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每个人的经历与看法都不相同,面对同一作品,想法当然千差万别,基于自己的思考和感悟,我们一般通过心得体会的方式把它呈现出来。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也许"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心得体会"就是你要找的,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一)

党的以来,从严治党不断落实,反腐倡廉不断深入,整顿不正之风,加强作风建设持续进行,我们应当抱有坚定的信心,把严以律己视作"清规戒律",切实坚定理想信念,严守党纪党规,不断提升思想境界,摒弃各种诱惑,进一步净化党风政风。

党员干部要真正严以律己,做到"严"字当头,关键是要心存敬畏,只有心存敬畏,才能坚守底线,不逾红线。首先要敬畏群众,只有对群众心存敬畏,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自己为官做人的"戒尺",才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其次是敬畏法纪,只有敬畏法纪,才会懂规矩、用规矩、守规矩,才会牢固树立法律红线不能触碰、法律底线不能逾越的意识,才不会在权力面前太"任性".最后还要敬畏责任,敬畏责任就是敢于担当,只有敢于担当,才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对国家负责。

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一方面要严格遵守党的组织纪律、工作纪律、财经纪律等各项纪律。不搞小圈子,不搞团团伙伙,自觉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另一方面,严守党的政治规矩,不是看怎么说,关键是看怎么做。要坚持党的领导,学党章用党章,正确处理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的关系,切实执行办党组的决定。

要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强化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带头遵法守法,严格依法办事能力。不断提升运用法治思维谋划工作的能力、运用法治方式推动工作的能力、运用法治智慧破解难题的能力,通过不断强化党性观念、法治观念。

"清廉之行,方有清正之誉",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这不仅是做人的准则,也是施政的纲领。如果把"律己"仅当做,台上一套、台下一套,表里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实则在演绎走向腐化坠落的悲歌。因此,我们要把党的纪律和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干谋权之私,不做贪腐之事,不沾不正之风,切实把严以律己体现到工作中。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严以律己,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要一辈子"挡得住诱惑、耐得住清贫、经得起考验",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在思想道德上追求进步,持之以恒,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创造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领导干部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二)

"三严三实"是互为党性修养表与里的关系,从严是表,落实是里。严以修身、严以律己、做人要实,是对领导干部内在修养道德的基本追求;严以用权、谋事要实、创业要实,是对领导干部付诸实践的具体要求。只有表里一致,深刻理解"三严三实"实质内涵辩证的统一,才能把"三严三实"教育抓实抓好。现就"严以律己"这一主题,谈几点体会。

要切实做到"严以律己"必须从五个方面加以努力:

一是明白一个"学"字。这里的"学",不是指学大道理,也不是学基本知识,而是向榜样学。"严以律己"是要有精神支撑和素养保障的。否则,严是空的,律是假的。党的教育实践活动中挖掘了很多的先进典型,十分值得我们学习。要以别人为镜子照照自己,要以他人的长处丈量下自己的短处,让自己真正找到社会坐标系上属于自己的位置,服从组织、尊重领导、团结同志。做官不能像官老爷,但做人必须像人。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在群众中树立威信,建立感情,做到理想信念不动摇、信仰不迷茫、精神不迷失,做政治的明白人。

二是坚持一个"守"字。我们是一个讲法治、讲党性、讲政治、讲民主的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制定了党的纪律和许多法律法规、社会制度。根据社会发展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管理、不同的对象,都具有规范的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的相关规定及党的纪律约束,全国人民只有遵纪守法,发扬民主,弘扬正气,才能更好推进社会的发展。因此,作为领导干部必须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守住思想的防线、办事的底线、法律的红线,主动把自己置于组织和群众监督之中,严格自律,以律促德,做到不想贪、不敢贪、不能贪,干净做人,清白从政。

三是践行一个"创"字。在"四个全面"战略思想的指导下,面临新常态中的新情况、新问题,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领导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排除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克服各类社会复杂的矛盾和问题。创新工作方法,规范管理制度显得十分重要。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变压力为动力,深入基层,了解民情,把握大局,做细工作,把党的意志转化为群众的意识,把人民群众的愿望转变为党和政府为民要办的实事。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不谋私利,不图轻松,兢兢业业,踏踏实实,以过硬的工作作风,取信于民,服务于民,这样群众路线就走好了,上下人心就齐了,干事的氛围就浓了,做好工作的动力就足了。

