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

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小编特地为大家精心收集和整理了“观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本页面!

观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由学习频道为大家提供阅读,希望此内容对您是帮助的!

看了电影《郭明义》后,我深有感触他总是看别人,还需要什么;他总是问自己,还能多做什么。他舍出的每一枚硬币,每一滴血都滚烫火热。他越平凡,越发不凡,越简单,越彰显简单的伟大。这是《感动中国》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

郭明义,一位普通的鞍钢职工。他出身平凡但他又是那么高贵;他虽然贫穷,但他又是那么富有;他很平凡,但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是那么的伟大,他就是被评为当代雷锋的郭明义。

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他本可以拥有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但是他却甘愿在单位需要的岗位上无私奉献。每天是早早地来到单位,忙碌着。他省吃简用,住在狭小的宿舍,却一直义务献血,帮助比自已困难的人,白血病人在他的帮助下生命得以延续,贫困儿童在他的帮助下学业得以继续他总以帮助别人作为自已最大的快乐。

他是一个被白血病人患者称之为爸爸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眼里,总能够找到比自已更困难的人,在绝望与失落面前他总能挺身而出,拉住别人的双手给人信心的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为粮,累了找家街头小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已做好事不难,难得的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做七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工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山司机到党委干事,从外国专家的翻译到风雨无阻的公路管理员,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刻苦专研业务,为厂里追回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得到外方公司的欣赏。半夜顶着雷雨、冒生命危险组织大家到工地抢险,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的危险,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鞍钢工人的身影。

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虽然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极大富裕,他的快乐是纯粹的,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我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按照局的号召,每天做13件好事,我始终并坚持的做着。时刻把党的宗旨记在心里,立足本职,服务好参保职工,为家乡社会和谐做出自已的贡献。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观看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


观看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

观看电影《郭明义》心得体会

观看了电影《郭明义》后,我深有感触。影片以郭明义帮助身患白血病的女孩——苗苗寻找配型为主线,紧紧围绕主人翁对金钱、生命、家庭等种种矛盾处理的态度,充分展现了郭明义丰富而美善的内心世界和坚定的人生信仰,深刻反映出他崇高的价值观、幸福观、高尚思想境界和博大的情怀。
郭明义最为感人之处是他无私奉献精神。被一个白血病患者称之为父亲的老好人,一个有着三次福利分房机会最终却让给他人的“活雷锋”。在他眼里总能够找到比自己更困难的人,在绝望与失落面前他总能挺身而出,拉住别人的双手给人信心的人。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容易,但几十年如一日始终坚持做好事很难。郭明义却做到了。郭明义同志20年无偿献血,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先后为身边工友、特困学生和灾区群众捐款12万元,资助了180多名特困生。一串串惊人的数字,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为了帮助身患白血病的患儿,郭明义积极加入了“中华骨髓库”。为了寻找合适的肝细胞为素昧平生的患者配型,他走遍鞍山大街小巷,饿了以方便面榨菜充饥,累了找家街头小客栈寄宿,历时三年,锲而不舍,坚持同患者手拉手,决不放弃,终于用真诚与执着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年轻的生命。
一个人自己做好事不难,难得是带动许多人一起做。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的倡议,共有6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累计献血15万毫升;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有28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资助特困生1000多名,捐款近40万元;他发起成立的遗体和眼角膜捐献志愿者俱乐部,已有200多名矿业职工参与。
郭明义可贵之处还有他对工作的不懈追求。他是一个被外国专家誉为最轴的中国人。从部队到地方,从矿山司机到党委干事,从国外专家的翻译到风雨无阻的公路管理员,他对待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他刻苦钻研业务,为厂里追回1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得到外方公司欣赏,外方专家两次劝他跳槽,并承诺收入可高出他当时工资的6—7倍,他丝毫不为所动。他负责43公里长公路的建设和管护工作,每天步行提前2小时到达现场并坚持15年,累计献工15000多小时。为了挽救国家财产,面对溃坝危险,他毫不退缩。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的鞍钢工人的身影。
郭明义的事迹,平凡而伟大。他的快乐源于他的付出,不是回报;他的幸福在于帮助可以帮助的每一个人,而不是得到别人的帮助。他虽然在物质上一贫如洗,但在精神上极大富裕,他的快乐是纯粹的,他的内心是充足的。
在充满物质诱惑的今天,我们每一名党员教师都应该向他学习关爱他人、关爱学生、无私奉献于教育事业,向他学习忠于职守、爱岗敬业、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学生服务。立足本职,淡泊名利、严于律己,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以学校的发展为主线,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在自己平凡的工作中创造出不平凡的事迹。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篇一:学习郭明义

