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工作反思:你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辛苦的工作即将落下帷幕,结束的工作我们可以仔细进行总结,在工作总结中,成绩表现为物质成果,一般运用一些准确的数字表现出来。在职场中怎么撰写工作的总结呢?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班主任工作反思:你为什么要做班主任?”,强烈建议你能收藏本页以方便阅读!

班主任工作反思:你为什么要做班主任?

近几年,学校在人员工作安排时,出现了一个令人感到奇怪又可喜的现象,那就是许多教师争先恐后地申请做班主任。许多教师过去无论学校怎么动员做工作都不愿意做班主任,而如今竟主动要求做班主任了;有些教师驾驭课堂、管理学生能力实在有限,在工作过程中,经常与学生发生冲突,最后没有办法只好求助班主任或学校领导来处理,现在也竟然提出做班主任了。这种主动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人人皆知的原因,那就是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对教师职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晋升职称必须具备三年以上的班主任工作经历。由此可见,主动的原因是为了评职称。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动机影响行为。作为班主任,首先必须要思考:为什么要做班主任?有的人确实是为了评职称,有的人是被那有限的班贴所吸引,更多的人是被动地服从学校的安排。我不敢说,基于这样的动机做班主任就一定做不好班主任工作,但我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人一定不会成为优秀班主任,更不会成为教育家。要想成为优秀班主任,必须出于以下目的:

一、为了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说过:不做班主任的教师不是完整的教师。我觉得很有道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辛的劳动,不单纯就是备课、上课、批改作业等技术性劳动,它还包括更重要的教育管理学生的重任。班主任就是此重任的主要担当者。虽然做班主任很苦很累,工作压力大、任务繁重,每天起早贪黑,忙忙碌碌,既要上课,又要教育和管理学生;既要协调任课教师关系,还要与家长沟通;既要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的品行,更需时刻把学生安全挂在心头。在学校中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要找班主任,都得由班主任来解决,真是操不完的心。但这是作为教师完整教育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做班主任的教师,其教育生活将是不完整的。有人曾这样比喻过:做班主任就像女人生孩子,女人明知生孩子要忍受痛苦,也深知把孩子抚养成人的艰辛,可没有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女人,没有孩子的女人是悲哀的,有孩子的女人是幸福的。做教师也一样,不做班主任的教师永远也无法体会做班主任的酸甜苦辣。正如《教育的智慧》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如果不做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当教师的真正滋味。

二、为了更好地锻炼自己、成就自己

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小社会,能把一个班级管理的井井有条、生机勃勃,你就能管理好一个学校。许多教育家都说过,能做好班主任,就一定能够做好校长。虽然班主任平时所做的都是非常琐碎的事情,但是班主任工作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管理的平台,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比起做一般的任课老师,做班主任得到的锻炼更多。班主任需要面对校长,需要协调科任老师的关系,需要和学校每一个部门合作,需要和学生家长打交道,当然更需要每天都面对不同个性的学生,如此全方位的与人交往,能不受到全方位的锻炼吗?所谓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应变能力、沟通能力等等,全在其中了!特别是面对后进生,更是对班主任最好的磨砺。教育家李镇西在一篇文章里写道:班集体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跌宕起伏、有时候甚至是惊心动魄的过程,这个过程,同时也就是班主任不断享受教育并不断成长的过程。面对一个后进生,无论多聪明的教育者,也无法预料明天他会给自己惹什么祸事。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教育,每天都充满悬念!这里的悬念,主要就是我们通常的所说的教育的难题。期待着每一天的悬念,进而研究、解决不期而遇的悬念,并享受解开悬念后的喜悦,然后又期待着下一个悬念如此周而复始,这便是教育过程的魅力所在,也是教师成长的奥秘所在。

三、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应该是做班主任的最重要目的和职责。班主任作为一个班集体的最直接的管理教育工作者,在学生全面发展的成长中,起着导师的作用,担负着对学生进行教育管理的重任。因此,班主任必须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思想,始终本着为学校负责的态度,为学生家长负责的态度,为学生未来负责的态度,全身心地投入到班级管理教育工作之中,下大力气做好管理教育工作,努力为每个学生创建一个学习、生活、交往的良好环境,认真传授知识,做学生的贴心人,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FWR816.cOm展读推荐

班主任工作反思: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班主任工作反思:我能为你做些什么


今天发生的事情,让我非常困惑,也很难过,或者说是伤心。

当三个孩子齐刷刷站在我的面前,流着眼泪对我说你不喜欢我们了的时候,我真的是一头雾水了:我不知道你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想法,我无论如何也想不起你们所说的因之而伤心、失望乃至绝望、放弃的那些事情。这些事情,真的这样发生过么?为什么我毫无印象,而你们,也从没有向我提起?如果我不问,是不是就永远这样误会下去,成为一个紧紧的无法解开的心结?

