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

根据单位领导的指示,工作计划需要我们用心写的。工作计划,是需要严密的科学性的。你有在写工作计划吗?为此,小编从网络上精心整理了《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区农字[~]05号

XX年xx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

各乡镇、农口各部门、各涉农单位:

为是贯彻落实中央XX年一号文件以及省市经济工作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今年全面推进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任务,根据全区农村经济工作会精神,特制定本工作要点。

一、 指导思想

~年我区农村经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发[~]一号文件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准确把握“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认真贯彻城乡统筹发展方略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增加农民收入),突出两个转变(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扭住三个重点(提升农业产业化、加快农村城镇化、促进农民非农化),建设“四大基地”,着力推进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构建和谐繁荣的农村小康社会。

二、 总体目标

~年我区的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是:

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9730

2.第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45%

3.农产品商品率——85%

4.农村高中段教育普及率——60%

5.城镇人口比重——52%

6.农民人均纯收入(元)——4000

7.恩格尔系数——0.3

8.人口自然增长率——5‰

三、 工作要点

今年我区要进一步坚持和完善“五个中心”发展战略,围绕建设区域性绿色农业中心目标,紧紧抓住盛世兴农的战略机遇,从更深层次上解决好“三农”问题。

(一)增强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提升农业产业化

农业产业化始终是贯穿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和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今年,要紧紧围绕优势农产品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以实施区域布局规划为切入点,着眼于国内外市场,把有效利用资源、扩张特色产业、发展龙头企业、培育品牌产品、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和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作为提升农业产业化的重点。

一是做好资源整合,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科学整合和有效利用资源是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的基础。要加大投入力度,解决用水难、行路难,加强土地整理开发,结合砖窑整顿,扩大、新增水浇地面积,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增强农业发展后劲,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要实施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保护基本农田;要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要积极采取防雹增雨等人工影响天气的措施;要开发和保护耕地、荒坡、荒山、滩涂等多种资源,为可持续发展提供资源保障。水利设施:节水面积达到27.04万亩,饮用氟改水的人口达到72%。机械化保护性耕作项目实现目标10000亩,其中高标准示范田5000亩,辐射推广5000亩;新增机旱田1万亩,总量达到3万亩。

二是做大特色产业,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建设农业和农村现代化,必须打破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的思维定势,通过优势产业的规模扩张实现特色产品的集聚和优势产品的整合。~年要全力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继续贯彻“平川水地抓蔬菜,丘陵山区上红枣,畜牧养殖抓奶牛”的调整思路,突出蔬菜、红枣、养殖、加工四大基地建设。选用优质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技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培育无公害、绿色和有机食品,塑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知名品牌,加快实现产业升级和产品上档,进一步挖掘农业内部的增收潜力,提升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要保障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优势玉米和杂粮产业开发带,确保粮食安全,面积稳定在40万亩,粮食总产量1.5亿公斤。蔬菜播种面积稳定在30万亩以上, 无公害蔬菜面积要突破30万亩,总产量12亿公斤,其中北田、庄子等乡镇要完成15万亩丘陵延秋茄果类蔬菜布局区建设,郭家堡、张庆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平川结球叶类蔬菜布局区建设,什贴、东阳等乡镇要完成5万亩根茎类蔬菜布局区建设,全区要完成6万亩设施蔬菜布局区建设,其中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在种植模式上,重点推广大田四种高效立体栽培模式和温室大棚六种栽培模式。红枣面积巩固30万亩规模,按照百村百公里红枣林带规划,推广“四个一”模式,补植补种2万亩,酸枣接大枣200万株,总产量达到2600万公斤,比上年增30%。养殖业要突出以奶牛、瘦肉型猪、禽蛋、肉羊优势区等为主的“四区”建设,使全区肉蛋奶总产量达到4.3万吨,比上年增长12.7%;奶牛存栏突破8000头,郭家堡、东阳新建两个500头奶牛示范小区。水果面积稳定18万亩,淘劣换优3000亩,总产1.15亿公斤,比上年增长9.5%,推广果实套袋4000万个。

三是做强龙头企业。~年和今后一段时间,要进一步挖掘我区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交通资源、优势产业资源、气候资源、服务资源、环境资源等),通过内部发动,外部引进,吸引工商企业转攻农业,鼓励民营大户发展农业,建设一批加工龙头亮点,力争建成一个大型龙头企业。已建设几年的福大保鲜速冻蔬菜加工出口项目和丰元枣业等项目要加大扶持引资力度,争取早日建成达效;博瑞乳业要有突破,尽快成为大型龙头,增加辐射基地、带动农户、推动调产的能力。各部门、各乡镇要进一步明确扶持重点,倾斜优惠政策,多方聚集资金,尽快提高龙头企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和辐射带动能力。要逐步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加强技术研发,强化科学管理,重点抓好四眼井公司固态生物发酵、金贝植物苗木克隆等一批高新技术项目的成果转化,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要创新机制,紧密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之间稳定的产销协作以及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关系。在做强龙头加工企业的同时,还要重视贮藏龙头避旺补淡、增值上市的重要作用。我区已有北田镇张胡和庄子乡杨坊的西红柿贮藏、东阳镇彭村青椒和上丁

