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每个人基于自己的理解,可以将自己的感悟记录下来。无论在生活还是社会里,要用到心得体会的情况还是蛮多的,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心得体会应该怎么制定才会更好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学习中医药膳的体会,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在开始进行大三学期的选修课的选择时,我看到了中医药膳这门课程,便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它。其实最开始我选择中医药膳课的原因是因为我很爱吃,“民以食为天”嘛。但当我真正开始上课之后,我更相信我做的选择是正确的。                                                               
    周俭老师为我们讲的都是一些易于制作的,贴近生活的药膳方子,都是针对不同人群的常见病而做的,使我学到了很多养生的方法,原来好身体是可以吃出来的。很多人以为食疗和药膳是同样内容、同样目的的一门学科,因为它们都是通过食物来调理机体,但是二者也有着不同之处。食疗是以纯食品为原料,以保健为目的的一种方式。而药膳是以食品和药品共同制作,主要目的是防病治病。可以说中医药膳学包含了药膳和食疗两方面的内容,但更偏重于药膳。中医药膳学注重调理,没有峻药猛药,只要长时间坚持服用,一般都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随着中医药膳越来越广泛的影响人们的生活,目前社会上对中医养生的关注度逐渐增加,各地都陆续出现了以药膳为主题的餐厅,越来越多的人们接受了药膳这种防病治病的方式,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药膳方子被研究出来,应用到更多人的生活中,让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吃饭就达到治病、防病、养生的目的。                                                               
    通过对中医药膳的学习,使我掌握了不少滋补养生的食谱,现在我也能自己制作一些简单的药膳方子。以后我就可以针对自己和家人不同时候的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药膳调配,可谓终身受益。但是药膳方子也需要有一定的原则。药膳方子一定不能犯中药禁忌。既然药膳是通过将药材与食材相结合而达到治病、养生的目的,那么就不能对人体有任何害处,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中的药材互犯禁忌,那药膳就不是治病的药了,而是“致死”的药!当然,这是最为严重的后果,但如果药物犯了禁忌,是一定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的,那么你通过药膳养生的目的就事与愿违了。其次药膳还一定要能够平衡阴阳,因为食用药膳的目的就是要养生,如果一个药膳方子不能平衡阴阳,那么服食久了就会导致体质阴阳失调,这样就得不偿失了。药膳的主要目的就在于将体质内有失偏颇的阴阳二气通过食材的药理作用进行调和,最终达到平衡的状态。中医药膳的目的还在于调理脏腑、扶正祛邪,将药材融入食物中,通过日常三餐,慢慢作用于患者,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患者体内的邪气就会逐渐被食物中的药材祛除,疾患也会慢慢的治愈。通常人们很容易犯一个毛病,就是别人说吃了这个好,自己就跟着吃,而没有考虑是否适合自己。中医药膳要讲究三因制宜,即因人制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是说不同的人体的素质禀赋、体质强弱、性格类型各不相同,各人之嗜好也不一样,即使在同一人体,于一生中各个时期其体质及血气盛衰也有所变化。进行药膳方子的制作时,必须充分考虑到这些情况,区别对待,采取最适宜的药膳方案。不同的性别、不同的年龄的人,其饮食宜忌有所不同。不同形态的人,其饮食宜忌也有差异。例如体胖的人多痰湿,适宜多食清淡化痰的食物:体瘦的人多阴虚,血亏津少,所以宜多吃滋阴生津的食物。因地制宜的意思是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的自然条件、人文情况均不一样,因而人们的饮食习惯、体质以至所患疾病亦各有异。在选用药膳方子的时候,也必须注意到地域的不同,相应地选取适应当地特征的药材、食                                                                                                                                   
    材。最后就是因时制宜,人与自然界是息息相关的整体,自然界有寒、热、温、凉四时不同的气候,食物也有不同的四性、五味,人们日常生活饮食要与气候相适应,才能调养机体,健身防病。比如春天气候渐暖,饮食既不能过温,也不能过寒。当选择平淡清补的食品,如蛋类、山药、萝卜等。夏天气候炎热,人体水分蒸发过多,津液耗伤,消化功能减弱,加之贪食生冷,极易引起消化不良,日常生活应减少肉食,宜选择清热生津,易消化的食物,如鱼类、粥类、蔬菜、西瓜之类。秋天气候渐凉而干燥,人们胃肠功能经过夏天的耗损逐渐增强,但不宜过食荤腥油腻,防止胃肠负担过重,应选择平补生津润燥之品,吃饭的时候配合乳制品、蛋类、梨、苹果、香蕉和蜂蜜等食品。冬天气候寒冷,食宜温补,增强御寒能力,如配食牛、羊、鸡肉之类,适当佐些辛辣调味之品,但不能过多,以免生痰助热。这些都是制作药膳方子应该注意到的问题。                                                               
    。 《黄帝内经》一书中说: 早在 2000 多年以前, 《黄帝内经》一书中说:五谷为养,五 “ 五畜为益, 五菜为充, 气味合而食之, 以补精益气。 ” 果为助, 《神农本草经》收载了许 在古代,药物和食物是分不开的, 多治病与养生皆宜的品种,如大枣、薏苡仁、芝麻、山药、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 莲米、核桃、龙眼、百合、蜂蜜等。 药膳,古代称为“食疗” 、 食治” 食补” “食治” “食补”等。我国著名医药学家,如张仲景、孙思邈、 、 孟诜、陈直、忽思慧、李时珍、王孟英等,都曾对药膳有过 , 论述。如孙思邈在《千金方》一书中设药膳专篇《食治门》 “ ” 认为:凡欲治疗,先以食疗,既食疗不愈,后乃用药尔。忽 ,深刻地阐述了养生之道, 思慧曾著药膳专著《饮膳正要》 特别是饮食与保健的辩证关系。陈直曾著老年保健专著《养 , “ 调而用之, 则倍胜于药也。 老奉亲书》 说:人若能知其食性,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中医药膳及食疗学理论学习体会


