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

信心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如果我们想要打造一场优质的演讲,我们一定要写好一份演讲稿。演讲稿可以让演讲者掌控演讲的节奏,一篇优秀的演讲稿要怎么把它写好呢?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县电力建设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特别是经过近10年来大规模的农网改造,电力供电能力不断提高,电网建设日益完善,全县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彻底摆脱了以前经常拉闸停电的严重缺电局面。
三十年前,我县的供电状况非常差,全县的供电只是靠汤溪电站、坪溪电站的水电和部分乡镇集体经营的小火电(厂)发电供给,电力建设基本上一片空白,农村的大部分家庭还不能用上电。
电力员工: 改革开放初期,**的电网是独立的,外来的电无法进来,所以只能靠小水电,供电极度困难紧张,经常是无电,缺电,工厂无法生产,居民无法照明,居民对用电紧张有“今晚肯定无电,明晚不一定有电”这样的说法。而且电价非常高,农村在后期的电价的达到每度电×××元,相当多的群众无法用上电,用煤油灯照明。
直到1989年黄冈110千伏变电站建成投产,我县电网才实现与省电网的联接,形成了水电、火电和省电三位一体的电力供应格局。从此全县电力供应比以前更加充足,供电可靠性也大大提高。之后的10年,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县的电力建设特别是电网建设得到了较快发展。
原县电力局副局长张庆源: 为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从89年到98年的十年时间里,我县共投入近××亿元,完成了黄冈、新丰二个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城东、九村、上饶等三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的建设以及一大批电力基础设施的更新改造。
为彻底消灭了无电村,实现了村村通电,户户通电,降低线损率,提高农村电网供电可靠性、安全性和电能质量。自1999年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以来,我县在上级的大力支持下,加大了对农村电网的建设力度,共投入农网改造资金×××万元,共架设(改造)35千伏线路××8公里,10千伏线路1075公里,低压线路1597公里,改造台区×××个,更换高能耗配变×××个,改造35千伏变电站×××座,新装和更换主变3台,容量15300千伏安;架设10千伏线路××02公里,低压线路××39公里,改造台区×××个,更换高能耗配变39台。
经过30年来的建设,目前,全县拥有220千伏变电站×××座,安装主变压器2台,容量×××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站×××座,容量196000千伏安,35千伏变电站×××座,容量79600千伏安。初步形成了以220千伏**变电站为中心,以110千伏为主网架,与潮州电网连接的供电网络。
日臻完善的电网结构,使全县供电能力和供电的可靠性大大增强,城乡群众电气化生活水平实现了质的飞跃,工厂企业的用电量也飞速增长。
据统计,去年,全县的供电量××5亿度,其中工业用电××亿度。
全县的供电量比实施农电“两改一同价”前的××亿多度增加了近4亿度,有力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据介绍,目前,110千伏所城和井洲变电站正在加紧建设,不久将建成投产,加上计划建设的110千伏城南和三饶变电站,到时**电网的供电能力将更进一步得到提升。

f132.cOm更多演讲稿扩展阅读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通用版)


