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度

每朵花都没有一样的时候,人也是一样。人是复杂的,尤其是思维,心得也在一直变换。在学习中,我们每一个人应该都尝试过写心得体会吧,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很好地提升我们的思考水平,想要写心得体会需要从哪方面入手呢?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以人为本提升价值认同度”,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凝心聚力的强国梦想,公平正义的共同信念,昂扬向上的公民品格,是民族复兴的精神支柱,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力量源泉。党的十八大提出三个倡导,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为我们时代划定了价值航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凝聚改革共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

内心认同才能自觉践行,春风化雨才能润物无声。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价值准则,只有植根于人民、生长于社会,为社会成员所普遍接受和深刻认同,才可能将不同身份、不同背景的13亿国民熔铸成一个稳固的价值共同体,把价值导向转化为自觉行动,真正形成崇德向善的价值风尚。

社会转型期的多元多样多变,为我们这个古老国家和民族注入了空前活力,也在精神价值层面给人以巨大冲击。面对深刻的社会变革,我们有激动、有振奋,有实现精彩人生的无尽热情,也有困惑、有怅惘,有难以言说的精神迷思。什么样的中国,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伟大国家?什么样的社会,才是令人向往的理想家园?怎样的人生,才有内心的安宁和恒久的幸福?契合人们心灵深处对精神信仰的渴求,我们就能以寄寓国家理想、凝结社会期待、诉说共同愿望的核心价值观,激发广泛的社会共鸣。把握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我们就找到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深厚的土壤。

找准情感的共鸣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亲和力。一辈子追求信仰的将军夫人龚全珍为什么感人至深?刹那间抉择生死的最美教师张丽莉为什么粉丝无数?因为她们的选择,击中了人们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对价值观的认同不仅体现在理性认知,也反映在情感认同上,真理的力量加上道义的力量,才能行之久远。找寻思想道德情感的交集,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深入浅出、情理交融,核心价值观就会在这样的引导中成为心灵的罗盘、情感的寄托。

切中利益的关注点,核心价值观才更有吸引力。如果要发展不要环境、讲政绩不讲民生,公众会怎么理解富强文明?如果办事情都得找关系、打官司也要走后门,老百姓又从何感受平等公正?夯实三个倡导的社会基础,必须关切人们的利益诉求和价值愿望。只有把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落实到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中,形成有利于弘扬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法治环境和体制机制,才能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向心力和感召力。

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人民群众是主体。在坚持以人为本中提升价值认同,以核心价值观的弘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我们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就有了最深厚、最长久的生命力,我们就一定能描绘出这个时代最美丽的心灵图景。

f132.CoM更多心得体会编辑推荐

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当今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也面临着更高层次的挑战。经济发展起来以后,社会领域的利益纠葛、无序竞争、行为失范等问题日益凸显;物质生活逐渐丰盈,人们的权利意识水涨船高,对公平正义有新的诉求。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如此强调社会层面的价值共识,将“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的共同价值取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和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组成,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有机结合,是中国文化与世界优秀文明成果的有机结合,是国家政治理想、社会价值取向与个人道德准则的有机结合。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也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发展的根本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有利于牢固树立国家的政治理想,形成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共同思想基础和精神坐标,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在三个层面实现良性互动:

一是建立健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发展实践和社会治理中。做好有关法律法规的立、改、废和制度建设等工作,注重政策保障、制度规范、法律约束相衔接,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对核心价值观的体系和内涵作深入透彻研究,为广泛传播核心价值观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思想保障。广泛运用新闻媒体、互联网等传播载体,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三贴近原则,开展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宣传教育活动,使核心价值观入耳、入脑、入心,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不断壮大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流舆论场。

三是形成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人人参与、人人实践的生动局面。要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风气和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氛围,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肥沃的社会土壤。


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小编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重新整理了一下发到这里。

XX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执行。为在各高校深入落实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高校有义务和责任在中广泛开展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而其教学效果好坏将对现在以及未来国家建设者的成才规格、思想水平及政治修养产生直接影响,同时还与党和国家事业的兴衰成败紧密相关。

一、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1.是推动大学生多方面协调的一个重要途径

关注人的发展,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观点,共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即人的个性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人的社会关系可以自由发展以及人的劳动能力得以实现,以上都以人的核心价值观作为基础。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论体系能够为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提供具体详细的行为规范。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理论体系作为依据,对当代的大学生进行深刻的政治教育将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使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将来为祖国做出更多的贡献。

