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数学百天复习“两步走”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很多人都有写心得体会的经历,写心得体会为了更好的记忆,也是为了可以把这些感悟都记录下来。心得体会书要如何规范的书写呢?有请驻留一会,阅读小编为你整理的高考数学百天复习“两步走”,相信你能从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内容。

南开大学博物馆专业04级高考数学成绩126分

当高考倒计时牌还剩下“100”的时候,手里依然还拿着不甚理想的数学成绩,很多同学会问:“还来得及吗?”对此,南大博物馆专业的王冰说:“还来得及!只要你愿意!”

根据自己去年的复习经验,王冰建议同学们把最后一百天,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为“夯实基础”,后一部分为“冲向目标”。两部分的时间长短,由同学们的基础知识扎实的程度来决定。基础较好的同学可适当缩短第一部分时间,基础稍差的同学可适当延长。

夯实基础阶段的工作有两个:一是再次熟悉公式、定理、常见简易算法等;二是查漏补缺,比照自己反复错的题型、总也弄不清楚的内容,进行重点突破、反复练习,建议大家在这个时候多练一些模拟试题。需要提醒同学们的是,这次对基础知识的梳理极有可能是同学们在考前最后一遍的识记过程,希望能够引起同学们足够的重视。

冲向目标阶段的内容相对比较多。有了比较扎实的基础,见过了足够多的模拟题,在后一段复习过程中,王冰建议大家以练习真题为主。推荐大家以下十套真题:天津市自主命题的两套试卷、近五年全国卷、近三年北京卷。在做题时,王冰希望同学们能够以高考的时间长度和要求来要求自己,而做题后的核对过程较之做题本身更为重要。《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以下简称《五·三》)这本书同学们应该都有。建议大家最好能够用《五·三》的答案来核对自己的试卷,并严格按照得分标准给自打个分数。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改正错误,这一点不用多说;清楚在高考判卷过程中,什么样的题型,答案与过程要写到什么程度才有分可拿,这一点更加重要。王冰说,在去年高考中,周围很多同学就因为在大题中跳了步骤,而丢了分数,非常可惜。所以一定要重视过程。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高考英语复习要点-熟能生巧


刘正臣 上海交通大学,高考英语成绩124分

高考是许多人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如何理性地对待这一挑战是打赢这场攻坚战的关键。作为一个过来人,刘正臣认为,高考前的一百天是重要的复习时间,特别是针对英语学科,应抓紧时间查漏补缺。

先从阅读题说起,英语阅读,首先要把握一个原则:阅读一定不要过分加入自己的主观思维。做阅读题时,可以加入适当合理的联想,但大多数情况下,要在原文中找到相关的词句再做出判断。有的同学觉得自己词汇量不大,会影响对阅读题的理解。不过在刘正臣看来,加大词汇量固然非常有必要,可以利用最后的一百天集中记一些常见的单词。但在高考阅读中,没有必要死抠词汇,非要把每一个单词都弄明白。只要不影响对文章的整体理解,有几个生词不认识也没有关系。所以,绝不该让词汇成为一种心理障碍!只要整体理解了文章的内容,阅读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最后说一下有关听力的复习。在最后一百天中,刘正臣建议同学们坚持多听,这样才会在潜移默化中领悟思路。一旦领悟之后,同学们就可以将听力按其内容或问题分成几个大类处理,做题对号入座地整理思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能完全听懂并且马上做出反应是件困难的事,其实只要注意语段中的关键词,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刘正臣说,英语作为一门语言的学习,必然要求同学们狠下工夫,无论阅读、完型、作文还是听力,都出不了熟能生巧的范畴。即使有捷径可言,也是在实践的基础上发现的。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课异构有感


