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教师研修班总结反思

忙碌充实的时间过的飞快,在忙碌中结束了这一阶段的工作,你要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一个回顾,总结是回顾过去,是为了更好地面对未来,能更好的提升业务水平。优秀的工作总结是什么样的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高级教师研修班总结反思,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级教师研修班总结反思

历史事件也只是一个偶然(7月12日上午)

中国人民大学的张鸣教授,是一位博士生导师,他在12日上午为我们做了《辛亥革命,摇晃中的中国》的报告,其间,用大量的数据和史实告诉我们辛亥革命时期鲜为人知的历史真相,当辛亥革命被当做历史的必然性写进教科书的时候,张教授开宗明义的说出这个革命的发生,多少带点偶然性。就像是张教授在他的博客中提到的“所谓历史,就是人的轨迹。人的路,经常有岔路口,历史也是。在以往的历史学家眼里,凡一件大事发生了,必定是必然的。他们的使命,就是找出为何必然的理由。但是实际上,历史中往往存在好些岔路口,之所以这样拐弯,而不是那样拐弯,往往取决于某些很偶然甚至很细微的因素。

张教授还提到辛亥时期媒体对政治的净化作用,媒体是自由的,它的监督功能才有,如果媒体是政府下的媒体,那么为当局服务还能有什么功能呢?

我不喜欢历史,是因为一直觉得这是一门怎么也学不会的学科,记不住那些事件发生的时间,背不下参与事件的人物和那些几乎千篇一律的意义。历史地图册也是让我头疼的图画,完全搞不懂东西南北。

但我还是毫不怀疑历史教材的正确,也从没有考虑历史这一学科应该培养学生怎样的能力,应该怎么样去理解我们的历史教材。

有人以为张教授这次的讲座是借辛亥革命的引子,联系当今的政治制度,呼唤一种觉醒式的变革,所以,第一个提问者这样说:“面对目前中国的腐败现象,变革的形式有哪些?对此,张教授的回答是:“这届政府是解决问题的政府,教育问题、住房问题、官民矛盾问题……其中官民矛盾问题已经超过了任何年代,仇官情绪很高,政府却没有彻底解决,而是朝后推,这样做的结果是有可能在某一天崩盘……

问题二是:“如果辛亥革命成功,现在的状况会不会好些?“

其实这个问题是没有办法回答的,张教授说:“历史没有假设.”

问题三:请张教授估计一下,什么时候会变天?如何看待拆迁中的暴力问题?

张教授只是给出一点建议:持谨慎乐观态度,并认为对事物进行两分法的判断是错误的。

问题四:就个体而言,在现在的社会如何找到自己的幸福?

张教授:我们要积极劳动,就能获得相应的报酬,不能逃,只能努力建设好自己的家园,先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再去维护公共权益。

问题:现在的政府有没有被媒体净化?

张教授:媒体的监督不够,但比起改革前,有了进步,现在政府拒绝净化,防媒体。(事实上现在的某些媒体不是不想监督,而是一旦监督形成文字,某个媒体就要夭折,我没看过只出版了一期就夭折的《独立团》,但我相信韩寒是有思想的。夭折的原因又有谁能说得清呢)

问题六:你个人怎样消减这种社会带来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能做什么?

张教授:我们还是有前途的,所谓中国人的劣根性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劣根性,所以不能妄自菲薄。作为教师,我们要去影响周围的孩子朝向光明,教育就是启发和激发认识世界的兴趣。

(我们能不能改变历史,或者说我们能不能创造自己的历史,当我们抱怨体制、诅咒政府的时候,我们在做什么?)

7月12日下午 关于历史的悖论 (《看历史》杂志主编 唐建光)

谁的历史

造纸术是谁发明的?是蔡伦?你一定回答是,因为教科书上是这么写的。那么,你有没有怀疑过教科书?

你可知道语文教科书中《朱德的扁担》还曾经是《林彪的扁担》?你知道周扒皮的原型周春富只是一个靠自己的一双手,靠自己节俭的生活才致富的小地主?你有没有试验过司南真的能指示方向吗……

如果教科书是假的,那么教科书上虚假的信息就会通过我们老师传递给学生,我们并不想成为帮凶,但我们也没有分辨真相与谎言的能力,其实这这里边隐藏着这样一个信息,如果我们没有这种能力,又不能改变教材,那我们可不可以试图找到一条让学生能自己分辨谎言与真相的途径。

问题一:为什么总是把揭露谎言的责任放到老师身上?

