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届毕业生毕业感言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说到心得体会,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心得体会能够提升我们的书面表达能力。怎样才能将我们需要的心得体会写好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往届毕业生毕业感言”,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往届毕业生毕业感言

时间很快,想到再过4个月20xx级的师弟师妹们就要到来,才发现20xx级的确实要走了。从一个懵懂的小伙子到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较完整的专业知识结构,能够在专业问题上与相应专家讨论并解决一些专业问题的青年,我很感激华工,电气学院,所有教过及我旁听过课的老师,从这些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想问题,做人,做事的方法,感激我可爱的电气0409班的30多位朝夕相处了4年的兄弟姐妹,是他们给机会让我长时间地担任班级主要干部,担任班干期间,我的口才,想问题的方法,开会议的方式,与人成功有效地打交道方面都有了质的变化;感谢实验室的几位博学而又令人尊敬的师长,从他们的言谈举止中我学会了要在某个领域成为绝对的专家,需要做哪些事情,从导师的身上,我更深刻地体会了如何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学会了高效地做人,做事;感谢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们,去年科研的入门阶段,全靠师兄师姐们带着才迅速地进入状态;感谢与我一同保进实验室的其他几位同仁,这是在未来几年内可以与之一起浴血奋战的铁杆力量;感谢没有深入接触但仍熟识的所有我认识的人,静下心来我才发现几乎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我学习的地方,从有追求的人身上学习优点,从放任自流的人身上学习应规避哪些行为,哪些习惯,哪些心态才能避免自己也放任自流。
如果大学本科阶段还能再来一次,我仍会选择按已走过的方式度过大学前三年,当然有许多值得改进的地方。
高考结束后,在班主任的推荐下,我在志愿书上只填了华中科技大学一所大学。很冷静的我进了华工,没有现在终于可以自由疯狂地玩耍的想法。大学阶段是我人生过程中美好的重要而又短暂一个阶段,考入大学并不是我的终极目标。军训过后我就进入了状态,当然因为时常想着读高中时与我差不多水平的许多同学进了清华,北大,浙大等大学,同时又想着现在学的是电力,总感觉这个专业太老了,没前途。连续好几个月的时间状态都不好,学习的方法,效率都很低。时间能治愈创伤,花了3~4个月我开始在其位,谋其事,认认真真地学习,没有做任何学生工作。大一下到大二上仍是认认真真地学习,期间可能错过了两次机会,一次是未在电工创新基地坚持下去,另一个是未好好地利用学习特优生的培养阶段跟着老师好好搞项目。也许我选择了坚持在电工基地,现在会是另一种状态,认识另外一帮我欣赏的人,干另外一些我所想干的事情,可能会拿到一些奖项,可能也就不会有我现在的较为完善的知识结构,较为扎实的专业理论功底。大三暑假干过一段时间弱电方面的项目,画电路原理图,画pCB版,焊电路板,用Matlab选控制策略,通过TMS320LF2812DSp芯片将选择的控制策略实现(因为时间问题,这一步未做完),最终做出一个完整的产品,感觉电工基地做项目的流程我都已走了一遍,所以现在想起来没有在电工基地长久地待下去并不是太大的遗憾。因为老想着强电不是我的兴趣所在,特优生阶段没有积极地与老师交流,结果是只挂了一个学习特优生的名号而已。听过潘垣院士的讲座才发现当初我想得太肤浅了,潘院士常说不要囿于专业,把专业限定得太死了,人的思维也就僵死了。现在想来,在大学本科阶段,我压根儿就还没有那个水平理性地选择未来我该走那个方向,况且人也不可能一辈子只干那么一两个方向。用潘院士的话,才学了那么一点东西就想选专业,选个鬼专业。时间如果再倒退到前两年,我一定会利用学习特优生的机会好好地跟着实验室的老师及师兄姐学怎样把一个继电保护产品做到极致的做事方法,时间当然不能倒流,所以我会抓住我手头的每一个机会,把每一个机会都发挥到极致,把每一项现有的项目都做到极致。
