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印记

《周易》:仁者见之谓之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将自己阅读过的文字,以写作的方式来对它进行点评,这个过程就是写心得体会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大家都对心得体会很是熟悉吧,心得体会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优秀有创意的心得体会要怎样写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大印记”,欢迎你阅读与收藏。

北大印记

XX年3月,我有幸被市委组织部选派到北京大学第十七期经济管理高级研修班参加学习培训。时值初春,晨曦中的博雅塔,暮蔼中的未名湖;远处青山连绵,近处绿水荡漾……北大是中国古代文明和现代文明的缩影,无论是建筑、环境还是人,均体现无遗。在燕园,我才真正感受到智慧、勇气、文明。“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传统和“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学风在这里生生不息、代代相传。通过学习,对我们起到了转变思想观念、了解知识信息、掌握工作方法、提高工作能力的作用。老师们博学多才、勤奋敬业,严谨的治学作风,敢于坚持真理的气魄和勇气,互动的教学方法以及文明的校园环境等都在我的内心深处留下了永久的印记。
印记一:理论勇气
北大与中国近、现代史密不可分,厚重、深沉。它是中国社会转型的象征,带有阵痛和血腥味。为了中华民族的命运,北大师生善于思考、分析、探索,提出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上世纪80年代初,中国的第一声“振兴中华”在这里叫响;在此之后天安门游行队伍中“小平,你好”的横幅从这里举起。
在学术争论上,师生们思想异常活跃,可谓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历史上,这里产生了很多具有理论勇气的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如:马寅初的人口论、厉以宁的股份制理论、晏智杰的重新认识劳动价值论等。尽管这些理论还需要经过实践的进一步检验,但这种理论勇气是值得赞赏和学习的。它进一步推进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个永恒的思维话题。
印记二:经济学家的智慧
来北大不仅是学知识,更是学智慧。常听老师们称赞谁时总爱说:“这人智慧”。他们的讲课更是充满了智慧之光,用最简单的语言把复杂的事物、理论表述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个教授曾这样描述企业不同身份的人,即有钱有才的人叫董事(长);有钱没才的人叫股东;无钱有才的人叫职业经理。
在说到思维方式时,他们认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思维惯性和思维定式不同,时间一长,有的人思维方式相对固定,长起了茧子,到后来连最简单的问题都解决不了。任何知识都具有两面性,一是促进人的思维;二是约束人的思维。所以每个人一辈子都需要思想上的启蒙。他们喜欢逆向思维,比如经济学家认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不是鬼话就是白痴。因为世上无君子,人人都是经济人,如用人不疑就要出大错。正确的应该是:“用人要疑,疑人还要用”,关键是要有一套约束机制。
企业的经营分为三个层次。一般企业经营的是产品。但产品是个周期的概念,没有一劳永逸的产品。从进市场到衰退经历导入、成长、成熟、衰落的四个时期,只有当产品处于上升时期即花蕾型时期才是最好的。再高点的企业经营的是人才。它促成企业规模扩大,为了避免人才跳槽,就四处办企业。最高层次的企业经营的是理念、观念。
印记三:传承中国文化
北大图书馆是亚洲高校最大的大学图书馆,它以其丰富的馆藏和先进的现代化信息服务体系享誉海内外。馆藏150万册古籍中的每一本书都好像是古人在和你对话,古人的文脉就从你这里传承过来了。书籍、书香、书卷气,影响了一代代书生。中国的文化一方面要抓取,另一方面要存起来、传下去,既要坚守自己的信念,文化守成,又要开放和与时俱进。
在图书馆看到了唐诗中的山水田园诗、爱国怀乡诗、咏史怀古诗、爱民悯农诗词后,觉得我国诗歌的历史、意境竟如此美丽,真是不爱诗者也爱诗。在看到《列子扬朱》中“吞舟之鱼,不游支流;鸿鹄高飞,不集污池”时,心想一个人不能没有理想、追求、精神,一个民族也如此,否则只能是种族。在诗中,我充分体味了人品、人格、人生。交友时,人格都是平等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为人时,要坦荡宽容,交友以诚,交友以恒。对朋友要“不以盛衰改节,不以存亡易心。”不要把别人想得太坏,也不要把自己藏得太深,更不要老想着算计别人。否则会遭遇孤寂的人生,而孤寂的人生是最严酷的“刑法”。总之,为官先为人。
印记四:讲座的魅力
作为北大最别致的一道校园风景,讲座不仅增添了北大这块神圣土地的内涵,而且让这古老的校园更加生机盎然、青春焕发,并因此而成为北大学习的宝贵精神财富。可以说,讲座如果在大学里消失,校园文化便成为戈壁上的涓涓细流,虽澄澈,但孱弱且短暂。
来北大不在于听讲课,而在于听讲座,每年有数百场学术报告会和讲座,在那里获得的信息是最新的,视野是最宽的,思维是最活的。无论是中外学者、政府官员、企业家,还是新闻媒体、民间艺人等都可以站在讲台上,侃侃而谈。讲座结束前的半小时一般要留下来提问,充分激活你的思维,让全场沸腾起来。在北大学习期间,我聆听了几十场讲座,真可谓受益匪浅。
人的一生在北大学习过,“此生不虚矣”!
北大——我的挚爱,从小到现在,到永远!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大学毕业感言印记


