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随着互联网行业的发展,我会运用到各种各样的范文,好的范文更具有参考意义,范文可以为我们提供各种参考,经过收集,小编整理了电影《冯志远》观后感,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请收藏。

篇一: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12月10日下午,我们在教法课课堂上观看了电影《冯志远》。影片讲述教师冯志远在宁夏中宁教书育人期间点点滴滴的感人事迹,生动展现了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崇高品质。1958年,冯志远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五年后他辞别了新婚妻子只身一人来到宁夏,支援当地的教育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冯志远在宁夏待了整整42载,他顾不上视力的恶化,起早贪黑为孩子们备课、批改作业,就算失明了还凭着记忆为孩子们讲课。电影通过冯志远支教生涯中不同时期的几个段落,运用平民化的叙事风格再现了冯志远爱生如子、传授真知,为教育事业执著奉献的精神,催人泪下、感人至深。冯志远从教以来教过1万多名学生。即使在眼睛失明的情况下,他还每天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他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的真诚的情感、真挚的爱。冯志远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但他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迹令我们感动,更带给我们很大思考和启发。

教师岗位是一种特殊的职业责任,人们常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蜡烛。在我看来,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近年来,教师的待遇明显改善,已经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想要当教师的人也多了。然而,能真正清醒认识教师职责的却没有几个人。冯志远从教47年,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就是一种清醒的职业责任意识!教师正是这样一个无私的职业。虽是一烛微火,却燃尽自

己,照亮别人;虽是普通的园丁,默默耕耘之后,满园的桃李芬芳就是收获。每一位教师都在走着一条艰苦的道路,而他们这样执着是为了让学生走一条平坦的路。在我们这个时代,教师的这种无私奉献精神显得弥足珍贵。

在冯志远老师身上,充分体现了当代教师胸怀祖国、热爱人民的崇高品德;体现了他们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尚师德;更充分体现了矢志不渝、执著追求的精神风范。冯志远的事迹,感染人,激励人,更鞭策人。在我的成长中就曾遇到过一个对我影响深远的老师,那就是我初中的语文老师,正是她使我真正爱上了语文这门课,她以她的智慧,不断的激励我们,指导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真正成为我们人生的灯塔。但是却又觉得这样的老师是很少的,很多老师是缺少跟学生的沟通的,他们的教学让同学觉得很索然无味,他们也不热爱他们的职业,只是为了拿教师作为他们的饭碗。看过《冯志远》这部电影,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个职业的责任感。我认为选择教师这个职业就是选择了奉献,选择把自己放在培育祖国下一代的重要位置。

作为教师,要像我们一直提的那样“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种神圣的工作,努力为学生发展提供各种力所能及的帮助。而且特别是在基层教育方面,更是需要有耐心,有能力,有奉献精神的优秀教师,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通过不断的教育改革寻找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

冯志远是一个好老师,是当代教师的杰出榜样,更是每一个有志于成为教师的同学的榜样,他身上的奉献精神是我们当代社会的值

得大力宣扬的精神力量,我相信将来这样的老师会越来越多,祖国的教育事业也将不断向前。

学号:121111083

姓名:薛猛浩

篇二: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浅谈教师应有的幸福

电影《冯志远》讲述的是盲人教师冯志远40余载坚守讲台的感人故事。冯志远教师支教边疆,舍弃妻子与儿子,只身在外地教书。故事感人至深,在此,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

冯老师抛家舍业,扎根边疆,与黄沙为伴,与艰苦为伍,在一片浩瀚的黄沙上用自己一生的默默付出为自己学生的人生中开辟出了片片绿洲。古人云: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冯老师把边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化成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了那一颗颗会发光的星星。《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范仲淹的内心呼唤,更是冯志远老师人生的真实写照与至高追求。当冯老师白发坐在桌前,他是否还记得那个叫张建华的孩子“我要上学呢”的渴求,是否记得调动工作前夜孩子们含泪捧着的煤油灯,是否记得自己慷慨激昂地指挥同学们朗诵《海燕》……我想,在讲台上的冯志远老师是幸福的,和学生在一起的冯志远老师的是幸福的。

但是,冯老师退休前也曾说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在家庭方面,冯志远老师是极其不幸福的。可能会有人说,为了大爱,冯老师只能舍弃小爱;为了大家,冯老师只能舍弃小家。可是我认为,教师这个职

业本来就是要带给别人幸福,教会别人幸福。我们能要求所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人生幸福从而放弃自己全部的幸福与生活么?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教师只有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才配叫做好教师呢?

很多人将好教师定义为一心为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诚然这样的教师确实担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但他们在将自己完全为国家付出时,对自己的家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冯老师40余载没有家人的陪伴,少有感受家庭的温暖,直到退休之后仍旧不得妻儿理解,心中充满愧疚。让这样鞠躬尽瘁,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全部的青春与热情的出色教师在离职时对家人怀有愧疚,是体制与观念的不完善。

教师应拥有完整的幸福,教师也应拥有完整的生活。这不仅是为了教师,也是为了学生。教师的教学状态状态对学生的影响有时候会比言语说教大很多。举个例子,一个教师在进课堂之前生过气,那么他的表情,语气将会不经意地反映出他的心情。在这种气氛下,讲台下的学生也将在这一节上战战兢兢。所以说,一个不幸福的教师将无法将幸福传递给他的学生。教师应有的幸福不能只来自于教书育人,桃李芬芳,与学生畅谈古今,闲聊天文地理,也来自于家庭的温暖,家人的关爱,家庭责任的承担。

赋予教师拥有幸福的权利,让教师可以有幸福到圆满

的机会,并且让幸福的教师将幸福传递给他的学生,让幸福得以延续。

篇三: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电影《冯志远》观后感 看了电影《冯志远》心灵又一次被洗涤,灵魂又一次被震撼,他那种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我,那种无私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高尚的师德,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冯志远——四十几年扎根西北,献身西北教育,一个典型的模范故事。后面,电影的展开与延续那么平淡,平淡得几乎让我找不到什么故事情节:浩瀚又缺少生机的黄沙漠,贫穷又落后的大西北,一个来自上海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被安排到一间狭小的屋子里开始了他的教书支边生涯,与孩子的点点滴滴平凡的如沙尘……可是,当电影快要结束的时候,我不得不承认:这次电影看得真正有意义!当看到失明后的冯志远老师躺在病房里的时候,我感觉喉咙一下子堵得难受,眼泪再也控制不住地溢出了。那是怎样的一段人生啊:那个有着先天性眼疾的冯志远老师,远离了大上海的妻儿,在黄沙漫天的西北黄土地上无声无响地生活了四十多年,直到无法执教。


FwR816.com小编力荐

冯志远观后感范文


我是大雁口中的一粒草籽,从遥远的江南飘落到这片生长着红枸杞的地方。澎湃的黄河涛声激荡着我的情怀,肥沃的黄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上苍给了我这份崇高的职业,我从此走上了三尺讲台。我的身边亮起了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的心就在这纯洁的时空里游弋。我愿做一束照亮童心的烛光。

看完这部感人肺腑的电影,大漠红烛冯志远的高大形象深深地烙印在了我的心中。每每看着班里一颗颗会眨眼睛的星星,我眼前总会浮现出他的身影。我钦佩他的博学多才、他的谈吐非凡、他的刚正不阿、他的卓越奉献……

无独有偶,正值青春的他第一次走进鸣沙课堂的那一瞬间,我几乎分不清他是冯志远还是我前阵子亲眼看到亲耳听到的两位老师:一位是南京行知小学校长杨瑞清;一位是教育学家李振村的启蒙老师。这三者都毅然放弃了优厚的物质生活条件,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偏远落后的小村庄从教,而且一干就是一辈子。这是一种怎样的境界?这需要鼓足多大的勇气?这会承受怎样的压力?红烛的亮度可能不同,但是红烛的高度绝对相同。

红烛,只燃烧在需要它的地方!当被问及为什么不回上海时冯志远说,上海不需要我这样的老师。上海真的不需要他这样的老师吗?不,任何地方都需要,但是宁夏更需要他的支援!他带给宁夏孩子的不仅仅是别开生面的语文、历史、地理、俄语知识,也不仅仅是做人的道理树人的学问,而是他无愧于心的高尚师魂!