大二下开始担任班级学习委员,做人做事方面开始有了质变。做班级工作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什么叫做尊重。尊重他人的人格,尊重他人的思想,尊重他人的选择,尊重他人的言语,尊重他人的行为。而要做到尊重他人,在说话的方式,通知事情的方式,动员大家的方式等方面都学会了如何切实从他人的角度想问题。大四当了一年的党支部书记,学会了如何高效地开会议,套用余思维成功人土经验系列讲座里面的方式,准时开会,准时散会,开有目的会,开会前布置好个人的工作,会议主题,会议材料都提前公布,每次会议都应有结果,可以得出由大家讨论出的结果则甚好,没有的话我会将我预先想好的会议后执行措施推销给大家。本科期间及现在时不时都会经历一些低效的会议,开会临时通知,不准时开会,大部分没有通知何时散会,更谈不上准时散会,听一大帮对会议没有认真准备的人即兴发言,交流到,学到的东西太少。当然以前开的这些会,我也没好好准备,看了其他课题组的开会方式,自己尝试着花3~4个小时做过一次有较充分准备的会议才发现为会议而准备ppT演示文稿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前面工作的总结,可以反思前面一个星期哪些工作是无用功,哪些工作是真正可以拿得出手向人展示交流的小成果。
大二下及大三上仍是认认真真地学习,没有将考试看得很重。只是觉得既然要读大学,那就该干些大学阶段做的事情。单纯为了考试,为了保研,为了找工作而学习太狭隘了,会狭隘得让人体会不到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么个不断循环过程中的快乐。按照以前师兄师姐们的观点,大学里的知识并不多,认真学起来没什么难处的。我倒觉得,大学里面要求学习的东西是不多,但若拓展起来,任何一个方向都可以让人搞一辈子。就以任何大学生都要学的《微积分》为例,学华工版的两本《微积分》书是必须的,但可以深一步想,同济及浙大的微积分书编得不错,是否也可以拿来看看,看过教课书式的教材之后是不是可以像学习马列主义那样去研读莱布尼茨,埃尔米特等大师级人物的原始经典著作,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描述,并解决问题,欣赏这么一个过程,享受推倒出的数学公式所带给人的美感。当然这么一个在纯理性的世界中发现美的阶段我还没有成功经历过,估计是还没到那个水准,现在有能力做的是深入研习专业内泰斗级的人物写得专著,以便有能力在专业领域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机械地跟着他人的步子走,完成他人布置得任务,我比较喜欢主动掌握自己的每一步行动而不是跟着他人的指挥棒。
大三下及大四这一年半18个月的时间是我收获最大的阶段,可以说是在前面两年半的基础上实现了质变。
大三下选专业课,对面寝室一哥们与我同样头脑发热,选了9门专业选修课,加上4门必修课,共13门课,而那个学期满打满算也就19周。单纯为了考试的话,13门课并不多。但为考试而学习早已不是我的工作作风,我期望能嚼透所选课程中的每一个知识点。整个大三下学期忙得很充实,感觉在仔细地嚼每一个知识点的过程中都有很大的收获。最后考试的内容很简单,考了一些不痛不痒,不着边际,上不了专业台面的知识点。大三下学期我的专业知识结构进一步完善,有了13门嚼得很透的专业课做基础,接下来无论是后期的学习还是后期在实验室做项目都顺利多了。每接触一个方向在老师及师兄师姐的引导下都能很快地上手,很快地找到问题的所在及应该研究的内容。
大四上学期仍然选了11门课程,当时是想可能会选择保送到外校去,怕大四阶段堕落了,所以狂选了这许多课程。后来在本校内碰到了中意的导师及中意的课题组,进了课题组才发觉课程选得太多了也有不妥,因为进实验室比较早,未来几年内深入研究的方向都比较明晰,大四上大部分时间都赖在实验室,懒得去教室走动,课选了11门,吃透的也就《电分二》,《继保》,《电自》,《直流输电》这四门。
