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子的主要思想

针对同一件事,同一部作品,每一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观看了某些作品后产生属于自己的体会叫心得体会,每当观看或者阅读后,老师一般都要求我们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出现问题的原因,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小编为此仔细地整理了以下内容《墨子的主要思想》,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墨子的主要思想

阅读精选(1):

墨子的主要哲学思想

墨子,春秋战国之际思想家、政治家(约前468-前376)。墨家学派创始人。名翟,宋国人,一说鲁国人。宋昭公时曾为宋国大夫。出身贫贱,生活俭朴。早年曾习儒术,后另立新说,成为儒学的主要反对派。率徒奔波于齐、鲁、宋、楚、卫、魏国之间,多次制止战争。提出兼相爱,交相利之说,主张发展生产,限制消费;强调节用、节葬,非乐,非攻;主张尚贤、尚同,反对世袭特权。认为天有意志,为宇宙之主宰;又提出非命之说,认为夭寿、安危、治乱不在于天命,而在于人力,主张以强力改变生活境遇。提出三表法,以检证言论之是非,又有取名、察类、明故之论,奠立了中国逻辑学的基础。其学说在战国时期与儒学并称显学,影响颇广;学派中带有宗教迷信色彩。其思想体现于《墨子》一书。

墨子认为尚贤(任人唯贤)是为政之本,这种平等思想直接冲击宗法世袭制。[由整理]

他又提出天下有义则治,无义则乱,应一同天下之义,即制止天下动乱,务必选举贤能的士、卿、大夫、天子来一同天下,为万民兴利初害,这就是尚同。

墨子言功利,和杨朱的为我大相径庭,他说的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是《墨子》一书的基本

本道德观念。

墨学是代表小生产阶级说话的,具有必须的人民性。因此墨家反对剥削,崇尚劳动。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不生,不与劳动的,就不能获其实。

《墨子》一书政治观点和道德观念构成的共同基本核心思想,便是墨子提出的兼爱(兼相爱),兼爱是墨家学派的主要思想观点。其它非攻、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也都是由此而派生出来的。墨子的兼爱,是对孔子思想体系的基本观念的仁的改造。墨子提倡兼相爱,就是说无差别地爱社会上一切人。

关于墨家学说的现实价值,如鉴借墨家的兼爱思想,它要求人们平等互爱,也互相援助,突出了互利互助的精神;如鉴借墨家的尚贤思想,这贤主要是指有道德、有学识的人才,这一道德价值取向,对于激励人们加强自我修身、力争成为贤者有用心作用;如鉴借墨家的节俭思想,墨家的这一节俭思想于今而言,依然具有针对性,更值得我们提倡。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决定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

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片面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墨子的世界观中存在着深刻的内在矛盾。一方面他强调非命、尚力,认为决定人们不一样遭遇的不是命,而是力。他指出,赖其力而生,不赖其力则不生,充分肯定人力在社会生活与改造自然过程中的作用,另一方面,墨子又肯定天志和鬼的作用。他把天说成是有意志的人格神,宣扬顺天意者,必得赏;反天意者,必得罚。他认为兼相爱,交相利就是顺

天意,别相恶,交相贼就是反天意。他又认为,鬼神能赏贤而罚暴。他把天鬼的意志和百姓的利益说成是一回事,认为天鬼是专门为万民兴利除害的,这实际上成了墨子所操持的工具。墨子在政治上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等主张。兼以易别是他的社会政治思想的核心,非攻是其具体行动纲领。他认为只要大家兼相爱,交相利,社会上就没有强凌弱、贵傲贱、智诈愚和各国之

间互相攻伐的现象了。他对统治者发动战争带来的祸害以及平常礼俗上的奢侈佚乐,都进行了尖锐的揭露和批判。在用人原则上,墨子主张任人唯贤,反对任人唯亲,主张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他还主张从天子、诸侯国君到各级正长,都要选取天下之贤可者来充当;而人民则要服从君上,做到一同天下之义。

墨子也是中国古代逻辑思想的重要开拓者之一。在《墨子》一书中,他比较自觉地、超多地运用了逻辑推论的方法,以建立或论证自我的政治、伦理思想。墨子最早提出名实务必相符的思想。他还在中国逻辑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辩、类、故等逻辑概念。在《耕柱篇》中,要求能谈辩者谈辩,并要求将辩作为一种专门知识来学习。他在反驳别人的观点时常说子未察吾言之类,未明其故也,并把无故从有故,即没有理由的服从有理由的作为辩论的原则。墨子的辩虽然统指辩论技术,但却是建立在知类(事物之类)明故(根据、理由)基础上的,因而属于逻辑类推或论证的范畴。墨子所说的三表既是言谈的思想标准,也包内含推理论证的因素。墨子还善于运用类推的方法揭露论敌的自相矛盾。由于墨子的倡导和启蒙,墨家养成了重逻辑的传统,并由后期墨家建立了第一个中国古代逻辑学的体系。

墨子的哲学思想反映了从宗

法奴隶制下解放出来的小生产者阶层的二重性,他的思想中的合理因素为之后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神秘主义的糟粕也为秦汉以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和利用。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这是研究墨子思想的重要依据。

墨子的哲学思想包内含极为丰富的朴素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思想,并富有民主性的精华,是中国哲学史上的宝贵遗产。墨子思想中的合理用心的因素,为后期墨家和其他唯物主义思想家所继承和发展;其迷信消极的方面,则为之后的神学目的论者所吸收利用。

阅读精选(2):

《墨子》是先秦时期墨家学派的著作总集,《汉书艺文志》著录七十一篇,现仅存十五卷,五十三篇,一般认为是由墨子的弟子及其后学在不一样时期记述编纂而成。

墨子(约前468~前376),名翟,春秋时期鲁国人,相传做过宋国大夫,曾到过楚、卫、齐等国。相传早年受孔子的儒家教育,后弃儒学而开创与儒学相对独立的墨家学派,这是一个组织严密的学

派性政治团体,其宗旨是推行墨子的主张。墨家的政治主张,都是以解救时弊为目的,倡导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宣传天志、明鬼,针对当时流行的命定论,墨家又主张非命。在真理的原则上,主张经验论。伦理思想上,墨家的根本观念是义,义的观念来源于天,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义利统一的道德观。《墨子》确立了三表法作为立论说理的准则,在中国哲学史和逻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体裁虽保留了对话的形式,但基本上已具论说文的雏形。

今本《墨子》为汉代刘向所校定,著于《别录》。刘歆《七略》与班固《汉书艺文志》均据此。晋惠帝时,鲁胜曾作《墨辩注》,早已失传,仅存其《叙》。清以前以明嘉靖唐尧臣刻本为善本。清亁、嘉年间,《墨子》研究兴起,陆续涌现出许多注释或阐发墨学的著作,有清毕沅的《墨子注》、孙诒让的《墨子閒诂》,近人吴毓江的《墨子校注》、梁启超的《墨子学案》、陈柱的《墨学十论》、方授楚的《墨学源流》等。

墨子主张兼爱,其实质是爱利百姓,以兴天下大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所以墨家之徒的言论行动,皆以国家、百姓、人民之利为准绳。周朝进入春秋战国时期,战争频仍,土地荒芜,死者遍野,民不聊生,广大人民群众渴望弥兵息战,休养生息。墨子体察

到下层的民情,代表小生产者及广大百姓的利益,提出了非攻的主张,就这一点讲,是有用心好处的。自古及今,不论什么形式的战争,其受害最深的首先是人民群众。为什么非攻,确立什么样的准则及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到达目的,在《墨子》一书中大致能够归纳以下几点。

墨子的学说思想共包括以下几点:

①兼爱非攻。所谓兼爱,包含平等与博爱的意思。墨子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在平等的基础上相互友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

②天志明鬼。宣扬天志鬼神是墨子思想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之有志兼爱天下之百姓。因人不分幼长贵贱,皆天之臣也,"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墨子不仅仅坚信鬼神其有,而且尤其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会赏善罚暴。墨子宗教哲学中的天赋人权与制约君主的思想,是墨子哲学中的一大亮点。

③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与天子皆上同于天志,上下一心,实行义政。尚贤则包括选举贤者为官吏,选举贤者为天子国君。墨子认为,国君务必选举国中贤者,而百姓理应在公共行政上对国君有所服从。墨子要求上方了解下情,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墨子要求君上

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个性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

④节用节葬。节用是墨家十分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清廉俭朴的生活。墨子要求墨者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哲学思想

墨子哲学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认识论方面。他以耳目之实的直接感觉经验为认识的唯一来源,他认为,决定事物的有与无,不能凭个人的臆想,而要以大家所看到的和所听到的为依据。墨子从这一朴素唯物主义经验论出发,提出了检验认识真伪的标准,即三表: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废(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墨子把事、实、利综合起来,以间接经验、直接经验和社会效果为准绳,努力排除个人的主观成见。在名实关系上,他提出非以其名也,以其取也的命题,主张以实正名,名副其实。墨子强调感觉经验的真实性的认识论也有很大的局限性,他曾以有人尝见鬼神之物,闻鬼神之声为理由,得出鬼神之有的结论。但墨子并没有忽视理性认识的作用,墨家学派建立了中国第一个逻辑思想体

系。

管理思想

墨子的管理思想也十分丰富。挖掘墨子的管理思想对于弘扬东方管理文化、对于促进当今管理科学的发展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对于当今行政管理亦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一.以人为本

《墨子修身》篇认为,君子作战虽然有阵法,但是勇敢是其根本所在;治丧虽然有丧礼,但是哀悼是其根本;士人虽然有学问,但是品行是其根本。所以栽树时根基立得不安稳,就不要求得枝叶繁茂;连左右的人都不亲近,就不要求远方的人了;连亲戚都不归附,就不要谈外交了;办事没有终与始,就不要求成就多种事业;列举事物却不明确.就不要求广见博闻了。所以,古代圣王治理天下,必定明察左右,招徕远方贤人。君子明察左右人,因此左右人的行为就修好了;看见不修行或毁誉的人就反躬自问,因此用怨恨反省自身,行为就能够修正了。谗言恶语不去听它,攻击斥责他人的言论,不要去说;杀伤人家孩子的念头,心中不能产生。这样即使有低毁的人,也将没有所依靠的。