1978年,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共和国作出了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关键抉择,改革开放大幕拉开,古老的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到2008年,改革开放步入而立之年,回眸这×××个年头,中国经济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突破、大跨越和大发展;思想不断解放,观念不断更新,改革逐步深化并推动开放,开放也进一步促进改革。
“向海而兴,背海而衰。禁海几亡,开海则强”,30年间的改革开放恰如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一样,我们正是以一种更加开放的精神走向世界,为中华民族的和平崛起和伟大复兴,开洋看世界。
值此,从今天开始,我们推出年度策划“一日30年”,以每天两个版的“日志中国”,通过还原“卅年今日”的标杆性事件,来记录改革开放的历程,同时也记录30年的思想解放史。
我们一起重温历史。在以后长达一年的时间里,我们的报道将陆续回放中国30年来所走过的路。第一个经济体制改革方案的出台,第一个建立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中央机关,第一个股份制企业的诞生,第一个获得国际大奖的中国影片,第一个在国内举办的外国时装展,第一部移动电话的问世……许多现在看来已经成为基本常识的“新生事物”,在当时曾经引起多么剧烈的震动。
我们试图梳理发展脉络。我们不局限于对过往记忆的“叫醒”,更试图“窥斑知豹”,见微知著。我们不忘记抬头远眺社会森林之广阔,也更会低头审视一草一木生根发芽成长之生动。我们想从社会的每一个风云变幻、脉搏跳动中,对发展历程进行分析、解读和判断,得出中国前进的逻辑和路径。
这30年的历史,是国家综合国力从“濒于崩溃边缘”到“当惊世界殊”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通过一次次思想解放大讨论、破除各种思想束缚、寻找或者回归发展常识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改革不适合现代化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建立现代国家发展模式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是“放眼向洋看世界”对外开放、加大国际合作、逐渐融入世界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也是认识到须由单向的经济发展拓展为政治、文化、社会全面推进的科学发展的历史;这30年的历史,更是探求“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保护私产、保障自由、彰显权益的历史,因而也是全体人民共同创造的历史。
前进不是一帆风顺的。改革开放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对发展常识的重新发现和回归,都伴随着旧思想、旧体制的革除和新理念、新体制的建立。每当遇到前进中的困难,也总有人对改革开放提出各种责难,但是,经过一番思想的讨论,“改革不可动摇”仍会成为一种广泛的共识。这是因为,30年的成果,改革给了人们实惠和幸福,以及信心和希望——实践,任何时候都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
正如十七大报告所言: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的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改革开放“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
今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国家将隆重纪念并对“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回顾总结”。纪念过去是为了未来。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变革,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一些长久积累未解决的问题和矛盾已经凸显,改革由此进入“深水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这个“深水区”绕不

开、躲不过。那么,循着什么样的发展逻辑、踏着什么样的发展路径,顺利通过“深水区”,达至理想彼岸,回顾和总结30年历程,必能找到答案。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记忆深处的路


