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汇报范文1500字:传承党的传统

不管我们是学习,还是工作中,我们都需要书写思想汇报,一份完整的思想汇报其实倾注着我们的心血。我们写思想汇报时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呢?或许"思想汇报范文1500字:传承党的传统"是你正在寻找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原本以为所有的烈士陵园都是这幅肃穆凄冷的场景,会让人肃然起敬,也会让人压抑沉默。怎知施洋烈士陵园却无比地欢乐祥和……或许,那样的场面才是对先烈的慰藉吧。
2012年6月20日,我们第78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七分党校管理学院第二小组的全体同学们在早上七点多前往施洋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瞻仰先烈遗迹,感沐革命精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还很早,走进陵园就看到了一群群晨练的人们,有打太极的仙风道骨的老人,有跳国标的活力四射的中年人,还有追逐打闹天真烂漫的孩子,好一副祥和的晨练图,原本肃穆的心情豁然雀跃起来。我们一路畅然地向陵园深处走去,直到走到施洋烈士纪念碑前才停住脚步,亦停住欢快的心情。抬头仰望这座五米高的纪念碑,我们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先烈的感激,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对前辈的崇敬,还是思古睹今心头油然而生的感慨。索性不去多想,静静立于碑前,再一次在心中细数在进行参观准备期间从网上以及大家的讨论中了解到的施洋烈士的一些信息:
施洋,湖北人,为寻求革命真理,曾先后在警察学校和法政学校学习,他加入律师工会后一直致力于保障****,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成为“劳工律师”。1921年10月,施洋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1年底赴长沙向*学习发动农运,与*、正在长沙请湘军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结拜为兄弟。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同年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之一,后被补就义。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面对敌人黝黑的枪口,施洋都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施洋就义后,汉口数千人力车夫在各码头设祭表达哀思。1927年,“二·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七”烈士纪念大会。后来,*在延安举行的“二·七”纪念大会上给予了施洋高度评价。1939年,为纪念“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这些文字游过我的脑海,幻化成一幅幅鲜活如在眼前的画面,先烈的壮志伟业已然远去,却又永远不会逝去。行至墓前,看到青松上纸扎的白花上面寄托了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不禁自觉惭愧,为何以前没有经常来看望、缅怀这位就长眠在我们身边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大群满怀感慨的青年人齐齐向施洋烈士墓三鞠躬,之后我们一行人主动向正在打扫陵园的大叔请求,希望能够亲自清扫一下施洋烈士的陵墓。清扫工作完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向陵园外走去,然后静静离开,我们的实践可以算是结束了,但心中的震撼远远没有平静,读了多少年的书,看了太多描写烈士墓的文字,已经不会再唏嘘感叹,但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什么是壮烈,什么是感动,什么信念,什么是榜样,什么是*人!
瞻仰过烈士碑和烈士墓之后,一路上又参观了无影塔等古迹和新建,并合影留念,有些遗憾的是施洋烈士纪念馆还不到开放的时间,所以只好把这个念想留给下次,不过这样也好,心里会一直惦着这个绿树幽幽,敬慕绵绵的地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距离心向往之的党还有几步远,但经过了党课的学习,烈士陵园的洗礼,早已从内心里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代不同,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像施洋烈士,像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拥有可以为党、为人民轰轰烈烈奉献自己的机会,但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这一次参观烈士陵园的震撼,时时刻刻记住默默地在烈士墓前对许下的承诺,哪怕是点滴,哪怕如微尘,哪怕似米粟,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党,绵薄之力,倾其奉献!

fwr816.com扩展阅读

思想汇报:传承党的传统


敬爱的党组织: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原本以为所有的烈士陵园都是这幅肃穆凄冷的场景,会让人肃然起敬,也会让人压抑沉默。怎知施洋烈士陵园却无比地欢乐祥和……或许,那样的场面才是对先烈的慰藉吧。

2012年6月20日,我们第78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七分党校管理学院第二小组的全体同学们在早上七点多前往施洋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瞻仰先烈遗迹,感沐革命精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还很早,走进陵园就看到了一群群晨练的人们,有打太极的仙风道骨的老人,有跳国标的活力四射的中年人,还有追逐打闹天真烂漫的孩子,好一副祥和的晨练图,原本肃穆的心情豁然雀跃起来。我们一路畅然地向陵园深处走去,直到走到施洋烈士纪念碑前才停住脚步,亦停住欢快的心情。抬头仰望这座五米高的纪念碑,我们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先烈的感激,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对前辈的崇敬,还是思古睹今心头油然而生的感慨。索性不去多想,静静立于碑前,再一次在心中细数在进行参观准备期间从网上以及大家的讨论中了解到的施洋烈士的一些信息:

