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作为一名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说课稿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人教课标版数学二上《8的乘法口诀》的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1一、教材分析
用乘法口诀求商是数学计算中的一块重要的基石,它在整个计算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掌握好这部分知识,教材根据儿童的认知规律,将用乘法口诀求商分为两段学习。在第一阶段,即在本册的第二单元,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掌握用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在第二阶段即在本册的第四单元,学习用7~9的乘法口诀求商,着重让学生在熟练掌握用口诀求商一般方法的基础上,综合应用表内乘除的计算技能解决一些简单和稍复杂的.涉及乘、除法运算的实际问题。因此我设计本课的教学目标,重、难点如下:
二、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和运用除法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学难点
会提出除法应用题的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设计意图
根据本班学生计算能力比较弱的特点,复习部分我首先安排了开火车进行口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然后安排了根据乘法算式写除法算式,这两题的安排是为本课的新授内容做铺垫。第二题是让学生明确乘法和除法的关系,知道求除法的商时要想到乘法,乘法口诀题是为班里的一些学困生设计的。
因为要解决问题才用到计算,计算是为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新课部分我利用书中的主题图,让学生找出书中的数学信息,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是本课的难点,所以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化解难点,让小组内的好学生带动其他学生。解决第一题采取教师引导的方式学习,其它两题放手由学生独立完成,把学习时间充分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这几题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 篇2教学重点:
总结、归纳8的乘法口诀和运用。
教学难点:
总结、归纳8的乘法口诀。
教具准备:
小黑板,口诀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螃蟹吗?谁能说一说螃蟹的样子?(重点让学生明确一只螃蟹有
查看更多>>>7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材练习十七第3、5、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5)使学生牢记7的乘法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6)会用7的生产水平2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敏捷性。
教学重、难点:
运用7的乘法口诀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小组研讨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4)背诵7的乘法口诀,指名背,分组背。
(15)开火车。(出示卡片)
5×7= 4×6= 3×7= 6×5=
7×2= 6×6= 7×7= 7×5=
6×7= 7×4= 5×5= 7×6=
7×3= 3×5= 2×7= 5×4=
二、指导练习
(1)完成练习十七第3题。
点名说题意。(根据花束上的数,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写有算式的花瓶,然后连线)
学生说出题意后独立完成。
(2)完成练习十七第5题。
多媒体出示第5题图,问: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
(从图中知道每只骆驼运4箱,一共7只骆驼,求一共运了多少箱)明白题意后学生独立解答,然后集体订正。
(3)完成练习十七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
(4)完成练习十七第7题。
多媒体出示第7题词图。认真观察,说说在这图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需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在柜子里摆有4排奶粉,第1排5罐,后3排每排摆了7罐。求一共摆了多少罐奶粉)要求一共有多少罐奶粉,该怎样解决呢?请同学们讨论讨论,然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三、积累运用
(1)游戏:找朋友。
首先教师把写好的纸条发给学生,纸条上写着口诀的前半句、乘法算式、口诀的后半句、乘法的得数,请拿到“口诀的前半句”和“乘法的得数”的先找朋友。
(2)一根绳子长7米,6根同样的绳子共长多少米?
(3)看口诀,写算式。
六七四十二五七三十五二七十四
四、总结提升
今天这节课大家的表现很好!你们有什么收获?
