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党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报告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中,我们经常都会撰写思想汇报,思想汇报是我们实践活动结果的具体表现。如何撰写出一篇优秀的思想汇报呢?下面由小编帮大家编辑的《预备党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报告》,欢迎大家阅读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人!

尊敬的党支部:

您好!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普通司法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另一方面还要将全会精神宣传好,加强对普通群众的宣传,让群众更加明白、直观的把握全会精神,增强对未来生活与发展的信心,坚决拥护、全力支持中央决策,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本人要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司法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人民司法为人民”这个主题,切实履行司法职责,全力以赴抓好执法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自己办理的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全省政法系统“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确保公正司法作为推进工作发展的第一要务,把主要精力、主要资源都用在执法办案上,不断改进司法作风,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落实司法便民举措,不断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三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严格要求自己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自身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升自己司法能力和政治业务理论素养,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提升社会公信力;四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

许多优秀的*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战斗英雄黄继光、董存瑞,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人民的好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群众的贴心人陈国明,一曲《村官颂》唱出他40多年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自强不息,勤劳俭朴,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淡泊名利,肯于吃亏,被誉为“雷锋式好村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不禁让我们为之动容。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青年党员不是更应该思量一下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吗?

我认为,青年党员要发挥自己年轻有朝气、有干劲的特点,带动周围的年轻干部。一要做到脑中有思想,用良好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这样,我们才能思之有方,言之有物,行之有效。二是要做到心中有对象。心怀服务对象、心系人民群众。竭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不断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关注、努力解决群众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将党的关怀带到每名群众身边。三是要做到脚下有本岗。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创出业绩,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我们青年党员更应做好表率。要立足实际,发挥专长,埋头苦干,不讲条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力争成为业务上的骨干、专才。四是要做到肩上有重担。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党员我们只能算是基本合格。要做先进的表率,就要能挑重担。

在重担面前,我们要有信心、有勇气、有行动,只要事业需要,我们就能不畏艰难,不讲条件,勇往直前心得体会。五是要做到手中有开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有创新,党的事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党的事业的创新,源于我们每个党员的创新。我们要通过双手汲取前辈们创造的成果,立足实际,拨开陈旧,依据规律,研究问题,寻找突破。六是要做到背后有形象。我们要在青年群体中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党的事业,需要我们兢兢业业地做事、坦坦荡荡地做人。我们青年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在我们身后留下最美好的形象。

