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职业规划课为何成摆设

伴随着各行各业的衍生,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值得参考的范文有哪些?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职业规划课为何成摆设”,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近日发布的《大学生职业适应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在受调查的走入职场不满3年的大学毕业生中,接近60%的人每年跳槽两次以上,6%的受访者表示不适应现在的工作,大学毕业生普遍患上工作不适症。

大学毕业生三年内频繁跳槽无外乎是为了找到一份更适合自己的工作。但是,什么样的工作适合自己本应是学生在毕业前就已经考虑过的问题,为什么工作后还要通过频繁跳槽来寻找答案?笔者认为,这其实折射出了高校职业规划教育中的问题。

当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普遍存在主体意识淡薄,目标缺失,职业定位不准,求职就业道路盲目、狭窄等问题。高校的职业规划教育应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但现实情况并不如人意。虽然很多高校已经在全校范围内开设职业规划课,而且有些学校已经把其作为学生的必修课,要求学生必须上课并修满学分,但是许多学校的就业指导课过于空泛,缺乏实际案例分析和经验分享,导致学生在遇到实践问题时依然手足无措。

据笔者了解,有些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甚至成了名副其实的自习课或者思想政治教育课。

高校职业教育课成为摆设,这也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学生上过学校的职业教育课,却依然会呈现职业不适应症状了。

在美国,一些高中学校就已开始设置职业规划设计课程,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学习如何规划未来。因此,学生对自己的职业规划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很早就开始从职业的角度进行自我包装和提升。反观我国,应试教育的压力决定了大学要承担学生职业规划教育的职能,然而如何很好地把这一职能落到实处,是高校亟须反思的问题。

职场的第一份工作相当重要,对今后的职业生涯影响很大。为此,笔者认为,学校应该把职业规划课和学生切实结合起来,把学生的专业特点和行业特点切实结合起来,帮助学生在职业方向上进行定位,并树立职业目标。同时,相关课程应该多使用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分享他人经验的基础上了解人才的需求方向。此外,大学生毕业后频繁跳槽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学生责任意识和忠诚度缺乏的表现,职业规划课也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纳入课程范围。

FWr816.cOm小编推荐

职业规划:你为何痛苦不堪


到今年的7月,我毕业就正好4年了。在这4年里,迷茫过,无助过,走过很多弯路,有过自责和悔恨。所幸,在毕业第三年的时间,也就是去年的6月,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确定了今后人生的大方向。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历程,有很多话想和大家分享。

先说一下本人的情况。女,85年生,03年入学,一个在省内还有点点名气,既非211也非985的一本学校,学了个土木工程这个至今让我想起就头疼脑热的专业。

先说起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我只能用不靠谱这仨字来总结。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我预估的分数只能够上我的母校和另一所东北的二本学校,东北那学校吸引我的是专业,母校吸引我的是将来的文凭,家人和我当年也不知道什么就业兴趣分析之类的,最后实在无法抉择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抛硬币这么不靠谱的方法来决定。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注定,连抛三次居然都是我的母校,于是我们全家都认为这或许是天 意,毫不犹豫地填了我的母校。至于为什么是这个专业,对土木工程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完全是因为我的母亲大人一句这个专业将来好就业,开始了我长达4年的痛苦而漫长的经历。

进入大学后,因为对自己的专业完全完全不感兴趣,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甚至想过退学,复读之类的激烈措施,但终究因为不愿再去经历一遍几乎让人脱皮的高三而退缩。

可以说我的大学里是非常失败的,几乎没有什么让我想起来就眉飞色舞,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除了最后一次的毕业设计。因为忽然察觉到这4年我就要这样灰头土脸的度过了,竟然没有什么值得让我骄傲的事情,这太不符合我曾经的性格和作风了,十分地不甘心,因此最后的几个月里,拿出了最大的努力,最后毕业设计得了A。当然,这件事情也变成我后来面试里的一次案例,它时刻提醒着我,真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想,有没有付出的 区别。

毕业前夕我没有太经历找工作的痛苦,因为家人帮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当时选土木工程专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的父亲也在这个

行业,父母当时想的是顶不济回家接我爸的班,好歹有口饭吃),当时签了武汉的一个路桥公司。说实话,我对未来并没有太大的向往,只是有点悲哀地想,或许工作也像恋人一样,相处时间久了,总会有感情的吧?

一毕业我就收拾行李去了工地。

相对来说那段日子还是挺单纯的。每天呆在工地的实验室里做做实验,有时候去施工现场和师兄们一起勘探一下,大部分的时候是要整理数据,核对校准。工作简单,却也繁琐。

吃饭在食堂,睡觉在宿舍。虽然日子很无聊,但也竟然就那么过了。

只是在QQ空间里谈到我当时的生活时,几乎所有人的回帖都是,不能想象你会呆在工地上,工地完全就不是你该呆的地方之类的评论。当时看到这些,虽然觉得很无奈,但我也只能苦笑了,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

是的,我也有梦想。年轻的时候我爱写字,从小到大作文都是作为范文在年级传阅。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编辑。但上了大学之后,我变得非常怨天尤人,甘于堕落。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外,就是泡在网上玩游戏,从来没想过,为我的梦做出实际点的,添砖 加瓦的行动。

所以,那个梦始终只是梦,没有杂志社会要一个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没有任何相关经验,也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的人,没有人会冒这个险或费这个力气。

所以,当我坐在工地上的电脑前看着那些评论,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感觉,只觉得是苦涩和麻木。

在工地上呆了大概一个多月,听说资金链出了点问题,我们那个部门的员工连续几个月都没有拿上工资,加上和周围的同事熟悉后,知道了一个已经30多岁的大姐还在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整理资料,这几个因素严重动摇了我要在工地长久干下去的决心,恰逢此时,我遇到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那个人,他听说了我的梦想之后,鼓励我大胆地去追寻梦想,而不要在工地上慢慢耗尽我所有的热情。其实现在想想,他说的这番话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他**我辞职,却没有给我提供辞职后的去向。但当时已对这份看不到希望的工作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加上父母也觉得如果不发工资,这单位着实有点不靠谱,在我的怂恿下,默许了我的贸然辞职。

20xx年8月底,结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家爽了几天后开始找工作,却发现越找越心慌:虽然我的梦还是那么大那么笃定,但现实还是那么小那么残酷。没有任何编辑专业背景及经验的我已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在学校时找不到工作,在现在也依然是个大问题。

那段时间日子过得灰暗极了,已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又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当时的心情,真的是随便什么单位我都要去!

