、安装主板6、安装硬盘、光驱其他配件7、连接所有相关设备8、安装系统调试9、xp系统和应用软件的安装和调试

10、学习了ghost软件的应用

三、总结

21世纪是信息时代,而信息和计算机有着必然的联系,但人们更多想到的是计算机软件和网络技术,认为这是主要的,从技术角度看它们要比硬件如计算机组装更胜一筹。但我觉得组装与维护课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是整个计算机的基础是整个体系的一部分。基础没有了,其它的也就谈不上了吧。
通过这个学习,使我掌握和了解了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以及各个元件的结构和功能。并且,自己能够组装一台计算机,而且还了解了安装过程中,所要注意的事项。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能够自己动手排除,特别是罗老师以实例为主导,讲解非常详细,告诉我们操作技巧,容易出现哪些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等,这些都是极具可操作性的经验之谈。

学了这门课之后,虽然说我还做不到对计算机出现了问题故障我还不能够完全去解决,但至少我对计算机的结构有更进一步的了解,对计算机实际的使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在以后的实际运用当中会起很大的作用。

计算机组装实训报告


尊敬的老师:
您好!
初踏社会,心情激动、紧张。激动的是我终于可以长大了,可以开始我真正的人生;紧张的是不知自己是否能适应这个社会,战胜这新环境。
我最先到我哥所在的公司做了一个多月,刚进来公司的时候老板就和我聊了很多,问我网络方面会不会,组装和维护计算机有过吗?我当时真是出了一把冷汗,不过还好平日在学校都有这方面的动手,自己的电脑被我也折腾过一段时间,还是游刃有余的回答了经理的问题.记得实习开始的那一天,我是在无聊中度过的,整日无所事事,几乎在办公桌前坐了一天,空闲得让我要打瞌睡了,真希望可以有人叫我帮忙做点事情啊!过了几天后,才开始做事,可是每天就是单纯的组装和维护计算机,我当然全力以赴,尽心尽力做到。现在想想其实这就是我的工作。
后来回武汉在电脑城做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于是便回家开了一个电脑维修店,这时,有个哥们要搞个网吧,叫我帮忙, 当时想没关系的,我有信心,怎么说也跟计算机相关,不懂就多动手多请教应该很快领悟过来的!劳动节第一天我就开始动手实干了。布线、接水晶头、装机、搞网络和调试;其实除了我,还有一个比较有经验的师傅一起做的,我一边做还可以一边学,他也会在一边指导,很快我对一些一直没接触过的事物了解过来!就这么一搞假期一下子就过去了,每天都是早上忙到晚上,很累,从未那么累!
当网吧搞好后,那个师傅也走了,以后的事情都要我一个人去解决了,处理网吧的电脑,打印机的故障,不知道是否能够顺利解决,而当真正将故障排除后,心里头有种说不出的高兴,我知道我的能力十分有限,但我始终没怕过,让我自己去摸索自己去解决,就算遇到实在不行的话,我会求助同学和朋友,给我做技术支持。我不怕问题的到来,因为问题总是可以得到解决的!通过这样我学习了许多,成长了很多。
这个五月的确很累,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家,但是后面也渐渐就习惯了。不断有新的知识学到,心里有一种充实感。大概在7.8月的时候,一个同学联系我一起做网站,网页制作可是我大学期间最喜欢的一个科目,现在竟然可以让我在工作中实践,我真的很开心。但是做了一段时间后,就没有什么劲了,于是便把网站卖了,在家里安心做事,在家里什么都好,就是信息没有武汉快,幸好有电脑,知识也慢慢的学的多了,时不时上网找找资料,掌握的也就越多了.
在这段实习的时间里,我经历了很多以前没有的事,就比如第一次领工资虽然只是一点点的钱,但却是我人生的转折点,一个人在他的学生时代最重要的是学习东西,增长见识,锻炼能力,尤其在大学学习时候,参于社会实践活动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赚钱不是主要的,作为学生,能赚多少钱,等你毕业了有的是赚钱的机会,只要有知识和能力,智慧,你就可以找到好的工作。实习是为将来打基础的重要阶段,珍惜自己每一个工作的机会,不论什么人,什么学历,从事什么工作,好好的表现、展示自己的能力,不要错过好的机遇。没有一件事情是轻轻松松的,但每一件事都是让人成长的,经历一段过程,喜悦或是艰辛,尽管经历的方式不尽相同,但它的结果是相同的,我们都会因涉事而成长。
以上就是我这些日子来的体会,我的不足之处希望老师给予纠正和指导,谢谢!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习报告总结