2.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处于指导地位

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真正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贯穿于精神文明建设与国民教育全程当中,并进一步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丰富繁杂的社会中,应该说没有哪种社会以及个人属性会比其所受过的教育更能够从始至终地强力干预我们的行为、价值观念以及态度了。所以,高校作为精神文明思想建设的基础阵营,必然要担负起文化创新、传承及发展的艰巨任务。重视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对大学生的熏陶作用,加强网络建设、学校报刊和广播电视的主流思想的导向作用,不断完善校园中各种文化活动的设施,要重视在校园的人文环境培育以及对周边环境的整治,建设能够体现社会主义的特点、具有学校特色的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只有让大学生对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强烈的共鸣与认同感,他们才能够更加坚定对马克思共产主义的信仰。

3.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之核心价值观产生于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是被用于引领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面重要旗帜,不仅代表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主流价值观,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所需的民族认同、文化归属与价值观追求,并且还可以增强我们的民族凝聚力以及荣誉感,进而促进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与此同时,大学生作为实现民族复兴与国家富强这一伟大中国梦的建设者与接班人,更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支柱力量,因而,高校重视对大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的基本内容,更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二、在高校中加强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方法

1.以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在高校积极开展有效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在对大学生的各项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重要导向作用。其次,高校在政治理论的教学当中应当将核心价值理论贯穿全过程。而我们也知道,大学生终身价值观的确立和发展,是其所处环境与所受教育综合作用的结果。再次,应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当中,合理看待一元与多元的辩证关系,在两者的协调变化中谋求价值上的认同,最终实现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思想政治修养上的内化。

2.使广大师生感悟核心价值观产生的环境背景与深远意义

在社会快速进步与理论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党中央及国家领导人提出了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潮流的核心价值观,其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能够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体现了时代前进的典型特点;而它所提倡的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深刻反映了其紧跟时代进步的先进性;而在核心价值观中所包含的共同理想、荣辱观等一系列的理论观点,既是在响应时代的号召,又是在反映社会发展的诉求。

回首改革开放走过的30多个年头,我国实现了经济总量大幅攀升,国防、内政和外交均有壮大,综合国力进一步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实现了小康,与此同时,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也得到了明显的提高。然而随着社会化进程的深入,很多由发展引起的问题已经浮出水面,我们也逐渐发现:只是经济发展还不够,应当推动文化同步发展,形成在精神领域的一种有凝聚力、认同感,进而动员广大人民群众辛勤劳动、激发全民文化上的创造力,即通常所指的社会核心价值观。在稳步前进发展中,我们要坚持软硬实力两手抓,发掘传统文化的魅力,带领人民群众感受国学之美,保护中华文明传承发展,进一步凝聚民族团结的力量,缓解外界对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不良反应,也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此外,在全球文化空前融合、思想高度活跃、各种观念激烈碰撞的情况下,如果我们注重倡导高校加强对学生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无疑对加强文化建设与推动国家各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时代针对性。

3.坚持科学发展观,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塑造大学生

高校构建和谐校园时,根据十八大精神指示,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首先要把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纳入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重点解决学生中存在的典型突出问题,切实维护学校正常的公共秩序,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进而使校园中存在的各项不良风气得到明显改善,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其次,积极创建和谐校园,把发扬荣辱风尚与和谐校园的创建活动联系起来,在和谐中明荣辱。第三,尽可能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做得详实、到位,确保各项工作获得实效。同时,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过程中,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道德氛围。

4.客观解读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的问题和现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指导

当今社会,无论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均发生了强烈变化,东西文化间的融合和对抗,传统与各种现代观念激烈冲突,同时,人们的价值观也相应的呈现出多元化。个体的家庭、心理素质及所接受的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等多方面因素,无不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产生重要的影响。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是积极向上的,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强调自我意识,当代大学生更加在乎自我需求,强调自尊与他尊,更加关注自我价值的认同感,要求其主体地位获得认可等;二是当代大学生思想积极向上,热爱祖国,有较强的民族自豪感,对我国的综合国力的增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态度乐观自信;三是当代大学生的法制意识更强,与上一代比起来,他们对法制社会更加提倡,能够借助法制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并且渴望国家的法制建设进程今后可以得到不断完善和进步。

