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英语没有秘诀——我这样通过了英语八级

每个人的想法和观念都不一样,你觉得是错的事,别人不一定觉得。体会心得一般分为学习体会,工作体会,教学体会,读后感,观后感。小学中学阶段有一项重要的写作训练就是写心得体会,心得体会比较多地倾向于个人的主观感受和体会,心得体会的内容具体要怎样写呢?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学英语没有秘诀——我这样通过了英语八级”,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我是一名大四学生,来自一所财经院校,专业是会计。但大概是因为我天性对数字不敏感,不想一辈子跟数字打交道的缘故吧,我从一开始就不喜欢会计这个专业。我认为自己是学文科的料,学经济我肯定学不通,也不愿意去学。

从大一开始,我就下定决心要考研,并且要考上一个名牌大学的文科专业,但要考上研究生,肯定要有自己的优势科目,才可能考上。我高考英语128分,不算很高,但在五门功课中分是最高的,我于是下定决心一定要把英语学得十分优秀,不达目的绝不罢休。

我首先从阅读着手,买了一本南开大学的《英语快速阅读》,就是从那本书里,我看到了王跃同学介绍自己经验的文章,我知道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坚持每天拿出一小时来阅读。这段时间总是我注意力最集中的时期,我不断地告诫自己:一定要心无旁骛,才能读懂,理解这篇文章。这段训练阅读能力的时间是艰苦的,但也给我带来了很大的收获,我的阅读速度飞快提升,理解能力也随之上升。我看文章时先是把握整篇的脉络,理出主题句,然后分散理解细节部分,这样从整体到局部的阅读,使我能理解90%以上的文章内容。

阅读能力的提高体现在我看的书刊的种类上。大一时,我看《21st century》,《beijing review》,到大二时我觉得它们的难度太低,开始看《time》,《 fortune》,《readers' digest》这些英美报刊,越看到后面,越觉得轻松。大一时买的两本看不懂的英文小说:《英国短篇小说选》、克里斯蒂的《侦探小说选》,到大二时翻出来看,已是看得津津有味,大三开始看英文长篇小说,最喜欢的是《gulliver's travels》与《gone with the wind》,觉得这两本书写得极精彩,对两位作者也十分崇拜。大三下学期起,我开始壮着胆子看莎士比亚的剧本,觉得很难懂,到后来也渐渐熟悉了他的风格,也自如起来。

在积累词汇方面,我一开始时是和阅读结合在一起记忆的,往往是看一篇文章时,见到生词就记在笔记本上,阅读量越大,积累的词汇量就越大,词汇量大又促进了阅读能力的提高。不过到后来,我觉得这样积累的速度太慢,就开始背那本《牛津英汉汉英高级词典》,把那本书画得“满目疮痍”,后来,那字典放在自习室时被人偷了,着实让我痛苦了好一阵子,我已经对它有感情了。在大三时我就报考了专业八级,为了准备这个考试,我买了一本俞敏洪编的蓝封面的《gre词汇大全》,从a背到z,背得烂熟,最后却因为大三不准考专八而被取消了考试资格。考试没考成,词汇量却急剧膨胀,大三下学期我的词汇量估计有15k,但现在估计只有12k了,那是因为集中准备考研的半年里几乎没摸过英语书,忘掉了许多单词。

听力本来是我的弱项,我中学时从未听过英语,大一下学期听说voa有个special english节目,适合初学者听,谁知一听到时,觉得速度很快,而且没几个单词懂的,这时我又采取了阅读时的方法,把听不懂的单词,根据其读音,记在纸上,然后到牛津字典上把它们找到。每一次找寻都有一种探险似的感觉。我还记得boycott这个单词,我根据美语的读音,记在纸上的是boycut,我虽然猜到了它的意思是“抵制”,但找到这个正确的单词还真是颇费一番周折。我通过这种方式,大概记住了七八百个voa新闻英语的常用词汇,对听英语新闻完全没有困难了。到转到听standard english后,听各种英文专题报告已没有任何困难,就在这时,我开始喜欢英国英语,开始听bbc,整个提高的过程大约经过了整整一年,其间历次因为畏难而考虑放弃,但最终还是坚持下来了。