以下是一份关于计算机组装与维护的,欢迎阅读。

一、实习目的

熟练掌握电脑的组装、BIOS设置、系统安装、故障排除的过程、了解IT业最新发展动态、感受企业文化。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公司情况

杨凌秦众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全面进军全面领先”是秦众电子的战略

2、天韵系列电脑制作工艺

流水线

1.组装线(8个工位)

投机箱、贴铭牌、拆机壳、I/O挡板||安装:光驱、软驱、硬盘||添加铜柱、装主板||安装CpU、CpUFAN、内存、插面板线||插数据线、USB线||安装电源、固定板卡、插电源线||扎线||点胶、高压测试

2.测试线(3个)

前端测试||老化实验||终端测试

3.包装线(4个)

盖机盖、打机箱铆钉||擦机箱、贴易碎贴、CpU标识||包装||封箱

3、性能指标(主板、CpU、内存、外部存储器、显示器、显卡);

主板由于主板是电脑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而这些设备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也有芯片组,各种I/O控制芯片,扩展插槽,扩展接口,电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个标准以协调各种设备的关系是必须的。所谓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所有主板厂商都必须遵循。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ATX、LpX、NLX、FlexATX、EATX、p),磁头着陆区(Landz),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SV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等四种,用户应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3)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But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ButDisk/Key(BIOS检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计算机组装维护实习总结范文


这篇《计算机组装维护实习总结范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以下信息仅供参考!!!


