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

东汉时期出了一位杰出哲学家叫王充。他小时候读书非常用功,而且善于独立思考,是个很有见解的学生,私塾的老师很喜欢他,可是自从他父亲去世后,家里的日子越来越艰难再也供不起他念书了。

无法继续上学让王充很难过,他还为此偷偷哭了一场。但他并没有灰心,从此他一边干活儿维持家计,一边挤出时间自学。由于他品学兼优,20岁的时候,他终于有了一个去京城洛阳的太学里深造的机会。

当时在太学里授课的是史学家班彪,他学识渊博,讲课旁征博引、生动活泼。听他的课仿佛是王充的眼睛一下子被擦亮了王充学得越多,越发觉自己知道的太少,于是他不断读书,充实自己的头脑。

不久,他身边的书都被他读遍了,还能到哪里去弄书呢?自己这么穷根本没钱买书啊!王充实在太渴望读书了为此他绞尽脑汁想办法。他终于想到,可以去洛阳街头的书铺看书,那里什么书都有。

从此,王充只要一有时间就去街头的书铺,他把那儿当成了自己的书斋,尽情地在无边的书海里汲取着知识的养分。他的记忆力很好,许多书看一遍就能背诵,所以虽然是借书来读,也没有多大的不便。

在洛阳求学的这几年间,王充风雨无阻地穿梭于各家书铺,渐渐地,他博览群书,变得学识广博。后来他会乡隐居,专心从事写作,终于完成了一部20万字的具有批判精神的哲学著作【论衡】。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懂得借别人的东西要爱护,并能按时归还。 2.能使用借书和还书时的礼貌用语。 3.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图片。 2.故事ppt

活动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起兴趣。 教师:明明买了一本故事书,丁丁想借来看。丁丁该怎么做呢? (二)看图书,了解故事内容。 (1)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向明明借书时是怎么说的?(明明,这本新书借给我看看好吗?) (2)教师示图1教师:他在干什么?(把借来的书包上封面。)为什么要包上封面呢? (3)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看书时怎么样?(丁丁看得很认真,也很小心,不把书弄脏。) (4)教师示图1教师:丁丁还书时会说些什么?(明明,这本书我看完了,现在还给你。谢谢!)明明怎样说?(不用谢。) (二)情境表演,巩固经验。 1.自由组合,表演借书。 2.个别表演,师生评价。 3.迁徙训练,可表演借铅笔、借橡皮等,练习借和还时的言行。 (三)师生总结,提升情感。 1.教师:你喜欢丁丁的哪些地方? 2.师生针对班级实际,对幼儿进行表扬和鼓励。 3.教师小结:借了东西要爱护,要及时归还。借和还的时候要使用礼貌用语。 (四)欣赏故事:《宋濂借书》,懂得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的道理。 教师:为什么主人同意宋濂随时来借书呢? 教师小结: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借别人的东西不仅要有礼貌,还要讲信用,要及时归还给别人,今后再问别人借,就不难了。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借别人东西时有礼貌,并且及时归还。

附故事: 宋濂 借书 明朝有一位叫宋濂的人,家里很穷,根本买不起书。宋濂为了学习知识,常常借书读。许多富有的人家藏书很多,但是都不愿意借给他。有一次,宋濂又到一家富户借书看,这家人不愿意借给他,所以借的时候讲明十天之内要还回来,可十天根本就读不完那本书。到了第十天早晨,天下着大雪,那家人以为宋濂不会来还书了,可是宋濂却冒雪把书送了回来。主人很感动,他告诉宋濂以后可以随时来看书,不再给他限定借书时间了。

查看更多>>>

美术是少数几门允许学生个性充分发展的学科之一,虽然不是参加应试教育的重要科目但美术学科的教育在培养人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和创新精神等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如何能让孩子们喜欢自己所教的学科,那不仅仅是人们所看到的架上绘画,更不是一味教孩子们基本教学技能的“简笔画”。我认为更应该是凌驾于模仿之上的对于美的感知与创造,用你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孩子,让他们也同样的热爱你的学科。