在口语方面,可能在启蒙阶段接受了比较好的发音训练,我的发音比较清晰,由于学校的条件限制,并没有怎么参加英语角,但口语依然比较流利,可能与对词汇、句式的熟悉程度有关吧。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扩展阅读

清华“英语神厨”抖秘诀:学英语就像“刷牙”


英语四、六级皆以优秀通过,托福630分,对于许多大学生来说都并非易事,何况是一个被迫辍学、高中还未念完的打工仔,而张立勇却做到了。很多人戏称他为“馒头神”,然而“神”从何来呢?在采访中,令我们印象最深的是他对于英语学习的执著与坚持。

在谈到他学习英语的经验时,他笑说英语学习的过程就像刷牙的过程,不断在重复着,但就是在这不断的重复中,让他对知识的把握和理解更为巩固。

“馒头神”还提到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要让自己始终对此保持兴趣、保持信心,并要形成一种习惯。同时他还强调了开口说英语的重要性,“馒头神”说自己其实是一个性格比较内向的人,不太善于交际,但要学好英语,除了基本功扎实之外,实战的演练也相当重要,这就像你要刷牙,就必须把嘴张开,不然光有牙膏和牙刷也没用。

对于“馒头神”来说,清华大学本身所营造的这种学习氛围就对他起了很大的帮助,从一开始的不敢开口,到后来逐渐将英语口语带到了食堂,这一变化为他提供了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也为他英语能力的提高加了一股催化剂。“馒头神”这套独特的刷牙论,相信为众多在学习英语时感到头疼的学子们提供了一个生动的例子:只有坚持不懈、勇于实践,才能真正学好一门学科,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馒头神”说,他学英语从来不背字典。北京城就是本“活字典”,mobiledictionary,比如说电梯里的nosmoking(禁止吸烟)之类的,他看见都记。他认为学英语就是“勇敢者的游戏”,最重要的是放开胆子,开口说。当初他去清华的英语角练口语,同学都不知道他是民工。知道后,他们都非常吃惊。

客串记者采访清华留学生

虽然只是清华大学食堂的一名工作人员,“馒头神”谈到清华却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说,清华的学术氛围为我的学习提供了天时地利。高中辍学之后,他被迫到广州打工,在工作中他深深地感觉到“书到用时方恨少”,现代社会人要有所作为,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积淀。他告诉自己,一定要学习!从何学起呢?找工作过程中的频频碰壁使他感受到,英语非常重要,于是,他决定从英语学起。几番周折之后,“居心叵测”的他终于进入清华大学食堂工作。

张立勇告诉记者,他不希望自己再被称为“馒头神”,“到清华做厨师是为了有一个学习英语的环境,我本人对做馒头并没有特别的偏好,做出的馒头味道也就那么回事,因此‘馒头神’其实是名不副实的。”

“馒头神”说,去清华,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学习!他说,环境对人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在清华,你会真真切切被那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行胜于言的做人原则所感染。英语协会、名人讲坛,他千方百计抓住任何一个机会练习英语,他甚至客串记者去采访清华的留学生,对于性格内向的他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和障碍,这也许能为眼下高考失利的线下生们带来更大的启迪吧。

“馒头神”的奋斗历程

喜欢英语和清华无关

张立勇和千千万万农家子弟一样,做过考大学“跳农门”的梦。读中学时,他的成绩非常好,初中总是前5名,高中时也算中上水平。但高二时,望着四处漏雨的土坯房,望着终日为他和弟弟妹妹的学费而发愁的父母,他决定中断学业,出外打工。

