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

经验概念 黑格尔《精神现象学》最初的书名是意识的经验科学,海德格尔对经验这一概念十分重视,他询问:什么叫做经验?他指出,在康德那里,经验是对当下在场的在者(自然)的理论认识的界限,这种经验成为哲学认识的对象和题材,因此《纯粹理性批判》可以被理解为经验的科学或经验的理论,是关于经验是什么的理论。但是他指出,黑格尔的经验概念绝不是康德意义上的,黑格尔的现象学也不是关于经验的知识,黑格尔不会随意或没有理由地把经验概念置于中心地位。他认为,两者的区别在于:康德或传统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自己通过对事情的直观来证明和证实关于某物的意见;而黑格尔意义上的产生经验意味着,事情自己证明自己是如何与经验处在真理之中,也就是让自己被证实。

前者的典型代表是舍勒在1910年前后讲的现象学经验,后来胡塞尔也在此意义上使用这一经验概念,认为现象学描述了被正确理解的经验主义和实证主义。与此相反,黑格尔的经验与生物和历史的理解无关,它不是对作为客体的意识或经验行动的分析,而是意识作为主体自己产生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产生经验的过程中,意识借助经验认识到自身,在经验中把握自身。具体讲,意识首先借助某物,然后发现它并不是它所显现的那样,它在其真理中是一个它物,但是,意识并不是把这个它物扔到一边,而是认为它的如此之显现也属于产生经验的范围。这里海德格尔要强调的是,意识是经验的主体,不是客体,只有在它作为绝对知识的某个特定意义上它才是经验的客体,可以借助它产生经验。但是它通过经验认识到这些经验是关于它自身的经验。在后来的1942/1943年的讲课中,海德格尔再次以黑格尔的经验概念为题,讲述了《精神现象学》序言和经验概念的某些问题,比1930/1931年的讲座要详细些,更突出他要强调的重点。

海德格尔重视经验概念是一个值得注意的倾向。经验在康德那里是核心概念,只有经验内的知识才是可能的。黑格尔当然不排斥经验,但他强调经验必须上升为概念,才成其为哲学。黑格尔之后,随着自然科学的胜利,经验概念一方面受到实证主义的喜爱,另一方面却逐步被转向人文主义立场的哲学所抛弃,大家偏爱一个替代它的概念经历。狄尔泰应是始作俑者,经历概念强调人的心理活动,更重视主体性,脱离对象性与客观性。当海德格尔要批评新康德主义的心理学趋向时,他应该不是偶然地在这里向黑格尔的经验概念靠拢,他认为意识必须连同自己一起产生经验,经验就是意识或精

查看更多>>>

【设计意图】 在日常生活中,我发现幼儿特别喜欢玩火,如:划火柴或玩打火机,或者用火点燃纸,破布等等。这是非常危险的,也是成人所不允许的。看到这一现象,一方面我感到不让幼儿玩火会扼杀幼儿对火的探索的兴趣,使幼儿失去学习和学会自我保护的好机会;另一方面我也非常理解家长的心情,所以我结合前段时间我们开展了主题活动空气在哪里?设计了这样一节课。主要让幼儿通过探索观察蜡烛燃烧时的一些有趣现象,知道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更重要的是保护了幼儿探索求知的欲望。 1、激发幼儿探索的兴趣,在感知蜡烛燃烧现象的过程中体验探索的乐趣。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知道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燃烧时需要空气中的氧气。