进课题组后接触了新的老师及一大帮师兄师姐,想问题方式,做人,做事,做学问方面都有了质变。程老师教导要狠抓数学功底,给我指明了除了干活之外闲暇的时间我应该干些什么。文老师谆谆教诲要勤于思考,勤于总结,项目中的仿真及动模实验数据,波形要拿出来思考分析原因,要养成勤于写工作日志的习惯,记录文献阅读,仿真及动模实验过程中的许多心得,可疑点,关键点;要勤写文档,勤做总结。勤写文档,勤做总结方面我挺惭愧的,原本打算大四时将前面三年所学过的课程每6个小时总结一门课程,后来只搞了几门非常感兴趣的课程的总结,像工程电磁场之类的能让人的数学功底发生质变的课程都因兴趣专向手头的专业方向而搁浅。还记得有人评论拿破仑,说拿破仑是很善于总结归纳的家伙,他的头脑不是百科全书式的,但他的清晰的头脑能够让他在迅捷地找出解决问题的他头脑所存在的最佳策略。前面四年的所学总结肯定是要做的,现在还不能将所学的知识完全融会贯通。等我能把我头脑里的千万亿个存储单元像计算机一样一级级分区,编址时,我头脑估计就可如清末官商胡雪岩年轻时那样眼睛睁开时就能保持方寸清晰。尊敬的孙Sir教导一个专业的标准是:不放过一丝一毫的疑问。告诫要勤于思考,提取共性的理论性质的东西,而不应疲于奔命,光是重复性地做仿真等。前面两个月忙船电方向的项目我也深有体会,感觉被项目甲方牵着鼻子走,项目甲方提的许多要求并不都合理,被一群不太懂的人牵着鼻子疲于奔命地做一些重复性的没质变的事情,等回过头来发现原来是一场空忙活,那种感觉我可不想体会第二次。孙Sir还强调定时完成计划的重要性,这是我的一贯作风,只是有时目标定得太紧,仍会有些拖延。
在课题组里认识了一些我所欣赏的人,也结识了一些可以推心置腹地谈问题的朋友,能够与人在精神层面做和谐坦诚的沟通,这是一种很美妙的境界。
在实验室6个月左右的时间,我学会了如何说人话。学会了如何将一件前景并不明朗的事情如实说清楚同时又不打击人的斗志。以前说话太过僵硬,太过直白,从说出的话中找不出丁点儿说话艺术的美感,能够找到的只是说明书式的陈述,直白的观点。
大学阶段另外一个与课堂,实验室同样重要的培养人的场所是公选课及各式各样的讲座。公选课及讲座我听得并不很多,但仍有几场记得很深,很有收获。听邱成桐先生讲座才知道什么叫大家风范,什么叫学术,才切切感受到自己真的很渺小,从此不再吹嘘,虽然他满口广东口音,听懂的不多,但听懂的部分道理都记下来了,也在用于实际行动。听吴学谋先生讲泛系论才切实地感受到为什么国外只有Doctor of philosophy而不像国内这样划分工学博士,理学博士等等方向。这位老先生汉语甚于邱成桐先生,满口广东话,他的讲座一句也听不懂。不过幸好这位老先生考虑周到,讲座前以将他的讲座内容印成小册子,发给每个人,听了这么多讲座,这么认真地对待讲座这种学生组织的活动的老先生我还是第一次见到,吴老人品,修养之高可见一斑。从吴先生处学到了如何从哲学,从泛系统论这么一个更高层面去思考问题,看他取得的成果才感到有多高的思想层次,有多高的修养才能做多大的事业。
也听过一位马列研究者对***时期的剖析。他不是无意义地再去评论这场事件谁是责任者,而是剖析为何会出现高层领导整体性的决策失误,得出了个人成功与群体性成功之间的区别。以前只想过我要成功,没正而八经地想过如何吸引一帮人与我浴血狂歌,达到群体性的成功。还记得韩信说刘邦只能将十万人,他则多多益善,我能将多少人,这个问题是该好好思考了。
大学四年我从一个懵懵懂懂,不知未来何去何从的小伙,成长为一个方寸清晰的青年。学习的过程也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做事策略。大方向上把持清楚,抓住现有的机会,将手头的每件事情都做到专家级别的极致,创造机会,选择并无所谓对错,关键是看如何对待做出的选择,心如止水地想事做人做事做学问。还记得兄弟连连长的那句话The speed is the most important.
再过数月我就要经历三场离别,相处了4年的同班非同班同学好友的分离,与之一起相处带我入门乃至合作过的师兄师姐的分离,几个可推心置腹的朋友的分离。伤感涌心头。衷心祝愿我的朋友们一路走好。走好了,以后的相聚也就不再是难事。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往届生的毕业感言


