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审计机关工程审计队伍建设几点建议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对接触的事物产生的一些内心的想法和自己的理解谓之“心得体会”。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心得体会吧,写心得体会可以记录我们的思想活动。那么你知道正确的心得体会书写格式吗?考虑到你的需要,小编特地编辑了“县级审计机关工程审计队伍建设几点建议”,欢迎你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助益!

县级审计机关工程审计队伍建设几点建议

目前县级审计机关工程审计队伍现状要么是自己的人做不来,要么是外借或临时聘用人员,或者完全依靠造价咨询公司人员审核工程结算的尴尬局面。近些年,随着政府投资项目的增多,工程审计业务量及难度随之加大,审计机关才以工程审计中心或审计信息中心等下属事业单位的名义,加编或扩编的方式引进工程审计专业人才。大部分县级审计机关,选择人员是通过公务员或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而未进行专业考试、专业测试、专业能力考核,招聘具有实践工作经验的审计人才;还有的县级审计机关财务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从事工程审计;现有的工程审计人员要么缺少专业知识,要么缺少预结算经验,明显与工作岗位的要求不相匹配,在一段时间甚至较长时间内,不能独立审计或独当一面。这种现像不利于审计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审计事业的发展,还会造成审计机关社会形象的负面影响。

工程结算审计是以建设工程相关法律法规、计价规范、工程定额为依据,运用建设工程软件为工具,对工程价款进行审核的过程。工程审计人员不仅要具备建设工程类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还需要具有保持同行业市场变化与时俱进的能力,不断更新知识,不断积累经验,而不只是个纯粹的行政监督者。但是由于历史遗留、社会发展和机构编制等原因,在县级审计机关具备这种专业审计能力的人才是稀缺的。因此审计机关必须加强重视,为履行新时期的审计职责和完成政府交办的审计任务,建设一支专业技术强的工程审计队伍。

一、工程审计人员应当具备的专业知识能力。熟悉建设工程法律法规、工程计价规范、工程材料价格,精通工程识图、工程定额、工艺规范,熟练电子信息化运用、建筑工程软件、计算机算量等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具备实践运用的能力。与过去传统的老式定额计价模式下工程结算相比较,现在的工程结算审计知识更加专业化和集成化,要求审计人员运用上述专业知识进行工程价款审核。具体讲工程审计人员应当精通《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江西省工程消耗量定额与费用定额》、《建设工程施工承包合同》、《江西省工程计价办法》、《建设工程招投标法》、《招投标实施条例》、《建筑面积计算规范》、《钢筋计算规范》等建设工程类专业性知识。

二、工程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计量的能力。工程计量包括清单计价规范和工程定额规定下的施工图纸工程量计算,如清单挖土方和定额挖土方的工程计量分别是实体体积和放坡加工作面体积,平板和有梁板的工程量分别是单板量和梁、板合并量,层高在2.1米上的利用坡屋顶应计算全面积等。反之,不熟悉计量规则、工作内容、定额含量等就会计算出错、重复计算、算量不准。同时计算机软件算量具有缩短工作时间、计算准确、效益高等优点,现代审计人员必须掌握和运用这些软件,才能去计算、检查、审核送审的结算工程量。

三、工程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计价的能力。工程预算定额是按社会平均水平测算的,工作内容相同的直接按照定额套取,项目特征不相同的参照相似的定额套取,没有类似定额套取的审计人员应当具备根据市场人材机等行情自行测定的能力,总之工程的单价要合理。反之,定额套取错误、定额套取不合理、单价测定不准等,都会对工程的结算价款产生影响。如装饰工程中一般抹灰和零星抹灰单价相差较大,项目计价时若是混淆,结果就相差很大;再如清单计价为综合单价,包括项目特征描述内的人工、材料、机械、管理费、利润、风险费用,结算时若还计取除规费和税金以外的其他费用和计算项目特征描述内的项目费用都是错误计价。同时在遇政策性人工调整、材料上涨、物价波动较大等因素时,应当按规定调整工程单价。

四、工程审计人员应当具备计费的能力。定额计价模式按照工程的相应类别以及当期的费用构成正确选择计费,清单计价按照工程的相应类别以及自报的管理费、利润和规定的风险,只计取规费和税金。不管是定额计价还是清单计价,对于工程价款结算,都不应计取当期费用构成表以外的费用。