即便这是真的吧,我承认是我的疏忽,为我无意中的忽略给你们带来的伤害而道歉。可是孩子们,就因为这几件小事,你们就坚持认为我放弃了你们,而你们也将放弃自己的努力吗?这完全不像你们我始终用心血浇灌、并寄予厚望、引以自豪的学生们啊!难道你们对我的信任,只有这么一点点,脆弱到几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可以摧毁?难道你们对自己的信心,也仅仅是如此,顶不住一个小小的挫折、挺不过几句别人的闲言闲语?

老师喜欢你们,开始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仍是如此,永远不会变。你们自己呢?能不能也相信老师、相信自己,永远不变?你们知道最让老师伤心难过的是什么?仅仅是一次考试的失利、一次作业的疏忽、一两节课没有提问仅此而已的几件小事啊,你们甚至没有向我求证一下,就抹杀了之前老师对你们的全部付出,也决定断送自己长远的将来?

退一万步讲,即使是老师真的忽视你们、放弃你们了(当然,老师绝对不会),那你们就应该这样吗?聪明的孩子,应当去找原因:为什么我的成绩没有别人好?我该怎样去努力赶上?有志气的孩子,应当奋发图强,用优异的成绩来证明:老师的偏见是错误的、毫无道理的!(班主任 )而真诚的、善于解决问题的孩子,他们会及时地、主动地和老师沟通,讲出自己的心里话,那也不会造成今天的局面你们委屈、难过甚至绝望,而老师却还完全蒙在鼓里!!

孩子们,你们还小,在你们的世界里,学习、作业、考试就是天大的事情;在你们的世界里,还有家长、老师来无限度地包容你们、帮助你们。面对父母面对老师,你们可以撒娇可以抱怨可以发泄一切情绪,因为这两种人,也只有这两种人会无条件地为你们好,即使你们不理解也无怨无悔。可是社会是不会永远这样善良这样美好的。等有一天你们长大,你们会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许多让人委屈让人生气让人无法接受却又不得不面对的人和事。到那个时候,你们连逃避、放弃的机会都没有!!

从这个角度想,今天的事,也不见得是件坏事。至少,它提醒了我:应该开始教给你们,怎样去面对挫折面对困难面对误解与偏见了。

记得我说过的吗?我宁可现在多说一些,多教给你们一些做人的道理、人生的经验,即使你们现在会嫌烦,但总比将来你们碰到头破血流再后悔要好得多!

但是现在,在你们还没有长大的现在,你们依然是我深爱的孩子们,请你们也记得我曾经说过的:我能为你做些什么,请你一定告诉我。这句话永远有效!

班主任反思:你都做了,孩子做什么?


班主任反思:你都做了,孩子做什么?


李阳是个文静秀气的小姑娘,稍微有点胖,抿着嘴唇,经常面带羞涩。头上束着白色的发夹,两个小刷子一跳一跳的非常惹人喜爱。可她最大的缺点就是学习跟不上,反应慢,考试从来就不及格,写字手特慢,四年级了还看一眼写一笔,在一边看她写字简直是种惩罚,一支笔就仿佛有千斤重,还谈什么间架结构汉字的优美,整个似战场上撤下来的残兵败将,惨不忍睹。在家长会上,看别的家长自豪地谈自己的孩子,李阳的妈妈一言不发,直到所有的家长都离开了才跟我谈起了李阳。

孩子成绩不好,妈妈也跟着自卑,我在心里暗暗说。对这样的孩子我该怎样做呢?在护送学生到校、放学的过程中,我发现离家只有二里路的李阳每天都是妈妈接送,跟她同村的几个孩子走路上学,现在大人们忙着打工挣钱,她的妈妈怎么会有时间呢?原来李阳的妈妈着急孩子学习跟不上,从一年级开始就每天陪着孩子写作业,知道她手慢担心写不完作业,想快点接孩子回家写。(班主任工作 )早上送她上学是听说李阳在课堂上有时打盹,就尽量让孩子多睡会,看到点了才叫孩子起床,吃过饭几分钟就到了。在妈妈的全程监督下,李阳现在做什么事都慢腾腾地没有紧张滋味,家务活也很少干,性子也变得犟起来。李阳妈妈看上去疲惫又无奈:就说睡午觉吧,说什么李阳也不跟我一块睡,我实在不放心,悄悄地从门缝里看她干什么,坐在床上低头看书,我一喊吓得孩子打哆嗦,好歹打着才睡了

