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走势分析计划

计划得当是一种效率。是时候开始进行下一阶段工作计划的编写了。工作计划可以增加你对完成这项工作的信心,工作计划的撰写需要从什么方面入手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走势分析计划,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一、上半年济南工业发展回顾

上半年,我市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1219亿元,增长31.8%;实现利税124亿元,增长31.3%,其中利润59亿元,增长25%。从增幅来看,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双两位数的增长;从总量来看,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从特点来看:

一是工业总量有了新突破,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我市二产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8%;其中,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40%,达到40.9%,比上年末提高1.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72%。截至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年初净增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7.38%,比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另外,6月份单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03亿元,创造了单月完成工业增加值的新纪录。

二是经济效益增幅高于生产增幅,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提高。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达到30%以上,分别高出生产增幅8.28、和7.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幅高出生产增幅1.5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9.51%,比上年同期提高22.0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5.82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亏损额、两项资金占用的增幅来看,我市分别为12.75%和17.54%,低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也分别比全省增幅低25.88和3.95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经济作用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3户,同比增加31户,合计实现销售收入823.97亿元,实现利税84.03亿元,实现利润3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7.6%、67.7%、63.7%。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25%;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13.3亿元,增长34.42%;实现利税91.4亿元,增长30.61%;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9%和73.6%。

四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公有制企业1385家,同比净增24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74%,高出全市平均6.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12%,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1.97吨标准煤,比年初降低3.9%;耗电1270.5千瓦时,比年初降低7.8%;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10.79立方米,同比降低21.24%。

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来看:一是工业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91.1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4.7%;增速为24.4%,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9.9%。上半年我市工业投入低于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等城市。二是规模企业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上年末仅净增27家,在全省17市中列第8位。从原因来看:一是招商引资增量不足,新开工项目少;二是工业投入拉动不够,投资者对创办工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中心区以外的6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1177个,平均每个县(市)区196个,比青岛少约260个,比烟台少约60 个。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土地、资金等制约仍然存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047.9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用地指标偏紧,办理土地征手续复杂,工业用地价格偏高,影响了外来工业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据调度,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缺口在60亿元以上;项目贷款不足,目前工业投资中银行贷款只占6.1%。

二、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及预测

从我市的主导行业来看,冶金钢铁、交通运输、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态势,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会进一步增强;炼油、化学纤维、纺织、轻工等行业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影响,组织生产经营的难度依旧较大。

从行业来看:钢铁行业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从年初以来到6月中旬一直平稳上扬;从6月中旬开始,进入了窄幅波动期,市场价格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成交价格一直处于用户的进货成本线之上。下半年,国内钢铁价格应该以震荡波动为主,预计三季度,钢材价格将在平稳中有所小幅上扬,进入四季度,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加大,可能会有所回落。考虑到下半年济钢集团将与莱钢集团实现整合,为济钢集团保持快速增长带来更大机遇,全年预计完成钢产量1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庚辰钢铁、黄河特钢、永君物资等企业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交通运输行业的重汽集团、轻骑集团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力争全年完成重型汽车6万辆、摩托车100万辆,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20亿元和34亿元。浪潮集团、中创软件领衔的电子信息行业、二机床、济南锅炉、齐鲁电机、济南柴油机领衔的的机械装备行业、山水集团领衔的水泥建材行业、将军集团、齐鲁制药、佳宝集团领衔的食品药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由于其他行业规模总量不大,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小,上述五大支柱行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将继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不会有大的波动。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尽管今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两次上调,但炼油、化学纤维行业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特急文件,决定从6月30日起调整电价。根据此次电价调整的政策,我市下半年工业企业用电近45亿千瓦时,预计将增加电费支出1.24亿元。另外,国家对煤矿、食品、药品等行业、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增加。

根据我市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量发展模型测算和增长走势分析,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2530亿元左右,实现利税255亿元左右,其中利润125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0%-25%之间,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6%-32%之间,实现利税、利润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4%-30%之间。

