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熟读经书三百卷,才知修行学道难。实习为我们今后走向社会,服务社会提供了一个基础平台,当实习期通过后,我们要做好写实习报告的准备,写好实习报告对自己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实习报告到底该怎么写比较好呢?小编特意为大家收集整理了“新闻传播学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2001级新闻传播学院新闻专业学生的实习已经基本结束,从整体情况来看,范围较为广泛,发表文章丰富。媒体领域涉及报纸、广播电视、广告公司以及其他传播机构。并且,有些同学在学院规定的实习期以前已经进行了实习活动,大大丰富了同学的实习成果,增加了同学到媒体工作的经验。

从实习媒体来看,主要集中在报纸、广播电视这几种传统媒体上。在这些媒体实习的共有59人次,占总数的79.7%。在其他传播机构实习的同学也占一定的比例。其中,在报纸实习的有30人次,占总人数的40.5%,在广播电视机构实习的有29人次,占总人数的39.2%,在广告公司实习的有5人次,占总人数的6.7%。在其他传播机构实习的(包括杂志、网络、文秘行政、教学、出版、自由撰稿等领域)有10人次,占总人数的13.5%。

从实习媒体的级别来看,同学主要是在地市级媒体实习,其次是省级媒体,在实习的同学数量排在第三位,同时还有利用学校中的媒体进行实习的同学。其中,在地市级媒体实习的有47人次,占总人数的69.1%,在省级媒体实习的有13人次,占总人数的19.1%,在媒体实习的有6人次,占总人数的8.8%,利用学校媒体进行实习的同学有2人次,占总人数的2.9%。

从同学的发稿情况来看,01级新闻专业的同学在实习媒体共发稿件、编辑版面等1135篇,主要集中在新闻稿件上。其中新闻稿件共有947篇,占总数的83.4%。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从事编辑工作,编辑版面68个,占总数的6%。在广告公司实习的同学创作的广告作品共有32篇,占总数的2.8%,其他方面的实习作品共有46篇,占总数的4.1%,发表新闻图片42幅,占总数的3.7%。

在这些文章中,发表在头版头条的文章共有72篇,占总数的7.6%,实习记者以第一署名发表的文章共有229篇,占总数的20.2%,其中的深度报道共有41篇,占总数的3.6%。

一、 在媒体实习的同学的情况

在实习过程中有一个可喜的现象就是,我们的同学敢于走出去,到大城市、大媒体中锻炼自己、挑战自己。常常有学生抱怨我们的实习基地太少、太小,甚至对威海实习基地抱有不屑一顾的态度,自恃高人一筹,但又不敢迈出步子自己联系实习媒体,仅以靠、等、捱的心态来对待实习。然而有经历的人生才能更加丰富,2001级新闻专业有多名同学到媒体参加实习,这些媒体包括《新华每日电讯报》、《中国妇女》、中央电视台、译林出版社、凤凰卫视等,这就给那些没有把心态放正的同学做出了榜样。多名到媒体实习的同学纷纷表明做记者、做一名好记者需要到大城市、大媒体中学习,以练就自己的大气魄、大情怀。

做新闻需要一个丰富的社会环境,北京无疑成了有胆量者的首选。从北京归来的同学皆有一种在大城市无依无靠的漂流感,寂寞、痛苦、辛苦成了他们描述生活的关键词。他们要克服生活上、思想上、工作上难以适应的多重困难。陌生的街市和陌生的人,生疏的采写和编辑技能常常会让人不禁产生痛苦的挫败情绪。然而北京蕴含无限空间和机会的巨大魅力和对自己即将作为成人的社会角色的渴望又把他们给吸引住了。分析他们的这种心态,是很令人感到欣慰的。新闻是一项实践性甚强的学科,仅满足于课堂的理论学习是无法成为一名合格的新闻从业者的,四年的本科教育已经使分校的第一批新闻专业学生认识到了这一点。在院系的鼓励下好多同学在四年间不间断地进行实习,不断充实工作阅历为新闻事业生涯打基础、做准备。因此,有勇气为自己开创新的环境、敢于对未来生活做一种设想的精神是值得提倡和学习的。

做人是要有一定的傲气和锐气的,做记者更是如此。新闻班的王文俊在老师和同学的眼里素来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同学,对任何事物总有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她的特立独行在人群中略有些不和谐。然而正是这种精神和特质使她在工作中得以出类拔萃。在凤凰卫视的实习过程中她完成了从一名在同学眼里拥有独特个性的"另类分子"到一名可以尽情发表自己见解的记者的角色转变,真可谓凤凰台上凤凰游。她个人目前的成就也许就是性格赋予它的能力:能吃苦、有大理想、"心高气傲"。目前,学校中有这样群人,爱学习、学习好、冷静、坐得住板凳,但是懒于实践甚至害怕实践,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沉醉于自己营造的静态空间中。这种人是很难适应社会的,更难以胜任记者工作。因此,我们愿意看到一些有锐气的同学,换句话说,是"骄傲"的心态和性格让他们的目标高于他人,拥有高目标因此常保持高傲的情绪,也情愿付出比他人更多的辛勤。如何把握住个性中的傲气和锐气成了成败的关键。

在学习理论时,常有一些对之嗤之以鼻的同学,坐不住,老想往外跑,理论考试常常在及格边缘,以为重视实践的课程能采访会写作就行。而其参加实习的单位却反映在实际操作中他们甚至不愿意去采小稿子,一味等着"大事件"的发生以显示自己的"大手笔"。这种眼高手低所谓的锐气情绪是万万不可令其继续蔓延滋长的。王文俊在谈自己的实习经历时引用了米卢的话说--态度决定一切,能力可以通过努力提高,但是态度关系人的真实想法。在一个新实习媒体,一切从零开始,没人关心你来自哪里,是硕士还是本科,他们只看片子做得是否好。然而,初学时没有人会手把手教授技能知识,因此要靠技术表现自己的想法必须不耻下问。这个时候单有锐气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能折腰能低头的韧劲。许多实习生都喜欢外出跟随采访,并以之为荣,实际上只有技术和思想到了一定的程度,采访才能游刃有余、得心应手。往往等待机会来临的时间是很长的,尤其是在卧虎藏龙的媒体,要不畏惧,以卧薪尝胆的气势为机会的垂青做准备。

我们提倡向媒体的挑战,敢于想才能有所为。王文俊以这种态度在《凤凰卫视》近一年的实习时间里长期担任一档叫《思想力 行动力》节目的编导兼撰稿,并以此身份为《周末皇牌大放送》和《凤凰大视野》等做了将近600分钟的节目。而且有的节目已经刻成光盘公开发行了。从对各项技术一头雾水到可以熟练掌握、独立工作,靠的就是极强的上进心和自信心以及主动性。做新闻是一个需要热情的职业,正如有的同学在实习报告中说的那样,把一件看起来比较艰难的事情做好,尽管会有一定困难,但在能力和热情之间,往往后者更倍受青睐。在此我们鼓励对新闻职业有热情和拥有高远目标的学生能够走出去,尝试不同的挑战,到大媒体中接受锻炼和磨练。

此外,01级新闻专业的同学在媒体实习的还有何时宇同学,他先后在《新华每日电讯》、《教育与职业》杂志社进行实习,主要从事编辑工作。

同样在《新华每日电讯》实习编辑的还有王胜男同学,下图就是她编辑的版面。王胜男同学属于经历媒体较多的同学之一。在大学时就参加校报记者站,积极为自己创造锻炼的机会。到了北京,更是积极主动,到多家媒体进行锻炼,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除了《新华每日电讯》之外,她还进入《中国妇女》杂志社进行实习,采写了部分文章,编辑了一部分版面,使自己得到多方面的锻炼。下面是她编辑的作品。

此外,到媒体实习的还有王欣同学,她到中央电视台影视制作中心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实习,主要进行了一些影视节目的策划活动,为自己进一步发展打下基础。

二、在省级媒体实习的同学的情况

新闻传播学院2001级的同学也有一部分在省级媒体实习,具体涉及到《齐鲁晚报》、山东电视台、山东广播电台、湖南卫视、《燕赵都市报》、齐鲁电视台、《福建海峡财经导报》、《浙江老年报》种种媒体,从这些同学实习的媒体上看,山东省媒体居多,别的省也有涉及,但是从整体上看,范围并不是特别广。

到省级媒体实习有极大的优点在其中,由于省级媒体自身实力较强,人员素质较高,这为在其中学习的同学带来充分的学习机会,可以接触到先进的新闻理念以及制作手段,为今后的新闻实务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在省级媒体实习也有一定的问题在其中,到这样的媒体实习同学要解决生活上的种种问题,对一些同学来说不能不说是一种挑战,但是经历了这段时期后,同学的收获是丰富的。有些同学在实习期间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这些从同学们的实习报告中就可看出,

如新闻班的刘万新同学,刘万新同学自己一人到济南,希望找到实习机会,遭到几次拒绝后,终于可以在《齐鲁晚报》进行实习,实习期为2005年2月至2005年4月,在实习期间,对经济新闻报道从不熟悉到熟悉,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到实习结束时,刘万新同学在报纸上已经发表文章58篇,其中头条13篇,以第一作者名义发表的文章共17篇,得到了编辑部人员的好评。其中他单独采写的《信任危机集中爆发》在头版头条登载并获当日好新闻,被人民网转载,并已参加月民生新闻大赛评奖。《宠物病牵主人心》和《无德兽医让人恨》获得当日好稿。