《走一步,再走一步》同课异构有感

蔡水英

上周河南省初中教育专业委员会举办了第一届课堂教学研讨会同课异构活动,旨在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型教学关系,改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变革教学组织形式,创新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开始的网上录像评选,到在新乡一中的现场展示,我们学校作为理事单位全程参与。我作为评委之一就《走一步,再走一步》这一课共听了十遍,相同的课文,不同的老师选择的切入点,自认为的教学重点,采用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各不相同,真正体现了的丰富性,从不同的方面也让与会的老师得到了启迪,尤其是活动的最后省教研室语文教研员丁老师的评课更让人受益匪浅。

首先我们进一步明白语文课程是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这是语文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显著特点,因此上课的老师都注意到了文中父子对话的解读,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揣摩推测其心理,从而采取恰当的朗读语气,让语言文字自己告诉学生,不是老师贴标签式的告知。大多也都注意到了其中标点符号的变化,尤其是对反映文中“我”情绪变化的感叹号到句号之间的转换,让每个学生自己感受到,当我被困悬崖恐惧无助时,看到爸爸到来时的激动欣喜,但我想到爸爸是一个粗壮的中年人,他爬上来估计也不会有什么作用的怀疑失望,以及后来父亲让我自己下来时的大哭怒吼,最后终于在父亲的引导下走下悬崖,投入父亲怀抱的啜泣,进而获得巨大的成就感,这样一个复杂的心理历程,都是教师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品味出来的,让学生感知到文中人物心理的成长过程。这一点是我们今后的课堂教学要发扬的。让学生自己读,而不是老师直接告知,学生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学习者,而不是配合者。

第二关于字词教学的方式要更科学,上展示课的老师大都采用了预习检测的方式,让学生单个或者集体读字词,一般就是一到两分钟就一闪而过,有些同学在读课文时照样读错,也就是这一块的字词积累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老师的参与作用没有体现出来,没有结合具体的语境和文化内涵,指出这个词应该怎么写,怎么读,更没有让学生动笔写一写,因此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可能我们后来再听写时一遍又一遍,学生还是没有真正掌握。但是丁老师举个例子说,“食不果腹”中的"果"是充实填饱的意思,整个词语是指吃不饱饭,生活贫困,而不是把食物包裹在身体外面。再如"再接再厉"的"厉"字最容易写错,我们可以介绍一下有关的典故,韩愈巧遇两只公鸡用嘴相互争斗,为了增加杀伤力,把嘴在地上来回摩擦,然后再开始战斗,如此反复叫再接再厉,后来比喻工作或学习要继续努力,而不是再次接受鼓励的意思,这样可能学生就记忆深刻多了,在这里体现出了语文的价值。

第三学习目标不是学习任务。学习目标的设定,依据是核心素养及课程目标,同时要考虑学生的需要,考试的需要,学生学习的起点和能力的培养,我们应更多地站在学生学的角度上,不是站在老师教的角度上,真正明白学生的主体地位,老师的主导地位,老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指导者,帮助者,要从语言、思维、文化、审美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引导。具体到我们地现代文阅读也就是要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进行探究,即本篇文章写了什么(整体感知)?为什么写这些(质疑探究)?作者是怎么写的(文章的具体写法)?为什么这样写(文章局部的赏析)?像《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作者莫顿亨特爬悬崖被困,在父亲的引导下脱困,从中获得人生的启迪。作者通过八岁时的一件小事来反映一个比较大的人生感悟,叙议结合,以小见大,具体形象。作者用倒叙的方式,按时间顺序一步一步从正面、侧面描写出我的心理变化历程,从犹豫不决——渴望——恐惧——毫无信心——有了信心——信心满满——有巨大的成就感,都要让学生从语言的品读中自己感悟出来。但是考虑到学生的起点,我们又不能面面俱到,我们可以一节课抓一个点,当时一个老师要学生从多角度评点文章,要求从题材、内容、顺序、结构、人物描写、人物特点等方面入手,就显得有点儿大,忽视了这篇课文是七年级上册的课文,学生这些方面的文体知识还不很熟悉,就不可能进入深入的探究,所以影响了课堂效果。作为语文老师要先素读课文,就是不看任何参考资料,重视阅读的过程,真正体验学生的学习需求。先看标题,再读课文,把课文读到一到三遍,再有哪些不懂再去看教参,考虑我们要让学生收获什么?学生收获最大的课才是真正的好课,这也是课堂上的每一项活动的出发点,让学生学有所得。