FWr816.Com拓展阅读

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


一、上半年济南工业发展回顾
上半年,我市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1219亿元,增长31.8%;实现利税124亿元,增长31.3%,其中利润59亿元,增长25%。从增幅来看,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双两位数的增长;从总量来看,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从特点来看:
一是工业总量有了新突破,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我市二产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8%;其中,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40%,达到40.9%,比上年末提高1.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72%。截至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年初净增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7.38%,比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另外,6月份单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03亿元,创造了单月完成工业增加值的新纪录。
二是经济效益增幅高于生产增幅,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提高。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达到30%以上,分别高出生产增幅8.28、和7.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幅高出生产增幅1.5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9.51%,比上年同期提高22.0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5.82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亏损额、两项资金占用的增幅来看,我市分别为12.75%和17.54%,低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也分别比全省增幅低25.88和3.95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经济作用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3户,同比增加31户,合计实现销售收入823.97亿元,实现利税84.03亿元,实现利润3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7.6%、67.7%、63.7%。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25%;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13.3亿元,增长34.42%;实现利税91.4亿元,增长30.61%;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9%和73.6%。
四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公有制企业1385家,同比净增24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74%,高出全市平均6.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12%,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1.97吨标准煤,比年初降低3.9%;耗电1270.5千瓦时,比年初降低7.8%;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10.79立方米,同比降低21.24%。
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来看:一是工业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91.1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4.7%;增速为24.4%,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9.9%。上半年我市工业投入低于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等城市。二是规模企业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上年末仅净增27家,在全省17市中列第8位。从原因来看:一是招商引资增量不足,新开工项目少;二是工业投入拉动不够,投资者对创办工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中心区以外的6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1177个,平均每个县(市)区196个,比青岛少约260个,比烟台少约60 个。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土地、资金等制约仍然存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047.9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用地指标偏紧,办理土地征手续复杂,工业用地价格偏高,影响了外来工业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据调度,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缺口在60亿元以上;项目贷款不足,目前工业投资中银行贷款只占6.1%。
二、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及预测
从我市的主导行业来看,冶金钢铁、交通运输、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态势,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会进一步增强;炼油、化学纤维、纺织、轻工等行业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影响,组织生产经营的难度依旧较大。
从行业来看:钢铁行业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从年初以来到6月中旬一直平稳上扬;从6月中旬开始,进入了窄幅波动期,市场价格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成交价格一直处于用户的进货成本线之上。下半年,国内钢铁价格应该以震荡波动为主,预计三季度,钢材价格将在平稳中有所小幅上扬,进入四季度,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加大,可能会有所回落。考虑到下半年济钢集团将与莱钢集团实现整合,为济钢集团保持快速增长带来更大机遇,全年预计完成钢产量1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庚辰钢铁、黄河特钢、永君物资等企业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交通运输行业的重汽集团、轻骑集团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力争全年完成重型汽车6万辆、摩托车100万辆,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20亿元和34亿元。浪潮集团、中创软件领衔的电子信息行业、二机床、济南锅炉、齐鲁电机、济南柴油机领衔的的机械装备行业、山水集团领衔的水泥建材行业、将军集团、齐鲁制药、佳宝集团领衔的食品药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由于其他行业规模总量不大,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小,上述五大支柱行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将继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不会有大的波动。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尽管今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两次上调,但炼油、化学纤维行业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特急文件,决定从6月30日起调整电价。根据此次电价调整的政策,我市下半年工业企业用电近45亿千瓦时,预计将增加电费支出1.24亿元。另外,国家对煤矿、食品、药品等行业、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增加。
根据我市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量发展模型测算和增长走势分析,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2530亿元左右,实现利税255亿元左右,其中利润125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0%-25%之间,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6%-32%之间,实现利税、利润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4%-30%之间。

市经委下半年的工作计划


一、上半年济南工业发展回顾

上半年,我市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1219亿元,增长31.8%;实现利税124亿元,增长31.3%,其中利润59亿元,增长25%。从增幅来看,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双两位数的增长;从总量来看,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从特点来看:

一是工业总量有了新突破,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我市二产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8%;其中,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40%,达到40.9%,比上年末提高1.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72%。截至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年初净增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7.38%,比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另外,6月份单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03亿元,创造了单月完成工业增加值的新纪录。

二是经济效益增幅高于生产增幅,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提高。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达到30%以上,分别高出生产增幅8.28、和7.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幅高出生产增幅1.5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9.51%,比上年同期提高22.0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5.82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亏损额、两项资金占用的增幅来看,我市分别为12.75%和17.54%,低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也分别比全省增幅低25.88和3.95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经济作用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3户,同比增加31户,合计实现销售收入823.97亿元,实现利税84.03亿元,实现利润3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7.6%、67.7%、63.7%。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25%;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13.3亿元,增长34.42%;实现利税91.4亿元,增长30.61%;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9%和73.6%。