印象最深的是他给孩子们上高尔基的《海燕》,用简陋的风琴、蓝布、铁板就营造出了一个激昂万分、振奋人心的课堂教学氛围,让从未见过大海的孩子们身临其境地体会感受,更用自己顽强勇敢的意志亲身诠释了“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真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是他的真实写照。

他的学生是幸福的,因为红烛照亮了他们前行的路;他的家人是幸福的,因为拥有一位如此伟大高尚的亲人;他自己也是幸福的,因为在三尺讲台上,他挥洒的青春汗水浇灌出了桃李满天下……

[冯志远观后感范文]

[热门]冯志远观后感900字合集


以下由范文资讯网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冯志远观后感”。现在看电影或者视频也是人们汲取知识营养的一种主要渠道,作品中感触人心的地方,往往让我们感慨万千。简单来说观后感就是一种感受性的文字,写观后感可以让我们和作品线的连接更加紧密。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冯志远观后感(篇1)

今日,我院老师学生去观看影片《冯志远老师》。这部影片讲的是冯志远老师回应中华民族呼吁,去远方中西部的鸣沙去执教。这时候他還是带著视网膜病关爱作文。没多久,他又被调至更长远的关帝初中执教。因为冯志远老师长期性用眼,一天上课的时候看东西模模糊糊,突然眼前一黑,昏到了。那样造成了冯志远老师眼睛双目失明。冯志远老师还锲而不舍的干了五年的视障老师,才宣布的离休呢!把我冯志远老师所深深地的打动了。我即将忍住不哭了。他**为了更好地基础教育而无私奉献出了一生的精力,青春年少,乃至是自身的生命的老师。用“焟烛成灰泪始干”形容最适当了。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冯志远观后感(篇2)

今天,我在网上观看了《冯志远》这部电影。这部电影叙述了冯志远冯老师为学生付出了一切,最后双眼失明,却仍然教学直至到自己七十多岁才恋恋不舍地离开中宁县鸣沙中学的故事。看完这部电影,我心中不禁对这位人民教师肃然起敬。

当我看到这位老师晕倒在讲台上时,心中仿佛被紧紧地揪住了,我心里十分地担心冯志远老师的身体,因为在那里,没有优良的教学设备,没有滋润喉咙的枇杷露,有的,只是那一片片土黄色的沙漠,那一股股干燥得可以彻底把你身体里的水分蒸发得一干二净的夹杂着沙子的风。最后,同学们知道了一个令人痛心的消息:冯老师的双眼失明了!在那里,有许多的年轻老师一看到中宁县鸣沙中学的校园设备就悄悄地走了。唯一留下的,就只有冯老师了。

冯老师双眼失明后,仍坚持上课。这种舍己为人的精神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啊!在现在这个社会,仍然有三分之一的山区儿童没有书可以读。许多老师都留在了大城市里教学,因为城里的教学设备优越。

我在一本杂志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有一位老师,因为学校要交16元的书杂费,他就叫学生们交20元!被揭穿后居然打人!看,天壤之别啊!相比之下,冯老师是多么伟大,那位老师是多么渺小啊!

这真是一名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的令人竖起大拇指的好老师啊!这就是我看完《冯志远》这部电影的第一体会。我看完这部电影,萌发出一个想法:和冯老师一样,做一名人民教师,支援贫瘠的宁夏边区的学校!

……

冯志远观后感(篇3)

"我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留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有我最宝贵的财富--你们,我的学生。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也没有能力教给你们知识"这就是把一生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双目失明的主人公冯志远在他最后一堂课上讲的一番话,听到这里,我感动得热泪肆流我的灵魂被深深地触动了,就为冯老师那执着的敬业精神,就为冯老师四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就为冯老师不顾眼疾,仍然备课、上课

影片中1958年的宁夏中鸣县,那广袤的荒野,无边的黄沙,蹒跚的骆驼,8岁的放驼孩子张建华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句"我要上学呢",都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就在这组镜头里,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仅5年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妻子风尘仆仆来到宁夏支援教育事业。他与张建华的相遇、他对渴望上学的孩子的疼惜,似乎注定了他的一生要留在这片黄沙地上他四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教育事业。即使在双目失明后,仍在学生们的搀扶下,凭记忆继续授课,直至患脑血栓瘫痪在床,不能起身

冯志远老师从教四十余年,但却从未评过职称。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执着的信念和博大的爱心播撒着教育的火种。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着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刻内涵。在冯老师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岗敬业,什么才叫做恪尽职守,什么才叫无私奉献

或许有人说他傻,是啊,他是真的傻--撇下了远隔千里的大上海的妻儿,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洒在了大西北,与黄沙为伴,与贫穷为伍,生活孤孤单单。可是我觉得:或许冯老师就是为那片黄沙地而生而存在,他的人生价值在那里得到了体现与升华。古人说得好: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自始至终没有听到冯老师的一句豪言壮语,但是,我却分明通过听失明后的冯老师给学生背诵《岳阳楼记》,明白了他的心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冯老师那浑厚有力的背诵,配着悲怆悠远的古筝曲,深深地激荡、震撼着我的心,一首苍劲的《岳阳楼记》,抒尽了冯志远的心胸宽广与豪情万丈!

由此,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一位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了四十二个春秋的可敬的老人,想起了许许多多像冯老师一样献身于教育的工作者们,正是如冯老师那样的平凡而伟大者,才聚成了中华几千年挺起的脊梁!而我无法不从这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身上感受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那份坚忍、那份刚毅、那份大爱正如冯老师,失去亲情的付出,没有索求的奉献,才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戴,才谱就了让人感慨涕零的奉献长歌。我此时才读懂了冯志远老师那段独白中的深刻内涵:

“我是大雁口中一粒草籽,

从遥远的江南飘到这个长满红枸杞的地方,

这肥沃的黄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愿做一颗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那一颗颗会眨眼的星星……”

只要生命不息,心中就有无法遏止的继续付出的渴望,是他们让这大爱充盈在天地之间,生生不息!!!

向冯志远老师致敬!

向天下所有奉献着的教育工作者们致敬!

冯志远观后感(篇4)

冯志远是一个很平凡的教师,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四十多年,不求任何回报,不求任何名利。他只是一个平凡人,和世人一样有血有肉;是的,他只是在一个平凡的岗位上领悟教师这个职业的神圣好处。

“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事迹让每一个观众坚信他真的把教育当成自己的终生事业在执行。有人告诉我像冯志远这样的人在如今的西部有很多!我想:正是由于有千千万万像冯志远一样的老师,才支撑起西部教育的一片天空!

看完影片,我又看了看有关冯志远的相关的报道,冯志远几十年如一日,把自己宝贵的青春年华乃至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他所执着热爱的教育事业。在他双目失明无法走上三尺讲台之后,仍然坚持在学生们的搀扶下为学生授课,他所教过的学生有一万多人,可谓桃李满天下。这种忠于教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生如子执着追求的精神,令人感动,真的是感动,也许他的事迹如今还鲜为人知,也许他的事迹还没能感动中国!但是这个大漠里的老师!是真真正正的感动了我!可能他将影响我往后的一生那么长久……

老师,一个多么神圣而又伟大的字眼?一个影响着多少学子毕生前途的职业?冯志远用他的一生谱写了一篇最为平凡,但却极为感人的执教生涯,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仅是感动,还有千千万万学生,老师的一个典范,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典范。

看罢影片和相关报道,除了感动,还有些许惭愧!我也是一名教师,为自己一遇到困难就有畏难情绪而惭愧,为工作稍微多点就喊累惭愧……冯志远像盏明灯,他告诉我什么叫奉献,什么叫献身教育事业,什么叫真正的教师,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将以冯志远老师为楷模,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尊重和热爱学生,将教育教学作为自己终生的事业,奉献自己的光和热!

冯志远观后感(篇5)

看了电影《冯志远》心灵又一次被洗涤,灵魂又一次被震撼,他那种为教育事业献出自己青春和热血的高尚情操深深感染了我,那种无私的敬业精神,忘我的工作热情,高尚的师德,深深打动了我,使我久久不能忘怀。

“我将自己最美好的岁月留在这里,同时,这里也有我最宝贵的财富——你们,我的学生。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也没有能力教给你们知识……”这就是把一生献给了西部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双目失明的主人公冯志远在他最后一堂课上讲的一番话,听到这里,我感动得热泪肆流……我的灵魂被深深地触动了,就为冯老师那执着的敬业精神,就为冯老师四十年如一日的默默奉献,就为冯老师不顾眼疾,仍然备课、上课……

影片中1958年的宁夏中鸣县,那广袤的荒野,无边的黄沙,蹒跚的骆驼,8岁的放驼孩子张建华那双渴求知识的眼睛、那句“我要上学呢”,都紧紧地攫住了我的心,就在这组镜头里,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仅5年的冯志远,辞别了新婚妻子风尘仆仆来到宁夏支援教育事业。他与张建华的相遇、他对渴望上学的孩子的疼惜,似乎注定了他的一生要留在这片黄沙地上……他四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孩子们,献给了教育事业。即使在双目失明后,仍在学生们的搀扶下,凭记忆继续授课,直至患脑血栓瘫痪在床,不能起身……

冯志远老师从教四十余年,但却从未评过职称。他不计较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用执着的信念和博大的爱心播撒着教育的火种。他用自己的热血和生命诠释着热爱教育、热爱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刻内涵。在冯老师身上,我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爱岗敬业,什么才叫做恪尽职守,什么才叫无私奉献……

或许有人说他傻,是啊,他是真的傻——撇下了远隔千里的大上海的妻儿,把人生最美好的光阴洒在了大西北,与黄沙为伴,与贫穷为伍,生活孤孤单单。可是我觉得:或许冯老师就是为那片黄沙地而生而存在,他的人生价值在那里得到了体现与升华。古人说得好: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我自始至终没有听到冯老师的一句豪言壮语,但是,我却分明通过听失明后的冯老师给学生背诵《岳阳楼记》,明白了他的心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冯老师那浑厚有力的背诵,配着悲怆悠远的古筝曲,深深地激荡、震撼着我的心,一首苍劲的《岳阳楼记》,抒尽了冯志远的心胸宽广与豪情万丈!

