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基三具一抓手”心得体会

对你来说,别人的想法你也不一定会接受。先发表自己的意见或感想,然后引用读过的文章来做印证。在日常的生活中,大家都写过心得体会吧,心得体会可以总结出具体的经验和想法。那么一篇好的心得体会要怎么才能写好呢?小编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两基三具一抓手”心得体会,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两基三具一抓手”心得体会

“两基三具一抓手”心得体会:

卢展工书记提出的“两基三具一抓手”,是对全省各级党委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和领导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市交给我们的一个重要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树立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工作作风的强大推动力。学习卢展工书记的论述,我主要有四点感受:

第一,是科学的运作方式,重在抓落实求实效。卢展工书记强调“不在于说得如何,关键在于做得怎样”。他十分重视运作,要求运作要科学,要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运作要到位,就是要求得实效。他讲,大政方针是由中央研究确定的,省和省以下主要是研究怎么把中央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好,就是研究做、研究怎么做的更好。他提出“两基三具一抓手”的目的就是为了抓好工作落实,求得工作实效。“三具”不是事无巨细、事必亲躬,而是工作要抓实,在具体中求突破,在具体中求深入,在具体中求落实。“两基”是从基础抓起,从基层抓起,球的工作抓实有效。“一抓手”就是要发挥项目带动的聚集效应,形成合力,推动工作落实,推动经济社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推动中原崛起,河南振兴。

第二,是富有实践特色的认识论,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运动的总规律。运动的总规律。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在认识运动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者不仅十分重视从实践到认识过程中的实践,把实践作为认识的来源,而且更加重视从认识到实践过程中的实践,把实践作为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和认识的目的。马克思曾说,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毛泽东同志也指出,认识的任务不仅在于解释世界,更重要的在于改造世界。“两基三具一抓手”正是强调工作实践,强调把中央决策部署贯彻好落实好,想好了再说、说好了再做、说好了就要做、说到做到、说好做好,切实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人们群众谋福利。

第三,是符合我们工作实际的实践论,对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重要的指导作用。促进发展的实际行动,强化效益、效率、效果、效能,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工作落实的切入点。

第四,是务实的工作理念,“两基三具一抓手”倡导的是一种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法。之风,要求我们深入实际,察实情、讲实话,鼓实劲、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认认真真解决问题,扎扎实实促发展。按照这样的要求开展工作,就一定能够把各项工作切实落实到实处,一步一个脚印地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使各项工作真正经得起实践、群众、历史的检验。学习“两基三具一抓手”我们就要脚踏实地、深入细致、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把自身工作做得更好,努力做到“在学习上走前头,在研究上下功夫,在服务上有作为,在创新上有提升”。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两转一提一抓”心得体会范文


“两转一提一抓”

岳池县扶贫开发局 文勇军

根据岳池县“两转一提一抓”活动部署,我认真的参加了第一阶段的学习研讨活动,聚焦“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能力大提升、工作大落实”目标,深入学习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中国共产党章程》等理论知识及中央、省委、市委、县委会议精神,对下一步工作定位更加准确、思路更加清晰、举措更加务实,现结合自身思想和实际工作,谈谈个人体会。

一、面对新形势要有新观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虽然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顺利实现县“摘帽”目标,但我们更应清醒的认识到,我县仍有75个贫困村未退出、8902名贫困人口未脱贫,到2020年全面小康的任务仍很艰巨。因此,扶贫战线的干部不能有“歇口气”的想法,应树立起“撸起袖子加油干”的观念,坚持因村因户施策,大力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能力扶贫,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聚焦聚力提高脱贫攻坚实际成效,真正为人民群众谋福祉,让群众生活得更加美好。贫困群众应转变“等靠要”思想,积极参与村社项目规划建设和监督管理,增强建设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调动起贫困群众奔康致富的劲头,实现由“等靠要”向“主动干”的根本性转变,物质、精神“双脱贫”。