墨子的意思是说,大凡做事都要有其根本。对于土人来说,品行是其根本。君子明察左右人的善行以借鉴,看见品行较差的人即反省自我,因此自我的品行就能够修正。不听谗言,不说恶语,不存害人之心,虽有恶人影响,也不会起作用。墨子之意

在于君子要在社会上有所作为,务必首先修身。这是在讲修身的必要性。《修身》篇义云:"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据财不能以分人者,不足与友;守道不笃、遍物不博、辩是非不察者,不足与游。"其意为意志不坚强的人智力就不会发达,出言不守信用的人行事就不会成功。拥有钱财不能分给他人者,不值得与其交友;不能忠实坚持为人之道、不能广博认识事物、不能明察是非者,不值得与其同游。《修身》篇还说:"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故其文意为,"源头混浊,水流不能清澈;行为无信,名声必然败坏。"墨子在此着力强调君子修身的重要性。人在社会上要想成就一番事业,务必要从修身做起,务必要铸就高尚的品行。这才是一切事业的起点。此外,墨子还在《所染》篇中强调朋友的优劣对人的影响。

《兼爱中》云:"于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其意为,仁义之士所要做的事,必然是兴盛天下人的利益,消除天下人的危害,以此作为自我的事业。就也是说,君子要兴盛天下人的公利,消除天下人的公害。

《经上八》又云:"义,利也。"可见,墨子所言的"兴天下之利",就是要兴天下之正义或公义。为此,仁人君子务必具备强烈的社会职责感与社会正

义感。这也是君子为人的根本原则之所在,"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可谓这一含义的延伸。

应对当时社会上"强之劫弱、众之暴寡、许之谋愚、贵之敖贱"(《兼爱下》)的弱肉强食的丑恶现象,墨子提出:"以兼相爱交相利之法易之。"(《墨子兼爱中》)其意思是,用所有的人都相互爱护同时相互给予利益的方法来改变丑恶的时弊。墨子认为"做有利他人之事,并不意味着只利于他人,其实利益是相互的,因而决不可做牺牲他人的事情。牺牲他人利益的同时亦将损害自我。只有人们各不相害,彼此相利,把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益之中,并把两者糅和在一齐,才能实现富国安民之愿望。"墨子将个人利益建立在整体利益之中这一思想是十分卓越的,因为离开了整体的利益,个人利益是根本无法实现的。整体利益至上,也就是国家利益至上,社会利益至上。

《兼爱中》云:"然则兼相爱交相利之法将奈何哉?子墨子言: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现其身。"其意即"兼相爱交相利"如何做呢?那就是,看待别人的国家就好象看待自我的国家,看别人的家族就象看自我的家族,看别人的身体就象看自我的身体一样。墨子在此提出了人际交往中的一个重要原则--一换位原则,"视人若己",就是多从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这样能

够避免误解、消除冲突。实现"兼相爱交相利",才能"诸侯相爱则下野战,家主相爱则不相篡,人与人相爱则不相贼,君臣相爱则惠忠,父子相爱则慈孝,兄弟相爱则和调。天下之人皆相爱,强不执弱,众不劫寡,富不侮贫,贵不敖贱,诈不欺愚。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以相爱生也,是以仁者誉之。"(《兼爱中》)就是说,诸侯因相爱不再恶战了,家主因为相爱不再相篡夺,人人相爱不再相残害;君臣因相爱而仁惠忠诚,父子因相爱而慈爱孝顺,兄弟因相爱而和谐协调。大下人都相爱,强者就不会控制弱者,人众就不会掠夺人少的,富裕的就不会欺侮贫穷的,尊贵的就不会傲视低贱的,狡诈的就不会欺骗愚昧的。天一所有的祸害、篡夺、埋怨、愤恨等能够使其不再产生的原因,是因为相爱出现了,因此仁人之士赞誉它。

可见,只有"兼爱交利",社会上的一切祸患之源才得以消除;只有"兼爱交利",才能建立一个和谐的社会、一个协调的群体组织。中国人注重维持和谐的局面,维护整体的利益,持续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一个组成部分。比墨子晚一百年的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也是强调了民本与人和的重要性,无疑也体现了墨子思想的影响。"交相利"就

是互相给予对方利益,就是利他人、为他人。在墨子那里,为人是人为所要到达的目的,也是人为所思考的角度、所瞄准的方向、所遵循的规范。其深刻含义就是人的行为要利于人民、利于国家。

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之实质,是一种柔性管理,它透过人们之间的互动的相爱来改善人际关系,消除破坏性冲突,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人们既能自爱又能爱人,从而每个人的利益都能得到满足,这贴合人的自然性的需要,又贴合社会道德法律规范。

通常,将任何以人为中心的学说称为"人本主义",而在哲学上,通常指抽去人的具体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而把人仅仅看作一种生物的人学说,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费尔巴哈。所谓人本管理,就是透过确立人在管理过程中的主导地位,继而围绕调动人的主动性、用心性和创造性去展开的一切活动。正因为墨子要求管理者爱护部下,为其着想,所以能充分调动部下的用心性与创造性。墨子从修身,到爱他人、利他人、为他人。终究其实质,是提出了管理学的"人本管理"思想。

《论语里仁》中说:"君了喻於义,小人喻於利。"意思是说,君子对于"义"很明白并且看重,而小人对于"利"很明白并且看重。墨子的义利相统一的思想,是对孔子思想的扬弃,克服了君子只讲"义"不讲"利"的虚伪性,从而

勇敢地正规"利",使"义"、"利"二者从对立走向了和谐统一。墨子的义利相统一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经济伦理思想,这对于当代的管理实践极富借鉴好处。管理者对下属就应讲究"义利统一",不能只空有口头上的表彰与承诺;上司对下属的嘉奖也就应精神与物质两者并重齐举。

二、尚贤使能

墨子对于贤能人才的价值有着极其深刻的认识。《亲士》篇云:"入国而不存其士,则亡国矣。见贤而不急,则缓其君矣。非贤无急,非士无与虑国。缓贤忘士,而能以其国存者,未曾有也。"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主政却不能蓄纳贤土,那就要亡国了。发现贤人却不急于举用,贤人就会怠慢其国君。没有贤才就不能处理危难,没有贤才就不能与之谋虑国事。怠慢贤才、忘记良土,而能使其国家保存的事,从未有过。

《尚贤上》篇云:"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故大人之务,将在於众贤而已。"意思是说,若国家拥有众多贤良人土,那么国家的治理就厚实、稳固;若国家拥有的贤良人士少,那么国家的治理就薄弱、动荡。因此人人的首要任务,是使贤良人士增多。墨子在此有一个重要的前提假设,即国家务必由贤良人士来治理。之后,墨子透过列举"善射御之士"之例,说明了国家获得贤良人士的方法,"譬若欲

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平,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亦必且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良土,亦将可得而众也。"就是说,欲使其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增多,就必定要使其富裕、高贵、受尊敬、受赞誉,然后国内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士将能够获得并且增多。况且又有贤良人士,德行厚重,言谈思辨,道术广博,这本来就是国家的珍宝,社稷的辅佐,也必将使其变得富裕、升得高贵,受到尊敬、获到赞誉。然后国内的贤良之土也将能够得到并且会增多。

《尚贤上》又云:"故古者圣王之为政,列德而尚贤,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非为贤赐也,欲其事之成。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宫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此若言之谓也。"其意思是,所以古代圣贤帝王施政,安排位置给品德高尚的人,崇尚贤能的人,即使在农民、工匠或商人之中,有潜力的就举荐,给予其高

爵位,重赐其厚俸禄,任用其以政事,断定给其政令。并且说,爵位不较高,则百姓不敬重,俸禄不丰厚,则百姓不信任,政令不专断,则百姓不畏惧。将此三者授予贤能人士,不是为了赏赐贤能,而是要其事业成功。所以在这时,按德行列位次,以官职为国家服务,按劳动绩效确定奖赏,按照功勋分给俸禄。因此做官的不会经常富贵,而百姓也不会终身贫贱,有才能的就举荐之,没有潜力的就撤下之,举荐要讲公义,回避私人恩怨。这就是墨子所说的意思。其实,墨子所说的"爵"、"令"、"禄"用当今之通俗语言讲就是职、权、利三者,若要重用贤人,却又不赐此三者,即使是再贤的人也是难以发挥作用的。

墨子还说:"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人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上》)意即为官者得意时,贤士不可不举用;不得意时,贤士不可不举用;崇尚贤人,是施政治理的根本所在。可见,墨子所崇尚的是精英开明治理。虽然"儒家也主张选贤举能,但他们的贤能范围只限于在位或不在位的君子,不包括小人或野人,而墨子则把贤能的范围扩入到贱人阶级。"可见,墨子的选贤是没有范围限制的。墨子在论及选贤时还强调要做到三个注意点,即:"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尚贤中》)但是,如果

管理者不肖,就应当"仰而废之,费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这些对于当今人事管理也是很有借鉴好处的,用人时重裙带关系,职务只能升而不能降,腐败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都是不正常的现象,只有打破这些陈旧的思想,大胆地选拔任用贤能之人,才能促进经济的健康发展,才能促进社会的礼貌与进步。

墨子对起用贤人还提出了任前试用、任上监督、任后评论制。其一,墨子强调"听其言,迹其行,察其所能。"这些都是"慎予官"的体现,其实就是任前的考察与试用;其二,《亲上》篇云:"君必有弗弗之臣,上必有之下。"意思是说,君主务必要有敢于谏停的大臣,上司务必要有敢于提出反论的部下。《尚同上》云:"闻喜而不善,皆以告其上。上有过则规谏之,下有善则傍荐之。"意即,听到好的与不好的,都要报告上司。上司有过错就要规劝他,下方有好的(人、事、主意等)就要接近上司推荐之。如果任上不得力,或管理出现严重失误,就应当"抑而废之,贫而贱之,以为徒役。"(《尚贤中》)其实,这是一种严格的任上监督制度。其三,《尚贤中》云:"若昔者三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者是也。万民从而誉之曰圣土,至今不已。若音者三代暴王纣、幽、厉者是也。万民从而非之曰暴王,至今不已。"这其实就