    通过本学期对这门课程的学习,我学习了中医药膳及食疗的有关知识,了解了中医食疗文化,同时也激发了自己对药膳食疗的极大兴趣。药膳起源很早,在我国具有很悠久的历史。首先,我了解到什么是药膳和食疗。                                                               
    药膳的概念:简单讲,药膳是以药物和食物为原料,经过烹调加工制作成的具有食疗作用的一种膳食。它是中医传统知识和烹调技艺的巧妙结合。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予药用。既具营养价值,又可保健强身、防病治病、延年益寿。因此药膳既不同于一般的中药方剂,又有别于普通的饮食,是一种兼有药物作用和食品美味的特殊膳食。他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的享受,又在无形中使身体得到滋补调养。因此,中医药膳的制作和应用,不但是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                                                               
    药膳是中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不断探索、积累而逐渐形成的独具特色的一门临床实用学科,是中华民族祖先遗留下来宝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中国传统医学就十分重视饮食调养与健康长寿的辨证关系,它包括食疗,即用饮食调理达到养生防病治病作用,以及药膳,即用食物与药物配伍制成膳食达到养生防治疾病的作用。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积累了宝贵的药膳食疗保健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因而药膳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药膳的起源:在我国,自文字出现后,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经出现                                                                                                                                   
    了“药”和“膳”字。“药膳”最早见于《后汉书 列女传》。《孟子》上说:“食、色,性也”,是说人类的本能。 “民以食为天”这是一句古话,则指人类为了生存、繁衍后代,就必须“填饱肚子”的重要性,以维持身体新陈代谢的需要。原始人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觅食。当时的食物,完全依赖于大自然的赐予。吃的食物种类很多,不可避免的误食不合适的食物,而引起不良反应。《韩非子·五蠹》说过:“上古之世??民食果瓜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淮南子·修务训》也说:“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说明了远古时期的先民,确实曾受到有害饮食所致疾病的折磨和困扰。经过长期的生活实践,人们逐渐认识到哪些食物有益可以进食;哪些有害而不宜食用。《淮南子 ·修务训》说是:“神农??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生动地说明了先民在寻找食物过程中,避开有毒的,摄取无毒食物的情况。同时,人们发现有许多种类的食物可以解除疾病所带来的痛苦,有些食物吃后具有强身健体的作用。于是,许多即可果腹,又可疗疾的食物被人们所重视,这就是中医学中“药食同源”的理论依据。质言之,人类在发现食物的同时,也就包含了食疗药膳的出现。所谓“药食同源”,应理解为源于同一发现过程,并不是食即是药,药即是食。                                                               
    《黄帝内经》特别强调了药治与食治相结合的重要,“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无菜为冲,气味合而服之,以益精气。”孙思邈的《千金方》中有“夫为医者,当须先洞病源,知其所                                                                                                                                   
    犯,以食治之,食疗不痊,然后命药”,并设“食治专篇”。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收载常用食物203种,并逐一介绍食物的性、味及有毒无毒及效用,至为实用。在使用方面很讲究配膳,详尽记载了各种烧饼、馒头、包子及其他食物的制作方法。明代著名医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收集了大量食物(腐乳、酥等),并列举了很多食疗方,极大的丰富了食疗保健的内容。                                                               
    近代药膳研究方兴未艾,药膳产品甚为丰富,药膳剂型名目众多,药膳水平有所提高。                                                               
    药膳与中医关联密切,但与中医药物又有区别,兼具药物和食物的特点。其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注重整体,辩证施食。即在运用药膳时,首先要全面的分析患者的体质、健康状况、患病性质、季节时令、地理环境等方面的情况,判断其基本症情。然后再确定其相应的食疗原则,给予适当的药膳治疗。如慢性胃炎者,如属胃寒者,宜服良副粥;若属胃阴虚者,则服玉石梅楂饮。                                                               