在《齐鲁晚报》的实习期间,刘万新同学的经历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首先,刘万新同学注意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有自己独特的体会,在《齐鲁晚报》实习的第一天,他根据老师布置的任务进行采访,但是临时情况有变,只好及时同老师取得联系,调整思路,完成报道《"情人节"市场提早启动》。还有一次,由于马虎等原因,刘万新同学的稿件也差点引起法律纠纷,在指导老师的努力下,事情得以解决,没有不愉快的情况出现。在采写负面新闻报道时,刘万新同学也遇到了记者难免遇见的诸如恐吓等情况,这些都极大丰富了他的实习经历,为以后从事新闻工作积累了宝贵的财富。

除了刘万新同学之外,在省级媒体工作比较出色的还有高洁同学,她放弃了保送研究生资格,到湖南卫视实习。湖南卫视在我国各省卫星电视中有极高的知名度,许多方面走在我国卫星电视前列。高洁同学2004年9月至2005年3月在湖南卫视晚间新闻栏目进行实习,在实习期间,高洁同学勤奋钻研,刻苦工作,取得了台里工作人员的好评。在晚间新闻栏目实习期间,高洁同学注意学习,积累经验,对栏目的特点等内容有自己的总结,特地找到几期新闻认真观看,总结了线索重点,在认真学习之后,又进行了实践工作,跟随工作人员外出采访,编辑稿件,最后完成了《姜武平》、《乒乓对决》、《农博会趣事多》等电视新闻稿件。跟随有经验的记者编辑出去采访,高洁同学也学到了不少电视新闻采访、拍摄、制作等过程的重要内容,如她提到的老师总是要把镜头拍好,而不管其他人或事,只要感觉不到位,必须重拍。对新闻的制作也是从陌生到熟悉,逐渐学会操作先进的仪器,掌握电视新闻编辑技巧,学会了不少技巧。而且在进行实践活动的同时,她还十分注意理论总结工作,如前面提到的分析"晚间新闻"特点的情况,更重要的是,高洁同学还把目光放在了自己失败的稿件上,重点分析了自己被"枪毙"的稿件,认真分析了稿件没有通过的原因,总结教训,并体现在实习报告中。

从这两位同学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出,省级媒体为同学提供了较大的舞台和更多的学习机会,在这些媒体如果可以克服生活上的各种困难,认真在这些媒体中进行学习,就会获得不少有益的知识,为今后在媒体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能够对各项工作都得心应手。

三、 在地市级?教迨迪暗耐У那榭?

大多数的同学投入到了地市级媒体的广阔空间之中,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踏实的工作,所涉及的行业有各种报纸、广播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杂志社等等许多部门,所涉及的地域也十分广泛,多数同学选择了自己家乡的媒体或是离家比较近的单位。虽然他们的实习成果不像在国家或是省级媒体实习的同学那样夺人耳目,但他们的实习成果也是相当的实在,相当的喜人。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同学有郭智生、苗艳丽、陈华、黄伟、刘标、戚庆燕等同学。

苗艳丽同学的实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2004年7月至2004年8月在洛南视坤广告有限公司实习一月,在这段时间里进行了广告策划、电视制作、文案写作、数字电视开发与推广等方面的实习,由于工作认真、学习态度端正,受到了实习单位的好评。2005年3月8日至2005年4月1日在《大连晚报》实习,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果。其间共发表新闻作品23篇,其中深度报道3篇,发表在头版的4篇。在大量的实习成果中,不乏许多有分量的新闻报道,其中《本报记者乔装"解救"两名童工》系列报道受到报社内部高度评价,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另外有一些如《小学生穿羽绒服上课》、《水库污染上千斤塘鱼死亡》等十多篇报道均被评为重点稿件。实习单位对她的评价是"有较强的新闻意识,善于捕捉新闻,发现力强,具有相当的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而这些成果,是在短短的24天内完成的。同时,苗艳丽同学在这短暂的时间内有了许多队新闻记者的深切体会,也学到了不少的业务知识,正如她在实习报告中总结的:"实习可以让人成长"。苗艳丽同学在于地市级报刊实习的同学中是比较突出的,她的作品数量不是的,但在质量上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郭智生同学于2004年9月21日至2004年12月24日在济南时报深度报道部实习。郭智生同学在于济南实习的同学中,是为数不多的具有较高含金量成果的同学之一。济南在整个山东省内来看,它的新闻媒体行业算得上是最为发达的。到这里来实习,对郭智生同学是一次很好的历炼。郭智生同学是在寻找多家实习单位碰壁之后,独身一人来到济南的。这个同学平时喜好文学,也经常关注经济方面的问题,这为他的成功实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到济南时报后,他被分到深度报道部,主要从事财经新闻的采写。济南是个人口流动性很大的城市,信息的流动也十分的迅速,这为他在采写新闻中搜索新闻来源,与各种人物打交道提供了很好的场所。郭智生同学算不上是一个很外向的同学,在采访中难免有"怯场"的情况发生,但它逐步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凭着自己的勤奋与努力,写了如《济南写字楼市场:莫被繁荣遮了眼》、《玉器市场虚火高》、《国产数码相机何时"长大"》等十多篇颇具影响的稿件,实习单位称他有"敏锐的观察力和写作能力"。郭智生同学在实习报告中总结说,"在济南实习的这一段经历,就我而言是我一生中为数不多的“重要”之一。"有了在济南实习的重要收获,郭智生同学在以后的工作中显得得心应手。现在,他已经与《威海日报》签约,并写出了许多有分量的新闻,受到工作单位以及学校老师和同学的好评。

陈华同学于2004年10月至2005年3月在江苏省句容市新闻报道中心实习了半年,涉猎了新闻采访、编辑校对、对外宣传、后勤事务等许多内容。她的主要实习成果发表在句容市政府的内部资料《句容快讯》上。面对着厚厚的一摞报纸,便知道这位同学的努力。陈华同学共发表了56篇新闻稿件,几乎全都是第一署名,表明实习单位对她的信任,其中有14篇稿件被安置于头版。实习单位是这样对她评价的:"工作非常刻苦、努力、出色,受到单位内外的一致好评。该生完全能够胜任新闻工作。"《句容快讯》并不是大报社,也许实习经历不到那种畅快的体验,但新闻工作贵在实践,贵在扎扎实实地做工作,贵在亲身去体验、去为政府、为民众做些事情。事情不在大小,关键在于用心。陈华同学的实习报告写得很朴实,也能有自己的一家之言,虽不成熟,却是实际的体会。陈华同学的稿件数量也是在地市级报纸媒体中居于前列的。

黄伟同学的实习单位在临沂市人民广播电台,它在自2005年1月26日至2005年3月5日的时间里完成了这次实习。在实习期间,他参与了新闻编辑、导播工作和节目制作等多项内容,对广播工作有了许多切实的感受。它的主要实习成果是参与策划了《话说沂河》大型专题节目。这个节目是为配合临沂市宣传部关于临沂市和沂河的宣传而制作的一个节目,台领导也给了这个节目的制作以极大的重视。黄伟同学在电台老师的指导下,认真学习了有关文件,大量地搜集了各种材料,配合老师很好的完成了前期策划。黄为同学在实习报告中讲到,通过这次实习,收获的不仅仅是专业方面的知识,还有对城市建设的理解和对家乡的深入认识。黄伟同学的实习成果虽然数量不多,但其质量还是值得肯定的。

刘标同学和戚庆燕同学于2004年7月20日至2004年9月20日共同在临沂日报社《沂蒙晚报》实习。在实习中,他们参与了实地采访、现场摄影、稿件写作等许多方面的工作,各自发表了三四十篇稿?渲杏行矶嗥⒈碓谝虐嫔希⒋蠖嗍伤嵌懒⑼瓿伞8寮杓频哪谌荽踊嵋榈轿挠樘逵俚桨傩杖粘I睿址岣弧K腔褂屑钙寮诘钡匾鹆艘欢ǖ纳缁岱聪欤玫搅擞泄夭棵诺闹厥印A轿煌У募叶疾辉诘钡兀迪暗ノ灰膊惶峁┳∷蓿轿煌Э朔眩庵挚炭嗟木窈腿险娴奶仁盏搅耸迪暗ノ坏暮闷馈S捎诨哿讼嗟钡木椋醣晖忠殉晒τ搿抖毡ā非┰肌?