里的葱头贮藏、庄子乡黄彩的苹果贮藏、东赵乡训峪的梨贮藏、张庆乡郝庄的大葱贮藏等一批专业贮藏基地,~年的果品、蔬菜贮藏量要突破1亿公斤,增加效益5000万元以上。

四是做精品牌产品。品牌农产品是农民增收的亮点、农业产业化的支点、农产品抢占市场的卖点。要进一步推进品牌战略,盘活长凝大蒜、后沟果品等传统品牌资源,巩固蔬菜、红枣品牌,重点发展一批优势农产品品牌,如什贴小米、华玉香椿、涂河鲜枣、涂河肉羊、涂河大蒜、怀仁四眼井醋,提高农业竞争力,实现由产品经营向品牌经营的转变;要通过技术培训、园区示范等方式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规范、控制和提高产品质量;要继续加大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和有机食品认证力度,特别是在绿色食品认证上实现大的突破,重点引导和扶持丰元枣业、老醋坊、仙枣公司、德御农贸等4家企业申报绿色食品认证,使全区绿色认证企业总数达到8家。无公害认证方面,蔬菜新增产地认证20万亩,补认证西葫芦、茄子、白萝卜等品种;果品认证杏、梨等面积1000亩,继续推进5万亩无公害果品基地建设;畜牧上认证“博瑞”乳品和“泽榆”猪肉。围绕市场准入制度,一是要全面完成12种优势农产品标准化生产规程的制定,并在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实施。二是打无公害“品牌”,要充分发挥蔬菜协会等农民合作组织及营销大户的作用,统一标准、统一包装、统牌、统一销售,特别是在西红柿、青椒、葱头等我区的主导产品上要闯响“魏榆”品牌。三是今年我区无公害蔬菜要实行市场准入,同时要加大对现有“魏榆”、“北田”等品牌的宣传力度,力争再创出一批无公害农产品知名品牌。

五是完善农业服务体系。要建立和完善信息网络、技术服务、市场营销、标准监测、执法五大体系。

信息网络体系。继续完善10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建设,加大“一站通”的应用力度。要加快网络延伸的步伐,在龙头企业、示范园区、中介组织、批发市场、经营大户中建立信息服务站,~年要在华玉香椿、丰元枣业、老醋坊等龙头企业中建立10个信息服务站,在农户中继续推广电脑、电视、电话(三电合一)网络500户,全区网络延伸总量累计达到XX户。培训农村信息员,运用现代信息手段,搞好市场信息的收集、分析、整理和传递,及时发布企业和农民急需的政策、技术、品种及农产品供求信息。

技术服务和标准监测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健全率达到80%,科技贡献率达到50%,农技培训达到20万人次。继续开展种植遥感监测工作。依托现有技术力量、硬件设备组建我区综合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服务我区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保证“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建设疫情监测网络体系,建立区疫情测报站和5个乡镇疫情测报点,完善乌金山、修文、北田、长凝四个中心兽医站,重点建设张庆中心站。建设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做好杂交改良技术推广工作。

执法体系。要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检查,一年至少是2次。质检站要对农产品的生产实行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监控。农业综合执法队伍要加紧筹建,选拔精通业务、熟悉法律、作风优良、廉洁公正的人员充实执法队伍,尽快建成我区完善高效的农业综合执法体系,切实做好农资打假等各项工作,为“三农”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市场营销体系。市场体系建设要从市场建设、经纪人队伍、专业合作组织入手。一是要强化市场载体建设,建一个大型的综合农业批发市场——榆次串串红农产品综合市场,发挥其的带动、提升、辐射等功能,促进产业基地建设。另外,张庆乡演武要培育禽蛋交易市场。二是加强农民经纪人队伍的建设,组建各业协会,重点在销售上要打品牌,进行一些初加工,打上“魏榆”等品牌销售,引导农民闯市场,保护农民利益,保护商家权益,促进共同协调发展。经管办、供销社要引导农民经纪人、协会、合作组织规范运行和提高级次,使农民在生产安排、技术指导、信息提供、销售等方面得到服务,着力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六是积极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年,我区共确定农业重点工程15项,总投资10亿元,今年投资2亿元,包括温室大棚工程、红枣工程、农业综合开发工程、万头奶牛建设工程、人畜吃水工程、旱作农业示范工程、万亩造地工程以及什贴小米、香椿加工项目。~年新建温室大棚1万亩;加强土地整理,合理开发土地,积极解决畜牧业小区建设用地,加快万头奶牛建设工程的步伐;抓紧实施好东阳农业综合开发项目、“863”节水项目、金贝植物园等工程。

(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农村城镇化

加快农村城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和重要标志。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角度把握和定位城镇建设,与提升产业化、促进非农化结合起来,统筹运作,加快建设具有不同产业特色和人文内涵的城镇化体系。重点抓好乌金山镇、修文镇的集镇建设,两个乡镇要按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要求,引入经营城市的理念积极筹集资金,分步推进集镇建设。同时,确定郭家堡、张庆、修文、乌金山、东阳5个乡镇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乡镇,确定王湖、郭家堡、南关、聂村、大东关、北胡、小峪口、聂店、怀仁、演武、张庆、郭村、东郝、东长寿、东阳、车辋、彭村、庄子、杨方、西墕20个村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示范村,全面推进我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试点建设。要创新思路,引导农民在广泛参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的进程中创业致富,充分发挥小城镇的集聚功能。要认真研究小城镇的产业规划,充分依托区域优势,创办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和服务性企业,为农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我区108经济走廊一线的东阳商旅型经济带、修文民营经济园、张庆醋业园区,已经具备了集群经济的产业基础,要力争实现率先发展,带动辐射周边农村共同繁荣。其它乡镇都要考虑区域资源优势、传统产业基础,靠发展优势产业群体走出一条各具特色的城镇建设路子。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首先要搞好规划,要立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资源可利用和环境可承载来进行规划定位,确定建设速度。今年我区计划投资1000万元用于乡镇道路、教育、卫生等公共事业。要加大农村公共事业的支持,提高农民受教育年限和文化素质,继续开展“