    防治兼宜,效果显著。药膳既可以治病,又可以强身防病,这是其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药膳多是平和之品,但其防治疾病和健身养身的效果比较显著。如莱阳梨香菇补精、山东中医学院研制的“八珍食品”。                                                               
    良药可口,服食方便。由于中药汤剂多味苦,故民间有良药苦口之说。有些人,多是儿童因畏苦不愿食药。而药膳的食用,多是药、食两用,且有食物的色、香味等特性。即使加入了部分药材,由于注意                                                                                                                                   
    了药物的性味选择,并经过与食物的调配与精心烹调,仍然可制成美味可口的药膳。                                                               
    药膳根据其保健养生功能和加工工艺,可分为以下几类:                                                               
    保健药膳  主要包括减肥药膳、美容药膳、增智药膳、明目药膳、聪耳药膳、防病药膳以及抗衰老药膳等。                                                               
    治病或辅助治疗药膳:此类药膳是在专业药膳师或者临床医师的指导下,遵循辩证施膳的原则而遣药配膳。如解表药膳、祛痰止咳药膳、健脾消食药膳、清热生津药膳、安神助眠药膳等。                                                               
    按照药膳的工艺特点分,可以分为流食类、半流食类、固体类。流食类包括:汁,如鲜荷叶汁、鲜藕汁等;饮,《圣济总录》姜茶饮等;汤,《千金方》葱枣汤;酒,木瓜酒等。半流食类包括:膏,如《积善堂经验方》乌发蜜膏等;粥,如《圣济总录》枸杞羊肾粥等;糊,如藕粉、菱角粉。固体类包括糖果《随息居饮食谱》中柿霜糖;饭食如茯苓饼、八珍糕。菜肴,如香椿鱼、冬虫草芽等。                                                               
    药膳虽好,但其应用也要注意相应的原则。误食误用,非但不能发挥药膳食疗的独特功效,还会给食者本身的身体健康造成不便甚至贻误治疗。因此,药膳的食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因症用膳  中医讲辩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辩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选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只有因症施膳,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功效。 因时用膳  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食用性质寒凉                                                                                                                                   
    的药物的时候,应避开寒冷的天气;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远离炎热的天气。这一观点也适用于药膳。                                                               
    因人用膳  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旱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问题。 因地用膳  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差异,人体生理活动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方地处潮湿,饮食所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温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道理。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我也对自身的健康问题加深了认识和了解。之前去医院看病,医生告诉我是体质阳虚,且血瘀,一直服用中药调理身体。通过学习中医药膳及食疗理论,我知道还可以通过注意平时饮食习惯及使用特殊食材来调养身体,对药物起到辅助的治疗和调节作用。如山楂、醋、玫瑰花、金橘、油菜、番木瓜等就是血瘀体质者的首选,而肥肉等滋腻之品要少吃。此外,可以适当饮酒,如黄酒、葡萄酒、白酒等,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益。阳虚质的人日常食物则应以温性食物为主,还应考虑有针对性地配合补气食物,保护脾胃,增加身体的抵抗力。常用的补阳食物可选用爆炒羊肉、猪肝、狗肉、鸡肉、红烧带鱼、黄鳝、虾(龙虾、对虾、青虾、河虾)、海参、淡菜、鹌鹑、刀豆、栗子、韭菜等,夏天不要吃过多冰冻食物。阳虚质的人适宜吃核桃仁,具体吃法可以将核桃韧煮粥。