四、 在校级媒体实习的同学的情况

实习只是锻炼同学的手段,最终目的是帮助同学掌握新闻采编等各方面的技巧。有一些同学认识到了这一点,充分利用学校这个大舞台以及大学三年的课余时间,在学习新闻理论知识的同时进行实践活动,在学校里完成了实习的任务。在这方面比较突出的有任媛媛、孙玲、郑伟杰同学。

任媛媛同学和孙玲同学一直在校报工作,她们充分利用学校提供的这个机会,学到了许多新闻业务方面的知识。

任媛媛同学在校报主要负责"校园生活版"的编辑、策划、采访、撰稿和版面设计工作,而且在许多大型会议上都进行了采访,并且采访了许多重要新闻人物,多次获得"省高校校报好新闻奖"和"山大分校报"优秀编辑、记者奖励,并获得过山东省高校校报通讯类三等奖,。校报虽小,但是要真正做好实际工作,也会有不少收获。在校报工作期间,任媛媛同学曾经采访过诗人余光中先生,这是一个重要的采访任务,对任媛媛同学的帮助也很大。从准备问题到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发挥,每一个细节都马虎不得,经过了余光中先生来之前的"恶补"背景资料,到准备采访问题,组织语言,指导老师的否定然后重新准备,随后的现场发挥,向余老灵活提问,这些环节无一不渗透任媛媛同学辛勤的汗水,但同时,这也为她带来宝贵的经验。此外。任媛媛同学还两次采访了展涛校长,以及学校的老师、同学。她的成绩也得到大家的肯定。这些都为她以后踏上工作岗位打下坚实基础。

同样属于这种情况的还有孙玲同学,孙玲同学的实习很有计划性,可以根据自己不同时期的理论知识情况进行不同类型的职位实习情况。大一刚开始,同学都处于对新闻业务的熟悉阶段,孙玲同学就进入校报编辑部,担任记者,采写过不少消息、通讯。如《多种渠道帮扶 确保安心求学》、《播种文明行为 收获愉悦人生》等新闻。在大三时,同学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新闻采访以及新闻编辑的理论知识,需要进行编辑方面的实践。孙玲同学又进入了校报编辑部,担任校园生活版的编辑,安排采访、修改稿件,编排版面。在担任编辑期间,孙玲同学认真分析了校报的特点,仔细编辑稿件,版面整洁大方,较好地体现了报纸联系同学、传达学校政策的任务。虽然在编辑校报过程中也出现过由于马虎而造成的错误,但是孙玲同学可以及时总结,在以后的工作中没有出现类似的错误。同时,孙玲同学还注意把自己在学校校报所得的经验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利用大三寒假的时间,在家乡电视台实习,进行新闻采访一线的工作,同时跟随老师学习新闻编辑的工作。在大四上半年,学校提供的实习时间中,到威海广播电视台的宣传管理科工作,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实习经历。

此外,01新闻班的张仁涛同学也利用学校这个舞台,进行实习活动。张仁涛同学在 学校的韩国学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参加了宋乐永老师主持的"韩国电影研究"项目,撰写了《世纪之交的韩国电影》丛书的部分章节。

以上这些同学都是充分利用在学校的课余时间,一方面增长了自己的知识,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实习的问题,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借鉴的,要充分利用在校的时间,将课本所学知识与实践充分结合,为将来到新闻媒体的实习提供有益的补充,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可以为考研或者就业等问题提供充足的时间,为自己争取主动权。

五、 从事编辑工作的同学的实习情况

从同学的实习情况来看,有些同学主要进行新闻采访写作方面的工作,作为所在单位的实习记者进行采访活动,并在报纸或是其他媒体上体现自己的成果。同时,还有一部同学进行的是对稿件的处理以及对报纸版面的设计工作,对新闻编辑的工作比较熟悉。

如2001级新闻专业的何时宇同学。何时宇同学在学校规定的实习期前就自己主动进行了实习活动。到中央一级的媒体《新华每日电讯》进行实习,主要进行版面编辑工作。从他的实习成果我们可以看出,他充分考虑了《新华每日电讯》这一报纸本身的版面风格,向编辑认真学习,设计出了充分体现报纸特色的版面。

而且,在大四上半学期的实习期内,他又到《教育与职业》杂志社实习。主要工作是杂志的编辑。经过了一个半月的实习,对杂志的工作流程有了初步的认识,在选稿、改稿、组版的几个流程上面形成了对杂志工作的形象认识。同时,何时宇同学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何时宇同学在大学期间就爱好摄影,除了认真学习摄影理论外还经常到户外进行拍摄。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他的摄影作品取得专业人士的好评,在文学楼二楼的办公区的墙壁上就挂有何时宇同学的优秀摄影作品。在杂志社工作期间,何时宇同学的摄影作品《浪尖上的舞蹈》就发表在《教育与职业》杂志上的"美苑--美术作品选登"上面。

由此可见,同学在大学期间一定要注意培养自己的兴趣,多方面发展,到实习单位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作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机会。

同样利用自己的爱好、特长为自己的实习提供更多机会的是卓雨同学。卓雨同学在实习期间首先在南京的译林出版社进行实习,随后又到了哈尔滨的一家漫画杂志。卓雨同学在译林出版社主要进行漫画书籍的整理工作。卓雨同学在大学期间就非常喜欢漫画,他即兴创作的漫画作品体现了主人公的神韵。这两次实习机会(其中第二次的实习还直接促成了他的就业)都是缘于他对漫画的热情。

由于卓雨同学出于读者的热心,经常同译林出版社联系,讨论有关的漫画信息,这就使译林出版社的负责人熟悉了卓雨这个热心读者,这为他以后到译林出版社实习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在准备联系实习单位期间,卓雨同学首先想到的是漫画类媒体,于是就试着给译林出版社打电话,恰巧出版社有人出差,卓雨就得到了这次实习机会。虽然这次机会的取得有一点运气成分在其中,但是如果没有卓雨同学之前同译林出版社的接触,对方也不会轻易就答应他到单位实习。同时,卓雨同学在实习期间,注意学习,从一点一滴做起,不怕工作繁琐,每一天都学到新的知识,在译林出版社只有短短28天,就已经熟悉了书籍的制作流程。随后,卓雨同学找到一份工作,是在哈尔滨《漫画派》这份漫画杂志上,这是一个全新的杂志,它的选题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欧美漫画,这对卓雨是一个挑战,但在一次策划中,卓雨自告奋勇,担任了某一栏目的策划,利用自己在大学期间出于爱好阅读美术杂志培养的感觉,整理了200多张图片,撰写了一万多字,栏目与读者见面后反馈效果非常好,在学校的爱好也帮助了卓雨同学的工作。

此外,还有一部分同学在传统媒体进行编辑工作的实习。如辛美华同学,她于2004年11月29日至2005年1月21日在威海市广播电台实习,在实习期间主要负责《新闻特快》和《晚报博览》这两个栏目各十五期新闻的部分编辑工作以及进行少量的采访活动。完成了近70篇新闻的编辑工作,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广播的制作等诸方面的流程,工作认真,取得了单位工作人员的好评。同时,作为编辑,辛美华同学也遇到了一定的困难,在实习期间,由于工作的要求,辛美华同学进行了不少夜班工作,这对她来说也是一个挑战。同时,编辑更能真实体会到稿件的播与压,这使得辛美华同学对新闻媒体的政治性有了亲身体验。如王廷江事件本来准备播出,但是突然到来的指示使这条新闻不得不临时撤下,而此时网络媒体已经有报道,还有涉及经济、粮食生产等的数字也是不许报道的,由于在电台实习,辛美华同学对这一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

从这些同学的例子可以看出,首先,实习不仅限于记者这一个工作,编辑也是大家可以考虑的实习工作,但是不管怎样,在大学期间都要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兴趣,这样才能在实习甚至以后的工作提供方便。

f132.cOm更多实习报告扩展阅读

新闻学专业实习报告


新闻学是一门手动和实践能力要求很高的学科,经过大学三年多的专业理论学习,在大学的第四年,当其他本科专业的学生都还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我们已经怀揣梦想,激-情澎湃的奔向各自的实习岗位了.

201x年xx月,我走进了xx电视台的《百姓看法》栏目,开始了自己为期两个月的实习生活.走进xx电视台的那一刻,感到的是庄严和神圣,是的,那一刻,我突然感觉到自己手中的笔,可以代表正义,减少弱势群体的无奈和悲伤,而不再仅仅只是发泄自己所谓的快乐喜悦或者惆怅忧伤.

