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范文: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工作中,我们经常会撰写思想汇报,思想汇报是我们实践活动结果的具体表现。你知道怎么撰写一篇优秀的思想汇报吗?在此,你不妨阅读一下思想汇报范文: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仅供参考,我们来看看吧!

【编辑寄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范文:弘扬延安精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胜利之本、执政之基,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忠实践行群众路线中形成了延安精神。“只见公仆不见官”是党的干部形象的真实写照,“军政军民鱼水情深”成为党群干群关系的真实体现。

陕西作为延安精神的发祥地,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坚持把提高思想认识与突出实践特色相结合、把解决突出问题与创新体制机制相结合、把加快 “三个陕西”建设与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相结合,把弘扬延安精神贯穿始终,以上率下示范引领,叫响“向中央基准看齐”,以整风精神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 立行立改用行动取信于民,取得了重要的阶段性实践成果、理论成果和制度成果。各级党员干部普遍补了理想信念的“钙”、拧紧了纪律上的“螺丝”、打扫了思想上的“灰尘”,思想受到了教育,心灵受到了洗礼,精神得到了提升。

一、强化敬畏意识,在坚定立场中明确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延安精神的灵魂。延安时期,我们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确立了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新民主主义国家的政治方向,吸引了大批热血青年和有志之士从四面八方奔赴延安,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 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把延安精神作为重要教材,以延安精神为镜子,对照坚定正确政治方向的要求,深入查找理想信念方面的差距,切实增强政治定力,严格执行政治纪律。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深刻认识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强化敬畏意识,敬畏历史、敬畏人民、敬畏权力,始终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

强化群众观点。延安时期,党中央之所以能冲破日本侵略者的疯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靠的就是党和党的干部与人民群众同住土窑洞、同吃小米饭、同穿粗布衣,形成了军民鱼水般的深厚感情;靠的就是党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深深地扎根于人民群众之中,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必须时刻铭记“群众在我们心里的分量有多重,我们在群众心里的分量就有多重”,始终做到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的立场不能变。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亲人、当恩人,常怀敬畏之心、感激之情,始终做到为民立场不动摇、爱民本色不变质、亲民作风不丧失。

站稳政治立场。“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的政治立场就是人民大众的立场。延安时期,党坚持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大生产运动,开展“三三制”政权建设,发展民主政治等,极大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赢得了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和支持。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就是要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地向中央基准看齐,在政治上、思想上和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心同德、同向同行。

严守党的纪律。延安时期,我们党严格组织生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坚决执行党的决议、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克服消极腐败现象、维护党的生机活力,从多方面加强党的纪律,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夺取了革命的胜利。弘扬延安精神、强化敬畏意识,就是要更加坚定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防止和克服地方和部门保护主义、本位主义,不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杜绝在贯彻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做到令必行、禁必止。更加自觉地拿起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要更加敬畏权力,自觉把权力行使置于党的纪律之下,让纪律成为带电的“高压线”,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二、夯实责任意识,在干事创业中履行使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延安精神的精髓。延安时期,针对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错误思想的影响,我们党通过整风运动,全面清算了主观主义、教条主义的影响,确立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指引革命取得了胜利。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紧紧围绕“学习党章和延安整风精神”、“从领导干部做起、从我做起”、“正确对待意见、勇于开展批评”、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秦亡于奢”重要批示等专题,组织集中学习和深入讨论。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各级党员干部夯实责任意识,坚持向人民负责、向历史负责的品质,自觉向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开战,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使命要求落实到实实在在地为民行动上来。

继续解放思想。延安时期,我们的党通过整风运动从根本上端正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学会了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认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面对建设“三个陕西”的历史任务,面对在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中打造陕西经济升级版,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自觉把思想从不合时宜的观念、体制、做法中解放出来,使点子、政策、方案符合陕西实际、符合客观规律、符合科学精神。

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方式关系发展效果,关系群众福祉。延安时期,边区土地贫瘠、生产落后、外资匮乏、条件艰苦。我们党把自身的使命任务、群众的愿望要求和边区的实际情况有机结合起来,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的经济发展之路。今天,陕西处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新阶段,处在改革的深水区和攻坚期,处在建设西部强省的关键期,面临着许多矛盾、困难与挑战。实现既定目标,就是要围绕做大总量、做优质量,积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升级。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发挥科教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担当意识。延安时期,我们党顺应历史潮流,自觉肩负起抗日救亡的历史重任,汇聚起革命的洪流,延安成为革命的中心。弘扬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记“权力就是责任、干部就是公仆、领导就是服务”,以人民利益为先,以党的事业为重,是非曲直面前旗帜鲜明,公私对错面前原则至上,风险考验面前迎难而上,歪风邪气面前较真碰硬,不推诿扯皮、不文过饰非,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树标立规、做出榜样。