就拿我现在所上的《雪》这一课为例,在课堂导入部分:我就以有趣的猜谜游戏来猜课题——”像花不是花,美丽人人夸,开花不结果,遇火它就化”不要以为这只是为了吸引孩子注意力,其实这一个小小的谜语正说明了雪花的部分特点,无形当中把孩子们在生活中对于事物的观察能力做了一个小小的“测试”,寓乐于学。探究形成部分:当我问道你们观察过雪花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时?话音刚落,就听一个小男孩自语道:“我从来没注意过!”说实话我真的惊到了,作为一个东北娃对于雪我觉得应该是再熟悉不过的呀,不过我没有做声而是继续引导孩子看看显微镜下雪花的样子?他也跟着我被雪花的美惊呆了,课堂上是此起彼伏的哇~哇~哇,这说明了什么?现在的孩子缺少的不是绘画的能力而是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

最后孩子们从三方面总结雪花的特点,外形特点:六角形、颜色特点:白色、甚至说出了对于雪的触觉感受:凉凉的。孩子们说的多好呀,实话孩子们总结的最后一个特点是我备课中没有预设到的,我很欣慰。

联想创造部分:当我问道下雪时你做过最有趣的活动,或让你印象最深的景象是什么?孩子们畅所欲言,最有趣的一个回答是“下大雪时我妈妈送我上学路上堵车,车上和马路上披上了一层白色的被子!”孩子们的思维没有禁锢在堆雪人、打雪仗,而是另辟蹊径从社会现象角度来表现下雪时的场面,我给予了大大的表扬,在当我巡视过程中我又发现“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雪花”这句话是多么的付有真理,孩子们画的雪花虽然还很稚嫩但设计的是那么的新颖各有其独特之处!

作为一名美术教师我要充分发挥学科特点,挖掘学生潜在能力,在充分尊重他们的个性特点后爱上我所教的学科。

查看更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1000字读后感   一直以来,都因为工作忙而疏于静下心来读书,总借口没时间而不能够静下心来学习。可前不久,一本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却让我有如获至宝、如遇知音之感。   前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瓦·阿·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为了解决中小学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他专为中小学教师写了一本《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后来,中国的教育专家根据我国的情况和需要,选择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精华部分,另从苏氏的其他著作里选译了有益于教师开阔眼界、提高水平的精彩条目,作为补充,全书仍有一百条,改称为《给教师的建议》。书中每条谈一个问题,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用平实的语言娓娓道来。此书文字深入浅出,通顺流畅,极便阅读。它并不枯燥,在朴实的语言和真实的故事中渗透着大师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同时,对于在一线任教的老师们来说,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和可操作性。这样的一本书,应该让所有一线教师人手一册。   书中提到一个问题: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昼夜只有24小时啊!确实,做教师的都知道,每天必须做的几件事占用了我们绝大多数的时间:备课、上课、改作业、课外辅导、处理学生之间的种种问题……现在还要抽出时间来读书搞科研。我真是不知道该怎样才能做好所有的工作。在书中,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教师的时间从读书中来。只有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就像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一般。就像书中那位成功的历史教师说的:“对这节课,我准备了一辈子。

而且,总的来说,对每一节课,我都是用终生的时间来备课的。不过,对这个课题的直接准备,或者说现场准备,只用了大约15分钟。”读到这里,我突然之间明白了,为什么有的特级教师能在课堂上得心应手、左右逢源、游刃有余, 查看更多>>>