由此,我想起了我的老父亲,一位在教育事业中默默奉献了四十二个春秋的可敬的老人,想起了许许多多像冯老师一样献身于教育的工作者们,正是如冯老师那样的平凡而伟大者,才聚成了中华几千年挺起的脊梁!而我无法不从这许许多多的中国人身上感受到千百年来中国人的那份坚忍、那份刚毅、那份大爱……正如冯老师,失去亲情的付出,没有索求的奉献,才赢得了那么多人的爱戴,才谱就了让人感慨涕零的奉献长歌。我此时才读懂了冯志远老师那段独白中的深刻内涵:

“我是大雁口中一粒草籽,

从遥远的江南飘到这个长满红枸杞的地方,

这肥沃的黄土地是我的第二故乡。

我愿做一颗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那一颗颗会眨眼的星星……”

回头看看我们的工作与生活环境,远比他优越。所以我们要深入学习冯老师默默奉献的理想信念,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高尚品德,热爱教育、辛勤耕耘的朴实作风,育人为本、矢志不渝的敬业精神,做受学生爱戴、让家长满意的教师。要以自己的师德去影响学生,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以一颗赤热的育人忠心奉献给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

冯志远观后感(篇6)

“同学们,我就要离开你们了,我讲了一辈子课,今天却不知所措。我愧对我的爱人,愧对我的孩子,更愧对你们,因为我再没有能力把我的知识传授给你们……”

前几天,我看了电影《冯志远》。1958年,从东北师范大学毕业分配到上海工作仅仅5年的冯志远,辞别新婚妻子来到宁夏支援教育事业。他几十年如一日,把青春年华献给了教育事业。冯志远支教整整42载,他顾不上视力的恶化,起早贪黑为孩子们备课,批改作业,直到失明,依然凭着记忆为孩子们讲课。他共教过1万多名学生。退休后的近十年时间里,失明的他每天义务为孩子们辅导功课,直到身患脑血栓,不得不离开大西北,离开割舍不下的孩子们……这是以自己的行动表现出真诚的情感、真挚的爱。这是他对孩子的爱,对教育事业的爱,对人民的爱,对社会的爱,对祖国的爱。冯志远是一个平凡的教师,但他却做着不平凡的事。他的事迹使我更感觉到,教师岗位是一种辛劳,一种付出,也是一种收获、一种享受。

教师是一个岗位、一种职业,但更是一种责任。冯志远从教47年却从未评过职称,他不计个人得失,一心只为教育。燃烧自己,照亮别人,靠的是什么?是一种清醒的责任意识。冯志远的事迹,感染人,鞭策人,激励人。作为冯志远那样的合格的教育工作者,是我考虑问题的特定视角和对自己的基本定位。虽然,我不是老师,但驾校也算是一片教育沃土,所以,我也会在自己平凡的教育岗位上,像冯志远老师那样爱岗敬业、不断前进,恪尽职守、无私奉献,将自己真诚的感情奉献给我的学员,力争为自己招来的每一位学员做好全方位的跟踪服务工作,拉近与学员的距离,实现与学员情感上的交流,真诚地做好学员的良师益友。

冯志远观后感(篇7)

11月24日,我校全体教师集体收看了电影《冯志远》。在那90多分钟的时间内全场肃然,伴随着风沙、驼铃,我的心逐渐下沉。双目失明、身体瘫痪、穷困潦倒、居无定所,可怜的人儿,凄苦的人生。我为冯老师鸣不平。带着满心的沉重,我离开了校园。

1949年的大学毕业生是何等的弥足珍贵。对于当时百废待兴的祖国来说,哪里都需要他,可以说,他不管走到哪里都是为祖国做出贡献。他为什么要到那沙漠边缘,而且一待就是40多年?晚饭过后,我再次走近冯志远。

“我要上学!”这是一个8岁孩子的心声。然而,迫于果腹之需,更多的父母选择了让孩子辍学。“我不喜欢上语文课。”这是孩子们对语文学习的评价。“父亲病了,卖了红枣好买药。”这是旷课孩子的解释。重温这些情景,我读懂了冯老师为什么要去那边缘荒凉的地方。那是一片贫瘠的土地,那里迫切需要教育的春风。

孩子们抓起老师碗里的土豆,大口大口地吃着,连连发出“好吃”的赞叹;迎着风、踏着沙,老师和孩子们寻找着野枣树;“壶里的水是开的,告诉大家不要喝生水”……在这沙漠的边缘,冯老师用自己的爱心营建着绿洲。还有那自制的沙漏、洋铁皮发出的雷声……从这些朴实无华的生活细节中,我理解了他,那风沙肆虐的地方孕育着脉脉的温情。离别时刻,自制的烛火组成了星光大道。孩子们是沉默的,可眼睛流露了感激与不舍。如今电影电视等媒体中,星光大道屡见不鲜,可是何曾有过这样真切的眼神。

“支教一生失明无怨,灿然一笑回望无悔”。这句话的是冯老师对自己一生的概括。网络上登载了一张老人的真实照片。照片上瘦弱的老人笑得很开心。奉献一生,无怨无悔。老人是幸福的!

追寻幸福,人之本能。对于幸福,每人有不同的理解。生而有伴是幸福的,衣食无忧是幸福的,人生无怨无悔更是幸福的。冯老师失去了健康的身体,失去了妻儿的温情,乍看之下,他一无所有。细心品读,他用自己的人生赢得了一丗美名。为了孩子们更好地活着,他燃尽了青春热血。尽管如今他躺在了病榻之上,但是他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很高很高。冯志远老师得到了追寻的幸福。

冯志远观后感(篇8)

上周三,我和学生观看了电影,被片中主人公那崇高的人格深深的折服,感动。我想,同样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冯志远为了教育事业,为了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乃至生命。四十二年如一日,默默的为学生耕耘着……冯志远,一位支教宁夏42载,倾心教化万人而淡泊一生的师者,用对祖国、对事业、对学生的大爱,凝铸成高尚的师魂,如一方坚而不脆、拙然如璞的贺兰石,在岁月风沙的磨砺中,执著地守护着心中那片希望的绿洲。

在冯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教师的光荣,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而自己真正又为学生做了什么? 同冯老师相比,我们缺失的是真正的爱,是对所有孩子的爱。我们如果像冯老师那样,多份对教育事业的执着,像冯老师那样多一份对学生的真爱,也许我们的学困生就会减少,我们的课堂就会妙趣横生,我们的学生就会变得更加可爱。与冯老师相比,我们做的太少太少了,使我找到了自己今后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方向。虽不能像冯老师那样,将毕生经历投入到教学中,但会以极大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教育学生,最终能找到自己生命的真谛……

冯志远观后感(篇9)

电影《冯志远》讲述的是盲人教师冯志远40余载坚守讲台的感人故事。冯志远教师支教边疆,舍弃妻子与儿子,只身在外地教书。故事感人至深,在此,我想谈一点我自己的感受。

冯老师抛家舍业,扎根边疆,与黄沙为伴,与艰苦为伍,在一片浩瀚的黄沙上用自己一生的默默付出为自己学生的人生中开辟出了片片绿洲。古人云:大爱无言,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冯老师把边疆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化成照亮童心的红烛,照亮了那一颗颗会发光的星星。《岳阳楼记》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只是范仲淹的内心呼唤,更是冯志远老师人生的真实写照与至高追求。当冯老师白发坐在桌前,他是否还记得那个叫张建华的孩子“我要上学呢”的渴求,是否记得调动工作前夜孩子们含泪捧着的煤油灯,是否记得自己慷慨激昂地指挥同学们朗诵《海燕》……我想,在讲台上的冯志远老师是幸福的,和学生在一起的冯志远老师的是幸福的。

但是,冯老师退休前也曾说到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自己的妻子和儿子。在家庭方面,冯志远老师是极其不幸福的。可能会有人说,为了大爱,冯老师只能舍弃小爱;为了大家,冯老师只能舍弃小家。可是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本来就是要带给别人幸福,教会别人幸福。我们能要求所有的教师为了学生的人生幸福从而放弃自己全部的幸福与生活么?这是否意味着所有的教师只有放弃了自己的幸福才配叫做好教师呢?

很多人将好教师定义为一心为公,全身心投入工作的人。诚然这样的教师确实担得起“人民教师”这四个字,但他们在将自己完全为国家付出时,对自己的家人是不负责任的。而且,冯老师40余载没有家人的陪伴,少有感受家庭的温暖,直到退休之后仍旧不得妻儿理解,心中充满愧疚。让这样鞠躬尽瘁,为国家教育事业奉献

电影观后感


所谓“感”,可以是从作品中领悟出来的道理或精湛的思想,以下是“电影观后感”,希望给大家带来帮助!