中医药膳食疗法课程的心得体会


    尊敬的李恩庆老师:                                                                                                                               
    您好!!                                                               
    本学期我选修了《中医药膳食疗法》这门课程。这门课程是同学推荐选读的。 她说,老师是一个很幽默的人,又能够学到东西,而且不点名(嘻嘻)。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我才发现原来食疗是有这么悠久的历史文化背景的。 《黄帝内经》强调“饮食有节”、“五味调和”的养生方法,以补精益气,防止早衰。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方〃食治篇》中明确指出:“为医者当洞查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食能排邪而安脏腑,若能用食平疴,释情遗疾者,可谓良工。”由此可见,中医食疗的确是具有很深的历史文化底蕴的。                                                               
    食疗,在我国至少有三千年的历史。从西周到明清历代都有大量的药膳食疗著作,论述十分精辟,形成了相当完整的理论体系,构成了我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在中医药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甚至放在药疗、针灸等疗法之首。历代医家都非常重视药膳食疗在治疗中的应用。                                                               
    与我而言,从一个不专业的角度去理解,药膳,它把中药跟食物(甚至有些材料既是中药又是食物)混合在一起烹调,“寓医于食”,既将药物作为食物,又将食物赋以药用,药借食力,食助药威;既具有营养价值,又可防病治病、保健强身、延年益寿。 
  在课程设置方面,我比较喜欢每次课第二部分,也就是视频教学的部分。 在这个部分,每次都介绍很多家常药膳的做法,让我们有机会去试试。这应该是对我最大的吸引力了,我是一个很喜欢吃东西的人。而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以及视频的演示,极大地勾起了我的动手欲望。平常在宿舍会自己煮简单的“药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上次端午回家,我做了一道“泥鳅炖豆腐”,就是根据老师上课演示的视频做法来做的。但是比较遗憾的是,老妈买回来的泥鳅,是在摊子上已经宰杀好的,因此可能会影响口感和新鲜度吧。 
  当我炖好端给老爹老妈的时候,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中医食疗是一门很深奥的学科来的,单单只以一个学期的学习是不够的。虽然我现在所接触到的只是一点儿皮毛,但足以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尤其我是一个很喜欢吃东西的人,中医食疗让我对“食”这个观念又有了一个新的转变。”                                                                                                                               
    我真的很感谢中医食疗学这门课,感谢李恩庆老师,激发我产生了这个想法。 根据我自己上课的上些感受,我想给李恩庆老师提几点建议,希望能对李恩庆老师以后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1,希望李恩庆老师以后能多讲一些跟男生日常有关的一些知识。在这个学期,老师讲了很多女生生理时期等等的保健方法,我在女朋友生理期的时候熬汤水给她,很感激您呢。但是关于男生的知识,貌似比较少。                                                                                                                                   
    2,对于北方的同学而言,很多人都不适应南方的水土和饮食,希望李恩庆老师有机会能讲讲有关于南方饮食的问题,比如说在南方吃什么东西容易上火,有什么药膳可以改善水土不适应的症状等等。                                                               
    3,希望李恩庆老师能多讲一些利用宿舍条件就可以制作的膳食,因为我经常感到总有冲动想在下课后就做一下在课堂上学到的药膳,但是由于宿舍烹饪条件的简陋,而只能纸上谈兵。                                                               
    4,希望李恩庆老师能够加强每节课跟同学的互动。每次上课,第一节课您一直在传授知识,第二节课进行视频教学,作为学生总觉的自己参与度不够。希望老师能够创造机会让我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中来。                                                                                                                               
    ps:我有去您的blog喔,学了好几种糖水的做法呢,但是更新貌似不及时哇哈哈哈  
  最后,感谢李恩庆老师的细心教导,相信很多同学都会对这门课程受益终生的。
    谨祝                                                                                                                               
 