四是做好一个"改"字。有错必纠、立行立改,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做了大量工作的一件好事,但各地情况不一,仍需要在"三严三实"教育中持续抓好,不能放松。在基层工作中,缺乏了解、民主不够、拍脑袋行事、个人说了算的现象难免存在。如果领导干部能面对新形势、新要求,重视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对做过了、做错了的事敢于担当、勇于作为,改正以往的过错,指出问题的导向,做群众的贴心人,党群关系将会更加密切,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将会更加强大。

五是落实一个"带"字。党章规定,党员要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人数多、分布广,党员的带头作用发挥好了,那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少数党员的行为确实在社会上有些不好的反响,如信仰宗教、参与赌博、违法违纪、以权谋私、践踏宗旨等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表现。在"三严三实"教育中,要严肃纪律,加强教育,整顿党纪党风。尤其是领导干部能在这方面带头引导,大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帮助,扫除邪气,传递正能量,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在人民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凝聚力,丽水的各项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将会更好更快发展。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专题研讨心得体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领导干部“严以律己”专题研讨心得体会》的详细文章,觉得应该跟大家分享,希望对网友有用。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直指为人为政根本,切中干事创业要害,是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行为守则,也是履职尽责的准绳,必须时刻铭记、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论述“三严三实”时强调,严以,就是要心存、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为政清廉。践行“三严三实”,要从党政“”开始,其中,“严以律己”更是落实好其它各项要求的前提和保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凡事反求诸己”。作为“一把手”,要加强严以律己,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荡为官,切实树立“为民、务实、清廉”形象,起到榜样作用。
“善禁者先禁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关于“严以律己”,前人早就作出了表率,诸如公仪休嗜鱼拒收献鱼、诸葛亮自贬三级、刘少奇带头理发等。对党员领导干部而言,严以律己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
当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领导干部面临着许多诱惑和陷阱,只要你手中有点权力,逢迎者就会投其所好,稍有放权,就有可能走向不归之路。“己身不正,焉能正人。”倘若“一把手”不严以律己,搞“双重标准”,当局外人、作壁上观,“手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就会失了威信,授人口实,甚至影响和带坏身边人,沦为滋生腐败、违法违纪的“风险点”和“突破口”,把自己葬送在自己亲手挖的坟墓里。
“治人者必先自治。”“一把手”只有严以律己,行得端、走得正,才有“向我看齐”的底气,才有资格去要求别人,才能凝聚发展合力。“一把手”严以律己先要做到“三个自觉”。
严以律己要做到思想自觉。“一把手”要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一步强化宗旨意识、法律意识和廉洁意识,增强抵御腐朽思想和不良风气侵蚀的能力。要不断提升思想道德境界,坚持操守,珍惜名节,重视形象,谨言慎行,增强自我修养、自我完善的自觉性,常思贪欲之害、常除非分之想,只有这样,才能顶得住“糖衣炮弹”的打击,才能经得起复杂情况的考验。
严以律己要做到行动自觉。“一把手”要时刻保持警惕,常怀律己之心,常守为官之德。自觉遵守党内各项规章制度,自觉运用好手中权力。在行动上要讲原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要时刻牢记自己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只有为群众办实事的义务,而没有以权谋私的权力。
严以律己要做到约束自觉。“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于身”。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要善于接受监督,主动接受监督,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监督,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锁”
“一把手”严以律己还要做到“四个敬畏”。
严以律己就要提高纪律意识,敬畏党纪党规。党纪严于国法。要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做政治上的“明白人”。无数事例充分说明,一旦从思想上放松了纪律和规矩这根弦,言行上就会弊端丛生。一些党员干部腐败变质,都是从突破纪律、破坏规矩开始的。要把党章党纪、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惯例作为行为规范和规则,特别是要把学习党章作为必修课,凡是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做到的,“一把手”要首先做到;凡是党章规定党员不能做的,“一把手”要带头不做。
严以律己就要提高法治意识,敬畏法律法规。作为“一把手”,有权不能任性。要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心有所畏,做工作上的“规矩人”。要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法治信仰和习惯,坚决避免权大于法、有法不依行为的出现。要带头遵守法律法规,让法治思维融入血液之中,体现在实际行动之中,坚持依法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经营,努力提升依法工作能力和水平。
严以律己就要守住清正廉洁底线,敬畏制度规章。作为“一把手”,要保持清廉作风,做政治上的“清白人”。要常怀保持高度的政治敏感的敏感心,常怀对法律法规和权力的敬畏心,常怀求真务实、不断进取的“思齐”之心。要清白做人、干净做事、坦