唐建光:这不是对老师不揭露谎言的批判,而是当我们正面教育制度的时候,老师应该告诉他们思维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多读书,多方面的去考虑问题,授之以渔。

(其实我们不能理解为唐老师的发言是对老师的批判,而应该理解为对老师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面对谎言的教材,我们可以怎么做,仅仅是成为教材和学生之间的纽带是不行的。但这一点其实对老师来说也很难,因为我们的改变意味着自己要对自己做一个手术,就是要剪碎有过的以往,一旦剪碎,我们、我,又是谁呢?所以,私底下,唐老师的发言还是引出了不少的议论。)

真相往往是可怕的,范美忠发言说:就高中生而言,不是他们脆弱,而是我们脆弱,我们不主张以掩盖真相的方式来保护。

FWR816.cOm扩展阅读

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8月15-20日,我参加了广东省基础教育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名教师培养对象高级研修班的学习。我想把这次的培训总结一下,和大家分享。以前都是什么都总结,这次就想把几个有感触的东西写下来:

第一.对“你真聪明”这句鼓励话的另一看法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课堂上,一个孩子回答出了别人不会回答的问题,老师会说“你真聪明”。以前我们都觉得这个老师很好,很会鼓励学生。但是,在听了梁教授的讲解后,我觉得梁教授的看法很值得我们深思。

教授说:鼓励应该从主观性上说,不要从客观找原因,这样孩子才能不断进步。比如,我们表扬孩子你真聪明,就是从客观上说的,对孩子没有什么作用,只会让孩子翘尾巴,觉得自己天生聪明。但是,这对其他孩子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觉得自己很笨,如果我们说“你今天听课真认真”或者“你真爱动脑筋”,就是从主观找原因,没答对的孩子呢,会认真听课,答对的孩子也不会翘尾巴了。

第二.十九层地狱的思考

一个杀人犯被枪毙后来到阴间,被阎王爷关进了18层地狱。在地狱中受尽折磨,他想自己真得太不幸了,没有比他更不幸的了。

一天,他在放风的时候惊奇的发现,阴间居然还有第十九层地狱。他很幸灾乐祸的问:“你们是什么人呢?你们犯了什么事情呀?”

十九层中的人答道:“我们是老师呀”

那人很奇怪。

十九层中的人继续说:“你呀,杀的是一个人。我们如果不认真呀,害的是一群人呀”

这个黑色幽默的启示:这就是教师工作的意义,也就是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工作的原因所在。

第三.傻大姐的故事

一个傻大姐,嫁人后生了一个胖儿子,很是得意,想回娘家去炫耀一下。

由于娘家较远,天快黑了还没有到家,傻大姐就急急忙忙赶路。走到西瓜地旁边的时候不小心摔倒了,把儿子摔到地上。

傻大姐急急忙忙抱了一个圆滚滚的东西就往娘家赶,回到家才发现抱了一个大西瓜。

这个故事给我们一个启示:我们急急忙忙做的事情,是否也像傻大姐一样呢?有没有抓住事物的本质呢?

这是我这次听老师讲课的一些感受,也有自己的一些想法,可能不正确,大家就当看故事吧。

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培训总结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

XX年7月5日至9日,我有幸在东北师范大学参加了合肥市小学学科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的学习。5天的集中培训,紧张而充实。紧张,是因为每天的培训从早到晚课程满满,作业一天一篇,仿佛回到了学生时代;充实,是因为除了能和来自全市骨干教师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之外,还有幸能够聆听到诸多教育大家的讲座,学习到了大量教育教学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培训中,我十分珍惜这一宝贵的学习机会,边听边思,以将所学能最大可能地运用于自己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去。

一、学习内容

本次集中培训是根据现代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教师专业水平发展的需要,以骨干教师为先,继而带动全市各中小学广大教师在师德修养、专业知识、课堂教学能力以及教学研究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升,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的、具有现代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能力的现代型优秀教师,从而推动学校的不断发展。

基于以上目标,本次培训,我们先后聆听了10位教育专家的报告。专家们分别从国家教育规划的新要求、新理念,三维目标的理解与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与科学评价,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定位与方法等方面作了详尽的讲解和诠释。课间,我们就学习的难点或实践中的困惑及时向专家请教,学员之间也相互交流,切切实实感受到了学有所获,学有所思。

二、学有所获

1、进一步更新了教育理念。柳海民教授在开班第一课以《规划纲要新要求 专业发展新期望》为题,着眼于《规划纲要》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为我们条分缕析地解读了《规划纲要》的内容。使我进一步明确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将学生的成长作为学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一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马世力教授在《教育理念漫谈》报告中提出“教育要想先进、强大,就必须有自己的核心价值理念。”在教改的实践中,我们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重视个性化教育,提倡探究性学习。理念是实践的先导,只有具备了科学的教育理念,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才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行,素质教育才会真正得以落实,孩子们才能得以健康成长!