今年我有幸地细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完这本书后,深刻感觉到要想做好教书人,首先要做好读书人。读书会给我们启迪,读书会让我们思索,读书会让我们成为更优秀的教师。作为一名教师,在科学知识的大海里,我们所教给学生的教科书里那点基础知识,只是沧海一粟。若我们没有源头活水,怎么可能教出好学生来呢?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真的感觉我好像遇到了一个知己,可以倾听、可以诉说;也好像遇到一位好教师,使我在平时教学中遇到的很多疑惑都得到了解答。例如:教 师的时间从哪里来?如何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平时有很多疑惑,苏霍姆林斯基都告诉了我;不仅如此,他还告知我们许多教学经验和管理办法,教师对课程的计划和组织,以及如何提高教学成绩等等。他能从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出发,把教育好学生的建议推荐给我们,这是给我最大的财富。在书中我找到了太多自己的影 子,也得到了太多的答案,不仅开阔了我的眼界,更提高了自己的教育工作水平,使我受益颇丰。

书中提到应该特别重视德育教育,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应该对学生有足够的尊重,这才是真正以人为本的教育。在他的眼中,德育教育不能只是表面上的说教和口号式的文字,而应该是生活中的细节,是教师对学生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一句话语用爱去对待每一位学生,用爱去感化后进生,用爱去鼓励学优生,让学生们去感受爱,让学生在教师的爱中发展和成长。我想在读完这本书后,我更要坚持我自己先做人,后成才的教育理念,并且在班主任工作中细心做好每一件事,关爱我的每一位学生。

书中最让我佩服苏霍姆林斯基的一件事是他一生都在坚持写教育日记。其实我觉得每一位教师都应该写教育日记,尤其是班主任,因为对教师而言,写教育日记就是对自己教育过程的一个思考和总结,把平时教学过程中有所触动的瞬间和片断变成文字,记录在案,对自己以后的教学会有很大的帮助。而且要学会观察学生,只有善于观察才能了解学生,才能捕捉到细微的教育现象,将这些记录下来,也是对自己工作的审视和分析过程。我做了十多年的班主任,在这十多年的工作中,我和我的学生之间,真的发生了许多让我感动的故事,但由于我没有及时写下来,这些感动、感人的故事,还有那些点点滴滴的收获经验,随着时间的流逝,从身边溜走,就好似流星划过,甚至不留一点痕迹。近几年我发现许多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就在于他们善于把他们平时看到的、想到的、感受到的写下来,然后把

查看更多>>>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读书笔记1000字

很早以前我就知道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这本书,只是一直以来都没有时间去看,或者说自己没给自己挤出那样的时间来学习。这个学期刚一开始,教育局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读一本自己喜欢的书,有了这个规定,也就有了一种无形的压力,有了这样的压力也就有了学习的动力。

这学期我找到了这本早已听说的《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书,细读了我感兴趣的第2卷。这部文集,涉及内容很广,包含《年轻一代共产主义信念的形成》、《怎样培养真正的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三部分内容。其中《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现就将我的感受简单地说一下:

世纪老人冰心曾说过: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这是一句至理名言。读完这一百条建议我发现虽然现在教育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但苏霍姆林斯基那光辉的教育思想对现在的教育工作者来说,丝毫不显过时。苏霍姆林斯基不愧为伟大的教育理论大师,针对教师的困惑和不解,好象与教师面对面地交流,读后让人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书中作者以建议的新颖形式,恳切地与读者谈心,使人听来毫无刻板、说教之感。全书皆为经验之谈,涉及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读来令人备感亲切、深受启发。读着此书,就好像一位智者站在你面前,循循善诱,给我排解烦恼,给我指点迷津,又犹如一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人,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以帮助,让我充满信心

在此书中作者提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女教师退休前,举办了一次隆重的晚会。这位即将退休的女教师事实上还相当的年轻,她从20岁开始工作,到退休也不过45岁。为什么这么年轻就要退休呢?大家都不理解。奇怪的是,这位女教师连多工作一天都不愿意,恰好当她在学校工作满25年度那天离开工作。她的告别讲话,消除了所有的疑问。她说:亲爱的朋友们,我离开是因为学校工作不是我喜爱的事业。我在这个工作中得不到满足,它没有给我任何乐趣。这是我的不幸,是我生活的悲剧。每天都盼望着课快些结束,喧哗声快些消失,可以一人独处。你们感到惊讶,一个45岁的妇女就离开了工作,而她的健康还很好。不,我的健康不好,已经受了内伤。受内伤是因为,工作没有给我乐趣。我的心脏病很重。劝告你们,年轻人,自己检验一下,如果工作没有给你们乐趣,那就离开学校,在生活中正确地判断自己,找一个心爱的职业。否则工作会使你们感到痛苦。思考一下这个悲伤的故事。健康、情绪、充实的精神生