四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公有制企业1385家,同比净增24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74%,高出全市平均6.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12%,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1.97吨标准煤,比年初降低3.9%;耗电1270.5千瓦时,比年初降低7.8%;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10.79立方米,同比降低21.24%。

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来看:一是工业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91.1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4.7%;增速为24.4%,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9.9%。上半年我市工业投入低于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等城市。二是规模企业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上年末仅净增27家,在全省17市中列第8位。从原因来看:一是招商引资增量不足,新开工项目少;二是工业投入拉动不够,投资者对创办工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中心区以外的6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1177个,平均每个县(市)区196个,比青岛少约260个,比烟台少约60 个。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土地、资金等制约仍然存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047.9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用地指标偏紧,办理土地征手续复杂,工业用地价格偏高,影响了外来工业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据调度,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缺口在60亿元以上;项目贷款不足,目前工业投资中银行贷款只占6.1%。

二、下半年工业经济发展走势的分析及预测

从我市的主导行业来看,冶金钢铁、交通运输、机械装备、电子信息、食品药品等行业将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增长态势,对全市工业的支撑作用会进一步增强;炼油、化学纤维、纺织、轻工等行业受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影响,组织生产经营的难度依旧较大。

从行业来看:钢铁行业产品综合价格指数从年初以来到6月中旬一直平稳上扬;从6月中旬开始,进入了窄幅波动期,市场价格虽出现不同程度的下跌,但成交价格一直处于用户的进货成本线之上。下半年,国内钢铁价格应该以震荡波动为主,预计三季度,钢材价格将在平稳中有所小幅上扬,进入四季度,由于季节性因素影响加大,可能会有所回落。考虑到下半年济钢集团将与莱钢集团实现整合,为济钢集团保持快速增长带来更大机遇,全年预计完成钢产量11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庚辰钢铁、黄河特钢、永君物资等企业也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态势。交通运输行业的重汽集团、轻骑集团将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优势,力争全年完成重型汽车6万辆、摩托车100万辆,销售收入分别达到220亿元和34亿元。浪潮集团、中创软件领衔的电子信息行业、二机床、济南锅炉、齐鲁电机、济南柴油机领衔的的机械装备行业、山水集团领衔的水泥建材行业、将军集团、齐鲁制药、佳宝集团领衔的食品药品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预计将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水平。由于其他行业规模总量不大,对全市工业影响较小,上述五大支柱行业对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撑将继续增强,规模以上工业继续呈现平稳较快发展的态势不会有大的波动。

同时也应看到,由于原油价格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尽管今年国家对成品油价格进行了两次上调,但炼油、化学纤维行业难以扭转亏损的局面。6月28日,国家发改委下发特急文件,决定从6月30日起调整电价。根据此次电价调整的政策,我市下半年工业企业用电近45亿千瓦时,预计将增加电费支出1.24亿元。另外,国家对煤矿、食品、药品等行业、产品安全的监管力度加大,一些不确定因素将增加。

根据我市上半年工业发展情况、工业总量发展模型测算和增长走势分析,全年我市规模以上工业预计完成工业增加值810亿元左右,实现销售收入2530亿元左右,实现利税255亿元左右,其中利润125亿元左右。工业增加值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0%-25%之间,产品销售收入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6%-32%之间,实现利税、利润的增长幅度大约在24%-30%之间。

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推荐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计划模板推荐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工作计划资源请搜索工作计划频道与你分享!


一、上半年济南工业发展回顾

上半年,我市全部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412.4亿元,增长19%;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77.7亿元,增长23.5%;实现销售收入1219亿元,增长31.8%;实现利税124亿元,增长31.3%,其中利润59亿元,增长25%。从增幅来看,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双两位数的增长;从总量来看,基本完成双过半目标,为实现全年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从特点来看:

一是工业总量有了新突破,对全市经济的支撑作用继续增强。上半年我市二产占全市gdp的比重为45.8%;其中,工业占全市gdp的比重突破40%,达到40.9%,比上年末提高1.7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4.72%。截至6月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年初净增72家;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占全市gdp的37.38%,比上年末提高1.77个百分点。另外,6月份单月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4.03亿元,创造了单月完成工业增加值的新纪录。