《百姓看法》栏目分为新闻部和专题部两个部分。其中新闻部做的是短小的法制类新闻,比如消费者权益之类,要求的字数在500字以内,要求以最简短的语言把事情描述清楚,无须悬念。而专题部做的专题通常则是全省各地已经破获了的重大刑事案件,字数通常在3000字左右,依情况而定,不仅要求记者赶赴现场了解案件的来龙去脉,公安机关审查案件的全过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到怎么样排除困难最终将罪犯捉拿归案,还要求记者要把事件描述得跌宕起伏,这就对记者的视觉感官和画面组合以及文字表达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挑战。

经过两天的观察,结合自身具体情况,爱好以及特长,考虑再三,我最终决定跟着专题组的老师跑专题。我想,这样不仅更能够挑战自己,而且更能够发挥和挖掘自己的写作特长,学到更多在课堂上学不到的宝贵经验。于是来到电视台的第三天,我找到《百姓看法》栏目制片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之后栏目制片把我分给了专题部的一个记者,我叫他xx老师。

因为上一期的专题节目刚做好交上去,当天暂时是没有采访也没有新闻制作等事情可做的,带我的记者xx老师和我聊了一会儿,他问为什么选择做专题。我说我喜欢写,特别是这样的长篇报道,更是个练笔的好机会。他笑说做专题是得经常下乡的而且常常一下乡就是好几天。我说没关系,我有这个心理准备的。接着他问能坐车吗,会不会晕车,因为如果下乡的话很有可能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坐车在路途上颠簸。我笑,说从小到大还从来没晕过车呢,就喜欢坐车了。最后xx老师终于笑了,像松了一口气。我想,也许在最初的开始,他是很担心我是一个在家娇生惯养吃不了苦的丫头吧,担心我不是去做事情而是去给他找麻烦的。在这之前就曾听过男生个女生,电视台的老师更愿意带男生,因为男生能扛摄象机三脚架旅行包能吃苦,但是女生不行。我想这大概就是为什么说有性别歧视之说的原因吧。但是我可以肯定的是我是能扛摄象机三脚架的女生。

当天下班之前xx老师找了一些他以前做过的专题给我看,让我注意观察画面的颜色变化和远景中景近景的变化,以及每个画面的时间长度。他说远景是不可以直接接近景的,那样会出现跳桢,还有一个画面通常是5到7秒等等,之后又打印了一些专题文章让我回学校看看,熟悉一下《百姓看法》栏目专题的写作格式和风格,为第二天的下乡做一个准备。我清楚要写这样一篇专题稿子没有深厚的文字功底是不行的,但是当时我不清楚的是自己的实力,只一味而急切的希望有个让自己写这样一篇专题稿子的机会。而这个即将到来的机会让我激动不已。

因为栏目里的实习生较多,而班上的另一个女同学xx也比较想做专题,于是栏目制片把我们两个人一起分给了xx老师。第二天早上8点我和xx就赶到了电视台,和匆匆赶来的xx老师从台里借出摄象机三脚架话筒和录象带之类的大包设备上车直奔目的地——黔东南州XX县。车上,xx老师只是给我们大概说了一下我们要采访的是一个双尸案。

新闻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本文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新闻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

自20xx年5月起,我开始了影视行业的实习,先是在电影《画家与模特》和《笛声何处》中担任了导演助理及花絮拍摄。剧组的生活十分辛苦,但却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磨练了意志,并在电影拍摄的方方面面的基础更加扎实了。
5月中旬在北京秀博国际影视艺术中心实习,并固定下来,担任了助理一职。在协助拍摄《助您健康》电视栏目中,我表现出色并在不久后争取到了做编导的机会,并担任第63集《文阿姨探案》和第73集《前卫也潜危》的编导,一手负责前期文案、中期拍摄、后期制作的工作。20xx年3月起,我担任了情景喜剧《助您健康》的发行。
在北京大半年的时间,我积累了大量的宝贵经验和社会关系,使学校学到的知识能学有所用。在我正式踏入社会以后,我将会充分利用自己的才华和能力去回报社会,实现我的人生价值。
——————
经过长达四个月的记者实习,作者写下了数千字的实习报告,就足一让我们想他致敬咯,新闻专业的实习原来如此烦琐,在阅读这篇实习报告前我都还不知道。这篇范文既可作为一个实习报告,也可看作是实习日记,实习日志什么的,作者在实习中的感情全都在字里行间。
九月份电视台(新闻专业)实习小结
进入电视台实习已经一个月,虽然时间不长,但收获颇丰。我从一个懵懂的学生,逐渐成熟了起来。
刚进入电视台时,对环境很陌生,什么都不懂,有点怯场的感觉,也经历了几天“哑巴”状态。但这里的老师都很好,带我的是个女老师,她向我介绍办公室的工作情况,对我的实习情况作了指导,让我明确了自己来这的目的,让我不在麻木。首先坚持了每天早上向老师问好,渐渐的和这里的老师熟悉起来了,感觉也自在了,慢慢的喜欢上了这里的一切,处于这样一种文化氛围比较浓的环境中,学习也越来越有感觉。
在开始的两个星期里,那里的老师指导我看他们以前发的稿,熟悉电视新闻的写法,慢慢的进入新闻状态,还让我参与他们的组织学习。我也渐渐的了解了新闻部,在实践中了解了电视新闻和报纸新闻的不同,引用唐凡老师总结中的一段话“重视镜头,用画面说话;用好话筒,用声音说话;跟拍进程,用情节说话;选好视角,用思想说话。”就可以很好的说明什么是电视新闻的好写法。电视新闻都很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少,大部分用画面去表达。我刚开始的练习写稿的时候,就不注意简洁,普遍稿写的冗长,这是在以后的写稿过程中要改进的地方。
这段期间的学习,让我明白了学校里学的东西不是没用,而是需要实践来检验。在学校里老觉得这也学那也学,以后出去能起多大作用。但事实证明那些东西在特定时候,特定地方能发挥很大作用。刚开始进台的时候,真的不知道自己所学的东西用在哪里,后来发现这里的老师都是独立完成单篇稿件,也就是采、编、制作都是一个人独立完成。这就要求你摄像、写稿、制作都要熟练。这让我知道了我所学的那些杂的东西并不是没用,到这里就能连成系统起来用了。但在实习中,我也发现学校里学的东西还是远远不够的,很多知识、经验还需要在实践中慢慢积累。
在我们这样的一个小城市,新闻其实发生率很低的,除了政府安排的宣传新闻,并没有多少可以写的东西。但这里的老师就能突破地方小的局限性,能够从这么小的地方去挖掘新闻。这里有位记者老师他一个月能发50多篇稿,超出基本要求的25条的一倍多,是新闻部的高产记者。我问他平时怎么找新闻线索,他告诉我,没事要多上网浏览,多看报纸,提高新闻敏感性,收集新闻素材,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建立广阔的人脉关系。这让我深深的体会到了人际关系的重要。因为凭你一个人的眼睛不可能看到全市的每个角落,所以要借助群众的眼睛,所以建立人脉关系很重要。这些关系就是你的资源,是你新闻的来源,要懂得挖掘利用。
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也让我体验到了干记者这行的艰辛。他们虽有固定的下班时间,但基本不能正常下班,有时候为了新闻必须加班。在搞“双创”宣传期间,新闻有时候需要半夜拍摄,老师也坚持半夜上班。为了新闻风雨无阻,记得去拍个集体婚礼的现场,那天下雨,但记者老师还是冒雨赶到现场进行了拍摄,浑身湿透了也不在乎。在“10.1”之前的备稿期间,那些老师更是加班到很晚,不管多晚都要把稿赶出来。他们这种工作精神是我要学习的。
在实习期间,我不光得到了这些老师的帮助,同时还认识了不少与我一起实习的实习生,和他们成为了朋友,在和他们的点滴交谈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从她们身上学到了我所缺少的自信和大方,在实习中遇到问题和她们一起探讨解决,在互勉互励中,共同进步着。
实习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电视台的一次播音员招聘活动,招聘活动分面试和笔试,招聘播音员不再单单是注重外形外貌,也要求他们要有记者的素质。在我们的地方电视台,也许因为小,所以需要懂得比较多的,比较全面的,这样才能节省开销。在《电视中心新闻部考核办法》中就规定了播音员需配合记者出现场,同时每人每月也要发稿8条以上。现在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播音的不再是只会读稿了,同时也需要会采写新闻。通过这次招聘演练,我知道了自己的不足,在以后的学习中要不断完善自己。
这个月的实习,我是快乐的,学习到了我要学的,收获了我该收获的东西。在以后的实习中,我要更主动一些,从点滴小事做起,多争取写稿的机会,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进步!
十月份实习小结
十月份是个好季节,“十一黄金周”的到来给十月份带来了新闻高峰。让我了解了如何策划和报道节日期间的新闻。
在“十一”的前一个星期,台里新闻部的人就进行节日备稿。首先,是翻阅过去的新闻资料,对一直沿用的惯例性新闻报道素材进行整合。同时,结合现在实际,对节日期间可能发生的事进行预测和策划。另外,对节日期间的记者人员做好了安排,做到忙而不乱,提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新闻专业学实习目的


【1】新闻专业学实习目的
实习是一项综合性的、社会性的活动,是一个由学校向社会接轨的环节,是学校学习向社会工作转型的一大模块。搞好社会实习工作是很关键的,对一个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从一个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他经历了无事可做的孩童时代,到学校里忙碌的学生时代,再到以后的社会工作阶段,而实习就像一个链子连着学习和工作。

实习是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的过程,学习的目的就是运用,就是去指导工作,而实习正好扮演了把学到的文化理论知识正确运用的工作中去的角色。我们必须要做到用理论去指导实践,用实践去证明理论。所学的知识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体现其价值。实习是一个锻炼的平台,是展示自己能力的舞台。

通过实习,我们要努力提高动手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发现其不足,然后去反馈到学习中去,会更能提升自己的能力。新闻学,它主要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学科,它要求极强的动手能力,它所接触的对象是包罗万象的,是各具特色的,是真实的、新鲜的。

【2】新闻专业学实习目的
1.1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从理论高度上升到实践高度,更好的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为我以后的工作和学习奠定初步的知识。

1.2

通过本次实习使我能够亲身感受到由一个学生转变到一个职业人的过程。

1.3

本次实习对我完成毕业实习报告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3】新闻专业学实习目的
实习,顾名思义,在实习中学习。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或者说当学习告一段落的时候,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所学需要或应当如何应用在实习中。因为任何知识源于实习,归于实习。所以要付诸实习来检验所学。现在即将面临毕业,实习对我们越发重要起来。