2、要切实改革课堂教学方式。课改以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成了我们每一名接受了新理念的教育工作者的教学准则。然而,如何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渔”却是我们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大困惑。许多打着课堂改革旗帜的革新,正朝着与课改理念背道而驰的方向滑行,从我个人观察到的,大约有以下几种形式:穿新鞋走老路——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行为依然是以教师为中心,以本为本。机械教条主义——由于缺乏科学的引导,不考虑学情,采取机械的“拿来主义”,生搬硬套。形式主义,矫枉过正——为凸显“以生为本”,课堂表面热热闹闹,从而丢失了教师的主导。以上现象着实令人堪忧。通过本次培训,特别是聆听了李广教授的《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与实践追求》、刘艳平老师的《聚焦三维目标 提高教学实效》和王小英教授的《关于有效教学的几个基本问题》、王廷波校长《改变我们的课堂》等专家的报告后,经过不断学习、思考,初步明确了课堂教学方式变革的前行方向和落实方法。明白了有效教学与有效学习的关系关键不是“有效的教”,而是“有效的学”。要真正改变我们的课堂,教师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只教不研,正所谓“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真正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了,我们的课堂才会有深度,有广度,才会真正培养出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学生。

3、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优势,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本世纪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场由课程教材改革牵动出来的中国基础教育的全面的、整体的改革,这场改革的深度、广度、难度和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是我国教育领域的一场广泛深入的教育创新。当今社会已步入了信息时代,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促进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主要趋势和国际教育界的基本共识。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共识,是因为现代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信息技术手段)优化教育教学过程,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效益与效率的目标。作为全国基础教育信息化的领跑者——东北师范大学,拥有一流的理念和专家团队,本次培训,能够再次得到蜚声国内外的大师朱玉民教授和刘茂森教授的点拨,实则幸事。两位教授分别从“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学设计”和“整合的有效途径”对我们进行了具体的指导,既有先进的理论引导,又有丰富的教学案例剖析,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实践提供了清晰的操作思路。通过学习,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中,重点加强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坚定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校本教研的现代化,加大投入,完善校园网络教研平台的建设与运用;二是继续推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力度,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欣欣此生意 闻风坐相悦”,集中培训的时间不长,但我们的收获多多。虽然我还有许多知识没有完全消化,有待于回去以后继续领会、体悟、反思。但通过这次学习、培训、交流,我和其他学员一样深深感受到了一股扑面而来的教改清风,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我们一定会将本次培训所得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并身先士卒,带领学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于教改,以实际行动履行“骨干教师”应尽的职责!

科技与创新管理高级研修班学习总结


重庆市科委系统首期“科技与创新管理(复旦)高级研修班”于20xx年10月27日至11月7日在上海复旦大学举行。来自市科委处级领导,市有关科研院所的中高层干部共计30余人参加了本次学习。我和刘奇有幸参加了本次学习,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11月26日下午,我们乘3u8973赴上海浦东机场,于晚上7点半入住位于复旦大学旁边的汉庭酒店。当晚,市科委主任周旭设宴款待了全体学员。

11月27日上午8点半,开班典礼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212室举行。市科委人事处王守富处长主持了开班典礼,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徐忠院长致欢迎词,他代表学校向全体学员到复旦学习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复旦大学历史沿革与发展概况。他说,爱国奉献、学术独立、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复旦的核心理念,人才培养、知识创新、服务社会是学校的主要功能。本次学习,不仅是学员间的交流平台,也是学员与教授交流的平台。周旭主任做了开班动员,他阐述了本次学习的背景,目的与意义,提出了对学习的几点要求。最后,学员代表,市机电设计研究院的周艳代表学员发言。

简短的开班典礼后,进入正式课程。本次学习共10天,课程安排如下:

日期

课程

教师

备注

10月27日

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

葛正良

华东师范大学金融系主任、教授

10月28日

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与挑战

曹锦清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

10月29日

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

宁钟

复旦大学教授

10月30日

创新思维——改善心智模式

马种会

职业培训师

10月31日

管理干部的核心管理能力提升

李澄尘

职业培训师

11月3日上午

11月4日上午

危机管理与新闻发布

孟建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教授

11月3日下午

11月7日下午

《论语》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傅杰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4日上午

11月7日下午

历史视野下的中国传统文化

姚大力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5日

人际沟通艺术

张心忠

复旦大学教授

11月6日

走出哲学的美学科学发展观

谢维俭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

本次学习内容丰富,起点高,针对性强。重点围绕提高管理干部素质与创新能力为核心。如复旦大学宁钟教授主讲“创新思维与创新管理”报告了创新思维及其训练、企业创新战略管理、创新与企业不同层级战略的关系等内容。职业培训师李澄尘主讲的“管理干部的领导行为分析”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识自我——如何成为有效的管理者。二是了解下属,团队建设与管理等,其核心是提高中层干部核心管理技能。复旦大学张心忠教授主讲的“人际沟通艺术”有助于提升人际沟通的效能与效果。复旦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孟建教授主讲的“危机管理与新闻发布”,可帮助干部提高对媒体的认识,提升突发事件的应对和处理能力。

本次学习还涉及当前社会经济的热点问题。如华东师范大学葛正良教授主讲的“我国证券市场运行现状与发展前景”围绕正在发生的世界金融危机,报告了世界金融危机的成因分析,现状及发展趋势,对中国经济的重大影响。最后分析了对策研究。华东理工大学曹锦清教授主讲的“中国社会转型的问题与挑战”分析了我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有关政策设计、原因及对策,同时解读了中共十七大三中全会公报精神。

复旦大学傅杰教授主讲的“《论语》对中国人社会生活与文化生活的影响”,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姚大力教授主讲的“历史视野中的中国传统文化”,上海社会科学院谢维俭研究员主讲的“走出哲学的美学”这三门课程从哲学、美学等人文科学的角度,提出了当代中国处于社会转型阶段,充分发掘中国传统文化精华,重新构建中国社会的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实现科学发展的社会目标的重要途径。

在班委的组织下,全体学员利用周末(11月1日)还赴昆山经济开发区考察。参观了昆山京群焊材科技有限公司和昆山软件园。在返回的途中,品尝了著名的阳澄湖大闸蟹,游览了当地名胜——周庄。

通过本次学习,不仅增长了科技创新与科技管理知识,拓宽了视野,提高了自身素质;同时加强了与市科委领导以及市内同行的交流,因此是一次十分重要的学习。

几点建议:

1. 充分重视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尤其是实体经济影响的研究,以便制定合理的对策,减少其对我所科技与产业发展的不利影响。

2. 全市、乃至全国都掀起解放思想加快发展的学习,本所应至少在干部范围内大力开展相关学习。另外,在创新发展中,应避免过度创新和盲目创新。

3. 建立保护技术人员劳动成果,充分调动其积极性的机制,打造若干创新技术人才团队是我所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要保证。

4. 在当前十分复杂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5. 市科委加大了干部队伍培训力度,所里可为更多干部创造学习机会,同时应加大自主培训的力度,全面提高我所干部职工素质。

高级教师培训 化学教师研修学习总结


今年高级教师培训采取这种形式,我觉得非常好,对于教师的教学教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这些研修材料可说是经过了专家们精心的准备,也很有价值.

1.看了xx老师的视频课,受益匪浅收获良多。如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可将传统的讲授法与合作学习、探究式教学融合,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体验学习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信息,处理信息或数据的能力和学生的探究能力。并着力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学以致用,体现化学与生活、生产等密切的联系。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前组成学习小组,上网查找、收集、整理资料,然后在课堂上交流与讨论。

2.通过学习有不少新的认识:

㈠例如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的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①是不能正确处理必修模块与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的层次性问题。一方面,老师们忽略了必修模块与选修模块的衔接,在进行选修模块内容教学前,常会忽略学生在必修的已有基础;在教学后,又经常会忽略引导学生对“在必修基础上发展了什么?”这一问题的反思。另一方面是深广度把握不到位,经常出现“选修模块教学平庸化”的现象,即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教学中,仅关注具体知识的教学,缺乏对学科思想方法的体现。

②是在教学中没有突出化学反应原理模块特点。在化学反应原理模块内容的教学中,要突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验与理性推理相结合的特点,要关注物理化学基本思想方法的运用。

③是处理不好几个关系。例如,处理不好定量分析与计算的关系,将定量分析问题的思路与复杂的数学计算等同;在教学中死抠概念定义,忽视对概念的整体关系和内涵实质的把握;缺乏多样化教学处理方式,等。

㈡理解了为什么在高中教学中要引入“熵”?如何理解“熵”?

