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的谚语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很多人都经历过写心得体会这样的写作训练,写心得体会时需要将所思所得条清缕晰地记录下来,怎么才能在写心得体会时更全面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黄河的谚语,希望能帮助到你的学习和工作!

黄河的谚语

1、九曲黄河十八湾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3、黄河面恶心善,长江面善心恶

4、天下黄河富宁夏[由整理]

5、跳进黄河洗不清

6、黄河决了口,县官活不成

7、黄河归来不看川,黛眉归来不看山

8、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

9、不到黄河心不死,不撞南墙不回头

10、圣人出,黄河清

11、黄河清,圣人出

12、不到黄河心不死

13、孤柏嘴着了河,驾部唐部忘往外挪

14、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15、黄河黄,长城长,英雄百战走四方

16、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

17、黄河百害,惟富一套。

18、黄河尚有澄清日,岂可人无得运时

19、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20、是非吹入凡人耳,万丈黄河洗不清。

【更多详细介绍】

俗语:

1、不见棺材不落泪,不到黄河不死心。

好处:比喻没有到达某种目的就永不放下

相关故事:从前有个叫棺材的男孩,八岁时,父母双亡,以要饭维持生命。他傍晚时吹箫,黄员外闺女爱听,名叫黄河,所以就叫他到她楼下吹。有一天,棺材在吹萧时,小姐的手帕落在了萧上,他们俩之间便心生好感。员外明白后,把棺材打了一顿后赶了出去,棺材再也没有吹箫了,小姐很寂寞,就偷偷去看他,他看见了棺材的墓碑,十分悲痛,这时,棺材打开了。

2、跳进黄河也洗不清。

好处:这句子的本意是说受了很大冤枉,就算跳进黄河这

这样的大河也洗不清了。

其实,不论是谁,跳进黄河就别想洗清。之所以有这样的说法,是因为黄河的泥沙。黄河以泥沙多而闻名于世。我国古人常以"黄水一石,含泥六斗"、"黄河斗水,泥居其七"等来描述黄河的多沙状况。黄河的平均含沙量为35公斤每立方米。其沙量之多在世界江河中是绝无仅有的。同时,黄河的泥沙颗粒很细,有时河水甚至成泥浆状态,沾在身体上确实不易洗净,真的是"跳进黄河洗不清了"。

相关故事:跳进黄河也洗不清(有时亦作跳在/入/下黄河也洗不清),能够说是一句家喻户晓、尽人皆知的俗语,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如: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份了。

谚语:

1、黄河清,圣人出。

好处:黄河清了,要出圣人了。而今国家昌盛,正在东方的民族中崛起,看样貌,仿佛真的要出圣人了。

相关故事:春秋时期,鲁襄公八年(前565),晋国的盟国郑国受到楚国的攻击,是屈从于楚还是抗击楚兵等待晋兵来救郑国的当权者出现两派,争论激烈。主张归顺楚国的子驷,引诗为喻:俟河之清,人寿几何!意思是一个人想在有生之年见到黄河变清,几乎不可能,等晋国出兵来救,也是等不上的。(《春秋左传、襄公》)结果

是他这一派占了上风。那时的人们,以为自然界和人世间的事物,都被超自然的神圣的天所支配。洪水、旱灾、冰雹、蝗虫、地震、山崩、瘟疫等等自然灾害,都被看成是人们个性是天子干了坏事,上天降下的惩罚。

2、黄河富宁夏,最富是吴忠。

好处:

相关故事:温柔缠绵的宁蒙河段--黄河在那里平静地流淌,灌溉着两岸的农田,造福当地的人民。因而有天下黄河富宁夏,黄河百害,唯富一套的说法。宁夏银川附近的土地平坦,面积广阔,利用黄河水进行自流引灌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那里物产丰富,名贵中药枸杞和银川大米品质优良,有塞北江南之美称。(枸杞照片)内蒙古河套平原十分干旱,在其西部,年降水量不到200毫米。那里无水是荒漠,有水成绿洲。黄河水给那里的工农业生产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在省内奔流的黄河,从甘肃兰州东下,闯过两峡和黄土高原。迨进入中卫,河面渐宽,两岸经过水流多年冲刷,冲积成中卫平原。黄河抵中宁后,被南北走向的贺兰山脉挡路。相传得大禹治水,引黄河水透过青铜峡峡谷向北流,进入宁夏腹地银川平原。秦、汉、唐时引黄灌溉的水利工程把平川变为塞上江南。流经宁夏五百多公里的黄河,描绘出一幅天下黄河富宁夏的图景。

成语:

1、中流砥柱

好处:形容人很坚强,不屈不挠,像砥

柱在激流中屹立一样。也比喻在动荡艰难环境中能起支柱作用的力量。

相关故事: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之中。以其形似柱,故名。《禹贡》谓导河东至于砥柱,即此。癸酉五月,道陕,会佥宪段君文济饮间言及,跃然欲与之游,以使事不果。十月,予回至陕,则段君已先我游,遂决意而往。

乙卯,知州事颜君如环命州学生熊釜、张崇勉从予,离州二十里午食,又二十里循河行,十里至三门集津。三门者,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门人门。其始特一巨石,而平如砥,想昔河水泛滥,禹遂凿之为三。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名之曰鬼,宜矣。三门之广,约二十丈。其东北五十步,即砥柱。崇约三丈,周数丈。相传上有唐太宗碑铭,今不存。

2、鲤鱼跳龙门

好处: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之后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相关故事:很早很早以前,龙门还未凿开,伊水流到那里被子龙门山挡住了,就在山南积聚了一个大湖。居住在黄河里的鲤鱼听说龙门风光好,都想去观光。它们从和南孟津的黄河里出发,透过洛河,又顺伊河来到龙门水溅口的地方,但龙门山上无水路,上不去,它们只好聚在龙门的北山脚下。我有个主意,咱们跳过这龙门山怎样一条大红鲤

鱼对大家说。那么高,怎样跳啊跳不好会摔死的!,伙伴们七嘴八舌拿不定主意。大红鲤鱼便自告奋勇地说:我先跳,试一试。只见它从半里外就使出全身力量,像离弦的箭,纵身一跃,一下子跳到半天云里,带动着空中的云和雨往前走。一团天火从身后追来,烧掉了它的尾巴。它忍着疼痛,继续朝前飞跃,最后越过龙门山,落到山南的湖水中,一眨眼就变成了一条巨龙。山北的鲤鱼们见此情景,一个个被吓得缩在一块,不敢再去冒这个险了。这时,忽见天上降下一条巨龙说:不要怕,我就是你们的伙伴大红鲤鱼,因为我跳过了龙门,就变成了龙,你们也要勇敢地跳呀!鲤鱼们听了这些话,受到鼓舞,开始一个个挨着跳龙门山。但是除了个别的跳过去化为龙以外,大多数都过不去。凡是跳但是去,从空中摔下来的,额头上就落一个黑疤。直到这天,这个黑疤还长在黄河鲤鱼的额头上呢。之

后,唐朝大诗人李白,专门为这件事写了一道诗: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黄河诗句


黄河诗句

1、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苏轼《惠崇春江晓景》

2、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3、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王维《杂诗三首》[由整理]

4、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范仲淹《江上渔者》

5、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唐王之涣《登鹳雀楼》

6、白狼河北音书断,丹凤城南秋夜长。沈佺期《古意呈补阙乔知之》

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李白《将进酒》

8、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李颀《送魏万之京》

9、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李白《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10、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11、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12、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

13、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柳中庸《征怨》

14、风断阴山树,雾失交河城。范云《效古诗》

1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16、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17、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雀楼》

18、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还。《将进酒》

19、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20、造天关,闻天语,屯云河车载玉女。李白《飞龙引二首其二》

21、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22、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唐杜甫《黄河二首》

23、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刘禹锡《浪淘沙九首》

24、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张敬忠《边词》

25、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26、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四首其二》

27、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苏轼《南乡子和杨元素时移守密州》

28、江北秋阴一半开,晓云含雨却低徊。青山缭绕疑无路,忽见千帆隐映来。王安石《江上》

29、黄河九天上,人鬼瞰重关。元好问《水调歌头赋三门津》

30、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1、派出昆仑五色流,一支黄浊贯中州。吹沙走浪几千里,转侧屋闾无处求。宋王安石《黄河》

32、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

33、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潼关怀古》

34、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35、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36、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37、博望沉埋不复旋,黄河依旧水茫然。沿流欲共牛郎语,只得灵槎送上天。唐胡曾《咏史诗黄河》

38、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高适《夜别韦司士》

39、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温庭筠《拂舞词》

40、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41、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陆游《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侯》

42、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李白《赠裴十四》

4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44、泰山成砥砺,黄河为裳带。阮籍《咏怀》

45、落魄乃如此,何人不相从?远别隔两河,云山杳千重。李白《魏郡别苏明府因北游》

46、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凉州词》

47、二水中分异旧时,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谟《中洲株柳》

48、黄河九曲天边落,华岳三峰立刻来。黄滋《送李佑之赴陕西参议》

49、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50、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51、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李白《北风

行》

52、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李白《公无渡河》

53、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54、黄河水绕汉宫墙,河上秋风雁几行。李梦阳《秋望》