是任后评论制。

墨子还强调因人之才、合理分工,以争取效益的最大化。《节用中》云:"凡天下群百工,轮、车、匏、陶、冶、梓匠,使各从事其所能。《耕柱》篇云:"警若筑墙然,能筑者筑,能实壤者实壤,能欣者欣,然后墙成也。为义犹是也。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然后义事成也。"合理分工,各尽所能,将每个人都置于最适合的岗位工作,这样才能使整体利益最大化。此外,《杂守》篇还说:"有谗人,有利人,有恶人,有善人,有长人,有谋土,有勇士,有巧士,有使土守必察其所以然者,应名乃内之。""内之",即"纳之"。就是说,为了守城,就应容纳所有这些人。这完全贴合现代用人原则,即"用最适宜的人,而不是用最完美的人。"

著名学者苏东水先生将中国管理文化之精华概括为:"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墨子重视修身,注重德行,强调为人、利他、利国,能够说,墨子是将中国管理思想之要义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了。所以,对于墨子的管理思想不能不予以高度的重视。

三、尚同控制

《尚同上》云:"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又选取天下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三公。故画分万国,立诸侯国君,诸侯国君既已立,以其力为未足,又选取其国之贤可者,置立之以为正长。"墨子之

意是,首先选取天下最贤能且可胜任的人为天子,次而选取天下之贤能之人为三公,进而选取天下贤能之人为诸侯国国君,最后选取诸侯国之贤能人士为政长。墨子是让最贤能的人担任最重要的职务,次而复择其贤担任次一级的职务,再次再择其贤担任其下的职务。这对于管理来说,同样是值得借鉴的。

《尚同上》云:"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上同而不下比者,此上之所赏,而下之所誉也。"意思是说,上司所认为是正确的,务必都要认为是正确的;上司所以认为是错误的,务必都要认为是错误的;与上司持续高度同一,而不与下方朋比结党,这是上司所要奖赏的,而且也是下方所要赞誉的。这其实就是行政管理的原则。墨子的"尚同"思想与孙子的"上下同欲者胜"(《孙子谋政》)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由君王来统一天下的义,人们的思想才能统一,社会不致发生混乱,国家就得到治理。"

《尚同中》云:"上有隐事遗利,下得而利之;下有蓄怨积害,上得而除之。是以数千里之外,有为善者,其室人未遍知,乡里未遍闻,天子得而赏之。有为不善者天子得而罚之。是以举天下之人,皆恐惧振动惕栗,不敢为淫暴,曰:天子之视听也神。先王之言曰:非神也,人唯能使人之耳目助已视听,使人之吻助己言谈,使人

之心助已思虑,使人之股助己动作。助之视听者众,则其所闻见者远矣。助之言谈者众,则其德音之所抚循者博矣。助之思虑者众,则其谈谋度速得矣。助之动作者众,即举其事速成矣。"那里的意思是说,上级有隐微的事或被遗忘的事,下级明白后就会去办妥从而有利于上级。下边有积蓄起来的怨恨与祸患,上级明白后就会去排解与消除。所以数千里之外,有行善的人,他的家人与家乡人还未完全明白,天子得知就会嘉奖他。有做坏事的人,天子得知就惩罚他。因此,天下人都恐惧、颤慑与谨慎,不敢做淫荡、暴乱的事,都说天子的视与听如同神灵。先王说,并不神啊,只有使别人的耳目助已闻见,使别人的嘴巴助已讲话,使别人的心灵助己思考,使别人的手脚助己动作。助已视听的人多了,那么闻见就广远;助已谈论的人多了,那么其善言安抚的范围就博大;助己思考的人多了,那么他的谋略、计划就

会迅速获得;助己行动的人多了,那么他办事就会迅速成功。

墨子在此建立了一个兼容信息收集、宣传、智囊与行动的网络,而各级政长则是这一网络的网站。境内人的所见、所闻能很快传递到天子,因此,天子便能据此及时奖惩;境内人都助大子讲话、宣传,有利于臣民的思想统一,从而巩固中央集权统治;境内人为

天子的事业谋划,高超的谋略、最佳的方案等都可快速传递到天子,这充分提高了天子决策的科学性、及时性、严密性,如此也到达政府首脑决策的最优化,大大地提高了行政效率,极大地利用了众多宝贵的政治资源;境内人都助天子办事与活动,天子所要做的事能够短时间内完成。在墨子看来,天子、臣民间上下情是互相畅通的。这也完全贴合现代管理层级"扁平化"的趋势要求。可见,墨子具有非凡的先见之明与高超的远见卓识,这是值得任何一位管理会所学习与借鉴的。

四、察其志功

墨子认为人们从事务必要有正确的动机,《经说上》云:"志行,为也。"又云:"行,所为不善名。行也,所为善名。巧也,若为盗。"意即动机与行为结合起来,才能完成一番事业。做事的动机不应求名声;苦求名声,就是投机取巧,象盗贼一样。《经上35》云:"功,利民也。"就是说,行为的效果只要对于人们有利就行。《经说上》云:"功,不待时,若衣裘。"大凡要成就事业必须要预先酝酿,而不要等到冬天才做衣裘一样。

《鲁问》篇云:"鲁君谓子墨子曰:我有二子,一人者好学,一人者好分人财,孰以为太子而可?子墨子曰:末可知也,或所为赏与为是也。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吾愿主君之合其志功而观焉。"《诗人序

》云:"在心为志。"故"志"为"志向、动机"之意。《孟子公孙丑上》云:"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功"意为"功效、成就、效果。"故原文意思是,鲁君问墨子说,我有两个儿子,一个好学,一个喜欢分给人钱财,谁可立太子呢?墨子说,还不能明白,也许是为了奖赏与名声吧。钓鱼者的恭敬,并不是为对鱼恩赐;以虫为诱饵捕鼠,不是爱鼠;我期望君主将其动机与效果结合起来考察。墨子对于人员的考察评估综合动机与效果两者来进行,这一思想是很深刻的,对于管理都具有相当的借鉴作用。

墨子在考察下臣使时,也是透过现象看本质,反对唯命是从的奴才,器重有正义感的忠臣,这也是从动机出发思考的,体现了墨子匡扶正义的凛然正气,也体现了墨子助人利民的爱国精神。

《鲁问》将云:"鲁阳文君谓子墨子曰:有语我以忠臣者: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处则静,呼则应,可谓忠臣乎?子墨子曰:令之俯则俯,令之仰则仰,是似景也。处则静,呼则应,是似响也。君将何得於景与响哉?若以翟之所谓忠臣者,上有过则微之以谏,已有善,则访之上,而无敢以告外。匡其邪,而如其善,尚同而无下比,是以美善在上,而怨仇在下,安乐在上,而忧戚在臣。此翟之谓忠臣者也。"墨子认为领导考核与评价下属,不就应看其俯首听

命就认为是忠臣。而就应是上司有过错就微微劝谏,自我有好的谋略就告诉上司;纠正其不正,输送其善念,与上司同一而不与下朋比,有美誉归为上司,有怨仇下属承担,安乐在上司,忧戚在下属。墨子所言的下臣就是管理中所需要的管理者,这也是很好的管理人才之标准。

此外,《耕柱》篇又云:"子墨子曰:今使子有二臣於此,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不从事;其一人者见子亦从事,不见子亦从事,子谁贵於此二人?巫马子曰:我贵其见我亦从事,不见我亦从事者"可见,墨子重视对人员考核的长期性、完整性、全面性。这无疑有助于对他人的整体把握与了解,俗语"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就是这个意思。这无疑也要求大家做人要始终一贯,要坚持原则性,不要当面一副面孔,背后一副面孔。

教育思想

墨子重视环境和教育对于人性构成的重要作用。他提出了著名的素丝说,认为人性如素丝,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以素丝和染丝为喻,形象地说明环境、教育对人性构成的重要性。所以,他强调染不可不慎也。从兼相爱,交相利的社会理想触发,墨子主张以兼士作为教育的培养目标,透过他们去实现贤人政治。兼士就应具有知识技能、思维论辩和高尚道德三项要求。其中道德高尚尤为重要。唯有如此,兼士才能以

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己任,不分彼此、亲疏、贵贱和贫富,对所有人都能做到饥则食之,寒则衣之,疾病侍养之,死丧葬埋之。

在教育资料方面,墨子除了主张进行政治和道德教育、文史知识教育之外,还个性重视科学技术知识教育和培养思维潜力的教育。前者包括生产和军事科学技术知识教育以及自然科学知识教育,目的在于训练和构成逻辑思维潜力,善于与人进行论辩,说服别人,推行自我的政治主张。与儒家主张六艺教育相比,这是墨子在教育资料方面的一个重要创造。

在教育原则和方法上,墨子不赞同儒家拱己以待的方法,而是提倡虽不叩必鸣,就应用心主动地去说教。也不满意孔子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的方法,而是强调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这天的教育方法与古代不一样,务必重在创造。他重视实践在教育中的作用,认为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他还注意到施教过程中应顾及到学生的知识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他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明确提出量力而行原则的教育家。

与儒家教育异趣的墨子教育思想,包含了许多合理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教育思想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阅读精选(3):

墨子

人物简介

墨子(约前468-前376年),姓墨,名翟,战国初年学者、思想家,墨家学派

创始人。墨子作为中国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社会活动家和自然科学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观点,创立墨家学说,并有《墨子》一书传世。他主张兼爱﹑非攻,提出尚贤﹑尚同的政治思想,天下人都要相亲相爱,反对强凌弱的战争。作为先秦墨家的创始人,墨子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大影响。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人物生平

家世出身

墨子墨子的先祖是殷商王室,他是宋国君主宋襄公的哥哥目夷的后代,目夷生前是宋襄公的大司马,之后他的后代因故从贵族降为平民。后简略为墨姓。

约在春秋末年周敬王四十年(约公元前480年,一说公元前476年,墨氏喜添贵子,墨子应运而生。虽然其先祖是贵族,但墨子却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