三、提升服务意识,在竭诚奉献中践行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延安精神的核心。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标准”,放手发动群众,建立了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和军民鱼水情谊。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引导党员干部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提高群众工作本领,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维护群众利益。要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关键是要维护好他们的切身利益。延安时期,我们党坚持“*提出的使各界人民都有说话机会、都有事做、都有饭吃的政策”,始终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处在封锁环境下的边区建设成为民主、模范的抗日根据地。当前,我们要把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服务意识作为有力抓手,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党的根本宗旨,着力改善社会民生,增加群众收入,完善社会保障,把就业致富、上学看病、住房社保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挂在心上,把党的各项惠民政策落实到“最后一公里”、贯彻到“神经最末梢”,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红利,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

解决群众困难。及时解决群众困难,群众才会把党当恩人、当亲人、当自家人。延安时期,我们党在实现好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同时,注重解决群众各种困难,始终坚持把群众意愿作为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根本依据。当前,我们要以群众呼声为第一信号,
及时掌握群众所忧、所怨、所难,与群众打成一片,“认亲戚” “结对子”,送思想、送政策、送技术、送信息、送温暖。

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愿望。延安时期,我们党之所以能在自然条件恶劣和敌人包围封锁的双重考验下,建设了一个生机勃勃的新社会,被誉为 “民主的中心”“中国的希望”,就在于党的各项政策体现了民意,广大党员干部的行为顺应了民心,真正做到了军民水乳交融。当前,弘扬延安精神、提升服务意识,就是要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用好民心“温度计”、掌握民情“阴晴表”,见微知著、防患未然,把矛盾解决在萌芽、解决在基层、解决在当地,不断拆除党群干群关系“隔阂墙”,架起党心民心“连心桥”。

四、保持清正意识,在严于修身中永葆本色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标志。延安时期,面对敌人的包围封锁,“困难真是大极了”,我们党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物质技术保障。教育实践活动中,我们省、市、县、乡四级联动,组织20多万名党员干部,“下基层、接地气、访群众、找问题”,深入全省2.6万个村、 1800多个社区和基层单位,驻村蹲点、现场办公、结对帮扶。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不断实现好党和人民赋予的职责任务。

常怀忧患意识。延安时期,我们党秉承“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忧国、忧党、忧民,为国家存亡、民族前途和人民幸福不懈奋斗。弘扬延安精神,践行群众路线,就是要牢记“四大危险”“四大考验”,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奉献,用党员干部的“辛苦指数”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换取对党的信任度。

厉行勤俭节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延安时期,党的领导人布衣草履、素食淡饭,体现了*人艰苦朴素的优秀品质。今天,我们要牢记“两个务必”,自觉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工作生活待遇标准,以俭养德、以德养政,不讲排场、不比阔气,真正做到与群众同甘共苦、荣辱与共,为实现“中国梦”积蓄正能量。

更加严格自律。延安时期,我们党把外在的纪律约束和内在的自律促动结合起来,警醒全党防止骄奢腐化、脱离群众,缔造了一个“十个没有”的全新社会。在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的新征程上,我们更要用好延安精神这个传*,用好严格自律这个优良传统。把延安精神作为涤荡思想尘埃、充盈内心世界、提升道德情操的有力武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紧紧围绕解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常补精神之“钙”、筑牢思想之魂。把“三严三实”作为座右铭,自筑“防火墙”,自套“紧箍咒”,自设“高压线”,练就金刚不坏之身,打造百毒不侵之体。

总之,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时限,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和运用民主集中制、批评和自我批评、严格党内生活、党性原则基础上的团结这“四大法宝”,继续用好延安精神这个“压舱之宝”,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敬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清正意识,在继承好、弘扬好、发展好延安精神中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为建设富裕陕西、和谐陕西、美丽陕西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坚强组织保证。


fWR816.CoM推荐阅读

思想汇报:践行群众路线



思想汇报频道为大家整理的《2015年思想汇报范文:践行群众路线》,请大家参考。

尊敬的党组织:

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党员干部要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集思广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当前十分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下,我党面临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而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线路。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党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在深进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全进程中,要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串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以求实打实的做实事、见实效。

思想汇报范文:践行群众路线


尊敬的党组织:

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党员干部要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集思广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当前十分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下,我党面临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而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线路。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党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在深进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全进程中,要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串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以求实打实的做实事、见实效。

思想汇报范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思考


【编辑寄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思想汇报范文: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时代思考》,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人民群众是党的力量之源,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使全党同志牢记并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以优良作风把人民紧紧凝聚在一起,为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目标任务而努力奋斗。”广东的实践证明,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对广东提出的“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保障。

一、群众路线是党的一切工作的生命线,越是改革开放越要坚持群众路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群众路线是永葆党的青春活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传*。广东地处改革开放的前沿,如何站在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高度,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切实增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深化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是摆在全省广大党员干部面前的一道重要的时代考题。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决定性力量。党的93年发展历程充分证明,只要我们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党就能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党的事业就能不断攻坚克难、铸造辉煌。群众路线是永不过时的传*,过去管用,现在管用,将来同样管用。只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限度地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依靠群众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真正落到实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才能顺利实现。

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是广东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的一条基本经验。2012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广东工作时对广东提出了殷切希望:广东要努力成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奋斗。这“三个定位、两个率先”既明确了广东今后的工作方向和目标任务,又充分体现了广东人民的迫切愿望。当前,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增长,现进入中速或中高速发展阶段的新常态,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攻坚阶段。要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的目标任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切实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和充分调动全省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凝聚共识,同心同德,共同奋斗。

妥善处理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广东改革开放先行一步,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暴露得比内地省份更早、更充分、更集中。广东改革进入深水区,区域发展不平衡状况亟须有效扭转,经济转型升级的压力急剧增大,各种利益冲突的协调难度不断加大,社会矛盾易发、多发、高发,社会基层治理体系亟待完善。广东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毗邻港澳,党员干部受到的思想冲击、利益诱惑、各种考验日益增多。要妥善处理这些改革开放进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善于集中群众智慧,充分依靠群众力量,满足群众愿望和合理诉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在党长期执政情况下,干部作风问题始终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解决的首要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地方的工作,成在干部作风,败也在干部作风;一个地方的事业,兴在干部作风,衰也在干部作风。在党群干群关系这对基本矛盾中,党员领导干部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因此,解决干部作风问题始终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首要问题。

转变干部作风,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思想是行动的先导。作风从根本上说是一个思想问题,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外在表现。要从根本上转变干部作风,必须用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武装广大干部的头脑,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切实摆正与群众的关系和位置,自觉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真正把为民务实清廉内化为人生的价值追求。

转变干部作风,必须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把为民务实清廉落到实处,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广东严格按照中央要求,既认真查找“四风”方面的共性问题,也紧密结合地方实际,切实深挖个性问题,坚持从看得见、摸得着的事情做起,在群众“最盼”上送温暖,在群众“最急”上见真情,在群众“最怨”上显实效。在第一批活动中,省委围绕突出问题开展了15项专项整治行动,第二批活动单位从群众反映的1.7万条意见中,对1900个突出问题建立整改台账,实行台账动态管理,做到解决一个,“销号”一个,不留任何死角,真正让群众满意。

转变干部作风,必须始终坚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转变作风的动力和引擎。广东省委始终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当好弘扬党的优良作风的“排头兵”“领头雁”。省委和各级领导班子以身作则、当好表率,要求下级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党员做到的,干部首先做到。省委常委认真落实中央规定的 “10个指定动作”,制定并全文公布整改方案,作出加强作风建设的11项承诺。大力弘扬焦裕禄精神,倡导“三严三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做焦裕禄式的好干部。同时不断强化党纪对干部作风的硬约束,紧密结合广东实际提出30项具体措施,并将各项任务分解落实到省直13个相关部门,确保中央八项规定在广东“落地生根”。

三、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利益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一个核心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就要从关乎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问题入手,善于在前进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利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利益,根本要靠发展。发展是硬道理,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发展来谈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广东虽然是经济大省,但区域发展严重不平衡、不协调问题仍然是最突出短板,也是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一年来,广东着力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珠三角优化发展,粤东西北加快发展,构建珠三角和东西北“双轮驱动”的发展新格局。突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园区建设、中心城区扩容提质这三大抓手,撬动粤东西北加快发展。2013年,粤东西北生产总值增长10.5%,比全省高两个百分点,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和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切实让人民群众在加快发展中得到实惠。