当他第一次走出赣南山区崇义县小山村时,妈妈在洗得干干净净的帆布背包里装上了十几本高中课本,说:“爸爸妈妈对不起你,没让你上完高中念大学。”张立勇说:“别难过,我只是暂时把上大学的梦往后推。”

他南下广州,先落脚在一个竹艺厂,一天12个小时在流水线上。不久,他进入一家中外合资的玩具厂,这里的玩具都销往国外。订单是英文的,纸箱上的字是英文的,标的尺寸也是英文的。弄不懂这些外国字,玩具的尺寸、颜色、填充物要多少等等,都无法确定,更无从下手。

我学物理的秘诀


[廖旭红,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01级学生,毕业于福建省上杭一中,高考总分:724分]

我偏爱物理,因为我生于农村,农村落后的耕作器械,让我萌发了以后成为工程师的梦想。因此在未学物理前,我就对物理抱着很大的兴趣。

学习物理我不喜欢大量作题,因为物理题都是对知识点进行考察,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正确掌握。如力学里的摩擦力,考的就是物理概念,必须要把握如下几个条件:

1) 两个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2) 接触面必须是非光滑的;

3) 两个物体接触面间必须有正压力作用;

4) 两个物体必须有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

结论就是:以上条件如果不满足其中任何一个,摩擦力就不存在。

还有摩擦力的作用定义:阻碍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所以,只要我见到与摩擦力相关的题,都会紧紧围绕这几个方面来考虑。如“一个木块沿竖直的粗糙墙壁下滑(忽略空气阻力),请问它是否受到摩擦力的作用?”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接触面间正压力不存在,其它就不用考虑了。

我高中时,最喜欢的便是高教出版社的《高中物理读本》,因为它讲解知识更深入,不会让我一知半解,让我学习看书时有满足感。平时有空时我就翻翻书,对概念进行体会,研究物理现象,考虑物理条件,想想如果我是老师会怎样考学生——无外乎几个知识点而已。对概念的“抠”让我发现了一些书上的许多问题,如有些定义不确切。有一回,我在一本书上发现这样描述匀速(速度)运动: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相同的位移。当时我就想,如果我让两个物体,一个速度始终不变,一个时快时慢,只要我调整好速度,就可以保证在某段时间内,让两物体通过相同的位移。那谁是匀速运动呢?答案是显然的。也就是书上说得不够准确。我觉得应说“任意相同的时间”,当时特有成就感。

所以学物理,我认为关键在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对基础概念的理解。题做得多,也只是治标不治本,也有没见过的题,到时还是碰壁。与其抓题、压题,不如踏踏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到时把所学知识点调出来,挨个分析,运用自如。

学英语怎样才能事半功倍5大秘诀


一.句子比单词重要

中国人学英语,最常用的方法是背单词,甚至有人以能背出一本词典为荣,但是词典上的解释是死的,语言的运用却是活的,机械的理解会造成很大的误解。词典不是最重要的,关键在于语境。可以说,单词没有多少实际运用的价值,机械记忆的单词量再大,也不会真正提高你的外语水平。要养成背诵句子的好习惯,因为句子中既包含了发音规则,又有语法内容,还能表明某个词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特定含义。

不要学“古董英语”。任何语言都是活的,每天都会发展,学习陈旧的语言毫无新鲜感,而且基本无处可用。不鲜活、不入时、不风趣幽默的语言不是我们要学的语言,多读外文报纸、多看原版影视作品才会有助于补充新词汇。

很多人以为,把单词拆成一个个字母背熟就可以正确地拼写出来,其实,科学的方法是把读音、拼写和用法融为一体,同步进行,眼口手脑并用,并把它应用到句子里面去理解。

二、听不懂也要听

练习听力时,许多人抱怨听不懂,因而丧失了听的乐趣,往往半途而废。其实,即使听不懂也是一种学习,只不过你自己觉察不到而已。虽然暂时听不懂,但你的耳膜已经开始尝试着适应一种新的语言发音,你的大脑在调整频率,准备接受一种新的信息代码,这本身就是一次飞跃。