后来果真也是随便找了个小单位,是堂姐的一位同学自己开的招标代理公司,正好缺人,我就去了。

去之前信誓旦旦地说,我会好好干的,我还要学造价预算之类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派胡言的鬼话。或许是我自己规划的职业前景和那个公司日后的发展道路有吻合之处,加上熟人的面子,我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于是在老爸老妈千叮咛万嘱咐之下,在家赋闲半个月之后,我踏上异乡开始了第二份工作。

工作在郑州,市中心的办公室在17楼,每当夜晚都会看见一派灯火阑珊的景象。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我终于是个小白领了!终于找到了一份符合形象的工作,每天穿梭于写字楼之间,过着朝8晚6的生活。

但,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和一位大学的同学聊天,她毕业后也辞去了原本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开始了她自己的兴趣销售,并做得有滋有味,她毫不留情地说,你这份工作也还是走了弯路,和你原本的计划,理想,一点都不搭旮!

第一次,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对于工作的期望:我感性,喜欢写东西,有点文笔,沟通和表达能力强;我讨厌数学,数字,更讨厌我的专业,那些乱七八糟的力学和结构知识。我期望工作符合我的兴趣,有前途,环境好,薪酬高;我讨厌和自己的兴趣一点都不沾边的工作,而且现在的工作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在郑州工作了半年后,征得家人的同意,我又辞职了。

经过这半年的沉淀,我没有那么急于找工作,而是开始想好,一定要找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哪怕从最低的岗位做起。我想过,广告文案、游戏策划、文员等等等等凡是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团购网站大全,我都格外留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武汉*的一则招聘启事,最终成为武汉*的客服。这个工作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广告里写着,需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等等,一口气读下来竟觉得这工作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到现在都还很感谢*的那份工作,让我重新树立了自信,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事无成什么都不会。

在*的1年多里,是我自我认同感最强的1年,虽然工资低,工作累,还有怎么都考不完的大小考试,但是每次考试我都是第一第二,获得了部门领导多方面的认可,现在想想,真的是只有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才能获得这样的认同感,即使工作再累,也会觉得很有干劲了。

一个人,如果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就会开始对物质有所要求(这似乎和常理是反着来的,但工作对于我而言,就是这样)。在*工作的1年多后,看着周围朋友们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心里也不免有各种羡慕嫉妒恨。但朋友都是有着很好看学历的,我深深地明白以我目前的情况,要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我连那些工作的英文网申都看不太懂了。

所以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我期待过更好的生活的要求了。此时我又动了辞职的念头。但这次我不打算急匆匆地投入工作,我想考研,给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决定下了后,我又一次说服了我的父母(父母不容易啊,我工作了2年,考研1年,其实家里一直供了我3年,因为前2年的工资根本不够自己花的),辞职在家考研。

考研如果细说起来,又是一个很漫长的故事。考研的专业我选择了传媒,主要还是对我的梦想念念不忘。具体过程就不细说了,结果是没考上,下分数线那天痛哭一场啊~

之后又是开始马不停蹄地找工作。此时我已来到我男友所在的城市,因为不想再从事原来*客服的工作(他所在的城市没有*分公司,只有代理商,如果要做,一切从头开始),又没有了从前的人脉和关系,一切又得从头再来。所以啊,如果要换城市,一定要慎重呀!有时候你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此时已经20xx年,距离我毕业快3年。在找到工作前,我曾经有过无数的懊悔和迷茫:我真的不能再回头继续我的专业了吗?大学里为何没有好好进行职业规划?为何总是想一出是一场说辞职就辞职?考研是否又浪费了一年的时间?现在的我想做的与能做的是否对等?无数的问题缠绕着我,可以说,20xx年3月的我,是非常纠结和崩溃的。

如果说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我相信是的。之前的两次工作,让我看清了我有多讨厌我的专业,一想到要与之厮守终生我就痛不欲生,干脆在我还可以选择的时候彻底诀别。

在*的工作,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让我明白了我的优势:沟通,文字,策划,咨询,培训,学习能力强,适应考试类型的升级和考核。或许正是有过当客服的经历,现在的同事都夸我,讲话抑扬顿挫的,很有范儿!

考研的时间也没有白费,它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自己未来的渴望,并在后来一次关键的网申中让我毫不费力地读懂了已经丢了很久的英语。

20xx年5月,我终于找到新的工作。这份工作稳定,正规,待遇不错,发展机会甚多,最重要的是,它符合我的兴趣和对于自身的定位,可以给我带来工作的成就感,可以给我踏实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确定内心想要的,兴趣最重要,兴趣是支持你在薪资、环境、劳动强度都不如人意的条件下唯一坚持的理由。只有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才能坚持下去。

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迟到总比没有好。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谨以此文,与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心仪工作的人共勉,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走了很大的弯路,相信有梦,心就不会迷失方向!