暑期,我认真地了解并学习了时代先锋郭明义同志的的先进事迹。他的事迹虽不惊天动地,但点点滴滴却是可歌可泣;他虽是个小人物,但他的精神却是伟大的;他虽在平凡的岗位,但他的追求是崇高的。

郭明义同志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弱势困难群体化解矛盾,给300余个濒临绝望和无助的困难家庭带来新的希望;他用爱心“捂热”冷漠,甘做“润滑剂”的事迹感动了钢城,并在全中国引发了爱的潮流;他用大爱营造了一个温暖祥和的环境;他资助了180多名特困中小学生,而这些资金全来自他的省吃俭用;他无偿献血累计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有人说他是“傻子”,可我不这么认为。他用自己的事迹证明了他是时代的先锋,国人的楷模。身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要学习他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心底无私、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要学习他持之以恒、爱心不移的坚定意志,要学习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谐共处的崇高美德。

郭明义为什么能这样自觉地、长期地做好事呢?他的回答是:接触不同的社会群体,就会有不同的人生思考。如果经常接触唯利是图的人,就会把金钱财富看得很重;如果经常接触困难群体,就会不由自主地想帮助他们。我为自己能为别人尽点习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和谐共处的崇高美德。力而感到欣慰,也时常因为力不从心而感到内疚。我跟雷锋还差得很远,但依然还是希望你们多宣传我,因为这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在这个年代,雷锋精神并没有过时。

是啊,雷锋精神没有过时,永远不会过时。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我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格品行的感召力,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把无私奉献,刻苦专研放在首位。让我们接过雷锋的枪,举着郭明义的旗,在市场经济的大潮里,唱响《学习雷锋好榜样》。

篇二: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但如果做一辈子的好事就不容易了,郭明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事,却不图回报。

郭明义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安山钢铁工人。他的家庭并不富裕,如今郭明义仍然住在一个不到四十平米的房子里,在他家里连一样像样的家具也没有,更别说什么电器了。郭明义一件棉衣就穿了十年,棉衣都已经发黄了,他还舍不得扔,上班时,他要走很远的路,可他却不舍得花钱买一辆自行车,到了XX年,郭明义的工资还不到600元。然而,在这十几年来,他却一直用自己微薄的工资去捐助那些因为生活贫困而不能上学的儿童。他曾经捐助过这样一位小女孩,她叫杨诗雯,小时候,她的父母离异,到现在她还没有一件属于自己的新衣服。郭明义就帮她付学费,无偿的资助她,杨诗雯终于可以上学了。小诗雯从内心非常感谢郭伯伯,而郭明义却笑着说:“没什么,应该的。”就这样一句普通的话,让小诗雯感觉到爱的滋润是多么的温暖。

郭明义一直把奉献当做事业,只要为了奉献,他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到如今,收到了两百封了。平时,郭明义获奖时,常会得到一些奖金,而他却毫不犹豫的把全部奖金捐助给了别人。

这么多年来,郭明义不但捐资助学,还坚持无尝献血,坚持每月献一次血,现在,他已经捐献了40几次血了。一共捐了5万毫升的血,就这相当于他全身血液的十倍。

郭明义不仅自己献血,还带动大家一起献血。真可谓是爱的血液汇成爱的源泉。为了帮助更多的人,郭明义组成了“爱心连队”。郭明义还曾救过这样一个一岁的小女孩,那女孩叫小韩,刚一出生,就患上了先天性的白血病。于是,郭明义号召大家一起救这个小女孩,大家纷纷捐款,总共达到了十万佘。这虽然解决了小韩父母的燃眉之急。可是,要解决问题的根本,还是需要移植骨髓。郭明义就让医生从自己的的身体中抽出造血干细胞,看着小韩一天天地康复,郭明义露出了舒心笑容。