所以切记:听不懂时,你也在进步。

练习听力,要充分利用心理学上的无意注意,只要一有时间,就要打开录音机播放外语磁带,使自己处于外语的语言环境中,也许你没听清楚说些什么,这不要紧,你可以随便做其他事情,不用去有意听,只要你的周围有外语环境的发音,你的听力就会提高。

三、敢于开口

学英语很重要的一点是用来和他人交流,但开口难也是中国人学英语的一大特点。问题出在以下几点:

一是有些人把是否看懂当成学习的标准。拿到一本口语教材,翻开几页一看,都看懂了,就认为太简单了,对自己不合适。其实,练习口语的教材,内容肯定不会难,否则没法操练。看懂不等于会说,把这些你已经学会的东西流利地表达出来,才是口语教材最主要的目标。

二是千万不要用汉字来记英语发音。学习一门外语如果发音不过关,始终不会真正掌握一门外语,而且最大的害处是不利于培养对外语的兴趣,影响下一步学习。现在有人把用汉语发音标注英语,比如把“goodbye”记作“古得拜”,甚至把这种做法作为成果出版,这样做肯定后患无穷。

不敢开口的第三点是怕语法有错。没有具体问题,一般不要去读语法书。超前学习语法,会使你如坠云里雾里,丧失学习外语的乐趣和信心。

而且,语法好比游泳理论,对于没有下过水的人来说,游泳理论是用处不大的。同样,对于语言实践不够丰富的初学者,直接学习语法的用处不是很大。所以,一定要结合语言实践来理解语法,语法是学会语言后的一种理论思考。学语言不存在对错,只要能说出来,意思让人家明白就可以了,不用费尽心机考虑用什么句型,只要能选准一个单词就行。

学口语最好的办法,不是做习题,不是背诵,也不是看语法书,而是反复高声朗读课文,这种做法的目的是培养自己的语感,只有具备了语感,才能在做习题时不假思索、下意识地写出正确答案。而且,当你熟练朗读几十篇课文后,很多常用句子会不自觉地脱口而出,所谓的“用外语思维阶段”就会悄然而至。

四、“盯住”一套教材

现在市场上学英语的材料铺天盖地,这给了大家更多的选择余地,但处理不好也会带来不良后果———今天用这个教材、明天换另一种,学习便失去了系统性。正确的做法是选中一套教材,以它为主,其余材料都作为补充。

教你如何通过广播练习英语听力


现在有很多朋友在练习英语听力时把英文广播作为练习材料,这对提高听力水平是一种很有效的方法,而且因为播音员的口音非常纯正,所以多听广播对培养英语语感很有帮助。在各种英文广播中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之音(voa)是最具代表性的。

但在实际的练习过程中有很多朋友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即尽管可以听懂bbc和voa播放的部分节目,但就是记不住所听到的内容。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在听的过程中我们并没有时时刻刻高度集注意力。所以,如果你真的想记住你所听到的内容,那么:

1. 你要确定你的兴趣是什么,它对你来说值不值得一听。

2. 真正用心听,集中精力听那些你想记忆的重要信息。

3. 不要把精力放在个别单词上,一定要听文章的全貌。只要你抓住了全文的意思,听不清或听不懂个别词也没关系。

4. 听完广播之后,立即做一做自我测试,检验你能回忆起多少听过的内容。

5. 把你从电台听到的东西向别人复述。

6. 找个朋友一起听。广播结束后,你和他可以谈谈所听的内容,看看你们听到的一不一样。

7. 如果你想隔较长时间再回忆你所听的内容,那么你最好把你所听的要点记录下来。

通过上面的种种方法,只要你能勤加练习就可以在短时间内突破广播英语,记住听完了以后一定要及时整理、检验你的成果,不能放到一边,否则你很难达到令你满意的水平。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