一、实习目的
熟练掌握电脑的组装、bios设置、系统安装、故障排除的过程、了解it业最新发展动态、感受企业文化。
二、实习内容
1、了解公司情况
杨凌秦众电子信息有限公司全面进军全面”是秦众电子的战略
2、天韵系列电脑制作工艺
流水线
1.组装线(xxxx工位)
投机箱、贴铭牌、拆机壳、i/o挡板||安装:光驱、软驱、硬盘||添加铜柱、装主板||安装cpu、cpufan、内存、插面板线||插数据线、usb线||安装电源、固定板卡、插电源线||扎线||点胶、高压测试
2.测试线(xxxx)
前端测试||老化实验||终端测试
3.包装线(xxxx)
盖机盖、打机箱铆钉||擦机箱、贴易碎贴、cpu标识||包装||封箱
3、性能指标(主板、cpu、内存、外部存储器、显示器、显卡); 主板由于主板是电脑中各种设备的连接载体,而这些设备的各不相同的,而且主板本身也有芯片组,各种i/o控制芯片,扩展插槽,扩展接口,电源插座等元器件,因此制定一个标准以协调各种设备的关系是必须的。所谓主板结构就是根据主板上各元器件的布局排列方式,尺寸大小,形状,所使用的电源规格等制定出的通用标准,所有主板厂商都必须遵循。主板结构分为at、baby-at、atx、microatx、lpx、nlx、flexatx、eatx、watx以及btx等结构。其中,at和baby-at是多年前的老主板结构,现在已经淘汰;而lpx、nlx、flexatx则是atx的变种,多见于国外的品牌机,国内尚不多见;eatx和watx则多用于服务器/工作站主板;atx是目前市场上最常见的主板结构,扩展插槽较多,pci插槽数量在4-xxxx,大多数主板都采用此结构;microatx又称miniatx,是atx结构的简化版,就是常说的“小板”,扩展插槽较少,pci插槽数量在xxxx或xxxx以下,多用于品牌机并配备小型机箱;而btx则是英特尔制定的最新一代主板结构。
cpu整个计算机系统中,微处理器起着最核心的作用,整套系统的最终性能要由他决定,就好比人的大脑,汽车的引擎一样。目前生产处理器的有两大公司,inter和amd。其中inter在市场份额和商业利润上都占据绝对优势,超过80pc装载着他的产品。amd的规模和总体实力与inter不成比例,但他在技术上的创新不亚于前者,amd的产品看成是"少花钱,多办事"的典范。至于他的构造这里就不再详说了。
cpu是集成度很高的,如果他烧了,只有再买个啦,不过我们可以防范与未然。如购买正品,性能优越的,另外给他配置一个大功率的风扇也是很有必要的。
在此,咱们有必要讨论一下,关于cpu温度的有关问题。主板检测cpu温度都是依靠cpu座下的探温头完成的。探温头做的高一点,就离cpu近,所以温度就高。因此,正常情况下大部分主板探测到p41.6g的开机温度在30--35c之间,即使工作较长的时间,温度也多在38--45c之间。因此一旦我们发现他的温度不正常,我们就要检查风扇和电源是否正常工作,以免给cpu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存储器分为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这里主要介绍内存储器。内存储器又称为主存储器,简称主存或内存。内仔是cpu直接寻址的存储器。内存又分为随机存储器即ram(randomaccessmemory)和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
(1).随机存储器(ram)随机存储器是随时可以存入、随时可以取出的临时存储空间。随机存储器bam工作时分为若干个区,某一存储区一次只能容纳一个主要任务(例如:一个文件或数据),任务完成后,又可以接纳新任务,新任务就可以占用旧任务原来所占据的空间,而旧任务将被覆盖掉。ram中的信息不能长久保存,一旦断电则全部丢失。平时人们所说的内存大小,主要是指ram的容量。ram越大,计算机的功能就愈强,所以ram的容量是标志计算机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2).只读存储器(rom)计算机内部的rom与ram的重要区别是在工作时不能随机改写其所存的信息。现在所用的内存ro)m有掩模rom、可编程rom即prom(progammablerom)和可按可编程rom即eprom(erasableprm)三类。掩模rom是在生产半导体芯片时将信息存入,芯片封装后不能改变;可编程rom中的信息是在芯片制成后用户根据需要编程写入的,可控可编程rom,顾名思义,可编程写入信息,也可以擦除,根据新的需要再写入新的信息(根据e―prom的质量反复写入的次数是不同的,但写入的次数只是有限的几次)。
4、bios设置;