【活动准备】 蜡烛若干个,主蜡烛6个,大、小杯子各32个、盘子若干个、瓶子若干各个、打火机、火柴、彩色颜料。

【活动过程】 1、将教室内的灯关掉,告诉小朋友停电了,教室里这么黑,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照明?(手电筒、火柴、打火机、蜡烛) 2、今天我这正好有蜡烛,我们可以用什么把蜡烛点燃?(火柴、打火机)我用打火机把蜡烛点着。点蜡烛的时候注意将蜡烛稍微倾斜一下,小心烫到手,然后把蜡烛放到桌子上。现在,小朋友的桌子上也有一些小蜡烛,我把点燃的大蜡烛放在你们的桌子上,请小朋友把自己的小蜡烛点燃。我们的教室亮起来了,刚才教室还黑黑的,为什么蜡烛点燃以后教室亮起来了呢?(因为燃烧的蜡烛会发光) (1)呀!来电了。现在我们不需要蜡烛了,那我们用什么方法将这些蜡烛熄灭呢?(用嘴巴可以把蜡烛吹灭、用扇子扇也可以将蜡烛扇灭、把蜡烛拿到外面让风一吹也会熄灭、把蜡烛放在水里就熄灭了、用沙子、用土) (2)我这有一个玻璃瓶,我想用这个玻璃瓶能将蜡烛熄灭,你们说我能做到吗?我该怎么做?请小朋友帮我想个办法。 3、做一做: (1)幼儿点燃蜡烛,然后将瓶子罩在蜡烛上,看有什么现象发生,说明原因。(蜡烛熄灭了,蜡烛的燃烧需要空气中的氧气,当蜡烛燃烧时,将瓶里的空气用完了,蜡烛就熄灭了) (2)燃烧的蜡烛罩上玻璃杯除了蜡烛会熄灭,还会有什么现象呢?请小朋友点燃蜡烛我们再试一试。(玻璃杯有点热)为什么杯子会有点热?(蜡烛燃烧时会散发热量所以杯子会有点热) (3)下面我们来玩一个小游戏,请小朋友先将蜡烛点燃,然后放到桌子上,一会当我喊:一、二、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引导幼儿发现多种有趣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探究周围事物的兴趣。 3、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 活动准备 纸娃娃、气球、塑料笔杆、尺子、绸子、吸管、乒乓球、小筐 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提供材料,引导幼儿观察、操作,并说说这些操作材料有什么不同。 二、感知有趣的静电现象。 1、出示纸娃娃,让幼儿看一看 提问:纸娃娃会站起来吗?能跳舞吗?。 2、请你们用老师供给的材料,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让幼儿自由讨论并进行操作,老师巡回可启发幼儿更换试验材料。 3、请幼儿看看老师的纸娃娃能跳起舞来吗?只让幼儿看结果。增加幼儿探索的兴趣,可反复让幼儿看几次。 4、幼儿再次进行操作,教师用语言启发。 5、请操作成功的幼儿示范给大家看,并讲讲是如何让娃娃跳起舞来的。 6、幼儿操作,增加兴趣。 三、小结。 纸娃娃为什么会跳起舞来了呢?因为吸管、尺子等经过磨擦它们产生了静电,用它们去接近纸娃娃,纸娃娃就会跳起舞来。我们平时也能看到许多的静电现象,如夏天的闪电,晚上脱毛衣时盾到的亮光等,这都是静电现象。 四、出示气球,请幼儿想想除了尺子、吸管可以使娃娃跳舞外,气球行不行? 请幼儿操作,可让幼儿在衣服上、辫子上、头发上、脸上进行磨擦。 1、用磨擦过的气球去接近同伴或自己的头发会出现什么情况? 2、磨擦过的气球用手去接近它,会怎么样? 3、磨擦过的气球往毛衣上放,往墙上放呢? 让幼儿自由操作,并说说操作过程及结果。 五、出示乒乓球,幼儿俩人或三人合作进行操作,通过手里的工具怎样使乒乓球动起来? 1、幼儿进行操作,教师可用语言提示。 2、让实验成功的幼儿表演给幼儿看。 六、总结。 今天我们通过动手操作发现了有趣的静电现象,它不但可以让纸娃娃跳起舞来,还能让我们的头发一根一根竖起来,就连乒乓球也乖乖的跟着我们的指棒转。你们想不想让爸爸、妈妈也看一看呢?请你们把气球带回家表演给家长看。

查看更多>>>

一、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2、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二、活动准备: 塑料尺子、人形纸片、碎纸屑、毛线、竹筷、铅笔、塑料梳子、绸布、海棉、泡沫、铁钉、记录卡。