查看更多>>>

谁见过于是彩色的鱼,见得人一定很多。它是一条彩色的鱼,她的生命就如她身上的颜色一般丰富多彩。

最近看了一部电视,名叫《孝庄秘史》。我学到了一句至理名言,这句话是庄妃的姐姐海兰珠临死时说的话:量大福大!庄妃是蒙古族科尔沁人,听说科尔沁出美女,庄妃真名叫玉儿,长得跟玉一样晶莹剔透,原蒙古族第一美女。我觉得她就是一条彩色的鱼。她陪伴了大清朝三代皇帝:皇太极(丈夫)、顺治皇帝(儿子)、康熙帝(孙子)。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与庄妃的名字在一起的,不得不提一个人:多尔衮。多尔衮是谁?怎么会与她的名字连在一起?中国的皇帝数不胜数,妃嫔也就多的不言而喻,为什么单单历史上让人忘却不掉的却是她?还有她死后,她的坟墓没有葬在大清朝的皇陵内,皇陵内有一道风水墙,与世间刚好隔绝,按说她是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但她却葬在与皇陵刚好遥遥相望的一座陵墓内?她怎么没葬进皇陵,难道她犯了祖宗的法制,或丈夫不疼爱,还是另有隐情?

她说愿来生她是一只鹰,自由自在的飞翔在蒙古的大草原上。她说这句话的时候泪流满面,一滴一滴的泪水打湿了最尊贵最华丽的衣裳。她这一生可以说得到了世间上所有女子梦寐以求的一切事物。拥有女人中至高无上的地位,她是一国之母;拥有令人羡慕和嫉妒的容貌,她是蒙古族第一美女;拥有两个深爱着她的男人,皇太极和摄政王多尔衮,等等。但,回首往事时,她就会流泪,她就会恨,就会心痛。一个看似完美的人生,却让她在午夜梦醒时分独自流泪叹息。

皇太极和多尔衮都爱她,这是人生中的一喜,同时也是一悲,悲的是两个中她只能爱一个。她爱多尔衮,但他们的感情只能深深的埋进心底,折磨着彼此。也许爱的太深,伤害就在所难免。

当年,她还只有十四岁的时候,因为生的机灵乖巧讨人喜欢,所以就被自己的姑姑从科尔沁带回了宫里,从小与身为贝勒的多尔衮青梅竹马,在蒙古族的敖包,彼此许诺终身,非君不嫁,非其不娶。怎料世事难料,几年之后出落得格外漂亮的玉儿居然被皇太极相中,纳为妃子。赐名庄妃,后来为皇太极诞下一子,取名福临,也就是后来即位的顺治皇帝。其实还有一件历史性事件不得不提,就是当年在多尔衮父皇逝世的那一年,把皇位传给的是多尔衮而不是皇太极。怎料多尔衮当时年幼,其母深知不能让多尔衮即为,否则会招来杀生之祸。为了儿子的安全起见,她和皇太极做了一个交换,什么交换?把皇帝的宝座给皇太极,但皇太极要保证不能伤害多尔衮和多泽两兄弟,要善待他们。后

查看更多>>>

一百条裙子读后感1000字2024

《一百条裙子》这本书,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是一个有着奇怪名字的女孩。也正是因为她的怪名和旧裙子,所有的女生都喜欢捉弄她。直到有一天,旺达突然声称她家里有一百条各式各样的裙子,随之而来的却是更多的嘲笑。根本没有人会相信她,而且大家都会拿这件事捉弄她,旺达都默默地忍受着。有一天,旺达终于因为受不了这些嘲笑而转学了,她给大家留下了她那一百条“裙子”。捉弄过她的那些女生发现原来旺达是多么爱她们,而且旺达是一个非常可爱、非常聪明的女孩,于是她们决定写信向她道歉,并且去把她找回来……