职业规划为何导致员工离职


原本为员工稳定而设计的职业生涯规划,却导致了30%的离职率这是来自全球职业规划师研讨班上的一个活案例。

中关村某IT公司经过几年高速发展,现已进入一个相对平稳的增长期。今年4月,为了给每一位员工一个看得见的未来,让他们安心本职发展,该公司决定进行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管理。人力资源部对大部分员工进行了一对一沟通,认为已了解员工所需所求后,便为他们重新定岗定薪定发展。然而始料不及的是,短短两个月时间里,员工流失率竟达30%以上,这些员工的离职理由竟也出奇地一致:一半以上是个人发展与企业发展目标不符。8月份,起先是公司销售总监离职,随后在公司服务了3年多的一位销售主管跳槽,并带走了一批销售精英。不安分的因子似乎感染了每一个员工,公司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一场原本出于好意的职业规划最终发展成为一场人事大地震。

员工为何要离职?记者了解到,这些离职员工在与公司进行了规划面谈后,有的居然认为是企业对他有意见,有炒人的嫌疑,在你炒我不如我炒你的心态下,这部分人选择了离开;销售总监则认为自己的职业发展已经走到了一个转折点,渴望更大的发展;至于那位被看好的销售主管,导致他离职的直接原因是公司通过猎头空降了一位销售总监。这位主管认为,公司违背了在《员工职业生涯规划书》的承诺。原来,当时企业认为他的个人能力适合销售职位,并给他规划了明确的职业上升路线。但在销售总监一职出现空缺时,公司认为其知识素养尚达不到职位要求,故另作安排,该主管于是愤然辞职。

北京雅致人生文化公司咨询师刘冰认为,该公司在导入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理念时,公司员工并没有对此形成积极的认识。企业为员工列出了详细的发展路线,往往会被员工认为是企业的一种承诺,当承诺不能兑现时比没有承诺还可怕,它会严重打击员工的积极性,降低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对追求发展的员工来说,这是一种无法修复的伤害。

锐旗人力银行运营总监刘湘勇认为,这家IT公司在全员职业规划的程序上也有问题,应结合组织发展和需求,给员工多方面的咨询和指导,通过必要的培训、工作设计、晋升等手段,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目标。当空缺职位出现时,只要有可能,最好从内部提拔人才,选择合适的员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开发设计,如果不能让员工看到发展,对员工和企业都是巨大的损失。

大学生职业规划课有感


学习职业规划,增加技能

很多人进了社会之后,因为没有做好职业规划,让自己的生涯路越走越迷茫。在听了上次全球职业规划师谢珊老师的职业规划与就业后,我懂得了确立自身发展目标的重要性,并开始思考未来理想职业与所学专业的关系,也让我设定了发展的目标,增强了学习的目的性、积极性。

职业规划就是全面、深入、客观分析和了解自己,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有明确的定位,并设立明确的职业目标,在通过各种积极的行动与措施去争取职业目标的实现,以及个人对生活需求及工作需求进行恰当地调整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过程,规划的功能在于为生涯设定目标,并找出达成目标所需采取的步骤。职业规划是指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在对个人和内部环境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一个人的事业发展目标,并选择实现这一事业目标的职业或岗位,编制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行动计划,制定出基本措施,使自己的事业得到顺利发展,并获取最大程度的成功。

记得在《士兵突击》这部电视剧里许三多说过一句话:有意义的人生就是好好的活着,怎么才算好好的活着?做很多很多有意义的事。做什么事情是有意义呢?好好的活着。生活要有目标要有意义就需要我们认清自己适合做哪一些职业,适合做什么,认清所选职业的需求,以及如何经过努力达到目标。真正做到知己知彼,提高自身技能,做到百战百胜。

美国人在成长过程中从小就会受到专业的职业教育。在美国的小学里有Career day,由社区里各行各业的人为孩子们介绍各自的工作,让他们对各种职业形成初步的印象。孩子大一些以后,学校又会组织职业实践活动。如办模拟公司,让每个学生担当不同的角色,进一步加强对各种岗位的认知。进入高中、大学后,学校会帮助学生进行多次职业测评,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技能、特性、价值观、优劣势等。

我们花时间来规划自己的生涯,但也要了解到有时我们所播下的种子,未必能马上发芽。性格类型没有对错,而在工作或人际关系上,职业规划 也没有更好或更坏的组合。每一种性格类型和每一个人都能带来独特的优点。哪一种性格类型最符合自己,是由自己来作最后判断的。自己的性格分析结果是根据自己在回答问题的选择来建议自己最可能属于哪一种性格类型;但是,只有自己才知道年真正的性格类型。

我们可以用性格类型去理解和原谅自己,但不能以它作为自己做或不做任何事情的借口。不要让性格类型左右自己考虑选择任何事业、活动或人际关系。要留意自己对类型的偏见,藉此避免负面的把别人定型。

有人说性格的作用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在选择人生目标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充分发挥自己性格优势方面的作用,寻找职业和人格的最佳匹配,使得我们成为更有焦点,更有效的工作者,避免或减少自己性格中劣势方面对事业的影响。

很多人想等自己老了,要去环游世界;等自己退休,就要去做想做的事情;等孩子长大了,自己就可以我们都以为自己有无限的时间与精力。其实我们可以一步一步实现理想,不必在等待中徒耗生命。如果现在就能一步一步努力接近,我们就不会活了半生,却出现自己最不想看到的结局。

我们从现在就要规划好自己的人生,提升自身技能,不然为时已晚。就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里那句经典的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职业规划分享:你为何痛苦不堪


到今年的7月,我毕业就正好4年了。在这4年里,迷茫过,无助过,走过很多弯路,有过自责和悔恨。所幸,在毕业第三年的时间,也就是去年的6月,找到了心仪的工作,确定了今后人生的大方向。回顾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历程,有很多话想和大家分享。