二是经济效益增幅高于生产增幅,经济运行的质量显著提高。1-6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实现销售收入、利税增幅均达到30%以上,分别高出生产增幅8.28、和7.8个百分点;实现利润增幅高出生产增幅1.59个百分点。经济效益综合指数达到239.51%,比上年同期提高22.06个百分点,比全省高出5.82个百分点。从亏损企业亏损额、两项资金占用的增幅来看,我市分别为12.75%和17.54%,低于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也分别比全省增幅低25.88和3.95个百分点。

三是规模经济作用突出,六大产业集群健康发展。上半年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43户,同比增加31户,合计实现销售收入823.97亿元,实现利税84.03亿元,实现利润37.6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的比重分别达到67.6%、67.7%、63.7%。六大产业集群规模以上企业达到996家,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48.25%;上半年实现销售收入913.3亿元,增长34.42%;实现利税91.4亿元,增长30.61%;分别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74.9%和73.6%。

四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节能降耗成效明显。所有制结构进一步优化。上半年非公有制企业1385家,同比净增241家,完成工业增加值16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的42.4%,同比提高0.4个百分点;同比增长29.74%,高出全市平均6.2个百分点。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67家,完成高新技术产值41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2.12%,比年初提高2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1.97吨标准煤,比年初降低3.9%;耗电1270.5千瓦时,比年初降低7.8%;重点用水单位万元产值取水10.79立方米,同比降低21.24%。

从当前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来看:一是工业投入增速回落。上半年全市完成工业投资191.1亿元,仅占年度计划的34.7%;增速为24.4%,同比降低36个百分点;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39.9%。上半年我市工业投入低于青岛、烟台、淄博、潍坊、威海、东营等城市。二是规模企业数量较少,发展后劲不足。目前我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741家,比上年末仅净增27家,在全省17市中列第8位。从原因来看:一是招商引资增量不足,新开工项目少;二是工业投入拉动不够,投资者对创办工业积极性不高;三是县域民营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我市中心区以外的6个县(市)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为1177个,平均每个县(市)区196个,比青岛少约260个,比烟台少约60 个。三是企业生产经营成本上升,土地、资金等制约仍然存在。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主营业务成本达到1047.9亿元,占全市主营业务收入的86%,比上年同期提高了2.2个百分点。工业用地指标偏紧,办理土地征手续复杂,工业用地价格偏高,影响了外来工业项目落地和建设速度。据调度,目前我市工业企业急需的流动资金缺口在60亿元以上;项目贷款不足,目前工业投资中银行贷款只占6.1%。

市质监局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质监局下半年工作计划

下半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省市决策部署为指针,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争创亮点,确保年度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一)高标准做好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工作。

1.继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

2.高质量完成包村扶贫和美丽乡村、创建等工作任务。

3.继续做好“禁煤区”煤炭经营场所清理整顿工作。

(二)认真做好各项业务工作,充分发挥职能作用。

4.精心准备迎接省政府对我市质量工作考核,同时做好市政府对各县区的质量工作考核。5.继续全力抓好名牌培育申报工作,加强对今年我市上报陕西名牌产品申报企业的工作指导和协调服务工作,筛选有潜力的企业,进行重点帮扶。

6.抓好两个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建设,美丽乡村标准化试点工作进入全省前列。

7.积极督促各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不断改进、完善,把示范区工作做好。

8.开展企业在用执行标准监督检查工作,指导帮助企业完成采标工作。

9.对系统内计量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业务水平和技能,为后续开展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10.继续加强检验机构管理,规范检验机构行为,确保检验数据准确可靠。

11.在去年完成辖区内万家企业能源计量审查的基础上,对辖区内第一批3000t以上耗能企业进行能源计量状况摸底。

12.建立健全全市建标企业档案、完成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标情况统计。

13.大力推进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建设,推进全市绿色有机产业发展,形成区域品牌优势。14.加强特种设备监察人员、行业主管部门、各乡镇、街办监管人员培训。

15.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监管、检验规则,以政府规范性文件的形式予以明确。

16.理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管理、执法、检验三方机制。

17.加强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定期对县区重点场所、重要设备的检查,促进各方责任的落实。