施洋,湖北人,为寻求革命真理,曾先后在警察学校和法政学校学习,他加入律师工会后一直致力于保障****,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成为“劳工律师”。1921年10月,施洋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1年底赴长沙向*学习发动农运,与*、正在长沙请湘军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结拜为兄弟。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同年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之一,后被补就义。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面对敌人黝黑的枪口,施洋都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施洋就义后,汉口数千人力车夫在各码头设祭表达哀思。1927年,“二·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七”烈士纪念大会。后来,*在延安举行的“二·七”纪念大会上给予了施洋高度评价。1939年,为纪念“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这些文字游过我的脑海,幻化成一幅幅鲜活如在眼前的画面,先烈的壮志伟业已然远去,却又永远不会逝去。行至墓前,看到青松上纸扎的白花上面寄托了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不禁自觉惭愧,为何以前没有经常来看望、缅怀这位就长眠在我们身边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大群满怀感慨的齐齐向施洋烈士墓三鞠躬,之后我们一行人主动向正在打扫陵园的大叔请求,希望能够亲自清扫一下施洋烈士的陵墓。清扫工作完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向陵园外走去,然后静静离开,我们的实践可以算是结束了,但心中的震撼远远没有平静,读了多少年的书,看了太多描写烈士墓的文字,已经不会再唏嘘感叹,但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什么是壮烈,什么是感动,什么信念,什么是榜样,什么是*人!

瞻仰过烈士碑和烈士墓之后,一路上又参观了无影塔等古迹和新建,并合影留念,有些遗憾的是施洋烈士纪念馆还不到开放的时间,所以只好把这个念想留给下次,不过这样也好,心里会一直惦着这个绿树幽幽,敬慕绵绵的地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距离心向往之的党还有几步远,但经过了党课的学习,烈士陵园的洗礼,早已从内心里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代不同,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像施洋烈士,像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拥有可以为党、为人民轰轰烈烈奉献自己的机会,但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这一次参观烈士陵园的震撼,时时刻刻记住默默地在烈士墓前对许下的承诺,哪怕是点滴,哪怕如微尘,哪怕似米粟,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党,绵薄之力,倾其奉献!

6月思想汇报范文:传承党的传统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6月思想汇报范文:传承党的传统】,供大家参考!

敬爱的党组织: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原本以为所有的烈士陵园都是这幅肃穆凄冷的场景,会让人肃然起敬,也会让人压抑沉默。怎知施洋烈士陵园却无比地欢乐祥和……或许,那样的场面才是对先烈的慰藉吧。

2012年6月20日,我们第78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七分党校管理学院第二小组的全体同学们在早上七点多前往施洋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瞻仰先烈遗迹,感沐革命精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还很早,走进陵园就看到了一群群晨练的人们,有打太极的仙风道骨的老人,有跳国标的活力四射的中年人,还有追逐打闹天真烂漫的孩子,好一副祥和的晨练图,原本肃穆的心情豁然雀跃起来。我们一路畅然地向陵园深处走去,直到走到施洋烈士纪念碑前才停住脚步,亦停住欢快的心情。抬头仰望这座五米高的纪念碑,我们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先烈的感激,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对前辈的崇敬,还是思古睹今心头油然而生的感慨。索性不去多想,静静立于碑前,再一次在心中细数在进行参观准备期间从网上以及大家的讨论中了解到的施洋烈士的一些信息:

施洋,湖北人,为寻求革命真理,曾先后在警察学校和法政学校学习,他加入律师工会后一直致力于保障****,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成为“劳工律师”。1921年10月,施洋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1年底赴长沙向*学习发动农运,与*、正在长沙请湘军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结拜为兄弟。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同年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之一,后被补就义。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面对敌人黝黑的枪口,施洋都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施洋就义后,汉口数千人力车夫在各码头设祭表达哀思。1927年,“二·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七”烈士纪念大会。后来,*在延安举行的“二·七”纪念大会上给予了施洋高度评价。1939年,为纪念“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这些文字游过我的脑海,幻化成一幅幅鲜活如在眼前的画面,先烈的壮志伟业已然远去,却又永远不会逝去。行至墓前,看到青松上纸扎的白花上面寄托了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不禁自觉惭愧,为何以前没有经常来看望、缅怀这位就长眠在我们身边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大群满怀感慨的青年人齐齐向施洋烈士墓三鞠躬,之后我们一行人主动向正在打扫陵园的大叔请求,希望能够亲自清扫一下施洋烈士的陵墓。清扫工作完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向陵园外走去,然后静静离开,我们的实践可以算是结束了,但心中的震撼远远没有平静,读了多少年的书,看了太多描写烈士墓的文字,已经不会再唏嘘感叹,但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什么是壮烈,什么是感动,什么信念,什么是榜样,什么是*人!