先说一下本人的情况。女,85年生,03年入学,一个在省内还有点点名气,既非211也非985的一本学校,学了个土木工程这个至今让我想起就头疼脑热的专业。

先说起为什么选这个专业,我只能用不靠谱这仨字来总结。当初选择学校的时候,我预估的分数只能够上我的母校和另一所东北的二本学校,东北那学校吸引我的是专业,母校吸引我的是将来的文凭,家人和我当年也不知道什么就业兴趣分析之类的,最后实在无法抉择的情况下,只能采取抛硬币这么不靠谱的方法来决定。

也许是冥冥之中的某种注定,连抛三次居然都是我的母校,于是我们全家都认为这或许是天 意,毫不犹豫地填了我的母校。至于为什么是这个专业,对土木工程完全没有概念的我,完全是因为我的母亲大人一句这个专业将来好就业,开始了我长达4年的痛苦而漫长的经历。

进入大学后,因为对自己的专业完全完全不感兴趣,心里产生了强烈的抵触,甚至想过退学,复读之类的激烈措施,但终究因为不愿再去经历一遍几乎让人脱皮的高三而退缩。

可以说我的大学里是非常失败的,几乎没有什么让我想起来就眉飞色舞,可以拿出来炫耀的事情,除了最后一次的毕业设计。因为忽然察觉到这4年我就要这样灰头土脸的度过了,竟然没有什么值得让我骄傲的事情,这太不符合我曾经的性格和作风了,十分地不甘心,因此最后的几个月里,拿出了最大的努力,最后毕业设计得了A。当然,这件事情也变成我后来面试里的一次案例,它时刻提醒着我,真的没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到的,只有想不想,有没有付出的 区别。

毕业前夕我没有太经历找工作的痛苦,因为家人帮我安排了一个工作(当时选土木工程专业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我的父亲也在这个

行业,父母当时想的是顶不济回家接我爸的班,好歹有口饭吃),当时签了武汉的一个路桥公司。说实话,我对未来并没有太大的向往,只是有点悲哀地想,或许工作也像恋人一样,相处时间久了,总会有感情的吧?

一毕业我就收拾行李去了工地。

相对来说那段日子还是挺单纯的。每天呆在工地的实验室里做做实验,有时候去施工现场和师兄们一起勘探一下,大部分的时候是要整理数据,核对校准。工作简单,却也繁琐。

吃饭在食堂,睡觉在宿舍。虽然日子很无聊,但也竟然就那么过了。

只是在QQ空间里谈到我当时的生活时,几乎所有人的回帖都是,不能想象你会呆在工地上,工地完全就不是你该呆的地方之类的评论。当时看到这些,虽然觉得很无奈,但我也只能苦笑了,觉得自己没有一点反抗的余地。

是的,我也有梦想。年轻的时候我爱写字,从小到大作文都是作为范文在年级传阅。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编辑。但上了大学之后,我变得非常怨天尤人,甘于堕落。每天除了吃饭睡觉上课外,就是泡在网上玩游戏,从来没想过,为我的梦做出实际点的,添砖 加瓦的行动。

所以,那个梦始终只是梦,没有杂志社会要一个没有任何专业背景,没有任何相关经验,也没有发表过任何作品的人,没有人会冒这个险或费这个力气。

所以,当我坐在工地上的电脑前看着那些评论,我的心里没有任何感觉,只觉得是苦涩和麻木。

在工地上呆了大概一个多月,听说资金链出了点问题,我们那个部门的员工连续几个月都没有拿上工资,加上和周围的同事熟悉后,知道了一个已经30多岁的大姐还在做着和我一样的工作整理资料,这几个因素严重动摇了我要在工地长久干下去的决心,恰逢此时,我遇到了我生命中很重要的那个人,他听说了我的梦想之后,鼓励我大胆地去追寻梦想,而不要在工地上慢慢耗尽我所有的热情。其实现在想想,他说的这番话其实是极不负责任的,他**我辞职,却没有给我提供辞职后的去向。但当时已对这份看不到希望的工作产生了强烈的抵触心理,加上父母也觉得如果不发工资,这单位着实有点不靠谱,在我的怂恿下,默许了我的贸然辞职。

20xx年8月底,结束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在家爽了几天后开始找工作,却发现越找越心慌:虽然我的梦还是那么大那么笃定,但现实还是那么小那么残酷。没有任何编辑专业背景及经验的我已失去了应届生的身份,在学校时找不到工作,在现在也依然是个大问题。

那段时间日子过得灰暗极了,已不可能再回到原来的工作,又找不到下一份工作。当时的心情,真的是随便什么单位我都要去!

后来果真也是随便找了个小单位,是堂姐的一位同学自己开的招标代理公司,正好缺人,我就去了。

去之前信誓旦旦地说,我会好好干的,我还要学造价预算之类现在看起来完全是一派胡言的鬼话。或许是我自己规划的职业前景和那个公司日后的发展道路有吻合之处,加上熟人的面子,我顺利地得到了这份工作。于是在老爸老妈千叮咛万嘱咐之下,在家赋闲半个月之后,我踏上异乡开始了第二份工作。

工作在郑州,市中心的办公室在17楼,每当夜晚都会看见一派灯火阑珊的景象。可以安慰自己的是,我终于是个小白领了!终于找到了一份符合形象的工作,每天穿梭于写字楼之间,过着朝8晚6的生活。

但,这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和一位大学的同学聊天,她毕业后也辞去了原本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开始了她自己的兴趣销售,并做得有滋有味,她毫不留情地说,你这份工作也还是走了弯路,和你原本的计划,理想,一点都不搭旮!