我是一个从小就爱做梦的人。1978年恰逢我豆蔻之年,梦便做得更多了。而自始至终氤氲心间的是大学梦。因为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走出那个闭塞的小村庄。为了这个梦,我少小离家求学。
学校里,老师经常敦敦教导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而那时真真切切让我吃尽苦头的却是从家乡到学校的那条曲曲拐拐坑坑洼洼疙疙瘩瘩的路。这样的路再配上“除了铃铛不响,哪儿都响”的自行车,一路走下来,骨头要散架,五脏六腑要出鞘。如果刚吃完饭就上路,饭会顺原路溜出来。如果赶上下雨天,人扛车子是常有的事儿,当然能扛着车子走路的是男生或假小子女生,像我这样的纤弱女生只有哭鼻子抹眼着泪的份儿。
1982年我参加了高考,而且分数上了线。那时候,分数上线后再填报志愿。母亲说,让城里*长的舅舅参谋着报吧,他见多识广。
去城里填报志愿的前一天,下了一夜的雨。
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就带我上路了。我们一人推一辆自行车,母亲说,上了公路就能骑车了。
出了家门,我们就一脚踏进稀泥巴里。平时轻快如滑轮的两个车轱辘这时就像不上套的犟牲口,你拚命推它,它却死命打嘟噜。母亲说,淤泥糊住了车轮子,所以转不动了。母亲一边说一边找来一小片瓦喳往下刮车轱辘上的湿泥巴。别说,这个办法还真灵,泥巴被刮下来后,自行车推起来轻快多了。可是走不了几步,就又推不动了。母亲就又找了根小树枝一块一块往下刮。可是车轱辘上的淤泥就像冬天和小朋友滚雪球,越滚越大,越滚刮的间隔时间越短。原来十步一刮,慢慢得,八步一刮,五步一刮,甚至一步一刮。路上没有那么多现成的瓦喳或树枝,母亲干脆用手一块一块往下抠。路走了不到一半,我“哇”地哭起来,一边哭一边回头去拾被淤泥粘掉的鞋。母亲看了我一会儿说,要不你先在这儿等着,我把这辆车子推上公路后再来接你。
母亲是怎样一步一步把她的那辆自行车弄上公路,又一步一步返回来,再一步一步把我的自行车推出泥淖的,我记不清了。事实上,当时我光顾气恼和委屈了,压根儿没想到母亲。但是,我和母亲走到公路上时的情景却永远留在我记忆的深处了。
刚走上公路,母亲一下子瘫坐在路边上,一边大口喘气一边伸手抠我那辆自行车车轱辘上的稀泥巴。这时,我看见母亲的头发一缕一缕粘在头皮上,脸上衣服上的泥水汗水像要把她淹没了似的。而让我张大嘴巴的是,母亲竟然光着脚,左脚大拇指上的湿泥巴红艳艳的。母亲的脚被扎破了。可是母亲竟然没感觉到痛,至少她看上去是这样,只顾一块一块往下抠泥巴。自行车终于转动自如了,母亲朝我摆摆手,示意我先走。这时我才知道,母亲连说一句话的力气都没有了。
可是,当时少不更事的我硬要和母亲一起走。母亲两手撑地好像很吃力地站起来,走到旁边那个土房前,拿过后车座上夹着的鞋,穿上,抠下几块堵在车轱辘上的泥巴,我们便一起上路了。
走在公路上,我有想飞的冲动,自行车的车轱辘又变成了滑轮跑得飞快。可是,母亲看上去举步维艰,每蹬一下脚蹑子,都要使出全身力气似的。有时我想,如果是现在,我们可以搭车去城里,母亲就不用受那份罪了,可那时,只有在城里的车站才能坐上汽车。我有时又想,即便那时有汽车,母亲也一定舍不得花钱省力气。