时光荏苒,青春行走在时间的河岸,渐行渐远。初夏又至,七月的脚步越来越近,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又要开始新的征程。在这里,我度过了人生青春纯真的四年,忘怀的四年,这将成为我人生美好的回忆。

20xx年9月,刚入校的自己还是个不谙世事的懵懂少年,现如今已经改变了许多,变得坚强自信。记得我踏入校园里的第一刻,心里感到一阵阵的失落,想想自己将在这里度过自己的大学生活,不免感到一丝失望。在随后的几天中,我努力做着调整。我安慰自己,能够来到这里上学,这也算是冥冥中的注定吧我也知道“既来之,则安之”的道理,因此我决定从此要珍惜我的大学生活,珍惜每分每秒,还要在以后的时光中爱上我的母校。事实证明,在这四年的大学生活中,我也正努力实践着它。

这四年中,学校中的许多教授与老师孜孜不倦的教诲着我们,把知识的火炬传递给我们,为我将来的工作打下了基础。他们是一盏明灯,指引着我未来前行的方向。在这里,认识了来自五湖四海的大学同学。大家聚到这里,也是一种缘份。四年同窗,相儒以沫,岂是几个字能将它们一一叙来。友情是财富,在我今后的几十年中,它将伴随着我,直至我生命的尽头。机会如同时间一样,对任何人都是公平的,关键在于能否将机会抓住。当机会来临时,如果没有实力,那便也只会白白丧失良机而已。在闲瑕之余,我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学校的图书馆给了我成长的精神食粮,充实了我的大学生活。每当下晚自习的时候,一个人走在校园里,望着路灯下的时而长时而短的身影,心里畅想着未来,不免产生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大学给我们提供了展现自我的自由与空间,同时也给予羽翼未丰的我们以呵护,为将来能够自由地在天空遨翔磨炼着我们的翅膀。在大学中,我懂得了坚持、懂得了努力、懂得了拼搏、懂得了付出、懂得了放弃……是你架起了走向成熟的桥梁,为我步入社会作好铺垫。也许我曾经有些失误,也许曾经迷失过方向,也许曾经滞留在某处没有前行,也许曾经有过让老师失望。这许许多多的不足之处,将与那些曾经不愉快的事,徜徉在我历史的长河中,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回忆的洗涤。当再次回想时,嘴角的微笑便是对此的最好诠释。

生活是实实在在的,每一个人都很普通,很平凡。梦想就像天空里可以远飞的风筝,但追求过高也难免于飘零。所以,还是脚踏实地的好。也许别离的时候,抱着简单的行囊说,好像落了什么东西,又想不起来是什么。也许,这种隐隐的失落会陪伴我很长一段时间。我的这一段青春,这些同路人,我们携手创造的一个时代,这些我最珍贵的,我怎么也带不走了,它永远的留在了校园里。“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其实走过的路并非坦途。在学习生活中,我们都会不可避免地遇到一些困难和挫折。然而当面对困难与挫折时,我们应当敢于拼搏,勇于攀登,不应该自暴自弃,怨天尤人,更不应该生活在那自己所幻化出来的五光十色的自我解脱的肥皂泡中蹉跎岁月,虚度自己的青春年华。“挫折是一份财富,经历是一份拥有,不是自己的,就别再勉强!”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在母校的四年时光却一去不复返。只留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如果说潘朵拉的匣子是把希望留在匣子的底部,那么我四年美好的回忆则刻在时光卷轴上。当闲瑕无事的时候,能打开时光卷轴,重温大学中的点点滴滴、酸甜苦辣,或许能找到生活的慰藉。

