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

贫困就好像是种花一样,我们从森林里面取出最好的种子把它放到花盆里面,但我们会发现它在花盆里面其实长得并不如在森林里那般好。穷人就像是这样的种子,我们给它的营养太少,给它的空间太小。穷人并不是造成贫困的原因,贫困是由机制造成的,是由社会造成的。

摘自2006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穆罕默德尤纳斯在北京大学的演讲稿

2006年10月13日,瑞典皇家科学院诺贝尔奖委员会将2006 年诺贝尔和平奖授予孟加拉银行家穆罕默德.尤纳斯及其创立的格拉明银行。格拉明乡村银行模式是一种非政府组织从事小额信贷的模式,贷款对象仅限于穷人,额度很小,无需抵押。自创立以来受到穷人的热烈欢迎,并迅速推广到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扶贫方式。

获奖后的第十天,这位被誉为穷人的银行家来到了中国,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阐述了自己如何建立并逐步实施推广的面向穷人贷款的机制。在此,简要介绍几点尤纳斯最为精髓的观念:

一、信贷是每个人应该享有的权利,信贷是人权,就像获得粮食的权利一样

二、一点点钱可以做到物质更是精神上的扶贫

三、穷人的银行95%以上的借贷对象是妇女

请大家记住一个沉重却意义非凡的日子10月17日,国际消除贫困日!

查看更多>>>
摆脱贫困(一) 最近,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摆脱贫困》一书,得到了不少的体会。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的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是国家的扶强政策;前几年,在胡总书记的领导下建立和谐、均衡的社会则是助弱的政策。现在,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中,我认为政府应树立这样的概念:通过财政、税收来合理分配社会财富。国内倾斜:从富裕地区向贫穷地区倾斜、从富裕阶层向贫穷阶层倾斜。国际倾斜:中国国际扶贫中心及其他一些公司在海外(如非洲)、救助以促进其发展,中国出人力、资金、担保及政府承诺,所有的风险都在中国方面,中国的国际主义应适可而止,应适当减弱国际倾斜。中国在国际政策上应向国内倾斜,资金应更多投向国内。这样,就可以让一部分人摆脱贫困。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著作中,我意识到,贫困问题不单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要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也不仅仅依靠政府的扶持和帮助,还要靠整个社会的共同努力,呼唤起全社会的怜悯、同情、慈悲心,来共同关注贫困问题、关注贫困地区的发展和贫困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摆脱贫困,需要全社会参与。首先,政府之外的其他机构也应促进扶贫工作的发展;其次,社会要有公德心、慈悲心。举社会之力一起帮助贫困地区、贫困人民脱贫致富。 要摆脱贫困,更主要的是贫者自救。自然环境不是造成贫困的根本原因,以瑞士100年的发展为例,表明山区并不一定导致贫穷,所以在消除贫困的过程中人的因素是很重要的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提倡"滴水穿石"的精神,"弱鸟先飞"的意识等,目的都是为了发扬人的首创精神,不畏艰难的精神,为了力戒形式主义,不搞花架子,真正把心贴在人民身上。贫困并不要紧,最怕的是思想贫乏,没有志气。成天想到的,不是向上伸手,就是怨天尤人。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摆脱贫困呢思想要解放、工作要扎实。工作要从一点一滴做起,经验要一点一滴积累。凡事反求诸己,立足于自力更生,就能丢掉包袱,轻装前进。如能持之以恒,滴水就能穿石 关于贫困问题和可持续发展问题,我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认识。当今世界的不平等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富裕地区和贫穷地区、省内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差距上,贫困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而现代的中国社会缺失怜悯心和慈悲心,到处充斥着各种网络词汇,听到的都是富家子弟奢侈的生活和作风,我们需要呼唤起慈悲心。贫困阶层、大众阶层是社会发 查看更多>>>

读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摆脱贫困》一本收录了习近平总书记担任中共宁德地委书记期间29篇重要讲话、文章的书籍。书刚拿在手,我心里嘀咕:“一本关于一个城市发展的书籍,一位领导人的讲话,读起来会不会难懂?”轻启书扉,目录中的几行字吸引了我的目光:弱鸟先飞、滴水石穿、从政杂谈……“似乎是本平实易懂、形象生动的书呢。”带着这样的好奇,我迫不及待地开始读起来。书里语言贴近生活,比喻让人容易理解,数据来自实地调研,篇篇文章值得精读,值得反思。

一思“弱鸟先飞”