让我说什么好呢,孩子本来反应就慢,更要给她锻炼的机会,不要一味护着孩子,你能帮她一时,能帮她一辈子吗?过度的保护带来的是孩子的无能!你可以包容孩子,让家成为孩子休息的港湾,可以理解孩子,让她找到温暖和安全感,但一定要给孩子磨练、承受失败的机会,这样在孩子彷徨和没有出路时,给她指条路而不是给她一堵墙!我给李阳妈妈提了三点建议:停止接送孩子,别的孩子能走,李阳为什么不能走?通过走读增强她的时间观念。二是做一个锻炼手指灵活性的小游戏,在碗里放上夹玻璃球,用筷子夹(这是我在班主任培训时学到的)。三是给李阳安排一点具体的家务活。先锻炼一周试试,在学校里我配合做李阳的工作。

看着李阳妈妈离去的身影,可怜天下父母心啊,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孩子?还有多少个这样的家长?做为班主任不仅要走进学生的心灵,更需要与家长的沟通。

班主任反思:班主任工作十忌


班主任反思:班主任工作十忌


一、忌重言传,轻身教

班主任对学生的教育方式概括起来只有言传与身教两种。从某种意义上说,身教重于言传。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班主任的一举一动都会对学生产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班主任不重视身教,即使讲的都是正确的,也会变成空洞的说教,失去教育力量,甚至会使学生感到教师口是心非,以至于适得其反。

二、忌不信任学生

班主任信任学生,就是相信学生都有一颗诚实的心灵。班主任在态度上表现出来的信任是教育学生的源泉,是激发小学生上进的巨大精神力量,有助于他们克服缺点,进行自我教育。

三、忌情绪波动

班主任也象常人一样有自己的喜怒哀乐。但当你作为教育工作者面对学生时,就不要把中的消极情绪带入教室;处理突发事件时,千万不能感情冲动,更不能诉诸武力。否则,不仅会加深师生之间的隔阂,伤害学生的情感,而且有损于教师的文明形象。

四、忌告状

小学生辨别是非和自我约束的能力较差,犯错误是难免的。班主任要及时帮助教育,切不可轻易告状。否则,就会挫伤孩子的自尊心和上进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

五、忌停课训学生

小学班主任既是班级的直接管理者,又是教学工作的承担者。班主任应正确处理管理与教学的关系。当二者出现矛盾时,切不可因为批评学生而耽误了正常的教学。否则会引起学生不满,失去教育意义,同时又影响了教学进度,这是得不偿失的。

六、忌翻老帐

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重复犯错误是难免的。当学生犯老毛脖时,班主任应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摒弃前嫌。不要揭伤疤,老帐新帐一起算;使学生背包袱。要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走路。

七、忌不修边幅

班主任的仪表如何直接影响着教育效果。因为当今小学生对美有着更高的追求和要求。有不少小学生由于厌师导致厌学。(班主任 )所以,作为新时代的小学班主任,其穿着打扮应当符合时代精神和自己的职业特点,要适合教育对象的审美情感,要象对待教学设计那样,设计润色自己的仪表,有意识地给学生形成美好的印象和良好的影响。

八、忌说反话

小学生天真无邪,向师性又很强,班主任的话就象圣旨,在孩子们的心目中享有特殊的地位。所以班主任在使用教育语言时,应尽量用正面语言,不讲反话,否则他们会误解老师的话,导致教育教学的失败。

九、忌不一视同仁

班主任必须热爱和关心每一个学生。无论是好生、差生、干部子弟、工农子女都要平等地对待。尤其对于后进生更不能嫌弃和歧视,切不可因为教育态度和方法的不当而扼杀了这些天才。

十、忌以权谋私

班主任利用工作之便让家长办私事似乎是件小事,但它有损于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同时对教育学生会带来不利影响。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的角色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的角色


我们很多的班主任从来没有认真的考虑过自己的角色,每天在繁忙中度过。确切的说应该是在辛苦劳累中度日。更多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每天之所以累、苦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没有认清自己的角色。通过几年的班主任工作的积累反思我经常的给自己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角色。当我清楚了自己的角色我就会从中寻求到工作的快乐,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的快乐。

1.快乐的农民

我经常的想,农民之所以快乐是因为他们拥有土地,能把自己手中的种子撒播在土地上。经过春播夏护等待秋天的收成,在秋收的季节享受快乐。我们的班主任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拥有土地的快乐的农民。我们拥有班级相当于农民的土地,我们拥有教育或班级建设的理念优良的种子。我们将我们的理念播入班级的沃土中经过我们的经营护理等待班级的收成。俗话说有希望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假如我们没有做班主任就失去了种子成长的土壤,再好的种子经过长时间的存放都会失去他生命的活力。遗憾的是我们更多的班主任拥有了土壤,缺乏优良的种子。没有种子是谁的错,难道不值得我们反思吗?

