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

我们会不经意地忘记对手精辟的观点,就像忘记自己愚蠢的想法一样。阅读或观看过程中的感悟把它记下来就成了心得体会。在学校的时候我们都写过心得体会,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可以从中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写自己的心得体会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下面,我们为你推荐了《论语》心得,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司马牛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

子夏曰:商闻之亦: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尽管这段话不是出自孔子之口,但也代表了《论语》所倡导的一种价值观念:

人首先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的遗憾,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下来。不要纠缠在里面,一遍一遍的问天问地,这样只能加重你的痛苦。

第二个态度是,要尽可能的用自己所可以做的事情去弥补这遗憾。

一种遗憾其实可以被放得很大很大。放大遗憾的后果是什么呢?来自一个报刊的记载,写的是英国著名网球明星吉姆·吉尔伯特的故事。

这个女孩子小的时候经历过一次意外:

一天,她跟着妈妈去看牙医,这本来十分很小的事情,她 以为一会就可以跟妈妈回家了。但是我们知道,牙病是会引发心脏病的,可能他的妈妈之前没有检查出来存在这种隐忧,结果让小女孩看到的事惊人的一幕:他的妈妈竟然死在了雅克的手术椅上。

这个阴影在他的心中一直存在着。也许他没有想到要看心理一道横,也许他从没有想过应该根治这个伤痛,它能够做的就是回避、回避、永远回避。在牙痛的时候从来不敢去看牙医。

后来他成了著名的球星,过上了富足的生活。有一天被压痛折磨的实在忍受不了,家人都劝他,就请牙医到家里来吧,咱们不去诊所,这里有你的私人律师,私人医生,还有所有人陪着你,你还有什么可怕的呢?于是请来了牙医

意外的事情发生了:正当牙医在一旁整理手术器械、准备手术的时候,一回头,吉姆·吉尔伯特已经死去。

当时伦敦的报纸,技术这件事情是用来玩这样一句话评价:吉姆·吉尔伯特是被四十年来的一个念头杀死的。

这就是心理暗示的力量。一个人的遗憾能被放大到多大?它可以成为你生命中的一个阴影,影响到你的生命质量。

当然很多人不见得会面临上述这种极端的例子,但你们一定听过这样的说法,一个人在愤怒或忧虑时,如果用一个测量仪检测你呼出来的 空气,它是灰色的,其中的二氧化碳会特别多,所以,长期困扰于人生的遗憾中而不能自拔,对一个人的生命质量是会有所损害的。

既然生活中的缺憾不能避免,那么用什么样的心态来对待这种缺憾就非常重要了。心态不同,也许会带来完全不同的生活质量。

F132.cOm更多精选心得体会阅读

《论语》阅读心得


《论语》阅读心得

1

之前谈到孔子,我的脑海中浮现的是一个一本正经不苟言笑的老先生,而现在我又在孔子的正直中感受到了一点可爱。

一个例子是孔子向子路发誓。《庸也》中,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孔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 所者,相当于现在的假如的话,据说是先秦人发誓常用的格式。可见孔子发誓不只慎重,而且懂行,或者说在和学生拉近关系。再如天厌之,相当于现在的天打五雷劈不得好死之类,好多人张口就来,慎重归慎重,又再普遍不过。而一旦连续反复,孔子那发誓赌愿的倔劲也就够吓人,而且唯其越倔则越吓人,越倔则越平易,越吓人则越可爱,越平易则越亲切。

2

在教育原则的问题上,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它蕴含了不管什么人都可以受到教育,不因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的意义。在孔子之前的时代,平民很难进入官办学校学习。为打破这种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孔子积极推广私学,认为这样可以使任何愿意学习的人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根据《论语述而篇》所记载,为了贯彻有教无类的方针,孔子规定自行束修以上,吾未尝诲焉。意思是:无论何人,只要是有心学习者,仅需主动奉送十条干肉,就可以成为其弟子。孔子招收学生不分贵贱、贫富、地域、种族的原则,把受教育的对象扩大到平民乃至寒门子弟,兼收并蓄,因材施教,充分体现了孔子的教育观与仁思想的融合。

3

在大家手中的这本论语中,解释是君子不能像器物一样,只有一种用途。

这让我想到当今教育领域很热门的一个话题,就是专才和通才的区别。许多双一流大学都在推进通识教育,但并不是每一项都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一些学科的课程泛而杂,学生觉得学不到什么东西。