结语

高校对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成败,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成才水平与综合素质,而且关系到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建设者的贡献和能力,因而这是一项需要不断完善与长期关注的教育工程。从一定意义上来看,高校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就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这项工作的发展与创新,因此,客观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体系之教育现状也必然是我们必须要面对的课题,我们应该继续关注与本命题相关的材料信息,深入研究十八大和十八大三中全会重要精神指示,认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对学生的教育中,为高校进行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更多的帮助。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范文


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在现实生活中,人们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并给出各自的答案。这种价值判断力,既体现一个人的基本素养,也决定着一个国家的精神气质。

培育核心价值观,重要的是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正如中央领导强调的,增强价值判断力,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性工程。不断以强有力的价值引导提高判别能力,才能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善美特质,为全社会提供醒目的价值坐标,也才能把每个人心底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焕发出来,升华开去。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的解放、价值的多元,体现了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一些领域和一些人当中,也出现了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甚至以丑为美、以耻为荣。比如,宁可坐在宝马里哭、也不坐在自行车上笑的物质主义,有这个精力扫黄、为什么不去抓贪官的比坏心态,读书多无用、赚钱多才管用的反智倾向,口碑越差,越想围观的审丑趣味,等等。这充分说明,越是纷繁复杂、众声喧哗,越要分得清是非、站得稳脚跟,越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的压舱石、价值的定盘星,做好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的修复工程。

价值取舍决定治理模式,发展理念决定改革成败。增强价值判断力,不仅关乎底线伦理、基本共识、价值风尚,也关系到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目标的顺利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沿着这样的国家目标推进改革;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通过这样的社会理想凝聚共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遵循这样的公民准则检视行为,才能为改革发展树立正确的价值引领、营造良好的思想氛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知易行难,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并不完全等于价值行为。明确了是非、善恶、美丑,还要引导人们择善而行,使价值评价标准成为行动的自觉准则。在这个意义上,增强价值判断力,就要把正面教育与舆论监督结合起来,把热点问题引导与群众道德评议结合起来,旗帜鲜明地弘扬真善美、贬斥假恶丑,树立正确导向、澄清模糊认识、匡正失范行为,形成激浊扬清、抑恶扬善的思想道德舆论场,引导人们自觉做良好道德风尚的建设者、社会文明进步的推动者。

明辨是非才能立场坚定,激浊扬清才能彰显主流。形成风清气正的舆论环境,要求我们在价值认知层面毫不含糊。形成万众归心的价值共识,需要我们在对接现实方面不遗余力。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会成为人生奋斗的梦想之舵、中华民族的精神之钙、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

企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党的xx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党的xx大报告提出两个巩固再次强调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八大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提出了三个倡导的24字核心价值观,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为更好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一项基础性工作,科研单位在大力搞好经济建设的活动中,必须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政策导向、利益机制和企业环境,实现经济建设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重庆市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是一个拥有公路行业、水运行业等多个甲级资质和水运行业、市政行业的乙级资质,并通过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具有承担国外项目资质的大型综合勘察设计院。当前,在全院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是进一步落实设计院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是引领思潮、凝聚共识的思想工程,对于凝心聚力、鼓舞人心、铆足干劲,围绕和带领广大干部职工向既定目标奋进、促进各项研发设计任务完成,起到了助推器和添加剂的积极作用。

一、要抓住一个活字,增强教育的吸引力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成为讲社会责任、讲社会效益、讲守法经营、讲公平竞争、讲诚信守约的高精尖科技人才,就必须准确把握职工的思想脉搏,灵活运用思想教育的方式方法。

(1)方法要灵活。单纯的主客灌输模式虽然能给受教育者提供德行的认知,但它们在受教育者头脑中却往往以知识形态存在,很难内化于心。要想使教育更加行之有效,就需要改变教育模式,采取既有教育灌输、正面典范引导,又有交流互动、主客换位相互启迪的方式,从而调动主客体双方的能动性,实现共同道德自觉。在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对于年龄偏大的、理解能力偏弱的可以采取拉家常、讲故事的方式,对于文化层次较高、思想成熟的可以采取座谈、报告等方式,对于思想活跃、价值观多元化的则可以采取演讲、竞赛等方式进行。通过有针对性地分层次宣讲教育,才能更加有效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职工的心灵,外化于职工的各种社会实践。