此致

敬礼

fWR816.CoM推荐阅读

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报告


第1篇
2015年7月2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认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确定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十三五”规划必须紧紧围绕实现这个奋斗目标来制定。当前,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变,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我国发展既面临大有作为的重大战略机遇期,也面临诸多矛盾相互叠加的严峻挑战。我们要准确把握战略机遇期内涵的深刻变化,更加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和挑战,在改革开放以来打下的坚实基础上,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继续集中力量把自己的事情办好,不断开拓发展新境界。
*中央政治局10月12日召开会议,研究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重大问题,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央总书记*主持会议。
会议决定,中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于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召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之一是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检察机关作为司法机关,肩负着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法治责任,是公正司法的践行者,是司法公信力的维护者,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作为检察机关的一名青年干警,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形成于“思”。一是要坚持党的领导不动摇。坚持党的领导是《决定》中提出的重要原则。长期以来,一部分人对立地看待党的领导与法治建设,这种观点是错误的。从历史来看,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最根本的保证,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依法治国全过程和各方面,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从长远来看,党的领导和依法治国最终都统一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宏伟任务之中。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党的领导与依法公正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的关系,维护宪法法律,将党的领导、依法治国和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统一。二是要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不仅是指坚持法律在确认和保护公民在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上处于平等的地位,更是要求基层干警坚持司法为民,平和文明地接待来访者,依靠人民推进公正司法,通过公正司法维护人民利益,给人民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安全感,提高人民群众对司法公众者的信任度。在发挥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要秉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铁面无私、秉公执法的原则,坚持“老虎”、“苍蝇”一起打,严肃查办发生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身上的严重腐败案件,充分发挥司法作为反腐败最后一道防线的作用。
第2篇
2015年10月26日-29日,中国*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大幕即将拉开,公众的期盼也在升温,有关注人事调整,也有关注幕后花絮,更多的人关注会议议题。这次会议并不是普通的会议,它涉及的议题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
基于以往惯例,前几届五中全会都审议相关规划,比如十五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五规划,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一五规划 ,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十二五规划,而此次五中全会将审议十三五规划。众所周知,五年规划是我国国民经济领域最重要、规格的规划,不仅对全国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起着重要作用,还将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而十三五规划更是不同寻常,具有宏阔背景和鲜明特色。
十三五规划时间是从2016年至2020年。这五年恰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后冲刺的五年,还被称为“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要取得决定性成果的五年。”一定程度上说,十三五规划施行情况如何,能不能实现实现变轨超车,直接决定建成小康社会的成色,甚至影响到百年目标。究其因,十八大提出“两个百年”目标,其中中第一个百年目标就是在中国*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明乎此可发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乎两个百年目标,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系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基于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行,我们有理由对十三五规划抱以良好期待。但必须看到的是,目前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不小,第三季度GDp增速同比增 6.9%,创6年新低。再加上我们正处于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这些都是不可避免的挑战。正因如此,从三期叠加到三大转换 (增长动力的转换,经济发展方式的转换,新旧发展模式的转换),就是我们的共同选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适应、把握、引领新常态,是未来五年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值得注意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了“十三五”规划总体框架,强调“十三五”期间需要在十个领域取得“明显突破”。分别是:保增长、转方式、调结构、促创新、农业现代化、改革体制机制、协调发展、生态文明、民生、扶贫。将保增长放在首位,所传递信号不言而喻。我们一方面应看到,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另一方面更需通过制度安排实现预期目标,比如改革是制胜法宝、把创新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一个人的成长难免遭遇艰难时刻,超越困苦,人生就可能变得美好而辽阔,一个国家亦是如此。经济形势不好,并不代表束手无策,更不意味着就此沉沦。日前*总理提到,今年在世界经济低迷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前三季度我国经济增长 6.9%,保持在7%左右,尤其是就业比较充分,其中“双创”起了重要支撑作用。“创客”是下一次经济大潮的弄潮儿,“双创”则是经济增长的不熄引擎,这已被证明,必将继续证明。
此外,站在全国一盘棋的局势中,无论东部继续跨越发展,还是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以及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应对危机,我们有足够的武器;化危为机,我们有更多的牌可打。
“凡是过去,皆为序曲。”即将告别十二五,很快迎来十三五,可料想,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定义未来五年的新征程,将为党和国家的未来帛画新航标。保留信心,保留勇气,也保留智慧,共同迎接“风烟俱净,天山共色”的清朗未来。

预备党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
马俊军: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由之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完整阐述,即“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笔者理解*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实质是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质上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依托法治的稳定性、严谨性、可预期性、可操作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各种制度的执行更加严格更加高效。因此,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由之路。
科学立法要在立法的民主性、专业性、精细化、可操作性、刚性等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重点领域的立法取得突破
十八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立法要在立法的民主性、专业性、精细化、可操作性、刚性等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重点领域的立法取得突破,例如反腐立法。要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把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落实*总书记关于“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精神,重大改革须谋定而后动即先立法、后行动。
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法治政府能否建立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也在于实施。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样是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国家法律有80%是靠行政机关来执行的,所以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法治政府能否建立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严格执法首先要解决政府职能定位的问题,政府不能越位、缺位、错位,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职能定位应该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其次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揽权诿责、有责无权等困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多年的顽症痼疾。第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尽快推动《行政程序法》出台,通过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遏制行政****、促进行政民主。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为此,须围绕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个核心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首先,法院和检察院要摆脱受地方因素干扰办案的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破解司法权地方化的困境,广东省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尽快出台操作细则。其次,司法权的运行要遵循司法规律,法官和检察官要独立办案,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能否做到全民守法是衡量我国法治水平的根本标准
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就是有法律,无法治信仰,我国在结束了无法可依的时代之后进入到了有法难依的时代,因此,能否做到全民守法是衡量我国法治水平的根本标准。全民守法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守法,以党风、政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中国*执政的合法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但是我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全民守法必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官员提拔晋升这个指挥棒的作用。
刘 恒:设立行政法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遭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实质上也是对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一种监督与制约
*十八届四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我国未来的“依法治国”之路构建了一幅蓝图,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规制,即把“行政权力关进笼子里”。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核心、最直接的是设立行政法院。
设立行政法院具有现实必要性
首先,设立行政法院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的过程。而设立行政法院无疑是这一过程当中极具里程碑式意义的改革。从近20多年法治建设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可看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途径是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遭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实质上也是对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一种监督与制约。因此,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确保、保障行政诉讼的权力监督与制约价值。另一方面,权力****滋生的源头往往在于权力的不受监督、不受控制。而抑制****滋生,也需要从其产生的源头出发——监督与制约权力。行政诉讼作为一种重要的权力监督机制,也是制度化反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破除行政诉讼当前遭遇的地方化、行政化困境,是未来司法改革的重点。而设立独立的行政法院,则从根本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预备党员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一次把依法治国作为中央全会的主题,开启了法治中国建设的新征程。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是我国历第一个关于加强法治建设的专门决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部署,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任务。我们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和*总书记的讲话精神上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全会部署的各项任务,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省。