三、重难点分析: 重点:感知物体摩擦后产生的静电现象。 难点:能够大胆猜想和认真验证。

四、活动过程: (一)魔术《纸娃娃站起来》 1、出示人形纸片,教师拿起塑料尺子悄悄在身后与绸布摩擦,并对幼儿说:老师会变魔术,能用一把尺子就让纸娃娃站起来。 2、教师示范。 3、幼儿动手操作并说一说自己是否成功。 (二)初步感知静电现象 1、教师再次演示魔术,幼儿仔细观察并说一说教师做了什么动作。现在老师再把这个小魔术做一遍,请你们仔细观察老师做了什么动作。 2、幼儿动手尝试,与同伴交流自己是否成功。教师在幼儿操作过程中提醒幼儿注意摩擦力度。 3、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成功经验(怎样摩擦,力度多少) 4、教师简单小结:因为尺子和衣服经过摩擦它们产生了静电,静电将纸娃娃吸了起来。 (三)大胆猜想 1、出示丰富的操作材料,请幼儿大胆猜想哪些物品摩擦后会起静电。 2、幼儿先自己猜想,再进行小组讨论,教师鼓励幼儿大胆猜想,启发幼儿发散思维。 (四)尝试操作 1、幼儿动手操作,把竹筷、铅笔、塑料尺、铁钉分别和绸布摩擦,然后吸桌面上的泡沫、碎毛线、碎纸屑,验证猜想结果。 2、个别幼儿说一说猜想与操作的不同,并进行示范操作。 (五)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1、启发幼儿说出生活中见到的各种静电现象,如:塑料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飘起来;穿化纤衣服脱时会有声音,黑暗中会发现小火花;天气干燥时,长时间走路,由于摩擦会产生静电,衣服会和身体粘在一起;有时人与人在接触的刹那会被对方电到等等。 (六)游戏《头发飞起来》 1、教师示范游戏,将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2、幼儿互相结对做摩擦游戏,先让每个男孩和女孩对应。然后女孩和女孩之间互相游戏,并请操作好的幼儿到前边演示。经过演示,看谁先把对方的头发摩擦飞起来。

查看更多>>>

你没有成功,说明你还不够努力。如果我们能够在正式演讲之前,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演讲稿精心准备。演讲是一个展示自我人格魅力的好机会,您在平时有书写演讲稿的习惯吗?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我身边的好老师演讲稿范文1500字精选”,请收藏好,以便下次再读!

我身边的好老师演讲稿范文 篇1

演讲稿:《我身边的好老师》

尊敬的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我身边的好老师》。是谁在我童稚的心里播下理想的种子,是谁在我无知顽皮的年龄,引领我走向书籍的王国,又是谁在我遇到困难,想放弃的时候,给了我最有力的支持和鼓励?是老师,是我最敬爱的刘老师。

20xx年那个桂子飘香,金菊吐蕊的季节,我和刘老师在美丽的校园相遇。刘老师面对着六十几个好动又顽皮的孩子,不急不躁,耐心地指导,手把手地教。不嫌弃,不放弃,刘老师关爱着我们每个孩子。

“读经典的书,做有根的人。”开学不久,刘老师就带领我们诵童诗、读童话,欣赏绘本。“长城长,长城弯,长城像条长扁担,一头挑着山海关,一头挑着嘉峪关……”这样的童谣,我至今记忆犹新。《犟龟》、《爱心树》等经典绘本带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深刻的教育意义,还有审美能力,理解能力和巧妙的构思能力。《小巴掌童话》让我知道了怎样珍惜朋友间的友谊,明白了怎样与大自然和谐相处,懂得了怎样回报和感恩。随着年级的逐渐升高,刘老师把更多优秀的书目介绍给我们——《特别的女生萨哈拉》、《长袜子皮皮》、《狼王梦》等一本本童书出现在我们的视野里。刘老师说,她要让我们在一生中最美好的岁月相遇最美丽的东西——经典图书。

如今,我已从一个无知的孩童长成一个知识丰富的少年。回顾六年的经典阅读之路,满路的芬芳是刘老师用辛劳和汗水换来的。

为了让我们爱上写作,乐于写作,刘老师一直鼓励我们写日记,我们写,她也写,在师生的比赛中我们的写作热情被激发出来。刘老师独出心裁的作文课堂设计更是让我们对作文爱得如痴如醉。教室里的“蟋蟀大战”“剥大蒜比赛”“制作班级币”……那一次次的激烈角逐和精彩展示,我们怎么会忘记?刘老师鼓励我们在“校讯通”建博客。于是,写博客、读博客成了我们班同学业余最大的爱好。在范县第一届博客之星比赛中,刘老师和我们班许多同学都获了奖。我们欢呼,我们自豪!刘老师的付出有了回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刘老师淡泊名利、做人低调。对工作勤勤恳恳、认认真真。对学生倾情付出,不图回