二、面对新征程要有新作风。按照我县脱贫攻坚“311”总体工作部署, 2019年,我们又迎来了新的征程,而干部作风,关乎脱贫攻坚成败,影响着全面小康的成色。我们每位党员干部,都要保持求真务实的作风,经常深入基层、到群众中去,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全面了解基层最真实的情况,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问题,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要坚守廉洁从政的底线,带头严格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不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切实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坚决不越“雷池”、不踩“红线”,真正做到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生活小节上经得住考验。要深化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对扶贫领域腐败问题,发现一起查处问责一起,切不可姑息迁就,为如期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坚强保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三、面对新时代要有新能力。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回溯历史,让我们摆脱“开除球籍”忧思的,是中华儿女敢叫日月换新天的壮志;助我们“杀出一条血路”的,是亿万人民那一股子敢闯敢干的拼劲。现在,我们即将迎来“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面临着全面小康的关键时期,需要我们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认真学习脱贫攻坚有关理论知识,深入、精准领会相关政策,做到让脱贫攻坚政策理论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锲而不舍的学习和日积月累的积淀,不断夯实理论功底,增加敢于担当的素质。

四、面对新使命要有新实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我们工作的第一追求始终是为群众造福、让群众满意,最终是看群众是否真正得到实惠、生产生活是否得到改善,是否稳定达到和超过脱贫标准。如果开展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忙于应付检查评比,帮扶群众实际效果差,群众的问题和困难没有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是不会满意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要有新的实际效果。在贫困人口管理上,要继续开展动态管理,查找漏洞和死角,核查返贫、新致贫人口,精准施策,巩固脱贫成效,确保经得起多方的检查,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在政策落实上,保持政策的延续性,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扶贫政策。在夯实基础上,强力推进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加大水利、电力、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打通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在产业发展上,探索建立可持续发展路子,全面推广“公司+合作社+贫困户”等发展模式,尽可能组织、引导贫困户加入到利益链中来,提升贫困群众自身造血功能。

“一个萝卜一个坑,出水才见两腿泥。”转观念、转作风、提能力、抓落实应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把帮助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手执“产业扶贫”之牛耳,紧牵“精准扶贫”之牛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区委三基心得体会


区委三基心得体会

共青团xxx区委、xxx区少工委着眼于夯实基层组织、加强基础工作、提升基本能力,通过“抓三基、强素质、树品牌”,不断提高少先队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全面推动少先队工作实现新发展。

建阵地,打牢少先队基石

抓好少先队基础工作。面对新常态,稳步推进少先队工作实现新发展,xxx区从抓好少先队的“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基本能力”方面入手,抓实少先队基础规范化建设,把佩戴红领巾、佩戴队干部标志、国旗下的讲话和队章知识等内容作为每个学校少先队组织的必要工作,常抓不懈。新设立3个“xxx区青少年校外教育基地”,不断扩大少先队工作阵地。加强少先队活动课程体系建设,率先在全省少先队组织中编写首套区级少先队活动课自主教材,将每周1课时少先队活动课全面落实到小学课表和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

强自身,建业务精湛队伍

加强少先队组织自身建设。配齐配强各学校大队辅导员和镇、街道区域内总辅导员、辅导员助理,发挥好资深优秀辅导员的传帮带作用;加强少先队大、中队辅导员队伍和小队干部的培训及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建设工作,着力改善辅导员待遇。落实从严治队要求。完善少先队工作考评机制,建立调查研究制度、学习例会等制度。教育引导少先队工作者真正成为少年儿童们健康成长的积极教育者、引导者。

树品牌,创新载体增活力

创新少先队工作载体和方式。全面打造“一队一品”大、中、小队特色文化建设和红领巾小社团创建工作,增强少先队活力。拓展校外少先队工作,进一步拓宽少年儿童活动空间,同时通过“雏鹰假日小队”、“快乐假日”、“红领巾夏令营”、“社区七彩课堂”等活动,为少年儿童创造更多接触社会生活、接触大自然的机会。注重新媒体在少先队工作上的运用能力,倡导和动员少先队员从小争当“中国好网民”,积极传递正能量。做好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工作,继续深化城乡少年手拉手行动,开展好“手拉手红领巾书屋”、“青少年平安行动”、“青春圆梦微心愿”、“青春护航”等关爱项目。