马俊军: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必由之路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本质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总书记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做了完整阐述,即“适应时代变化,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理解*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断实质是强调,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本质上是要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国家各项工作的法治化,依托法治的稳定性、严谨性、可预期性、可操作性,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使各种制度的执行更加严格更加高效。因此,依法治国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由之路。

科学立法要在立法的民主性、专业性、精细化、可操作性、刚性等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重点领域的立法取得突破

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六项重大任务,排在第一位的是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加强宪法实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必须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抓住提高立法质量这个关键。要恪守以民为本、立法为民理念,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每一项立法都符合宪法精神、反映人民意志、得到人民拥护。要把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贯穿立法全过程,完善立法体制机制,坚持立改废释并举,增强法律法规的及时性、系统性、针对性、有效性。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的新的历史条件下,科学立法要在立法的民主性、专业性、精细化、可操作性、刚性等问题上下功夫,更要在重点领域的立法取得突破,例如反腐立法。要紧紧围绕“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坚持把立法决策和改革决策更好地结合起来,落实*总书记关于“凡属重大改革都要于法有据”的精神,重大改革须谋定而后动即先立法、后行动。

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法治政府能否建立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也在于实施。中国和许多国家一样是个行政主导的国家,国家法律有80%是靠行政机关来执行的,所以行政机关能否严格执法、法治政府能否建立是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所在。严格执法首先要解决政府职能定位的问题,政府不能越位、缺位、错位,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这就需要政府在尊重市场经济规律的前提下,政府职能定位应该是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环境保护,减少对微观经济活动的干预。其次是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解决权责交叉、多头执法、揽权诿责、有责无权等困扰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多年的顽症痼疾。第三是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尽快推动《行政程序法》出台,通过行政程序提高行政效率、遏制行政****、促进行政民主。

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为此,须围绕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这个核心加快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首先,法院和检察院要摆脱受地方因素干扰办案的影响,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实现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破解司法权地方化的困境,广东省要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五中全会精神,尽快出台操作细则。其次,司法权的运行要遵循司法规律,法官和检察官要独立办案,由审理者裁判,由裁判者负责。同时要建立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的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制度。

能否做到全民守法是衡量我国法治水平的根本标准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法律的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目前我国法治建设的困境就是有法律,无法治信仰,我国在结束了无法可依的时代之后进入到了有法难依的时代,因此,能否做到全民守法是衡量我国法治水平的根本标准。全民守法首先是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人员率先守法,以党风、政风带动整个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中国*执政的合法地位是由宪法规定的,但是我党要坚持依法执政,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遵守法律,带头依法办事,不得违法行使权力,更不能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徇私枉法。全民守法必须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发挥好官员提拔晋升这个指挥棒的作用。

刘 恒:设立行政法院推进依法行政和法治政府建设

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遭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实质上也是对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一种监督与制约

*十八届五中全会首次以“依法治国”为主题,为我国未来的“依法治国”之路构建了一幅蓝图,具有十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核心是对行政权力的规制,即把“行政权力关进笼子里”。推进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最核心、最直接的是设立行政法院。