【篇一:《天将雄师》观后感】

春节期间看成龙贺岁电影《天将雄师》,感觉真的拍得很大气,既有北美战争大片的史诗感,又有成龙电影一以惯之的动作喜剧风格,堪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享受。不然,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春节档期,尤其是在8部新片同时“抢钱”的情况下,从正月初一至初六拿下4亿多元票房,真的很难。

影片开场一战,就保留了不少成龙过往电影常用的功夫喜剧套路,这也让观众误以为成龙会就此风格一路打下去。然而从雁门关一仗群架打完,到与罗马第一勇士卢魁斯遭遇,已经预示了成龙这部电影将不同于以往任何一部,特别是片中东西方阵法的对决,为影片最后的终极大决战作了全面铺垫。直到看完全片,你不得不佩服成龙大哥,他不但自己塑造出了一位古代中国动作英雄的形象,而且把一向以文艺小生闻名于影坛的奥斯卡影帝阿德里安·布劳迪,也调教成了动作戏高手,东方、西方英雄的果断杀伐和凌厉动作,让人感觉这不像一部国产大片,而是一部标准的好莱坞战争大片。紧张的情节,精彩的打斗,大气的场面,看得人热血沸腾,肾上腺素飚升,精神会特别亢奋。

特别想强调的是,成龙这部大片无疑是近年来制作水准最高的华语片,就是与好莱坞任何一部战争大片相比也毫不逊色。而成龙最成功的地方还在于,他把北美战争大片的史诗感和中国动作电影的精髓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气势恢宏,又细致入微,更层次分明,观之真的引人入胜。

【篇二:电影《地雷战》观后感】

国庆节期间,妈妈给我买了一盘电影《地雷战》的VCD光盘。回到家里,我就迫不及待的在电视上放了起来。整整一个下午,我在反复的看着这部电影。电影那紧张动人的情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里。

夜已经很深了,可是我躺在床上怎么也睡不着。我的思绪,仍沉浸在下午观看影片的一幕幕场景中……

在我的眼前,浮现出了村民们顶烈日、冒严寒,辛辛苦苦造地雷的场景。我仿佛听见了村民们在高喊:“响了一个,又响了一个!”我仿佛又看见了一群鬼子被地雷炸得鬼哭狼嚎、血肉横飞……

影片中有这样一段“顺口溜”:“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鬼子挨炸又挨打,一个人影看不见”。这就是民兵们对付鬼子的最好办法。民兵们就是按照这种打法,和日本鬼子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在战斗中,村民们运用自己的智慧,制造了许多地雷,有踏雷、拌雷、飞雷、子母雷、蝎子雷等等。其中最厉害的地雷,要数“天女散花”了。这可是村民石大爷苦思冥想发明和制造出来的。这种雷,只要人一踩上去就会爆炸,爆炸时石头飞上天,落下来就会砸死日本鬼子。

鬼子虽然一次次的挨炸,但他们并不甘心。他们先用“探雷器”去探雷,然后把雷起出来。但民兵们也有办法对付他们。他们发明了“蝎子雷”。这种雷,当鬼子去起雷时,就会有一个小小的铁夹子蹦起来引爆地雷,把鬼子炸得魂飞魄散、屁滚尿流。

看了这部电影,使我了解了当年的抗日战争,了解了过去人民的智慧和抗日的艰苦。我知道,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抗日英雄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那些人民英雄的聪明才智和高尚品格,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里。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好好学习,学好本领,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将来建设好我们的国家。我们决不辜负先烈们的鲜血和希望,把我们的国家,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手里建设得更加美好!

【篇三:电影《中国合伙人》观后感作文】

电影《中国合伙人》影片的结尾,放了一堆成功人士的照片,除了俞敏洪、徐小平、王强,还有张朝阳、王石、杨澜,甚至还有老干妈事已至此,眼眶终究还是湿润了,不是那种强烈的感动或者悲伤,而是一种很奇怪的共鸣。

为什么电影里带来的共鸣是“奇怪”的呢?

关于我,离电影里那段青春距离还是挺远的,那样的装扮,那样的校园,那样的图书馆,一切都是陌生的。其次,我从未想过去美国,更是没碰过托福,没碰过GRE,大学里每天都在吃喝玩乐看着苦逼的背单词的室友,然后偷笑。再其次,我从未读过新东方,哪怕新东方热已经挂到了校园的每个角落,不爱读书的我,都不为那些老师们的“笑话”所动,坚持打工、实习,愉快的继续吃喝玩乐。最后,我没有有着共同理想的好伙伴,也没有想过自己去创业,闯出一片天,工作两年了,还是各干各的,来去自在,两袖清风。

我的青春,和电影里表达的,截然相反。 可让人意外的是,就算是《致青春》的岁月看似离我的校园生活更接近,但它并没有让我有所感触,反而是这部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合伙人》,反而是没有在我的青春里呆过的陈可辛,把故事说进了回忆里,有笑有泪,令人欣喜。虽然吴君如笑着说陈可辛这部电影完全没进步,一下回到二十年前,但要我说,这次的回归,很棒。

影片放完了,前前后后响了三遍掌声,然后观众纷纷与陈可辛导演分享了看片的感受,神奇的是,从50后到90后,居然个个都能从电影里找到自己或者自己身边人的影子。一个老伯激动地说:我儿子当年在美国就是这么的苦啊!被开除了,然后一个人走在街上,哭得不行了才往家里打个电话……一个90年的小姑娘感慨地说,电影里的那一首首有关青春的歌曲,实在是勾起了校园的回忆……我说,电影里有一句台词深深地撼动了我,具体记不得了,大致是:如果皱纹最终会刻到你的额头上,那就别让它爬到你的心上。

即便你没有经历过着一切,但依然会为这三个男人的梦想叫好;即便三个合伙人的英语发音实在是很“丝”,但依旧不会阻碍青春能量的迸发;即便有《致青春》在前,但看完《中国合伙人》后还是觉得,这才叫真正的致青春,因为青春不是帅哥美女的专属,不是一代人的专属,青春,属于每个人,哪怕你是个二愣子,哪怕你是个纯丝,哪怕我就是不爱背单词。

电影《无双》观后感


电影《无双》观后感

庄文强自编自导的电影《无双》,看后给我以震撼和激荡,使我忽略了它属于动作、犯罪片,而窥其光怪陆离的生活中真实的内心呈现,以及编导对政治、文化、艺术,尤其是人性的解构和思考。

《无双》以画家、艺术家李问(郭富城饰)被捕狱中述说,展开了20世纪90年代多伦多为时代背景,以代号画家(周润发饰)为首的犯罪团伙,掌握了制造伪钞(美元)技术,难辨真伪,并在全球进行交易获取利益,引起警方高度重视。不过,这并不意味着这故事就好理解,电影的结尾来一个反转,画家身份扑朔迷离即使编导把李问述说故事中的某些部分作为一个现成的场景展现在你眼前,直至影片结束,你突然像走进迷宫一样,不由自主地一步步将影片中前因后果、人物关系等探至故事内因及其形成的肌理,循着影片中留下的线索进入并走出迷宫,解读与体悟编导的用心与寓意。

回顾电影《无双》,感到它与动作、犯罪片的最大不同,就是它非概念化。

影片中的画家李问(郭富城饰)和由其双重性格编述出的代号画家(周润发饰),不是神灵与圣子,而是活生生的人,是他心中的标杆、英雄。他们既不是纯粹的艺术工作者,也不是一成不变只顾图财害命的恶魔。好人、善良的人也会作恶,作恶时内心也会退缩、懦弱;而懦夫、坏人也会有善良和勇敢的行为。善与恶互相渗透着,英雄与懦夫互相转化着,一切都缘于生活本身的变化与诱惑。伪造假币的老大会随时被抢击中跌倒,又会随时重新站起来;没有阴险邪恶令人憎恶的嘴脸,有的却是敢打敢拼、充满智慧、活得酣畅淋漓的英雄形象。印制假钞时苦思冥想的团队专注敬业精神,让你忽略了他们是在犯罪,而感觉他们是潜心钻研伟大艺术品的艺术家。因而,李问意想的英雄(周润发饰)的产生不是教条的产物,亦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生活之赐、人性之赐,是美好的人性受到时事挤压之后的裂变与突变。所以,《无双》既是一部意想的英雄史,又是一部平常人的生活史和心灵史。

《无双》中李问和他意想的英雄(周润发饰),均是男性,他们的懦弱和勇敢均集中体现在他们与女性的关系上。

李问,一个穷困落魄的画家,租住在多伦多唐人街的一个角落里,对隔壁的画家阮文充满了热爱,也许只是爱着一个代表美好、清秀、生活安逸女人的符号,而贫穷落魄、怀才不遇的他禁不住野心的膨胀,不仅走上了伪造假钞的犯罪道路,杀人、抢劫,还由于内心的软弱,自知征服不了阮文,使他做出了一个最有悖于人性的选择,把和将军火拼中救来的女子秀清整容成了阮文。而当秀清把李问从狱中保释出来,也终于明白自己始终都是一个假阮文,一个替代品,失望之余,她将写有游轮编号的纸条塞入打火机,并留在酒店做线索。当警方根据纸条即将捕获李问时,秀清引爆了埋藏在游船上的炸弹和李问一起葬身大海。