熵的因素跟焓的因素在决定化学反应方向上起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而且现代科学里面熵的概念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比如信息学里有“信息熵”,生命科学里有“负熵”,化学里面确定反应方向从有序到无序等等。也就是说,我们过去的中学生基本上一个“熵盲”,而一个搞自然科学的人如果不懂得熵,他就不能算是一个有教养的人。因此我觉得我们在中学课程引进熵等新的概念,对于中学生的思想观念的发展、适应新的科学的发展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对熵的理解要把握住两点:一是熵是用来描述大量粒子的混乱度的物理量,少量粒子谈不上“熵”;二是混乱度实际上就是均匀程度,混乱度最大就是最均匀。通常大家以为均匀跟混乱度好像是完全相反,实际上均匀就是混乱度,任何一个体系均匀了,就是混乱度最大了。譬如我们把一滴墨水滴到水里头去最后变成均匀了,那就是熵增加了、混乱度增加了。

㈢如何理解“自发反应”概念?

对自发反应的理解有两点很关键,一个是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不借助于外力(如光照、通电等)靠自身的能力来进行的反应;第二个一定要指明是在什么条件下自发,如果脱离了这两条去谈任何自发反应,我认为都是没有意义的。

这些高中新增知识学习在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方面有了很大的认识提高,谢谢!

3.学员提出不少好的体会和建议让我在思维广度深度都有进一步提高。

例如:xx市第四中学 xx :教师最大的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经常会“挖得很深”,逾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其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觉得认知困难,被动的进行机械记忆。听了xx老师对教材的分析既有高度又能结合教学实际,问题的切入和解决都达到释疑解惑的效果,很有收获。福安市第八中学 黄光华: 学生在学习化学必修1之后,对钢铁腐蚀的原理和危害性已有所了解,并能已有知识进行铁防腐,这对学习本单元知识有所帮助。目前,学生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观察能力的基础较好,只要我们教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思考,课内认真听讲,勤于动脑,规范操作,善于观察,那么学习本单元内容,掌握本单元重点内容和学习方法,应该是相对比较容易的。 南安市新侨中学 苏昆服

:对于原电池和电解池教学的最大困惑是难以把握教学的深度和难度,在教学中往往会“讲得够多、够深”,超越了学生的认知能力,脱离了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导致了学生觉得学习困难,被动的进行死记硬背,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学生的学习效果反而不好。听了xx老师对必修教材化学2和选修教材4教学要求怎么定位、如何把握深度和难度的分析,我感觉很好,很有收获。仙游县第二中学 王建林: 个人感觉原电池这一块的知识学生比较难理解,有的学生学习缺少从本质上的理解,觉得这方面的内容很难,进而就产生了畏学的学习态度。但我个人觉得其实原电池还是挺好理解的,在教学中应当适当的从反应的本质上对学生进行研讨,强调学生自己将原电池的原理推导一遍,这样他们就能够攻克这一难点。另外,对大家讨论的问题说说自己的看法——

1、盐桥问题:盐桥的问题,确实需要给学生点一点,但不必过于纠缠。主要是通过实验给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明白“没有盐桥,原电池不能够产生持续的、恒定的电流”就ok啦!

2、原电池是否电池:原电池当然是电池,但不一定是实用电池。没有盐桥的电池也是电池,但由于没有用盐桥将接界电势降到最低,所以肯定不是实用电池。如:单液浓差电池pt︱cl2(g,p1)︱hcl(aq)︱cl2(g,p2)︱pt。从实用角度看,没有盐桥的肯定不是“实用”的原电池。

总之虽然课程多、时间紧,但同学开展研讨与交流,并及时请教有关教师专家。通过学习交流,拓宽了知识面,提高了认识。认识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对自我的认识,认识到自身的不足,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学习对知识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个人必须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重塑自我,提升自我,更新观念,不断创新。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高级教师研修班总结反思》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高级教师竞聘演讲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