设立行政法院具有现实必要性

首先,设立行政法院有利于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建设法治政府是一个需要不断向前推进的过程,也是一个需要多方合力的过程。而设立行政法院无疑是这一过程当中极具里程碑式意义的改革。从近20多年法治建设过程中得到的经验可看出,对政府权力的监督途径是行政诉讼制度。行政诉讼制度为公民遭受违法行政行为的侵犯提供了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实质上也是对行政主体、行政权力的一种监督与制约。因此,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也需要进一步确保、保障行政诉讼的权力监督与制约价值。另一方面,权力****滋生的源头往往在于权力的不受监督、不受控制。而抑制****滋生,也需要从其产生的源头出发——监督与制约权力。行政诉讼作为一种重要的权力监督机制,也是制度化反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如何进一步推进行政诉讼制度的发展,破除行政诉讼当前遭遇的地方化、行政化困境,是未来司法改革的重点。而设立独立的行政法院,则从根本上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

关于预备党员学习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思想汇报


尊敬的党支部:
您好!
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心得体会。作为一名普通司法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把全会精神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另一方面还要将全会精神宣传好,加强对普通群众的宣传,让群众更加明白、直观的把握全会精神,增强对未来生活与发展的信心,坚决拥护、全力支持中央决策,为改革顺利推进营造良好氛围。
学习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后本人要结合工作实际,着力抓好以下工作:一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司法工作结合起来,深入实施“人民司法为人民”这个主题,切实履行司法职责,全力以赴抓好执法办案,努力让人民群众在自己办理的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二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全省政法系统“转变作风、司法为民”活动密切结合起来,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确保公正司法作为推进工作发展的第一要务,把主要精力、主要资源都用在执法办案上,不断改进司法作风,努力消除群众诉讼障碍,落实司法便民举措,不断提升办案质量、效率和效果,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司法公信力不断提升;三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严格要求自己紧密结合起来,加强自身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着力提升自己司法能力和政治业务理论素养,切实改变工作作风,提升社会公信力;四是把学习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起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市“十项规定”。
许多优秀的*员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战斗英雄黄继光、董存瑞,为了党的事业,不惜牺牲个人的生命;人民的好战士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群众的贴心人陈国明,一曲《村官颂》唱出他40多年来在偏僻的黄河滩区自强不息,勤劳俭朴,甘于奉献,乐于助人,淡泊名利,肯于吃亏,被誉为“雷锋式好村官”……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一幕幕感人的场景,不禁让我们为之动容。历史在进步,时代在发展,今天,面对新的形势,我们青年党员不是更应该思量一下如何走好人生之路吗?
我认为,青年党员要发挥自己年轻有朝气、有干劲的特点,带动周围的年轻干部。一要做到脑中有思想,用良好的政治理论武装头脑。这样,我们才能思之有方,言之有物,行之有效。二是要做到心中有对象。心怀服务对象、心系人民群众。竭诚为基层、为群众服务,不断深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积极关注、努力解决群众生活中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将党的关怀带到每名群众身边。三是要做到脚下有本岗。立足本职岗位,艰苦奋斗,创出业绩,是每个社会成员应有的责任,我们青年党员更应做好表率。要立足实际,发挥专长,埋头苦干,不讲条件,努力钻研业务知识,力争成为业务上的骨干、专才。四是要做到肩上有重担。做好本职工作,作为党员我们只能算是基本合格。要做先进的表率,就要能挑重担。
在重担面前,我们要有信心、有勇气、有行动,只要事业需要,我们就能不畏艰难,不讲条件,勇往直前心得体会。五是要做到手中有开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有创新,党的事业才有旺盛的生命力。党的事业的创新,源于我们每个党员的创新。我们要通过双手汲取前辈们创造的成果,立足实际,拨开陈旧,依据规律,研究问题,寻找突破。六是要做到背后有形象。我们要在青年群体中树立清正廉洁的良好形象。党的事业,需要我们兢兢业业地做事、坦坦荡荡地做人。我们青年党员有责任、有义务在我们身后留下最美好的形象。
此致
敬礼
汇报人: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