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利益,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民生问题与人民群众的幸福感直接相关。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搞好民生事业,提升民生福祉,让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成果。2013年,广东城镇新增就业164.5万人,促进创业17.6万人;城乡免费义务教育生均经费补助标准小学提高至750元,初中提高至1150元,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实施范围扩大至所有农村户籍全日制在校生;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流动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关系实现省内转移接续;建成保障性住房13.89万套,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目标任务;实现全省居民养老保险全覆盖,城乡居民月人均低保标准分别提高17.9%、16%,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18.2%。通过解决民生问题,实现维护发展群众利益,增强群众的幸福感,是广东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一个重大实践成果和显著特征。

实现维护发展好群众利益,关键在妥善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基层社会矛盾实质上主要是群众的利益纠纷和利益矛盾。运用法治的方式和手段协调好群众利益关系,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要求。广东从维护群众合法利益出发,坚持从源头上预防、排查和化解社会矛盾,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渠道;将社会矛盾的调处和化解纳入法制化轨道,广东在全国率先修订颁布《广东信访条例》,教育和引导群众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形成全社会自觉尊重法律、维护法律的良好氛围。第二批活动启动以来,针对基层矛盾多样、问题复杂、群众反映强烈等实际情况,广东把化解社会矛盾作为检验活动成效的重要内容之一,着力整治软弱涣散、矛盾问题突出的村(社区)等基层党组织,找准群众反映烈的突出问题立行立改,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本质上是实践活动,必须坚持用结果说话这个根本标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检验我们一切工作的成效,最终都要看人民群众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群众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重在实践。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必须把教育实践活动搞扎实,努力创造群众认可、不含水分、经得起考验的实绩。这是判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成效的根本标准。

坚持用结果说话,关键在群众满意。群众满意度是检验工作成效的尺子。教育实践活动是否有成效,不能由干部自己说了算,也不能由上级领导说了算,而应该由群众说了算。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广东紧紧围绕群众满意这一根本检验标准,严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眼睛向下、为群众做事、多雪中送炭”的要求,以实绩实效取信于民。群众感到变化的,是公款吃喝、送礼和文山会海之风得到有效遏制。2013年,全省性会议数量同比下降26%,省级考核检查活动精简 88%,因公出国(境)经费下降25.4%,党政机关“三公”经费拨款同比减少16.62亿元。群众感受最深的,是机关“办事难”得到明显转变。过去审批一个投资项目,需要799个工作日的“万里长征”,现在不超过145个工作日就能办下来,办事“跑断腿”现象有了根本改观。群众感到最实惠的,是看病就医便宜便捷了。目前全省共确定了42家平价医院,实现了每个地级市至少有一家平价医院。据统计,2013年全省平价医院的门诊和住院人均费用与当地同期、同级别、同类型医院相比,分别减少23.39元和1798.05元。这些实实在在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就是坚持用结果说话,以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根本检验标准的生动注脚。

坚持用结果说话,贵在立行立改。用结果说话,就是要积极回应群众最关切的问题,立行立改,结出群众满意的“果子”。广东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坚持把解决实际问题作为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的着力点,对查找出来的所有问题,不推不拖,不遮不掩。在“四风”问题上立行立改,在群众反映烈的问题上立行立改,在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立行立改。能整改的立即整改,一时无法整改的,建立动态整改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整改时限,限期整改,定期通报。

坚持用结果说话,依靠制度保障。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是教育实践活动结出群众满意“果子”的前提和保障。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来,为提升行政审批服务效能,广东省制定发布了《关于取消和下放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等一系列制度规定,取消和调整了近600项行政审批项目。为更好地接受群众监督,厘清政府权力边界,全省各地积极开展建章立制工作,特别是广州市在全国率先上网公布了3705项行政权力清单,保证群众可以对政府行政职权运行进行有效监督。

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没有休止符,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广东将在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取得成效的基础上,继续探索、不断深化、勇于实践,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党员思想汇报:践行群众路线


这篇《党员思想汇报:践行群众路线》,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党员干部要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才能真正了解到群众的所思、所想,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民生疾苦,才能更具体地知晓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要求,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带着深厚感情,走到群众中去,才能集思广益,找到化解矛盾的方法;才能“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得到广大群众的理解与支持。

在当前十分复杂的国内外情势下,我党面临执政的考验、市场经济的考验和存在脱离群众的危险,而我们要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功,实现“中国梦”就必须依托人民群众,相信人民群众,必须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同人民群众相结合的线路。展开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是我党践行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的体现,也是我党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正所谓打铁还需本身硬。我们在深进践行党的群众线路教育实践活动全进程中,要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串到教育实践活动的每个环节,以求实打实的做实事、见实效。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