原来人们的清高,这些女孩子们的自以为是,是这么容易就可以被遏制的,所以这样的假清高、这样的漠视了别人的存在和自尊的不友善的姿态,在我们的每一天的生活里,在一个群体中,有必要存在着吗?不管她是不是乡下的,鞋子上总沾着泥;是哪一个国家的人,名字多么奇怪;或者是永远只穿着一条洗得褪了色的蓝裙子黄裙子……她都应该有自己的位置,有被平等接纳和交流的理由。我们不应该“看不见”他们。正像故事里的玛蒂埃一再警觉和担心的,你“看不见”他们,或者“看见”了却只知道奚落、嘲笑,那么很可能有一天你也会落到这苦恼的局面,尴尬和沮丧,最后只能像旺达那样默默离去,远走别处。旺达和她的爸爸没有办法啊。不是他们生活的那个波金斯山使他们没有办法过下去,而是人们的奚落、嘲笑使他们不可能过得开心。人是需要开心的。富人,有许多漂亮裙子的人需要开心,穷人,只有一条裙子的人也需要开心。

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总是不断地遇见各种人,多种多样的人让我们成长,小的时候碰到的事情长大之后还记得的一定很深刻,小时候心理的阴影也会长久的存留在我们的心里,形成一种成长的痕迹,有时候也会伤害到幼小的心灵导致以后的生活阴影。

假如面对欺辱能坦然面对是一种品格,这不是一个孩子能承受的,可是一百条裙子的主人承受了,也很坦然的面对,我很佩服。而以叙事者身份来说这个故事的孩子却心灵有了阴影。假如那个被大家嘲笑的人是我,我会怎样呢?我是不是不能接受,我是不是也能像一百条裙子的主人那样坦然从容面对?

查看更多>>>

《第七条猎狗》读后感1000字

暑假里,洪老师推荐我们看几本沈石溪的小说,我自己也对他的书很感兴趣,就问同学借了几本,我对《第七条猎狗》这本书特别着迷,都看了好几遍了,我想来谈谈对这本书的感受。

《第七条猎狗》主要讲了猎人召盆巴,本来养过六条猎狗。可惜第一条前腿太短,第二条刚满五个月就胖得像头猪,第三条笨头笨脑的,第四条母狗却被一条野狗给拐走了,第五条满身疥疮,第六条则不小心踩上了猎人设的捕猎野兽用的铁子,一个猎人六次都得不到一条好猎狗,他为此常常唉声叹气。在他六十大寿上,有人送了他一条小军犬。在召盆巴的精心抚养下,小军犬长大了,长得十分威武、漂亮。一次,天上的秃鹫来抓院子里的小鸡,它猛蹿上去,一口咬断了秃鹫的翅膀。召盆巴心里十分高兴,总算找到了一条好猎狗,他就给军犬起了个好听的名字:赤利(傣族传说中会飞的刀)。不过,在傣族泼水节那天,召盆巴却架起了一口大锅,打算把赤利

给杀了,做汤给大家吃。最后,还是他的孙子艾苏苏放了赤利。赤利归山后,就做了一条野狗,还当了一群豺狗的头。为什么召盆巴要杀赤利呢?那是因为在泼水节的前一天,召盆巴还着它去打猎。这时,他们遇到了一头大野猪。要知道在野外,野猪可是可怕的动物。可是召盆巴以为自己有猎枪和赤利这条勇猛的猎狗做后盾,胆子就大了起来。对着野猪的薄弱部位打了一枪,可惜打偏了,野猪发狂了,冲着他跑了过去。召盆巴大声呼喊着爱犬赤利,可是什么都没发生,只是草丛里有一点骚动而已。他想天底下竟然会有这么窝囊的猎犬,在实战中它去那么的胆小。召盆巴不停地跑,野猪在身后越追越紧,这时野猪被树卡住了,他这才脱了身,用猎枪把野猪给射死了。而在这时,赤利从草丛里跳了出来,对野猪又扑又咬。召盆巴想:留下这么胆小的猎犬有什么用,还不如吃了算了。