大学毕业感言印记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爱情,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爱情。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大学军训心得:青春的印记



在家度过轻松愉快的暑假生活后,我们终于踏入了大学的校门,跨过人生道路又一个入口。军训是每个大学生必上的第一课,作为新时代的天之骄子,我们负担着振兴祖国的大业,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坚强的意志,严格的纪律才能出色完成这一任务。

在酷暑烈日下,我们重复着稍息、立正、齐步走,在微凉细雨中,我们喊着嘹亮的口号。在操场上训练的滋味的确不好受,毒辣辣的阳光肆虐扫荡,筋疲力尽的汗水湿透衣衫。在整理内务时,我们叠着豆腐被,齐心协力把寝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整整齐齐。而我们就是要在教官的谆谆教诲下锻炼自己的意志,学会忍耐、坚持、适应、团结。

还记得刚学立正时,我就疑惑,为什么体育课中要常做的动作,早已会的动作,教官要如此仔细地讲解,为什么一个左转一个右转要教官如此煞费苦心地让我们练习,实践出真知,军训让我明白,小小一个立正所包涵的丰富,几个转身所容纳的博大。站军姿,给了我炎黄子孙不屈脊梁的身体,也给了我龙之传人无穷的毅力。练转身,体现了人类活跃敏捷的思维,更体现了集体主义的伟大。没有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就不可能有一个完整的,高质量的方队。训练的每一个动作,都让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团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以及团队精神的重要。而军训更教会了我超出这以外的东西,那就是认真对待自己的错误。也许生命中的美丽也就在于袒露自己的错误,那是一种真实的美,不刻意隐瞒什么。

其实军训也并非是常人心目中的魔鬼训练、灰色的咏叹调。紧张忙碌的军训之余,我们一同感受军歌的嘹亮,尤其是其恢弘豪迈的气势,拉歌时大家围坐一团的亲热劲儿以及互相争论的不服输劲儿。你来一首,我拉一首,气势豪迈的《团结就是力量》,宛如一缕春风拂过心头的《军中绿花》……大家齐声喊出了当兵人的心声,并与之不可遏制地引起了强烈的共鸣。所有这些都是我们人生道路中难得一次的奇遇,定会铭刻于心……令人难以忘怀。而这些都是我们平日中未曾感受到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是军训的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是军训的结果。唯有经历过身体上的磨练,才能造就精神上的洗礼,我们以后仍需更多锻炼才能成熟,才能在社会大潮中寻到属于自己的港湾。

白驹过隙般的时光像一条潺潺流淌的小河,仿佛一眨眼的工夫,军训生活的句点就来到了眼皮底下。回首丰富多姿的军训生活,我更多的还是感慨--“忆往昔峥嵘岁月,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大培训感言