城建系统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领导、来宾朋友们:
当您在工作之余,闲瑕之时,与朋友、家人一起徜徉在我们美丽的城市,畅游在一座座绿树成荫、鲜花盛开的花园里,您一定会醉心于身边如诗如画的美景吧?您看,文明小区、广场雕塑、音乐喷泉、神奇般地映入我们的眼帘;四通八达的道路、鳞次栉比的楼群、入夜的霓虹,亮出了这座现代化新城的丰姿;萋萋芳草、锦簇花团、翱翔白鸽则向人们展示着这座滨江小城的青春与活力。凌空跨彩虹,广厦千万间,楼宇展新姿,绿色满新城,老街弹新韵,江畔景致新……
日新月异的xx,正一步步向“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设施配套、管理有序、环境优美”的滨江旅游城市目标迈进。几年来,县城区建成面积从×××平方公里扩展到×××平方公里,田坝新街、坝尾槽迎宾大道、高滩新区重庆路……一条条大道展新姿;高滩新区、盐丰小区……一幢幢拆迁安置房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天福园、紫荆豪园、金沙时代……一个个商住小区星罗棋布拔地而起;高滩新区、坝尾槽新区……一片片新区开发热火朝天。
作为一名普通的城市建设者,作为一名*员,我备感欣慰和自豪。正如我们的健康是由“救死扶伤、医德高尚”的白衣天使来守护;正如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由英勇无畏的人民警察来捍卫;朋友们,您身边如诗如画的城市风景,正是由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城市建设和管理者,用他们的双手创造出来的。他们中不仅有建筑工程师、工程设计人员、技术管理人员,更有许多奋战在园林、环卫第一线的工人。他们共同组成了一个爱岗敬业、团结奉献的集体,为城市建设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也正是他们,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把自己的理想、青春、汗水都奉献给了城市建设事业。
5月5日,成都康骨医院,党组书记、局长xxx在病床上向全社会作出掷地有声的服务承诺。超负荷的运转使他腰椎间盘突出,疼痛难忍,只能一只撑着腰弯腰行走,可他不顾疼痛,工地上、会议室、办公室、拆迁现场,到处都是他忙碌的身影。办公楼里,每天第一个到的是他,最后一个下班的还是他。医生建议必须做手术了,然而,病床上,他心里想的还是工作。快速出院后,“××”地震爆发,他不顾医生的叮嘱,腰上还缠着一圈圈绷带,他就带领我们深入灾区查看灾情,带头捐款,抗震救灾。
在我们城市建设的大军中,像xxx这样的城市建设者又何止一个?正是无数个吴德权似的建设者,为和谐美好新xx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党员干部杜民四,不记得有多少个今夜无眠通宵达旦?对xx的城市建设,他似乎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可曾经,他却没有精力保护好自己的妻子,让妻子一个人风里来雨里去操持家里家外,最终导致意外灾祸降临。然而,他无怨无悔,在城市建设这条雄关漫道上,他走过了多少风霜雨雪依然初衷不改,痴情不移。副局长何湘钟,城市建设已经融入了他的血液,他说一天不上工地心里就空落落的,我们都不记得他在工地上度过了多少个新春佳节?曹大尧,这个坚强的汉子,多少次不被群众理解,遭到打骂围攻,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可背地里,他也曾流下委屈的泪水,但第二天,你会看到,他仍然镇定自若地出现在拆迁现场,耐心面对群众,仿佛什么事都没有发生。郑朝芳,这个新来的纪检干部,上班第一天,高滩苏州路拆迁现场,啪的一声,一妇女一口痰正面吐在她脸上,她转过身,从包里掏出一张纸,擦干净,继续做拆迁户思想工作。高滩新区开发建设常务副指挥长x
xx,这个年近花甲的老人,你可曾看到他花白的头发?朋友,那不是岁月的痕迹,那分明是点点心血的凝结。
说不完的故事,道不完的精彩。我们的建设队伍,就是这般满腔热忱、任劳任怨,我们的*员,就是这样默默无闻、执着追求。如今的xx,高楼大厦多了,道路宽敞了,环境整洁了,城市愈加和谐美丽。可敬可爱的城市建设者正一如继往的奉献着、坚持着,精心呵护着我们的城市。烈日下,我们的*员种下绿树、植下绿草,也种下了万里长江第一港的文明和风尚;风雨中,我们的*员清理明沟、疏通暗渠,编织着水清岸绿的梦想;黑夜里,我们的*员还坚守在供水泵房里,听着马达的轰鸣声,也仿佛听到了清甜的自来水在千家万户流淌;工地上,我们的*员正挥汗如雨,构筑心目中最美丽的城市蓝图。
是的,我们在用心打造自己的家园,在用诗一样的语言重新诠释xx亘古的容颜。xx,将以一个崭新的形象崛起在云南的北大门!xx,将在共和国的历书写更加辉煌壮丽的篇章!