中医药大学考研经验交流


中医药大学考研

第一

1.关于复试黑不黑的问题

这个我可以说任何一个地方的复试都不可能黑到哪里各位口耳相传的内幕有多少是真的?作为一个研究生,最近本的就是要有辨别消息真伪的能力,如果你就那么相信复试很黑,导师就是看钱,那你就干脆不要考研究生了。每年全国研究生招生三四十万,靠关系靠钱进去的有几个?所以专心学习才是王道。

另外北中医一般一个导师带一个学生,少数会带到两个,所以导师也会特别爱护自己的名声,不会随随便便因为个关系或是金钱来砸自己的招牌。

2.关于考试真题的问题

去。这个绝对不要想,肯定没有的,北中医对于考试题管得相当的严格,任何声称是真题的都不要相信。

3.关于如何联系导师的问题

北中医在复试资格审查那天会给你一个导师的花名册,上面包括今年所有参加招生的导师和导师的研究方向,你可以去研招办询问导师的联系方式和导师提前见面,据我观察提前已经达成意向的学生在面试的时候会比较好过一点。

4.关于英语能力

北中医初试要求英语过四级方能报考,复试资格审查的时候要求提供六级证书。并且今年的复试英语成绩是直接按照六级英语成绩换算的,所以没过六级的孩子会很悲催。复试原本说要考英语的,结果也没考,所以各位抓紧准备六级就好

第二

1.关于我的考研经验,我先介绍一下我用的什么书和报什么班吧。

A中医综合:北中医出的中医综合考研复习全书,貌似是这个名字,定价130多,红色书皮。各个章节都是被中医的老师出的。当时选择这本书主要是因为目标就是北中医,而且书里面都是用表格总结,看着比较清楚。而且每章节真题后面还会附有解析,在一科完结之后附有大量的模拟题,最后还有20年真题的套题。题目很多很全面,所以很符合我的口味。

B外大家很常用的是傲视宝典,这本书据说不错,而且我同学们用的很多,大家考的分数也很好,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话各位不妨两本都买来看看。

C剩下的高分笔记,240分之路说实话错误百出,不看也罢。

我在后期还买了文都的盗版中综课程,说实话也就是那么回事,纯粹是听来安心的。因为我听课的时候比较晚,已经到了十月份了,所以并没有什么提高。各位如果愿意报班学习的话尽量早些开始,从三四月份就开始复习中综,各门课多过几遍。

D英语我个人十分推崇新东方,我是新东方的老学员了,所以一直英语功底不错,这次考试英语74分,阅读只错了两个,完型8分。另外考研很重要,推荐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跟着上面的去写去背会有很大的提高。

关于阅读我详细说一下,考研英语其实真的没有多难,各位只要多做多练就会发现其实就是那么个出题的套路和思路。我个人建议把近二十年的英语阅读真题做四到五遍,近五年的真题要做到词汇和语法完全清楚,这样你考英语绝对不会低于70分的。

英语大纲单词不必去背,只需要被真题单词就可以了。刘一男的单词课我也听了,作为一个正统学英语出身的对于他这种有点非主流的记单词方式不是很感冒。我还是比较习惯传统的词根词缀记忆法。另外我个人非常讨厌记单词,所以到现在5500还是没有背过一遍,所以事实证明单词没背照样可以拿高分。