第四要关注课文中的每一个细节,如今年的部编教材,预习指导性强了,自读课文有批注了,注释更详实了,思考探究更接地气了,课后练习更具有针对性了,这些都是宝贵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把这些文中出现的信息,串成为我们教学服务的线索。比如《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自读课文,有旁批,有注释,有一些预习指导,我们就不应该把它当成讲读课文,只是帮助学生梳理有价值的信息,让学生自己去理解课文,如课下注释显示本课原题为《悬崖上的一课》,我们可以引导学生比较哪个标题更好?标题中的逗号有什么含义?我们大多关注的文本中的细节,但却没有人注意标题当中的逗号暗含节奏的缓慢,过程的艰辛。标题是文章的灵魂,这样的重要细节是不能被忽视的。

一篇文章暗含的信息非常丰富,比如本课的伏笔,照应渲染等都可以成为我们探究的对象,具体从何入手?需要语文教师发挥智慧,对文本进行职业化的解读,郁达夫说:“一粒沙里看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篇课文在众多老师的解读中体现着深刻的内涵,让更多的老师看清语文教学的方向,有这样的活动真好。

初中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书笔记


《走一步,再走一步》是莫顿亨特写的,是初中的一篇课文。学了这篇课文,我们要怎么写笔记呢?下面是小编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初中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书笔记,一起来看看。

初中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书笔记篇一

读了莫顿亨特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之后,我深有感触,我知道了生活中,即使是一件小事,也会蕴常着丰富的人生哲理。

文中的我从小体弱多病,是在母亲的倍加呵护中长大的,当听到我的好朋友叫我去爬山,我表现出来的胆怯和犹豫,说明了作者的孱弱,因为作业的孱弱,藐视他,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没有人能够给他真正的快乐。

作者和其他孩子来到一处空地时,那座悬崖就耸立在空地的另一边。他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作者的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写出了悬崖在作者眼中是极高的,虽然只有二十米高。

一个孩子接着一个往山顶上爬而作者却落在最后,当时作者全身颤抖,冷汗直冒,心也咚咚直跳,充分地写了作者当时的胆怯和害怕。

当作者看到其他伙伴都爬上了山顶,要吃崖顶沿着一条迂回的小路下山回家时,他软弱地哀求他的伙伴不要丢下他,但他们还是丢下他走了,就连他最好的朋友也走了,只留下他一个人在那里啜泣。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作者在一片寂静中,伏在岩石上,恐惧和疲乏使我全身麻木,不能动弹,但正在作者特别无助的时候。他的父亲来了。父亲见到我之后并没有责备,而是带着安慰的口气说:完饭做好了,下来把,孩子。而我却恐惧地说:我下不去了,我会摔死的。

作者父亲带着鼓励和安慰的口气说:不要想着距离有多远,你只要想着你是再走一小步。你能办到的。我父亲的话不仅充满安慰,还告诉了作者战胜困难的方法,战胜困难需要的是信心和成功的体验。

我每次只移动一小步,慢慢爬下悬崖。正是每次是移动这一小布才把困难一点点分解,才使作者战胜了困难,也为作者以后战胜困难提供了信心和方法。正因为那一次爬悬崖的经历,作者从他父亲那里学到了自信,学会了克服困难以及实现远大目标的办法,学会了让自己放松、让自己快乐,从此他便得坚强、乐观,勇于并善于进取,最后,成为了一位作家当你遇到困难时,要想着眼前的一小步,把困难一点点分解。最后战胜它。

初中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书笔记篇二

正月初一那天,太阳刚刚睁开它那朦胧的眼睛,而我,仍在梦中徘徊着。突然,传来一陈睛天霹雳──起床啦!吓走了的美梦,惊醒了我。我正纳罕着是谁呢?原来姐姐在催我起床去烧香呢?