今年“十一”双节前的最后一周,有幸参加了公司统一组织的北大集中培训。一周的培训课程,一周的北京生活,感到非常充实。

首先,课程非常的好。据同行的公司领导表示,这次的课程也是他们这两年经历的最好的一届。第一堂课,关于品牌的课程成了商业模式创新思维的颠覆性培训,赢得了满堂彩。第二堂课,减压培训同样深受欢迎,老师调动气氛和掌控全场的能力非凡。第三堂课,老师是哲学系毕业的,学究气颇浓,但学识文化精深、理论自成一家,印象最深的是老师关于人生意义的论点:“就算不能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美好一点,但至少不能让这个世界因为我的存在变得更丑恶一点吧”;还有以前不曾注意的儒家醒世格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得天下人才而教育之”。第四堂课,且不说他。第五堂课,一位老当亦壮的老先生将宏观形势,声情并茂的演讲让我们神而往之。第六堂课,年轻的70后博士为我们讲投融资实务、创投业务等,太对口了。第七堂课的人力资源和第八堂课的中国式领导也都非常精彩。

其二,住的地方相当的好。门口武警站岗,外观简素质朴而院内阔大毓秀,深得闹中取静、不显山露水的奢华之精义。房间是雕梁画栋的四合院样式,设施卫生稍差,但外观确实华美,院内有不少异国人士出入。早晚闲逛,发现院内别有洞天,两个很大的湖面相连,黑天鹅遨游其上;遍植松、柏、槐、杨等高大乔木,有鲜花匝地,有竹影幽深,有石瀑溅玉,有曲水穿行,时值深秋,深得吃货三昧的我们当然也发现了核桃、柿子、山楂、海棠、松子等诸般美食。一日下午有大风吹动,林间核桃铿然砸落,你能想象忽有一枚核桃砸中你手心,将手中握着的另一枚核桃砸落的感觉吗?不过也闹了个笑话,偶然在树丛发现一棵树下落满果实,剥开一看颇似栗子,但个头比一般栗子大出许多,果皮也如此光滑。兴奋下使出诸般手段,捡了不少,沉沉的带了回来,选了几枚,上锅蒸之,一尝之下,苦煞吾也。上网*之,方得知这种苦栗子叫马栗,以前老辈人闹灾荒时充过饥,法国巴黎也有许多,不少旅居的中国人中招。每天来回步行去北大上课,准时开饭,饭菜的口味比较家常,大家也胃口颇好,生活方式非常健康,很多人感叹这样多过一段时间,身体一定会变好不少。

其三,游玩的颇为充实。课前也走遍了北大的大半校园,围着传说中的未名湖转了一个圈,仰望了博雅塔,近观了北大图书馆,后来专门去游了一次圆明园,方知北大校园内隐藏了不少的古迹宝贝,比如北大校长楼前的华表柱、石头麒麟,未名湖中的翻尾石鱼等等,显示了厚重的文化沉淀。晚上的时间去了清华校园,找到了水木清华、清华学堂、清华门等经典建筑,清华那一座座设计独特的建筑,线条笔直到精确的道路与树木,令人印象深刻。周四下午阴云细雨,专门去看了圆明园。原本以为这样的天气,更符合观摩圆明园遗迹的心态。经过成片的荷塘和堆土为丘的各式树木,最后终于来到西洋楼遗迹跟前,时有大风起,风云变色草木摇落纷飞,风中导游娓娓诉说每处遗迹的光辉历史,心中感慨万千的时候,却见有衣着时尚之中年妇女游客,在寥落的石柱和散布的残垣间作各种姿态,搔首弄姿,真不知道此类人等到底知不知道自己观看的是什么东西,身后的这些背景诉说了怎样的意义。但奇怪的是,到了国人最熟悉的圆明园遗迹画面——大水法的时候,天却放晴了,阳光洒落,让人心胸为之一阔。回程经过福海,有人于湖畔老柳取蘑,谓之柳蘑。福海湖水澹澹,湖畔细沙水草荡漾,湖心有小岛,似见红檐掩翠,真有些蓬莱三岛何处寻,飘渺只在此波间的味道了。

北大课堂、清华校园、达园宾馆、圆明园,已经让我们不虚北京此行了。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