严以律己心得: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


《严以律己心得:领导干部必须严于律己》是一篇好的范文,好的范文应该跟大家分享,重新编辑了一下发到小编。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为政清廉”。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守党的和政治规矩,自觉做政治上的“明白人”。
一、严以律己必须遵守党的政治纪律
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始终以党的纪律约束、规范自己的行为,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保持共产党人纯洁性的现实需要。党的纪律是铁的纪律,具有严肃性和强制性,严密的组织性和纪律性,是我们党的鲜明特征和政治优势。在新的形势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一名党员干部只有严格遵守和维护党的纪律,在律己上从严要求自己,自觉抵制各种利益的诱惑与各种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才能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和先进性,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1、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必须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严于律己要认真把握好一个“严”字,从小法律课本上就告诉我们: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在中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法律面前没有特殊公民,党纪面前没有特殊党员。党员不论职务高低、资历深浅、功劳大小,在纪律面前都人人平等。遵守纪律没有特权,执行纪律没有例外。只要违反了纪律,就要受到相应的处分。法纪既是对个人的约束,又是对个人的保护。党员干部对法纪心存敬畏之心,就会培养出正气,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发挥好党员示范表率作用,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利看做是一种责任,更好的用于为人民服务上,从严约束行为、制约权力、拒绝腐败,不断保持共产党人的纯洁性。要时刻牢记法纪就是高压线,任何时候都碰不得,更要把对法纪的敬畏,内化为自身的信仰和自觉行动,依法办事,严格自律。我们要带头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群众工作纪律和廉洁从政纪律,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自觉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局党组保持一致,维护单位的形象,维护处室团结,要切实把各项纪律规定转化为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2、严守党的政治纪律,要从遵守和维护党章入手。党章明确规定,共产党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执行党的决定”,“维护党的团结和统一,对党忠诚老实,言行一致,坚决反对一切派别组织和小集团活动,反对阳奉阴违的两面派行为和一切阴谋诡计”。我们要经常学习党章,深刻理解党章的内涵,牢固树立党章意识,自觉把党章作为根本的行为准则,用党章规范自己的言行,把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落实到教育培训、技能鉴定、企业军转干部等工作中去,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经得起考验,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坚定政治信仰、政治立场,永葆共产党人政治本色。
二、严于律己要从思想上、工作上、生活上严格要求自己
1、思想上严以律己,做到敬畏。敬畏党,就要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就要经常加强学习,用政治理论武装自己头脑,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真正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和感情认同。敬畏群众,群众是一杆秤、一把尺子,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和公仆意识,要经常深入企业,深入,密切联系职工,始终把粮食系统职工利益放在首位,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敬畏道德,古人云: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我们在生活中要养成简朴的生活作风,良好的生活习惯,高尚的道德情操,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守道德底线,规范日常行为,做到明大德、守公德。常修为政之德,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社会和人民的人;常思贪欲之害,坚守为人和做事的底线,决不越“雷池”半步,做到慎独、慎微、慎始、慎终;常怀律己之心,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确保大道不偏离、小节不丧失。
2、工作上严以律己,做到敬业。要爱岗敬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研人事工作、精通人事工作。精通工作,就要学好、学透人事工作的方针、政策,熟记于心,熟练运用于工作中。精通工作,就要经常深入企业、深入干部职工中,开展调查研究,真诚倾听职工呼声,真实反映职工意愿,真情关心职工疾苦,制定培训计划、组织技能鉴定要符合职工的愿望,符合粮食行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职工的检验。要敢于担当,

这是篇好内容,主要描述纪律、政治、做到、工作、职工、自己、遵守、自觉,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干部严以律己心得体会