孔子这一句君子不器是不是失去了其合理性了呢。

我认为是没有的。在当代仍然有其合理性,但是其内涵要稍微变化。这样的通,是触类旁通的通,是要在相近的范畴内的通。我曾经听一位老师说,他认为外院的学生,大一要上高等数学,但是不用上哲学,有点不可思议。对西方文化的学习,离不开对哲学的基本理解。例如政治家,要对历史有所涉猎;历史学家,又要对哲学有所了解。英语专业的同学,可以向语言学发展,也可以向翻译领域发展;翻译专业的同学,可以向文学翻译发展,也可以了解社会科学类的知识。有一个精通的领域作为起点,然后向周围的领域进行发散,我认为这样理解君子不器,符合新时代发展的内涵。

4

《八佾》: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

祭如在,也就是不是真的存在, 只是祭祀者在心中认为祭祀的对象存在; 而祭神如神在,指的是神未必真的存在,只是主持祭祀的那个人认为神存在。也就是说,祖先和神明是否真的存在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主持祭祀的人的认知,这样的祭祀实际上就是祭祀者一个人的活动。孔子祭祀思想真正的内涵是人们通过祭祀活动实现对崇高人性的追寻以及对心中信仰的表达,人们祭祀的本质是祭奠心中的神,而不是祭奠客观存在的神,祭祀只是一种过程与形式,是祭祀人祭奠心中神性的流程。孔子的祭祀思想要求人们追求心中的神,有自己的信仰,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观、价值观,追求真我。

5

诚信是中国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它是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础。

如何让自己拥有诚信呢,那便是培养恒定如常之心。孔子说:无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本来什么都没有,却装作有;本来很困顿,却装作饱满富足,这样的人很难保持始终如一,因为他都没有勇气面对现实,真诚面对自己,更不用说对别人守信用,从一而终了。

怎样判断自己保持了恒常之心呢?这需要我们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保持平常心。孔子说: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即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爱一个人希望和他长长久久,而若恨上这个人,又希望他马上消失,这样极端的感情用事,就会使自己陷入迷惑之中,失去内心判断的标准。所以,对世界守信,对他人守信,要看看能否对自己的生命忠诚守信。

学习《论语》心得


学习《论语》心得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国庆期间,有幸效古子路公西华侍坐之风,在王、李二位先生座下听课数日,深有感悟,言之如下:

【读经之乐】

可以说,这是本次学习最大的收获,不但使我深得其乐,也发我以深思,把以前的很多工作思路重新做了调整。

如王先生所言,学习论语,固然要弄懂字句意思、内涵,但如果一味追求到底什么才是最正确的意思,那就难免陷入寻章摘句之腐儒的误区了。

我之前对此也有所心得。从古到今,对论语的注解何止一家,远有何晏王肃之注,中有朱子程子之解,近有杨冯等大家之论,莫衷一是,也永远不可能衷一是,因此我之前的见解是:第一,一定要取诸家之一,否则偏之太远,不可取;第二,诸家之中取一个对个人实际最有用的,吾于武成,于二三策而已矣,理论的最终意义是指导实践,对实践有意义,方为学习的本质。

此心得对于生活工作学习颇为有用,所以也一直这么去做的。而这几天经王先生熏陶之后,忽觉自已这种办法,其实格局也小了。

任何思想的最大意义,不仅仅在于用,更重要在于道;不在于方法,而在于方法论。

君子所贵乎道者三,动容貌,斯远暴慢矣;正颜色,斯近信矣;出辞气,斯远鄙倍矣。笾豆之事,则有司存。正颜,正色,正气,正心,读经,善养浩然之气,这才是更大的格局,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不教而教,这才是更大的意义。

就个人的实际工作而言,我以前一直注重研究学生的世界,以便从他们的世界去引导,所以我会花费与学习国学同样的时间,去了解他们喜欢的音乐、游戏、书籍、爱好等等,绘事后素,先有了彼此的共鸣,一切的思想工作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大道理的唠叨,完会无法走进他们的内心,触及他们的灵魂,从而无法达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而现在,我则要更加创造性的去做这项工作,让共鸣不单单成为一个手段,更可以成为一个结果,达到不教而教,循循善诱欲罢不能的境界。当然,具体方案,尚须继续消化理论,并与实践结合,教育无小事,不可仓促而就。一定在不断的案例积累中如履薄冰,摸索前进,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守乎论语】