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春天的地铁工地


我在西安住得偏远,在北郊,十年二十年前,天黑了别处的人都不敢过来。怕遭暗算,怕被野狗咬。我刚安顿下那阵子,路边的大楼能数清楚,馆子更稀少。四野都是庄稼地和果园,虽说空气新鲜,感受到的季节也明显,但总有许多的不便,清净有了,心慌了要到灯火旺的地方去,就得走远路。那时候,住在北郊的,多是和我一样的外来者,怀着把日子过顺当的企图,却不敢存太大的奢望,想着有一碗饭吃,不生大病就烧高香了。
这几年,变化惊天。横竖的路都宽展,相互还连接着。新建的小区,用的也是洋名字。霓虹灯,大招牌,晃得眼睛花。车流人流,早晚不断线。体育馆盖起来了,图书馆盖起来了,立交桥开通了。人稠了,机会多了,老百姓也活泛了日子,有了精神上的想法。
甚至,修建地铁,也先从北郊的张家堡动工。对于北郊,我增添了满意,人问我住在哪里,我也能大声说住在哪里了。要是说起地铁,我会像知情人一样,说一些我看到的进展。实际上,地铁工地是啥样子,我了解的并不比别人多。有时散步到张家堡,好奇地铁工地的动静,但被漆成天蓝色的挡板围严了,光是听见时高时低的混乱的声音,隐隐嗅到一股股土腥气,我就猜,地下面掏挖得已经很深了。
快入冬时,尤家庄的地铁站也动工了。挡板上写着标语,有一句我印象深:克服一时不便,换取长久快捷。这是中国特色,有个空地方,总会被写上文字。到山里去,山坡上也能看到口号。我就想,等地铁修成了,以后出门坐地铁,我就要在这里进进出出,到钟楼去,到小寨去,也不用路上挤了,头顶上的方新村、龙首村、北稍门、北门、北大街一一呼啸着过去,一会儿工夫,便到站了,真的好。
我上班的单位,在路边,一栋楼,6层高,带个天台,高处看就是看的全,我能看见挡板围着的工地里头的情景了。
实际上,我也只能看到一个长方形的框子,嵌在未央路的东边,框子两侧,是水泥浇铸起来的,里头,是深坑,我看不到里头去。我只是看到,在框子的上端,横着架设了朱红色的铁管子,像大炮筒子那么粗,一根一根,相互距离能钻进一个人身子,总共有×××多根;再往下,还是一溜铁管子,也是红颜色,要细一些,两头已经固定到水泥中间去了。框子的南头,就是离我近的这一头,带着坡度,显然为了便于车辆进出,把材料运送进去,把泥土运送出来。挨着框子的东边,是一块空地,被分成两个区域,一个区域里横竖搭建了三间简易房,可能是库房,另一个区域,只有一间板房,似乎住着人,还有一头狼狗,被拴在房门口。让我感到吃惊的是,再向东,一片更大的空地,足有三个足球场那么大,竟然已经堆满了泥土,七八米高,十米高的样子,上头自然形成了五六个圆堆。也是在靠南边的土堆,碾压出了一个坡度,上面密布着轮胎印。
一天天的,风吹着柔和起来了,地气也在回暖,在地铁工地下面,能感觉到温度在升高吗?惊蛰已过,雨水落了几场,大土堆的湿气更重了。就在土堆旁,靠南边一点,一株孤单的柳树,隐隐泛出了绿意,枝条也柔软起来,看过去,似乎能看透,能看清柳树的骨头。我知道,土堆上也会生出成片成片的野草的,把整个土堆都能盖住。
西安是一座古都,地下埋藏着无尽的秘密。修建地铁,都有哪些发现,我还未曾听说。但是,地铁抵达的深度,也许就是汉朝人、唐朝人当初生活的地面,既有皇族的富丽堂皇,更多是民间百姓的寻常图景,这在哪个朝代,都是
如此,现在的地面上发生着的,无非是过往岁月的延续,从某种意义上说,昨天和今天,没有区别,是一样的。现在的挖掘,不是为了和过去对接,虽然历史在泥土里,也在地面上,上面,都是同一个天空。当有一天我进入地铁,我要去的地方,不是唐朝,虽然钢铁的轰鸣,可能会激起远去的年代的回声,但是,我见不到李白和杜甫,我渴了喝可乐,接听的是老婆从开元商城打来的手机。
这个春天正在深入,我安身的尤家庄,也在发生不可抗拒的变化。身在其中,我为这些变化,感到喜悦,偶尔也会滋生出一丝惆怅。地铁是我的期待,它与我有关,与我的生活有关。


演讲稿是人们在工作和社会生活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文体。它可以用来交流思想、感情,表达 主张、见解;也可以用来介绍自己的学习、工作情况和经验等等。希望《改革开放30周年征文演讲(电力系统)》一文能帮助您解决关于2024“电力系统毕业生自我鉴定”相关的问题,再次感谢您的阅读!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