早年经历

作为一个平民,墨子在少年时代做过牧童,学过木工。据说他制作守城器械的本领比公输班还要高明。他自称是鄙人,被人称为布衣之士。作为没落的贵族后裔,他自然也受到必不可少的文化教育,《史记》记载墨子曾做过宋国大夫。墨子是一个有相当文化知识,又比较接近工农小生产者的

士人。自诩说上无君上之事,下无耕农之难,是一个同情农与工肆之人的士人。在他的家乡,滔滔的黄河奔流东去,墨子决心出去拜访天下名师,学习治国之道,恢复自我先祖以前有过的荣光。

师从儒者

墨子穿着草鞋,步行天下,开始在各地游学。墨子曾从师于儒者,学习孔子的儒学,称道尧舜大禹,学习《诗》、《书》、《春秋》等儒家典籍。但墨子批评儒者对待天帝、鬼神和命运的不正确态度,以及厚葬久丧和奢靡礼乐,认为儒家所讲的都是些华而不实的废话,故背周道而行夏政。从墨子对儒家的攻讦中能够看出,两者在爱的问题上似乎没有什么扞格。而且墨子构建兼爱体系使用的术语或概念,基本上是儒者惯用的词汇,如孝、慈、仁、义等,证明墨子基本上认同、认可儒家的价值理念,只是在具体走向上以不一样的诠释构建起自我的理论体系。

创立墨学

墨子最终舍掉了儒学,另立新说,在各地聚众讲学,以激烈的言辞抨击儒家和各诸侯国的暴政。大批的手工业者和下层士人开始追随墨子,逐步构成了自我的墨家学派,成为儒家的主要反对派。墨家是一个宣扬仁政的学派。在代表新型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崛起以前,墨家是先秦时期和儒家相对立的最大的一个学派,并列为显学。在当时的百家争鸣中,有非儒即墨之

称。

广收门徒

墨子一生的活动主要在两方面:一是广收弟子,用心宣传自我的学说;二是不遗余力的反对兼并战争。为宣传自我的主张,墨子广收门徒,一般的亲信弟子到达数百人之多,构成了声势浩大的墨家学派。

周游列国

墨子在宋昭公时曾做过宋国大夫。但以后地位下降,接近劳动者。墨子的行迹很广,东到齐,北到郑、卫,并打算到越国,但终未成行。墨子曾阻止鲁阳文君攻打郑国,说服鲁班而止楚攻宋。墨子多次访问楚国,献书给楚惠王。楚惠王打算以书社封墨子,但墨子最终没有理解。之后他又拒绝了楚王赐给他的封地,离开了楚国。越王邀请墨子作官,并许给他以五百里的封地。墨子以听我的劝告,按我讲的道理办事作为前往条件,而不计较封地与爵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的政治抱负和思想主张,遭到越王拒绝。墨子晚年来到齐国,企图劝止项子牛讨伐鲁国,但没有成功。

十大主张

在《墨子鲁问》中,墨翟提出了墨家的十大主张。即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尊天、事鬼、非乐、非命、节用、节葬。他认为,要根据不一样国家的不一样状况,有针对性地选取十大主张中最适合的方案。如国家昏乱,就选用尚贤、尚同;国家贫弱,就选用节用节葬;等等。

墨家团体

墨家是一个有严密组织纪律的团体,穿短

衣草鞋,参加劳动,以吃苦为高尚。如果谁违背了这些原则,轻则开除,重则处死。墨家的最高领袖称为矩子(巨子),墨家的成员都称为墨者,代代下传,所有墨者都服从巨子的指挥务必服从巨子的指导,甚至能够赴汤蹈火,死不旋踵。

第一任矩子是墨子,之后的矩子有孟胜、田襄子、腹等。由矩子执行墨子之法。墨者矩子腹住在秦国,他的儿子杀人,本应依法处死。但秦惠王认为腹年老,只有一个儿子,就命令不杀。腹却说,墨者之法规定:杀人者死,伤人者刑。这是禁止杀人伤人的必要措施,它贴合天下之大义,还是坚持把自我的儿子杀了。这个故事生动的反映了墨家纪律的严明。

正因为如此,墨者很能战斗。但是,墨家是一个具有宗教性的集团,往往容易被人利用。据《史记》记载,在楚国旧贵族阳城君等杀害从事变法改革的吴起时,墨者矩子孟胜就站在阳城君一边。之后阳城君畏罪逃走,楚国要收回其封国。孟胜为阳城君守封国,忠于阳城君。他传矩子于田襄子,自我为阳城君死难,许多弟子也从其死。从这个故事能够看出,墨者有"侠客"的精神。正如《史记游侠列传》所说的游侠那样,可能行为并不贴合正义,但是说话算话,讲信用,答应人家要办的事就务必办到。而且行动果断,不爱惜自我的生命,去解

救别人的危难。

墨家三分

在墨子晚年,儒墨齐名。墨子死后,墨家弟子仍充满天下、不可胜数,故战国时期虽有诸子百家,但儒墨显学则是百家之首。墨子死后,墨家分裂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庄子天下》所说的相里勤的弟子、邓陵子的弟子苦获、己齿,即这三派中的两派。他们都传习《墨子》,但有所不一样,互相都攻击对方是别墨。在今存的《墨子》中,每篇都有上、中、下三篇,大约就是墨家分裂为三派的证据。据郭沫若研究,墨者集团到秦惠王时,有集中于秦的趋势。因此,从第四代矩子时起,墨学的中心已经转移到了秦国。

此后还有记载,东方的墨者谢子,不远千里入秦而见秦惠王。这时墨学还是兴盛的。但是到汉代,墨家已经消亡。为什么墨家消亡如此之快呢?关于这个问题,答案分歧很大,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从墨家内部来分析其原因,在方法论上是可取的。墨家与儒、法、道等家不一样之处在于,它是由墨者组成的带有宗教色彩的集团,有严格的纪律,能赴汤蹈火,视死如归。这些,作为一般人是难以办到的。禽滑厘是春秋时期人,传说是墨子的首席弟子,他的字为慎子。禽滑釐曾是儒门弟子,学于子夏,自转投墨子后,便一向潜心墨学。

墨子怒耕柱子

这篇古文写了墨

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的批评。耕柱子骄傲自满,自以为还有胜过他人的地方,墨子用马和羊作比的方式,告诫耕柱子,正因为马有潜力上太行山,所以要策马。以此勉励学生不断进步,能够真正承担得起职责。

原文

子墨子怒耕柱子。耕柱子曰:我无俞于人乎?子墨子曰:我将上大行,驾骥与羊,子将谁驱?耕柱子曰:将驱骥也。子墨子曰:何故策驱而非驱羊也?耕柱子曰:骥足以驱。子墨子曰:我亦以子为足以驱,故怒子。耕柱子悟。(出自《墨子耕柱第四十六》)

译文

墨子对他的门生耕柱子感到生气,耕柱子说:我没有比别人好的地方吗?墨子说:假如我要上太行山去,用一匹好马或一头羊来驾车,你是要鞭策马还是要鞭策羊呢?耕柱子说:那我当然鞭打好马了。墨子说:为什么要鞭打好马呢?耕柱子说:马儿跑得快才值得鞭策。墨子说:我也认为你值得我鞭策,所以才生气。耕柱子醒悟了。

墨子名言

1、官无常责而民无终贱,有能刚举之,无能则下之。

2、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3、良马难乘,然能够任重致远;良才难令,然能够致君见尊。

4、兼相爱,交相利。

5、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

6、无言而不信,不德而不报,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7、义人在上,天下必治。

8、君子战虽有陈,而勇

为本焉;丧虽有礼,而哀为本焉;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

9、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恶人者,人必从而恶之;害人者,人必从而害之。

10、天欲义而恶不义。

11、江河之水,非一源之水也;千镒之裘,非一狐之白也。

12、天之行广而无私,其施厚而不德,其明久而不衰,故圣王法之。

13、故当若天降寒热不节,雪霜雨露不时,五谷不孰,六畜不遂,疾灾戾疫,飘风苦雨,荐臻而至者,此天之降罚也,将以罚下人之不尚同乎天者也。

14、志不强者智不达,言不信者行不果。

15、故古者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无他故异物焉,曰: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

16、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故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恶得不禁恶而劝爱?

17、若使天下兼相爱,国与国不相攻,家与家不相乱,盗贼无有,君臣父子皆能孝慈,若此,则天下治。

18、故大人之务,将在于众贤而已。

19、备者,国之重也。食者,国之宝也;兵者,国之爪也;城者,所以自守也。此三者国之具也。

20、埋葬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

墨子的主要思想

据《墨子》可知,墨子思想,有十条五类纲领,即《墨子鲁问》所云: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

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国家熹音湛湎,则语之非乐、非命;国家淫僻无礼,则语之尊天、事鬼;国家务夺侵凌,即语之兼爱、非攻。其中兼爱和非攻是墨子思想的核心。

墨子的学说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兼爱非攻:所谓兼爱是要求君臣、父子、兄弟都要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并认为社会上出现强执弱、富侮贫、贵傲贱的现象,是因天下人不相爱所致。天志明鬼:宣扬天命鬼神的迷信思想是墨家的一大特点。墨子认为天是有意志的,它不仅仅决定自然界星辰、四时、寒暑等的运动变化,还对人世的政治起支配作用。因"天之爱民之厚",君主若违天意就要受天之罚,反之,则会得天之赏。对于鬼神,墨子不仅仅坚信其有,而且认为它们对于人间君主或贵族也会赏善罚暴。尚同尚贤:尚同是要求百姓上同于天子。墨子认为,国君是国中贤者,百姓应以君上之是非为是非。他还认为上方了解下情也很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赏善罚暴。尚贤是要求君上能尚贤使能,即任用贤者而废抑不肖者。

墨子把尚贤看得很重,以为是政事之本。他个性反对君主用骨肉之亲,对于贤者则不拘出身,提出"官无常贵,民无终贱"的主张。节用:节用是墨家十分强调的一种观点,他们抨击君主、贵族的奢侈浪费,尤其反对儒