郭明义就是这样一个无私奉献的人,他就像是:埋在地下的树根使树枝产生果实,却并不需要什么报酬。

我通过学习,从毫不知晓,到十分熟悉,我心中的郭明义逐渐有了清晰明确的形象。如果有人问我谁是郭明义,我可以很自信的向他解说,他就是当代的活雷锋,是我们真正学习的楷模。因为郭明义已经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印象。而这种永恒不仅仅是一种印象,更是郭明义的精神,是他独有的积极进取奉献友爱的高尚精神烙印在了我的心里成为了永恒。同时,郭明义的这种精神也让我增强了工作的自豪感,不断学习充实自己的知识储备,并在本职岗位的实际工作中扎扎实实,努力创新,为成为一个高品位高素质的幼儿教育工作者而奋发努力!

篇三: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看到郭明义同志的事迹后我被震撼了,我感动了,和她女儿相似年龄的我又冒出了责备的声音——一个父亲,你为什么不把更多的关爱照顾给自己的女儿?这难道就是舍小家为大家吗?之后我一直想,是什么力量支持他几十年如一日的走过这般伟大的奉献道路?他这般回答了我的质疑:我不图任何个人的名利,图的是为党增光、为国分忧、为民谋利。

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奉献自己,每时每刻都在帮助有困难的人,每时每刻都惦记着别人的不幸和悲伤,他能忘记的是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家庭,自己的女儿。在她女儿的讲话中,我读到郭明义同志的愧疚,在那里,我还能读到她懂事女儿的理解和体谅,更读到无私的父爱。

做为一名志愿者,我也做过很多志愿服务,但是相比于郭明义同志,我做的就像是大海里的一滴微不足道的水,但是一片汪洋大海就是靠如此之多的水滴汇聚而成的,在感到渺小的同时,我又欣慰自己能加入志愿者这么一个光荣的家庭,能在课余时间奉献自己帮助他人,在给别人带去温暖的同时获取心底那份平静的幸福。奉献,这是一份光荣的责任。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一名青年志愿者,我该用怎样实际行动去诠释?我该用怎样的行动书写自己生命的高度?郭明义同志的一首诗中这样说:我常常问自己,我究竟能给你什么?我的朋友。虽不知道这个答案,但我深深地知道,我确实能给你,那属于我的生命,我的爱……他怎么可以这般的无私这般的伟大?

郭明义同志的高大将会深深的印在我生命里,每当想起这个当代雷锋,我想我会有更充沛的力量去不断充实自己,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虽然我只是一滴小水滴,但我不会放弃反射阳光奉献自己的机会。徘徊迷茫疲惫的时候,郭明义同志就是我学习进步的力量吧。有这么一位优秀的党员站在我们的面前,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用党员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作为一名大学生,这个社会的一员,我们也要懂得担当!

最后,谢谢党组织给我一次这么好的学习机会。要成为一名真正合格的党员,我深知的学习道路还很长,我也向党组织保证以后一定把握每一次学习成长的机会。

篇四: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

梳理郭明义的事迹,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线索清晰可见:他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学生,累计捐款10多万元。

倾听郭明义的心声,推己及人、无私忘我的心迹感人至深:看到困难学生、亟待输血的病人,我就想,如果他们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做;我始终觉得能够回报社会的还是太少,我必须尽心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明义的善举是感性的,也是理性的;既出自人性的良善、出自将心比心的感同身受,也出自一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人,既是家庭中的个体、单位里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受惠于社会的泽被,同时也应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

如果说社会是个庞大复杂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越是希望社会美好,就越是应该为他人分忧、为社会担责,扶危济困不是分外之事,而是一个社会公民的分内之责。这方面,郭明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我们对社会有怎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和付出。

从1979年获悉云南某地发生地震灾情后捐出身边的积蓄,到XX年成为鞍山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郭明义的助人善举一以贯之;从被他人的困境所触动,到主动寻找需要救助者,郭明义的志愿者精神成长发轫。在郭明义看来,与那些渴望帮助的孩子和工友相比,自己是富裕的,也正是在与受助者的情感互动中,他感到了关爱的力量,收获了至深的幸福。