附:新闻专业学实习报告
一、实习单位简介:

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通讯社,是以台港澳同胞、海外华侨华人和与之有联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性通讯社。

1952年10月1日,中新社由中国新闻界和侨界知名人士发起成立。金仲华担任第一任社长,前身为范长江、胡愈之1938年成立的国际新闻社。现在员工1000余人,总社设在北京,在国内设分社或记者站。在北京、纽约、香港设立发稿中心。每天24小时不间断向世界各地播发文字、图片、网络、视频等。

1999年1月1日,中新社总社在北京开办中国新闻网,简称“中新网”。 中新网秉承中新社“国际视角+亲和力”的报道风格,新闻资讯内容准确、丰富、时效强、文风轻松活泼,受到广大网友,特别是公务员、新闻界、文化界和商界专业人士的欢迎。

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主要负责广西各地新闻、东盟新闻、泛北部湾新闻、大湄公河合作新闻、华商新闻的采写。写稿要求,准确、迅速、凝练、稿件要求中新风“国际视角+亲和力”。

二、实习主要内容

我在中国新闻社广西分社实习主要是负责新闻稿件的采写和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外报版面的排版。期间,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出差采访,让我获益匪浅。我共发表稿件77篇,其中通讯15篇(独立作品8篇,合作7篇),消息62篇(独立作品33,篇合作29篇),制作外国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单独完成的任务几乎占60%。

大部分稿件被凤凰、搜狐、网易、腾讯等网站转载,其中《新闻观察:“泛北”国家密切合作增进各方互信 》、《广西“英雄帖”激发世界500强北部湾“淘金欲”》《中国东盟博览会展位供不应求 台企近百展位秀农业 》等被外国媒体菲律宾《联合日报》、泰国《亚洲日报》、柬埔寨《华商日报》等多家中外媒体采用,其中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专题稿件获得中新社总编辑一等奖。按照学院实习分数计算达到400多分(合格要求至少50分),已经超额完成实习任务。

写稿:

中新社广西分社是一个管理自由的单位,作为采编记者不必按行政班时间上下班,但是每周星期一开例会交流心得,布置下周的任务以及大事。也正是这样的管理给了记者更多的时间去考虑如何发现新闻、分析材料并选择报道角度。作为实习生我们也有了更多自由,同时也意味着我们除了完成领导和老师布置的任务外,需要更多的自己去找新闻点,然后写出报道。

在实习期间,我严格遵守学校的纪律和单位的规定,认真完成老师安排的任务,并关注最新的社会动态,自己积极找选题、跑新闻。

最令我记忆犹新的是戴上自己的记者证,参加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等大型活动报道,并多次独立代表中新社广西分社去来宾、防城港等地出差,并获得领导、老师的认可。

第五届泛北部湾论坛。在广西来说,这应该是东盟博览会、“两会”之后的又一大报道内容。而且对于中新社来说,更是一件大事。我成为了参加泛北论坛的实习记者,倍感欣慰。之后与其他的实习生一起参加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商务与投资峰会、广西民歌艺术节“两会一节”的大型报道以及网络直播活动。

在“两会一节”前一个月,我就多次与东盟博览局联系,采写了多次新闻发布会。在正式活动中,在众多的国外领导面前,真正见识和深刻体会了什么叫“国际”视角。其次,新闻的“实效性”也在这些大型活动中集中凸显,每当其他报纸、电视媒体走了,中新社的老师都要发完稿件再去吃饭。这就是实效,这就叫敬业。我在东盟期间写的稿件近30篇。我们参与现场采写的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系列稿件获得中新社总编辑一等奖。

没有任务的时候,还是不想停下自己的手,我怕自己的手会生锈发钝。于是自己找新闻。《“左撇子”庆祝国际左撇子日 无需刻意纠正》《南方人隆重过中元节 鬼节变成“团圆日”》等完全自己采写的稿件得到了领导老师的表扬,而且转载率极高。老师认可了我单独采访的能力,并开始单独派我出差。来宾、防城港、上思、马山等地的采访让我懂得如何与当地领导以及其他媒体的记者打交道。

排版:

除了采写新闻,我还负责广西分社对外报纸供版的排版工作(菲律宾《商报》、柬埔寨《华商日报》每周一期,泰国《暹泰日报》等其他国家不定期)。广西分社给外报供版也是从今年5月份刚开始的,排版老师也还是一个新手,作为一个已经专业学习了一个学期并多次在学校作版的学生,这里成了我与老师合作交流的一个舞台。

因为是给外报供版,所以在排版之前,必须把握外报的特点。初见外报令我大吃一惊。《商报》古板得出奇,字体字号、排版样式几乎都没有任何变化,有的版面甚至没有一张图片,还有竖排消息。而《华商日报》日报与之相比就像另一个极端,花哨得难以用言语相容,头版头条标题都会出现五种颜色,领导照片也有谩骂、横目的,大弧线、小波浪、闪电等各式各样的小花样,让你眼花缭乱,甚至还刊登“喜结良缘”之类的通版结婚广告。在国内,要见到这样的报纸,实属难事,至少在广西是没有的。

但是广西分社他们供应的版面都是聚焦东盟、自贸区等经济类的版面,不可能走“党八股”和“黄色新闻”路线。在我排版之前。老师和领导已经定下了庄重、大气、典雅的版面风格,我也还算欣赏。但是在按照他们的模板排了几期之后,我开始想寻找一种变革,来增加版面的活力,正好外报的编辑也在给中新社提意见,我的想法就与之不谋而合了。于是开始慢慢改革,在彩板大胆运用照片,做成专题式的通栏巨幅横图,在适当的文字里面增加简易的背景和颜色,在黑白版汲取《广西日报·花山》的黑白灰绝妙搭配,做活了不少版面。“小廖来了,我们的版面就是不一样了。”得到了领导的认可,我乐在心里。实习期间,我一共制作外报纸版面30个(独立排版8个,合作22个),并在老师不在的时候,单独与外报取得联系,把最终的版面发到报社。

三、实习总结与体会

实习工作已经结束,但是在实习中获得的知识将会引领我在未来的工作中继续努力,鞭策我继续在新闻道路上前行。

在写稿方面要真实、迅速、简练,注意使用平民化的视角,同时注意结合国际化视野来看问题。这是中新社稿件的要求,也是“中新风”的体现。“真实”是新闻的生命,这是每一个记者必须遵守的,中新社要求来源、出处、采写必须真实;新闻讲究的就是一个“新”字,“迅速”是必须的,中新社要求活动结束后3小时之内必须发稿,而且拒绝签发隔夜稿;“简练”就是要用最短的文字表达最多的信息,通稿要求消息不超过800字,通讯不超过1200字。中新社是一个民间媒体,一个国际化单位,“亲和力”“国际化”是其与其他媒体的区别。

在为人处世方面,要积极大胆、热情主动。实习锻炼的不仅仅是业务能力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能力。记者不仅仅要采写,还要懂得如何与处理好与人民的关系。积极、热情,领导、其他记者、老百姓就会觉得你没有架子,愿意跟你交往,并慢慢信任你,这对以后的采访还是其他工作都是十分有利的。

在工作中,要肯吃苦、有责任感、有敬业精神。记者的生活是最没有规律的,出差在外经常半夜赶稿,黑白颠倒是常有的事情。这是一种敬业,同时也是记者的责任之一。

其实,要做好一个新闻人,我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用更多知识的积累来武装自己的头脑,把自己练成一个“杂家”,学会感恩,不管是领导老师还是其他记者或者一个通讯员。

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实习总结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与传播学院本科生实习总结,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本次专业大实习从2月上旬开始,到8月下旬结束,一共6个月的时间。新闻与传播学院下属的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与主持艺术、广告学(含广告设计方向)和网络传播专业,总共有208名(除了2人因故未参加专业实习外)本科生参加了专业实习。从实习地域分布来看,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上的北京、武汉、长沙、深圳、广州等城市以及上海、杭州、天津、兰州、台北等地。

一、本次专业实习呈现出四大特点

1、实习地域以北京、广州为中心,以“京广线”为主干,向全国其他城市辐射

实习地域分布,沿着“京广线”延伸,进一步巩固了北京、广州的实习中心位置,又有了新的拓展。以北京人数最多,为138人(20xx年为122人),占66.69%,比上一年度人数上升10%以上;广州以40人(20xx年为31人)位居其次,19.42%;武汉的认可。

在实习期间,参与的几次调查报道让我收获匪浅,购物卡的调查要学着去暗访,学着从不同角度分析备受争议的事情为何会发生;深圳流浪者抓捕的调查让我反思新闻与社会制度之间的关系,有破还应有立,还有新闻伦理的操作性。

5、刘 星:

2月,我只身来到了广州,身上似乎还带着没有消散的年味。那时的南方周末还在老楼的十二层,我推开新闻部的大门,然后好像是一晃,六个月就过去了。走的时候我做了一份私人的实习鉴定,在自我评价一栏写上“围观学习”。

确实是来围观学习的,南方周末对于大多数新闻系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标杆,而我办公室,也随着这张报纸一起,经历了日本大地震、郭美美炫富风波、利川群体事件、温州动车追尾。这些事件堆叠起来构成了今年中国新闻的“现在”,而因为这次实习,我也得以第一次离“现在”这么近。

6、朱 婷:

在《南方日报》实习的4个月的日子里,我经历了机动部和专刊中心2个部门,认识了20多位老师和前辈,共发表了54篇稿件计107087字。其中在南方日报的“深读”版发表了《560元根治乙肝 忽悠病人2万多》、《广州一民营医院加入120急救6个月,医疗欠费33万元-----见死先救遭遇欠费难关》、《南方日报记者深入“财富壹佰”内部调查---贴电子商务面具玩网络传销把戏》等多篇调查报道,得到了报社好评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然而这次实习给我的的收获是这些数字和稿件所不能完全展现的。通过实习,我掌握了基本的采访技巧、写作技巧,更重要的是接触了很多人,了解了很多事,让我能够更深入地思考记者这个职业。尊重语言、敬畏文字,我将继续前行!

