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区牧民定点扶贫工作计划

为了工作得到更好的规划,当然提前制定好一份工作计划是必不可少的。写工作计划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你知道写工作计划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吗?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牧区牧民定点扶贫工作计划》,欢迎你的品鉴!

工作计划是行政活动中使用范围很广的重要公文。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的各级机构,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都要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
以下是工作计划频道为大家整理的牧区牧民定点扶贫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更多阅读请查看本站工作计划频道。

2014年是第四个民生建设年,喀什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在地委、行署的正确领导下,贯彻*总书记考察新疆工作时重要讲话精神和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关于新疆工作一系列重大部署,落实中办发〔2013〕25号和新党办发一是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地委行署工作部署,推进民生工程建设。根据中办发〔2013〕25号和新党办发二是完善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围绕稳定、就业、教育、增收,富民,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的目标,实施科学扶贫、精准扶贫。把抓好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作为今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于4月10日召开会议,全面安排部署了全地区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工作。与相关单位、部门和驻村工作队沟通配合,进村入户调查农村扶贫对象现状和分布区域,建立农村扶贫对象建档信息管理平台。积极与自治区扶贫办衔接,确认我区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规模。

全地区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重点村1222个,占全疆重点村3029的43%,占全区行政村总数的52.09%,高于全疆34.5%的17.59个百分点,占南疆四地州2065个贫困村的46.91%;贫困人口1055916人。占农村总人口的32.43,占自治区260万贫困人口总数的40.6%。占南疆四地州2186244贫困人口的48.3%。其中:山区贫困村146个,贫困人口105480人;边境贫困村46个,贫困人口22802人。平原地区贫困村1030个,贫困人口927634人。

三是围绕农民增收抓好民生工程落实。结合喀什农村扶贫开发实际,把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夯实农民增收产业基础作为打牢民心、民安、民富这个长治久安的基础。把加大基础扶贫、产业扶贫、素质扶贫力度作为打好扶贫攻坚战的重中之重。积极与自治区扶贫办衔接,争取项目资金,打基础、破瓶颈,加快构建贫困村基础设施体系。上半年,共到位扶贫项目335个项目,资金37740万元,现已全部拨付到县,目前项目已全部启动实施。项目启动率100%;竣工项目156个,竣工率46.6%;在建项目176个,占52.5%;拨付资金24347.3万元,资金拨付率65.7%,预计8月底可全部实施完毕。

四是完善培训扩大就业,开展素质扶贫。就业是民生之本、致富之门、和谐之源、稳定之基。地区扶贫系统把充分就业作为促进贫困农牧民增收的第一渠道,把扩大贫困群众就业摆在扶贫开发的突出位置,以实现贫困群众“长期就业、稳定就业”为目标,积极与自治区扶贫办、对口帮扶单位协调衔接,落实培训项目83个,资金1314万元。按照培训内容有效实用,培训对象定岗到人,培训方式灵活多样的原则,举办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劳动力市场需求,能自谋职业、灵活就业的培训班。在培训过程中,注重技能式扶贫培训与就业式扶贫培训的结合,即培训能够长期从业实实现就业,成成为产业工人,实现农民转市民,农民转产业工人的技能型劳动力转移人才,也根据喀什农业农村实际,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的培训一批适应农村发展需求的季节性专业技能人才。如果树嫁接、果树修剪畜牧防疫改良、农机作业、农村五好建设等,通过培训,能够在相应季节就地、就近发挥技能特长,实现增收,让农民有事干,有钱挣,有盼头,能就业。树立贫困群众“我能行”的主体意识,用勤劳双手建设美好家园,达到促进社会稳定的目的。

五是践行群教活动,改进工作作风,推进扶贫工作上新台阶。扶贫工作与民生密切相连,扶贫办在群教活动中,自觉增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树立群众观点,增进群众感情,密切群众关系,把一切为了群众、真心服务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切实有效落实好重点人群、重点区域的扶贫开放工作。上半年,落实山区扶贫开发项目85个,项目资金9000万元,15个山区村受益;边境扶贫项目13个,资金2000万元,48个边境村收益。集中连片试点项目26个,资金3500万元,贫困村互助项目12个,资金1714万元,115个贫困村收益。争取扶贫龙头企业贴息资金457.32万元,帮助企业发展生产。在工作中,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深入贫困乡村调查研究,问需于民、问计于民,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对上负责、对下服务,工作重心下移,结合教育实践活动和“三民”活动,深入基层,与党员、群众开展面对面的交流、座谈,宣传国家的富农、强农、惠农政策,增进民族团结,让国家的扶贫政策深入人心,从而增强群众热爱祖国、热爱新疆、热爱家乡和感恩伟大祖国,维护祖国统一的