教师三基心得体会


教师三基(一)

为期一年的“三基”学习已进行快两个月了,虽然时间并不长,但我们却认认真真地学了很多。我不敢说我掌握了很深的知识,更不敢说我的素质得到了提高,但可以说,听了实验小学六位老师的课后,让我受益匪浅。

在此,我针对我的一些听课,谈一些肤浅的认识:

一、创设活动情景,促进主体参与。

教学中创设各种活动的情景,可使学生的感知处在兴奋状态,引起无意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这些情景创设具有很多作用: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首先出示几辆漂亮的车子,车身上分别写着6和7,然后让学生给这些车子找车轮,每个车轮上也标有数字,这样富有儿童情趣的情景一下子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第二,引出学习问题。情景的创设就是为学生提供思考数学问题的素材,锻炼学生善于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能力。例如,谢崇美老师在教学“除法竖式的写法”一课时,先出示操场上学生活动的场景,让学生观察,继而提出数学问题,从而为新课的教学作好了铺垫。第三,引出解决问题的思路。情景往往是一个实际问题,而解决数学问题往往需要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模型,这样,情景就对解决问题的思路的引发起到了促进作用。例如,李晓云老师在教学“6、7的加减法”一课时,让小熊从7个玉米中掰走一个,这个动画情景让学生一看就明白应从7里面减去一个,从而很快就列出算式7-1=6。第四,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教学情景中没有直接告诉学生如何解决问题,而是需要学生自己提炼数学信息,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这就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发挥语言魅力,抓住学生的心。

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例如,周保华老师在教学六年级的应用题时,用精密的数学语言,烘托出应用题中的问题情景,用缜密的思路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对学生的一言一行给予肯定,让学生在课堂上充满信心,满怀希望地跟着老师一起转。

三、教学设计的实质是问题设计。

要充分地暴露数学思维过程,它是进行教学设计的重要依据。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没有问题就没有思维。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数学知识、思想 、方法、观念都是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因此,数学教学设计的中心任务就是要设计出一个或一组问题。吴怀忠老师的课就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他在课堂上讲解的少,而是把教学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循序渐进的问题,把数学教学过程组织成为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做数学”、学数学、增长知识、发展能力。

四、创设竞争情景,激发学习 热情。

将竞争意识引进课堂,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成功的机会。例如,毛仪群老师在课堂中让小组同学竞争,积极回答问题的加分、认真听讲的加分、有独特见解的加分等,课后再总结得分的情况,评出优胜组、数学之星等荣誉,这样创设竞争气氛,诱发学生上进意识,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提高学习 水平,激发学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五、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数学来源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李霞老师的课注重了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例如,她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一课时,首先让学生从周围找角,然后抽象出角的概念,再在实践中折角,比较角的大小,学生因为已有了一定生活经验 ,加上老师的稍加点拨,学生就很轻松地认识了角。

上好一节课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要借助长期以来的积淀。“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如果我们不多学习、多听课、多对比、多反思就找不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缺点、弱点,更不知道哪些方面需要改进,业务也无法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听课是作为一名教师的必修课,是教师成长的一条捷径。我相信:在这次培训学习中,只要我们能认真听课,虚心吸取别人的经验 ,再加上自己的悟性。我们的课堂教学水平一定会得到提升。

教师三基心得体会(二)

本学期我校组织学习了“三基建设工作材料”,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我得知“三基”是指基层组织、基础工作和基本能力。做为一名青年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善于将理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结合自身实际,应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教师在教育活动中,首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理念,即: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为学生终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我认为要教会学生生活。一个不会生活的孩子,他就不可能感觉到生活的美好。如果把学生的生活单单理解为学习、吃饭、睡觉,那就大错特错了。作为教师,应该有“生活处处皆课堂”的理念,能用睿智的头脑,引导学生;聪慧的双眼,观察学生;灵敏的耳朵,聆听学生。及时教育引导学生如何更好的享受生活。教师不只是“教书匠”,更是学生学会做人的引领者;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更应该是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不只是教育工作者,还应该是教育规律的研究者。