bios是目前兼容机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bios,但是由于里面的信息全为英文且需要用户对于相关专业知识的理解相对深入,所以有些用户设置起来感到困难很大。如果这些有关信息设置不当的话,将会大大影响整台电脑主机的性能。下面介绍一下bios中的有关设置选项的含义和设置方法,bios的主菜单
主要有以下几个菜单项:
standardcmossetup(标准cmos设定):
在本菜单中,用户可以修改日期、时间、第一主ide设备(硬盘)和ide设备(硬盘或cd-rom)、第二个主ide设备(硬盘或cd-rom)和从ide设备(硬盘或cd-rom)、软驱a与b、显示系统的类型、什么出错状态要导致系统启动暂停等。
说明:(1)用户可以在type(类型)和mode(模式)项设置为auto,使bios自动检测硬盘。也可以在主菜单中的idehddautodetection操作来设置。用户还可以使用user选项,手动设定硬盘的参数。您必须输入柱面数(cyls),磁头数(heads),写预补偿(precomp),磁头着陆区(landz),每柱面扇区数(sectorxs),工作模式(mode)等几种参数。硬盘大小在上述参数设定后自动产生。
(2)显示类型可选ega/vga(ega、vga、sega、svga、pga显示适配卡选用)、cga40(cga显示卡,40列方式)、cga80(cga显示卡,80列方式)、mono(单色显示方式,包括高分辨率单显卡)等四种,用户应根据情况正确选用。
(3)暂停的出错状态选项有:all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系统启动均暂停并且给出出错提示)、noerrors(bios检测到任何错误都不使系统启动暂停)、allbutkeyboard(bios检测到除了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磁盘错误暂停)、allbutdisk/key(bios检测到除了键盘或磁盘之外的错误后使系统启动暂停。
biosfeaturessetup(bios功能设定)该项用来设置系统配置选项清单,其中有些选项由主板本身设计确定,有些选项用户可以进行修改设定,以改善系统的性能。主要说明如下:(1)cpuinternalcache:缺省为enable(开启),它允许系统使用cpu内部的第一级cache。486、586档次的cpu内部一般都带有cache,除非当该项设为开启时系统工作不正常,此项一般不要轻易改动。该项若置为disable(关闭),将会降低系统的性能。
(2)externalcache:缺省设为enable,它用来控制主板上的第二级(l2)cache。根据主板上是否带有cache,选择该项的设置。
(3)quickpoweronselftest:缺省设置为enable,该项主要功能为加速系统上电自测过程,它将跳过一些自测试。使引导过程加快。
(4)harddiskbootfrom:选择由主盘、从盘或scsi硬盘启动。
(5)bootsequence:选择机器开电时的启动顺序。当机器开电时,有以下四种启动顺序:
c,a 系统将按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a,c 系统将按软驱,硬盘顺序寻找启动盘
cdrom,c,a 系统按cdrom,硬盘,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c,cdrom,a 系统按硬盘,cdrom,软驱顺序寻找启动盘
(6)swapfloppydrive:(交换软盘驱动器)缺省设定为disable。当它disable时,bios把软驱连线扭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当它开启时,bios将把软驱连线对接端子所接的软盘驱动器当作第一驱动器,即在dos下a盘当作b盘用,b盘当作a盘用。
(7)bootupfloppyseek:当enable时,机器启动时bios将对软驱进行寻道操作。
(8)floppydiskaccesscontol:当该项选在r/w状态时,软驱可以读和写,其它状态只能读。
(9)bootupnumlockstrtus:该选项用来设置小键盘的缺省状态。当设置为on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缺省为数字状态;设为off时,系统启动后,小键盘的状态为箭头状态。
(10)bootupsystemspeed:该选项用来确定系统启动时的速度为high还是low。
5、质量保证体系、计算机常见问题及维护;
(1)由计算机的组成可知,计算机的故障就有两种,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有时候他们是相互依赖的,如软件参数设置不当,导致硬件不能正常工作等。常见的如显卡程序安装不当,会导致计算机不能正常显示。