我们全家坐车来到一座山脚下,那座庙就算立在这座山顶上。天哪!如此高的山,对我来说,简直是高耸入云,比登天还难呀!妈妈说:在登山过程中,无论多苦多累,都不能抱怨,否则会不灵的。我紧记着妈妈的训诫,一路上,没叫过一声苦。我走呀走,走呀走,好不容易熬到了半山腰上,我再也坚持不下去了,真想好好的啜泣一场,可我还是忍住了,但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冬冬直跳。

我往下凝视自己走过的路程,顿时感到头晕目眩,心惊肉跳。我害怕极了,上帝啊!我还要走这么漫长的路程吗?我会坚持不下去的,神啊!仙啊!帮帮我吧!此时,我大失信心。爸爸似乎看穿了我的心事,便鼓励我说:婷婷,可千万不能半途而废呀!老师没教过你坚持就是胜利吗?孩子,不要想着路程有多远,而要着眼于最初的一小步,走一步,再走一步,把天大的困难分成一个个小困难,直到抵达胜利的彼岸。孩子,有信心吗?我信心加倍,有!那洪亮的声音,仿佛整座山都听到了。

走一步,再走一步,我心里默默地念着,小心翼翼地走好每一步。终于,我到达了目的地,我成功了!胜利了!接着,我们拜完香,又沿着这条迂回的路下山去。

爸爸那一番话,将影响我一生!令我受益匪浅!

初中课文走一步再走一步读书笔记篇三

我学习了美国作家莫顿亨特先生写的《走一步,再走一步》一文,它给了我很多启示。

文中,作者通过叙述亲身攀崖的经历,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在困难面前不应该畏难却步,而要冷静分析困难,化解困难。一步一个脚印循序渐进,这样就能积小胜为大胜,促使困难得以解决。

特别是父亲的那种对小孩的教育方式:当眼看小孩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作为一个父亲,他没用最直接的方式去帮助小孩脱离危险,而是用了一种对小孩成长有帮助的方法鼓励。当小孩遇到困难时,父亲鼓励小孩自己去独立克服困难。也正是因为这样,事后亨特自己也学到了不少;反之,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只是爬上悬崖把亨特抱了下来,那亨特也不会从中悟到什么,反而更加强了对父亲的依耐性。也是从这一点,我很钦佩这为伟大的父亲。要是把这种事情放到现在的父母身上,可能大多数的家长只会选择一种方式,那就是自己亲自上去抱。这就是父母和父母之间的不同。我认为这个道理还适用于更多方面。

比如,我们学习,总是要从小学学起,然后再一级级往上升,课程跟着由简单变难,直至大学,甚至更高等的学府。没有人一生下来就是天才,可以只读大学的课程,而不学一些比较基础的课程。学习就像是马拉松,是急不来的。