李问是怯懦的、好色的,有着双重的人格。他有享乐的欲念,经不住金钱的诱惑,对女色的觊觎与占有是一种代表,这构成了他把自己造就成英雄的障碍,所以他惶恐而自卑、是矛盾的,这种矛盾深入骨髓。他的内心有另一个自我,于是他假想出代号画家(周润发饰),表示他也有他的一套人格和处世方式,是个和自己完全不同的陌生人,是少数不为女人而活的人,拘谨可以变为放纵,善良可以变为邪恶,胆怯可以变为残暴,理智可以变为疯狂,也正因如此才有了毫无压力地行动和思考的自由。二者在他内心纠缠着、撕扯着,最终二者合二为一,真的成了假的,假的成了真的。

于是,《无双》中画作的真假,钞票的真假,阮文的真假,画家的真假,爱情的真假。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真亦假时假亦真,假亦真时真亦假,真真假假乱人心,人心难辨真与假,真假自在世人心。这或许是《无双》影片背后的庄肃意境,颇堪回味。


电影活着观后感


篇一:《活着》观后感

《活着》,看曾经与现在

毛概课上,老师播放了《活着》这部电影,我们从短短的几十分钟看到那一段曾经,那段曲折艰难的岁月。

电影《活着》被誉为一部活生生的中国当代野史,这部平静的影片被列为中国十大禁片之一,在意识形态上强行批注了“不和谐”。时至今日,这个国家已经有勇气承认过去犯下的一些错误。但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可算是内涵丰富且发人深省的杰作。将某个个体生命置于一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来演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兴衰历程,通过“福贵”这个人物,我们看到了生命在历经众多苦难之后能喷发出的高度和广度。电影《活着》在颂扬了生命顽强的同时还加入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当权者的“质问”。主人公福贵的命运是随着历史的改变发展的,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历史背景决定了历史人物命运的更迭。例如与国共内战、大跃进、文革相对应的是意外、疾病和死亡等等。电影与小说都将个人与国家的命运紧紧相连,相互融会贯通。某种程度上,福贵就象征着中国,他一生的经历都与国家的命运大致相同,经历了一个由盛转衰,由强到弱,有从懦弱逐渐向刚毅转变的过程。

名为《活着》,可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却是接踵而至的死去,主人公福贵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在内战中母亲逝去,在“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文化大革命”中死了女儿。每一次的死亡,看似意外,但冥冥之中又是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动荡、抑制的时代,是对生存在底层的百姓无情的掠夺,使他们和他们的家庭,从形式到内在,一贫如洗。但是他始终怀揣着希望,踩在现实的浮冰上。无法掌控的表象迸裂之后,依靠自身本能的漫长耐心,在窒息状态下延续生存。生命如同一块海面,对所有的惨剧照单全收。《活着》中的人物也是从五六十年代乃至今日的中国普通老百姓,在现实中妥协却又艰难前行的小人物。我从一个普通老百姓身上看到了对社会寄托的塌陷、对社会主义共产主语美好梦想的粉碎,而后生活最终还是落实到生活,吃喝拉撒,生老病死,一部平铺直叙的流水账,所有的修饰都显得多余,这就是活着最坚实的表达。而作为生活底层的普通百姓来说,他们的标准始终在不断放低,最后完全依顺于麻木与不幸的世界。

场景是灰暗蒙沌的,一如那个荒谬的时代和蒙昧的社会。电影将有庆的死因由原来的为县长夫人输血过多而死改为疲劳中被拉去学校做工而导致被春生撞死。揭开有庆裹尸布的血淋淋的一幕,将人物的悲惨性充分视觉化。虽然不及原著的情节在政治上那么尖锐,但是学校逼迫学生搁置学业投入全民大炼钢,在另一个层面上投射出大跃进背景下至上而下的思维模式的荒谬和行为方式的粗糙,中国走的社会主义的伪科学路线以及理想主义、功利主义和命令主义的肆意横行。大跃进,那是新中国的倒退,也是,毛泽东思想的一次重大的失误。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召开,会议根据毛泽东提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力图在探索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上打开一个新局面。会后,“大跃进”运动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发动起来。“大跃进”运动在盲目求快、急于求成的思想影响下,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农业强调“以粮为纲”;工业强调“以钢为纲”,要求在5年以致3年内提前实现原定15年钢产量赶上或超过英国的目标。各地掀起了全民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在“大跃进”浪潮中,全国农村一哄而起,大办人民公社。

影片中的人们盲目崇拜着伟大的领袖毛泽东,对于“大跃进”更是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各家各户捐出所有的铁器,参与炼钢,最后炼出来的不过是一块废铁,

可是牛镇长和乡民们却视为宝贝,想申报功劳,还说不久可以赶超英美。由此可见当时社会风气下,人们的愚昧与无知。“大跃进”下,人民公社也随之兴起,影片中大家在集体食堂吃饭,牛镇长说包管大家吃饱,“吃饭不要钱。老少尽开颜,劳动更积极,幸福万万年。”这是当时人们对于公共食堂的理解,但是现实中百姓们分到的食物有限,常常是吃不饱的。最惨痛的是,由于大跃进使农业连续两年大幅减产(1959-1960),又由于放卫星逼出的高征购将农民挖得太狠,加上国库存粮掏空,于是出现了全国性的饥荒。在最严重的时刻,农民把所能找到的能吃的东西都吃光了。大跃进中长时间的强度劳动又使民众的身体素质明显下降,生活集体化、营养差造成疾病流行。这样,普遍的饥荒、身体素质下降和疾病流行,共同将大量人口推上非正常死亡之路。据测算,1960-1961年中国非正常死亡人数达3000多万。3000多万人,这是一个怎样的概念呢?中国历史最盛时----唐朝开元年间全国人口是4000多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达3000多万。也就是说,这个数字约占唐朝开元年间全国总人口的75%,和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伤总人数大体相当。而电影则借由有庆那样小的一个孩子诉说那样的残酷。有庆在炼钢时已经极度疲劳,学校有派人来催他去炼钢,于是富贵将孩子背着去了学校。可是,有庆再也没能回来,因为疲劳有庆在土墙背后睡着了,而同样因为疲劳春生驾车不小心撞到土墙,有庆被压死了。这是怎样的讽刺和悲剧,一切的源头都是“大跃进”的压迫,土墙压死了有庆,又何尝不是当时错误思想指导下的运动压迫着老百姓。可笑的是受压迫的人们丝毫不觉压迫,反而积极的参与运动。从影片中凤霞结婚,二喜为凤霞家刷墙,绘制的是毛泽东像,聘礼是毛泽东文集,婚嫁那天唱的歌颂毛泽东的红歌,拍照是和毛泽东像一起,可见在当时人们的心中毛泽东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人民对毛泽东的盲目崇拜让“大跃进”得以积极的开展,这讽刺了当时混沌的社会,混沌的人民。

许多年来,人们在总结这段历史时,归之为领导人毛泽东在指导思想上犯了主观唯心的错误,或者说是由于没有掌握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规律、脱离实际造成的悲剧。在中国共产党内,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唯物辨证法研究的那样透彻,也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对主观唯心主义的危害认识的那样深刻,更很少有人比得上毛泽东和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那样坚决和坚持不懈的,然而悲哀的是,毛泽东本人不但没有避免犯类似的错误,而且犯错误的严重程度并不比历史上的某些领导人逊色。毛泽东在后期的骄傲自满终酿苦果。事实证明,不实事求是,联系实际,最终带来的后果是不可想象的。但是这也不是单单一个人的问题,也是国家体制的问题,当时高度集中化的体制下,决定了人们思想束缚,决定了毛泽东的决定就是千万人的决定。

幸运的是,我们终从那段历史中走出来,而福贵也只活在那个年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探索中国富强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邓小平提出改革开放,提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自此,中国走出“大跃进”,文革的惨痛,逐步走向新社会。《活着》这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影片,将历史浓缩为个人命运,,它给观众带来的思考是无可厚非的,尽管现在离影片出品已过了十七年的光景,离影片中的年代已过了几十年的光景,但现在再看都还有一种回味无穷、意味深远之感。《活着》中的那段岁月成为曾经,现在的我们从那段曾经汲取错误的教训,继续探索未来。

篇二:电影《活着》读后感

活着,才会嬴

无论在什么时候,无论遇到什么困难,我们最先想到的应该是那一道闪光的彩虹:生命!