7、吕昀蔓:

我在《中国青年报》实习期间,独立完成11篇新闻稿件,共计3万字左右。其中《公布一把手电话,是不是个好制度》、《政府预算公开:为何百姓看不懂政府的账》等稿件长达5000多字;《我的高考试卷为何成了国家机密》、《集体土地成了天价地,应让农民受益》等稿件被评为中青法制办A类好稿,在实习中锻炼着自己的写作能力。

采访过中国移动公司、政府财政部门、政府一把手;也关注过农民征地矛盾、业主自治问题、打工子弟学校被拆事件……在实习中真正感受到新闻予以弱势群体的意义。

8、沈咏吟:

在台湾台北台北之音广播之声为时四个月的实习过程对我来说是一次举足轻重的经验,不但让我认识到职场交际的重要性,更让我第一次接触到了播音行业,并有了深刻的播音体验。在之声实习的过程当中,我意识到团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从中延伸下来又包括了“责任感”以及“认真的态度”。我认为不管是在哪个领域的职场上,都必须懂得四面玲珑的处事方式以及友善的待人态度。

在职场上更是印证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只有下定决心放手去尝试,才能够让辛苦有所回报。

9、袁 泉:

实习期间,我在人民日报海外版及人民网上共发表稿件19篇,共计两万多字。其中《老国药——一园春色关不住》是我独立署名发表的头版头条,另有《外籍劳模:开放中国为你自豪》等四篇稿件是当日要闻版的头条。在这十五篇稿件中,《植一棵树的经济学》、《高昂过路费对发展中国家不公平》等四篇稿件获得人民日报海外版每日好稿评选活动的“好稿”称号,这其中《高铁债务水平安全可控》被海外版推荐参加人民日报社三月份的“每月好新闻”三等奖评选。这十五篇稿件中,包括八个综述类,3个消息类,两篇即景报道,一个专版报道和一个资料整理类报道。

此外,在外出参加一些发布会后,我在人民网上发表了《中航工业大举进军警用及反恐装备市场》、《国务院参事碳汇林落户井冈山革命老区》等四篇消息类稿件。

10、王 佩:

在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实习的三个多月时间里,我通过接受电视新闻各个环节的锻炼和挑战,从新闻敏感性和判断力、采编技巧、解说配音以及写作能力等方面,不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广播电视新闻工作的各项基本素质。

实习期间,协助《焦点访谈》调查报道组完成共37期节目,总计时长约480分钟,有5期节目在片尾署名编导或解说配音。具体情况如下:担任采访、编导、解说配音和撰稿工作,并上线播出的节目共11期,每期约11分30秒,共计时长约130分钟,其中《保健胶囊何以热销》《联合检查与猫鼠游戏》《茅台镇上的“强迁之痛”》《如此“全面完工”》被评为甲级节目;有13期担任编导、解说配音和撰稿工作的节目最终被定为内参片,呈递给中央领导,每期约15分钟,共计时长约200分钟;另外还有13期上线播出的节目参与了制作,每期约11分30秒,共计时长约150分钟;独立为《焦点访谈》调查报道组提供8个有效选题,被编导采纳并制作成节目。在上线播出的24期《焦点访谈》中,有15期被缩编为3分30秒的摘要在《东方时空》播出。

20xx年4月4日《焦点访谈》播出了《联合检查与猫鼠游戏》,这是由我担任编导、解说配音和撰稿工作的播出节目之一。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引起了很大反响,第二天该节目被缩编为摘要形式,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全天24小时滚动播出。

11、卫 萌: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到记者这份职业的艰辛与责任,更了解到做出一篇优秀的广播稿件需要多大的精力。感谢学院能为我们提供这样一个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能在这种中央级的媒体实习四个月,得到很大的锻炼。实践中来,实践中去,这就是我实习阶段的感想。

12、陈 思:

非常感谢院里给我一个进入到中央电视台实习的机会,短短四个月,我的专业技能经过实践的锤炼有了显著提高。此外,实习是我们接触社会的一次机遇,我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在我前进的道路中都是一道风景,半年来累积的人脉资源是一份难得的宝藏。

13、刘 欣:

在省广实习的4个月里,我全程参与了广汽长丰欧酷曼、吉奥奥轩G5等汽车品牌的全案策划,对汽车品牌的上市推广有了深入的了解。除此以外,还撰写了多个文案,包括:广新控股倡威科技有限公司项目宣传画册、菲亚特预售沟通会议主题策划等,凭借优秀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受到部门同仁的一致好评。第一次真正把课堂知识与实践操作结合起来,让我懂得了广告行业不仅需要激情与灵感,还需要耐心和踏实。

14、张 晴:

在南方周末实习的日子里,最快速的成长经历来自独立写稿,自己也因此成为实习鉴定里所说的“具备专业记者素质”。在结束实习前,我接到了老师安排的一条合肥市供水漏损的线索,要做一个关于水管漏损的解读,时间很紧,最终历时一周成文《管不住的水管?》。

这是一个相对枯燥的话题,也就是记者常常谈之色变的“专业性报道”。由于事实静态、问题庞杂、专业性极强,这类话题很难操作。接到题后,我先是抓紧时间马上给住建部、水利部和广东自来水公司发去采访函,因为通常他们的采访流程都走得很慢,而我们的报道需要争分夺秒。同时自己马不停蹄的开始查找资料,要报道这类话题,自己首先得成为专家。于是对我国供水体系一窍不通的我看了几十篇的论文,几乎能找到的所有报道和专业讲座,同时也在一个个突破采访对象,从专家到管理者到机构到普通人,最终虽然“有关部门”都拒绝了采访,但我仍然掌握了大量信息。

此稿最困难的部分是其中关于漏损率的核心数据,也是全篇的灵魂。这些数据像是“小秘密”,只在供水协会内部发行的年鉴上才有。为了拿到这个数据,我到处查找,包括期刊库和暨南大学的图书馆,还奔赴供水协会与之沟通借阅,对方却态度恶劣。委的新闻漫画配图,反响良好。这篇稿件成稿过程中,我曾几次试图采访中国水协和其下属广东水协被拒绝,因为这涉及到了他们的核心利益。但没想到的是,稿件发布后竟然原封不动地被中国水协官方网站的转载,并且得到了业内人士的肯定和好评,让我窃喜了很久。更没想到的是,稿件后来得到了*和*的批示,并直接促成了相关工作的改进。正如南方周末的编辑在内部论坛上所说,“不容易,专业报道也有春天的。紧跟热点,揭示真问题,国务院每日呈送国宝们的信息通报上就会出现兄弟姐妹们的名字”,我真正意识到了新闻人的力量。

15、胡 璐:

20xx年4月19日下午,作为国内风投界的领军企业,成功投资阿里巴巴、淘宝、pps等企业的软银中国合伙人宋安澜博士来到集团作讲座, 然后制作讲座前用于宣传的ppt的任务就交到了我手上。ppt放映后,引起了比较大的反响。那天下午,将宋安澜先生送去机场回报社后,在大楼门口被人拦了下来,人家问:“你是不是lulu啊?”。后来,我才知道,问我的那人是集团珠三角要闻中心的吴艳珑记者,想请我帮忙做份ppt。就此,实习之旅就和ppt交织在了一起,也正因为这,我参与了集团第八次改版研讨会、凡客诚品副总裁吴声讲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首届创新创业大赛宣传片的制作,以及在我回汉后,在七月下旬接到广州的来电,又参与了20xx广东省低碳投资论坛。

也就是平时并不在意的ppt和视频的制作技能帮助我在四个月实习期间获得市场部老师、集团人资的老师、团委书记谢思佳老师以及集团副总编辑丘克军老师的认可。所以说,多学点东西,不局限与于书本,总是有好处的,你所学习的东西会从不同的侧面提高你的知识能力和素养,并且十有八九会在未来帮助你。

16、李伟娟:

在京华时报经济新闻部实习将近两个月,我学习到了很多在校园里学不到的东西。我的实习老师对实习生在业务上很严厉,但是在平时生活中却很和蔼。在短短的实习经历中,我从一开始不熟悉新闻写作到后来对新闻写作驾轻就熟,每次看到自己的文章布满了报纸版面,都会有很高的成就感。