绿色证书”培训,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加强农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确保农村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和农村社会的繁荣稳定。

(三)加快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促进农民非农化

加快进城入镇务工就业和跨区域劳务输出已经成为农民增收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我区还有14000余名农村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要认真总结去年实施“阳光工程”的经验,组织安排好今年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完成今年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阳光工程” 培训400人、转移3000人的任务。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城镇化。按照“走出一人,带动一户”的思路,努力挖掘增收潜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提高和规范农村劳动力就业转移培训基地,加大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力度,把技能培训和就业转移紧密结合起来,以一职中、晋中旅游学校为定点培训单位,实施“定单”输出,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业。各乡镇劳动服务站、区阳光工程办要加强与劳动保障局、市区职介中心的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不同产业、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甚至是国际劳动力市场的需求,鼓励、扶持、指导各类劳务中介组织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联合开发本地劳动力资源,提高劳动力素质,拓展在市外、省外、境外的就业能力,形成多形式、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的就业服务体系。

二○○五年三月九日

主题词:农业 农村 工作要点

报 送:区委、区人大、区政府、区政协

中共xx区委农村工作委员会 二○○五年三月九日发

共印40份

fwR816.COM小编品读

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文章标题:市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市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20xx年是我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一年,是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第九次党代会和市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的第一年。做好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对于保持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意义十分重大。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巩固、完善、加强支农惠农政策,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的好形势。
二、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主要发展目标
20xx年农林牧渔总产值计划比上年增长4。20xx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增长11%。解决贫困人口温饱人数下降到13万人,低收入人口下降到60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总数达90万人,新增10万人。
三、重点工作。
(一)全力抓好项目建设。
层层强化项目工作责任制,坚持采取统筹推进重大项目建设的办法,高质量做好项目建设服务,全力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持重大项目建设的持续性,科学安排,坚持大中小项目一起上。重点抓好“十个百万工程”、退耕还林工程、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二期工程、重点公益林管护工程、世行贷款广西综合林业发展和保护项目生态林培育与管护子项目、“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种羊场、果下种草示范、大水面养殖示范、优质水产苗种繁育基地、水电站建设、“珠治”二期工程、农村人口饮水安全工程、百林桥至那毕桥右岸防洪护岸工程、**城区老年人活动中心、**起义纪念碑园维修改造、市园林公墓建设、市殡仪管理所迁建、市救助管理站迁建、第二批贫困村“整村推进”等一批续建或新建的项目。

(二)切实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全面推进“十个百万工程”(即百万亩优质高产粮食基地、百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百万亩优质水果基地、百万亩高产高糖甘蔗基地、百万亩笋材两用竹子基地、百万亩高效八角基地、百万亩低改油茶基地、百万亩速生丰产林基地、百万亩牧草种植基地、百万亩新兴优势产业基地),分别制定详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种植业方面,以确保粮食安全和提高农产品质量为目标,年内全市粮食播种面积完成480万亩,推广种植超级稻20万亩;蔬菜种植面积达150万亩,完成20万亩无公害标准化蔬菜基地,建设平果-乐业蔬菜长廊;新种优质水果15万亩,完成20万亩优质水果基地建设,进一步完善田东-平果优果工程长廊;糖料蔗种植面积完成106万亩,其中高产高糖良种覆盖率要达到75以上。林业发展方面,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加大用材林的培育力度,新增笋材两用竹林6万亩;实施八角低改25万亩;实施油茶低改25万亩;新增速生丰产林2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415万株,封山育林新封面积26.125万亩。养殖发展方面,在力争不发生重大动物疫病的同时,以抓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和品种改良工作为重点,加大对养殖大户和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积极引导养殖区域养殖户、生产销售企业组建协会组织。年内新建养殖小区72个,种植牧草8万亩(其中优良牧草5万亩),扶持100户山羊圈养示范户,新增建设人工授精配种点50个,完成牛杂交改良7万头,完成羊杂交改良8万只。加快大水面渔业生态养殖规划和开发力度,重点搞好**水库渔业养殖规划和指导龙滩库区三县开展渔业生产规划。全市发展鲢、鳙鱼生态养殖60万亩,发展生态网箱养殖1.5万箱。在发展农业新兴特色优势产业方面,确保完成种植烤烟14万亩,收购烟叶35万担的目标任务,并扩种5万亩蚕桑,新增麻风树10万亩、剑麻3万亩、花椒3万亩、中草药材2万亩、茶园2万亩。积极培育和发展一批经济实力强、科技含量高、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骨干龙头企业,推进农村工业化,年内力争改造和提升1家国家级龙头企业,培育和扶持2家自治区级重点龙头企业,着力培育和扶持8家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家农村合作组织、225户龙头大户,全力推动全市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重点解决好20户以上边远村屯水、电、路及广播电视、通讯等方面问题,使贫困山区群众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以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目标,突出抓好以农村水利建设为重点的农田基本建设,实施大中型灌区及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计划投入1.5亿元,重点实施右江大型灌区和岜蒙水库中型灌区及小型农田水利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96处,完成渠道防渗280公里,新增灌溉面积1万亩,恢复灌