2.学生心灵的守护者

我经常的反思我们班主任工作的真正的重点在那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真是仁者见人,智者见智。但我认为,我们教育工作者没有比维护学生的心灵更重要的了。只有内心健康才是真正的健康,没有健康的心灵,只拥有强壮的体魄是真正可悲的。就如计算机拥有在好的硬件缺乏优质的软件也是一堆高档的废铁。我们的教育应该是软硬件相匹配的教育,而不是单一的教育。医学上最难医治的是精神病而不是生理上的残缺无法医治。因而,我经常的用思想武装学生的头脑。使其成为有理想,有追求,合格的未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再者,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拥有奋斗的方向,无穷的动力;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不会被外边纷繁的世界而打破平静的心态;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追求才会耐得住寂寞(其实,真正拥有了追求他会感到很充实很忙绿很快乐。)。因此,我认为我们一个班主任(或者说教师没有比培养、呵护学生健康心灵更重要的事。)应该做好学生健康心灵的守护神。

3.医生的角色

我经常的想,当我们生病的时候去看医生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哪一个医生对我们说:我今天心情不好,你改天再来。或者对我们的病情夸大你已无可救药了等之类的言辞。即使真的得了重病,医生也会和颜悦色的隐瞒真正的病情。为什么医生会如此的耐心,给患者希望。因为人一旦拥有了希望就会拥有无穷的动力与自信。再者,医生在给患者看病的时候总能尽力的做到对症下药。再回头看看我们所做的,当一个孩子不断地给我们带来所谓的麻烦的时候我们会从当初的耐心变得判刑绝症你已无可救药。当一个孩子因为成长(我经常的强调一个孩子的成长是在生病所谓的错误中成长起来的。)所犯的错误,并不是危及生命的重病,却被我们(也许是真正的庸医)给诊断为绝症。一个本应拥有美好未来的孩子被我们一个处方就结束了孩子的未来。我们此时与那些杀人的刽子手又有什么区别,若说有就是我们犯罪之后照旧逍遥法外。我们的一个处方就是自己解脱了,将束缚我们的枷锁抛给了孩子。孩子失去了自信,失去了对未来的希望。摆在孩子面前的就是前途一片黑暗,破罐子破摔。我非常的反对学校开除学生,因为当我们将一个学生开除就意味着医生将一个患者推向了太平间。(班主任 )孩子为什么被开除?是因为他的行为习惯差,更使人头痛的是他屡教不改。我们试想一下,当我们将孩子开除(当然更多是至高中,初中有的是变相的开除,阶段性的让孩子回家反思这不就相当于医生将一个患者没给开药就回去等待奇迹病魔自我消除。其本质就是让患者自我死亡。)的时候就是孩子精神、自信基本完全消失的时候。一个缺乏自信,精神接近崩溃边缘的孩子的未来会是什么样子。我们与一个庸医将一个可以拯救的患者直接送入太平间有什么区别。我的职责不就是为需要医治的孩子以希望吗?不就是孩子需要我们给指明方向的时候给予引领吗?不就是孩子孤独的时候给予帮助吗?我们做了吗?给静下来自我反思、检讨了。我们所做的是庸医做的,还是良医做的。给孩子的处方是希望还是绝望。

4.战略家

我认为我们班主任在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一个成功的战略家。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有明确的战略规划。比如一个班级在初一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二达到怎样的目标,初三达到怎样的目标。整个初中三年班级的建设,发展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在每个阶段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我们该又应该如何的规划部署,将实现每一个阶段的目标规划进行战略部署。然后再按部署实施已达到预期的的目标。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班级的建设发展更离不开我们的合理规划。我自从03年毕业就担任班主任工作,每个班级我都要进行战略规划。经过三年的实践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且,令我感到欣慰的是我不是在做班主任而是在享受班级建设过程中的快乐(人最大的快乐就是同努力实现规定的目标。)。我建议我们班主任不妨换个角色,是自己成为指挥千军万马的战略家,通过行动实现班级建设的目标享受班主任工作带给我们的快乐。