家看重的久丧厚葬之俗。认为君主、贵族都应象古代大禹一样,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而且要求墨徒在这方面也能身体力行。

人物评价

墨子是位思想巨子,因为他自立门户,创立了墨家学说;他也是位大爱无言的圣贤,因为他是整个中国两千年礼貌历史上,第一位站在最底层劳动者和社会弱者的立场上说话的人;他在中国历史上不可或缺,因为他与众多的圣贤一道,展开思想的砥砺和交锋,共同创造出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他还是位科学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力的作用、杠杆原理、光线直射、光影关系、小孔成像、点线面体圆概念等众多领域都有精深造诣的人。后人尊称墨子为科圣。

墨子对自我的评价:此仁也,义也,谓之天德,谓之天志,谓之圣王之道。

墨子学说在春秋战国之间以前产生了广泛影响,一度与儒家学说并驾齐驱。但在儒者看来,墨家学说却是邪说流布。《荀子成相》曰:礼乐灭息,圣人隐伏,墨术行。但是诸子对墨家的批评却不是针对墨子的尊天、明鬼。有论者据此认为,尊天、明鬼只是墨子及墨家学派的宣传其思想形式,这说明天志、明鬼不是墨子的真实思想,更不是墨子思想的主流。

班固《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就是说墨子像孔子一样为天下事而终日奔劳,连将席子坐暖和将炉

灶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他日夜不休,以自苦为极,长期奔走于各诸侯国之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

当代著名学者杨向奎先生说:墨子在自然学上的成就,决不低于古希腊的科学家和哲学家,甚至高于他们。他个人的成就,就等于整个希腊。

毛泽东主席曾高度评价墨子是古代辩证唯物主义大家。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童年的主要内容


童年的主要内容

【学习总结(1)】

《童年》描述了阿列克谢在父亲去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童年岁月。在年幼的阿列克谢眼里,成人的世界是那样的丑陋与无情;母亲在感染霍乱而死的父亲遗体旁声下的小弟弟夭折了;外祖父家里,舅舅们整日为了家产争吵斗殴、愚弄弱者,家里强壮的男性欺负殴打女人、毒打儿童;同时在这个家里,小阿列克谢始终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受到外祖母讲故事的熏陶。外祖母的形象在阿列克谢暗淡的童年岁月里闪耀着母性的光辉,带给了小阿列克谢一生的爱和感激。

【学习总结(2)】

小说讲述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从随母亲去投奔外祖父写起,到外祖父叫去人间混饭吃结束,生动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如写刚到外祖父家时见舅舅们为争夺家产而争吵斗殴的情景,批判了小市民的自私残暴;写在母亲死后与外祖母相依为命的一段生活,作者刻画了外祖父的贪婪吝啬,外祖母的宽厚善良等等。[由整理]

【学习总结(3)】

《童年》中所描述的外祖父一家的生活状态,正是作者高尔基苦难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生活的一些典型的特征,个性是绘出了一幅俄国小市民阶层风俗人情的真实生动的图画。它不但揭示了那些铅样沉重的丑事,还描绘了作者周围的

的许多优秀的普通人物,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更是俄罗斯文学中最光辉、最富有诗意的形象之一。是这些普通人给了幼小的高尔基良好的影响,使他养成不向丑恶现象屈膝的性格,锻炼成坚强而善良的人。简洁网名

【学习总结(4)】

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lz13)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学习总结(5)】伏笔和铺垫的区别

小主人公阿廖沙在父亲去世后,随母亲寄住在外祖父家中度过岁月。其间,他得到外祖母的疼爱、呵护,受到外祖母所讲述的优美童话的熏陶,同时也亲眼目睹两个舅舅为争夺家产争吵打假以及在生活琐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私、贪婪。这种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善与恶、爱与恨在他幼

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刻地印象。阿廖沙就是在这种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的景象的狭小天地里度过了自我的童年。

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四风问题的主要表现

一、形式主义的表现

形式主义的要害是,知行不一、不求实效,文山会海、花拳绣腿,贪图虚名、弄虚作假。问卷调查显示,党员干部党性党风党纪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中,“形式主义”排在第一位,达43.7%。

1、学风不正,学用脱节。有的领导干部忽视理论武装,不认真学习党的理论和做好工作所需要的知识,学了也是为应付场面,蜻蜓点水,浅尝辄止,不求甚解,学而不思、学而不信,学而不用、学而不行。有的学用严重脱节,说起来头头是道,做起来还是老一套,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无心也无力在实践中认真运用,碰到具体问题无所适从,遇到突发事件束手无策。

2、文山会海,空话套话。有的抓工作只靠开会发文件,会议过多过长,“会议干部”越来越多。有的领导讲话不在琢磨事上下功夫,专在琢磨词上下功夫,故弄玄虚、故作高深,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有的地方和单位文件、简报“满天飞”,没有实质内容,只注重形式和数量,成了华而不实的 “党八股”。

3、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有的虚报浮夸,不说实情、不讲真话,报喜不报忧,掩盖矛盾和问题。有的明知报上来的是假情况、假数字、假典型,也听之任之,甚至通过挖空 心思造假来粉饰太平。有的底数不清、情况不明,不顾客观条件提过高目标,还层层加码,逼得下面造假应付。有的做戏做秀不做事,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把当成绩,把准备做的说成已经做了,把布置的说成落实的。

4、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有的下基、层习惯于“被调研”,走的路线、看的点、见的人、听的话都是事先安排的。有的调研走马观花,下去就是为了出镜头、露露脸,身下心不下、隔靴搔痒,坐在车上转、隔着玻璃看,只看“门面” “窗口”,不看“后院”和“角落”,群众说是“调查研隔层纸,政策执行隔座山”。有的调研先入为主、主观臆想,听自己想听的,只看自己想看的。有的名为调研、实为扰民,一日调研、三日观光。

5、不切实际,不求实效。有的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认真领会中央精神,不了解基层实际,不研究情况、不解决问题。有的追求轰动效应,哗众取宠,挖空心思编造“新思路”、杜撰“新经验”,热衷于造声势、出风头,把安排领导出场讲话、组织发新闻、上电视作为头等大事,最后工作却不了了之。有的该开的会开了、该走的程序走了,但不该提的干部照样提、不合理的决策照样实施。有的搞各种形式的检查评比,把开了多少会、下去多少次、建了多少联系点折算成分值,进行所谓的“量化考核”。有的热衷于抓“典型”、做“盆景”,点上热闹、面上冷清。有的抓工作不讲实效,不下功夫解决存在的矛盾和问题,难以给领导留下印象的事不做,形不成多大影响的事不做,或看上去不漂亮的事不做,仪式一场接着一场,总结一份接着一份,评奖一个接着一个,最后都是“客里空”。

6、落实不力,工作疲沓。有的习惯于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以讲语落实讲话,会开了、文件发了,事情就没有人再管了,几年过去了实际状况没有什么变化,会议和文件就是工作成效和成果。有的不能“一张蓝图绘到底”,前任栽桃后任栽杏,思路年年变、口号时时新。有的抓落实搞“上下一般粗”,基层难落实、难见效。有的“打埋伏” 遮掩“不落实”,甚至搞移花接木。有的抓工作始终慢半拍,不催不办、不推不动,办起事来也拖拖拉拉。

二、官僚主义的表现

官僚主义的要害是,脱离实际、脱离群众,高高在上、漠视现实,唯我独尊、自我膨胀。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线调查干部作风问题,选择“官僚主义盛行”的排在第二位。

1、高高在上,脱离群众。有的公仆意识淡薄、群众感情淡漠,在机关颐指气使,下基层架子很大,不关心群众,对群众的疾苦和诉求麻木不仁,对实际情况不了解不关注,不愿深入困难艰苦地区,不愿帮助基层和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甚至不愿同基层和普通群众打交道,怕给自己添麻烦。有的对上吹吹拍拍、曲意逢迎,对下吆五喝六、横眉竖目。 有的官气十足、独断专行,老子天下第一,一切都要自己说了算,拒绝批评帮助,容不下他人,听不得不同意见。有的不相信群众,不依靠群众,不做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甚至把群众看成“刁民”,把党的惠民利民政策当作“恩赐”,把同群众关系由“鱼水关系”搞成“蛙水关系”、“油水关系”,甚至搞成“水火关系”。

2、跑官要官,任人唯亲。有的“走上不走下、跑富不跑穷”,亲领导、疏群众,傍大款、找靠山。有的敢找、敢送、敢拍,拉关系、走门路、建小圈子,个别人甚至到了寡廉鲜耻的地步。有的以官谋私,看圈子、看票子、看门子。有的任人唯亲,大搞裙带之风,“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那些有本事真干事没“关系”的干部却得不到提拔重用。

3、急功近利,好大喜功。有的不讲大局、不顾长远,不重视基础性工作,而是急于出政绩,热衷于搞劳民伤财的 “形象工程”和脱离实际的“政绩工程”。有的不顾地方实际和群众意愿,喜欢拍脑袋决策、拍胸脯表态,盲目铺摊子、上项目,最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堆后遗症。有的围着领导转,定政策、抓工作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干一点事就希望得到“回报”,刚刚提拔就琢磨“再上一个新台阶”。

4、不负责任,不敢担当。有的对待上级部署囫囵吞枣、断章取义,执行上级决定照本宣科、等因奉此,或者照猫画虎、生搬硬套,以前怎么做就怎么做,别人怎么做就怎么做,完全不顾本地本部门实际情况。有的工作上敷衍塞责、推诿扯皮、得过且过。有的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在位不在岗、在岗不尽责,见到荣誉抢着要,碰到难题往外推,遇到矛盾绕着走。有的奉行“好人主义”,回避矛盾、是非不分,只栽花不栽刺,把批评和自我批评变成了表扬和自我表扬,貌似批评、实则表扬。有的不敢抓、不敢管,碍于情面、怕丢选票,上捧下拉、左右逢源,甚至对出了问题的干部包庇纵容、姑息迁就。

5、吃拿卡要,与民争利。有的把公共利益部门化,把部门权力个人化。有的搞权力寻租,把“有权不用、过期作废”当座右铭,“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有的窗口单位工人员“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吃拿卡要”、“收查扣罚”,甚至不给钱不办事,收了钱乱办事。