硬件故障的一般原因有:各硬件没有正确连接,接触不良,正常工作环境的参数设置不当,系统bios不支持新硬件,或是更惨的硬件损坏等。如启动电脑时黑屏,基本上都是由硬件问题引起的:常移动电脑,电源线是否接触不良;安装软件时对硬件参数设置错误;超频疯狂,导致硬件不支持;病毒修改bios等;
软件故障的一般原因有:相应硬件的驱动程序没有安装,使用环境不支持此软件,更多的是操作不当,或是病毒干扰等。如大多数的显示类故障,都是由于驱动程序没有安装,或是安装错误(一般情况下,硬件针对不同的运行环境,会有不同的驱动程序),或是系统参数设置不当(有些显示器不支持高分辨率等);计算机故障的形式是多样的,但维修的出发点就此两路,我们应该经常对以往的修理经验作总结,从而,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2)计算机硬件上所出现的故障。从理论上讲,硬件部分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而现在咱们从另一角度,即电脑组装的角度来分析影响计算机性能的各部件的性能易出现的故障。
简单的说,硬件就是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例如:主机箱(主板,主板上的cpu,内存,硬盘),显示器,键盘,鼠标,音箱,打印机等。计算机的每一个硬件都决定它的性能,其中最关键的要说主板上的cpu,内存,硬盘了他们号称计算机的三大件。这三样东西也就是理论上讲的运算器,控制器,和存储器。a)由上面讲解可知,在我们看的见摸的着的东西中,主机箱内部的硬件决定这计算机的主要性能,下面咱们就以其内部组成做简单介绍。
主机箱内部包括:主机箱,电源,主板及主板上的cpu,内存,硬盘。除此之外,他还包括其他可接设备如光驱,软驱和pci插槽中的显卡,声卡,网卡,视频卡,调制解调器等
主机箱和电源随着制造材料的发展,让镀锌钢板一统天下的局面发生了变革。铝合金板材,塑料透明材料的运用为机箱增添了不少新的气息。而3c认证的强制执行,对电源产品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有些同学说机箱电源能用就行,其实不然,且看下文。就其造型外观而言,因人而异,各有所好,不必多提。而机箱的前置面板,使用的材料,表面烤漆质量值得我们斟酌,因为它品质的好坏决定着电磁泄露是否超标。机箱的底版厚度和硬度也是不可小视的,它决定着主板安装至机箱内是否会出现因硬度不够而变形,从而,影响机子性能。另外机箱的设计也是很关键的,内部空间过小,散热风扇位置不合理,扩展插槽不标准,都影响机子性能的稳定,严重者会经常出现假死。
电源直接关系到电脑的性能和寿命。如果你所运行电脑的周遍环境电压不是太稳定的话,要买个好电源,因为劣质电源用料不足,变压范围过小。如,电脑屏幕经常昏暗,开机后经常重起,甚至根本开不了机,那你首先要检查电源了。好的电源往往用料实足,有的内部或有大面积散热片和金属材料,这样他肯定要比略制的重,因此我们可以掂量他的重量来辨别。
主板作为电脑主机中最庞大的一块板卡,主板的重要性无庸置疑。他连接这cpu,显卡,内存,硬盘各关键性设备,就好象人的神经系统一样。将身体的各部分有机的衔接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协调工作。主板的性能优越将直接关系到其他设备性能的发挥,所以选择一款高品质的主板,对于整台电脑的性能,稳定性,兼容性都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主板有两点要注意:是否支持ddr,是否支持双通道,另外就是各硬件的连接了。装机时问题往往就出在这里,如果机子不支持ddr,而你用ddr内存插进去,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主板是双通道,而你没有打开他,你机子的性能是绝对提不高的。各硬件与主板的正确连接也是很关键的,至于如何连接,这就关系到主板的结构了,主板说明书,和大量电脑硬件书上都有,在此就不做介绍了,不过咱们还是要提提芯片组的。主板上最核心的部分是芯片组,他决定了主板的大致性能,基本功能。因此看主板的用料和做工,更要看芯片组的稳定性,性能和功能是否丰富。 内存内存是整个计算机系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他直接关系着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所以装机时千万不可忽视对内存的把关。选择一块高品质的内存,应当从起速度,容量,稳定性,和兼容性等方面进行权衡。哪怕最原始的计算机存储器都是有的,其重要性紧次于cpu。