这就是我读《走一步,再走一步》的感受。

学习高考《考试说明》心得和高考复习策略


今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高考改革方案的第一年,我省所有科目首次实现自行命题。与往年相比,今年高考最大变化在于绝大多数科目都设置了选考题。08年12月底,家长关注的2009年福建省高考考试说明正式出台,对语文、数学、英语、文科综合和理科综合各科的亮点、考试范围、试卷结构和试题难易度比例作了详细规定。
化学考试范围分为必考内容和选考内容。其中必考内容涵盖必修模块化学1、化学2和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必考内容包括化学科学特点和化学研究基本方法、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常见有机物及其应用和化学实验基础等五个方面;选考内容涵盖选修模块物质结构与物质、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考生从中任选一个模块考试。
2009年的《考试说明》在内容、题型、分值等方面均没有太大变化,仍然强调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的考查,在新课程下化学试卷的命题特点如下:
(1)依据《课程标准》命题,考查核心知识、主干知识
试题立足基础,测试考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涉及到的考点均为高中新课程核心知识和主干知识。
(2)体现三维目标,关注化学观及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的考查
试题关注高中生是否具备应有的化学观和价值观(如元素观、分类观、微粒观、转化观、守恒观、动态观、绿色化学与可持续发展等),注意考查化学研究基本方法的掌握(如实验验证和探究的方法、 (3)呈现模块功能定位,必、选考试题各显特色
必考试题中有关必修模块的内容,在选修模块中没有再进一步拓展延伸的部分要求较高,如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周期表等;有再进一步拓展延伸的部分要求较低,如有机化学基础、原子结构等。必考试题中有关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的内容,其要求按选修的要求设置,全面涵盖必修模块中相关的内容,如电化学、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热化学反应、电解质溶液、离子反应等。选考试题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要求高,除了必备的知识体系外,还注重考查对知识内在联系的深层次理解能力,运用相关知识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断能力以及吸收、整合、加工信息的能力等。


第一,回归基础抓教材
教材是考生获取知识和方法的最原始载体,考生一年来的练习、考试题和将要做的高考题,都是改变情景和知识的呈现形式, 第二,回归基础抓题型
高考命题各学科题型相对稳定,题型是考查知识和能力的载体。高考命题始终坚持重点知识重点考,重点知识不回避,重点知识变换方式考。各学科重点知识和能力的确定要依据《考试大纲》如化学学科中的知识要求为理解或掌握、综合运用等知识内容和四种能力要求。化学学科主要做好注重理论概念知识,突出物质推断题型,突破实验设计与评价题型
第三,回归基础抓弱点
通过高中学习和历次考试,每一个教师和学生都应该知道自己的班级学生在哪些方面还存在薄弱环节。 第四,回归基础抓答题细节
习惯决定命运,细节决定成败,这句名言对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要有真实的体验,让学生将每一次考过的试卷拿来进行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许多试题的失分并不是因为不会做,而是因为答题习惯和答题细节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审题读题不仔细、回答问题不规范或不全面、学科用语不准确、答案涂写不到位、选择题答案从试卷向答题卷转移错误、基本概念和术语出现错别字等一些细节把握不好和不良习惯导致失分。建议考生将已经做过的每一学科试题出现以上错误统计出来,就会发现这样的失分在每一次考试中四个学科总分不会低于20分。并且在这一个月的复习中下决心有意识地改正答题过程的不良习惯和认真对待答题细节。