市农业农村工作要点第2页

溉面积2.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6.6万亩。今冬明春实施水利维修建设577处,计划投资1.06亿元,并于20xx年4月底全面竣工,发挥效益。加快防洪工程建设,完成龙须河、板里、鸡甫、团结等4座重点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市、县城区防洪堤建设5.4公里。加快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解决农村饮水安全人口8.6万人。抓好隆林、西林、凌云、乐业等四个县的“珠治”二期工程项目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34.5平方公里。完成沼气池建设任务5万座,其中非贫困村2万座,实施国债项目(贫困村)1万座。继续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续建往年计划项目190项2487.48公里、延米,计划总投资42059万元;计划新建149项2410.876公里、延米,计划总投资47773.306万元,其中争取中央补助投资30569.012万元。计划投资6500万元,在12个县(区)实施异地搬迁安置,安置库区移民(不包括国家和自治区重点项目建设移民)、石山区困难群众3000户15000人。

(四)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深入实施农民下山进城入谷工程,建立政府扶助、市场运作、多元办学的劳务培训机制,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充分发挥国家、自治区在我市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作用,整合农业、扶贫、商务、供销、劳动保障等部门的培训资源,加强与区内外企业、就业中介组织和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的合作,开展定向培训和订单劳务。年内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36万人,其中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1万人、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17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7万人、成人继续教育与再就业培训工程11万人,新增劳务输出人数10万人以上,累计劳务输出人数达到90万人,劳务输出总收入达到38亿元左右。加强农民素质教育,深入实施“农家课堂”、“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和大规模培训农村党员等培训项目,20xx年全市计划开展培训的中心农户达到1200户以上,“农家课堂”要达到800户以上,全年完成农民科技培训60万人,培养造就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型农民。

(五)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力度。

认真抓好第一批43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验收工作,积极开展第二批291个贫困村的“整村推进”扶贫工作,计划完成扶贫产业项目5个,种植面积达到13万亩,其中种植剑麻3万亩,花椒3万亩,桑蚕5万亩,中草药材2万亩;计划养殖良种母猪1.5万头,出栏肉猪30万头。同时,引进和建立剑麻加工龙头企业、花椒加工龙头企业,促进扶贫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中直、区直机关定点扶贫,对接实施好广东省、广州市对口扶贫协作工作,力争在整村推进扶贫、经贸协作、教育扶贫协作、旅游协作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年内计划争取上级扶贫资金指标2.8亿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8000万元,小额信贷到户1.2亿元,扶贫贴息贷款5000万元以上,外资扶贫资金20xx万元以上,其他社会帮扶资金1000万元以上。年内解决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226元,增长11,将未解决温饱人口下降到13万人,控制在全市农业人口的5.5以内,低收入人口下降到60万人,占全市农业人口的18。

(六)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综合改革。

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区农村综合改革会议精神,抓好以德保县为试点县的综合改革工作,按照“多予、少取、放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积极稳妥地推进。要在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农村综合改革,其主要内容就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乡镇机构改革、以落实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为重点的农村义务教育改革、以增强基础财政保障能力为重点的县乡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农民进一步减负增收,使政府的公共服务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实现农村综合改革与新农村建设的有机结合。深化土地征用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加快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步伐,进一步完善粮食流通体制改革。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以实施村民自治、民主管理为主要内容,完善农村“一事一议”制度,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建立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巩固改革成果的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和建设公益事业投入新机制,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七)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加大农村“三大”纠纷的调处力度,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高度重视群众反映的社会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建立和完善重大动物疫病、森林火灾、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机制,重点抓好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工作。

1.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工作。一是实施高密度免疫,确保重大动物疫病的免疫密度达到100,确保生猪W病、猪瘟、牛W病、羊W病、高致病性禽流感免疫抗体合格率达到70以上,其他动物疫病的免疫保持高密度状态,确保无高致病性禽流感和牲畜口蹄疫疫情的发生和流行;二是强化动物检疫及防疫监督,营造规范的动物防疫监督管理秩序;三是抓好边境地区和省际地区防堵工作,防止境外、区外重大动物疫情传入;四是建设动物防疫示范村,年内每个县(区)要建设3个以上动物防疫示范村;五是加强动物疫情监测,有效预警预报重大动物疫情。

2.做好森林防火工作。严格控制森林火灾发生,森林火灾受害率不超过千分之一,力争控制在0.6‰以内,不发生重、特大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一是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工作;二是管好野外火源;三是切实做到“思想早发动、物资早准备、人员早到位、预案早落实”;四是切实加大对毁林开垦的打击力度和森林火灾案件的查处力度;五是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

3.做好防汛与抗旱工作。防汛工作要突出“防”字,一是及时修复20xx年汛期受损水利工程;二是开展汛前水库大坝安全大检查,切实做好防汛检查工作;三是修订和完善各种预案和调度方案,并落实好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种防汛责任制;四是落实好防汛抢险物资和抢险队伍;五是适时加大宣传力度,增加全社会水患意识和全民防洪减灾意识。抗旱工作要做到常抓不懈,一是做好发动工作,动员群众兴修水利,提高水利灌溉设施抵抗干旱的能力;二是加快人饮工程建设,使更多群众的饮水难问题得到解决;三是做好水利工程蓄水保水工作,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四是修订完善抗旱预案,全面落实抗旱各项措施;五是提高抗旱科技含量,发展节水灌溉技术。