——题记 看完“活着”这部电影,我的心受到强烈的震撼。我被剧中富贵的一生遭遇,涵盖着人在历史中命运无法掌控的生命之痛,衍生出对死亡的苦笑,所折服。曾经是富家少爷的他,爱赌,正因赌博,将家里所有的家产输光,父亲因为这事被气得因之丧命,家珍也因其戒不了赌而带着凤霞离开。在国共内战时期,并且是在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环境中,他居然可以如此的平静,为了活着他放弃尊严,低声下气,虽然富贵在家境衰落,妻离子散的时候,有过绝望与痛苦。但在痛苦绝望过后我们看到更多的是富贵对生命的乐观,他戒了赌,干了革命。没有了家财万贯,没有了徐家老宅,富贵便向龙二借了皮影唱戏挣钱养家。不幸的是在一次唱戏中被国民党抓住,当时的天气严寒,于是春生便将死了的士兵身上扒下来的衣服给富贵和老全穿上,春生说:“活人比死人要紧”。面对死,富贵便想起自己的家人,说:“我可得活着回去,我家有老又有小”。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然而富贵,就是罗曼罗兰口中这么一个人。

这一切,都可以看出富贵对活着的追求。而我们呢?

改革开放后,小康生活向我们奔来,惯养了一批批温室里娇嫩的花朵,倍受父母百般呵护;以及宠溺了一个个即使已年过18,却仍在象牙塔的迷梦中呓语的孩童。父母只是要求孩子们把书读好。面对这样的生活,居然有人还不好好珍惜,因为一点小事就自杀!

曾经看过这么一则故事,有一位13岁的初中生,因考试没考好。回到家被他妈妈说了句:“照你这个烂成绩还不如别读了,浪费家里的钱!”便认为是他妈妈讽刺他,嘲笑他。认为他妈妈看钱比看他还重要。便有了轻生的念头,选择了结束自己的生命。而当他从楼上跳到楼下的一瞬间,他不知道他的父母,他的亲人有多么的痛心,多么的悲伤。然而死亡不再让他拥有感知的能力,他再也无法感受父母那撕心裂肺的感觉。他死了,正如他降临到这个世界时一样,什么也没带来,如今他走了,依旧什么也没带走,然而,却给他得亲人、朋友,留下了无尽的伤悲。甚至,连他整个生命里可能拥有的机会都随之丧尽。

为什么就不能像电影里的富贵一样活着呢?也许是这个年代的孩子太过脆弱,父母给了他们一切,尽可能地不让他们受到丝毫伤害,父母给予了他们一切物质上的需求,只要求他们在学业上予以回报。然而却扼杀了他们从小就应该历练起来的热爱生命,坚强面对生活的内心摇篮。“只有历经磨难的人,才有缔造天堂的力量”,尼采的这句话足以告诫我们,我们的一生就像需要熔炉烧炼、磨刀石圆滑自己的钢铁,一切不愉快,一切使人疼痛的挫折都是上帝赐予我们奠定坚硬地基的石块,或许过程痛苦难耐。但是换位思考一下,父母给予你的生命,多少次偶然才可能发生的几率,多么宝贵的生命,多么缤纷多样的世界,怎么忍心放弃呢?还有生命比活着更重要的呢?如果说时间是构成人的生命的材料,那么珍惜活着的时间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塑造美丽的保护

层。高尔基说过:“善于利用零星时间的人,才会做出更大的成绩来”。人活着 活着才有希望,活着是最大的本钱。生命如同泰山,视生命轻于鸿毛的人,是轻浮的。

电影里的有庆可以说是被害死的,看到这我感觉到心里一阵阵的疼痛,鼻子

鼻子一阵辛酸,我喜欢剧中有庆的角色,他保护着自己的姐姐,年纪很小就开始帮母亲学着早起给人送水,从来没有睡过安稳觉,他聪明、可爱、调皮。生前富贵曾教育他:“鸡养大了就变成鹅,鹅养大了就变成羊,羊养大了就变成牛,牛养大了就变成了共产主义,共产主义了就可以天天吃饺子,天天吃肉”。在当时的年代,也许有庆在死后便能摆脱一切,便能不再痛苦。可是,他是热爱生命的,是想要好好活着的,只因当时的社会所造成的,是春生的失误将他害死,他失去了他原本想要珍惜的一切,包括他得生命。如果活着,他可以继续保护姐姐,可以吃着他还没来得及吃的十二个饺子,可以继续着他生命的延续。门捷列夫说:“ 生活得最有意义的人,并不就是年岁活得最大的人,而是对生活最有感受的人。”只有活着才能去感受,才能做最有意义的事。

面对圣埃克絮佩里的“上路吧,普雷沃!我们的喉咙还没噎住,我们应该继续走下去。”面对五六十年代,战争死伤无数,六十年代毛泽东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六十年代的文化大革命,许多知识分子被批判为资产阶级和走资派。然后再面对影片中的春生被批判为走资派,有庆的死是春生一直以来的心病,当他被批判时脸色苍白的来到富贵家门外,把自己全部的存折给富贵作为为有庆做的丧事。而富贵看重着兄弟的情谊鼓励着春生“人活着,就比什么都强,我们都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你可不能去寻死啊!”当时的医生被护士压倒,正因为那样的社会,凤霞在生孩子时不幸死去,如果医生不被护士欺压,凤霞就不会死去,看着当时影片中的场面,凤霞苍白的脸,自己痛苦,可却说不出口,看着家珍抱着自己的女儿,眼睁睁地看着她死去,这样的悲剧作为一个母亲失去了所有的儿女那是怎样的痛苦啊!家!美好的港湾!天下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家了。可是富贵和家珍失去了儿女,从此家破人亡。我看到这,泪水湿润了眼眶,我以为家珍会因此而倒下,可面对着生死离别家珍却是那么的坚强那么的理智。在剧中家珍一直重复着这样一句话:“我跟着你,只是想过着安稳的日子”。一个女人要的不是金钱不是权贵,而是简简单单安安稳稳的日子。她让我由衷地感到敬佩。或许有人会说只怪他们生在了那个迟迟看不到光明的年代,但生在这个年代的中国官位高低从来都没有改变过,有的人滥用私权,以权欺人。虽然我们不是生活在那个年代,但我们是有生命的,我们有生命便有亲情,友情,有亲情友情我们便有快乐。有快乐我们便能充实地活着!要像家珍和富贵一样,坚强地活着。看了“活着”,验证了罗曼罗兰的那一句:生命诚可贵。我知道了生命的珍贵,一句简单的话语犹然地从我的内心深处,直至我的口中抒发:活着真好。

温暖无处不在,有时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会给你温暖,然而只有活着才能感受那无处不在的温暖。

篇三:《活着》电影观后感

传统文化的智慧

建筑学院 城乡规划 乙班 郑舒雨 3013206120

《活着》中的主人公福贵,被莫言称为当代文坛上第一个清醒的说梦者。四十年,弹指一挥或是沧海桑田,一个小人物在巨变的历史中浮沉,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不幸和坎坷总是缠绕着他。然而他从没有放弃活下去的信念,从不怨天尤人,并且对生活和未来报着无限美好的希望。他告诉我们,绝望不存在,因果报应,好死赖活,它有中国传统文化的古老智慧。

《活着》是张艺谋导演1994年的作品。《活着》几乎具有那个时代好片的所有特征。那个时间,或许是中国电影最好的年代,第五代导演的现实主义作品蔚然成风,中国电影人着眼于现实生活,对人性乃至社会关系大背景做出了严峻的拷问,具有深刻的反思与人道主义精神。就文化层面上看,张艺谋的电影理念和他的作品奖成为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精神领域无法替代的文化精品,是通过活动影像向世界昭示中国人精神变迁的窗口。

在《活着》这部时代记录当中,学摄影出身的张艺谋导演虽没有了他所稔熟大黄大红的浓彩重墨,那些简单的清淡素描依旧清新美丽。无论是嘶哑粗犷的皮影戏演出,雪盖冰封的残酷战场,小巷里弄的昏暗灯光,有庆坟头湛蓝的天,凤霞热闹喧嚣的婚礼??那些再司空见惯不过的生活场景在他的镜头下焕发出一种超脱于凡尘俗世的美。

这部片子在国内当时是禁映的,尽管葛优凭此片获得金狮影帝,在戛纳获法国第47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奖,但依然无法改变此片的命运。究其原因,是影片鞭鞑了新中国在成立后的几十年中所走的弯路。不过不能否定的是,《活着》是一部可以代表新时期中国电影的不朽之作,也是新时期中国电影的领军人物张艺谋的巅峰之作。

视听语言

电影选用中国民间艺术,皮影,它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也成为一个符号,在光与影的结合中,交替着故事的发展。听觉上,使用中国一种戏腔、配乐和五六十年代时流行的歌谣,充满了民族的气息,使电影更加真实。主旋律取材于陕北的地方曲种,简单游古风,很鲜明地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忧伤,这里又一次体现了作曲赵季平的乡土情节和一贯的黄土高原风格。在极具民族特色的视觉和听觉的冲击下,电影更具有观赏价值、艺术价值。

光线的合理运用,可以很好地刻画人物性格,烘托、渲染气氛,对交流情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万二喜迎娶徐凤霞时,大红色代表婚礼,代表革命的热血,作为一种色彩也倾向于活泼美满。暖色、亮光的运用,表现了喜庆、欢快的气氛。