一、考试成绩情况
本次参考人数310人,平均分55.10分,最高分92分,最低分6分,优秀率(85分以上)2.26%,及格率39.0%。
二、试卷特点:
试卷的命题充分体现了以能力立意为核心,在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注重对化学学科主干知识、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考查的命题要求。充分体现了《考试大纲》中对各种能力的考查要求。
试题考查主干知识的覆盖面较大。如:全卷(化学部分)考查的知识点,均以中学教材中的重点内容为载体,突出了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考查。试题注重传统试题的推陈出新,对教学和备考注重基础、培养能力有良好的导向。试题注重简单计算及推断能力的考查,考查了考生定量解决化学问题的能力。突出了对创新意识、设计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加大了实验内容在试卷中的分数比例,强调了学科内知识的融会贯通,注重对实验技能素质和基本实验知识的考查。注重化学学科思想及的考查(如试卷第7题出现了今年《考试说明》中新要求的内容,即要求学生了解化学科学的特点和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突出新教材新增知识点的考查,也是新高考中对新教材考试的方向。此次考的都是必考内容,很多内容出自化学反应原理这一本书,选修未列入。试卷结构和题型设计合理。 三、学生答题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对基本概念、基本化学规律、掌握不够扎实,知识单一,学科思维、知识网络未能形成。
2.获取、处理信息能力、实验基础操作和基本技能较差、实验综合能力差。(这跟实验未进行专题复习有密切关系)
3.审题能力较差,题目要求没看清楚就作答或不按要求答题而失分,化学用语掌握不好,书写不规范失分。
4.文字语言表达不够规范、严谨,化学术语的使用差,回答的内容往往答非所问、言不及题,词不达意。
5、粗枝大叶,丢三落四,如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不是忘了写物质的凝聚状态,就是反应中的可逆符号没写,或是反应热的符号写错,或单位没写或写一半,说明学生的知识巩固不到位。
四、今后复习教学工作建议:
1、进一步认真组织学生学习高考考试说明,深入思考,领会高考要求,及时调整复习计划和复习方向。
2、回归课本,夯实基础,抓好学科主干知识复习,引导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网络(特别是对于B班学生)。对于一些年年必考的热点主干知识〔如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准及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量的推断与比较;氧化还原反应;
(4)突出化学学科特征,考查化学实验探究能力
新课程的高考化学试卷加大实验试题分量,在考查学生化学实验探究能力方面做了积极探索,体现了《课程标准》中强调的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学习运用以实验为基础的实证研究方法,初步学会物质的检验、分离、提纯和溶液配制等实验技能,能够独立或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记录实验现象和数据,完成实验报告,并能主动进行交流,初步认识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数据处理等方法在化学学习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5)关注化学与STSE的联系,体现学科知识的综合性和应用性
试题关注考生是否了解科学、技术、社会的相互关系(如化学与生活、材料、能源、环境、生命过程、信息技术的关系等),了解化工生产中遵循绿色化学 (6)以三基为载体,突出考查能力
试卷整体思维容量大,体现学科知识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关注学生接受、吸收、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关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关注学生运用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的能力。
针对新课程高考考试内容、难度和题型的调整,结合学生的几次月考和省第一次质检所暴露出的问题,备课组制定了下面的三轮高考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按照:
基本概念元素化合物金属、非金属(卤素、硫、氮、硅)基本理论(物质结构、化学平衡、电解质溶液)有机化学化学实验的顺序进行,把化学计算串到各部分当中,同时不断渗透一题多解思想及计算技巧,逐步提高运算能力。
第二轮复习:
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如有机、无机推断专题总结,阿伏加德罗常数,离子反应等内容。并整理一部分题目当堂完成,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和速度,加强易错点、失分点的练习。而化学实验的复习则应注重思考方式、基本模型的建立,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第三轮复习:
5月初至6月初主要进行综合训练,查漏补缺。学会整理和归纳错点、疑点、盲点,并进行应试技巧、答题规范训练,不要题海战术,要挖掘精品题,以点带面。同时要克服思维定势,杜绝盲目做题。
3、培养综合素质和能力,特别是获取、处理信息和思维能力。要引导学生学会用化学视角、化学方法去观察、思考日常生活、生产、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典型问题,将所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并应用于新情景、解决新问题,学以致用。
4、加强实验题特别是探究式的实验的复习和演练,注重提高学生分析实验和设计实验能力的提高。从实验原理、实验步骤、实验条件、实验现象、实验结论(数据)、实验注意事项、实验所使用的仪器、实验误差分析等几个方面对课本中出现过的演示实验、分组实验进行全面地复习,引导学生多思考、多拓宽思维。如掌握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一种仪器的多种用法以及一些仪器的灵活运用等。培养实验能力,加强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化学用语的准确性, 4、加强模拟训练,提高学生审题及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解题的迁移能力。
5、重视答题训练、狠抓规范。既要注意指导学生学会审题、解题,更要重视学生答题规范的要求。化学式、电子式、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等这些重要的化学用语,要求书写准确,减少不必要的失误,将能拿的分全部拿到手。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