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俊波简要事迹心得体会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想法,对于阅读或观看过的作品,用自己的话语把它写出来,我们称之为心得体会。写作训练中有一项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写心得体会,写心得体会目的是提升我们的思考能力,指导我们的实践,怎么才能写出更好的心得体会呢?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廖俊波简要事迹心得体会,请阅读,或许对你有所帮助!

廖俊波简要事迹心得体会

忠诚的干部 时代的楷模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新时期党的忠诚干部廖俊波同志无论是在乡镇、县委,还是后来到市委领导岗位上,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苦干实干,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是广大党员的时代楷模,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虽然,廖俊波同志因车祸离我们远去,但是他那“肝胆干事、干净做人”的精神仍然在激励着我们继续前行。

当前,部分为官者出现不尽责、不负责的现象,他们精于“不做事没事、做事会出事”的为官之道,时刻秉承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准则,当起了安于现状的“太平官”。而廖俊波同志到政和县任县委书记,不畏艰难、主动担当,用了四年时间把一个国家级贫困县变成了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行列,靠的就是他那主动带头,扑下身去,“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廖俊波同志无论在哪个地方工作,都注重改善民生和发展地方经济,常年奔波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和脱贫攻坚等工作一线,从不叫苦叫累,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无愧以党和人民的忠诚干部,是新时期广大党员的楷模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延伸阅读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牢记党的嘱托,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总书记的批示充分体现党中央对基层干部的高度重视和真情关怀,是对基层干部的鼓舞鞭策和关心爱护。作为基层干部,我们要学习榜样的力量,加强与群众的密切联系,要多增添些“泥土味”,成为“群众的贴心人”,在平时深入群众中考察调研、解决问题时做到扎得深、坐板凳、狗不咬。

猛子扎得深。考察调研一直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工作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更没有决策权。” 调研万不能蜻蜓点水,要一个猛子扎到底,全面深入搞调研,既要调查机关,又要调查基层;既要调查干部,又要调查群众;既要解剖典型,又要了解全局;既要到工作局面好和先进的地方去总结经验,又要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去研究问题。要坚持一竿子到底,多一些不打招呼、不作安排的随机性调研,避免出现“被调研”现象,防止调查研究走过场,只看“盆景式”典型,满足于听听、转转、看看,蜻蜓点水、浅尝辄止。

板凳能办公。考察调研、走访群众必须带着感情下去、带着责任下去、带着问题下去,才能取得真经、取得实效。感人心者莫过于情。领导干部下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要坚决做到身入更要心入,与基层老百姓真心交流、真情互动、真诚相待。要把工作场所搬到群众家中,和群众同坐一条板凳,召开“板凳会议”,聊家常、算经济账、做思想工作,用充满感情和“接地气”的话问需于民、施教于民、取信于民,做群众的贴心人。要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浓厚感情,视百姓为父母亲人,真心倾听群众呼声,真诚关心群众疾苦,真心诚意地为群众排忧解难,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

狗见都不叫。狗的“职责”是看家护院,对陌生人靠近,总会发出警惕的叫声。它们对下村干部都不叫,说明基层干部已经成为了村里的常客;如果摇头摆尾,则说明它们的主人已经是与基层干部建立起感情的熟人了。“狗不叫”的称呼听起来似乎很土,却体现了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和认可。如何做到“狗不咬”,关键就是要做到熟。要发扬“今天再晚也是早”的奋斗精神,一心扑在一线,做到人熟、地熟,对基层情况了然于胸,做到“情况明、决心大、方法对”。同时要牢固树立“马上就办”的意识,立说立行、雷厉风行,才能得到“人人欢迎”。

一个干部的作风是靠身入实际、心入群众的步子量出来的,把走村入户当作一种习惯,把解决问题当作一种常态,把推进发展当作一种责任,真正和群众打成一片,做有泥土味的贴心人,这样的干部,多多益善。

学习廖俊波身事迹心得体会


学习廖俊波身事迹心得体会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扬我党威!

6月21日,刘云山同志会见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中央追授廖俊波同志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这名全国上下家喻户晓的优秀党员干部、优秀县委书记,他的精神像是千千万万共产党员仰头敬仰的一面旗帜,修身正己的一面镜子,更是我党一粒赤红的种子。

精神如旗,群众才会追随前行。廖俊波同志能够牢记职责、心系群众,时刻谨记共产党员“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大旗,让百姓的日子“掉进了蜜罐里”,群众百姓才会前赴后继追随于他。在世时带领干部扑下身子、埋头苦干,得到群众的赞扬;逝世后精神不朽,才会让哀悼者络绎不绝。或许“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不能完全诠释一名党员先进模范的影响力,那么这万家生佛的送殡场面,便是对我党“为人民服务”旗帜高高飘扬的最佳见证。