人生最美好的大学生活就要永远的划上句号了,并将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回忆。在今后的漫漫长路中,大学生活将是我永远美好的回忆。它是我生命的一个里程碑,记载着我的一段最为美丽和宝贵的人生。七月,我将远行,带着对母校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告别我的学生时代。如今掉头一去是风吹黑发,也许回首再来,已是雪满白头了!昨天毕竟短暂,明天才是永远,前方的道路依然会有很多荆棘,未来的日子未必就是风和日丽,但我坚信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让我们一起期待明天会更好,期待母校的明天更美好

往届毕业生的实习心得


往届毕业生的实习心得

写给即将步入实习岗位的xx届校友

各位校友学弟学妹们:

今天早上出差前的空隙时间,辅导员x老师和我聊天,问到实习的感受,一问之下,正好触发了实习以来我内心的累积,虽然由于工作安排暂无法与师弟师妹面对面交流,在这里先以文字的形式给大家做个交流,确确实实实习的半年时间,有太多太多的话给我的师友们说。

可能部分老师和同学认识我,我是微电子技术专业07462班xxx,从xx年12月份奔赴华工激光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简称“华工激光”)实习,离开学院已经有半年多了,从一个毕业生到实习生并即将成为正式员工,一步步走来的,是人生中最重要的阶段,也是最漫长和艰难的历程,但就在这个过程中我学会了很多,明白了很多,希望给同各位即将走入实习岗位的同学分享一下,我的一点点经验......

首先我要说的是“大学生”与“就业”要摆正位置,不要让“大学生”这个词与现实脱离,让你犹豫不决,而错失了“就业”。公司在招聘你的时候,是看你能够创造什么样的价值,极端一点说,大学生只是在公司招聘过程中多给了你一个机会。

我学的是微电子技术专业,xx年金融风暴直接影响到我们专业的就业,大家找工作时遇到了突如其来的困难,很“幸运”的是我很快的找到了自己的实习岗位。呵呵,这并不是因为我成绩有多好,能力有多高,而是我心态好,对自己有一个合适的定位,记得我刚进公司实习时,公司竟然没有“工资”,只有一点点的补助,生活都一度非常拮据,看到这里想必你们一定不会相信,更不会选择类似的公司去实习工作,而我就是在华工激光一点点过来的,从去年的12月7号至今,我做过激光设备生产,也做过成套设备搬运,而现在是武汉驻杭州办事处售后服务工程师,工资嘛,应该不亚于同一届的毕业生。而这个心态是大家最需要树立的,在此我也要感谢华工激光xxx总经理,他来我校左公司的宣讲,着重提到了在实习中提升自我,帮助我解决了心中对于“实习生”的迷惑。实习生,顾名思义就是实习的,一半是学生,一半是准员工,实习生最重要的是到企业里学技术知识,为以后走入社会工作打下基础,而不是刚出来就比能赚多少钱,有多体面。很多应届毕业生在校参加过很多场招聘会,但最终也没签下来,并不是因为公司不要人,而是自己挑选实习工资高的公司,这山看着那山高,选上一家,又看上另一家,最终又落空了,还抱怨工作怎么那么难找。所以找实习单位时最终要的是看能学到东西不,实习工资可以稍微放一放,因为你还没有毕业,还只是一个在校的学生。做到这些,我想每一个人找工作都不会太困难吧,至少可以找到像我这样的工作吧.......

其次,我要谈一下实习生进入公司后该如何去做,呵呵,只是个人的一点见解,如果你们觉得有道理,不妨去试一下。刚进公司的实习生,总会有这样那样的想法,比如公司怎么的不好,工资怎么开的那么低,领导又那么凶,公司的政策又那么不完善,师傅们的技术也没你想像中的那么高,有没有发展前途我是不是该跳槽了等等,(当然极个别的情况除外)不过我倒是一直抱着另一种信念,既来之则安之,要不走,要不就好好干,做什么事情我都会很慎重的。试想一下,公司对于新来的一批实习生肯定会选择一下,通过你的日常表现,做事态度,给你们安排今后合适的位置,这也相当于工作过程中的“面试”吧,只不过时间上有点长。在公司里面做事情,尤其是新来的最重要的是做事态度,为人处世,是否能让领导同事所接受。

从小的方面说每次领导给你安排的事情,越是小事情,越是累的活,那你就应该高兴了,因为你的发展机会就是从这里开始了.....