第一次,我开始认真反思自己的优缺点以及对于工作的期望:我感性,喜欢写东西,有点文笔,沟通和表达能力强;我讨厌数学,数字,更讨厌我的专业,那些乱七八糟的力学和结构知识。我期望工作符合我的兴趣,有前途,环境好,薪酬高;我讨厌和自己的兴趣一点都不沾边的工作,而且现在的工作根本无法养活自己。

在郑州工作了半年后,征得家人的同意,我又辞职了。

经过这半年的沉淀,我没有那么急于找工作,而是开始想好,一定要找符合自己兴趣的工作,哪怕从最低的岗位做起。我想过,广告文案、游戏策划、文员等等等等凡是能与文字打交道的工作团购网站大全,我都格外留意。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看到武汉*的一则招聘启事,最终成为武汉*的客服。这个工作吸引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广告里写着,需要有很好的表达能力和文字功底等等,一口气读下来竟觉得这工作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到现在都还很感谢*的那份工作,让我重新树立了自信,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自己并不是一事无成什么都不会。

在*的1年多里,是我自我认同感最强的1年,虽然工资低,工作累,还有怎么都考不完的大小考试,但是每次考试我都是第一第二,获得了部门领导多方面的认可,现在想想,真的是只有找到自己最擅长的工作,才能获得这样的认同感,即使工作再累,也会觉得很有干劲了。

一个人,如果精神上获得了满足,就会开始对物质有所要求(这似乎和常理是反着来的,但工作对于我而言,就是这样)。在*工作的1年多后,看着周围朋友们都找到了非常好的工作,心里也不免有各种羡慕嫉妒恨。但朋友都是有着很好看学历的,我深深地明白以我目前的情况,要找到一个不错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因为我连那些工作的英文网申都看不太懂了。

所以有一句话叫穷则思变。*的工作已经无法满足我期待过更好的生活的要求了。此时我又动了辞职的念头。但这次我不打算急匆匆地投入工作,我想考研,给自己多一次选择的机会。

决定下了后,我又一次说服了我的父母(父母不容易啊,我工作了2年,考研1年,其实家里一直供了我3年,因为前2年的工资根本不够自己花的),辞职在家考研。

考研如果细说起来,又是一个很漫长的故事。考研的专业我选择了传媒,主要还是对我的梦想念念不忘。具体过程就不细说了,结果是没考上,下分数线那天痛哭一场啊~

之后又是开始马不停蹄地找工作。此时我已来到我男友所在的城市,因为不想再从事原来*客服的工作(他所在的城市没有*分公司,只有代理商,如果要做,一切从头开始),又没有了从前的人脉和关系,一切又得从头再来。所以啊,如果要换城市,一定要慎重呀!有时候你所拥有的人际关系,就是一笔无形的财富。

此时已经20xx年,距离我毕业快3年。在找到工作前,我曾经有过无数的懊悔和迷茫:我真的不能再回头继续我的专业了吗?大学里为何没有好好进行职业规划?为何总是想一出是一场说辞职就辞职?考研是否又浪费了一年的时间?现在的我想做的与能做的是否对等?无数的问题缠绕着我,可以说,20xx年3月的我,是非常纠结和崩溃的。

如果说冥冥之中自有注定,我相信是的。之前的两次工作,让我看清了我有多讨厌我的专业,一想到要与之厮守终生我就痛不欲生,干脆在我还可以选择的时候彻底诀别。

在*的工作,让我重新找到了自信,让我明白了我的优势:沟通,文字,策划,咨询,培训,学习能力强,适应考试类型的升级和考核。或许正是有过当客服的经历,现在的同事都夸我,讲话抑扬顿挫的,很有范儿!

考研的时间也没有白费,它让我重新燃起了对自己未来的渴望,并在后来一次关键的网申中让我毫不费力地读懂了已经丢了很久的英语。

20xx年5月,我终于找到新的工作。这份工作稳定,正规,待遇不错,发展机会甚多,最重要的是,它符合我的兴趣和对于自身的定位,可以给我带来工作的成就感,可以给我踏实的生活。

所以,我认为,确定内心想要的,兴趣最重要,兴趣是支持你在薪资、环境、劳动强度都不如人意的条件下唯一坚持的理由。只有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才能坚持下去。

职业生涯规划,当然是越早越好。但是迟到总比没有好。什么奇迹都有可能发生。

谨以此文,与那些还没有找到自己心仪工作的人共勉,希望大家都可以找到自己想走的路。即使走了很大的弯路,相信有梦,心就不会迷失方向!

“职业规划”成光棍把妹新利器


光棍节快到了,为了脱离单身,各位男士使出浑身解数:送爱马仕、请吃大餐、包一大束玫瑰其实这些都未必能真正抓住MM的心,因为你不知道她是为眼前的物质所动,还是真的希望和你长久发展。所以一开始,你就要带着职业规划的智慧去与对方相处,只有把生活、工作,乃至将整个人生一起做好计划,才是最靠谱,最长久的承诺。那么,单身男士们要做哪些准备,掌握哪些相关知识?想要成为爱情里的胜者,就一定要将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活学活用,此内容绝不是教人忽悠MM,而是希望单身男士们通过有效的方法找到真爱。

悲催案例

工作不稳,职业规划不清,对象难找

刘辉今年三十出头,做IT程序员,在A公司打打酱油,在B公司晃荡两年,工作一直不很稳定。

工作不稳定,个人问题也迟迟难以落实。现在要谈朋友不容易,小姑娘们要求都很高。刘辉对现状又有些无可奈何。眼瞅着年底将近,光棍节也快到了,自己还是孤零零一个人,心里难免凄凉。

为了增加交友机会,刘辉在几个交友网站上注册了用户,《非诚勿扰》、《相约星期六》等相亲节目也是一期不落,看到自己中意也没被牵走的女嘉宾,就赶紧记下联系方式,多给自己找机会。