18.认真做好全市重点工业企业产品质量信息普查工作。

19.加强生产许可证获证企业监督检查。

20.扎实开展下半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工作。

21.抓好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组织开展秋季农资、强制性认证产品、食品相关产品、建材等专项检查。

22.严格依法行政,继续加大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查处,加大行政处罚工作力度。

(三)着力加强自身建设,为全面完成目标任务提供保障。

23.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全面完成目标任务。

24.加强办公信息化建设,在机关和局属单位部署协同办公系统,提升工作效率、节约办公经费。

市林业局下半年工作计划


《市林业局下半年工作计划》是一篇好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


(一)全面落实从严治党新要求,切实管理好干部队伍,继续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使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平安林区创建、党风廉政建设、机关党建、纪检监察、综治xx、安全生产、信访、保密、工会、共青团、老干部等,做好档案资料收集和考核工作。
(二)强化宣传,不断提高全民的生态保护意识。充分利用报刊、手机短信、微信、简报、黑板报、展板、电子屏、宣传栏、布标、宣传碑(牌)等多种方式和渠道法律法规宣传。

(三)抓好森林资源管理。开展好各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打击非法占用林地和湿地、毁林开荒、乱砍滥伐等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xxxx。xxxxxxxxx

(四)抓好今冬明春的森林防火工作,杜绝重大特大森林火灾。认真开展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工作,重点对xx等林业有害生物进行防控,保护好生态资源。

(五)抓好林业深化改革,进一步做好国有林区及国有林场改革工作。

(六)加大招商引资和争取项目资金支持,xxxxxxxxxxx。

(七)抓好工程造林、义务植树等绿化造林工作。xxxxxxxxxxxxxxxxxxx。

(八)扎实开展扶贫攻坚,加强林下资源开发,积极发展林下产业,大力扶持特种养殖,加大产业帮扶。

(九)加强林业信息化建设,加强信息、网络安全管理,强化队伍建设,xxxxxxxxxxx,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支撑能力。

(十)认真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其他任务。

《市林业局下半年工作计划》是篇好,涉及到工作、林业、抓好、开展、加强、管理、宣传、资源等方面,希望对网友有用。

市文化局下半年工作安排


市文化局下半年工作安排

文章标题:市文化局20xx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一)以繁荣文艺为中心,打造精品工程,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1、组织协调全市的纪念、宣传、庆祝等内容的社会文化活动和各大节假日的文艺演出活动。围绕建党8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纪念活动,组织好纪念文艺演出活动。
2、结合红色旅游的开展,促进旅游和文化的有机结合,融合民族民间文化,集歌舞、杂技为一体,继续打造《红色___》,力争成为旅游精品剧目,并获得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继续开展“三下乡”、“四进社区”文化活动。
4、继续组织实施国家文化艺术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大赛,组织优秀节目参加比赛,力争取得优异的成绩,为___争光。认真组织协调杂技比赛的有关工作。
(二)以加强农村基层文化建设为重点,积极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1、继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完成申报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对已申报省、国家级的项目做好保护指导工作。
2、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督促完成好“两馆”建设项目,力争今年全部完工并投入使用。做好乡(镇)文化站的设施、设备配置工作,做好全市乡镇文化站建设有关基础工作。
3、继续做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确保各县、区(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分中心正常运行。
4、继续认真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持续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作,为农民群众带去更多更好的群众喜欢、能帮助农民致富的科技影片和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弘扬民族精神的爱国主义影片。
5、配合开展全市“四在农家”创建工作,建立文化服务“三农”工作机制,为农民朋友送去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6、加大基层文化队伍培训力度,提高基层文化队伍素质,组织民间文艺团体进入社区和镇村开展文化活动,带动社区和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
7、大力发展集镇文化、乡村文化、社区文化、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广泛开展群众自编自演,自娱自乐的健康有益文化活动。
8、协调动工修建文工团排练及办公大楼。保证市图书馆新馆顺利搬迁。
(三)加强文物保护工作,促进文博事业发展。
1、继续做好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等基础工作,抓好已经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工作。按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工作规范》及有关要求,做好___会议会址、杨粲墓等文物保护单位记录档案的归档工作,完成首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及其建设控制地带的划定工作。