事迹为镜,细照方可厚德笃行。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像是一面可以照亮自己党性的镜子,党员干部对照廖俊波同志生前事迹观己修身,才可以把这束有形的正能量、鲜活的价值观当做自己的行动标杆。才能做到慎独、才能增强党性。以廖俊波精神为镜,便是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便是向他身上的高尚品德、拥有的共产党员先进性看齐。“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廖俊波精神,便是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常青之镜。

平凡的种子,洒向更加开阔的地方。记得一首歌曲,歌词选自毛选“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现在,全国学习廖俊波同志精神氛围浓厚,廖俊波同志精神已在九百六十万公里良田沃土中生根开花。刘云山书记号召全党继续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坚信所有党员干部将会继续带着敬仰与热忱,将“廖俊波精神”这枚共产党先进光辉的种子扶持下去、播散开来,把廖俊波同志优秀事迹、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光芒,洒向更加开阔的地方!

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廖俊波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开展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活动。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廖俊波同志是在赶往武夷新区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通过学习,我知道了廖俊波同志于2015年6月被中央组织部授予“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称号、福建省委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廖俊波同志,脸上总是洋溢着微笑,似乎拥有一身永远使不完干劲,总和老百姓打成一片、没有官架子,身影永远在工地和田间闪现,誓言改变山区落后面貌,让百姓过上幸福生活。廖俊波同志一直强调:“赚钱的事让群众干,不赚钱的事让党委政府干”,如何让山区群众脱贫,一直是廖俊波心头的一件大事。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廖俊波开动脑筋,想出不少新招,他为企业家排忧解难,却始终严守廉洁底线,他始终笑对人生,给人们带来正能量。

学习廖俊波同志,要有一颗勇于担当、奋发有为的干事创业之心,扑下身子、苦干实干。从政二十余年,无论是在乡镇、县委还是市政府,无论是灾后重建、建经济园区还是扶贫攻坚,廖俊波同志善于开动脑筋、敢于啃硬骨头,以诚待人、以心交人,凝聚人心,走到哪里,哪里就会大变样。因此,党员干部应该向廖俊波同志学习,多想群众少想自己,多想事业少想名利,坚持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真正把全部心思和精力用在干事创业上,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学习廖俊波同志,要清正廉洁、率先垂范,永葆政治本色。在对待干群关系上,廖俊波同志说:“一定要换位思考,想想如果我们站在他们的位置上该怎么办。”廖俊波同志言行一致,说到做到。服务企业时,他尽心竭力,又始终坚持“亲、清”二字,严守廉洁底线;他舍小家、顾大家,带头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该对照廖俊波同志这样的“镜子”,照出不足、照出差距,明确努力方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基层干部,做足保障,激发他们立足基层、扎实工作、建功立业的热情。

学习廖俊波同志,要有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廖俊波同志始终怀有一颗一心为党的忠心和一心为民的诚心,他急群众所急,想群众所想,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办实事、干成事,用短暂的一生,干出了看似平凡却又不平凡的业绩。无私奉献既是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操,也是党员干部甘于平凡的精神追求。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发扬无私奉献精神,始终保持积极进取、奋发向上、干事创业的精神状态,把办好群众的事当成自己最大的回报。

“伟大时代呼唤伟大精神,崇高事业需要榜样引领。”作为党员干部,要认真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的重要指示精神,学习他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以扎扎实实的实际行动,把“忠诚、干净、担当”落实到具体工作之中,努力争做人民群众的好公仆。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范文

小编寄语:学习贯彻省委关于追授廖俊波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并开展向廖俊波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缅怀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廖俊波同志的崇高精神,下面是我们的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廖俊波事迹心得体会范文,请大家参阅!

(篇一)

廖俊波——这名年仅49岁的优秀干部曾仅用两年,就带领长期位居福建倒数第一的贫困县迅速攀升至全省前10,而且全县干部无一违法犯罪;曾笑谈自己“恋爱快、结婚快、生孩子快”,大家评价其“工作狂”……

当我学习了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他的那种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热爱人民、廉洁奉公的精神,使我深深感动、令我肃然起敬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一心为民的公仆精神,做苦干实干的组工干部。入党25年,廖俊波同志始终牢记党性原则,在大是大非前坚定立场,舍小家、顾大家,几十年如一日,勤勉敬业,抓工作能在现场就不在会场,始终奔忙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抢险救灾等工作一线,以忙为荣、以苦为乐,一直工作到生命最后一刻。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学习廖俊波同志,就要始终心系群众,一心为民,结合组织工作实际,从大处作眼,从小事做起,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努力在服务党的事业、服务人民中锻炼成长。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埋头苦干的实干精神,做勤恳务实的组工干部。“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廖俊波长期在艰苦地区工作,他深入群众,倾听群众呼声,心里始终惦记群众的安危冷暖、把增进百姓福祉扛在肩上、抓在手上,用真情和实绩赢得了群众的信任、感谢和赞誉。廖俊波同志是当代党员的楷模,更是组工干部学习的榜样。作为一名组工干部要找准自身的定位,要忠诚于党的事业,深深热爱组织工作,立足岗位实际,恪尽职守,淡薄名利,甘为人梯,务实工作,奉献才干。特别是作为组织部研究室工作人员,更要锤炼严谨细致、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勤勉务踏实地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当好领导的参谋助手。