在景别中,多用近景,对脸部进行特写,使观众能够清楚地看出人物的面部表情、

目光、

神态,达到了吸引观众注意了的效果,同时也能更好地反映人物心理的变化。富贵表演皮影时的投入和喜爱,则从葛优娴熟的演技中生动再现了出来。

在富贵被抓去当兵后,在国民党的战壕里,遥远望到对面山头直冲而下的大片士兵。此时的镜头使用了仰拍及远景。就心理上而言,仰角会增加主体的重要性,使物体在观众前方展开。在战场画面中,使用远景,突显了在大的历史背景下,人物的渺小,人们在“斗争”的洪流中只能成为牺牲品。

造型构图是根据电影片段要表现的内容进行构图,对气氛进行烘托。如福贵妻子家珍回娘家渐渐远去的车子和孤零的月光,构成了一幅凄美的画面,表现了当时的凄惨气氛。为富贵的悲剧的一生的开始做了铺垫。

剧作法赏析

电影由余华的小说《活着》改编。个人为,虽然故事相近,但是张艺谋通过部分剧情的修改,以及影视手法的运用,加入了更多主观,该有浓厚情感色彩的东西。相比较于小说的客观复述,与朴实语言后沉重的命运,电影更浅显一点,但同时也贴合时代主题,做出不少关于社会变迁的批判与反思。

故事发生在中国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八十年代。40年代的中国才刚刚赶走侵略者,爆发了内战。是我国一个非常混乱的时期,而这部电影就是说明中国这三十年的社会问题。这三十年中国发生了抗战、内战、大跃进、文化大革命。40年代,主人公徐富贵赌博输掉了祖业,从地主家的阔少爷沦落为了一个佃户,气死了父亲,随后被抓去当壮丁打仗;50年代,富贵一家经历了大跃进,生活艰苦,但是却在挤牙缝一般的日子中存活了下来,富贵的儿子有庆因意外事故夭折,可谓白发人送黑发人,其痛可知;60年代,文化大革命悄然而至,在动乱中人们的生活生命毫无保障可言,富贵的战友春生被批斗致死,女儿凤霞在生孩子时因大出血也惨死了。

在结尾有大手笔的改动。原著的结尾是这样的:凤霞难产死了,她的丈夫在打工的时候被石板压死了,二喜的儿子由福贵养着,后来吃豆子撑死了。福贵的家人全都离他而去,只有一头老牛伴着他,他说:“人嘛,就是要活着。” 然而电影的结局显得温和得多,凤霞死后,她的儿子取名为馒头,福贵和家珍带着二喜和馒头一起生活下去。这样的处理使悲剧停留在一个适可而止、容易让人承受的范围之内,使观众的视角从纯粹的悲剧更多地转移到生命和历史的关系上。

影片所想表现的不是一部社会编年史,也与民族精神毫无关系,它只是在诉说我们一个道理:活下去,不管命运赋予你什么,不管你是否可以选择,都要活下去,并好好活着。而片尾充满趣味的画面不仅象征着一代一代生活周而复始的循环,也预示着尽管生活有时候艰辛残忍,但是只要坚持,希望总会孕育出美好的黎明。 而这便是中国人特有的智慧,来自这片我们又爱又恨的黄土地的智慧。

人物分析

福贵的人生因为时代的特殊而充满传奇,但深层次探究,他的人生只是一种横贯几千年的生活方式,经过了张艺谋的润色重新被演绎搬上荧幕。如果社会背景换成历史上的任意一个时期,甚至变换成任何一个国家,日子还是得这样过,

还是平淡如水,还是有笑有泪因为

这就是生活的真相。福贵本人的变化与其说是时代给他的打击造成,不如说是传统文化给他的教育,从影片开始嗜赌成性骂家珍滚出赌场的时候,到福贵改掉赌习重振旧业,传统文化教育他的德行有亏,教育他凶财凶出带来灾祸,而富贵也从中感化,变得坚韧善良。

在影片中富贵对儿子有庆说:鸡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牛长大了就到了共产主义了,想吃什么吃什么。二十年后,富贵又对和当年有庆一样大小的馒头说了类似的话:鸡长大了变成羊,羊长大了变成牛。馒头说:那我就骑着牛,富贵却说:你不骑牛,你以后有火车坐、有飞机乘,真正赶上好时候了。二十年过去了,梦想中的共产主义依然没有实现,而富贵却为此付出了一儿一女,此时的他已经不再想共产主义了,想的只是更好的生活。这就是过去几十年中人们思想转变的真实写照。

在影片里,活着是唯一的主题,所有的主人公都为了活着忍受个困难痛苦的煎熬,甚至违背个人的意愿,随着社会而改变,只求自己能够活下来。这似乎就应了那句老话:好死不如赖活活!不管事情怎么发展,境遇如何坎坷,都要忍着,等待春天的到来!

福贵在龙二被枪毙时湿了裤子跑回家和家珍说:如果房产还是咱们家的,那受那五枪的人就是我。这急切而真实的话反映了这笔财富的不祥,凡是拥有它的人都会招来灾难,同时也是因果报应,苦尽甘来的一种表现。镇长说区长春生现在是反革命,让福贵与春生划清界限,福贵变立即改变了态度迎合镇长,答应一定与春生保持距离。没有坚守,缺乏原则,盲从懦弱,批判家们会这样说。但也许我们不得不承认,在那种社会背景下,只有生存才是最重要的。而生存,便是中国式智慧的根本原则。

个人感受

电影“活着”在提示了人生主题的同时更重要也是更突出的展示了一种深沉而凝重的大历史主题。之所以叫大历史,是以区别某朝某代自导自演的“钦定历史”。整部影片跨度很大,从解放前一直到七十年代后,可以说涵盖了新中国由成立至发展所走过的三十多年的历程。纵观电影我们就会看到并深深体会到元人张养浩早在七百年前就已经发出了那一声无可奈何的感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多么的有震撼力呀!

每每谈到“活着” ﹑“活着的意义” ﹑生命的价值,是不免会严肃、沉重甚至迷茫的,但这恰恰是人生无法逃避的问题,尽管在完成生命旅程时也不一定能够找到答案。对于这些问题,《活着》很成功的用叙事的方式做了自己的探讨和诠释,这也就注定了作品的经典和不朽。

理想,信念,追求,这些字眼美好而可爱。但是有的时候作为人的本质,活着才是最重要的命题。面对痛苦与死亡,离别与仇恨,能坦然面对,忍受生活中的苦,坚强得活,好好地活,便是一种伟大。

面对这样的话题,我们是渺小的,而语言是空白的,也许是因为问题太过本质了吧。尽管如此,无论人生惨淡荒凉,抑或辉煌幸福,保留生命的勇气和信心,积极地前行终究是可取的。就像史铁生的母亲对残疾的儿子的恳求,咱娘俩好好活,好好活。也许终究无法彻悟为何“活着”,但只要还“活着”,那就好好“活着”!

其他

关于这门选修课,还是十分喜欢的。也许观影对于我而言还是一种享受吧。一个学期下来,听了不少影视分析,也看了风格各异的电影。对于忙碌的学习生活,这更像一种调剂而非繁重的课业,每周都能放松心情,高质量地观看一部电影,十分喜爱。

但也是学到不少,不论是上课的内容,亦或是为了作业而在网上查阅的大量资料。一方面,我对比了不同角度对电影内涵的把握,一千个哈姆雷特还是受导演在电影中情感倾向的影响,而纪录片式的电影则往往给人最丰富的思考空间。对于一些象征手法也有了更敏感的体会,对一些导演的风格如张艺谋,意大利的托纳多雷有了一种风格上的识别,甚至是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流派的电影也给人不同感触。另一方面,从拍摄者的角度,学会了一些摄

影技巧。关于3D特效,或者是蒙太奇,这些手法给人不同视觉享受的同时,也成功引导我们往导演所预设的思路上走。

此外,还有一些小的关于影视欣赏的建议:

1、 在每节课前预告影片时长,并写在黑板上。

2、 关于点名,如果与成绩相关,就明白讲述,易混乱。

3、 每节课都推荐几部好的相关的电影,并提供电影资源的分享,可以在课后更多赏析。

4、 点评一下最新出的电影,或预告一下影视资讯,让这门课再活跃一点。

5、 能不能调节一下字幕,经常出现字幕被前排同学挡住的情况。

感谢一学期的教育与分享,祝这门课座无虚席。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


篇一: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教育环节,我们按照组织要求集体观看了电影《孔繁森》。

电影中所反映的孔繁森的事迹看起来都是平凡的小事,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小事凝聚出了他伟大的人格。