55、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李白《塞上曲》

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文章标题: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我曾经听说这样一个笑话:“一位在基层工作的黄河职工在参加计算机资格考试的时候,信誓旦旦称计算机的“鼠标”为“小蛤蟆”,更令主考老师哭笑不得的是,那位老兄一时情急把“鼠标”架在空中晃来晃去,希望屏幕上箭头随着他大力的晃动而移动……”这个笑话让我们知道我们黄河职工们的憨厚朴实,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基层黄河职工在文化知识方面的学习不足的现象,在当今治黄时代,随着治黄事业飞速发展,治黄工作的科技含量逐步提高,基层职工文化素质与治黄事业快速发展存在着矛盾,为让治黄队伍更加蓬勃生机,提高基层职工文化素质教育势在必行。[第1文章- 找范文,到第1]
所说的素质包括“德、智、体、美”几方面,个人文化素质是德、智、美综合的体现。从小方面的说来,个人文化素质能够显示出个人形象;从大的方面来说,决定着一个团队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针对我们治黄事业来说,需要德才兼备的人才,因为这关系到我们治黄千秋大业是否能够持续发展;
在治黄事业第一线,作为一名基层职工教育工作者发现,大部分基层职工文化层次比较低,虽然自从第六五国民经济规划以来,上级领导加强对职工进行文化教育,但是基层总体文化档次仍然比较低。目前治黄事业进入了快速、高科技发展的新时期,要求黄河职工应积极摄取新知识、新能量,尽快跟上时代步伐,赶上发展的节奏;尤其是基层黄河职工更应该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摒弃那种认为治黄事业无非是清障除草、搬石头、打桩、运土培堤等,学习那么多知识没有用的观念。摒弃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事事靠人际关系”的腐朽思想,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素质,增强自身治黄业务能力。
在新、老交替的关键时期,一大批有技术、有知识、有能力老黄河职工们即将到了退休了年龄,需要中、青年黄河职工顶上去,然而中、青没有经历过大的防洪抢险经验,防汛抢险经验严重不足,如果不加强学习,积累治黄经验,在将来危急时刻,将难以承担大任,不仅影响个人发展,有可能损害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治黄事业可以说是一盘棋,在这张棋盘上,每一位成员都非常重要,无论在基层还是机关,都应该以维持黄河健康生命为重,基层的黄河职工们应继续发扬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任劳任怨、甘苦奉献的精神,建立起学习型组织;在勤勤恳恳、踏踏实实、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的同时,注重培养个人素质,学习先进治黄技能,学习先进文化知识,学习前辈或同事们先进经验,把自己所学的知识运用实际工作中,维护整个团队的和谐发展,也只有这样,我们治黄事业队伍才能稳定,治黄事业才能持续发展,黄河的健康生命才得以久远!
《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来源于第1,欢迎阅读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基层黄河职工素质的提高势在必行

《黄河象》教学反思


《黄河象》

结合学校的“干部与课改同行”活动,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名执教教师,参与此次活动,以此为契机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我执教的是五年级的一篇说明文——《黄河象》。

《黄河象》是一篇科普小品。写的是科学家根据陈列在北京自然博物馆古生物大厅里的一具古代黄河象骨骼化石,假想了这头黄河象的来历。“科学家们是怎样想象黄河象的来历?其想象的根据是什么?”这是全文的重点。根据教材自身特点,采用“逆推法”教学,从中教给学生由已知求未知,从结果推原因的追溯性逻辑推理方法,从而突破了课文的重点、难点。为了激发学习的学习兴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己去思考,自己去讨论,自己去发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由被动的学变成以学习为乐,使他们真正的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们接触新的思考问题的方法——逆向思维,我还注意了对学生们回答问题的评价。评价作为一种对学生回答问题是否合适界定的方式,要发挥其真正的实效,是不能以单纯的“好!”“真棒!”“太完美了!”来表述教师听了学生发言后的看法,而应结合学生在回答问题过程中具体表现出来的优点和不足加以点评,比如,在这堂课中,我对于学生朗读的指导就从他朗读的语速和朗读的投入程度进行了评价,“你读得真好!入情入境!”“听了你的朗读,老师真得感觉到了它的高大!”……而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我则进行了自己的概括:“你抓住了黄河象的特点!”“你善于从文章中去寻找所需要的信息,真会学习!”“你回答问题时从比较完整,还运用了一些连接词‘于是’‘因此’,让你的描述更加完整!”学生们听了教师的评价对自己回答问题的方向性就更加明确,为他们后面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其实,教师教学手段的采用都是为学生的发展服务,有时候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一些看上去有着光环的手法,只要在我们的教学中自始至终保持“以人为本”的观念,就会使我们的教学效果在不断进行的教学过程中突显出来。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