干部严以律己(一)

"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对严以律己的阐述,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必备的思想作风和道德品质。常怀律己之心,既是对党的事业的高度负责,也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的负责,更有利于党员干部的健康成长。无论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上,党员干部都要讲纪律、讲规矩、讲原则,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常修为政之德,才能筑牢思想防线,恪守法纪底线。严以律己也是党员干部依法行政的准绳,要把严以律己作为毕生的座右铭,坚持严以律己、敢担当、敢表率,以良好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向着实现国家复兴的伟大目标砥砺前行。

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生命线"."吏不畏我严,而畏我廉;民不服我能,而服我公。"为官之道,廉、公二字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在工作和生活中常怀敬畏之感、常有自省之念。既然手握戒尺,就要深知戒尺之重,戒尺之威,敬畏之心不可无,戒尺之威不可亵。党员干部要通过"有所畏",最终要落脚到"有所为".通过严以律己,强化自律精神,提高自我约束能力。通过自省做到自知,通过自知达到自律。对群众的批评意见"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经济工作纪律和群众工作纪律,将维护国家法律和党的纪律的权威,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自觉抵制腐化堕落作为党员干部的为官为政之道,才能永葆党员干部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试金石"."严于律己,出而见之事功;心乎爱民,动必关夫治道。"习近平总书记在2013年全国组织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既赋予了好干部的时代内涵,又为广大党员干部树立了奋斗标杆和努力方向。要想达到这些标准,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需要严以律己,不仅要触及思想和灵魂深处,更要在政治上和行动中体现,做到明辨是非、敢于担当,勇于亮剑。不可否认的是,在少数党员干部中还存在一些律己不严的现象,他们把"律己"当做、流于形式,表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视规矩为儿戏,把做人的底线、为官的本分抛在一边,心想进退留转,眼盯功名利禄,心无敬畏,行无底线,任性用权。部分干部曾以公正、廉洁、清正自诩,却在实际行动中越过"红线",因沾不义之财、染不正之风、干违法之事而"落马".归根结底,都是没有真正的做到严以律己,把律己做成了律人。因此,把严以律己作为党员干部的"试金石",个中真假,一试便知。

严以律己是党员干部的"防火墙".习近平总书记在县委书记研修班上讲到:"各种诱惑、算计都冲着你来,各种讨好、捧杀都对着你去,你们往往会成为‘围猎’的对象。"对于党员干部而言,可谓一针见血。党员干部在为政生涯中面临着林林总总的诱惑,"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那些滑入歧途的党员干部,无一例外的将严以律己当成了耳边风,放松自我要求,放纵个人欲望。因此,党员干部更应把严以律己作为工作和生活中的拒腐防变的"防火墙"和"拦河坝",把权力关进笼子,切实消除权力寻租、腐化变质的"空间"与"土壤",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真正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不在糖衣炮弹面前吃败仗。

严以律己,看似简单,却需要党员干部用毕生的努力去实现,保持高度的自觉性和警惕性,自觉净化自己的朋友圈,时刻警惕顶着正义外壳的糖衣炮弹。在工作和生活中,要讲原则、讲规矩,低调为人,谨慎交友,分清圈子,坚决抵制饭来就吃、酒来就喝、事来就办的歪风邪气,坚决杜绝低俗的投桃报李的行为。要以"祸患常积于忽微"之心对待小事、小节、小利,时刻把自己的所作所为、一举一动同党员干部的形象联系起来,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管好自己的的"头、手、足",表里如一,内外兼修,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欲明人者先自明,欲正人者先正己。""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习近平总书记对严以律己的阐述,字字珠玑,发人深省。

干部严以律己心得体会(二)

习近平总书记在"三严三实"的重要论述中对严以律己提出了明确要求,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严守政治规矩,做到为政清廉。严以律己是对古今修己正身之道的凝练和提升,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思想政治建设和作风建设的重要原则,为党员干部指明了立身之本、为政之基,是领导干部成事之要。