4.做好城乡救助工作。一是继续加大城市低保规范管理。重点抓好低保退出机制的落实,确保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应退尽退”。二是积极稳妥地开展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使农村特困救助逐步向低保救助制度过渡,年内全市建立起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进一步落实城乡医疗救助制度。理顺体制机制,逐步扩大城乡医疗救助的覆盖面和受益面,使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很好地衔接,确保城乡困难群众都享受到医疗救助。四是做好农村特困群众危房改造工作,解决全市2.5万户农村特困群众住房困难。

5.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和植物检疫安全工作。重点围绕城区“菜蓝子”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我市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力度。继续加强农业投入品的管理和监控工作,建立从地上到餐桌的农产品安全体系。切实抓好重大检疫性有害生物的检疫、疫情普查及防控工作,防止植物重大疫情的传入危害。

(八)积极稳妥地开展好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和后期扶持工作。

继续坚持开发性移民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重点抓好新建水库移民工作和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逐步解决在建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维护库区社会稳定。一是加快推进龙滩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完善已搬迁的330米高程线下移民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移民建房进度,确保汛期到来前,所有移民都迁入永久性住房,全力推进并按时完成355米高程线下移民搬迁任务,积极组织开展375米高程线下移民搬迁工作,确保电站如期投产发电;全面完成**水利枢纽、平班水电站和洞巴水电站库区移民搬迁安置扫尾工作,及时组织各库区移民开展生产开发,尽快恢复生产;认真组织实施那吉航运枢纽工程库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确保不影响枢纽工程于20xx年10月下闸蓄水;加强各水库蓄水后的安全监测,确保库区周边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二是加快天生桥一级水电站库岸失稳区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加强失稳区险情监测,确保移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继续组织开展移民专项验收工作,争取国家追加投资解决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同时全面完成天生桥二级水电站征地移民遗留问题的处理工作。三是扎实推进实施国家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工作。我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涉及9个县(区)22个大中型水库12.2128万人,按照每人每年补助600元的标准,全市水库移民每年可增收7327.68万元。因此,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扶持人口核定登记、确定扶持方式,确保国家水库移民政策落到实处,同时,认真做好大中型水库和地方小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与经济发展规划,争取上级资金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努力改善移民和安置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九)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试点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以“四基”(即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基本素质、基本保障)为主要内容,以“五型”(即产业覆盖型、循环经济型、庭院经济型、住宅实用型、管理民主型)为特点,制定完善乡村体系规划,统筹集镇、村庄布局,积极探索形式多样、风格鲜明的新农村建设模式。着力推进市新农村建设试点县——田东县的新农村试点工作,全面推进各县(区)的试点建设工作,每个县(区)要建设2-3个县级示范试点,并制定出新农村试点村屯的各项指标要求,当年每个县要有一个试点村屯实现达标验收,力争在右江河谷地区、山区、移民安置区形成各有特点、各有推广示范作用的亮点。每个乡(镇)都以一个村作为试点,以加快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卫生、文化设施等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任务,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每个试点村形成1至2个优势特色产业,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全市平均水平高2至3个百分点;农村“五保户”供养率100,特困户、灾民救助资金按时足额发放率100%,逐步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基本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70%以上。

四、工作要求

根据我市农业农村工作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各级各部门要有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

(一)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农业农村工作。要始终坚持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作为我们分析形势、指导工作、解决问题的思想武器,作为衡量和检验我们工作成效的根本指针。

(二)加强干部队伍文化思想建设,切实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要以学习推动思想解放、以学习增强理论修养、以学习促进工作创新,切实组织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活动,形成崇尚学习、求知好学的浓厚风气,树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学习理念;加强干部队伍管理,促进干部队伍自觉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自觉学习现代市场经济、科技知识、社会管理知识,建设一支具有坚定政治立场、宽广战略眼光、广博文化知识、崇高职业精神、过硬工作本领的干部队伍,努力建设“学习型、服务型、规范型、创新型、和谐型”机关。

(三)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以求真务实的精神,创新方式方法开展调查研究,并把调查研究贯穿于决策、执行、监督的全过程。要主动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第一线开展调查研究,重点调查研究本地区、本部门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调查研究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努力探索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正确思路和有效办法。

(四)大兴求真务实、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整顿干部作风和机关作风,促进领导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树立讲实话、办实事、谋实政、求实效的作风,真正做到“清简务本,行必责实”,把每一项任务落到实处,把每一项工作抓出成效。加强行政效能建设,建立和实施首问负责制度,优化政务环境。各级各部门一定要扎扎实实地开展工作,深入基层服务农民群众,不搞花架子,不弄虚作假,同时,加强监督检查,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督促和检查,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提高。

(五)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迅速将20xx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任务进行梳理分解,强化“十个百万工程”、农业产业化、农民增 收工程等重大工程、重大项目的领导责任制,落实到各级领导干部,做到项项有人抓,事事有人管,确保取得实效。


《市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20xx年农业农村工作要点。


区农委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区农委农业农村工作计划

小编寄语:农委是机关行政单位,农委全称农村工作委员会。小编为您整理了区农委农业农村工作计划的范文,希望可以为您答疑解难!

xx年我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区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理念引领农业新发展。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实施农业现代化推进工程,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以“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为主线,实施绿色增效、品牌建设、科技推广、主体培育、改革创新“五大示范行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发展。