几年之后,召盆巴年纪大了,再也不去打猎了,就留在自己家里放放牛,种种田,过着安逸的生活。但是有一天,平静的生活被打乱了,一群豺狗闯了进来,准备对他们家的家禽下手。毕竟召盆巴过去是个猎手,他拿起弓弩对着豺狗群不停地放箭。他的箭没有豺狗多,不一会儿就用完了箭。这时,从豺狗群里跳出了一只野狗,

威风凛凛,召盆巴一看十分的眼熟,这就是当年那条放进山林的赤利。只见它浴血奋战,虽然把豺狗群给杀退了,可是自己也在战斗中牺牲了。其实,那一次召盆巴在瞄准野猪的时候,不小心踩碎了一个蛇蛋,从他后面窜出了一条眼镜蛇,在这危急关头,赤利一口咬

查看更多>>>

一、 导入新课: 古往今来,人们对读书的看法各不相同。唐朝诗人杜甫认为“读 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强调了读书与写作的密切关系;英国作家培根认为:“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强调了读书的好处很多。那么,清朝文学家袁枚对读书的看法又是怎么的呢?今天,让我们继续走进他的文章《黄生借书说》,和他一起探讨有关读书的问题。 二、复习检查(投影): 温故而知新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 (1)汗牛塞屋 (2)惴惴焉摩玩之不已。 (3)必高束焉,庋藏焉。 (4)家贫难致 (5)归而形诸梦。 (6)故有所览辄省记。 (7)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8)惟予之公书与张氏之吝书若不相类。 2、说出划线词的古今义: (1)其他祖父积、子孙弃者无论焉。 (2)非夫人之物而强假焉。 3、多义词: 然:然天子读书者有几? 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然则予固不幸而遇张乎? 有地洼然而方以长。 4、指出文言句式并翻译: (1)书非借不能读也。 (2)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 (3)为一说,使与书俱。 5、翻译句子,并体会语句表达的语气: (1)子不闻藏书者乎? (2)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 (3)非独书为然,天下物皆然。 (4)然后叹借者之用心专,而少时之岁月为可惜也。 三、研读课文: 上节课,我们对课文进行了朗读、翻译,下面请同学进一步朗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投影) 1、 本文的观点是什么? 2、 结合课文内容具体说说作者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来论证观点的? 3、 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是什么? 探讨1、(板书)论点:书非借不能读也 探讨2、举例论证:天子之书——七略四库 (投影) 富贵家之书——汗牛塞屋 有书而不读 其他——祖父积、子孙弃 (作者提出观点后,接着以“子不闻……”一句设问,引出例证,这些例证有何作用?生回答)(从反面论证了观点) (有书而不读,依次类推,世上其他事物又如何呢?“非独书……”一句由书过度到“天下物”,写“天下物”时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生回答) (投影)书→天下物:物非己有:虑人逼取、摩玩不已 不同心态 物为己有:心安理得、束之高搁 (以上由书及物都是从别人说起,接着由人及己,由一般到具体,以现身说法论证自

查看更多>>>
借书条的范文900字 借书条的范文2000字 借书条的范文600字 借书条的范文800字 借书条的范文500字 借书条的范文1500字 借书条的范文3000字 借书条的范文7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0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 恳请借书精典范文1000字
商量和同学借书范文10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20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9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1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25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5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6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2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700字 证明条范文1000字 意见条范文10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8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3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1400字 借书买书的经历范文3000字 领条的格式和范文1000字 英文领条范文1000字 领条范文小学1000字 恳请借书精典范文
展开更多
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

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栏目为您带来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格式、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模板、2024借书条的范文1000字等。希望能帮助到您,感谢您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