倘若我们把一台电脑比喻成一个办公室,他每天要处理的许多事务,那么其中的工作人员就是cpu,而放置文件的文件柜就是硬盘,光驱,软驱,和其他移动存储设备。当人员处理一份文件时,他必须先把文件从文件柜里拿出来,然后再放到办公桌上以便随便时翻阅,此时办公桌就相当于计算机的内存。由此可以看出,内存事实上是cpu从外部获取与交换数据的桥梁。另外咱们也可以从计算机工作原理,来看内存的重要性。当我们打开电脑时,首先电脑自检,同时内存控制器测试内存有无故障;其次,进入操作系统,cpu将硬盘中的系统程序调入内存,以便随时调用;然后,当打开应用程序时,系统必先将基本程序或数据载入内存,再交由cpu处理;最后,cpu处理完成后,将结果写入内存,并由内存将数据写回硬盘,接着清空内存中的无用数据。由此,我们可以对计算机易出问题的环节,是不是由内存引起,有了一定的认识。
由上可知,内存会给系统产生如下故障:系统运行不稳定,经常产生非法错误;注册表经常无故损坏,提示要求用户恢复;安装系统时或是系统配置时产生非法错误;甚至启动系统时就给以系统提示有误;如果你的机子无故常自动进入安全模式,那也是由内存引起的。
硬盘现在的操作系统及应用软件动辄几百兆,大则几个gb,这些都要求我们拥有一个容量大,速度快的硬盘。那么什么样的硬盘是好硬盘呢,下面将给出决定硬盘的几个常用参数:硬盘的性能和速度的快慢是由主轴转速,接口方式,单碟容量及缓存大小决定的。硬盘所转载数据的多少是由他的容量限定的。至于硬盘的工作原理,在此做介绍,教程和杂志上都有,可以翻阅。
下面将对硬盘的常出现的几个问题做以解释: 其二,硬盘无法正常启动,也是我们头疼的问题,他的原因较多,常见的也就下面几种:电源容量偏小,在冷启动时负荷重,常常是硬盘工作不正常;也可能是电源有缺陷,使得输出电压不稳定;硬盘本身有故障,使得稳定性较差,冷启动时不能正常工作;如果你冷启动时,硬盘内部有撞击声,或者是擦刮声,说明有机械故障存在;还有硬盘的接线是否良好,也是常见的问题。
其三,硬盘的使用,要经过三步,低级格式化,分区和高级格式化;一般情况下,硬盘出厂时,厂家已经把硬盘低格过了,我们只需分区高格即可使用了。低格对硬盘有害,原因如下,因为低格需要逐个扇区逐个族彻底擦除数据,可以修复各种逻辑坏道,需要时间长,一个40g的硬盘大概需要几个小时,长时间的满负荷运行硬盘会造成一定伤害,所以低格对硬盘寿命有影响。分区就不必多提了,略懂电脑的人,在此都不会犯错误。高格对硬盘有害么,答案是否定的。高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格式化,每做一次硬盘格式化实际上也就是一种读盘和写盘的操作,并不会明显影响他的寿命,也不会对硬盘造成明显的损伤。
各种扩展卡在主板上有各种插槽,他们决定着计算机的可扩展性。其中常见的扩展卡有声,显,网,调及视频卡等,其中声卡网卡和调制解调器技术含量低,一般不会出现大的问题,至于视频卡现在还用的较少,我也没有修理的实际经验,所以在此就不多提了。下面着重说一下显卡:
显卡即显示适配器,是连接主机和显示器的接口卡,作用是将主机的输出信息转换为字符,图形和颜色等信息,在显示器上显示。目前显卡的2d功能已经接近了极限,各显卡之间的主要差别体现在3d功能和性能上。
在计算机众多配件中,显卡是最挑剔的,一方面要注意他和主板的兼容性,另一方面还要注意显卡驱动程序和显卡的匹配。装好操作系统之后,显示效果不佳,很可能是没装驱动程序,即使装了驱动,如果没有正确选择他的运行环境,显示效果也会不近人意。希望大家在安装系统是注意这个问题。很多情况下,显示器故障的根本原因在于显卡,因此一款性能稳定的显卡会给你带来更舒适的享受。
光驱,软驱及usb在计算机主机箱上,除以上配件之外,还有还有两样重要的输入设备,光驱和软驱。
随着可移动存储器的迅猛发展,软驱正在被淘汰,所以在此就不再多说了。不过要简要提一下usb,usb是一种接口技术,他的出现,使我们输入输出移动数据更方便了。在使用上,win-xp以上的版本不需要装他的驱动程序,其他版本的操作系统是必须先安装驱动程序之后,才能正常使用该设备的。
光驱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他包括cd-rom,dvd-rom,cd-rw,combo。dvd rw等等。cd-rom现在已经很普及了,dvd-rom因其容量大即将成为消费者的新宠。cd-rw,dvd-rw等可写光驱更是需要大量记载者的好帮手。由于技术上的突破,combo的性能出现了大的提高,很有可能在不久他会在每个电脑fans的机子上的到普及。对于光驱来讲,长出现的问题就是找不到盘符,故障原因一般为以下几种情况:将光驱数据线重新插一次或是换一根数据线试试;是否在bios中禁用了ide设备;主板驱动程序是否正确安装,或者是你的光驱已经损坏等等。
6、系统安装及ghost的应用;
ghost的应用
1.制作系统自动恢复软盘