瞻仰过烈士碑和烈士墓之后,一路上又参观了无影塔等古迹和新建,并合影留念,有些遗憾的是施洋烈士纪念馆还不到开放的时间,所以只好把这个念想留给下次,不过这样也好,心里会一直惦着这个绿树幽幽,敬慕绵绵的地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距离心向往之的党还有几步远,但经过了党课的学习,烈士陵园的洗礼,早已从内心里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代不同,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像施洋烈士,像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拥有可以为党、为人民轰轰烈烈奉献自己的机会,但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这一次参观烈士陵园的震撼,时时刻刻记住默默地在烈士墓前对许下的承诺,哪怕是点滴,哪怕如微尘,哪怕似米粟,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党,绵薄之力,倾其奉献!

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传承党的传统


这篇《积极分子思想汇报:传承党的传统》,是小编特地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敬爱的党组织:

“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原本以为所有的烈士陵园都是这幅肃穆凄冷的场景,会让人肃然起敬,也会让人压抑沉默。怎知施洋烈士陵园却无比地欢乐祥和……或许,那样的场面才是对先烈的慰藉吧。

2012年6月20日,我们第78期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第七分党校管理学院第二小组的全体同学们在早上七点多前往施洋烈士陵园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瞻仰先烈遗迹,感沐革命精神。到达目的地的时候还很早,走进陵园就看到了一群群晨练的人们,有打太极的仙风道骨的老人,有跳国标的活力四射的中年人,还有追逐打闹天真烂漫的孩子,好一副祥和的晨练图,原本肃穆的心情豁然雀跃起来。我们一路畅然地向陵园深处走去,直到走到施洋烈士纪念碑前才停住脚步,亦停住欢快的心情。抬头仰望这座五米高的纪念碑,我们无法描述自己当时的心情,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对先烈的感激,是作为一个入党积极分子对前辈的崇敬,还是思古睹今心头油然而生的感慨。索性不去多想,静静立于碑前,再一次在心中细数在进行参观准备期间从网上以及大家的讨论中了解到的施洋烈士的一些信息:

施洋,湖北人,为寻求革命真理,曾先后在警察学校和法政学校学习,他加入律师工会后一直致力于保障****,伸张公理,被广大平民成为“劳工律师”。1921年10月,施洋参加劳动组合书记部武汉分部工作,积极从事有计划的工人运动。1921年底赴长沙向*学习发动农运,与*、正在长沙请湘军援鄂的辛亥革命元老孔庚三人结拜为兄弟。1922年6月,施洋加入中国*。同年7月底,施洋领导汉阳铁厂取得了罢工胜利,后参与组建武汉工团联合会。1923年2月4日,京汉铁路工人举行总罢工。施洋是罢工的之一,后被补就义。无论是在敌人的法庭上,还是面对敌人黝黑的枪口,施洋都以大无畏的革命气概压倒了敌人,表现了一个*员视死如归的精神和对共产主义的坚强信念。施洋就义后,汉口数千人力车夫在各码头设祭表达哀思。1927年,“二·七”4周年时,武汉群众同国民革命军70万人举行“二·七”4周年纪念大会。会后,武汉各界群众为施洋、林祥谦等“二·七”英烈扫墓并在江岸举行“二·七”烈士纪念大会。后来,*在延安举行的“二·七”纪念大会上给予了施洋高度评价。1939年,为纪念“二·七”工人运动的伟大先驱,**湖北党组织和湖北全省工团联合会将施洋的遗体安葬在武昌城外洪山脚下,由江岸铁路分工会立“施洋先生之墓”碑。1953年,在武昌洪山修建了施洋烈士陵园,烈士遗体由山脚迁至山腰,建起巍然挺拔的“施洋烈士纪念碑”和烈士半身塑像。

这些文字游过我的脑海,幻化成一幅幅鲜活如在眼前的画面,先烈的壮志伟业已然远去,却又永远不会逝去。行至墓前,看到青松上纸扎的白花上面寄托了人们的崇敬和怀念,不禁自觉惭愧,为何以前没有经常来看望、缅怀这位就长眠在我们身边的革命先烈。我们一大群满怀感慨的青年人齐齐向施洋烈士墓三鞠躬,之后我们一行人主动向正在打扫陵园的大叔请求,希望能够亲自清扫一下施洋烈士的陵墓。清扫工作完成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向陵园外走去,然后静静离开,我们的实践可以算是结束了,但心中的震撼远远没有平静,读了多少年的书,看了太多描写烈士墓的文字,已经不会再唏嘘感叹,但真正来到这里,才明白什么是壮烈,什么是感动,什么信念,什么是榜样,什么是*人!