五、县级审计机关应当选择具备当代工程结算审计专业知识能力的人才:其大都出自于建筑工程专业学校,有系统的造价专业知识,有较好职业素质,会运用建筑制图、算量、计价软件,并有一段较长时间从事工程预结算工作的人才。人员数量识县级规模、政府投资项目数量、机构人员编制而定,一般在3~4人左右。人员年龄大概在30岁左右或以上具有多年预结算工作经验的。

同时,审计机关应当珍惜和重视专业人才,从工作任务、岗位设置、职称评定、学习深造等各方面有利于工作开展和人才发展的方面加以考虑,稳定和留住人才,防止造成审计队伍人才的流失。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市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体会


市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体会


市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体会
《干部任用条例》的贯彻实施,对干部自身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致力建设一支学习型干部队伍,既是提高干部自身的要求,更是一个地区发展的需要,是时代进步的必然趋势。如何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笔者在我市初步实践的基础上有这样几点体会:
一、以教育培训为先导,处理好学习与工作的关系,实现干部队伍提高素养的目的。
建设学习型干部队伍的目的,就是通过培养浓厚的学习气氛、建立完善的学习机制、发挥全体干部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建立一支具有虚怀若谷的谦虚态度、坚韧不拔的顽强意志、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奋发有为的创新精神的干部队伍。学习气氛的营造、知识素养的提高是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的首要条件,其实质就是要把学习作为全体干部的一种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按照九五干部教育培训计划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的要求,必须要形成分层次、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培训新格局。
分层次全员学习。根据不同对象组织学习活动,从县级四套班子领导、副乡(局)级干部、到村党支部书记,从机关一般干部到企业领导干部,从城市到乡村,层层开展学习活动,形成如火如荼的学习态势,并且注重个人学习与团队学习的结合、领导干部与一般干部的联动、激发党员干部浓厚的学习兴趣,把学习发展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工作和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全方位立体学习。紧扣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点、热点,以提高素养为目的,开展政治素养(包括正确的政治方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执行党路线、方针、政策等)、知识素养(包括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管理方面的知识等)、能力素养(包括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心理素养(包括敢于决断的气质、竞争开放型性格、坚韧不拔的意志)的教育与培训。深入调查研究,联系实际学习,促进相互学习,形成人人是学生,个个( )是老师的学习氛围。通过学政策、学法律、学科技、学技能、学业务,把“教育阶段与工作阶段”的学习相互融合,把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非正式教育三者协调统一,多内容全方位的立体式的教育和学习,从而达到综合素质的整体提高。
全过程终身学习。学无止境,学海无涯,学校只是学习的一种场所,干部的教育培训适应个人发展和社会需要,对个人而言,以学习证书为主转向以能力证书为主,在完成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英语基础知识,学习计算机、国际贸易等知识,实现“一专多能”,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对社会而言,通过个人学习达到与团队学习的统一,实现互相启发、互相激励的互动过程。
二、以建立机制为重点,处理好学习与保障的关系,实现“学习干部”向“学习型干部”的转变。
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的关键在于学习和创新机制的形成,实现由善于学习的干部向学习型干部的转变。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需要把知识转化为实际操作的能力,把学习与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知识的积累、心智的激发,达到在实际工作中分析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从而“聪明地学习、聪明地工作”。
建立系统的学习机制。建立持续学习、不断创新的机制是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重点。要发挥组织学习、个人自学的优良传统,积极创新推进学习的工作思路,使学习与工作融为一体,相互促进,学习是为了更好地工作,工作的实践更需要不断学习,使学习成为党员干部的自觉行动,人生的第一需要,工作的主要内容。县级干部队伍可通过党委作出决议的形式,严肃工作与学习的纪律、措施,完善学习机制,坚持每两周举办一次副乡局级以上干部集中学习辅导,机关中层干部亦每两周一次集中上课,两种对象不同步,既做到分类辅导,又做到集中教育与分散学习,形成上与下、统与分相结合的学习评价机制,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改善知识结构,切实解决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招商引资、资产重组等事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各生产要素之间面临的现实问题;有利于思想的大解放、事业的大发展;更有利于工作目标的大突破、大推动。
培育强大的宣传机制。通过党委中心组、党支部、党小组等各层次的学习活动,向全社会宣传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内涵和实践意义,使全社会都认识到不学习就会退步落伍,不学习就会被动挨打,社会的发展源于创新,创新的基础在于学习。充分发挥地方报纸、电台、电视台的传媒功能,开辟网络信息站、利用现代技术,形成强大的宣传声势,从而浓郁全社会的学习氛围,推动各级干部学习习惯的形成,实现党员干部从自发型学习到自觉型学习的转变。
完善周密的保障机制。以现有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体制为基础,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工作目标、工作计划,强化组织实施,形成强有力的学习培训组织保障体系。县级干部培训领导小组要