学习廖俊波就要学习他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做克己奉公的组工干部。“风清气正方能政通人和。”廖俊波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做官,用实际行动彰显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他生前一心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就是学习廖俊波同志克己奉公、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进一步加强党性锻炼,严格自我要求和自我约束,牢固树立奉献的意识,始终保持组工干部的政治本色和浩然正气,做讲政治、重公道、业务精、作风好的践行者,用云水一样的容人襟怀,松柏一般坚定的信念实践人生的价值。

廖俊波,一名普通的党员干部,但他却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一种崇高的境界、一种卓越的品质。他是当代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是党员干部的学习典范。学习廖俊波的先进事迹、继承和发扬廖俊波的优良品质,是我们组工干部义不容辞的责任。通过学习廖俊波先进事迹,使我对廖俊波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篇二)

在廖俊波担任邵武拿口镇镇长的时候,有一次,年幼的女儿问他:“爸爸,你是拿口镇最大的人吗?”“不,爸爸是全镇最小的人,因为爸爸是为全镇人服务的。”孩子问得天真,但廖俊波的回答却很认真。

这一句发自肺腑的“最小的人”,彰显了廖俊波民为贵、官为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怀,凝聚了一名共产党人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也诠释了他对党的忠诚、对事业的执着和对百姓的热爱。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现实中,也有少数官员脱离群众,把自己凌驾在群众之上,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官老爷”思想严重。有的官员搞贪污腐败,忘记了艰苦朴素,过着纸醉金迷、觥筹交错的奢靡生活。还有的官员甚者与民争利,侵犯群众利益,将群众与党和政府对立起来。凡此种种,不但损害了党群干群关系,更严重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说到底,都是官贵民轻的思想在作祟,缺乏廖俊波那样的“群众最大,自己最小”的情怀和大度。

将自己看小,群众就大;将自己看小,名利就淡;将自己看小,眼界就开;将自己看小,做事就踏实。选择做一个“最小的人”,对于廖俊波来说,这是一件自豪而需坚持的事情。他经常深入基层了解情况,倾听群众意见和诉求,带头深入贫困村驻村蹲点调研,认真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让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获得感。正是因为廖俊波把自己看小,才能放下官架,看轻身份,才能做到心中有民,热爱奉献,也才心无旁骛,能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天地之间,莫贵于民;悠悠万事,唯民为大”。把自己看重,群众就看轻了;把权力看大,责任就看小了。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必须有廖俊波那“一大一小”的觉悟和高尚,拥有“自己最小”的情怀。在实际中能够正确处理好“最大”与“最小”的关系,摆正自己的位置,明确自己的坐标,坚守自己的初心,时刻谨记“权力是人民赐予的”、“我们是人民的勤务员”的道理,做到像廖俊波同志一样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用真情和实绩赢得广大群众的信任。

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我们党的事业根基在群众,我们党的事业动机也在群众。新时期的领导干部,不管是官大也好,还是官小也罢,都要以廖俊波同志为榜样,时刻反省是否真正做到了以人民为先、以人民为重、对人民负责,要自觉摒弃为官不为民、对上不对下、重说不重做的错误思想,想清楚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要做好每一件平凡的小事,对待每一个平凡的群众,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做一个胸中有民、实实在在、能干大事的“最小的人”。

(篇三)

**年**月**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全国优秀县委书记时强调,作为“一线总指挥”,县委书记们要做政治的明白人,发展的开路人,群众的贴心人和班子的带头人。在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时任福建省南平市政和县委书记廖俊波就在现场,相信他和其他99名县委书记一样,心中洋溢着澎湃之情。而今,廖俊波同志离开了我们,他的一生就此戛然而止,但是他却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向我们展示了“一线总指挥”的时代情怀。

深入一线的情怀。在政和这个山区县城,发展十分滞后,因为交通闭塞,基础薄弱。为此,他刚到这里,便主动深入群众,找出发展长期滞后的原因。虽然是县委书记,他没有高高在上,没有拈轻怕重,而是深入贫困村,开展驻村蹲点调研,把脉问诊,分类推进精准扶贫。他带头扑下身子,卷起裤腿、跑田坎,穿长筒雨鞋走烂泥田。他找到了贫困群众的症结,那就是农民发展生产,不知道“钱从哪里来”,为此,他牵头带动政和县在全国率先开展小额扶贫贷款试点,用200万元政府保证金撬动支农信贷3000余万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廖俊波同志真正领会了“一线总指挥”的精髓,那就是工作在一线,生活在一线,调查在一线,这样才能真正当好“一线总指挥”。