17、黄上国:

在央视综合频道实习期间,被分在了评价研发组,由于工作性质的区别,不能和很多其他同学一样投入到具体节目的制作中,多少有些遗憾。但却因此在每天一大堆的收视报告中、在一遍遍的汇总分析国内外优秀电视节目的形态中、一次次倾听央视制片人高谈阔论电视理想的内部会议上,学到了意想不到的知识,汲取了无限丰富的养分,三个月时间里实际得到的收获远远超越了其他东西带来的满足感和充实感。现在想来,我是幸运的,因为我的收获是这样的实实在在。

18、孙妮亚:

在蓝色火焰实习的四个月,因为太过匆匆而弥足珍贵。而就在这珍贵的时间里,作为实习文案的我,的收获——除了全程参与了各种广告业务的流程、掌握了应对各种创意任务的方法,真实地扮演了一次“广告人”的角色外;更十分幸运地得到了创意大佬们的指点与鼓励,从而坚定了自己对广告业的热情与希冀,完成了人生理想与现实的第一堂启蒙课。

作为一个还在创意大门口徘徊踟蹰,却要忍不住时时往里偷窥的新手,更感激新闻学院和老师们的辛勤付出,能够在如此恰当的时机,给我们机会去体验、去感悟梦想的滋味。除了感谢,还是感谢。

19、陈 骁:

在省广实习的四个月里,我跟着策划总监做了11个品牌的传播策略案,在创意总监的指导下撰写了8篇软文、4则分镜脚本、4本型录手册及数条广告语。四月光景虽如白驹过隙,带给我的锤炼与得益却弥足珍贵。犹记临别时总监写于我的评语“后生可畏,亦知广告人才后继勃发之兆”,这其间种种思悟自是如人饮水,我将谨记这份历练于怀,勿忘初心,整装前行。

20、陈思原:

我在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墙来啦》栏目组实习。成功进行了该节目的首次“微直播”(即通过微博官方主页在节目播出时与网友进行实时互动,发布节目进展),并形成了独创的、成熟的“微直播”形式——将节目的每一个环节做成连环画形式,配以搞笑的文字和表情,使得与观众的互动更加生动有趣。实习期间成功进行过9次微直播,不仅受到栏目制片人的赞赏,也得到了综合频道领导的关注,腾讯微博更是把我们栏目的微直播作为范本向其他栏目进行宣传,而栏目微博的关注人数也大幅度得到了提升。

21、马 越:

做一个任劳任怨的实习生,不要把别人交给你的各种任务看做是一种劳工压榨,带着学习的心态,不抱怨,不推脱,才能真正有所收获;不要去炫耀你的本领,但一定要让别人看到你的能力,用认真负责、积极创新的行动悄然得到别人的认可;永远不放弃学习,借助你所在的平台,开拓自己的视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你的未来就业道路奠定知识和人脉基础!

22、张嘉钊:

感谢院系老师给了我这样一次难得的实习机会,让我能将书本所学应用到实际操作,继而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感谢实习老师对我工作的指点和包容,让我提前体验职场生活,我将更加自信地迎接未来的学习和工作。

23、朱筱萱:

非常感谢新华网这样一个平台,提供给了我一个了解新闻的严肃性的很好的机会。同时也让我接触到了一个新的领域——能源行业,更深入的体会到,新闻的触角是可以伸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的。

网编的工作对从业者本身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要有良好的新闻敏感的同时更要有过硬的身体素质,面对看似重复枯燥的工作,不仅要调整心态,胆大心细,更要劳逸结合,保护好“革命的本钱”。

24、任明朝:

虽说网络媒体门槛低,对学历和专业要求都不高,但网编工作也需要新闻敏感度、专业主义精神以及强烈的抗压能力,否则难以在这个环境中生存下去。四个月来,见证了身边同事们如走马灯般来来去去,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有留恋,有惋惜,更多的是对自己今后职业的困惑和思考。有人选择了秉持新闻理想,一往无前,跻居高位,也或者,正如网易总编辑唐岩离职创业一样,做产品才是王道。

三、实习成果
本次专业实习成果非常丰富,网络、电视台和广告公司的实习成果在数量、时长上增加明显;由于到纸媒实习的人数减少10多人,因而纸媒成果数量减少较多。但是,这些成果的质量、档次和影响力都较往年有明显提高,具体地说:

1、2008级新闻学专业,共发表新闻作品近1800篇,共计260多万字,图片69张,头版18版,头条15条,优秀版面1个;另外在电视广播媒体,视频音频新闻共计时长6265分46秒,网站视频发布16条,网民调查近20次,ipad、iphone客户端资讯更新4456条,网站新闻编辑数千篇。

2、2008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参与节目策划和调研报告共66篇,统计电视频道栏目投放、制作带签共100期,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共134期,时长约为1960分30秒;在广播媒体实习的同学共完成电话连线93篇,录音报道41篇,网络新闻稿件149篇;网络专题制作数十篇,视频制作30多篇,报纸ipad、iphone客户端资讯更新共5600篇。

3、2008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参与电视节目制作共计时长99小时31分;参与广播节目制作共计时长26小时36分。报纸发表新闻作品68篇,共计94,643字。

4、2008年广告学专业,各类策划案98个,分析报告16份(其他工作日报周报等上百篇),文案创作49项,各类设计作品62件,活动策划执行33项、作品翻译70项;报纸新闻131篇,电视新闻专题8个,电视剧测评25部,网络专题19个,发布的转发新闻稿与论坛帖数以万计,微博认证、微访谈及其他微博话题制作等不计其数。

5、2008级广告设计方向,网站更新新闻稿件2700余篇,完成23个专题和22次活动及采访,共参与制作广告策划45项,撰写的软文广告、广告语则不计其数,其中许多作品被企业所采纳。

6、2008级网络传播专业,实际编选网络新闻近10万余条,专题制作近百个,传统媒体则体现为新闻价值极高,选题多收重视,体现了很高的专业水平。

合计成果:

纸媒类成果: 2443篇 总计339万字

广播、电视类成果:发表影音作品时长14197分钟,参与制作电视节目300多期;电视剧测评25部,电视频道栏目投放、制作带签共100期。

广告类成果:各类策划案98个,分析报告16份(其他工作日报周报等上百篇),文案创作49项,各类设计作品62件,活动策划执行33项、作品翻译70项。

网络类成果:网络新闻编辑10万余条,专题制作近百个;报纸ipad、iphone客户端资讯更新共10056篇;论坛发帖、微博认证、微访谈及其他微博话题制作等不计其数。

四、专业大实习存在的不足之处
1、极少数同学对专业实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反映在实习态度上不够端正,反映在行动上投入不够。

2、纸媒成果在质量提高的同时,但数量却下降明显。

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的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最新新闻专业实习报告:新闻专业实习报告范文
我不得不承认我的实习更接近于一次独立学习,而不是一份真正的工作。这次香港有线新闻台的实习是我大学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经历,香港媒体的工作态度和专业精神让我更加感受到作为一个记者的使命感和态度。

一 关于有线电视新闻台
有线电视新闻台简介:有线新闻台是全球首个全日二十四小时以广东话广播的新闻频道,包括《重点新闻台》、《财经资讯台》、《24小时新闻台》、《直播新闻台》四条频道,拥有五百多人的新闻团队,每天24小时为客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有线电视新闻台更是香港首间建造“全数码新闻中心”的媒体,率先带领香港进入全数码广播。

二 实习前的准备
因为有线新闻台没有在内地落地,所以在之前一直没有看过它的节目。也可以说对它根本不了解。上网所能查到的资料也很有限。对它的了解,也是停留在学院老师对它的介绍。不过,在出发前,多留意有关香港的新闻,看tvb和亚洲电视的新闻,不但助于多了解香港最近的新闻热点,还可以对新闻媒体的制作模式有个初步的了解。

另外,去香港实习临出发前,还要注意检查好自己的证件是不是已经办好,行李是不是带齐。这些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如果不做好,那么就会给实习带来很大的麻烦。

三 实习工作
这次能去香港有线电视新闻台实习,对于我来说是一次十分难得的机会。因为对于读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来说,应该多实践。多出去外面看看其他地方的媒体运作方式。而在香港这样一个宽松,自由的新闻环境,有线新闻台是我们更进一步学习的理想平台。第一天去新闻台报到的时候,港闻部的采访主任黄庆州先生第一句告诉我们的就是:“你在实习的过程中,能学到什么取决于你的态度。”而且他还补充说,来实习的意义,就是把我们在学校里面学到的东西表现出来,电视台不会从头开始教我们。这翻话,是个指引,也是个提醒,他让我明白到,在以后的五个星期内,能学到什么东西,都是靠自己。而且我们也不仅仅是代表我们自己,我们所代表的也是我们学院,还有他们对内地学生的印象。

港闻部——每天都像是打仗
说港闻部(也叫assignment desk)是整个新闻台最忙碌的地方一点都不为过。每半个小时更新一次的新闻,几乎每一条新闻都要有follow up。有时候,一条新闻,又需要几个记者采访不同的部分,而这些新闻又是耽搁不得的。在assign desk里,真的可以充分感受到什么叫做跟时间赛跑。