以上是我在公司实习期间的一点点经验,不知道对即将走入实习岗位的同学是否有帮助,最后祝愿大家早日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在公司中在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为社会创造出价值.......

毕业生毕业感言


毕业感言之一

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去上上课,少在宿舍打游戏睡觉。因为,工作以后就不要指望谁这么耐心给你讲东西了,老板要是让你做啥,不懂的话千万别问!自己想办法查!不要以为像在学校一样,好问是美德!你多问几句,脾气好的老板会不理你,晾着你知道你自己讪讪地走开,脾气稍微不好地老板会对你阴阴地说:你们武大的就这素质?这都不会?你可能会心里喊冤:拜托!我接触这项业务才2天,我不问我怎么知道?你这么想就错了。老板要的是结果,不是过程。他管你怎么做到的,总之你做到了才算完。我现在每想到大学时候不少次我都在课堂上睡觉,我就觉得特别对不起讲堂上的老师。

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能谈恋爱就谈场恋爱,那时候谈恋爱才叫谈恋爱!你的她很可能只是因为喜欢你而跟你谈恋爱;你们可能大夏天一起挤公交去动物园,在臭气烘烘的车厢里晃来晃去都是一种甜蜜一种幸福;工作以后你就别指望了!如果她跟你谈了3年你还没有能买房能加薪的迹象,你就完蛋了!如果你跟她谈了3年你还没有能买房能跟她结婚的迹象,你也完蛋了,你可能会开始怀疑你是不是在耽误她的青春她的时间。那时候你们一起再坐公交车,你都会觉得心酸:你堂堂一个北大男子汉,还要让lp挤公交车!

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原谅舍友的小过失。不要因为她or他不小心把一杯水泼在你的英语词典上就对她or他生气甚至要求赔偿;不要因为她or他的臭袜子忘记从你床上拿走你就对别人抱怨!不要因为她or他借了你2块钱买水果一直忘记还就在意。不要不要因为她or他的无意中的缺点或失误而对他生气。当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原来并没有那么讨厌,你会惊讶当初你干吗总是为这种事情而生气,你会慢慢忘记他们的不好而只记得当初你们床头夜话时的温馨、买一包零食回来大家一起吃的开心。当你刚上大学的时候,你可能感叹过真心朋友只有在高中才交得到;但当你工作以后你会发现,大学才最可能交到一辈子的能互相倾诉互相帮忙的朋友!

如果你是女生,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多体谅那些你不喜欢甚至讨厌但是狂追你的男生!因为无论你多讨厌他,毕竟他们是真心喜欢你的,在他们眼里,你很可能就是天使!而在工作后,你在老板看来,很可能你只不过是狗屎!人的一生中没有多少机会得到一些最真最纯的东西,很多年后那些看起来又矮又丑的男生可能结婚成家,你很可能已经被世事磨得没有知觉,而当你再和他们相遇,你很可能会突然发现他们原来这么好、这么好、这么这么好,原来他们一点都不丑你会很想很想哭!

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为那些该死的偷车贼而痛不欲生咬牙切齿,你可能会在临上课前5分钟才起床,然后慢悠悠散步去上课;当工作以后,你最大的可能就是每天6点起床,在沙丁鱼罐头一样的公交车里焦急地等待你的公交车在堵车长龙里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地往前爬;当你因某天某段路发生交通事故而迟到了5分钟却因为老板还没来而庆幸时,很可能某个你的亲密同事已经在准备报告给老板了。当你晚上再经历同样的堵车回到家想看点书时,你很可能发现时钟已经指到9了,而你这时候很可能还没吃饭!