西藏阿里海拔很高、地广人稀、条件艰苦,令人望而生畏。孔繁森同志却没有退缩,他牢记自己的使命,来到这里担任地委书记。

到任后,他发现这里电力不能正常供应,电话经常不通,教师工资拖欠,战士看不到报纸,很多干部纷纷调走。他却深入基层,带着教委主任去看望山村小学的师生;给孤寡老人治病、送温暖;在兵站,他教会战士们《说句心里话》歌曲;雪灾严重,孔繁森全身心投入救灾活动,他的亲人从山东赶来看他,妻子王庆芝吐血住进医院,可他一直等阿里的灾情得到控制才满身疲惫地来到医院看妻子。妻女走后,他去北京向中央申请救灾款,经过他的奔波,款项终于下来了,他十分喜悦。回到阿里,孔繁森和其它干部一起规划阿里的未来蓝图,群众和干部在他的鼓舞下对阿里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在赴新疆的考察途中,共产党的优秀儿子孔繁森以身殉职。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对恶劣环境,孔繁森以身作则,开拓进取,不管身处何处,担任何职,他对自己的标准都没有降低过。孔繁森同志身上所拥有的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和无私奉献精神,在深化改革的当下更需要这种精神的发扬光大。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人民至上的理念。孔繁森同志牢记党的宗旨,抱着“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信念,把为民造福解忧当作自己义不容辞

的责任,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的最高境界是爱人民”。为了藏族同胞,他奉献出金钱、献出健康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作为一名党员,要和群众们打成一片,用人民的利益标准来衡量我们的一言一行。

我们要学习孔繁森同志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孔繁森同志有理想有抱负,他力求把工作做得好上加好,他不善空谈,讲求实干,注重工作效果。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把党和全国人民的关怀带给了西藏人民,使藏族同胞看到了光明的发展前景。

我被孔繁森同志身上折射出的伟大人格震撼了,也领悟了许多。作为一名党员,就要象他那样,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永远以大局为重,把群众的利益置于高于一切的地位,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建设发挥出自己应有的作用。

篇二: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电影《孔繁森》观后感

标签: 孔繁森 同志 螺丝钉 共产党员 党员

2007-10-19 08:24 阅读(7400)评论(0)

孔繁森同志一生以党的事业为重,以加强民族团结为己任,两度奔赴雪域高原,不畏严酷的自然环境,为藏族同胞呕心沥血谋福祉,一腔热血都倾注在阿里高原上。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现了当代共产党人的优秀品质,塑造了新时期党的领导干部的崇高形象,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具有时代精神的奋斗之歌、创业之歌、奉献之歌。孔繁森同志的事迹是平凡的,但平凡中蕴含着伟大的人生哲理;孔繁森同志的作风是朴实的 ,但朴实中映射出夺目的光彩;孔繁森同志在物质上是清贫的,但在精神上却是富有的。他的崇高精神和高尚品德,感人至深,催人奋进。他对党和人民赤胆忠心,对工作认真负责,对同志满腔热情,对自己严格要求,这一切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我们又一次经历了灵魂上的洗礼。

孔繁森同志走了,可他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鼓舞人们的斗志,净化人们的心灵,鼓励全党同志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奋斗不息。作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我们要向孔繁森同志学习,学习他崇高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学习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习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自己也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一个生命不可能延缓到永远,但他的精神却可以永世长存。孔繁森同志以一名普通共产党员的身份,深入到阿里地区----西藏最偏僻和平均海拔最高的地区,以崇高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为群众的生活奔忙。为了摸清实际情况,他亲自深入高原地区的部队、村寨、学校、牧民家中调查研究,解决困难,寻找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为了解决雪灾中牧民的生活问题,他用普实的语言和行动温暖鼓舞着广大群众,用无私的爱心向人民奉献一切。影片中他满腔热忱为群众服务,为国家利益不计较家庭个人得失的感人事迹,催人泪下。 孔繁森同志的一生,是一个共产党员不懈奋斗的一生,是无私奉献的一生,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一生。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自己所热爱的祖国。淡泊名利的孔繁森就像一面镜子,折射着人世间最真、最善、最美的光辉!

学习孔繁森同志,就要从他那种认真务实的“螺丝钉精神”学起。电影中的点滴小事,却反映了他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记得我的一位老师说过,“人生在世,要又满足又不满足。哪个岗位都能有所作为,不要总是挑剔,要满足。自己并不是做得那么完美,永远有努力的余地,要不满足。” 孔繁森同志之所以成为全国共产党学习的榜样,他的螺丝钉精神是成就这一切的关键。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有所作为,有所成就,就必须具有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的“螺丝钉精神”。毛主席他老人家对共产党的先进性有过一个通俗的解释:他说,什么叫做先锋队的作用,就是带头作用,就是站在革命队伍的前头。孔繁森同志正是用他那种“螺丝钉精神”实践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要取得实效,关键是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要像孔繁森同志学习,树立“螺丝钉精神”,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种责任

感表现在我们每个人对党员身份的珍惜,对党的形象的爱护,对党性的忠诚和对党员要求的自觉。

机器再大,没有螺丝钉或者螺丝钉松松垮垮不行。人再有本事,没有螺丝钉精神也不行。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说过,“什么叫不简单?能够把简单的事情天天做好就是不简单。什么叫不容易,把大家公认的非常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它,就是不容易。”任何党员,不管是党的干部还是我们普通党员,作为无产阶级先进组织的一分子,就像一部机器上的一颗螺丝钉,就要意识到自己承担的一份责任。我们党的先进性、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都是靠我们队伍中的每一个人的力量来组成的。

我们每一位党员,都应该像孔繁森同志那样,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权力观,打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真正做到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心真意为人民服务,在各自的岗位上努力工作,为浦东新区在更高的起点上更快地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三:孔繁森电影观后感

孔繁森电影观后感

——救灾物资储备库尹四芳

2014年4月21日,漯河市民政局组织党员在市人民会堂观看了纪录片孔繁森。

影片记录了孔繁森在西藏阿里任职期间的工作生活片段,一段段感人的画面不断触动着大家的心灵深处。观看影片的过程是一次心灵洗涤,思想升华的过程,是一次热泪交织,思绪激荡的过程。孔繁森是人民的好儿子,是全体共产党员学习的楷模,是我们党员队伍服务大众、造福人民的典型代表。

通过观看纪录片,我觉得孔繁森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党员干部,他的为人,他的品质,他的精神令我对他高山仰止。

一、孔繁森具有强烈的为民服务意识

孔繁森在阿里任职期间,经常不辞辛劳驱车到学校、乡村、牧场、寺院、部队等一线进行调研慰问、体察民情,为了阿里地区的发展,还专门到寺院虚心向大师请教,并身体力行解决困难群众的实际问题。给西藏阿妈暖脚的举动,震撼了所有人的心,用乡干部的话说:“孔书记暖了阿妈的脚,等于暖了阿里人民所有人的脚!”孔繁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展示了作为共产党的干部在人民群众中间应该具备的高大形象,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为了阿里的基础设施建设,为了改善和提高阿里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孔繁森专程赶往北京向中央争取经费,当得知争取的经费由1200万元提高到1800万元时,顿时,他这位铁骨铮铮的山东汉

子激动得泪流满面,那泪水不是为一路辛苦奔波而流,而是看到了阿里人民的希望,看到了阿里人民美好的未来!在他的心中装的一直是阿里人民,连司机心疼他悄悄为他买一件衬衫都大发脾气的他,心中装的唯独没有他自己。

二、孔繁森具备坚韧不拔、勇于吃苦耐劳的精神

阿里地区平均海拔为4500米,对于内地来说是一个非常遥远、偏僻,生活条件极端恶劣的高海拔地区,这里高寒缺氧,物资匮乏,这对所有内地来的援藏干部都是对身体和精神的考验。在孔繁森上任伊始,就接到不少要求返回内地工作的干部信件,孔繁森无一答复,只是用自己的工作态度和实际行动对干部队伍作出了表率。坚韧、务实、无私、亲民等党员干部的形象深深打动了每一位干部的心,逐渐稳定了干部队伍。为了人民,他风雪无阻,在大雪封山期间,硬是不顾危险,坚持到学校看望山上的老师和孩子们,给他们送去了生活必须品,让老师感动得热泪盈眶。在暴风雪中,他不忘处于雪灾中的牧民,冒着暴雪仍坚持到牧民灾区进行实地调查,不畏风雪,不畏严寒,在他眼里老百姓的事比天大。

三、有舍小家、顾大家、大公无私的精神

在孔繁森的老家,有他朝思暮想的年迈的老母亲,有他身患重病的妻子,有需他培养教育的子女。自古有忠孝不能两全之说,在他的肩头,有组织交给他的重任,在他眼里,家里的困难与阿里处于贫困线上的百姓相比算不得什么,为了党和组织交给的工作任务,为了阿里人民的生活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孔繁森毅然舍家离子,义无反

顾地投身到工作中去。就连思念他的妻女来到拉萨他也因为工作原因没时间赶去看望。接连打电话的女儿实在不理解,也说了几句过激的话,用躺在病床上的妻子的话说:打电话发电报就是不回来,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了!后来在百忙中驱车赶到拉萨医院,在病床前夫妻俩才算见上一面,却又匆匆送走了自己久别的亲人,转而又投身到工作中去。不幸的是,后来在去塔城口岸考察途中因遇车祸以身殉职,终年50岁,从此,党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人民失去了一位优秀儿女。

孔繁森去了,留下的是阿里人民乃至全国人民无限的思念,他的精神永远活在人民心中,阿里人民、全国人民会永远怀念他,他就是一座丰碑,一座不朽的丰碑!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