6、表里不一,纪律松懈。有的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视规定为无物,使制度形同虚设。有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用主义,合意的就执行,不合意的就不执行。有的言行不一,台上台下两个形象,人前人后两种表现。有的不遵守党的政治纪律,热衷于传播小道消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口无遮拦、毫无顾忌。

三、享乐主义的表现

享乐主义的要害是,精神懈怠、不思进取,追名逐利、 贪图享受,讲究排场、玩风盛行。问卷调查反映的突出问题中,“精神懈怠”、“信仰缺失”排在第三、四位,达34.2%和 32.5%。

1、思想空虚,精神颓废。有的革命意志消沅、理想信念动摇,奉行及时行乐的人生哲学,“今朝有酒今朝醉”,“人生得意须尽欢”,认为艰苦奋斗已经“过时”,享乐安逸才是 “现实”。有的不信马列信鬼神,缺乏高尚情操和健康精神生活,迷恋于求神拜佛。有的追求物质享受,情趣低俗,玩物丧志,身心颓废。有的对金钱顶礼膜拜,谁有钱为谁服务,谁给钱给谁服务,成了大款老板的“办事员”。

2、庸懒松散,不思进取。有的开口谈享受,闭口要回报,拈轻怕重,安于现状,不愿吃苦出力,满足于现有学识和见解,陶醉于已经取得的成绩,不立新目标,缺乏新动力,“清茶报纸二郎腿,闲聊旁观混光阴”。有的心思不在工作上,“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浑浑噩噩混日子。

3、迷恋特权,弄权贪腐。有的把“岗位”等同于“地位”,小到吃喝招待、大到用车住房,以及配备秘书,都搞特殊化。有的官商相互勾结,以权易钱,收受贿赂,甚至形成“腐败利益共同体”。有的以权易权,利用手中权力为子女上学、就业、升迁打招呼、递条子,谋取私利。

4、计较待遇,追名逐利。有的斤斤计较个人待遇,整日围着票子、车子、房子、位子转,工作多做一点就觉得吃亏,待遇稍差一点就觉得委屈。有的对超出规定的生活待遇安之若素,还总嫌不够。有的热衷自我形象包装,不去真读书而是混文凭,动不动搞个硕士博士、客座教授。有的追求“出镜率”,迷恋闪光灯,钟情大会场。

5、玩心太重,生活腐化。有的上班时间打游戏、看电影、炒股票。有的晚上加点班就喊累,但玩牌、打麻将却通宵达旦。有的兜里揣着价值不菲的会员卡、消费卡,在高档会馆里乐不思蜀,在高级运动场所流连忘返,在名山秀水间朝歌夜弦,在异国风情中醉生梦死,甚至到境外赌博场所挥金如土。有的借接待之名、行玩乐之实,沉湎花天酒地,热衷灯红酒绿,纵情声色犬马,常常醉醺醺、昏沉沉、轻飘飘。有的把奢华当风光,穿几万元的衣服,系几万元的皮带,戴几十万元的手表,抽上千元一包的烟,喝上万元一瓶的酒,上百万元一筒的茶。有的作风不检点,甚至道德败坏、生活放荡,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四、奢靡之风的表现

奢靡之风的要害是,铺张浪费、挥霍无度,大兴土木、节庆泛滥,生活奢华、骄奢淫逸,甚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在线调查干部作风问题,选择“贪图奢侈享受,经费居高不下”的居第一位。

1、讲究排场,铺张浪费。有的讲排场比阔气,喜欢比迎送的场面、比接待的规格、比招待的档次,上级来人搞层层陪同,出行前呼后拥、警车开道,人成群、车成队,迎到高速口、送到地界外。有的公务接待严重超标,住高档酒店,吃山珍海味,喝美酒佳酿,甚至还搞洗浴、桑拿、唱歌、打牌一条龙活动,临走还要“意思意思”,送土特产、给纪念品、赠购物卡。有的借工作关系增进“友谊”,经常相互宴请、互通有无,今天我请你,明天你请我,以各种名义拉拉扯扯。

2、大兴土木,违规建设。有的修建豪华气派的办公大楼,甚至占地上百亩、耗资几个亿,搞得富丽堂皇,吃喝玩乐一应俱全。有的办公用房越建越大,办公楼建筑面积严重超标,办公室大量闲置。有的豪华装修办公用房,配置高档办公用品。

3、节庆泛滥,赛事成灾。有的地方热衷于造节办节,神话传说、历史人文、飞禽走兽、花鸟鱼虫、俊男俏女等都列入节庆范围。有的地方举办明星云集的大型文艺晚会,光明星出场费就上百万。有的地方赛事泛滥成灾,赛事规模、场馆建设和接待成本不断膨胀,动辄花费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多少亿元。有的地方热衷举办名目繁多却又没有实质内容的论坛、研讨会,请“专家”、邀“大腕”,吃喝玩拿不顶事,拍拍屁股就走人。

4、违规配车,多头占房。有的看到别人换了新车、住了新房,马上就比着干。有的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小汽车,排量越大越好,装饰越豪华越好,甚至两三年换一辆。有的一个人配备好几辆车,轿车、越野车样样都有。有的违规占用住房,分了新房、不退旧房,为官一地、占房一套,有的自己分了房,家属还违规占房。有的离职多年,不腾退办公用房。

5、巧立名目,挥霍公款。有的什么钱都敢花,多少钱都敢用,扶贫款项也敢拿来挥霍,大到奢侈品、小到卫生纸都用公款报销。有的借开会、调研、考察、检查、甚至接受教育之名,游山玩水,搞变相旅游。有的把出国出境学习考察当作福利待遇,不管是否工作需要,都安排轮流外出考察。有的违反规定用公款购买商业,缴纳住房公积金。有的滥发津贴、补贴、奖金等,隐性福利甚至比工资高出好几倍。有的用公款支付配偶、子女以及其他亲属学习、培训、旅游等费用。

索溪峪的野主要内容


索溪峪的野主要内容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一):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

《索溪峪的野》主要讲了张家界索溪峪的山,水,野物,人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川景物的热爱之情。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二):[由整理]

《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向我们介绍了索溪峪的美,它的美不能与黄山、桂林等人工美相提并论的,因为索溪峪拥有野性美。

人工的雕琢,富裕的毕竟是人工的美,这种人工的美是不能与索溪峪的山比美的。是啊,黄山、桂林等都是那么美丽,可毕竟都是人工改造的,自然看不出天然美。但是索溪峪的山就不同,没经过人工改造,并且拥有个性的野性美,看上去和别的地方完全不一样。有高又有低,有平又有陡,有安又有危,就是索溪峪山的特点。

索溪像是一个从深山中蹦跳而出的野孩子。别的谁不是平静,就是湍急。它的水我觉得最美,最野。它融入了一种业的性格,使得水时而急、时而缓、时而深、时而浅、时而听话、时而调皮。如果要过河,会发现路也是天然的,也是野性的。

人们,全在这山水中返璞归真,全无了市井的那股俗气。在那里,本人认为万物在此,全部变野了起来。无论老或少、胖或瘦,都有种返老还童的野。

山野、水野、人野等所有事物,让索溪峪成了一个野的世界,一个美

美丽的世界。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三):

这篇课文主要是描述索溪峪的景物特点的,语句优美,让人读了身临其境,能深深的感受到索溪峪的美。《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资料具体,条理清楚,文字浅显,学生在理解课文资料方面困难不大。所以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把重点放在了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先概括表述再具体描述的表达方法上,在这一点上,我认为李老师处理的十分好,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逐句逐段地讲解课文。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用了几张索溪峪的美景图片把学生带入到如诗如画的境界中,然后在朗读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以图片的形式让学生感受到了索溪峪山、水、动物的野,让学生体会到了索溪峪山的磅礴、不拘一格,水的曲折蜿蜒、变幻莫测。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四):

《索溪峪的野》资料可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全文总起,点出索溪峪的特点:野。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从山、水、野兽和游人四个方面分写索溪峪的野。第三部分(最后一个自然段),讲作者的感受.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五):

这儿的山是野的,水是野的,这是一种不加掩饰的磅礴的美,这就是《索溪峪的野》这篇文章带我们领略到的美,文章透过描述索溪峪的秀丽景色,赞颂了索溪峪天然纯朴野

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情绪。

这篇短文脉络清楚,过渡自然。分层次描述,原汁原味的自然美的纯真展现,充满着野,像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野孩子,自由自在,任性而又顽皮,让人回归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中纯天然的美。透过想象和联想来表达对索溪峪美的独特感受。

索溪峪的美是一种野性的美,是不经过人工修饰的纯天然的美。这种美给人以净化的返朴归真的自然美,是净化到了心灵的美,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生活的美。只一个野字,就生动地写出了索溪峪的独特的自然风光。索溪峪的美在于原始的、纯天然的、最本质的。一句话:索溪峪的美是本真的。同时也不难读出作者创作时对淳朴、本真的生活追求,同时意在唤醒世人的纯真意识。毫无人工雕琢的山的野,美得惊险、美得磅礴、美得随心所欲。总之就是美得自然,美得让人砰然心动,美得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实是一种对纯粹的大自然的呼唤!