(一)实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行动,稳固粮食生产

加强粮食绿色增产示范片(村、场)建设,抓好20个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示范区,示范带动全区粮食绿色增产。积极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发展专用品牌粮食生产。建设优质专用型粮食生产基地30万亩,粮食总产稳定在20亿斤以上。加强生态高标准农田建设,提高耕地质量,稳定粮食产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走粮经饲统筹,产加销一体化的路子。抓好粮食产业园建设,发展粮食精深加工,促进粮食产业升级。

(二)实施中药材绿色增效模式攻关行动,做强中药产业

抓好中药材品种选育,提纯复壮道地药材品种,培育、壮大中药材种子种苗企业。积极与省农科院联系,推广地下害虫防治新技术,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推广力度,抓好中药材特别是白芍地下害虫的防治,解决中药材生产的突出问题。研究制定道地药材栽培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加快中药材标准化技术推广。加强扶持政策宣传,提升沿涡河中药材种植优势产业带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全区中药材面积稳定在80万亩,规范化种植面积达30%以上。大力推进南部乡镇发展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xx年新增5万亩以上中药材规模化规范化种植基地。加快道地药材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培育“亳药”品牌。加强农药、化肥等生产投入品和种苗市场的管理,擦亮中药材出口示范基地品牌。

(三)实施蔬菜绿色增长模式攻关行动,促进蔬菜产业升级

围绕“绿色、安全、效益、生态”目标,以蔬菜标准园创建为抓手,突出绿色集约化生产,推动蔬菜产业提质增效。抓好城父镇魏都蔬菜配送中心、张店乡年丰蔬菜合作社蔬菜集约化育苗中心建设,推进蔬菜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和品牌创建。xx年,全区蔬菜种植面积稳定在74万亩以上,设施蔬菜发展到35万亩,创建国家级蔬菜标准园1个,省级1个,市级2个。

(四)加快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引领现代农业发展

做好xx区现代农业示范区规划,积极创建整建制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xx区十八里省级中药材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快xx现代生态农业开发区规划和建设,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积极培育双沟镇核桃、龙扬镇苏赵梨产业,焕发传统产业的光辉。充分利用我区芍花景观被农业部评为“中国美丽田园”和省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以及十八里镇、十九里镇中药材、十河镇大周村蔬菜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特色专业示范村(镇)和五马镇、xx东镇等省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的契机,逐步改造提升,完善服务设施、优化环境,提升档次,加强推介,打造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新增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示范点2个。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制定农业物联网发展规划,搭建农业物联网综合服务平台、农村物联网电子政务综合服务平台、农产品电子商务平台,实现农业生产基地精细化管理、农作物“四情”监测调度、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农技推广、设施农业生产精细管理、土地流转、农产品电子交易服务等物联网信息化服务,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五)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加快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创建省市级农民专业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加快推进现代青年农场主培育计划,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规范化建设水平。力争xx年区级以上示范合作社发展到100家以上、示范家庭农场发展到60家,培育合作社联合社6家。培育新型职业农民900人。进一步加强区、乡、村土地流转信息平台建设,配套完善服务设施,促进土地流转和规模经营,力争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区耕地面积的50%。

(六)培育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

实施龙头企业甲级队培育工程,力争规模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产值达375亿元以上。农产品电子商务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新增产值亿元以上龙头企业6家,总数达到70家。继续加快xx区食品产业园建设,确保食品加工产值达65亿元。大力培育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农民合作社为纽带、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为基础的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力争培育各类农业产业化联合体20家。依托农产品(食品)加工园区和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推进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建设,引进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项目3个,新建省级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区2个,培育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化示范主体15个。实施品牌培育计划,打造一批有影响力、有文化内涵的农产品品牌2个。创新农产品营销模式,提升我区农产品在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七)深化农村改革,促进现代农业发展

继续做好土地确权颁证工作,全面完成土地经营权确权颁证工作。做好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工作,完成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平台建设。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抓好古井镇吕楼村农村集体产权股份合作制试点工作,建设农村产权制度交易中心,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改革,抓好省级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风险补偿基金试点工作,利用好省财政510万元融资风险补偿基金,积极与财政、金融等部门合作,全力推进试点工作开展,着力破解当前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融资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实施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项目,围绕“耕、种、收、管”等需求,培育多元化、多形式、多层次的农业经营性全程社会化服务组织,为现代农业提供有效服务。xx年组建日服务能力500亩以上的植保服务组织40个,日服务能力1000亩以上的植保组织20个。

(八)加强农业法治建设,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一是积极开展农资市场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等农资市场监管及抽检力度,严历查处各类违法、违规案件,强化农业法治保障。二是围绕“强化生产源头管理,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完成xx区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建设,完善乡镇农产品质量监管站建设,建成省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和示范乡镇2个,加大蔬菜及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力度,确保辖区内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建立优质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认证,打造有“身份证”的农产品,逐步建立农产品质量可追溯体系。三是强化农民负担监管,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意见


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意见

中共*县县委办公室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20xx年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安排意见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了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为了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全力推进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现将20xx年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xx年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一个中心(认真宣传、宣讲、贯彻《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突出两个重点(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和实施民生工程),主抓十项工作(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粮食安全、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建设、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和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劳务输出和农民工技能培训、计划生育、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在全县迅速掀起冬季农村工作新热潮,动员干部群众奋战80天,圆满完成今冬农村的各项工作任务,为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主要工作任务