2、加强基本建设和生产建设中的文物保护工作。积极配合全市重点工程和大型基本建设工程,依法做好文物调查及其考古工作,努力促进文物保护事业和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3、切实做好文物修缮工作。制定黎庶昌故居,张喜山祠、石莲双阁、回山乡革命委员会旧址、道真万天宫等文物建筑的维修工程设计方案。动工修缮市坪申祐祠、石莲双阁、罗峰书院等保护工程。加强对文物维修工程的管理,严格文物维修工程审批程序,保证工程质量。

4、加强博物馆建设工作。认真抓好___市博物馆的建设工作,积极配合建设单位做好施工工作。开展文物调查和文物征集工作,充实市博物馆的藏品,精心拟定市博物馆的陈列大纲,作出形式设计。力争建立市博物馆机构,以市博物馆为依托,建立健全市文物保护研究中心、市考古研究所等文物机构。

(四)加强对出版物的监管,大力繁荣新闻出版事业,营造扶持健康文化、抵制腐朽文化的社会环境。

1、积极组织参加第十六届全国书市。做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活动的推荐工作。

2、继续抓好对不合格印刷企业的整顿工作,进一步巩固印刷复制业治理整顿的成果,通过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的印刷机械设备,发展高档印刷、彩色印刷,积极推进印刷业的产业升级。加快商业印刷和包装印刷业的发展速度。

3、配合有关部门认真做好治理教育乱收费工作,协助省新闻出版局开展对中小学教辅读物的专项质量检查。

4、规范内资内报出版活动,加强对内部报刊舆论导向的监管和引导工作。建立内资内报出版物的审读机构。进一步巩固党政部门报刊治理成果,严厉查处“买卖书号”、“买卖刊号”、出卖转让出版权等违法违规行为。

5、加强版权保护工作。继续开展政府软件正版化工作,加强督促指导,开展大型企业的软件正版化工作。

6、依法加强对我市新闻出版活动和出版物市场的监管,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查处各种违法行为,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加强对印刷企业、记者站、内部资料性出版物的日常监管。

7、完成市书刊音像发行协会、市印刷业协会的换届选举工作。

(五)、坚持标本兼治,深入开展“扫

市文化局下半年工作安排第2页

黄”“打非”工作和专项治理行动。

1、加强出版物市场的日常监管,坚决封堵和查缴各类反动、淫秽色情、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物、政治性非法出版物,打击教材、教辅(含音像教材)非法出版经营、盗版盗印和走私光盘。

2、集中整治淫秽色情有害出版物,扫除淫秽色情文化产品和文化活动,净化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环境。

3、继续深入严打各类侵权盗版活动,切实保护知识产权。

4、深入开展取缔非法报刊等专项行动,切实规范出版物市场秩序。对“买卖书号”、“买卖刊号”、“一号多刊”等违纪违规出版物进行严肃查处,对市场上的非法报刊进行清理收缴。

5、打击网上有害污染,切实加强对互联网上网服务经营场所的监管,依法查处经营者的违法违规行为。

(六)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促进文化市场健康,繁荣、有序发展。

1、继续严厉打击利用娱乐场所开展色情或者变相色情活动以及赌博或者变相赌博活动,抵制带有迷信、愚昧、頺废、庸俗等色彩的落后文化,规范娱乐市场。

2、加强对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的宏观调控和行政执法力度。加强行为自律,规范经营行为,认真解决影响网吧行业健康发展的问题和广大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参加评选全省百家示范性网吧活动。

3、继续加大对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的违法经营行为。

4、依法规范文化市场秩序,以整治校园周边环境为重点,积极做好文化市场各项专项整治任务。

5、加强文化行政执行力度和文化市场稽查队伍建设,提高文化行政执法队伍依法行政意识。努力解决各县、区(市)稽查队伍参公问题,落实其合法身份。认真搞好对各县、区(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工作。

6、认真规划农村文化市场,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的方针,大力加强对农村文化市场的管理和培育,建立健全完整的农村文化市场整体的管理体系。

(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发展文化事业的实力和活力。

1、继续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深化文化事业单位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和落实好配套政策。

2、按照部署,积极推动文艺演出团体的文化体制改革工作。

3、深化改革,培育文化市场,以文化设施为基础,做大做强文化产业。


《市文化局20xx年下半年工作安排》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市文化局20xx年下半年工作安排。


欢迎阅读范文人网《市经委下半年工作走势分析计划》内容,我们还为您精心挑选了关于2024工作计划的优质专题,请访问:下半年工作计划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