索溪峪的野主要资料归纳(六):

《索溪峪的野》这篇课文,透过描述索溪峪的奇丽风光,赞颂了索溪峪天然野性的美,表达了作者畅游其间无比愉快的情绪。

文章紧紧围绕题目展开叙述和描述。首先把走进张家界索溪峪的整体感受概括为一个野字;之后,分别描述索溪峪山的野、水的野、动物的野

、游人的野;最后,作者说由于索溪峪的天然野性荡涤胸怀,使自己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和清爽。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骆驼祥子的主要内容

学习总结一:

本书主要讲述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杯具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憨厚老实,善良勤恳,坚忍不拔,就如同骆驼一般。随着农村日益凋蔽的发展,他来到了北平开始新的生活,最终选取拉车谋生。他最大的梦想就是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然而,他的期望屡屡破灭,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失败告终。同时经历了三起三落,祥子渐渐失去了生活的信心。直到最后,祥子成了自暴自弃、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故事揭露了旧中国的黑暗,控诉了统治阶级对劳动者的剥削、压迫,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向人们展示军阀混战、黑暗统治下的北平底层市民生活于痛苦深渊中的图景。

学习总结二: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杯具故事。祥子来自乡间,日益凋蔽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诚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取证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式仍然是农民的。他习惯于个体劳动,同时又渴望有一辆像土地那样靠得住的车。买车,做个独立的劳动者,这是他的志愿,期望,甚至是宗教》城市似乎给了祥子实现志愿的机遇,经过三年奋斗,他

他买上了车,但不到半年,竟被人抢去;但祥子仍然不肯放下拥有自己的一辆车的梦想,尽管他对自己的追求不无怀疑,几度动摇,但仍然不断振作起来,再度奋斗。就应说,祥子以坚韧的性格和执拗的态度与生活展开搏斗,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资料。而搏斗的结局,是以祥子的失败告终的,他最后未能做成拥有自己一辆车的梦。这部小说的现实主义深刻性在于,它不仅仅描述了严酷的生活环境对祥子的物质剥夺,而且还刻画了样貌在生活理想被毁坏后的精神堕落。他没了心,他的心被人家摘去了。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就这样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由整理]

学习总结三:

骆驼祥子主要资料说1500字林语堂语录

祥子是北平的一位较自由的洋车夫,他属于年轻力壮,而且自己有车的那一类高等车夫。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一滴汗,两滴汗,不知道多少万滴汗风里雨里的咬牙,饭里茶里的自苦;经过一切挣扎与困苦的结果才挣出这辆车。

祥子,生长在乡间,由于失去了父母及几亩薄田,十八岁便跑到城里来,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与诚实,凡是以卖力气就能吃饭的事,他几乎全作过了。但唯有拉车是件容易挣钱的事。祥子个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剩余的

肉,脖子但是几乎与头一样粗,脸上永远红朴朴的,个性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似乎有点像一棵树,坚强、沉默而又有生气。他的事他知道,不喜爱和别人讨论。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凭了辆破车先练腿,咬着牙过了拉车务必经过的一天:脚脖子肿疼。两三个星期的功夫把腿练出来了。脚好了以后他敢跑了,路远没关联,好在年轻有力气,加上地名熟悉,腿长脚大,腰里十分稳,跑起来没多大响声,车把稳、座儿安全舒服,他活动,利落准确,在车夫行中算是出名的。

三年过去了,祥子凑足了一百块钱,他买了一辆新车属于自己的新车。从此他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起劲了。照这样下去,干上二年至多二年他就又能够买新车,一辆、二辆他也能够开车厂了。飞车精灵

正因高兴胆子也就大起来,自从买了车,祥子跑得更快了,而且格外留意。他觉得用力拉车去挣口饭吃是天下最有骨气的事,外面的谣言他不大往心里听。但战争的消息与谣言几乎每年随着春麦一块长。谣言已经有十来天了,东西都涨了价,战争似乎还在老远,一时半会儿不会打到北平来,祥子照常拉车。有一天祥子和光头矮子往清华拉学生,出乎意料的在从高亮桥走便道的地方被十来个兵连车带人劫了去。

吃苦,他不怕,但是再弄上一辆车不是随便一说就行的事;至少还得几年的功夫!过去的成功全算白饶,他得重新打鼓另开张打头儿来!祥子落了泪!

他不但恨那些兵,而且恨世上的一切了。凭什么把人欺侮到这个地步吗?凭什么?他喊了出来。这使他立刻想起危险来。别的不去管他,逃命要紧!

祥子从退却的军营中拉了三匹骆驼换了三十五块很亮的现洋两个棒子面饼子,一件能护到胸的破白小褂子,想要一步迈到城里去。

祥子在海甸的一家小店躺了三天,身上忽冷忽热,心中迷迷忽忽,牙床上起了一溜紫泡,只想喝水,不想吃什么。饿了三天,火气降下去,身上软得象皮糖似的。就在这三天里,他与三匹骆驼的关联由梦话和胡话中被人家听了去。他已经是骆驼祥子了。

晃晃悠悠的他放开了步,决定进城去。他的铺盖还在西安门大街人和车厂呢,自然他想奔那里去。正因没有家小,他一向是住在车厂里,虽然并不永远拉厂子里的车。人和车厂老板刘四爷已快七十岁的人了;是虎相,有一个三十七、八岁的虎女知道刘四爷的人也必知道虎妞,她长得虎头虎脑,因此吓住了男生:帮父亲办事是把好手但是没人敢娶她作为太太。刘四爷打外,虎妞打内,父女俩把车厂治理得铁筒一般。人和厂成了洋车界的权威。

祥子租了刘四

爷的车又住进了人和车厂,开始早出晚归拉散客拉包月,拼命跑车,为的是能早日买辆新车。

虎妞姑娘见祥子没等病好就拼命跑车,多次嘱咐他:买车也得悠着来,哪能当你是铁作的!你应当好好的歇三天!对祥子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为了拉包月,祥子离开了人和车厂,来到曹宅。临近年节,虎妞亲自到曹宅找到祥子让他找刘四爷绕着弯子提亲;恰逢曹先生被诬陷为革命导师惹祸上身,祥子受牵连被侦探抢去血汗钱,祥子无奈之下听从虎妞的安排去了刘家。

经过一番折腾,虎妞与刘四爷闹翻,随祥子离开车厂,在一个大杂院租房,并热热闹闹办了婚礼。

结婚后祥子继续跑车,最大的损失是被雨水淋病,昏昏沉沉睡了两昼夜,虎妞着了慌。过了八月十天,祥子又去出车,虎妞有了身孕。不料没拉几天,祥子又病了,还添了痢疾。虎妞的钱也快垫完了。半年来由秋而冬,祥子一半对付,一半挣扎,不敢偷懒,低头苦奔,但钱进的少,出的不能剩下,一天一个干净,但虎妞的月子是转年的二月初。祥子尽自己的所能去供给虎妞,去伺侯。过了年,虎妞不让祥子在晚间出去,她害怕。闹到月底灯节左右,虎妞让祥子去请请收生婆,她支持不住了。大杂院的热心人陈二奶奶等人来看她,求神拜佛为虎妞催生。不论什么办

法都没能使虎妞安静,还是翻滚的闹,直闹了一点多钟,虎妞的眼珠慢慢地上翻,只剩下了大口的咽气,不会出声,祥子已经没办法了。夜里十二点,带着死孩的虎妞断了气。

祥子的车卖了。换成把死人抬出去的费用。

虎妞安葬后祥子又开始拉包月,到了雍和宫附近的夏家。没多久,祥子又病了,小福子与祥子相好的事也被小福子父亲阻拦。小福子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后不甘忍辱自缢而亡。没有了小福子,祥子又变了一个人。

学习总结四:

骆驼祥子主要资料

祥子老家在乡间,十八岁时,父母去世,他便跑到北平来赚钱谋生。带着乡间小伙子的健壮、木讷、勤快与诚实,卖力气换饭吃的事做过不少,最后他认定,拉车是件最好挣钱的活儿。当他拉着租来的新车,就下定决心,必须要攒钱买一辆自己的车。

祥子省吃俭用,不吸烟,不喝酒,不赌钱,最后在三年中间凑足一百块血汗钱,买了一辆新车。样貌感到生活充满了期望,拉车也拉得越来越起劲儿。但好景不长,北平城外军阀混战,大兵到处抓人抓车。有一天,祥子为了多挣两块钱,抱着侥幸心理拉客出城。不料走到半路,连人带车被十来个兵捉去。他在兵营里只好每一天给大兵们扛行李,挑水烧水喂牲口。他心疼那辆自己用血汗挣来的车。之后大兵们吃了败仗,祥

子乘黑从兵营里偷跑回来,还顺手拉了三匹大兵撤退时落下的骆驼,把它们卖了三十五块钱,从此他就有了骆驼祥子的外号。

祥子没有家,他就住在刘四爷老板的车厂里。刘四爷开的车厂有六十多辆车,女儿虎妞协助他管理。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长得虎头虎脑,像个男生一样。刘四爷管外,虎妞管内,父女俩把人和车厂治理得铁桶一般。样貌对车有一种特殊的喜好,平时也不愿闲着,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干得高高兴兴。因此有时祥子虽然不拉刘四爷的车,刘四爷仍允许他一向住在厂里。一天晚上,虎妞诱使他喝酒,然后和祥子睡了一夜。祥子清醒后十分憋闷,并开始竭力躲避她,恰逢老主顾曹先生要他拉包月,祥子便欢天喜地地搬到曹宅住。

不料,虎妞在裤腰里塞了个枕头,挺着肚子说是已怀了祥子的孩子,威胁祥子和她结婚。祥子只好听从她的摆布。

曹先生的社会主义言论引起侦探特务的注意,他只得远走避难。他让祥子回家送信,结果,祥子被孙侦探敲诈去了他的全部积蓄,买车的计划又一次破产了。祥子没有别的路,只好又回到车厂。刘四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和臭拉车的勾搭,迫使女儿作出抉择。虎妞坚持选取祥子,刘四就立即与虎妞闹翻,并把祥子撵出门去。虎妞要祥子向刘四告软服输,他

不肯。于是虎妞索性自己租房子、雇花轿,嫁给了祥子。她用私房钱以低价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不久虎妞真的怀孕了。样貌拼命拉车干活赚钱,劳累病倒,把虎妞的积蓄也用光了。二强子的女儿小福子也帮忙做点家务。虎妞由于难产死去了,为了置办虎妞丧事,祥子卖掉了车。小福子对祥子有情有意,祥子也很喜爱她,可负不起养她两个弟弟和一个醉爸爸的职责。他对小福子说:等我混好了,必须娶你。他又找了一个车厂,拉车去了。曹先生避难回来,要祥子再来拉包月,还答应他把小福子接来同住。但小福子却已经被卖进妓院,之后自尽了。祥子在街上失魂落魄,最后完全堕落。他吃、喝、嫖、赌,还染上淋病,而且变得又懒惰又滑头,还做出卖朋友的事。他没有回到曹先生家,最后靠给做红白喜事的人打杂来维持生计,祥子走到了自己的末日。