如果你是女生,当你还在学校的时候,不要为了减肥而生饿自己把自己弄出胃病来!因为你会发现一旦你有了胃病而后工作你会郁闷todeath!你在学校的时候,很可能因为某天例假来了而轻易就选择不去上课,而当你工作后,哪怕你痛得浑身发凉你也可能强迫自己不请假!因为你要把一年里有限的几个请假机会留给你最最需要的时候!在学校的时候,你可能觉得在苗条和健康中你会选择前者,等到你工作了,你会发现,健康才是人生最大的财富。

毕业感言之二

时光匆匆,四年的读书生活在这个季节即将划上一个句号,而我的人生却只是一个逗号,我将面对又一次征程的开始。在人生的前二十年,我都是在学校度过的,而现在,即将步入社会的我心中满是忐忑。我们不知道该进入什么样的行业,该从事什么样的岗位,该找专业对口的工作,还是找自己喜欢的工作?在开始工作之前,我们已经开始迷茫了。

我个人觉得,我们在走好进入社会的第一步时应该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就是很多人有着非常好的素质,甚至有的还是名校的毕业生,因为不懂得去规划自己的职业,在工作多年后,依然拿着微薄的薪水,为了一份好一点的工作而奔波。很多这样的人,他们只要稍微修正一下自己的职业方向,就能够在职业发展上走得更从容。同时也有很多人,他们的起点并不高,既非名校也不是什么好得不得了的专业,甚至这里边还有大专和中专毕业的人,但是因为他们的正确的职业发展之路,几年之后他们在职场上的价值超过了很多当初起点比他们高的人。

那么,我们该怎么做好个人职业规划呢?我觉得首先我们要做好的是选择,我们说职业生涯扬帆于选择,在这个世界上,通向成功的道路何止千万条,但你要记住:所有的道路,不是别人给的,而是你自己选择的结果。你有什么样的选择,也就有了什么样的人生。你有什么样的职业选择,你就拥有什么样的职业生涯。你今天的现状是你几年前选择的结果,你今天的选择决定你几年后的职业状况。成功与失败者的区别在于,成功者选择了正确的方向,而失败者选择了错误,因此我们经常能够看到一些基础相差无几的人由于选择了不同的方向,职业生涯迥然不同。问题是人们在做出选择时,几乎没有人认为自己是错误的,因为没有人会故意作出一个错误的不利于自己将来发展的职业选择,他们之所以做出了错误的选择,是因为没有能力作出正确的答案,就如同我们在考场上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选择题,只能根据自己的判断去选择,就如同我们的父母,他们就认为我们做某一份工作会对我们有利,全然不知道那会把我们推向职业的陷阱。职场生涯是很现实的,这也是为什么那么多的生涯规划理论对我们没有实质性的意义,我个人的意见是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积极思考,并且充分利用机会,一步一步的改善自己的职业状况。

其次,我觉得对于职业规划同样重要的是价值观,根据我个人的经验,选择的最深层次的依据是你的价值观,选择的表面依据是你的职业目标,当然对于没有目标的人选择的依据就是他个人所理解的利益。主动选择要考虑的要点主要包括地域、行业、企业和职业。或者说一个非常清晰的职业目标应该描述为多少年后我希望在某地(北京/上海/纽约/老家的县城)某个行业(房地产/物流/教育培训等等)某个企业(500强/民企/国企/政府等等)的一个从事某职业(人力资源/财务/金融/管理等等高/中/低层)的人士。从实际的例子来看,我们的人生价值观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态度,从而决定了我们的职业取向并导致了我们做出各种的职业选择,这种职业选择决定了我们的职业状况从而也决定了我们的生活方式,这种生活方式又最后决定了我们的人生幸福感。价值观的这个环节是我们大多数人很容易忽略的,虽然它在事实上左右着我们的决定并进而决定我们的人生包括职业。一个人之要想成为职场的顶尖人物,他就必须清楚知道自己的价值观,同时确实按照这个价值观过其人生。

最后,我们要说的是地域的选择,很多时候地域的选择会成为限制一个人发展的瓶颈。在职业流动越来越普遍的今天,一生中在几个城市工作也很正常。我个人的建议是在职业发展的初期要尽可能在比较发达的地方工作,等你已经在职业发展上达到相当的程度再考虑生活上更能接受的城市;我也不建议职业发展过程中频繁的更换城市,因为你在某个城市积累的资源随着地域的变动而大大贬值,会无形中使你的很多成本上升。有的人认为大城市竞争过于激烈,生活成本太高而没有勇气去面对挑战;其实完全没有必要。因为从另一方面来说,大城市的机会更多,而且激烈的竞争更能够激发个人潜能,更容易达到更高的职业高度。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