E政治我也是报的新东方。在这推荐一下新东方网校,各位寝室有联网的同学可以考虑一下。我报的政英联程,一共2300+,全部名师授课,而且讲得很好,可以在任意时段听,而且可以重复听,比报别的班划算。不用跑到大老远的地方去听课。而且有在线老师解答。

政治我考的不是很好,不过新东方的老师尤其是阮烨老师的激情考研给了我极大的鼓励。我常常是在学不下去的时候就点开阮烨老师的课程,就当做是背景音乐。各位同学有空可以搜搜阮烨老师的讲座,每次听完都会觉得热血沸腾。

第三

以上是初试,再来谈复试。

各位在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多方参考,决定了目标之后就要努力准备初试。初试分数越高你的复试录取的几率越大。不过不排除今年像中医临床基础那个专业那么变态的刷掉三百八九的学生。

复试成功的秘诀就在于你的专业课笔试。各位在定了专业,初试考完之后就要着手专业课笔试的复习了,尤其是热门专业更要如此。今年高分被刷的的肯定都是专业课的问题,面试一般都不会太差的。专业课笔试全凭自己看自己背,别指望着能买到什么专业课考试真题。全是假的,不要相信。

另外还有今年新增加的临床技能考核。各位可以去要报考的目标学院的网站上看看你所报考专业的临床技能考核内容有哪些,不同专业的考核是不一样的。

如果各位报临床那就建议各位在初试结束之后专心实习,以为你们的专业课笔试和本科课程是基本挂钩的,笔试成绩无需担忧的时候面试和临床技能考核就要重视起来了,实习期会学到很多很实用的东西,希望各位注意。

如果是报考基础的,那就是绝对重视专业课笔试。另外临床技能据说是考解剖和实验室操作。各位也可以多看看这些方面的东西。如果是报我们文献专业的,那就庆幸吧亲,写篇作文就ok了。

第四

有一本书叫做中药快快记忆法,大概十块钱左右,认真背的话二十个小时就能把中药全记住了。这本书很好的,我们全班都在用。

中医药大学生党课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我很荣幸能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党员先进分子培训会。在会上,学校老师和党委领导针对《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并结合我们中医药大学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医前景对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讲解,告诉我们如何端正自己的思想,并让我们认清自身的差距。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以及最近对党章的研读,现在我想谈谈自己的学习感受。

以前我曾一度片面的认为,只要不断的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各项活动,,关心社会,就能加入中国共产党,就能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合格的共产党员。但是经过这次认真学习党章知识后,我才知道,我的想法与中国共产党的一贯要求是不相符的,离合格党员的要求还有很大距离。我有很大局限性,需要不断学习来完善自我。所以我会更加努力学习知识,充实自己,以图有能力为社会做贡献。

通过学习,我认识到党的性质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每一个有志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同志,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了解党的性质和宗旨,这是申请入党的必修课,是端正入党动机的前提条件,是立志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必须前提,努力做一名合格共产党员,就从这里开始。

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党章提到的四项基本要求中的第三条: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也是我们党的基本纲领。这一条看似容易做到,其实却是真正的考验我们对党的觉悟。一个共产党员必须时刻树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党除了无产阶级的利益、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共产党员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是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具体表现。因此每个党员在终身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的过程中,都要在思想上想着人民,在政治上代表人民,在行动上为了人民,真正做人民的忠实公仆;在日常工作和学习、生活中,要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的关系,忘我工作,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在对敌斗争中,在战胜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在面临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要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奋不顾身,挺身而出,甚至牺牲个人的生命;在物质利益面前,要做到吃苦在前,享乐在后,公私分明,克已奉公,把方便让给群众,把困难留给自己,绝不允许以权谋私,假公济私,为个人捞取好处,损害国家、集体和群众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要在一切工作中真心实意地想着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认真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批评和监督,处处关心群众疾苦,切实为群众谋利益,甘心情愿地做人民大众的牛,供人民驱使。我们必须把以上思想深深地烙印在脑中,才能全心全意而且真心真意的为人民服务。