我读书颇杂,这点于30岁之前尚可,但我今年34,再只开卷有益,总感觉有失之杂乱之嫌,所以也很想在方向上对某本书专攻一些,多提升一些。

然而具体选哪一本书来专攻,一直犹豫不决。既贪史记之宏大,又恋通鉴之广博;既羡老子之清心,又慕兵法之多能;还有庄子之华、离骚之美、诗经之雅、周易之练,再加上些好读左传、讽咏皆上口的古风,所以总觉的什么都好,总也定不下来。所幸有了这次集体的学习和交流,让我充分体会到了论语的乐趣,所谓杨意不逢,抚凌云而自惜;钟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惭,人生有时就是这样,刻意追求未必是最好,蓦然回首间的刹那才是永恒,一次学习班,就让我锁定了要精读论语的决心。

加之这个对于我工作的意义也非常大。论语的主体本就是孔子教导学问的语录,在对话之间,我常能感觉的孔子当时教学的方法,也常能联系到当下对自己学生的教育。孔子不但言传,而且身教,往往是一动一静,皆是学问,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很多时侯,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影响更大。

不管是教育还是修身,在我看来,永远都是一个学习力的问题,必须学无止境。而这种学习可以涉及到方方面面,学国学经典是学,学现实生活一样是学。看漫威电影,伴随钢铁侠的科学进化的其实一直是格物致知自诚自明;看王者荣耀游戏,一次次英雄技能的使用,其实就是君子当仁不让的具像化;刷抖音,其实就是学而时习之的一种客观表现,时习之乐尽显于此;网络歌曲的火爆,其实就是从先秦散文到唐诗宋词再到明清小说的延续,大众文学娱乐,永远在朝着下里巴人的方向前进,只不过其中往往需要阳春白雪的润色而已。

国学的意义,绝不是脱离实际的世外桃源,而是对现实的强大指导意义。它最重要的是思想,而不是仅仅是文字片段。


论语读书心得


篇一:论语读后感 1500字

论语后感

论语后感《论语》是我国的经典作品,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著作。

粗看《论语》,不过是一本语录,与其他的语录没什么差别。可细细品来,孔子及其 弟子的有关修身(内圣)、治国(外王)的思想流连于语录的字里行间。

学贯中西的学者们常把孔子和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相提并论。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 政权处死的,据说是自由精神阻止他逃亡。但我更喜欢孔子的直言不讳:“道不行,乖桴浮 于海”,这同样是一种自由精神。

就我看来,人的一生中秉怀着许多有关生活的触动,只是很多时候,这些触动没有点 燃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而使我们困窘地活着。于丹的《论语》心得中,虽然从其独特 的个性视角出发解读《论语》 。但毕竟是一种颇能为大众认可的个人独特的对于《论语》的 感悟。每个人要是想要在《论语》中找到让我们人格震撼的导引线,还需自己到论语中慢慢 寻觅。

《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 《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么样 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如今人们对父母的付出视之为必然,孝 道在逐渐褪色。 对现在的人们讲孝是非常必要的, 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 子曰: “父在, 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当他父 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 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事父母能竭其力;”为人子女,做让父母 为你担心的事情,也不算是孝道。如今人们认为只要提供父母良好的生活条件就是孝,而对 父母们的感情需求漠然不管,不听从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但父母们真正需要的就是 这些。 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不是孝的根本, 如果能够按照父母的意愿、 教诲行事做人, 对得起父母才是真正的孝。

孔子提倡仁爱, 但他并不认为应当以丧失原则的仁爱之心去宽宥所有人的过失。论语》 《 告诉我们,要本着平等和理性的态度去尊重每一个人,且彼此之间要留有一点分寸,有一点 余地。

仁者, 谓其中心欣然爱人也; 其喜人之有福, 而恶人之有祸也; 生心之所不能已 1 也, 非求其报也。 故曰: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 ”所谓的仁, 是说其从心底里欣然地去爱别人; 他喜欢别人也有福,而且不喜欢别人有灾祸;这是从心中生起而不能停止的情感,是不求回 报的情感。所以说:“那上面的与人相互亲爱有所作为而不有心于作为。”己所不欲,勿施 于人,其实也就是恕这个字的本意。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 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 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我对孔子的仁爱之道尤为触动,孔子曾经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仁爱离 我们远吗?我想要仁的时候,念头一动,斯仁至矣,仁爱就来到我的心中,我的生命就被仁 爱充满了。