市县级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实践体会第2页

研究制定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县级党委的领导下,组织、宣传部门主动牵头联系和落实管理、师资、经费等相关保障,党校要在人才、技术、阵地等方面切实履行好自身的职责,分工协作,保障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健康发展。
三、以创新工作为目标,处理好学习与应用的关系,实现干部队伍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提升。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的价值取向就是通过不断地学习,把学习的成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创新的、最佳的方案设计,实现工作内容的发展和进步。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必然引起政治生活、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面对新世纪的挑战,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推进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要注意认识和解决好三个关系:
一是领导与非领导的关系。学习型干部就学习和创新本身而言,没有领导与非领导之分,不因为领导职务而学习创新的能力就强,也不因为非领导职务而学习创新的能力就弱,实际上各类干部处于一种扁平化、平等、横向的网络之中,作为团队学习或者说集体学习的每一分子,都有义务努力地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提高群体智商,使人更愉快而聪明工作的目的,因而她没有等级权力之分,对于各级干部都是公平的,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本身也传递着一种平等理念。
二是理论与业务的关系。既要注重理论学习,又要联系业务,两者不可偏废。通过理论政策的学习,敏锐地把握理论创新开辟的思想解放空间和工作创新空间,从而培育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探索和实践的勇气。通过学业务、学经济、学法律,丰富和改善知识结构,更好地掌握实现宗旨、开拓创新的实践本领。
三是书本与实践的关系。要学习致用,脱离实际的学习是空洞的说教,离开学习和思考的实践是愚蠢的莽动。构建学习型干部队伍不是简单的学习与读书,而是要联系实际,更好地用新的理论指导实践。干部不仅要做学习的楷模,而且要做实践的先锋,要带着问题在实践中求解,真正达到素质的提高、事业的推动。
学习型干部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它不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单位的短期行为,而是全社会的共同行动。因此,要形成系统的组织机构,对学习、创新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督查、总结,要不断地引导广大干部自我对照检查、自我评定总结、相互激励提高,重点检查学习计划是否建立与实施、学习内容是否与工作相结合、组织学习机制是否完善以及持续学习机制是否建立等等环节,从而推进学习型干部队伍建设扎实有效地向前发展。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体会


要实现人尽其才,材尽其用,企业领导层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师。真正做到慧眼识真才,无私用贤才,惟才是举,任人惟贤,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人无完人,瑕瑜互见,世界上根本没有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就要求企业用人时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量才而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允许其犯合理的错误,切忌求全责备。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实现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二、员工队伍的规划
业务战略决定了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配合企业的业务规划和经营策略,分析、明确哪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人员,是进行规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对员工队伍的现实任职素质进行大盘点,比如企业现有人员是否已满足业务战略对关键员工的需求,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等;同时要分析外部人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内部员工流失率情况,预测关键员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变化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情况。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则可以对关键员工进行整体、系统的战略性规划,从而为关键员工的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留人主要是留心
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是留心的根本。而如何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则是保留关键员工的重点工作,比如骨干人员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验、个人声誉、客户关系等,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带给组织很大的损失。加强团队建设是转化个人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团队使个人的作用有限,团队内资源共享,从而分散和降低了组织对个人的依赖性。另外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比如技术知识的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和保存,从而变成企业的资源和优势。
四、员工队伍的开发
其重点在于素质开发,高素质是高绩效的基本前提。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骨干人员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素质管理制定关键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关键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关键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五、重视关键员工的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于关键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关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关键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关键员工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关键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战略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关键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感想