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入社会后能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工作中,创造一定的效益,从另一方面来讲,我们也应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尽自己所能去向需要帮助的同学伸出一支援助之手,做到想同学所想,急同学所急,同时也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自觉性,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

通过这次培训学习,我感觉收益匪浅。通过系统学习,提高了我对党的认识程度,以及对党的政策和基本理论的掌握程度。使我更加懂得,我们的党是一个什么样的党,共产党员应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怎样努力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也更加坚定了我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信念。怀着对党无限崇敬和向往的心情,我决心在今后的工作和学习中,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一、以本次学习为起点,进一步提高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觉性。二、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掌握做好本职工作的知识和本领。 三、要加强实践锻炼,以实际行动争取入党。

以前大部分同学包括自己,对党的认识很多时候都停留在感性认识上,通过党课学习,自己思想上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够对党的认识更为全面、深刻,升华到理性的认识上来,确定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政治信念,争取在组织上入党之前,做到思想上先入党。用不了几年,我就将毕业,到那时候,我将全身心投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去,我相信,只要坚定自己的意志,紧密地团结在中国共产党的周围,就能在党的领导下,和我们的人民大众一起,创造出无愧于时代的光辉业绩。

中医执业医师参加培训学习体会


俗语说:打蛇打七寸、治病找病因。那末困扰人们的各种急、慢性颈肩腰腿痛的病因早在60多年前已被xx人老师发现并证实,且采用宣氏疗法(强刺激推拿、银质针、软组织松解术)医治获得了众人注视的治愈率及远期疗效,可在60年后的今天,从国家级三甲医院到基层诊所许很多多的医生还在被影象学所诊断的突出、增生、脊柱、关节变形等等假象所蒙骗,牵着鼻子团团转,采用一些本不该有的医治方法,使得疼痛的患者欲治无门、花钱没效果、越治越没有信心,究其缘由就是由于没有从病因着手医治(不明病因)。再有就是目前病发率急剧升高的三高症,研究也早已证实病由于人体新陈代谢障碍而至,可恰恰很少见到从调剂新陈代谢着手医治三高症的医生和方法,每每见到的就是不问缘由、只治结果的医治方法降压、降脂、降糖等等,其结果就是大家目前面对的、医生和患者都很无奈的现状没法治愈(长时间服药),究其缘由也仍然是没有从病因处着手医治。

20xx年6月26日xx省xx中医执业医师鲁xx来我处学习软组织外科治疼新技术的同时,把有着5年高血压病史的妻子带来,采用从调剂人体新陈代谢为根本的健康清体计划医治两天就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前两天具体血压控制数据在我的说说里边)。一周时间很快就过往了,培训就要结束,夫妻二人这次xx之行都有满意的收获。这已是健康清体计划实施以来受益的N个学员患者,可谓是佳音不断。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鲁xx医生昨晚连夜写了长达三页半的学习心得体会,现将其原文登录以下:

我是来自xx省xx县的鲁xx起初就读于山东省济南市卫生学校,毕业后在家开了一间诊所,由于技术太差,后又就读于xx高等医药专科学校,毕业后参加村卫生室工作,一直从事医治颈、肩、腰、腿疼痛十多年,大有很多收获,同时也有很多的不足的地方,而又屡次外出到处学习,都没得到真实的疼痛技术改变,大多是骗人的地方多,后在群聊时发现了一个xx疼痛速康网,好奇地点进空间一看,见全国有很多人往学习筋膜压揉疗法,也包括我们xx的医生黄国江,最使我感慨的是江苏淮安的陆医生8年的高血压也治好了,由于自己和老婆没有良好的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我老婆得了高血压、肝胆总管结石、颈腰部疼痛、腿麻痹,而我自己也有腰部反复疼痛多年,在医院体检时很多指标不正常,甚么血脂高呀、脂肪肝等,我想我整天给他人看病,结果把自己都治出病来了,自己都不健康了,怎样往给他人治病呢!因而就打电话咨询秦老师,也讲了我老婆的高血压情况,秦老师就说来学习软组织外科学的同时,可以把老婆一起带来免费医治,经过一个月的思想斗争,渐渐有了决定带上老婆往试试的心情,随后我就定好了往秦老师那里的车票,26日早上当我到了登封市,就打电话联系秦老师,秦老师叫我打的士到xx亚健康防治研究基地,我到达亚健康防治研究基地时,秦老师已站在门口等后,当我第一眼看见秦老师的时候,被秦老师的气质所感动,身体健康、不胖不瘦,当时心里就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后来在学习中才知道秦老师当了二十多年的外科医生,由于受软组织外科学开创人xx人老先辈的影响,才放下手术刀,全力研究软组织外科学和创办xx亚健康防治研究基地。在这里学习的同时,秦老师就给我们开始了七天的健康清体计划,天天测血压、测健康指数,给我们制定了健康营养餐,还讲授了怎样科学饮食、怎样科学锻炼、怎样休息等,经过几天的健康清体计划实施,我老婆身患五年的高血压历来时服药后的161/114mmhg减到了今天(停药5天)的127/84mmhg,这让我太兴奋、太吃惊了,当初的疑问全都打消。