修身,一是修德,二是修智,德才兼备,便是修身的理想结果。而修德又 是 修 身 的 首 要 任 务 。子 曰 : 弟 子 ,入 则 孝 ,出 则 悌 ,谨 而 信 ,泛 爱 众 ,而 亲 仁 。 “ 行 有 馀 力 ,则 以 学 文 。 ”说 的 是 ,先 要 懂 得“ 孝 悌 ” “ 谨 信 ” “ 仁 爱 ” 、 、 ,然 后“ 学 文” ,这 就 明 白 告 诉 我 们 ,应 以 修 德 为 先 。论 语 中 ,修 德 之 道 无 处 不 在 。 “ 非 礼 勿 视 ,非 礼 勿 听 ,非 礼 勿 言 ,非 礼 勿 动 。 “ 与 朋 友 交 而 不 信 乎 ? ”已 是 家 喻 户 晓 ” 的 至 理 名 言 。庄 重 、宽 厚 、诚 信 、勤 敏 、慈 惠 ,人 之“ 五 德 ” 。至 于 修 智 , 论 语 》 《 不

仅 指 明 了 学 习 知 识“ 敏 而 好 学 ,不 耻 下 问 ”的 为 学 之 道 和“ 举 一 隅 ”而“ 三 隅 反”的学习方法。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 “敏而好学, 不耻下问” “三人行必有我师” “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 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 治学的方法他讲究 “温故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 蔽也荡。 好信不好学, 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 治学与做人, “做人” “治学” 乃 之本,德才兼备方能至于至善。 “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知道就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 道,虚浮而学,德才具不兼备。

在现在社会中,孝道、仁爱、修身和治学,每每被人忽视,圣贤与经典也逐渐模糊, 纷繁世界的庸俗烦琐和思想的高贵纯粹似乎缺少了一些必要的链接。 《论语》 让我领略到的 , 就是一种智慧,是对自己的得失缺憾的正确对待,是对为学之道理智看待,是一种心态,一 种融入在现在社会中的理性道德。

篇二:论语读书笔记

《论语》读书笔记

我不知古人所说的“半本《论语》治天下”是否用了夸张的手法,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论语》威力非同一般。它对我们的影响是那么的深,即使今天,它的印象里还不小,因为《论语》的条条框框早就渗进了我们祖先的骨髓之中。

还记得小学二年级时首次背《论语》中的内容,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等。当时仅限于背诵而已,要说有什么理解,当首推“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了,因为当时认为朋及亲戚和朋友,而父母的朋友和家里的亲戚来,很多时候都会给我带点零食或玩具什么的,这个当然要乐了。加之当时我也有了自己的小朋友,便认定它就是真理。对“温故而知新”和“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理解,当时您要是让给说一下,我倒是能背一大堆,但从心底里真是不明白——一本语文书就那么几个字,你再怎么翻,也不会蹦出一个新的生字来,怎么温古,怎么知新啊?什么叫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都是知道啊?当然随着对通假字的认识,这个解释就没了,但理解嘛,还是用困难的。

不理解不代表我不能去卖弄,当时去父亲跟前背诵,背完后顺便卖弄了起来,把自己的理解大讲特讲,不料父亲却用我背的东西给我反讲了起来。当然我是迷迷糊糊听完的,因为我还是不理解。

二八年级之后的一年,不知是语文书被诗词给占了还是我忘了,脑中没有《论语》的记忆。四年级一篇鲁迅的《孔乙己》又让它回到了我的视线。那时的影响是什么之乎者也的东西都出自于它,书呆子也出自于它。便从感情上有点小讨厌孔子和《论语》了。

对《论语》的感情,很对时候像对父母的感情,总在变化,而且是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变化。小学时自我意识不是那么的强,所以对《论语》的感情也是随着书本而变化。等上了初中,学了古代史算是对《论语》有了初步的认识,觉得一本书能被那么久的当做行为准则,的却不易。加上初中语文书上又有了大篇章的《论语》内容,对它的理解算是又深入了一点吧。但总得来说还是以做人出事准则为准。

等到了高中,终于有机会读了全本《论语》,由于高考的缘故,读的不是很认真,所以读完后能记住的还是那么几句,也谈不上有什么理解。

本学期,相对于高中有了更多时间去看书,所以便又找到《论语》看了一下。

《论语》整本书以孔子教导学生时对话的言语记录为主,也有一部分孔子学生如颜回,曾参,子路等人的言语记录。章节内容比较杂乱,每一篇不会固定讲什么。每一篇的篇名都是由本篇第一句话而来,如“学而篇”就是由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得来的。虽说章节杂乱,但在书中处处见仁,时时见礼,义也多多,情也不少。