瞻仰过烈士碑和烈士墓之后,一路上又参观了无影塔等古迹和新建,并合影留念,有些遗憾的是施洋烈士纪念馆还不到开放的时间,所以只好把这个念想留给下次,不过这样也好,心里会一直惦着这个绿树幽幽,敬慕绵绵的地方……作为入党积极分子,我们距离心向往之的党还有几步远,但经过了党课的学习,烈士陵园的洗礼,早已从内心里以一个党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时代不同,也许我们永远都不会像施洋烈士,像千千万万的革命先烈一样拥有可以为党、为人民轰轰烈烈奉献自己的机会,但我们会时时刻刻记住这一次参观烈士陵园的震撼,时时刻刻记住默默地在烈士墓前对许下的承诺,哪怕是点滴,哪怕如微尘,哪怕似米粟,为了我们热爱的祖国,热爱的人民,热爱的党,绵薄之力,倾其奉献!

思想汇报范文:传承传统文化


敬爱的党组织:
在我看来任何一种思想文化的产生,都有其一定的历史发展基础。正像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立有三大理论一样,我们今天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创造的优秀文化成果、马克思主义一百多年来所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共产 党几十年来创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所形成的。因此,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十分丰富而深刻的理论渊源。

中华民族的现代文明建设,必须借鉴和吸收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包括历史的文化遗产和当今的文化创新,尤其要万分珍惜和充分利用自身的文化优势。历史已经反复证明,丢掉自己的东西,是最没出息,也是最没前途的。创新是民族和国家发展的生命和不竭动力,而继承又往往是创新的基础。数千年来,哺育了中华儿女的优秀传统文化仍然是今天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生活在中国和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世代相传,心灵相通的纽带不仅在于黑头发、黄皮肤这些表征性的东西,更是缘于对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承续。

我们今天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不是摒弃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是要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结合新的时代要求,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继续发挥鼓舞人民、凝聚力量的强大作用。因此,我们要以历史的眼光,用科学的态度,用可行的方法,充分挖掘和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重大作用,以传承中华美德,培育民族精神。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需要。国家的魂魄、民族的精神,始终是以文化为载体流淌在国人心中的。它直接影响到人的思维、行为及生活方式。一个国家的强大,其经济是与文化成正比的。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的创造和积累,积淀着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因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势必对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深刻而久远的影响。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今后发展和繁荣的肥沃土壤。

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发展中华文化的需要。民族的气节、民族的传统、民族的情感、民族的愿望等组成了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它们是民族的历史见证和发展脚步的痕迹。它必然体现着民族的精神,活跃着民族的灵魂。民族的亲情也在其中得到巩固。在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中,悠久的中华文明得以生长,中华大家庭得以延续,炎黄子孙在数千年的延续的传统文化中得到了传统的博大精深的文化熏陶。我们必须承认:正是有了这种传统文化的熏陶,中华文化才源远流长,才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民族精英,才催生了一代又一代的国学大师。

中华民族数千年积淀起来的优秀传统文化,应该成为一条绣满基因密码的金丝带,以其无边的法力在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中传承。高度重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对其进行科学的传承,就是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的需要。

综合国力,综合了经济基础和意识形态等诸多方面的指标。不仅仅是指经济方面的几项国际通用指标。既然它是综合的,代表着民族精神、民族情感、民族传统、民族愿望的民族文化,当然也应该是其有机的组成部分。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认为,传承中华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既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勤劳勇敢、团结统一、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也是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牢牢记住: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数百年来的战乱中,坚定信念、浴血奋战、前赴后继、宁死不屈,就是因为我们有积淀深厚的文化及其延伸出来的可贵的民族精神和民族大义。中华文明是由五千年的民间文化中的精华所组成的。它不仅需要我们这一代人的弘扬,更需要子孙后代的传承。请党组织相信我,我有决心学好这些我们文化中的精髓,让自己的头脑被知识武装。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