学习总结五:

骆驼祥子主要资料说200字

祥子从破败凋敝的农村,带着质朴和股指来到军阀混战的北平以啦洋车为生的他理智做一个能拉上属于自己的洋车的上等车夫在被乱兵抓走失去新买的洋车之后祥子并不灰心倔强从头再来。但他拼命攒下的钱又被侦探洗劫一空,买车的梦想再次化为泡影。之后,他以与虎妞成就畸形婚姻为代价他又拉上了自己的车,谁知好景不长虎

妞的死使他人财两空。祥子的梦想像个鬼影,永远抓不牢,而空受那些辛苦和委屈。连遭打击,加上失去心爱的小福子他心中最后一朵期望的火花破灭了。他由上进好强沦为自甘堕落,变成一具失去灵魂的行尸走肉。这杯具有力地揭露了旧社会把人异化成鬼的罪行。

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


北京的春节主要内容

北京的春节主要资料(一):

北京的春节主要资料与段落大意

主要资料:

主要介绍了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直到正月十九才结束。人们在腊八那天要熬腊八粥和泡腊八蒜,腊月二十三过小年,除夕十分热闹,初一的光景却截然不同,到元宵节是春节的又一个高潮。直到正月十九,春节结束。[由整理]

段落大意:

第一部分(1―7节):描述北京市民在腊月准备过春节的状况。

第二部分(8―11节):描述北京市民除夕,元旦,年初过节的盛况。

第三部分(12―16节):描述北京市民过元宵节的状况。

第四部分(17节):描述新旧社会过春节的不同。

文章详略:

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其他略写。华语网,因为认真,所以更好。

北京的春节主要资料(二):

北京的春节资料理解

资料分析:

1.北京的春节是从哪一天开始,到哪一天结束?

课文在第一自然段开头写了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旬就开始了,在最后一段又写了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可见北京的春节时间个性长,有一个多月。

2.腊八――十九――除夕――大年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

3.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

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四个部分。

4.认真读第七自然段,

,联系你过年时的感觉,说说怎样理解除夕真热闹。

是一种普天同庆的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是一种通宵达旦的热闹--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是一种团团圆圆的热闹-在外边的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句子理解(转)

①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齐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

②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能够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那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好处: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仅了

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③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

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

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资料上的匠心独运。

④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

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残灯:花灯逐渐少了、熄灭了;末庙:庙会的最后一天。从正月初一人们就开始逛庙会,正月初五又到处张灯结彩闹花灯,到了正月十九,花灯逐渐少了、熄了,庙会也到了最后一天,隆重、热闹的春节结束了。十九天完美快乐的日子竟然一眨眼就过去了,作者恋恋不舍的心绪跃然句中。这个句子还与课文的首句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党员管理的主要内容

党员管理的成功实践大多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在新形势下不断坚持和完善这些制度,即构成了新时期党员管理的主要内一是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的制度。党章第八条规定:“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党员领导干部还必须参加党委、党组的民主生活会。不允许有任何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不接受党内外群众监督的特殊党员。”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担负着直接联系群众、宣传群众、组织群众、团结群众,把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责任。只有把党员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并在其中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党内外群众的监督,完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才能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才能保证基层党组织有坚强的战斗力。党员必须编入党的一个组织,既是党员享有的基本权利,也是党组织的重要职责。
二是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必须在党的一个组织中过组织生活,通常是指党员参加所在支部的党员大会或党小组会,以及党员领导干部单独召开的党内民主生活会。党员在组织生活会上,应认真负责地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这项制度是加强党员管理,对党员进行批评监督,促进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提高党的战斗力的一项组织保证。
三是党员定期向党组织汇报思想和工作制度。党员定期参加组织生活会,汇报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求得党组织和同志们的帮助。此外,其他同志在思想和工作上有什么问题,出现什么情况,也应当随时向党组织汇报和反映。这项制度是党员接受党组织教育和监督的一种方式,是党组织了解掌握党员思想和工作情况的一种途径,是我们党内生活的优良传统之一。
四是党日制度。是指党的组织和党员进行党的活动的专门时间的规定。通常每隔一定时间安排一次,用以召开党的会议,研究党的工作,进行党的教育,过组织生活,接收新党员入党,以及向群众进行党的宣传工作等。坚持这一制度,对于活跃党内民主生活,增强党员党的观念,增进党的团结,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五是党员交纳党费制度。是指党员按照有关规定,向党组织交纳用于开展党的活动的经费。按期交纳党费,是党员必须具备的一个起码条件,是党员对党应尽的义务,是党员关心党的事业的具体表现。党员交纳党费,不仅仅是在经济上资助党,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强党员的组织观念。党员交纳党费的标准,按照中央组织部有关规定执行。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建立健全党费收缴、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党费收缴、管理和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按照党章规定,对无正当理由,连续6个月不交纳党费者,应当按自行脱党处理。
六是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民主评议党员制度是根据从严治党的方针,把党员教育、管理和监督融为一体,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制度。中共中央于1988年12月批转中央组织部《关于建立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的意见》后,这项制度在全国城乡基层党组织中逐步建立起来。每年进行一次的民主评议党员,是通过对全体党员进行做新时期合格共产党员的教育,通过民主评议和组织考察,检查和评价每个党员在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的实践中,在改革开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情况,表彰优秀党员,清除腐败分子和处置不合格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七是转移党员组织关系制度。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是党员政治身份的证明。党组织在党员变更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点时,按照有关规定将其党员组织关系由一个单位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单位或地区。有关党组织只有在接到其组织关系介绍信后,才能承认其党员身份,并将其编人一个支部,参加党的组织生活。党员临时外出,时间在6个月以内的,可开具党员证明信或《流动党员活动证》,证明其党员身份,在所去单位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但在这个党组织中没有表决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八是党籍管理制度。党籍指的是党员资格。党籍管理是党员管理中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申请入党的人被党组织批准后,就算取得了党籍。预备党员也有党籍。凡是党员自动退党、被劝退出党、自行脱党、党员重新登记时未予登记、受到开除党籍的纪律处分以及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就都失去了党籍。党组织应按党章及有关规定及时办理相应手续。党组织对党员党籍的处理必须采取十分严肃和慎重的态度。
九是流动党员管理制度。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和地区间流动日趋广泛,外出务工经商和人才流动中的党员越来越多,流动的范围越来越广。加强和改进对流动党员的管理,使他们在流动中能够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是党员管理的一个新课题,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中央组织部在1994年先后制走下发了《关于加强党员流动中组织关系管理的暂行规定》和《关于试行<流动党员活动证>制度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流动党员管理的基本规范。各地要认真贯彻执行,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新的方式方法。

银行清收工作的主要体会


银行清收工作的主要体会1、必须坚持走符合xxx行实际,切合xx经济环境实情的清收之路。
xxx行的不良资产占比高、额度大、户子多、分布广,其形成因素又相当错综复杂。xx的社会经济环境是企业素质低、资产质量差、社会矛盾多、信用观念差。因此,在不良贷款的集中清收上如何在重围中求突破,在困境中有作为,就必须走出一条既符合xx农行实际又充分考虑到xx社会经济环境的清收之路。支行当家行长和分管行长多次召集资产经营部全体同志认真分析、反复研究,确定了这样的总体思路:对协商清收类的企业先易后难、先重点后一般;对诉讼清收的企业要诉讼一个,震慑一方、执行有力、确保受偿;对破产的企业要“抢”资产、争受偿;对其它企业能搞活的搞活,不能搞活的就搞死。在这个总体思路下,我们很快将所有企业分类排队,确定了清收、诉讼、破产、保全、盘活几大类,并在此基础上一企一策、一企多策地确定了具体的清收方案,实践证明,我们的清收思路是切合xx农行实(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际的,成效是明显的。
2、必须发扬全体同志在清收中同心同德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资产经营部作为一个部门一个整体,内部虽有明显的分工,但凡是需要相互配合、协同作战的,每个同志之间、每个组之间都毫不犹豫地予以配合和支持,体现了较好的团队精神。
3、必须发挥好党员干部在清收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我们资产经营部xx名同志中有党x人,他们在清收工作中,始终冲在第一线,发挥了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当家行长和分管行长带头攻坚克难、勇挑重担,负责对xx.xx.xx.xx等12家重点、难点大户进行清收,部门负责人对xx、xx、xx等系统大户进行清收,自始至终都战斗在协调、谈判的清收第一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必须依靠全行上下及部门之间的通力协作与大力支持。
全行从党委成员到一线员工,从机关科室到基层办事处都给予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我们的工作同时还得到了xx市分行有关领导和市分行资产管理中心的大力支持与帮助,得到了xx市中级人民法院、xx市人民法院的鼎力相助与配合,而支行有关部门除了在清收工作中给予积极配合外,还在办公用品、设备、用车等后勤服务上给予了很大的支持。
针对xxxx年不良贷款清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我们将进一步认真剖析,找出症结,结合实际,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xxxx年清收指导思想:为适应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坚持依法合规,勇于开拓创新,做到两手抓,一手抓现金清收,继续压降不良贷款,一手抓呆帐核销,抓住时机,加快清收进度,力争在xxxx年基本完成现有不良贷款的清收工作。
一、以现金清收为目的,以依法诉讼清收为手段,以彻底清盘为主,多措并举,采取系统协调清收,共同处置资产,委托处置资产,强制拍卖资产,协议打包转让等多法清收,在规避道德风险,集体决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减少资产损失。现已初排约x户,除通达、天成等外,预计清收xxxxx万元左右。
二、强化贷款质量认定,真实反映贷款分类。至xxxx年末经营部共管理xxx户,金额xxxx万元,其中损失类xx户xxxx万元,已申报损失xx户,xxx万元。除xx户左右已初排在清收计划的xxxx多万元,尚有xx户左右xxxxx万元暂时难以变现处置或待整理材料进行损失和呆帐认定,今年拟在此方面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挖掘清收潜力,做实补充材料。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