孔子对人的尊崇,是甚于于一切的,比如他说“人而不仁,如乐何,人而不仁,如礼何?”“苟志于人矣,无恶也”。同时他对仁的讲解,也有许多不同,这点主要是践行了他因材施教理念,如他对司马牛和樊迟子宫就给出了不同的说法。《论语》中关于仁和礼的研究实在太多,也太高深,我实在没法继续说下去,所以这里我选了一个小点来说明一下——它就是《论语》中的情。

子路在论语中和孔子的对话不少,虽然孔子对他的评价不如颜回他们好,如孔子说“由好勇过我无所取材”。但师徒之情确实值得我们去学习。

《论语》中有这样一个记载“在陈绝粮,从者病,莫能行。子路愠,见曰‘:君子亦有穷乎?’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在老师落寞的时候还能跟着老师,而且能够把心中不快当面告诉老师的人,恐怕也就是子路了,让颜回去肯定是不行的,孔老夫子也说了回是终日不违的的嘛!若是如此,便也就算了,毕竟子路实在老师落寞的时候去给老师发脾气嘛!但后面他在老师发达的时候又去找老师麻烦了。书中这样记载“子见南子,子路不说,夫子矢之曰:‘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南子是当时卫灵公的夫人,把持朝政。孔子见了她,子路就不高兴了,因为他认为老师的行为与他的言行不符。当然,孔子为了表明清白,只好用发誓这一最具威力的方法了,于是他便不断的说“余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意思是我做了不正当的话就让天来讨厌我吧。今天我们是可以随便发誓而不怕誓言兑现,可孔子那个年代是怕的啊。这是多么好的师生关系。今天谁还敢去说

自己的老师行为不当啊,至少为了可怜的学分也不会。又有几个老师为了表明自己的清白对着一个自己的学生去做发誓那样的是呢?当然,当着媒体他肯定会,作秀嘛。

总之《论语》还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当然很有我们值得作为一个经验而避开的地方,因能力有限,就不从大处着手,到此为止就行了。

篇三:论语译注读书心得

《论语译注》读后感

还依稀记得,第一次接触论语是过年的时候妈妈的一句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那时候太小,不知道是《论语》里的,但是却马马虎虎知道它的意思了,“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妈妈解释的很简单就是对远方朋友的欢迎。自古以来来,中华名族是礼仪之邦,中华五千年文化一直是历史上的一朵奇异之葩,而中华礼仪文化作为其中的一份子自然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而我们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继承弘扬与传播发展自然肩负着不可替代的责任与义务。 从小到大,从身边的很多大事小事,生活里的习惯的方方面面上可以看得出来,家长、学校、国家都在这种中华传统文化的普及与灌输中发挥着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一颗种子质量再好还是需要水分和营养才能健康成长的,所以,从小我们就被教导着。我们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现在正在上大学,可以说直接接学习,间接理解到的论语知识有很多很多的,而《论语译注》一本就较好的整合了我们以前学过或者没见过的论语语录知识。在阅读过程中有惊喜,有重逢,有懵懂,有领悟,惊喜其中的奥妙,重逢旧时的“故人”,懵懂于其中的古文言,领悟做人做事的道理。

大家知道,《论语》是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的弟子及其后人对孔子,孔子弟子言论的记载的整合所成。班固的《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

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也说:“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从这两段话里,我们得到两点概念:一是“论语”的“论”是“论纂”的意思,“论语”的“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接闻于夫子之语”“论纂”起来的意思。二是关于“论语”命名的意义,后来还有些不同的说法,例如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论语》,记孔子与弟子所语之言也。论,伦也,有伦理也。语,叙也,叙己所欲说也。”对于《论语》,我们通过这些了解到它最根本的来源,对我们理解和研究它是很有帮助的。读了《论语译注》对其中的孔子的许多言论和主张肯定是有或多或少的感悟的,同时也加深了我们对孔子这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的更多的了解。