意识,增强群众“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强群众抵制“三非”,孤立极端宗教的自觉性。认真研究扶贫开发面临的实际问题,因地制宜提出工作措施和方法,努力做到情况在一线掌握、问题在一线解决、矛盾在一线化解、工作在一线落实、成效在一线体现。真正使“群教”活动落到实处。

四、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扶贫系统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一是认真学习中央第二次新疆扶贫工作会议精神,深入调查研究,分析喀什扶贫形势及致贫原因,落实中央第二次新疆工作会议关于对扶贫工作的要求,切实把扶贫工作扶到点子上,扶到根本上,扶贫扶到家。二是抓好农村扶贫对象建档立卡贫困县、村、户的识别、信息采集、电子录入工作,为精准扶贫打好基础。三是加大项目实施进度和资金拨付速度的督查检查,确保扶贫项目按要求实施,保质量运行,按进度拨付资金。四是做好新增项目的申报与对接工作,为喀什扶贫开发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五是做好群教活动阶段工作。推进“三民”活动深入开展,增加扶贫实效,推进地区扶贫开发工作再上新台阶,为实现喀什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做出积极贡献。

FWr816.Com拓展阅读

师范学院三送工作队定点扶贫工作计划范文


根据省开展第二轮定点扶贫贫困村工作的安排,自2012年起我校在县三标乡村开展定点扶贫工作。经过去年一整年的工作实践。20xx年我们将更加注重实效,从解决群众的生产生活困难着手,充分调动有关社会资源,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做好村民活动场所建设:

1.完善村村部办公楼建设。

2.新建小学教师住房两间。

3.新建文体活动场所(农民书屋、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等)。

二、抓好土坯房改造工作。

紧紧抓住《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机遇。加快村的土坯房改造进度。将边远山区、地质灾害易发区的村民移民异地建房,做大石子岌自然村落,并在乡村的统一部署下做好规划设计,改善农民的居住条件。

三、引导产业转型,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争取林业部门的支持,重点做好毛竹林的改造工作,使该村大面积的毛竹林品质和产量有较大幅度的提升。让村民能够“靠山吃山”。同时,有序引导劳务输出,使剩余劳动力有工可做,收入稳步增长。

四、加大对贫困家庭的帮扶力度。

对村的因病、残等原因致贫的贫困家庭,进行经常性走访,深入了解他们的所急所需,尽最大努力帮助他们发展生产。在去年重点关注走访二十户贫困家庭的基础上,今年力争扩大至三十户。用足帮扶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倾注人文关怀。

五、协助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1.助做好国家扶贫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使其发挥最大效益。