一次,节目中有一个女嘉宾问男嘉宾你未来五年的职业规划是什么?男嘉宾顿时有点语塞,慌忙间答非所问,女嘉宾似乎觉得很不靠谱,就灭了灯。刘辉见状,心头一紧,问职业规划?现在的姑娘都很谨慎,不靠谱的,人家一点机会也不给。他感觉很必要把自己的职业发展问题弄清楚,不仅对自己有好处,也能在找对象时更有魅力和自信。

秘籍传授

把握五大关键,成为靠谱男友

刘辉做完职业规划咨询后,信心倍增。在咨询过程中,通过与职业规划师的沟通交流,他学到了不少关于职业规划的专业知识。咨询结束时,专家老师还推荐了一些专业书籍,希望他通过对职业规划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能有更多的收获。到底刘辉学到了什么秘籍,利用职业规划让自己成为女孩眼中更靠谱的恋爱对象?请看下面的秘籍指南:

1、掌握了解人的技能,让对方感觉相见恨晚

职业规划不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门了解人的艺术。要明确职业定位,做好职业规划,首要前提即有清晰的自我认知和了解,清楚知道个人优势劣势,知道自己想做什么,能做什么。增进自我了解的方式方法是职业规划专业知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种科学的方法同样适用于了解他人,只要你理解透彻,在和对方交谈中,就能对MM的性格等做基本判断,且能很准确。比谈星座更靠谱,MM当然大为崇拜。

职业规划师用MBTI、霍兰德和其他咨询技法等帮刘辉分析了自身优势和核心竞争力,刘辉对这些内容大感兴趣,随后报名参加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认证培训,希望系统学习该方面的专业知识。三个月后,刘辉和一位中意的MM初次见面,在聊天中他运用一些简单的技巧,就很快判断出女孩的性格,说出一些和她习惯和行为方式相吻合的判断,瞬间MM觉得神奇无比,感觉遇到了了解自己的人。

2、和MM谈职业规划,展现你的内涵

除了谈美食、谈兴趣爱好,多聊聊工作中的事才能更增进了解。当然,男生一开始不能太过于夸夸其谈,前期只要表明自己是一个有规划、有目标的人即可。

刘辉其实很适合做IT工作,但因为之前的职业定位不够清晰,所以总是一份工作做不长,专业度也不够精深,经过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指点,他清楚知道了自己的职业定位是营销网站技术工程师。当再一次约见MM时,聊到各自的工作问题,刘辉很简练地谈了谈自己摸索职业定位的过程,坦诚又不失幽默地说了自己曾经的窘境,逗得MM很开心,还传递了这样的信息--我对自己的职业发展很有想法。这一次的约会,让MM觉得他是一个有想法、肯上进的人,印象分立马加了不少。

3、有实现目标的具体计划,胜过空口承诺

想找一个靠谱的好姑娘,对方也一定会挑选好对象。如果光是满嘴跑火车,也难以俘获芳心。打好第一步基础,在适当的时候要进一步表明自己有了成家立业的计划,谈谈具体的实施计划和发展路径,让对方看到你的诚意。

刘辉心里很明确,这位MM就是自己理想的结婚对象,但对方还犹豫不决。或许是因为不够放心,或许是了解还不够,MM始终未完全打开心扉。刘辉并不放弃,多制造相处接触的机会。在聊天中,他寻找恰当的时机,谈了自己未来发展的分阶段目标,并告诉对方自己是一个喜欢计划的人,未来五年的计划就是储备物质力量准备结婚,并不想漫无目的的生活。MM听罢,虽然表面一脸淡定,但心理起了变化:比起那种浑浑噩噩的人,有计划、有时间紧迫感的刘辉,明显更靠谱,值得信赖。

4、分享你的职业规划智慧,让对方感到窝心

自顾自地谈自己的情况也不合适,在掌握职业规划的理念和知识后,不妨让对方谈谈自己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经验,分担她的困难和苦恼。少一些好为人师的指点,多一点倾听和分享。通过了解她的职业问题,也增进你对她个人的了解,同时也让对方感觉到你的体贴和诚意,有信心两个人一起面对困难。

在之前的相处中,作为男人,刘辉谈了不少自己的情况和想法,对女孩来说,自然是希望对方不仅能做好自己的事,同时也能让人依靠,在危机关头能解决问题。刘辉继续发挥职业规划的智慧,把之前CCDM中国职业规划师分享的一些有用的心得和想法,也分享给MM,耐心倾听她的苦恼,帮她分析困境,提出了一些中肯的建议。就在那一瞬间,MM封闭的心也在贴心的理解和支持下慢慢开启,感觉自己是遇到了Mt.Right!

5、熟知自身的优势,自信和魅力双加分

在对未来没有清晰的规划时,心中总会有些忐忑,做事也难免踟蹰,眼神和言语都会表现出不自信。要是两个人谈到成家立业的问题,这种不自信就会不自觉地流露出来,被对方察觉到,定会心生芥蒂。很多人之所以能微笑、自信地走出咨询室,就是因为他们弄清了自己的优势和价值,知道自己有什么武器,知道如何更好地发挥和呈现自己的价值,这些就是自信的源泉。

刘辉是个性格内向的人,过去因为工作不稳定,在感情上总是不自信。现在,职业目标有了,具体的职业发展方案和行动计划也有了,知道自己能在架构营销网站方面有所作为,立马就有了顶天立地的感觉。心态变了,人也变得开朗和幽默很多。

故事的结局是一个Happy Ending。一年半后,刘辉来邮件告诉专家团队,他很快就要结婚了,就是和那个自己中意的姑娘。虽然买房购车计划尚待努力,但因为工作顺利,也得到了姑娘和她家人的认可,达成目标只是时间问题。

所以,要找到真爱,靠的不是魔力,你需要做的是有明确的目标、有清晰的规划、有坚定的信心和强大的勇气去面对生活中的考验,脚踏实地的过好当下的日子。这样,幸福不久就会来敲门!