(2)题材要新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如同写文章一样,题材好,标题新颖,读者才喜欢看。目前,职工思想交流更需要心灵的沟通和理解,要做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就要改变传统的思想教育模式,以人为本,注重精神引导,通过新颖的题材、生动的形式、感人的事例、接地气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凝练化、通俗化、具体化,把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和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牢牢植根于企业、内化于职工的心灵,让核心价值观体系最大限度地家喻户晓、入心入脑。

(3)形式要创新。要根据职工特点,积极探索和创新教育形式和内容,充分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优势,唱响主旋律,抑制杂音噪音,使主流思想行为成为时代最强音。要依托传统宣传媒体,利用报纸、宣传栏、橱窗等宣传平台,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进行宣传教育。要善于运用新媒体的强大优势,通过官网、qq群、微博、微信等网络载体,发出好声音,传递正能量,形成强大的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好重大节庆日蕴藏的丰富教育资源,积极创新文化活动载体,开展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文化活动,吸引职工热情参与和广泛关注。

二、要突出一个实字,增强教育的感染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是空洞的宣讲和活动,必须紧密围绕单位实际,把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要注意教育的长期性。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一个逐步积累、逐步认识、逐步形成共识的过程。在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中,要注重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解决好重形式与轻践行的反差问题,努力着眼于职工思想观念的内在养成需要潜移默化的岁月积累,通过建立思想道德教育的经常性、常态化的长效机制,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

(2)要注意教育措施的可行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无论是生产措施、工作措施还是管理措施,都要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与厂情形势任务相结合,与特殊情况、特殊任务相结合,与本单位的经济工作、企业文化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以增强企业发展潜力为导向,以实现职工队伍教育和引导效果为目标,根据每个阶段、每个时期的形势任务,改进宣讲手段,创新宣讲内容,从而实现企业效益和道德建设良性互动。

(3)要注意教育的广泛性。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启发人、引导人,最终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它既关系到怎样培养人的问题,也关系到干部职工能否服务单位、服务社会承担起未来重大责任的问题,需要全员共同参与和支持才能取得效果,成为主流的价值取向。因此,在核心价值观教育中要注意广泛性,要通过单位、家庭和社会三方形成合力,进行广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使这种主流价值思想潜移默化地内化于职工的价值观中,外化于职工的各种社会实践中,成为自觉行为,在企业落地生根。

三、要把握一个深字,增强教育的渗透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停留在嘴上和书本上,还要把握好一个深字,不断增强教育的渗透力。

(1)要把握企业特点。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问题是如何将简单的24字转化为企业职工切实需要、乐意接受、入心入脑的东西。因此,在教育活动中,要按照科研单位特点,结合职工队伍身心发展特点,因势利导,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大力开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中心的主题教育活动,以调查问卷、座谈、走访等方式为切入点,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深入人心,实现核心价值体系与职工的有效对接,使职工由知到信、由旁观者转变为积极参与者。

(2)要突出企业重点。要善于突出企业重点,突出设计院科研单位这个重点,结合设计院的战略部署和发展方向,针对职工中知识分子多、思想相当活跃这一特点,加强企业规章制度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体现在制度和日常管理条例之中,通过各项硬性规定和制度规范建设,带动全院干部职工,特别是党员干部自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和实践。要不断完善激励机制,褒奖善行义举,实现效能与道德提升相互促进,在企业中形成积极向上向善的良好风气,为企业发展汇聚强大的正能量。

(3)要促进企业发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们的生产生活和现实利益密切相关,与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开展核心价值观教育其落脚点是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企业良性发展。因此,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贯穿于生产经营的各项活动中,融入企业的文化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中,大力培育职工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操守,形成科学有效的诉求表达机制、利益协调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最大限度增进企业和谐,为企业生产经营提供良好的企业环境。

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中央政治局围绕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进行集体学习。中办下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有力部署,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重要遵循。

一、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项根本任务抓紧抓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党的十八大提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三个倡导24个字,凝练概括了国家的价值目标、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公民的价值准则,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党立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战略工程,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从适应国内国际大局深刻变化看,我国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在前所未有的改革、发展和开放进程中,各种价值观念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面对世界范围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形势下价值观较量的新态势,面对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思想意识多元多样多变的新特点,迫切需要我们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扩大主流价值观念的影响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看,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解决好价值体系问题,加快构建充分反映中国特色、民族特性、时代特征的价值体系,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整合社会思想文化和价值观念的能力,掌握价值观念领域的主动权、主导权、话语权,引导人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