(一)围绕一个中心:今冬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要始终围绕以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中心,依照三中全会精神,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按照“产权明晰、用途管制、节约集约、严格管理”原则,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维持现有土地承包关系长久不变,对土地流转要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这些具体工作要任务明确,突出重点,统筹安排,确保全县农村各项任务圆满完成。此项工作由组织部、宣传部、农工部、广电局组织实施。

(二)突出两个重点:一是继续加大社会主义新农村重点村建设,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要以水、路、沼气为重点,今冬要解决8个村0.6万人的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并加强对通村路、巷道路养护和管理,全力完成剩余110公里37万平方米巷道路的硬化工作;完成今年新建的20xx口农村户用沼气池的三改(改厕、改圈、改灶)任务,开展使用维护技术培训1000户,抓好五个示范点的户用沼气服务网络建设。全力推进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要从教育广大农民群众入手,引导、启发他们尽快改变生活陋习,提倡崇尚文明礼貌的生活方式,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着力抓好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建设,务于十二月底前彻底完成“净化”工作任务。此项工作由农工部、交通局、农牧局、水务局负责组织实施。

二是关注民生,积极实施民生工程。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是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有效措施,要不断提高工作效率,把工作落到实处。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今冬要把全县人均纯收入低于693元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逐步推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和剩余的3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任务。全力做好“农民安居工程”,完成415户1478人的农民安居工程建房任务,加快农村五保户供养服务机构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率,确保五保对象的权益,积极开展困难户救助和医疗救助,积极实施“两免一补”,寄宿制学校建设,实现教育资源城乡一体化管理,此项工作由卫生局、人劳局、民政局、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三)主抓十项工作:

1、继续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抓好换届选举工作。

农村基层组织是党和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要以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民教育为重点,着力抓好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班子建设,重点抓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建立健全村级组织,配齐各村支部书记、主任和村民小组长,引导农民群众大力发展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的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充分发挥村两委会和农村各类经济组织,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壮大发展农村经济的骨干作用,全力完成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和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的各项任务。此项工作由组织部、农工部、民政局组织实施。

2、着力抓好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把粮食生产放在现代农业建设的首位,实现“稳定播种面积、优化品种结构、提高单产水平、不断增加综合生产能力”的粮食生产目标。确保县域内粮田面积、产量不减少,教育农民提高节粮意识。全面落实严格的耕地保护责任制,保护面积41万亩,基本农田保护面积39.7万亩的目标。此项工作由农牧局、粮食局、国土局负责组织实施。

3、掀起农业综合开发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高潮。加大农业开发力度,今冬完成投资1021万元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改造中低产田1.5万亩,新打机井45眼,修复配套旧井34眼,埋设地下输电线路27公里,埋设地下输水暗管42公里

冬季农业和农村工作安排意见第2页

,新修、拓宽、硬化田间生产机耕路20公里,土壤改良1.3万亩,科技培训3000人,示范推广0.5万亩,高标准完成农业综合开发任务。完成投资190万元的11个扶贫开发重点村建设项目,全面完成投资100万元的100户500人的移民搬迁的任务。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要继续落实中央关于大幅度增加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专项补助资金政策,突出抓好全县病险水库加固、节水示范、小型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等工程,今冬完成新修基本农田1050亩,改造提高基本农田750亩,治理水土流失6平方公里,发展节水灌溉1.2万亩,完成新打机井、修复配套旧井工程、电力配套工程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此项工作由农发办、水务局、电力局负责组织实施。

4、着力推进农业机械化建设。要以《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宣传为重点,宣传国家农机具购置补贴、秸秆综合利用、设施农业机械、玉米收获机等专项补贴政策,围绕“服务大农业、发展大农机、建设新农村”的目标,使全县农机总动力达到16万千瓦,农机经营收入全年完成2100万元,进一步完善农业机械化税费优惠政策,提倡鼓励他们购买农机、使用农机,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农机装备水平,推进农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加强农机安全监理工作;做好毕家拾村、瓜坡南沙、辛庄高新农业示范园的94台温室大棚卷帘机的安装调试任务,扎实开展以查处拖拉机无牌、无证驾驶、违章载人等违法行为的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好国家级设施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项目的申报、立项工作。此项工作由农机局负责组织实施。

5、狠抓林业生产和植树造林,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秋冬季是植树造林的黄金季节,要以重点造林工程为主,抓住国家实施退耕还林后续补贴政策机遇,今冬要完成以310国道南塬边直观区域内柳枝、莲花寺、瓜坡、赤水、杏林和塬区大明、高塘7个乡镇的20个村7826亩45万株柿子生态景观产业带建设任务,同时积极发展速生丰产林建设,加快以渠、路、坝和村庭院落为重点的绿化工作,绿化农村环境,同时加大冬季森林防火力度,确保今冬无一起人为事故发生。此项工作由林业局负责组织实施。