我们来这几天正遇上周末,秦老师都没休息,面对面,一对一的不厌其烦的给我讲授软组织外科学的解剖,改良式银质针和传统银质针的医治比较,和泥健康系列医治亚健康疾病的优点,筋膜压揉法和传统推拿疗法的不同,除理论学习外,每天都有临床实践,这是和在别的地方学习的最大区别。期间还抽时间带我们往游玩少林寺,爬了五岳当中嵩山,在这学习的几天里,秦老师用自己的射频激光疼痛速康仪治好了我和我老婆的颈腰椎病,经过秦老师指导、公道运动我老婆的右边下肢麻痹症状也已基本消失。这些都让我我发自内心的感谢秦老师,使我也学会了不断的提示自己要科学饮食、科学养生,必竟人的一生不求甚么,只求健康,健康高于一切。

一晃七天的学习时间很快结束了,我们将出发离开老师,我想这次来秦老师这里选择是正确的,有了这盏指明灯,我有信心把软组织外科和健康清体计划这两项技术学习好、宣传好,让我身旁有六高一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血粘、高体重、高度疲惫、免疫力低下和慢性疼痛)的病人在不注射、不吃药的情况下康复。

这里再次感谢秦老师生活中无所不至的关心和一丝不苟、不厌其烦的手把手教学,让我感悟很多、收获颇丰。

中医美容理论的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早在先秦时期,就有了中医美容的萌芽。逐渐发展到今天,已经趋于成熟,各种技能方法与技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多朝代的史书上或各种古代医学书籍上都有较多的记载。我国生活美容和医学美容相互促进发展,构成了中医美容的悠久历史。从远古的最简单的美容方法开始逐步摸索,前进取得了无法比拟的成就。由此也可以看出中国科技水平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中医美容有历史悠久,时间丰富,对生活美容的介入,有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具有整体观和辨证论治等特点。有多种美容方法,如:食膳美容,针灸美容,推拿按摩美容,气功美容等方法,可见中医美容的多样性。中医美容还分为多种临床学科,有皮肤美容,眼科美容,耳鼻咽喉科美容,内科美容等,可见中医美容的兼容性。

学习了中医美容,不仅对中医的一些基础理论有了初步了解,还掌握了一部分美学和美容学的知识。这不仅对今后的生活有帮助,而且对临床医学的学习也开辟了一条新道路。中医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中医美容更是一门要求技术精湛的学科,学好中医美容,会对我有很大的帮助。

以后还会学到中药美容的知识,要求掌握的知识会更谨慎,精准。在这短短的半学期学习到的虽不深,但是已经激起了我的兴趣,

,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的水平更上一层楼。

1. 简述中医美容的历史延革

2. 中医美容方法有那些?

3. 请叙述两味美容中药的性味,攻效,主治,并结合临床实例谈谈自己的体会

4. 列举瘦身常用穴位并说明其体表定位与操做方法

5. 如何理解中医美容学的基本理论特色并举例说明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