在对他人、社会的关注中,郭明义总在问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够做些什么。这是社会公民意识成熟的表现。我们的社会以人为本,那么人应当以什么为本?有专家做出论断,人应当以社会为本。本,是双向的,是互动的。确立人以社会为本的理念,社会责任才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和弘扬郭明义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精神,就应该如郭明义那样在内心追问自己,在行动中践行社会公民的责任,每个社会成员都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用爱心和奉献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就能不断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用“郭明义精神”创先争优


今天在网上看到《学习郭明义心得体会:用“郭明义精神”创先争优》,好东西应该跟大家分享,把错别字改掉了,觉得好就请收藏下。

有一种力量让人感动,它就是大爱无声;有一种奉献震彻心扉,它就是热血豪情。郭明义就像这漫山遍野的矿石,朴实、坚毅、无私,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一篇篇感天动地的人间大爱,用爱心与义举无怨无悔地高高擎起了雷锋的美丽旗帜,不愧是我们这个时代真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引人钦佩,其精神充分体现了的先进性,展现了一个党员创先争优的人生示范,让我们从平凡中看到了崇高,从平常中看到了真诚,从平淡中看到了炽热,非常感动人、激励人、振奋人。作为一名党员,应立足实际,沿其人生足迹,深入学习,用“郭明义精神”在各项中创先争优。

在本职岗位中创先争优。在郭明义的履历中,曾有职务的多次变化,但每次在新的岗位上,他都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创造性地施展才干。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就是不容易。郭明义多年来始终把自己定位为一颗螺丝钉,把别人看来很简单、很容易而又不屑一顾的事,认真做到极致。工作服加大头鞋,这是郭明义几十年如一日的朴素形象;工作中,本来坐在办公室打打电话就能完成的工作,他却要下到生产一线,天天跟电钻、铲车、挖掘机和漫天的烟尘混在一处,而且每天提前两个小时上班;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立足本职,珍视本职,热爱本职,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对待本职,范文写作 严肃认真、严谨细致地做好自己经手的每一项工作,在脚踏实地、日积月累中铸造品格、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在勤学中吃透上情、借鉴外情、摸清下情,多思多想多干,找准推进工作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着力创先争优。

在实际行动中创先争优。“雷锋当年不也被人称为“傻子”吗?为什么我就不能做“傻子””这句话让人特感动和深思。做在前面,干出样子,一直是郭明义的信条。生活半世纪,助人30多年,先后参加了54次捐献全血和捐献血小板,累计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全部血量的10倍,可挽救75名危重患者的生命;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郭明义一家三口就住在不到40平方米的单室里;16年来,他捐款10多万元,资助了180多个孩子;他成立的“爱心团队”目前有七支志愿者大队,共计5800多人;自己家里一贫如洗,常年穿打着补丁的工作服,他却整天资助别人。纵观其先进事迹,无论每天提前两小时到单位、每次200毫升的献血,还是帮助身边困难职工、关爱困难群众等,皆为看起来不大的小事。但把这些平凡的小事串联在一起,集中体现在郭明义一个人身上,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从最平常、最平凡的事做起,写作网,教您怎样写范文 不畏艰难、勇挑重担,诚诚恳恳待人,踏踏实实做事,始终以饱满、乐观的热情投身工作,时刻严于律己,熬得住艰苦,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

在持之以恒中创先争优。一个人感动一次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生活在感动之中;一个“典型”人物,得到几个人的肯定并不难,难的是让周围人都认可;一个人,在别人关注下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直默默无闻地做好事。“人要讲诚信,我说过资助到孩子上大学,一定信守承诺……”,以几十年如一日无私忘我工作的态度,为我们诠释了爱岗敬业的真意。这就是绰号“郭大傻”、“郭大侠”、“郭大使”的郭明义。所以,党员干部学习郭明义,就应像他那样保持着炽热的工作激情,始终不辍地提高着自己的思想觉悟和业务素质,始终以尊敬、敬畏的态度对待工作,始终求真务实、踏踏实实地做好每一件事,将崇高的理想信念转化为高尚的职业道德,将对工作岗位的热爱与甘于奉献的敬业精神紧密结合,真正把郭明义精神内化于心、外践于行,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觉,努力争当服务科学发展、推进创先争优的表率。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