2.协助做好高速公路建设征地拆迁的安置及补偿工作。

3.配合香港“地球之友”(环境保护团体)做好区生态保护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

4.力争设立村“卫生室”,方便群众就医看病。

5.配合相关部门,做好党员及群众的致富技能培训。

6.发挥部门优势,继续组织好大学生到村进行“三下乡”及支教活动。

农牧民培训工作计划


农牧民培训工作计划

***20xx年农牧民培训工作计划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国务院32号文件精神,提高我地区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和就业能力,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根据我地区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特制订20xx年农牧民科技培训计划。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在农牧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上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农业厅及地区有关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三个面向、四个服务”的工作思路,紧紧围绕地委、行署及各县(市)农业工作的实际,结合我地区实际,大力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着力提高广大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运用农业先进技术的能力,加大新成果转化率,加速农民知识化进程,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多形式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
二、目标任务
根据党的十七大及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目标,结合国务院32号文件要求,抓好农牧民科技培训工作。
1、实用技术培训
通过科技之冬、科技之夏、进村入户、测土配方施肥、科技书屋、电台(电视台)播放科技节目等形式,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即计划培训2.5万人。
2、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20xx年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培训0.3万人。主要培训广大农村劳动力、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的回乡青年、农村复员军人、农民经纪人、村组干部等. 培训内容为:家政服务、物业保安、宾馆服务员、烹饪、机械修理、计算机、汽车驾驶、装饰工、建筑、打苇技术、捕捞、制砖、旅游服务、公路建设等专业。
3、阳光工程培训
积极争取阳光工程培训项目,计划争取培训任务500人。重点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前的短期职业技能培训,辅助开展引导性培训,培训时间一般为20-180天。职业技能培训以“订单培训”为主,根据市场需求,以制造业、服务业、建筑业等行业为重点,按照相关岗位对从业人员基本技能的要求开展培训;引导性培训以基本权益保护、法律知识、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寻找就业岗位知识为培训重点。
4、积极参与少数民族的双语培训工作。
20xx计划培训1400人。利用农广校体系分布广,贴近基层,贴近农牧民的优势,开展农村少数民族就业常用汉语和上岗常用会话培训,提高农牧村民族劳动力汉语水平,提高就业语言交流能力
5、做好农广校与当地电台、电视台联办科技培训工作。
三、主要措施
1、督促各县(市)校早计划、早安排,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措施,为做好全年的培训工作打下基础。
2、督促各县(市)校积极做好培训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项目建设,提升体系开展农民科技教育培训工作的能力。
3、督促各县(市)农广校要结合本地实际,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已开播栏目的要进一步扎实有效地办好专题栏目,还没有开播栏目的县(市)分校要力争年内开播,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络、文字教材、音像教材、报刊、杂志等多种远程教育传播渠道开展培训,并作为评估条件之一,纳入年终工作考核。
4、督促县(市)农广校在音像资料库、农民科技书屋等媒体资源建设及利用上下功夫。
5、督促县(市)农广校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牢固树立质量意识,重视和做好农民培训管理,提高质量。不断提高教师素质,确保教师素质过硬,让参训农民真正学到科技知识。


扶贫工作计划


根据团党委的安排和部署,为全面构建和谐社会、打造新型职工队伍,广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切实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民心工程进行落实。近年来,我连党支部在团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党群、干群得到明显的好转,为持续开展此项工作,现将我连党支部2009年扶贫工作做如下安排:

一、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扶贫领导机构,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一)领导机构:村扶贫工作计划组长: 成员:

(二)工作思想及职责

党员、干部结对扶贫帮困是在连党支部领导下,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建设屯垦戍边新型团场的要求及按照党的宗旨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全面落实构建和谐社会的各项要求,进一步调动广大党员干部的积极性和提高大家的自觉性,以增强党群、干群关系,增强支部的凝聚

力和战斗力为工作重点全面开展工作。

党支部针对本单位职工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或因病导致贫困的职工,各党员干部主动为贫困职工帮困、解困,从资金、技术、劳力、信息、思想、物资等六个方面给予极大的支持和帮助,使贫困职工尽快脱贫致富。同其它同志进入一新的发展平台,所以我们要用真心去关心、帮助,给他们创氛围、搭平台,以达到更好地联系群众的作用。

领导班子对扶贫工作进行检查考核,以检查扶贫日记的记录和扶贫具体做法为主,对好的同志称王给予表扬,对差的同志给予指出存在的不足的方面。

对各阶段的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安排工作,并及时传达党委的具体安排。

二、工作方法

1、每名党员、干部要与本单位的贫困户或低收入户结对,达到帮困、解困的目的。

2、结对帮扶对子为一名党员干部联系12名低收入户,并采取自愿结对的形式。

3、低收入户或贫困户要通过党员干部采取的六帮形式,从思想上要有的提升,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充分发挥个人责任心,在每个生产环节关心到、帮助到,使其在收入上要达到5000元以

上,党支部并将作为年终考核指标对每名党员干部进行验收。

4、每半月召开一次扶贫结对双方的会议,互通情况,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5、每名党员干部要自觉接受团、连的各项检查和验收。 以上是我连党支部2009年度扶贫工作计划,至4月开始,我连党支部将按此计划要求对扶贫工作进行阶段性开展和总结,对在扶贫工作中存在的好的经验进行在各党员干部中进行交流,并长期将此项工作作为党群、干群关系的突破口,对扶贫工作扎实深入的开展。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牧区牧民定点扶贫工作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扶贫工作计划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