查看更多>>>

我也是后知后觉,等到某天拿起书本时,才突然发现现在的人已经渐渐放弃了所谓的经典了。于是手上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象》,多少有些奇异。不知是哪位作家曾经说过,一个写作的人,如果不能用笔写出自己的爱恨,不能写出自己想写的东西,他就算不得一个好作家。所以,传得出真情的文章就是好文章。只要个中有真意,无论是经典还是流行,都值得一读。这样一想,也就释然了。

九死一生二十年之所见,不过就是三类东西,第一种是蚊蝇蛇鼠,第二种是豺狼虎豹,第三种是魑魅魍魉。作者多是以小故事的形式,向读者讲述关于那个时代的黑暗。如果少一份探究去看,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很有趣的,似乎就是一本故事集。一个巨大得可以藏一个小孩的南瓜,一个靠偷窃居然一家父子都捐了官的督抚,一个为管教女儿下令全城女子不得在外喝茶的州官,个个是精彩引人的故事。

为什么要采用故事的形式呢?我想,可能是作者想用一个人人都可以接受的形式。一个人,尤其是肩负着文以致意的作家,并不是所有的话都可以轻轻松松地说出口。魑魅魍魉横行的时代,看见黑暗不敢企盼光明。掩在嘻笑怒骂中的实话,虽然悲凉,却可以存活。

我不是一个严肃的读者,所以我一般不会打算细究,咬文嚼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味道,纵使再出色,经历了岁月的沉淀,后来人也很难品出真正的含义了。我一直相信,文是可以通意的。然而就算是与作者对话,有些高度,是我越不过去的。他以他那个时代的形象,屹立在文坛的高峰。如果我说我可以读懂他言语间蕴涵的深意,了解他思想的深度,恐怕会贻笑大方。汪洋恣意的庄子似乎曾说过,一切思想,但凡说出了口,写成了文,就已经是糟粕了。我想,也许没有这么绝对,但是书本多少失了原意是真的。

所以,我不敢说,我从嬉戏的文字里,看出了作者对封建官僚制度的批判,看到了他对炎凉世态的失望。而且个人认为,经过了几百年的变迁,我们再去一遍一遍将前人读出的心得重复再三,也是没有必要的。读者的职责不是去了解作者,支持作者的观点。关键是,你要站在你的历史角度,从书中读到你可以感同身受的东西。读出自己的想法,才叫读者,哪怕观点与作者截然相反。否则就是文字扫读器,观点背诵者。

而我读此文的收获,是读到了一个有志之士对现实的一种认真负责的态度。为什么这个世界为虎作伥,狼狈为奸,你还要众人皆醉你独醒?为什么你要坚持出污泥而不染?我们的生命只有一次。出生在怎样的时代,是我们无法抉择的。我们可以选择的是,以何种态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认识静电现象,知道摩擦起电的原理。

2、激发好奇心和科学探索的欲望。

【活动准备】

彩色纸屑若干;梳子每幼儿一把;塑料玩具每幼儿一件;气球若干;塑料绳若干。

【活动过程】

1、邀请小朋友做理发店游戏,发给每个娃娃一把塑料梳子。全体幼儿有感情的表演歌曲理发店,理发店正式开业了。

2、小洋娃娃要求理发,请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给小洋娃娃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飘、立)起来了;教师给一个小朋友理发,引导小朋友发现:头发飞起来了。

幼儿游戏,给自己梳头,给同伴理发,看看能发现什么。教师适当指导、提示、鼓励。

3、教师示范用塑料盒、塑料玩具摩擦后粘住彩色纸条。

4、幼儿用塑料玩具、梳子在衣服上搓一搓,然后靠近地上的彩色纸屑,鼓励孩子大胆说出自己的发现。

启发孩子思考:为什么会出现刚才的现象?教师解释这一现象:梳子在头发上摩擦、玩具在衣服上摩擦产生了静电,所以,头发会立起来、纸屑会粘上来。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发现静电现象。

摩擦产生静电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中有了初步的概念。

5、气球娃娃来看你。

师:有客人来看小朋友了,是气球娃娃,我们欢迎!