近七成大学生缺乏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是指通过对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各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

中北大学首期职业发展志愿者项目公布一项调查数据,通过对10个专业的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数据表明只有三成多的大学生对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有详细规划,近七成的大学生没有规划或者不知道怎么规划。

大学生为何缺乏职业规划?大学生对自己的专业满意度如何?大学生如何制定职业规划记者进行了采访。

调查报告

迫于经济压力而就业

该问卷共调查500名大学生,涉及环境、电器、信息、制药等10个专业。调查内容包括专业的满意度、职业发展方向、毕业后的意向等项目。

结果显示,四成学生表示想毕业后直接就业,考公务员和考研的各占两成,其余的想出国或创业。而学生们想直接就业的原因,其中有四成是迫于经济压力,不足三成的人是真正喜欢工作。现在就业压力非常大,早就业早积累些工作经验,工作以后有机会还能继续学习。中北大学大三学生刘建林介绍,他们班很多人都放弃了考研,大多数人都不想给父母增加负担,选择毕业后直接就业。

尽管很多学生打算就业,但是通过调查,七成的学生不了解、甚至从来没考虑过未来的职业发展情况。学生们选择职业的首选是单位的福利待遇,这样的学生占到近四成。选择职业以深造机会和个人兴趣为首选条件的人各占一成。毕业后我们首先要面对的是生存,所以不得不考虑收入这个最现实的问题。中北大学大四学生张之恒说。

不过,学生们对薪酬的要求比往年有些下降,期望月薪在2000到3000元的最多,为40%;期望月薪在3000到4000元的占29.2%;期望月薪在4000元以上的占20.9%;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只有不到10%。

在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调查中,只有不到四成的学生做过详细的职业规划,还有四成不知道怎么做,一成认为有没有规划无所谓,一成甚至没有听过职业规划这个概念。

调查分析

学校缺失职业规划教育

职业规划贯穿着人的一生,但这正是在学校教育缺失的一块内容。中北大学招生与就业工作处高级职业指导师刘宝华说,其实填报高考志愿,就是每个考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然而调查结果显示,只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一成的学生表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还有近半数的学生不确定是否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

在入学前选择专业时,很多学生都是冲着所谓热门和好就业的专业,而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走进大学后,很多学生对于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定位,不知道自己将来一定要做什么。毕业时,又有很多人没有考虑到事业发展会怎么样,在找工作时主要是选择单位的背景,能否出国,待遇有多高等,并没有考虑到自身的发展问题。在学校大家主要关注的还是专业和文化课,对职业规划的了解和学习仅限于各种专家的报告和讲座。一名大三的学生表示。预则立,不预则废,职业规划十分重要,但前提是正确认识自我。刘宝华介绍,客观上要求大学生在高考之前就应当制定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职业规划,通过规划选择自己有兴趣、同时能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上大学以后,学生还应该根据自己所学的专业、所处的环境,重新认识自我,调整个人职业规划,并积极做好知识、技能、思想、心理诸方面的准备,努力实施职业生涯规划。

此次,中北大学开展的职业发展志愿者项目,就是希望通过对在校大学生进行职业发展方面的培训,培养一批既能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具有相当择业技巧与探索能力,同时也能将自己所学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知识通过咨询、宣传等方式影响更多学生的职业发展志愿者。最终通过助人实现自助,使大学生学会科学认知自我,促进学习生活,有效规划人生,并最终成功就业。

职业规划需要5个W

职业规划可以帮助大学生明确目标,少走弯路。大学生给自己制定职业规划是可以根据5个W法则。人力资源管理培训师赵正杰介绍,5个W法则其实就是5个问题,内容是:Who are you?(你是谁?)What you want?(你想干什么?) What can you do?(你能干什么?)What can support you?(环境支持或允许你干什么?)What can you

be in the end?(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大学生可以按照这5个W的顺序将问题问自己一遍,就可以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大概的规划。

首先回答我是谁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进行一次深刻地分析,把自己的优、缺点都一一列出来。

其次回答我想干什么

大学生应该明确自己的兴趣爱好,尽管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兴趣爱好不同,但随着年龄和经历的增长兴趣爱好会相对固定,可以选一个能作为职业的兴趣爱好作为自己的目标。

然后要回答我能干什么

大学生应该对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有一个较清醒的认识,所选择的职业应该与自己的能力和潜力匹配。如果能力与目标差距很大,就选择一个短期的目标,逐步靠近自己的理想。对于自己潜力的了解可以从兴趣、毅力、遇事的判断力以及知识结构是否全面、是否及时更新等。

接下来要问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

环境可以分为客观环境和主观环境,客观环境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企业制度、升职空间等;主观的环境包括:领导态度、亲戚关系等。环境可以帮助职业发展,也会制约发展的空间,因此职业规划一定要考虑到环境的因素。

通过前面四个问题的答案,大学生就能找到目前对自己职业发展有利和不利的因素。选择有利因素最多、不利因素最少,自己喜欢做的职业,最后一个问题最终的职业目标就有了答案。

最后,大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职业目标,制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案。其中包括:应该学习什么专业知识?提升哪些能力?参加哪些社会实践?到哪些单位实习?预测自己在单位的发展情况,自己要先从哪个岗位干起?向什么职位发展

此外,还要制定一些抗风险计划。比如:竞争非常激烈怎么办?职业发展和自己期望的不一样怎么办?甚至如果工作不适应或被解聘怎么办

尽管计划赶不上变化,影响职业规划的因素很多,需要不断地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但确定职业规划后就要持之以恒,全力向自己的目标前进。赵正杰说。