从提升民族和人民的精神境界看,核心价值观是精神支柱,是行动向导,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建设民族精神家园,具有基础性、决定性作用。一个人、一个民族能不能把握好自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发展起来的当代中国,更加向往美好的精神生活,更加需要强大的价值支撑。要振奋起人们的精气神、增强全民族的精神纽带,必须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就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中国精神。

从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看,核心价值观是一个国家的重要稳定器,构建具有强大凝聚力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有广泛的价值共识和共同的价值追求。这就要求我们持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力量。

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紧紧抓住三个倡导24个字,综合运用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政策制定、制度保障等方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使之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应总体考虑,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开展宣传教育。

在国家层面,紧紧围绕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宣传阐释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引导人们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伟大事业之中。

在社会层面,紧紧围绕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宣传阐释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平等观,深入开展法制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建设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的现代社会。

在公民层面,紧紧围绕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教育,宣传学习先进典型,推进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引导人们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形成根基雄厚的崇德向善的人民力量。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由我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决定的,属于社会意识范畴,必然也必须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体现在人们生产生活和日常交往之中,体现在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各方面。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孤立的工作,而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的工程,必须在国家发展总的目标下与各方面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协调推进。如果抓不好结合,就会造成两张皮;如果制定的政策法规、设计的具体制度、开展的实际工作,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就会变成对台戏。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习贯彻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结合起来,与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结合起来,与各项重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广泛的教育实践活动,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首先要在全社会叫响三个倡导24个字,广泛进行宣传、深入研究阐释,使之家喻户晓、众人皆知。同时,要全面系统、分层面、有重点地开展宣传教育,加强分类设计,梳理出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的工作重点,一步一步地向前推进,积少成多、聚沙成塔,垒石成峰、功到渠成,引导人们不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融化在心灵里、体现在行为中。

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教育实践,引导人们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藏着丰富的思想资源,包含着优秀的传统美德,必须坚持客观、科学、礼敬的态度,认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增强其影响力和感召力,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重要源泉。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广泛开展道德教育实践活动,大力普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基本道德规范,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和道德责任感,不断提高人们道德水平、提升人们道德境界。

1.抓好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学雷锋志愿服务是美好的道德行为和重要的道德实践,是培育助人为乐、团结友善文明风尚的有效途径。要大力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以社区为依托,以关爱空巢老人、留守儿童、困难职工、残疾人为重点,精心设计开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把志愿服务做到基层、做进社区、做进家庭。坚持志愿服务活动与学雷锋活动相结合,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推出一批学雷锋示范点和岗位学雷锋标兵,引导人们立足岗位学雷锋、走上社会学雷锋。贯彻落实《关于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的意见》,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探索建立中国特色志愿服务制度,推进志愿服务制度化,促进学雷锋活动常态化。

2.抓好孝敬教育。百善孝为先,孝乃德之本。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流传至今,当代众多的孝敬典范有口皆碑,孝亲敬老已经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精神基因。要大力弘扬孝道,培养人们的孝心、爱心,引导人们感念父母的养育之恩、感念长辈的关爱之情,养成孝顺父母、尊敬师长、敬老助老的良好品质。家风是无言的教育,家教对一个人价值观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中华民族历来重视家风的培育和传承,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朱柏庐的《治家格言》,傅雷的家书家信,都堪称当时家风家教的典范。要适应现代社会家庭组织、家庭结构的深刻变化,加强以孝亲敬老为基础的家风家教建设,把中华孝道和敬老之风一代一代传承下去。

3.抓好诚信教育。诚实守信是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市场经济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拜金主义、一切向钱看的有害思想观念,导致一些人信用意识淡薄,社会信任感下降,诚信缺失、造假欺诈已成为当前社会的一大问题。要广泛开展诚信教育,精心组织诚信创建活动,在全社会积极倡导讲诚实、重信用、守承诺,引导人们树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真诚做人、守信做事。加强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公信建设,大力推进诚信建设制度化,把诚信作为管理的重要原则,推动有关部门和机构建立健全社会征信体系,深入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治理,建立红黑榜发布制度,褒扬诚信、惩戒失信,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