要实现“人尽其才,材尽其用”,企业领导层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师。真正做到“慧眼识真才,无私用贤才”,惟才是举,任人惟贤,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人无完人,瑕瑜互见,世界上根本没有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就要求企业用人时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量才而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允许其犯“合理的错误”,切忌求全责备。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实现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二、员工队伍的规划
业务战略决定了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配合企业的业务规划和经营策略,分析、明确哪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人员,是进行规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对员工队伍的现实任职素质进行大“盘点”,比如企业现有人员是否已满足业务战略对关键员工的需求,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等;同时要分析外部人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内部员工流失率情况,预测关键员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变化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情况。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则可以对关键员工进行整体、系统的战略性规划,从而为关键员工的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留人主要是留“心”
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是留“心”的根本。而如何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则是保留关键员工的重点工作,比如骨干人员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验、个人声誉、客户关系等,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带给组织很大的损失。加强团队建设是转化个人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团队使个人的作用有限,团队内资源共享,从而分散和降低了组织对个人的依赖性。另外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比如技术知识的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和保存,从而变成企业的资源和优势。
四、员工队伍的开发
其重点在于素质开发,高素质是高绩效的基本前提。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骨干人员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素质管理制定关键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关键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关键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五、重视关键员工的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于关键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关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关键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关键员工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关键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战略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关键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心得


企业员工队伍建设工作心得

要实现“人尽其才,材尽其用”,企业领导层和人才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努力成为善于开发人才资源的工程师。真正做到“慧眼识真才,无私用贤才”,惟才是举,任人惟贤,如此才能促进企业发展。

一、充分发挥人才作用

人无完人,瑕瑜互见,世界上根本没有样样精通的全才,任何一个身心正常的人都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这就要求企业用人时要辩证地看待人才的优缺点,坚持“用其所长、避其所短”的原则,量才而用,鼓励员工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同时,要允许其犯“合理的错误”,切忌求全责备。尊重、理解和信任是实现高效率的有效保证。

二、员工队伍的规划

业务战略决定了组织所需的人力资源,配合企业的业务规划和经营策略,分析、明确哪些是实现战略目标不可或缺的、最重要的核心人员,是进行规划的第一步;接下来要对员工队伍的现实任职素质进行大“盘点”,比如企业现有人员是否已满足业务战略对关键员工的需求,缺口有哪些、有多大等;同时要分析外部人力市场的变化趋势及内部员工流失率情况,预测关键员工队伍未来的发展变化与业务发展的匹配情况。综合上述所有因素,则可以对关键员工进行整体、系统的战略性规划,从而为关键员工的有效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留人主要是留“心”

创造良好和谐的企业文化氛围,追求组织与个人的双赢,是留“心”的根本。而如何把个人优势转化为企业优势则是保留关键员工的重点工作,比如骨干人员所拥有的核心技术、经验、个人声誉、客户关系等,这些资源常因人才流失带给组织很大的损失。加强团队建设是转化个人优势的有效方法之一,团队使个人的作用有限,团队内资源共享,从而分散和降低了组织对个人的依赖性。另外一个有效方法是加强制度化的规范管理,比如技术知识的管理制度、客户关系的管理制度等,通过制度把个人所拥有的资源记录、整理、分享和保存,从而变成企业的资源和优势。

四、员工队伍的开发

其重点在于素质开发,高素质是高绩效的基本前提。企业能否保持稳定健康的发展,关键要看骨干人员的素质是否能够满足企业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围绕素质管理制定关键员工的培训计划和发展计划,一方面配合企业的战略规划,同时结合个人职业发展规划,形成共同发展、共同成长的“伙伴关系”,这是关键员工管理的最佳境界。关键员工的个性化管理,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五、重视关键员工的文化管理

企业文化对于关键员工的管理重点在于企业战略目标与关键员工的个人发展目标。关键员工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在某种程度上,关键员工决定了企业战略目标。所以企业在制定目标及战略规划时,应提供机会让关键员工参与决策,取得他们的认同和理解,化企业战略为个人发展目标,从而激发关键员工自发的、长久的奉献精神。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