将气球在毛衣上摩擦一阵以后,靠近幼儿的脸颊,幼儿的头发就会被吸引,气球可能会粘在幼儿脸上,教师就说:气球娃娃喜欢你,它亲亲你呢;将两个气球用线捆住,然后将气球分别在毛衣上摩擦,再将两个气球提在手里,气球会分开来,就象两个气球之间生气了一样,气球还会贴到手上悬着。

和孩子一起分析、总结:这也是静电现象。

6、好玩的章鱼

教师和孩子每人拿一打结的塑料绳,用手捏紧抹几下(或在衣服上搓几下),放开绳子,请幼儿观察塑料绳四面散开的现象,像章鱼一样。让孩子试试能不能粘到衣服或墙上。请幼儿带着章鱼到室外去玩,看看章鱼能不能粘到别的地方。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结束。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使幼儿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异议,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 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小石头块苦干,盐、奶粉和方糖若干、筷子和小勺,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直接引题:教师提出溶解现象: 1、出示方糖,请小朋友猜一猜,方糖放到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2、幼儿操作(1):请小朋友把方糖放到水里用力搅拌,会有什么变化?能够从水里取出来吗?(老师出示记录表并示范做记录) 3、请幼儿品尝糖水。( ) 4、老师解释溶解现象:糖放到水里能取出来吗? 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中呢? 二、幼儿自己探索溶解现象: 1、师:老师准备了三样材料,认识它们吗?请一幼儿帮忙介绍这三份材料。老师今天要请小朋友用它们来做一个实验。在做实验之前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三样材料放到水中,经过搅拌,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 2、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表并讲解记录方法:如果能从水中取出来的我们用()符号表示,不能取出来的用()表示。 三、幼儿操作(2) 师: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猜想的结果记在记录格中。 (幼儿活动,教师观察):老师发现小朋友的记录有不一样,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谁猜的是对的呢? 幼:做实验试一试。 四、师:请小朋友分别把这三份材料放到杯子中,并且用筷子搅拌搅拌,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石头会化吗?盐和奶粉会怎么样呢?(请幼儿把看到的现象讲述出来) 交流: 1、请小朋友说说实验结果和你猜想的结果是一样吗?哪个不一样? 2、小朋友之间的实验结果有没有不一样的呢?哪个实验不一样? 五、教师小结: 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入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石头放进水中会沉下去;奶粉放进水中,会改变水的颜色;盐放进水中最后不见了。盐和奶粉放进水中经过充分搅拌之后,能用工具取出来吗?谁能告诉我,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东西可以溶解在水中?

【活动延伸】 小朋友回家可以用白糖,酱油、味精、醋去试试看,哪些在水中溶解得最快?为什么?

查看更多>>>

作文里稚嫩的文笔,是我们回不去的青春,在下定决心时就可以把自己当时的心境用作文写出来。优秀的作文它的标题能够瞬间吸引眼球。我们可以学习哪些优质高分作文呢?范文资讯网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关于现象的作文》,有需要的朋友就来看看吧!

关于现象的作文(篇1)

天气谚语有很多,比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可这天气谚语我还真不信,因为天气怎么能有规律,我还听过一句话“天气总是变化无常”。可是有一件事,让我相信了天气谚语是真的。

“放暑假啦!放暑假啦!”我高兴得大声喊着,因为可以让爸爸带我上山捡菌子。老师告诉我们要帮助家里减轻负担,多帮爸爸妈妈干活。我想到我们村后面的大山里在夏天是菌子长得最多的时候。如果把菌子捡了到街上卖的话,可以挣钱,下个学期的饭菜钱就可以解决一部分了,我想也是帮助爸爸妈妈减轻负担了。我心里想得美滋滋的,想着想着我加快了回家的脚步。

刚回到家,我就催促爸爸带我去捡菌子,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起床打开窗户,看见漂亮的彩霞红红的在天边游荡,像一位少女穿着红色的裙子在天空中漫步玩耍。山尖也被染红了,今天一定是个晴天。我赶快起床,带上我的小提篮,叫上我的伙伴“虎子”准备出发。爸爸却说今天不去了,会下雨,明天不下雨了再去。“不信,你骗人,看看太阳要出来了,天上是红红的彩霞,是个好天气,不会下雨。”我撅着嘴嚷道。“老辈人有句话说‘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有彩霞的早上会下雨,看看晚上彩霞满天,那么第二天可以放心的出门。”爸爸解释道。“尽骗人,那是以前的事,现在可不像以前了,什么都有。”我辩解道。“好吧,我带你去,去了别后悔。”爸爸说。我高兴得拎起小篮子出发了。