4.抓好勤劳节俭教育。勤劳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德,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实际需要。过去,生产落后、条件艰苦,需要勤劳节俭;今天,经济发展了,生活改善了,同样需要勤劳节俭。在物质条件好转的情况下,一些人好逸恶劳、好吃懒做思想严重起来,一些领域铺张浪费、豪华奢靡现象正在滋长,餐桌上的铺张、舌尖上的浪费可谓触目惊心。懒惰和浪费损失的不仅仅是物质成果,更严重的是损毁了积极向上的民族精神和人的道德情操。要广泛宣传中华民族吃苦耐劳、戒奢克俭的优良传统,任何时候都不能丢掉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的崇高品格。开展全民性的节粮、节水、节电、节约钱物等活动,特别要突出节粮节水的教育,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各级各类学校、各个单位抓起,从每个家庭抓起,努力营造劳动光荣、懒惰可耻,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社会氛围。

三、在抓好融入上下功夫,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任务落到实处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实际、融入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接受它,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可以说,融入的程度,反映着工作的力度和深度,决定着工作的进展和成效。要下力气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工作做深入、做扎实。

1.融入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各行各业虽然领域不同、性质不同、业务不同,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是一致的。在实际工作中,无论是机关、学校还是企业事业单位、社会组织,无论是生产经营领域还是社会服务领域,都要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形成各方面工作与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同行的强大正效应。各行各业要深化拓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开展行风评议,规范行业行为,彰显正确价值导向,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本行业本领域深深扎根。

2.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收到百姓日用而不知的效果。要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遵循。礼仪是宣示价值观、教化人们的有效方式。要有内涵地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成人仪式、入党入团入队入学仪式等,同时利用重大纪念日、祭奠日、民族传统节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弘扬主流价值观念,传递社会正能量。

3.融入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制定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规定着我国政策制度、法律法规的性质和方向,具体的政策制度、法律法规又直接影响着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要结合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结合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做好有关政策、法规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体现到各方面政策制度、法律法规之中,形成有利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要充分发挥政策、法规的导向和约束作用,使正确行为得到鼓励、错误行为受到制约,强化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动自觉。

4.创新工作方法手段。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契合群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努力创新方式方法,有针对性地设计载体、搭建平台,不断提高工作的吸引力和实效性。要结合实际不断探索创新。一是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在微字上下功夫。现在,网络发展、信息传播进入了一个微时代,要充分运用微博、微信、微视、微电影等方式,增强针对性和互动性,扩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上宣传的覆盖面和影响力。二是运用文艺表现形式,在以文化人上下功夫。充分发挥文化的教育功能,推出更好更多的优秀文艺作品,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文化活动,运用各种形式生动形象地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是运用先进典型宣传,在示范引导上下功夫。典型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年,重大典型、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的宣传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要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把重大典型宣传与最美人物、身边好人宣传结合起来抓,形成群星灿烂与七星共明的先进群体结构,产生覆盖全面、远近皆宜的示范效应。四是在公益广告宣传上下功夫。这是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形式,要制作刊播一批我们的价值观主题公益广告作品,突出思想内涵、丰富表现形式,增强传播力和感染力。同时,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党员干部带头,突出青少年这个重点,发挥好公众人物的作用,推动形成全体人民共同践行的生动局面。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我们要把这项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奋发进取、锐意创新,有力有效加以推进,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增强全社会的价值观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思想道德支撑。

学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得体会


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和当今时代发出的强烈呼唤。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

在这个社会系统工程中,新闻媒体具有主渠道、大平台、大课堂作用。尤其需要做好这样几项工作。

一是抓住理想信念这个核心,把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到日常形势宣传、成就宣传、主题宣传、典型宣传、热点引导和舆论监督中,通过专版、专栏、专题策划、理论评论等多种方式,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

二是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寻求价值层面的最大公约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既要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又要充分重视不同群体和个体的价值取向和利益诉求,紧紧抓住干部群众普遍关心的价值问题,正视和回答社会一些成员中的价值迷惘、道德困惑,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在包容多样中形成思想共识。

三是区分层次和对象,抓住重点群体,实施分层引导、分类推进。要深入把握受众特点与需求,多和不同群体交朋友,认真研究受众心理特点,推动形成人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景象。

四是建设网上传播阵地,放大核心价值观的正效应。把核心价值观体现到网络宣传、网络文化中,用正面声音和先进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进一步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形成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

五是创新方式方法,提高质量水平。要避免生硬说教、生搬硬套、大而化之等做法,注重以新颖、鲜活、生动的内容和形式,全方位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要求,使人们在看不见的宣传中受到感染和教育。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