用ghost恢复系统的一般做法是:将操作系统和全部应用软件安装到c区中,再用ghost软件将整个c盘做成一个镜像文件放在d区中(假设文件名为c.gho),这样当c区出问题时可轻松利用ghost通过镜像文件将c区恢复成原样。
但对于初学电脑的朋友来说,即使d盘有镜像文件,他也不一定会用ghost进行恢复。这时我们可编辑一个批处理文件,在文件中设置好ghost的参数,让ghost来自动完成相关操作。具体命令为:
ghost.exe-clone,mode=pload,src=d:c.gho1,dst=11-sure-rb
意思是自动将d盘的镜像文件c.gho恢复到第一个硬盘的第一个分区,也即c分区中。
如果将此命令加入到启动软盘的autoexec.bat文件中,再将ghost.exe复制到软盘里,则只要用该软盘启动电脑便可自动恢复系统。当电脑出现异常时,只要用该软盘启动电脑,就一切ok啦。
2.将整个硬盘数据备份至光盘中
有时我们需要将整个硬盘克隆成镜像文件,再将文件刻录到光盘中保存起来。但当硬盘数据较多时,镜像文件很可能超过单张光盘的容量,怎么办? 3.强行克隆有坏道的硬盘
在执行磁盘到磁盘的克隆时,如果源盘有坏道,往往会出错而中止克隆。若在调用ghost的时候加上-fro参数,即ghost.exe-fro,则ghost将不理会坏道而强行克隆下去。
4.让目标盘与源盘的分区完全一样
假设源盘有c、d、e三个分区,现欲将此盘克隆到目标盘中,并且要使得目标的三个分区与源盘的三个分区一模一样,则可在ghost.exe后加上-ia参数。
5.克隆的同时改变磁盘的分区格式 硬盘分区的恢复与备份
硬盘是很多病毒的攻击对象。而且,一些意外的情况,比如突然断电等也能使硬盘的主引导分区数据丢失。分区一损坏,系统则立即瘫痪,动弹不得。所以关于分区的恢复与备份的技巧,是必须要掌握的技巧:首先,一旦发生计算机无法检测到硬盘的情况,排除了硬件上的问题,我们就应该开始检测分区。一般来说,如果主引导区或者引导程序和分区表中的一个被破坏的话,都会出现硬盘丢失的情况。我们一个个做一番检查:分区表的检查与修复若计算机不能从硬盘启动,则我们可以通过软盘启动后,试着访问硬盘。如果硬盘可以被访问,则说明只是操作系统被破坏,可以用重新安装操作系统的方法来恢复,或者直接把别的计算机上的硬盘拿过来进行数据对拷;如果不能访问硬盘,则可能是主引导区或者可引导分区的引导区被破坏了。这时候,我们可以应用debug或者诸如nortondiskeditor等工具软件查看硬盘的主引导区是否正常。下面我们给出一个利用debug访问主引导区的实例:(其中xxxx表示内存段地址,由于计算机的bios、操作系统及配置文件等的不同,从而导致xxxx地址段不同)。
a:\>debug
-a汇编指令 xxxx:0103movbx,600读至当前段 0600处xxxx:0106movcx,1柱面号=1
xxxx:0109movdx,80磁头号=0,驱动器号=80
xxxx:010cint13磁盘读写中断
xxxx:010eint3断点中断
xxxx:010f-g执行上述指令
-d600显示主引导区内容
如果主引导区没有问题的话,我们就要再检查一下引导程序和分区表是否正常。如果发现程序异常(通过和正常的程序对比),则说明引导程序有可能被干扰。恢复引导程序的方法比较多,我们先来介绍手工恢复的方法:首先,你必须从一台正常工作的计算机中获取主引导区存放的文件mboot.dat,用软盘启动后,运行
debug程序并输入下列命令:
-nmboot.dat读文件mboot.dat
-1800读至当前段0800处
-m7be1409be将原分区表复制到正常的主引导区
xxxx:0100movax,301将0800处数据写回住引导扇区
xxxx:0103movbx,800xxxx:0106
-rip修改当前指令指针
ip:010e0100当前指令指针指向0100
-g执行
记住,一定要是完全相同的硬盘分区表,如果无法得到,可以使用diskedit之类的软件,手工填写分区表进行恢复。
7、余世维讲座(注意你的手下);
三、实习心得
在internet飞速发展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人们快速获取、发布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它在人们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网站建设在internet应用上的地位显而易见,它已成为政府、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倍受人们的重视。