5.班级的灵魂

我的家族是一个比较大的家族,分为上下两个院落。我爸爸经常的对我讲我们这院的人没有他们那个院得人有本事。因为你的爷爷太过老实,不会做大事(我另外的一个爷爷在外面上过班)。我爸爸的论调因而一直的影响着我,我也认为我们不如人家。因此,在我小的时候我经常的被我同龄的叔叔欺负我认为是天经地义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他们。久而久之,那院的人自我也感觉他们很是优秀。直到我读高中,到大学毕业我才明白是爸爸的理论给我幼小的心灵买下了自卑。如今我作为老师,就不应该再将我小时候的自卑传递给我的学生。我们大概都看过电视剧《亮剑》,李云龙之所以令人钦佩不是他的长相,学历。而是他的那种精神,一种面对剑客敢于亮剑的精神。是李云龙的精神打造了一支舍我其谁,充满霸气与战斗力的独立团。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又是如何的引导我们的学生的呢?我听到更多的是我们不如城里的学生,因为他们无论是硬件条件还是软件条件都比我们优越等之类的教条。时间久了,学生就成为了我们这院的人自卑。人生的路还没有开始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这是谁的错,难道是学生天生就认为我们这院的人不如人家那院的人吗?《发现母亲》的作者王东华教授在人的成长三棱锥学说中说:神通都是天才意志商数;天才都是斗士品德商数;天才都是圣徒气概商数。决定一个人发展的不是智力商数、意志商数,而是气概商数。王东华教授在书中有详尽的论述,我也认同其观点。如果孩子的发展真如王东华教授所说,那么我们的(乡下的学生)学生难道一出生就缺少了城里孩子的乞丐。事实并非如此,更多是我们的暗示、引导是孩子缺失了成才的必备条件乞丐。在《带兵要学解放军》这本书中有一句令人深思的话:狮子带领一群绵羊就是一群狮子;绵羊带领一群狮子就是一群绵羊。根深层次的反映了我们班主任的责任之重大。我更多的时候认为我们班主任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学生成长的领路人;是学生在黑暗中迷茫时给他们以光亮的明灯。

陶行知老先生曾说过这样的话:人的一生遇到一个好老师是幸运的;如果遇到一个好班主任,那更是他一生的福气。让我们认清自己的角色,使我们的孩子成为幸运者、幸福者。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三问


班主任工作反思:班主任三问


昨天,在新世界小学,一位熟悉的师者,又提出了那熟悉的三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自己班主任工作最突出的特点。

在成长为名班的过程中,你认为最需要获得的帮助是什么?

你对自己的期望。

我的回复依次是:思维活跃,与活动中促发展;专家引领,使班级建设、管理更科学、更民主;能适应任何班级、任何学生,走出特色道路。

交卷时,稍一走神,忽然想到我现在正在回答的这三个问题,之前自己给出的是什么答案?依稀记得当时的回答可能是:工作繁琐,时间紧,压力大;专家引领,将班级文化建设研究得更深入;认识自己,成为自己。

两相对比不难发现,对有些问题的看法已经有所改变了,有的却没有太大变化。从概括班主任工作特点一问上看,我觉得自己似乎是已经在学着享受班主任生活了,少了些许的牢骚,少了些许的忙乱,许是工作更会协调了,也许是所培养的学生的能力已经初见端倪了,更大的可能是因为在师者的指导下,在梳理、回顾的过程中对自己的风格特点有所明了了吧。所需的帮助,是让我觉得最无话可说的,又是最希望得到的,真是矛盾!(班主任 )(或许说是无知更确切,师者不是说了吗,需要的培训包括理论急需的、侧重实践指导的,对发展趋势有帮助的等,这样听来才豁然开朗了)最让我吃惊的是自己对于期望的答案,走出自己的特色倒是没有疑义,但现在可能马上面临送走毕业生的缘故,更渴望接手一个新班,渴望验收一下自己做过的所谓的课题到底有没有科学性、普遍性、延续性,能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面对新班级、新同学还要做何调整,期望找到一个更适合学生需要、也更符合自己特点的路子,当然也是更能促进师生共同进步的规律性的或是个性化的东西。

为此,我思索着、盼望着,并努力地前行着

感谢您阅读工作总结频道的《班主任工作反思:你为什么要做班主任?》一文,希望帮助您解决写工作总结的需求和参考,如果本文还未解决您的需求,可以继续访问班主任培训总结及反思栏目。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