在港闻部实习的三个星期里,我们一般都是以观察为主,高等法院,政府总部,教统局和立法院是我跑得最多的地方,其实就是法庭、教育和政务这几个线条的新闻跟的最多。跑多了,也自然而然的跟负责这些方面的记者渐渐熟落起来,看多了他们问问题的形式,以后独自做采访,也上手得比较快。

每天晚上十点左右,记者就要打回台里查自己的assignment,知道自己第二天要采访什么新闻。在新闻量多的时候,一个记者一天内做五条新闻也是很正常的事,这是在内地媒体实习的时候绝对无法想象到的。

而team work对于电视媒体来说也是很重要的,这点,在我们上课的时候,也是经常强调的一点。一条新闻的出来,不是记者一个人或者是编辑一个人的功劳。它需要全部人都很优秀,如果是在拍摄环节中,摄影师拍得不好,挤不到好位置,那么无论记者的稿写得有多好,画面不好看,这不是一条好新闻。又或者,如果负责开车的司机,不熟悉路段,稍微开错了几个路口,或者是错了几个红红绿灯位,那么新闻做得再好,被其他电视台先播出了,那也是输了。所以,即便是看起来很小的一个环节,如果这个team work里的成员不合作,做得不够好,那么都会直接影响到这条新闻的质量,长远来说,会影响到整个台的形象。这也是为什么新闻台里面不强调英雄主义的原因。
另外,香港的电视新闻有自己的特色和要求。他们不喜欢在新闻中出现具体的时间,这是因为有些重要的新闻在整天甚至隔天都要重播,如果新闻里面出现“今日早上”,“今日下午5点”这样的时间词,就会混淆观众。香港媒体的新闻较之内地短,一般都是每天1分钟到1分半钟。在半个小时的新闻内,所含的资讯量就会加大,也是为了适应香港人节奏快,对资讯的要求快,准,好的习惯。

在观察了三天之后,我得到了第一次自己实践的机会:在一个公开场合上采访教统局局长李国章。

因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香港教改一直是个热点关注的新闻,所以每逢教统局长李国章出现的公众场合,都会聚集一大批媒体的记者在外等候。当我到达了会场时,教统局的io(information officer)在一开始就说李先生今天大概都不会接受媒体采访了,大家都似乎认为今天也是不会有收获。但是大家也还是继续等李国章出来,准备突击采访。

教统局的io又表示说李国章愿意接受媒体的采访。我们又马上把麦克风插上,等待李国章出来接受采访。在采访完毕后,记者们大多数都会聚集在一起,互相参考大家所记录到的笔记和听回录音,来确保自己没有漏掉任何的信息,有些不确定的还会反复问。而相互之间也会参考一下这条新闻怎么报。再打电话回各自的台里向采主报料。在这次报料过程当中,我自己也犯了一个错误,我向采主说李国章没有回应我们问的问题。因为这样的说话,我是听到另外一个媒体的记者这样报料回她的台里的,所以我没有经过自己的思考,想当然的觉得也应该是没有回应的,就这样跟采主说了。采主当时没有说什么,就是叫我把派到的beta带和音频先传回台里,让他听。等新闻出了以后,采主再打给我说,其实李国章从他的问题中已经是回应了我们问的问题了的,只是说得方式比较婉转,所以以后的采访一定要经过自己的分析,要注意听被采访对象回答的问题,如果遇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还要继续跟进下去。有时候,新闻的角度和内涵,就是这样靠记者挖掘出来的。

后来渐渐多了自己采访的机会,每次的采访回来,都会有不同的问题出现,幸好记者们都很乐意帮助我,告诉我哪些地方做的不够好,需要改进,哪些地方可以做得更好。例如说,刚开始采访时,问的问题关联性不够强,不够针对,有时问问题又过于绝对,令到被访对象只回答是或者不是,又或者问完一个问题后没有跟进。这些问题,在课堂上老师都有强调过要避免的,听的时候好像很容易,但是到了自己真正操作的时候,经常都是遇到一些自己不熟悉的题目和采访对象,手忙脚乱,一拿麦克风,学到的东西就丢掉了一半,心里紧张得被访对象回答什么都记不清楚,也无法说按照他们的回答继续跟进问下去。后来自己总结的时候,也认为,在实习的过程中,保持平稳的心态也是很重要的,不能遇到什么自己不熟悉的采访对象时,就慌慌张张的。

港闻部里,给我感受的一点就是压力。无时无刻都感受到压力。在香港一个这么小的地方就有那么多的媒体,一条新闻做得好不好,大家都有目共睹。做得好的记者,通常都是行家争相交流的对象,在业内很受尊重。

当一个记者,在体力和脑力上要付出很多,当一个香港的记者,要付出的是双倍的体力和脑力,这也是香港媒体竞争的激烈情况所决定的。记得年前在维多里亚公园,做特首曾荫权的直播的时候,记者和摄像师就像洪流一样,围着曾荫权,大家都是想要抢到一个好位置,我和同行的记者都被踩烂了鞋子,甚至连裤子都被扯破了。
专题部——专供我啃带子的圣地
专题部一周出两档节目,一个叫《香港刺针》,由梁文道主持。专门针对热门的事件,主持和嘉宾一起探讨这个问题。形式有点类似凤凰台的《锵锵三人行》,不过不同的是,《香港刺针》的节目里面还会插入记者对这个谈论的题目做制作的外拍,另节目的内容更加丰富,而不是单纯的talk show。另外一个是《时事宽频》,是类似于香港电台的《铿锵集》的一档专题节目,相对《香港刺针》来说,《时事宽频》的题材更为广泛,可以是当前的新闻热点,也可以是历史人文,科学技术等等。

在专题部的实习时间只有一周,但是对于我来说,这一周的收获特别的丰富。专题部对于我来说,像是一个巨大的图书馆,让我静下心来吸收他们前人做过的专题片。每天一早上班,我就是抱着一叠有小山高的纪录片,跑去剪片室看。一天下来,可以看差不多7、8个小时的片,但是自己都不觉得累,反而一边看,满心欢喜的写笔记,抄下他们好的制作方式。一个星期下来,写满了一个笔记本。

新闻学专业电台实习报告


三个月的实习生活结束了,三个月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就在此时需要回头总结之际才猛然间意识到日子的匆匆。xx年9月我开始了在衡阳都市频道的实习,作为电视记者既要采访、写作,又要编辑的实践确实很能锻炼人,从刚开始的颇感不适到现在的顺其自然,这短暂却难忘的时光,我有着太多的收获。
这次实习给我提供了一个机会和平台,使我得以将课堂所学予以运用和发挥,锻炼了自己的新闻业务技能。通过实习,使我对新闻行业和新闻工作有了更具体、更直接、更深刻的认识。实习,不仅仅是实践,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获得某种认识,从而能指导以后的实践。此外,通过实习还锻炼了我的社会活动和交往能力。
在实习期内,我深入到各地去采访,真正的锻炼自己的采访能力,提高了自己的提问水平,锻炼了心理素质。在采访后写了很多的新闻稿件,熟练地掌握了各种新闻文体的写法,尤其是消息和通讯的写法,包括各种新闻文体,如动态消息、综合消息、评述性消息、人物通讯、事件通讯、工作通讯、风貌通讯等,涉及到了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
可以说,实习是综合能力的一次全面考验,除了考察你的专业水平和理论知识以外,还考察了你的处世态度,做人原则以及处事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考察你是否懂得怎样做人。勤奋是首要的,到得最早走得最晚,通宵达旦这些都应该是家常便饭而不是邀功领赏的资本,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主动与老师的交流同样重要,不要窝在办公室里异想天开,要及时和记者沟通,善于和记者交流,要放得下面子,同样,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追求新闻理想,遵守新闻道德同样我们也不应忽视,应该坚决抵制诱惑,固守新闻客观真实的这一方净土同样是因为你是实习生,你是来学习的。此外,创造性地思考和大胆的实践也是专业实习过程中所应具备的素质。从生活中,主动发掘新闻线索,包括从媒体炒过的看似过时的话题中提炼新闻线索,大胆报题,勇于独立策划采写,不要怕出丑,不要怕弄巧成拙,还是因为你是实习生。
通过实习发现,自己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包括文化知识的欠缺,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学习涉及的面太窄,学到的知识太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很好的体系。联系实际的能力太差,将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到实践中去,没有一个知识储备体系,用到哪学到哪。实习中也碰到过困难,比如对一些稿件深挖不够,新闻敏感不够,采写的速度不够快等,这些都是自己需要提高的。在今后的学习中还需要在各方面去提高自己的各方面的能力,尽可能完善自己。
当我发现,我已经爱上了这个职业和这里的生活的时候,离别的钟声也敲响了。幸好,总有一些记忆驻留下来,总有一些感触潜移默化。我相信自己的能力,并为自己当初的选择和现在的进步感到骄傲,我会在新闻媒体这条道路上一直努力。
最后,感谢带我实习的老师和一起实习的同事们,是你们教会我如何做新闻,也带给我愉快的实习生活。

《新闻传播学新闻专业实习报告》由范文资讯网f132.com编辑整理精选推荐,并且我们还准备了大量的优质实习报告范文专题供您参考和写作帮助,请访问新闻实习报告的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