计算机将具备更多的智能成分,它将具有多种感知能力、一定的思考与判断能力及一定的自然语言能力。除了提供自然的输入手段(如语音输入、手写输入)外,让人能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各种交互设备已经出现,虚拟现实技术是这一领域发展的集中体现。今天人们谈到计算机必然地和网络联系起来,一方面孤立的未加入网络的计算机越来越难以见到,另一方面计算机的概念也被网络所扩展。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兴起的internet在过去如火如荼地发展,其影响之广、普及之快是前所未有的。从没有一种技术能像internet一样,剧烈地改变着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习惯方式。全世界几乎所有国家都有计算机网络直接或间接地与internet相连,使之成为一个全球范围的计算机互联网络。人们可以通过internet与世界各地的其它用户自由地进行通信,可从internet中获得各种信息。人们已充分领略到网
络的魅力,internet大大缩小了时空界限,通过网络人们可以共享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信息资源。“网络就是计算机”的概念被事实一再证明,被世人逐步接受。通过这两年的学习实践中和老师的指导下以大量明晰的操作步骤和典型的应用实例,教会我们。使更丰富全面的软件技术和应用技巧,使我们真正对所学的软件融会贯通,熟练在手。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短暂的实习过程中,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所学知识的肤浅和在实际运用中的专业知识的匮乏,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对一些工作感到无从下手,茫然不知所措,这让我感到非常的难过。在学校总以为自己学的不错,一旦接触到实际,才发现自己知道的是多么少,这时才真正领悟到“学无止境”的含义。这也许是我一个人的感觉。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八天充实的实习,我认为对我走向社会起到了一个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是人生的一段重要的经历,也是一个重要步骤,对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有着很大帮助。向他人虚心求教,遵守公司纪律和单位规章制度,与人文明交往等一些做人处世的基本原则都要在实际生活中认真的贯彻,好的习惯也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培养。这一段时间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大多来自领导和同事的教诲,这是我一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这次实习也让我深刻了解到,在工作中和同事保持良好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做事首先要学做人,要明白做人的道理,如何与人相处是现代社会的做人的一个最基本的问题。对于自己这样一个即将步入社会的人来说,需要学习的东西很多,他们就是的老师,正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很多知识、道理。
今后的启迪。实习期间,同事们对我作了不少勉励和教导,今特结合自己的体会总结如下以笃后行:
应该更加勤奋地活学活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坚持理论指导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坚持"知识有用论";
做事情切忌急功近利,碰到矛盾要耐心争取时机恰当化解,做到以理、以德服人;待人要真诚,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并常能助人为乐;将来无论走到什么岗位都要尽心、尽力工作,坚持"勤、诚、俭、胸怀宽广"四项原则,甘做"物质上的平民,精神上的贵族";
在今后生活和学习过程中,继续坚持对问题的观察和研究,并不断把研究所得用以指导自己的行为实践,以争取自己思想的上进和人格的完善,将来要在有用的基础上做一个出色的人。

《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实训总结》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计算机实训报告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