6、实施“一村一品”工程建设,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冬季是产业调整优化的最佳时机,要把调优菜果业,调强畜牧业,调特观光农业作为我县实施“一村一品”工程的重点,着眼“中国无公害蔬菜基地县”品牌建设,实施“一村一品”建设工程,今冬要完成50个“一村一品”专业村的建设任务。要紧紧抓住中央一号文件的扶持机遇以及我县《关于进一步加快蔬菜产业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产业发展的意见》,用扶持奖励政策调动广大群众发展蔬菜产业、壮大畜牧业的积极性,教育引导他们积极发展设施大棚、日光温室和规模养殖、小区养殖、家庭适度养殖,重点支持毕家拾村、瓜坡南沙、辛庄高新农业示范园、下庙姜田千亩农业示范园规模扩建,力争实现新增蔬菜种植面积2万亩的目标,到年底全县生猪存栏10万头,出栏12万头,奶牛存栏2500头,牛存栏2.75万头,鸡存栏120万只。重点抓好莲花寺、高塘、东阳、毕家、瓜坡5个乡镇5000头养猪示范村建设,高塘南堡、瓜坡南沙养鸡示范点建设,大明奶牛小区建设。同时加强冬季农作物的管理、冬季动物防疫工作,围绕设施大棚、畜牧养殖开展农业科技知识培训,有序实施农村富余劳动力技能培训。各乡镇在完善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切实按照县上出台的《关于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意见》,再规范发展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并列入年终考核之中。此项工作由农工部、农牧局负责组织实施。

7、加大劳务输出的工作力度,不断完善农民工的技能培训机制。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今冬利用农闲继续加大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职能、技能和素质培训,不断扩大“阳光工程”的覆盖范围,打造特色劳务品牌,完成年初制定的劳动转移就业6万人次,创收4亿元,其中劳务输出4.3万人次,有组织输出2.4万人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前培训1.6万人次,技能培训1万人次的工作任务。此项工作由人劳局、农牧局、农发办、教育局负责组织实施

8、坚持不懈地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计划生育要“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要以计生法规宣传和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宣传贯彻《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管理条例》和《陕西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等法律法规,继续落实计划生育的各项技术措施和服务措施,进一步完善服务阵地和网络建设,加快计生工作进社区步伐,全面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在广大育龄妇女中查病送健康送温暖的优质服务活动,开展冬季计生突击月,全面完成计划生育的各项工作任务。此项工作由计生局负责组织实施。

9、加强社会稳定治理工作。今冬要重点打击“两抢一盗”,加大刑事案件侦破力度,深入开展平安和谐创建活动,建立健全农村辅警队伍,充分发挥辅警的法治宣传员、民事纠纷调解员、公安工作信息员的作用,加强冬季治安防范,发挥乡镇派出所、辅警的作用,各村组织成立治安防范巡逻组织,搞好群防群治,保持“严打”势头,减少盗抢案件的发生,要倡导科学,反对迷信,铲除邪教,确保社会稳定。拓宽农村社情民意表达渠道,实行下访机制,及时排查、妥善化解各种矛盾,为农村经济发展努力营造文明和谐的氛围。此项工作由政法委、公安局、司法局、信访局负责组织实施。

10、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坚持开展数字电影进农村活动,确保每月每村放映一场电影,利用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设备为群众开展科技、经济、文化等方面信息服务,加大村级文化活动室建设和农民健身工程建设,用先进、文明的文化占领农村阵地。同时积极开展“好婆婆好媳妇”、“绿色文明村镇”、“文明家庭”、“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文明路段”等一系列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创建活动。此项工作由宣传部、文化局负责组织实施。

在抓好上述各项工作的同时,要抓好农村综合改革,廉政文化进农村,村级民主管理,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新当选村主任培训等项工作。

三、时间安排

今冬农村工作时间安排为80天,从 20xx年10月20日 开始,到20xx年元月10日结束,工作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10月20日 至 10月23日 )宣传动员,安排部署。主要任务是县乡召开冬农工作动员会,各相关业务部门做好业务工作的具体安排,各乡镇做好动员及任务的分解和落实工作。

第二阶段:( 10月24日 至20xx年元月5日)组织实施,抓好落实。这一阶段各乡镇应根据本地实际和业务主管部门的安排意见,统筹安排人员及时间,明确任务,落实责任,集中力量,全面开展并完成好冬农工作的各项目标任务。

第三阶段:(20xx年元月6日至元月10日)检查评比,总结验收。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各乡镇进行总结,各业务主管部门进行评比验收。业务评比验收结束后,县冬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进行综合验收评比。

四、切实加强对冬季农村工作的领导

今冬我县农业和农村工作头绪繁多,任务艰巨,全县各级部门一定要站在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今冬农村工作的重大意义,在落实各项工作中要切实加强领导,转变作风,埋头苦干,创造性的开展工作。为加强对全县冬农工作组织领导,县上成立冬季农村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纪委书记张润民担任,副组长由县委常委、副县长王强国担任,成员由组织部、宣传部、政法委、农工部、民政局、交通局、计生局、农牧局、林业局、水务局、农发办、广电局等部门主要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委农工部,由金建发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室副主任由组织部、政法委、交通局、农牧局、水务局、民政局各有一名副职担任,并分别从各成员单位抽调业务骨干,集中办公。办公室主要搞好安排部署、组织协调、督促检查、信息传递,办好冬农工作简报。各乡镇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具体抓好各项工作落实(各乡镇的组织机构用正式文件上报县冬农办)。

今冬农村工作实行单项工作部门负责制,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县上对冬农工作的总体部署,结合业务特点和工作实际,尽快制定单项工作的实施细则。细则要做到目标任务,完成时限,验收标准三明确。各牵头负责部门要加强对冬农工作的督促指导。同时,各乡镇各部门要落实人员定期向县冬农办书面汇报工作进展情况。县冬农办要做好总体安排,加强协调、督促和检查,确保全面完成今冬农村的各项任务。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区农业和农村工作要点》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农业农村工作总结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