下面我就说说自己感触最深的几则吧,但绝对是不只是这些的。 春秋时代重视“礼”,“礼”包括礼仪、礼制、礼器等,却很少讲“仁”。《左传》“礼”字被统计一下,一共讲了 462次,但讲“仁”不过 33次。《论语》讲“礼”75次,包括“礼乐”并言的;讲“仁”却 109次。由此看来,孔子批判地继承春秋时代的思潮,不以礼为核心,而以仁为核心。而且认为没有仁,也就谈不上礼,所以说:“人而不仁,如礼何?”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仁”的消极面。另一面是积极面:“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仁”并不是孔子所认为的更高境界,“圣”才是更高境界。“圣”的目标是:“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修己以安百姓”。这个目标,孔子认为尧、舜他们都未必能达到。“孔孟”经常被我们说在一起的,可以说孟子

是对孔子的继承吧。在孟子看来,“民心向背”对于战争具有根本性的意义,对于政治也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孟子说:“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意思是说,得天下必先得民,得民必先得民心。所谓的“得民”,就是得到人民的支持、拥护和帮助。所谓的“得天下”,是指通过施行仁政来“王天下”,而不是单靠武力来争夺天下。仁政,是以德服人,使人心悦诚服,自动来归附;而以力服人,不能服人之心。在孟子看来,得天下之道,即是施行仁政。因为仁政,是“得其心”之政。

孔子讲究孝道,孝是中华名族的传统美德,而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我们的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一直以来被许多人传颂着,孝感动天、、鹿乳奉亲、百里负米、芦衣顺母、亲尝汤药、卖身葬父、刻木事亲、涌泉跃鲤、哭竹生笋、卧冰求鲤、尝粪忧心、弃官寻母等。现在,一系列的新闻报道,关于子女对父母的不赡养越演越烈,这在迫切的要求人们对于孝道的发扬是不可懈怠的。这儿还有一个小故事,是很久以前在某个杂志上看到的,很具讽刺意味:一对夫妻父母早逝,家中无长,缺憾承膝之欢,妻子便责令丈夫外出寻亲。另外一对夫妇,家中有一耄耋老母,口流涎眼生疮,越看越令人生厌,于是妻子责令丈夫将老人送至野外,盼其“自然”死亡。 从这些故事我们感悟到了什么呢,大家自己可思考。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

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据说有一种鸟在母亲的哺育下长大后,当母亲年老体衰,不能觅食或者双目失明飞不动的时候,它的子女就四处去寻找可口的食物,衔回来嘴对嘴地喂到母亲的口中,回报母亲的养育之恩,并且从不感到厌烦,一直到老乌鸦临终,再也吃不下东西为止。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乌鸦反哺”。试问,乌鸦尚会反哺,那么人呢。

作为每一个莘莘学子,我们每一个人都要有一颗不耻下问的心,“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在我们的校园里,就有篮球上的猛将、绘画巧匠、书法好手、象棋大师。有的是上晓天文,有的是下通地理;有的是满脑子的数字;有的能歌善舞。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意思是孔子说:“作为一个人,却不讲信誉,不知那怎么可以。譬如大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輗,小车子没有安横木的軏,如何能走呢?”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着闹着也要去。妻

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前阻止。曾子说,你欺骗了孩子,孩子就会不信任你。说着,就把猪杀了。曾子不欺骗孩子,也培养了孩子讲信用的品德。对,这就是曾子杀猪的故事,不只是古时候的故事在教育我们诚信的重要性,现代也是的。“一诺千金四十年,男儿侠义在双肩。感天动地朱邦月,长驻真情在世间。” 40多年前,朱邦月的朋友临终时,将两岁的儿子以及怀着5个月身孕的妻子托付给他。朋友恳求的眼神,让朱邦月做了一个至今未悔的决定:迎娶朋友的遗孀,并将朋友的两个儿子养大。这样,朱家4口人,除了朱邦月本身一条腿被截肢,后来妻子和两个儿子都得了绝症“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症”。1991年,母子三人的病情开始加重,吃喝拉撒全靠他照料。为了一个承诺,他付出了一生。

“仁义礼智信”,这些是对《论语》的总体内容的总结,不要小看这五个字,在我们的学习与生活中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成为当代和未来都有用的人。

学习《论语》不应局限于何地、何时、何书,对于《论语》的学习应该是一生的,不应该局限于任何地方,在这里我们可以学习欧阳修的“三上”,即“枕上、厕上、马上”随地可以学习《论语》、思考《论语》。同时,也不应局限于任何时间,随时想起,随时都可以思考《论语》,学习《论语》。一颗颗的珍珠容易散失,而把它们互相连接相织就可以一直保存了。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