严以律己是增强组织战斗力的重要基础,内化于党的建设始终。一方面,严以律己融汇在党的血脉里,是共产党人优秀的政治基因。中华民族自古就有严以律己的优良传统,"吾日三省吾身""归咎于身,刻己自责""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讲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党是先进文化的传承者,从诞生之日起,就把严以律己作为一条重要标准,对每一个党员提出要求。从井冈山到延安,从西柏坡到北京,90多年间,我们党之所以能始终成为国家和民族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带领全国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离不开严明的纪律和规矩。另一方面,严以律己也体现了党的建设的时代要求,是永葆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内在保证。我们党有8700多万党员,党员干部能否严以律己,关乎人心向背,影响政治生态与发展大局。当前,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有的丧失了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本色,有的漠视党纪国法,有的在"糖衣炮弹"前翻船落马,表现不一而足,但根子就是在理想信念上偏了方向,在严以律己上出了偏差。

党员干部做到严以律己,本质在于正确对待个人私欲与党性原则,关键就在面对各种诱惑时保持政治定力、守住法纪底线、把好私德关口。

一是以党纪国法为规,做清正廉洁的干净人。严守党的纪律是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一个政党,如果没有铁的纪律,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就会丧失战斗力和生命力。作为党员干部,首先要树立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坚定的政治立场,模范遵守党章,坚决维护纪律,在政治上讲忠诚、在组织上讲纪律、在行动上讲原则,始终站在党的立场上想问题、办事情。

严守法律规定是做人为政的根本底线。少数党员干部知法犯法、执法犯法,违法行为触目惊心,破坏了党的形象,也给自己带来了灭顶之灾。严守法律规定,就要筑牢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决不搞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权利交易,始终做到清廉自守、干干净净。

二是以知行合一为要,做对党忠诚的老实人。对党绝对忠诚是严以律己的核心。现在,党员干部中有少数"两面人",价值观扭曲、人格分裂、表里不一,大搞政治投机主义,伪装清廉、伪装纯洁、伪装正直,对组织演两面派,对群众唱双簧戏,用假面具掩盖肮脏的灵魂和丑恶的行为,成为"口言善,身行恶"的"国妖".党员干部严以律己,不仅要看说什么,更要看怎么做。严以律己不是一句口号、一种伪饰,只有真正内化于心,才能做到外化于行,体现到工作和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是以自重自省为戒,做防微杜渐的明白人。要做到慎独。"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东汉杨震"暮夜却金"的被奉为典范,以"天知,地知"对应"你知,我知",告诉我们"举头三尺有神明",做人为官就要心中有戒、心中有畏。在公众视线之外,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能不能正确对待利益诱惑,能不能坚定自守,考验着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做人从政的底线。做到慎独,根基在坚定理想信念。心有所向,方能行有所止。想清楚入党为什么、权力做什么的问题,真正做到一尘不染、一身正气。

要做到慎微。"积羽沉舟,群轻折轴。"大节与小节从来都是相互统一、互为依存的。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一些人情往来的小事算不上什么。但须知"小者大之渐,微者著之萌",有多少干部是从一顿饭、两杯酒、几张卡开始,渐渐滑向了贪污腐败的深渊。()对党员干部来说,在如何对待权力、利益的问题上,从来就没有小事,只有谨记万事皆有初,当遇到"第一次",听到"下不为例"的时候,坚决守住防线,才能让"病毒"无机可乘。

四是以接受监督为镜,做检身修德的清醒人。"观于明镜,则瑕疵不滞于躯;听于直言,则过行不累于身".党员干部严以律己,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社会监督和群众监督,以他律促进自律。要正确认识监督。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手中有一定权力,权力不见阳光就会滋生细菌,就会变质。监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而是一种约束,更是一种保护。有了监督,就可以在自律之上再加一把"锁".如果排斥监督,一意孤行,出了问题,犯了错误,则悔之晚矣。要敢于接受监督。接受监督难免会碰到"痛处",自己可能不那么舒服,这就需要有一心为公的勇气,有广泛纳谏的胸怀。把自己的言行暴露在公众之下,用"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态度对待监督,才能听到真话,发现问题,不断完善自己。要善于接受监督。随着信息传媒的发展,党员干部一些很小的事情也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引发广泛关注。出了问题想捂住很难,只有主动接受监督,该公开的信息及时公开,本着实事求是、为民负责的态度予以正确引导,方能为我们的事业不断增添正能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