这篇文章主要叙述1988年处于十分贫困的闽东,如何让这只“弱鸟”先飞,在调查闽东九县后习近平总书记有了:树立“先飞”意识、飞洋过海的艺术、怎样丰满羽翼、鸿鹄之志四点看法。文章中提到的:“观念不能‘贫困’;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贫困地区完全可能依靠自身的努力、政策、长处、优势在特定领域‘先飞’,以弥补贫困带来的劣势。软功夫是贫困地区这只‘弱鸟’借以飞洋过海的高超艺术。终生廉洁,终生为民的鸿鹄之志……”

反思现今的自己,感触良多:作为一名入队才满1年、接触现在的专业工作才近半年的统计人,才浅尝统计的博大精深,需要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急需提高的业务能力也有很多。做改变、促进步,首先正视自己的这些“贫”。明确自己的不足有哪些,如何改正、提高的措施方法才能被恰当地对准方向、摆对位置。快速补上业务上的落差是当务之急,练好业务能力就如“飞洋过海”的本领。平时积极地与对应处室、同级地市、县级队专业人员请教、沟通是一副特效药,它能在我疑惑不解时,在我混沌迷糊时给我清晰地指引。怎样能羽翼丰满呢?这不单需要时间的磨砺,还需要平时实践的积累以及反复研读制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书籍的收获。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强”,只有自己知识丰富了、能力提升了,才能熟练掌握业务,更好地指导开展工作,更好地与企业沟通,更好地让统计服务于社会。数据质量是统计工作的生命线,统计者的鸿鹄之志,在我看来,就是让统计为社会公众服务。怀揣着坚定的用数字尊重社会的信念,恪守统计职业道德,才能确保我们大家统计事业更好地、更广泛地被公众接受。因为我相信:不忘初心,方能始终。

二思“滴水穿石”

“水滴石穿、铁杵磨成针”,这些都是小学时候便已熟知的道理,告诉我们凡事要有恒心、有毅力。这篇《滴水穿石的启示》不单局限于恒,还道出了其他的道理:“喻之于人,是一种前仆后继、勇于牺牲的

查看更多>>>

本页是小编最新发布的《《摆脱贫困》一书学习心得3篇精选》的详细文章,感觉很有用处,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学习心得(一) 闽江学院 王慧 福建省学联 在习近平与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一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引领带动广大青年学生认知、践行总书记提出的“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重要要求,并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摆脱贫困》一书。福建团省委学校部、省学联秘书处面向全省大学生骨干征集学习微作品。今天为大家展现的作品,来自闽江学院大学生骨干培养学校学员王慧,深刻的感悟,美妙的文字源于内心的感触~~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地区工作时,针对闽东地区较为落后的情况,写著了《摆脱贫困》一书。书中说道,我赞赏“滴水穿石”的精神,赞赏默默奉献的精神,提倡干部埋头苦干,着眼于长期的、为人铺垫的工作。因为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质变要有量变的积累。比如闽东的落后状况是历史形成的,改变闽东的落后面貌不能靠一朝一夕之功,而需要有一股韧劲。于此,我想也正在做一件滴水穿石的事情,并且不以其小放弃努力,更不夸其大邀功论赏,默默埋头,历经八年风雨,那就是我们的“暖风”。 “暖风”全名为暖风支教服务队,起初是闽江学院法律学子自发组织的暑期义务支教团队,这支不起眼的队伍,在高校社会实践广泛开展的浪潮中已连续八年深入宁德山区,为那里的留守儿童带去知识、欢乐与温暖。很有幸的,我来到这么一个光荣的集体,受到师兄师姐为之勤勉奉献的熏陶,也去往山区,看望那里的。 如今高校的社会实践风生水起,全国各地绝不乏众多的义务支教团队,但这些队伍总是带着一些质疑声出现。“你们能为那里的孩子带来什么?”“你们有怎样的资质为他们提供服务?”更有甚者,“你们不过是拿着学校的钱去旅游罢了。”我们去往大山的路途同样伴随着这些声音,而且在没有到达那里之前,我们也对自己保持怀疑。可是,真正的走进大山,看见孩子们欣喜的目光,那一刻就笃定的觉得,“这是来对了!”。 山里的孩子并不是像电视中演的揭不开锅,温饱都还是可以保证的,不过真正令我们担心的是,这些孩子的心理状况。我们看到的孩子大半都是留守儿童,或是家庭不完整。有的孩子一年只有过年那几天能见到父母,有的孩子父母因疾病双双离世,他们在爷爷奶奶的抚育和村子的帮助下,吃饭不成问题,但教育及心理引导都跟不上。他们有一部分已经明显出现了极端倾向,在无法排解负面情绪时 查看更多>>>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受疫情影响,脱贫攻坚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任务更加繁重时间更加紧迫。那么关于《摆脱贫困》 专题纪录片观后感精选怎么写呢?下面是由范文资讯网站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摆脱贫困》 专题纪录片观后感精选”,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摆脱贫困》 专题纪录片观后感精选(一)