其次,要树立正确学生观: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是可以塑造的人,他们是具有独立的思想、观点的人,是学习的主体。在处理师生问题上,不能强调“师道尊严”,而要强调民主、平等、尊重和赞赏;在对待自我上,要常常反思,每日“三省吾身”;在对待同事上,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要相互合作,共谋发展。

第三,要有良好的修养。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与其它的职业比较,教师的职业更具有其示范性、公众性和教育性,因此,教师的职业要求教师应该具备更高、更严格的职业道德修养。师德修养的核心就体现在一个“爱”字上,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我们有些教师他年复一年的教,教了一辈子书,却从未在教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心中也从未涌起爱的激情,因此,他也没有把握到教育的真谛,也没有取得教育的成功。良好的师德修养,应该是投入全身心的力量,去爱教育、爱学生。你爱教育事业,你才会取得事业成功的乐趣;你爱学生,你才会独具慧眼,发现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学生不断的探索,才能使学生的才华,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第四、要有科学的创新精神。教师是引导学生进入科学殿堂和激励学生攀登科学高峰的领路人。崇尚科学,弘扬科学精神,进行科学创新,是教师的主要职责。科学最基本的要求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教师的科学精神体现在教学科研的方方面面:在教学中敢于提出疑问,提出自己的新见解,并不断地探索真理;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自然地融入到授课内容之中,既要灌输知识,更要教授方法,既要学习先贤,又能突破陈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和高校管理队伍首先必须是有科学创新精神的队伍,这样学校才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才能有效地推动,为社会为国家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

作为一名有现代教育意识的教师要与时俱进,掌握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

当然当好一名人民教师要做到的还很多很多。只要我们能不断的、认真的去完善自我,用我们的爱心、敬业的激情去做好教育工作,就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教师三基心得体会(三)

基本知识、基本技能 基本方法新三基中增加了基本方法是指学习的方法和应用的方法。学生的基础发展领域中,除了知识和技能外,还包含了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即学会学习和使用知识(技能),这是更重要的学习。而正是这一内容并没有在老“三基”中得到体现,在新课标中却以“基本方法”来作了归纳。这些方法不仅仅是教师教的方法,而且也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这是对老三基的拓展和完善。在传统的课程模式中,加强“双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一直是一个受到高度关注的核心问题。在中,“双基”变成了“三基”,即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

“三基”实际上都是通过运动技术教学而获得的,因而在传统的体育课程模式中,动运技术教学成为了一个问题:还要不要强调“三基”?

只要是课程,就不可能是漫无边际、随心所欲的,必然有符合课程理念的基本课程领域。改革后的体育课程全面关注学生的认知、心理情感和行为表现(暂且取名为新“三基”),要求学生在这三个基本方面都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因此,体育课程改革不是要去掉原来的“三基”,而是用新的“三基”补充、丰富和完善原来的“三基”。原来“三基”中的基本知识,是构成新“三基”中基本认知能力的一个要素;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则构成了基本行为表现中的运动行为。显然,新“三基”比原来的“三基”更能全面地体现体育课程的根本目的和任务。

怎样认识运动技术教学在课程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呢?

首先,我们反对的是体育课程的竞技化而不是竞技运动本身,竞赛仍然被用作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这些项目被用于课堂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竞技,而是为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换言之,体育课利用它们的是形式,是其不断超越和勇于拼搏的精神,而不是竞技运动追求的终极目标——更快、更高、更强。从健康的目的出发,我们需要的只是适度的体能。因此,为了实现教育的目的,我们可以根据有利于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原则,降低竞技运动项目的难度和强度,简化其规则,使竞技运动为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

其次,我们还必须认识到:竞技运动教学并非体育课程的惟一形式和内容,民族民间体育形式、新兴体育项目、家庭和社区体育活动、小型社会调查……都可以成为课程的内容和形式。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