无职业规划,“先就业后择业”成空谈


据某日报报道,20xx年6月,国内高等教育领域权威调查机构麦可思曾发布《20xx年就业蓝皮书》,蓝皮书上说,有38%的20xx届大学毕业生在工作半年内离职,社会上称他们是跳早族,据统计,跳早族中近9成是主动离职。如果离职率不变,那么20xx年毕业生人数630万,20xx年毕业生人数660万,这两年社会又会增加500万跳早族。

那么为什么造成这个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呢?就业压力必然是其中一个原因,但是应届生本身欠缺职业规划意识,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观念走入职场,心态浮躁,频繁跳槽,以至于年龄渐大,还是不得不做着低薪、替代性强的工作,想改变,却没有能力来跳离这个圈子。20xx届大学生即将面临就业的选择,如果你正是其中的一员,那么自己是要重蹈覆辙,还是提前认知呢?难道真的要等到自己年龄大了,到时候上有老下有小,生活压力重重,职业上却没有什么竞争力了,这个时候再去后悔有用吗?

齐轩(化名) 20XX届本科毕业生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

齐轩的专业是父母亲帮忙选的,觉得男孩子学机械,以后做个工程师蛮合适的。但是,进了大学学了专业课后,齐轩发现自己对这块没什么兴趣,本来想转专业的,但是当时已经是大二上学期快结束了,已经错过时间了,而且也不知道要转什么专业,所以后来就浑浑噩噩的混到现在了。现在就快毕业了,家里人也在帮自己安排实习单位,但是自己不太愿意去做专业方面的工作,想找份自己喜欢的,但是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想要什么?感觉很迷茫。

周丽(化名) 20XX届大专毕业生 工商管理专业

周丽是萧山人,因为高考发挥失常,分数没够上二本线,因为不想离家太远,所以想在杭州读大学,但是因为杭州三本的学校又非常的少,所以打算先读个大专。现在一晃两年多时间过去了,就快毕业了,但是周丽觉得自己在大学里除了交了几个好朋友,把杭州好逛街的大街小巷摸熟了,好像根本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学到什么东西。现在大家都开始在找工作了,大多找的是销售行政类工作,自己也跟风找了几次,但是感觉销售压力太大,行政工作太单调工资也低,自己两个都不太想做。平常自己上些论坛,看到很多大学生毕业几年后找工作还是很困难,工资拿的还是一千多,真是很害怕自己也会这样。自己家境虽然不错,但是也不想靠家里生活,还是想要有自己的事业,只是现在越接近毕业越迷茫了。

应届生职业定位:择业就业可以完美结合

因为大学扩招,就业压力增大,目前高校普遍提倡先就业后择业的就业理念,在缓解大学生就业难方面或许能起到一定作用,但如果片面地追求一次性就业率的提高,容易失之偏颇。大学生频繁跳槽,既对企业不利,同时也影响自身的成长进步,造成职业生涯的无序性,给以后的就业带来一定难度。

当然,我们的意思不是一味的鼓吹大家眼高手低,脱离现实状况去求职。可能学校提倡先就业再择业,是希望学生不要好高骛远,踏实找工作。而我们反对,是因为学生对于先就业再择业片面理解成随便先找份工作即可,没有正确的对待它。殊不知,职场上职业发展是需要连贯性的,先就业如果只是随便找份工作,那么后面再择业如果面临转行或职业转型,因为缺乏直接的竞争力就会非常的困难,招聘企业宁愿要像白纸一张应届生好培养,也不要有其他工作经验但是没有吻合目前岗位经验的往届生。所以很多先就业的大学生,往往到了后面也择不了业,只能不断的走回老路。

齐轩和周丽正是大学毕业生就业迷茫的典型代表。因为对于职业和专业的不了解,所以很多学生在高考时专业都是随便选的,或者经过选择,但是发现想的和现实不一样,导致了像齐轩这样的群体进入大学后才发现自己不喜欢这个专业,毕业后面对的是跨专业求职,完全失去了方向。而像周丽这样的,则是一批文科生的代表,因为文科专业普遍没有工科专业性强,都是学的比较杂,没有什么对应的就业方向,所以往往在选择中迷失。如果这两类人求职前不对自己和职场有客观的认知,不找到自己适合的职业方向,那么往往就容易陷入盲目尝试,频繁跳槽的恶性循环,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变成先就业再择业的牺牲品。

现在大学生就业压力大,所以就业的确要以现实为主,但必须要正确去对待。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大学生就业前,还是应该先找准自己的职业定位,把就业和择业进行完美的结合,建立在自身的职业兴趣、价值观、能力优势和职场行业岗位发展趋势的角度上,为自己长远发展做好考虑,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二来找到企业认同吻合自身的能力的起点,也能缩短自己的求职周期。独之秀职业顾问提醒:对大学毕业生来说,求职就业之前,没有明确的职业方向和规划而盲目就业,那么以后的择业就是空谈。而不管是就业还是择业,从低做起不怕,怕的就是没有自己确定的职业方向,随便找份工作再说,导致自己以后的职业道路越走越窄。

独之秀职业规划机构点评

近几年,关于大学生的网络新名词不断更新,有蚁族、穷忙族、早跳族等,每一个名词后面代表的就是在职场上不如意的群体。大学生不再是天之骄子,而是变成了弱势群体,这个有社会的问题,有政策的问题,当然更多的还是自身的问题。物价房价飞涨,生活压力增大,如果没有好的职业发展,大学生在城市想要立足就变成了一个不能实现的梦想。独之秀职业顾问建议还没有毕业的同学们,趁还没有踏出社会,给自己敲敲警钟,做好职业规划,避免自己再犯同样的错。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