扶贫攻坚,更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多一些担当,多一些办法,多一些接地气的思路,用换位思考的方法,来解决群众遇到的实际困难。

一、走访困难户方面

要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户前,要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景以及走访的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情景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景。

要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在走访过程中,尽可能地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的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群众家庭生产,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群众要实话实说。对于有些群众当面不情愿说的话,可留下公示的电话,期望能听到他们的真实声音和期盼。在走访过程中,看到部分群众生活相当艰苦,异常是一些因病残导致家庭贫困的现实(群众年老、身边无人照料、房屋破旧、生活贫苦),要在走访时一一进行了解记录。

要调整好心态。在走访困难群众时候,要将群众当自我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要改变工作作风。在处理困难群众问题时候,要结合有关政策的基础下,要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要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走访群众时,很多群众都进取配合,他们对我们的工作都十分理解和支持,又是倒茶,又是拿凳子让坐。感激群众对我们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今后应认真将工作做好。也许有时候走访了不必须能解决什么问题,但我们来了。经常走访是拉近群众的距离,打好群众基础,无形中为社会和谐稳定作出贡献。

二、制定帮扶措施方面

在工作中要勤于思考,充分研究实际情景,因地制宜,合理进行调整。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精准扶贫是一长期系统工程,需要长期的努力。应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扶贫对象长期、持续跟踪的帮忙。

2.结合被帮扶对象的实际特点开展帮扶。在帮扶对象中,因病致贫,因贫返病现象相当普遍。应立足实际,创新帮扶措施,增强其脱贫本事,使之早日脱贫致富。

3.加强与村、镇、县沟通联系,给予困难群众创造适宜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本事。进一步采取措施,克服困难,切实解决其生

查看更多>>>
贫困村脱贫规划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县城及区政府东北部6公里,全村辖18个自然村,14个村民小组,共有农户428户,村民1560人。村围南北长3.5公里,东西长2公里,总耕地面积1859亩,区域总面积7平方公里。农民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县区内闲时务工为主。辖区属丘陵地带,黄胶土质,气候温差明显。 二、社会公益事业及经济发展现状 (一)基本设施建设状况 全村农村电网入户改造率达100%,移动、联通、电信、无线信号通讯网络覆盖率达90%,电视网络覆盖率达75%,村村通公路一条,县级公路纵横贯穿辖区,"***厂"、"饲料加工厂"、""等企业居伏筹建在内。 (二)社会事业发展状况 1、计划生育及卫生:人口自然增长率同比降低4%,村卫生室一个。 2、社会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为100%,农村低保覆盖人数53人,农村养老覆盖率达99.7%,农村危房改造占农村危房总数68%. (三)产业状况及经济发展 **村以传统农业为主,主要是种植业、畜禽鱼类养殖业为主,盛产玉米、蔬菜、花生、水稻、小麦、红薯等多种粮食经济作物。全村已发展养殖黄牛、生猪、山羊专业户12户,增收率同比往年上升40%. 三、贫困状况及原因分析 **村受自然环境条件约束,没有较好的经济产业支柱,农民经济收入始终无法提升,有点儿存款的农户都是近年来没有改造过房屋的农户,也就是说农民辛苦劳作一辈子或者两代人攥下的辛苦钱不够一次的房屋改造,目前仍有部分农户住着土木或者石木瓦结构的老式房屋,少部分还住着爷爷辈留下的年久失修的危房。 究其贫困原因一是思想观念落后,缺乏科学种田知识,无支柱产业支撑。二是少部分村民小农思想严重,商品意识弱,缺乏市场经济效益观念,不懂赚钱途径和经商理念。三是部分村民文化素质偏低,缺乏技术又不学技术,没有项目投入不懂改进等诸多方面的影响而迟迟迈不进设施农业、装备农业和现代化农业的大门,也就自然形成了农户经济薄弱,收入不理想。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由于**村地处偏僻,距城区较远,消息相对闭塞,有些农作物和经济作物不能及时运送出售,村民经济收入不乐观,相应对村组公益事业发展项目资金的投入力度相应不够。一是部分村庄的道路仍是黄土路,影响农 查看更多>>>