敢于担当的情怀。要发展,就得招商引资,在重要的招商项目中,他始终做到亲自会见、亲自接待、亲自协调、亲自洽谈,为的就是给县里引进项目。在他的带队招商下,组团式引进了65家电机企业,总投资32.4亿元。在城市建设中,每个项目的关键点,他都亲自参与,为的就是让各个项目都建成精品工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真正体现了新时代“一线总指挥”的担当精神。

“功成不必在我”的情怀。在廖俊波眼里,摆脱贫困,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他为了23万老百姓的幸福生活,立足于打基础、利长远。坚持做到一任接着一任干,给后一任打基础。为此,一年到头,他几乎天天工作到深夜,双休日、节假日,他几乎都在政和度过,成为了干部眼里的“铁人”、“工作狂”。他让一个长期处于全省末位的扶贫开发重点县,走出了一条后发赶超的路子。在他眼里,能够当好“一线总指挥”,能够带领老百姓过上更好的生活,就是“一线总指挥”最大的使命,就是生命中最大的自由和快乐。

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心得体会


廖俊波是中共党员,也是人民群众的公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心得体会,欢迎大家的阅读。

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心得体会一

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同志用其短短一生,向广大党员、干部展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保持“冲劲”,做一名“先锋”。廖俊波同志“以忙为荣,以苦为乐”的精神是我们学习的典范;他这种“在一线工作,在现场办公”的作风是我们工作的标杆。面对我镇项目多、任务重的实际,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身上的冲劲,把抓落实、敢担当作为行动指南,大力弘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精神,遇到工作有任务,碰到群众有难题要不等、不靠,立即行动,干了再说。要学会做问题的终结者,不把问题藏着、拖着,不把矛盾困难上交,竭尽所能地破解难题,推进工作。

回应“民意”,做一名“公仆”。 “当官能为民着想,凝聚民心国家强”,横批是“俊波你好”这一副简单的,刻画了廖俊波同志“亲民、爱民、为民”的党员干部形象。在推进征迁的过程中,我们应时刻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心上,努力争当群众的贴心人。在民心工程建设中,我们要用辛勤的汗水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让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围绕村美民富的目标,实现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要确保建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两个省定贫困村实现脱帽。

保持“正气”,做一名“君子”。我们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坚持在纪律面前没有例外的境界,在管好自己的同时,更要带好队伍。要抓教育,抓管理,咬耳朵、扯袖子、常提醒,特别是要监督管理干部8小时外的生活圈,让干部远离酒桌,拒绝牌桌,亲近书桌。要抓机制。既要完善对工作中不作为或乱作为的干部问责的机制,也要建立对敢于担当的干部给予容错、改错和治病回头的机制。

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心得体会二

近日,国家总书记对福建省南平市委原常委、副市长、武夷新区党工委书记廖俊波同志的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广大党员、干部要向廖俊波同志学习,不忘初心、扎实工作、廉洁奉公,身体力行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实到基层和群众中去,真心实意为人民造福。

人生意义几何?不在于生命之长短,而在于生命之内涵。拼搏、奉献、廉洁、任劳任怨是他们精神的体现。廖俊波同志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始终牢记党的嘱托,对事业无比热忱,对工作孜孜以求,对群众充满感情。我们今天学习他,就要厚植“身体力行,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始终站稳人民的立场,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廖俊波始终坚守“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对老百姓最关心的、最关注的、最敏感的信访、民生等问题,既不是“纸上谈兵”,也不是“坐而论道”,而是深入基层一线,深入田间地头,到人民群众当中去加以解决。我们今天学习他,就要厚植“能到现场,就不在会场”的工作理念,扑下身子,躬身力行,把自己融入进去,融入到人民群众当中去。

廖俊波同志任职期间,尽心尽责,带领当地干部群众躬身实干,以实际行动体现了对党忠诚、心系群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是新时代的焦裕禄,无愧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的称号。要学习廖俊波同志坚守信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质。他始终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追求,注重理论学习,认真学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不忘初心,就是不忘入党誓词,不忘我们入党时的郑重承诺,时刻牢记并坚定党的理想信念,廖俊波同志正是坚定了理想信念,牢记党的嘱托,始终将忠诚摆在第一位,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要时刻牢记并践行党的宗旨,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党的群众路线,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必须要模范地履行党员的各项义务,抓实工作、身体力行,能够把党的方针、政策同本地区、本部门的实际相结合,卓有成效的开展工作。

[学习廖俊波事迹的心得体会]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