走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我一蹦一跳地往前走,像只快乐的小青蛙。天气晴得好好的,爸爸走着瞧,看看谁赢,我在心里默默地想。不知不觉来到了山上,“虎子”也兴奋得“汪汪”大叫。“爸爸,我们比赛吧。”“快下雨了,我们回家吧。”我不理睬爸爸,找菌子去了。不一会下起了大雨,我一朵菌子都没有捡到,却被淋成了落汤鸡。这时我才后悔不该不听爸爸的话……

过了几天,天气正如爸爸说的那样,我们才上山捡菌子,收获很大。在这个暑假里,我玩得开心极了,我捡的菌子都卖了好价钱。但是假期里的这个经历不仅让我懂得了一个常识,而且让我明白“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是我们老祖宗总结的,是流传几千年直到今天的真理。同时也明白了“不听老人言,吃亏

查看更多>>>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我们可能会按照个人习惯写一些文章,范文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合,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由此,有请你读一下以下的“我身边的科学作文精选5篇”,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1

今年的3月31日,我和同学们参加了一年一度的春季考察活动。我们一大早就匆匆来到学校,兴奋期待着一天的行程。

来到科技馆,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要进去参观。别急,别急,先照张“全家福”。

进入了科技馆,里面可真大啊!宽敞又明亮。其中我最喜欢是“智慧之光”馆。你瞧!这个“自来”水龙头。“悬浮”在空中,后面也没有水管,可水却“哗哗”地从龙头里流出来,这究竟是怎样一回事呢?难道水从天上来?令我和组员们百思不解。最终,我们最终发现了其中的秘密。

水流中央定有一根金属管,藏在水流中支撑着水龙头,作出“悬浮”的假像。同时,金属管又不停地从池中抽水输送到水龙头中,水流又掩盖了金属管,流入了水池,构成了水循环,这就是“水从天上来”奥秘。发现了这个奥秘以后,我们兴奋不已,想不到在这个神秘奇观的背后竟然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我们开始却没想到呢?

继“智慧之光”馆之后,我们又参观了“生物万象”、“视听乐园”、“机器人世界”、“地壳探秘”等展馆。此外,我们第一次观看了球幕电影《尼罗河之谜》,让我们领略到了非洲大陆的魅力,和意想不到的球幕电影的神奇效果。

经历了这次春季考察,我突然发现,科学原先就在我们身边,它可能是一盏台灯,一个水龙头,一台电脑……总之,只要你细细观察,你会发现生活处处有科学,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身边的科学作文 篇2

每个人在童年都会对科学有所发现,我也不例外,我是在一次打球时偶然发现的。

每一天放学我都会到学校的乒乓馆打乒乓球。这天我和对手打得正激烈,他一记长球我往后退了几步准备接下他这个球,结果踩到一个圆东西上我脚下一滑差点摔倒,低头一看,我踩扁了一个乒乓球,这可坏了,教练规定谁破坏一个球要赔10元钱,我把球装到口袋里准备回家研究一下看能不能把它复原。

回到家我赶紧想办法,首先我想试着用传统方法——压力回球,就是利用硬的东西将球推回原形,我试了好几个东西可都不行,不是使不上劲就是劲太大。我想啊想,一下想起来我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办法,我赶紧拿来一个盆,往盆里倒进一些开水,然后把球放进去,我死盯着球耐心的等着,呀,我看到了,球被踩瘪的地方在一点点的鼓起来,最终变

查看更多>>>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8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7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6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30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0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9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20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500字 身边浪费现象倡议书 身边科学作文 身边的科学手抄报
幼儿自然科学现象教案 身边的科学读后感200字 生活中现象的范文1500字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的读后感 身边的艺术范文1500字 写社会现象的范文1500字 现象的作文 身边的好规矩范文1500字 寻找身边的老严范文1500字 幼儿的身边趣事范文1500字 身边的好党员范文1500字 身边的闪光人物范文1500字 生活中现象的范文 身边珍爱生命的范文1500字 从身边的事物领悟范文1500字 考勤代打卡现象范文1500字 银行党员身边的实事范文1500字 说说身边的廉洁事范文1500字 身边的感动范文
展开更多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

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栏目为大家精心整理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开头、2024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身边的科学现象范文1500字怎么写等,欢迎大家的阅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