今天我到音乐厅看电影,当时我非常高兴。到了音乐厅这里非常大。

电影开始了,这里面一开始就是一个很恐怖个地方,这里生活着一群人和一群龙,龙总是拿人的食物。这时属龙手出现了,他们每天专门杀龙,有一个人他叫小罗罗,他找到了传说中最难找的夜杀,他带这夜煞让所有恐龙都不再伤害人类,以后人和恐龙相处的很好,就这样来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看完了,我觉得非常好看,我以后一定还要来,就这样我每天都期待这看电影。

查看更多>>>

读《中国节》有感

黄庆宇 宇平

悠久的历史,多彩的节日,使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都为之自豪的快乐。今天,让我们走进《中国节》。

我们国家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节日也很多。这些节日让我们编出了多彩多姿的故事,使我们知道了悠久的文化。大师的力作,无疑是让这些节日锦上添花,让我们去回忆那一个个节日吧。

读了《中国节》之后,我觉得自己还不是对自己的祖国很了解,如果不懂得许多祖国的故事,那我们还谈些什么爱国精神呢?我们必须从现在严格要求自己,让我们这些小花在祖国的神州大地上绽开吧!

我看了《中国节》后,我更加热爱这历史、文化悠久的祖国!

查看更多>>>

今天,爸爸买了一本《论语》。刚开始,我觉得没意思,就没在意。

下午,闲着没事,我随手翻了翻,觉得有点趣,就静下心来认真地读了几篇。我是越来越喜欢这本书了,其中第一篇给我的印象最深,文章这样写道:“学而时习之,不亦说(同悦)乎?”意思是说“学习以后,能在一定的时候温习它,不也感到很高兴吗?”这正是我学习上应该做到的。在学校,老师每天都会给我们讲授很多知识。我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时间一长,就会忘记许多。如果经常翻开书温习一遍,就能牢牢地记住。记得有一次听《超强记忆学习法》电视讲座,那位老师这样教我们:一堂课下来,下课时用三十秒回忆本堂课学习的重点;一天下来,花三分钟回顾这一天学习的重点;一周下来,花十分钟回忆本周学习的重点;一个月下来利用一小时回忆本月学习的重点。他所说的正是“学而时习之”的道理,学习的乐趣正是因为记住很多知识而得到快乐,也就“不亦乐乎?”了。

我爱读书,更爱读《论语》这样的好书。

查看更多>>>

《李时珍》这篇文章写的是李时珍成长的故事,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很早以前,在苏州瓦硝坝的中医李月池家,一个男孩出生了,他就是李时珍。

李时珍从小就热爱医学,在家的后院里缠着爸爸问这问那,那是因为爸爸家的后院里有很多草药。随着时间的流逝,小时珍一天天地长大,他八岁时,后院的草药全被他认完了,但是他认为这还不够,还要继续人,他爸爸没办法,就只好带他去山上见识见识各种草药,父亲每次实地讲解草药以后,小时珍都记在心里,而且他的记忆力很好,父亲再问他时,他都能回答正确。就这样,李时珍长大后,把《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

读完《李时珍》这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知识,特别是知道了李时珍从小热爱医学,爱得如痴如醉,平时总是缠着父亲不放,勤奋学习,记住了很多花草的药性、用途。李时珍就是在父亲的影响下,这样耳濡目染,为民行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的,他的勤奋努力,让他把前人写下的《本草经》修改成了《本草纲目》,真是了不起。

我要向李时珍学习,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学习,争取进步,将来为人民服务,为父母争光,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查看更多>>>
摆脱贫困读后感7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15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5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9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30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8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20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1000字 摆脱贫困读后感600字 摆脱贫困调研报告范文 纪录片《摆脱贫困》观后感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部队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2000 摆脱贫困心得体会800字 读后感400字 名著读后感400字 基地读后感400字 项链读后感400字 水浒读后感400字 《童年》读后感400字 名人读后感400字 养花读后感400字 林冲读后感400字 山雨读后感400字 竭泽而渔读后感400字 草读后感400字 看见读后感400字 爱丽丝读后感400字 丰子恺读后感400字
展开更多
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

当我们阅读书籍的时候往往能够从中获益,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栏目为您提供小学生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初中生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高中生摆脱贫困读后感400字等,感谢您的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