板书设计
7的乘法口诀(练习课)
看口诀表,把7的乘法口诀写完整。
一一得一
一二得二
二二得四
一三得三
二三得六
三三得九
查看更多>>>5的乘法口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出示五环旗的课件) 教师:我国2008年奥运会申办成功,举国上下一片欢呼,为此一个学校举行了一次庆祝活动。 教师:孩子们,从画面中你们看见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说出孩子们都举着奥运会“五环旗”,每面旗帜上有5个环。(根据学生的回答,闪动旗帜上的5个环) 教师: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共有多少个环。 让学生逐个把5相加,5个5个地数。(五、一十、十五、二十、二十五……)然后让学生仔细观察、思考发现问题,并自行探索。 教师:除了用数以及用加法算得5面、6面……9面五环旗分别有多少个环外,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学生:还可以用乘法来计算。 教师:你们能写出乘法算式吗?鼓励学生写出5×5,5×6……5×9等乘法算式。 教师:孩子们,这些算式如果能编成口诀就容易记了,现在我们就一起来编5的乘法口诀。 (板书课题)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在小组内交流,教师加以点拨。逐步尝试说出5的乘法口诀。抽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小组编的5的乘法口诀。教师小结,给予学生肯定和表扬,并板书口诀。 (2)齐读口诀。 (3)记口诀:请学生观察这5个乘法算式和口诀,怎样才能很快地记住这些口诀。(引导学生说出相邻两句口诀之间的联系,帮助记忆5的乘法口诀) ①让学生选好记与难记的口诀; ②让学生自由背诵; ③让学生小组比赛背口诀; ④拍手背口诀,教师对口诀; ⑤看口诀列式。 教师说口诀,学生写算式。(强调一句口诀写两个式子) 三、教学例2 多媒体课件展示:树林里,有5只小兔子和几间漂亮的蘑菇房子。兔子身上有门牌号,蘑菇房子的门上有5的乘法算式。 教师:小兔子找不到家了,请小朋友们帮小兔找家。 抽学生帮小兔找家,5的乘法算式算对了,口诀也说对了,屏幕上小兔就能打开家门。教师注意表扬评价学生。…… 四、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1页例1、例2。 【教学过程】 一、猜一猜 教师:在前面我们编出了1~3的乘法口诀,利用编口诀的经验猜一猜4的乘法口诀一定有哪个字。 学生:有4。板书:四教师:括号里可以怎样填? 二、试编口诀 出现汽车图。 教师:你会编4的乘法口诀吗?请根据四在小组内编一编,有困难的可以用小棒摆正方形,看1个正方形用几根小棒,2个呢……你能编几句就编几句。 三、交流 教师:你们编好了吗?哪些组愿意把你们编的口诀说给大家听一听? 学生分组在黑板上写出口诀和应用这句口诀可计算的乘法算式。 学生1:我们编出了四四十六这句口诀。我想1辆车有4个车轮,4辆车就有16个车轮。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4=16。 学生2:我们编出了“四六二十四”这句口诀。我想1个正方形有4根小棒,6个正方形有24根小棒。用这句口诀可以算4×6=24,6×4=24…… 四、探索规律 教师:你们能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这些口诀吗?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上按顺序排列4的乘法口诀。 教师:观察这些口诀,你能发现什么?同组讨论,再交流。 教师:你能按规律去记住这些口诀吗?用2分时间,看谁记得快。 学生独立记口诀。 教师:我们来对口令,看谁的口诀记得好。 师生间、生生间按顺序和随意抽的形式对口令记口诀。 五、应用口诀 教师:下面老师说乘法算式,你能说出用哪句口诀计算吗? 学生:能。 教师:4×8。 学生:四八三十二。 教师:8×4。 学生:四八三十二。…… 六、教学反思
查看更多>>>教学内容:教材第51页。
教学目标:
知识点:1、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2、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能力点:通过找规律、归纳口诀,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自主学习能力。
德育点:培养学生好的习惯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经历归纳5的乘法口诀的过程,知道5的乘法口诀的来历,并能理解每句口诀的含义。
教学难点:熟记5的乘法口诀,并能运用口诀熟练地进行计算。
教学模式:“自主探究”教学模式。
学具准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3+3+3+3+3 =□×□ 2+2+2+2=□×□ 7+7+7+7=□×□
5+5+5+5+5=□×□ 8+8+8+8+8+8-8=□×□ 5+5 =□×□
2.先读下面的算式,在说一说每个算式的含义。
4×3 3×3 5×2 3×5
二、新授
1、导入新课。
通过讨论,我们知道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几个相同的数连加的和,如果我们每次算乘法时都要把乘法变成加法,求出和来写到积的位置上,真是太麻烦了,我们可以把乘法算式和他们的积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只要牢记这些口诀,大家算起乘法来就会又对又快。(板书:乘法口诀)来就会又对又快。
2、教学例1.(自主探究)
(1)请学生用小棒5根摆一把小伞。共摆5把。
(2)数一数你摆小伞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请数的快的学生说说,怎样数的?
强调: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熟的时候可以5个5个数。
(3)填写5连续加5,每次加得的结果。
+5 +5 +5 +5
5 ( ) ( ) ( ) ( )
(4)编5的乘法口诀。
师讲解:①摆一把小伞用5根小棒,就是1个5,1个5可以用乘法算式表示,写作1×5 5×1 (分左右两边板书)
因为1个5还是5,所以1乘5(或5乘1)得5。(板书)
为了今后计算方便,我们可以根据1×5=5 或5×1=5编成一句口诀:一五得五
②摆两把小伞用几根小棒?问:2个5相加得10,谁能写出乘法算式?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2×5=10 5×2=10
这表示什么意思?(2个5是10)
2×5=10或5×2=10表示2个5相加是10,2个5相加可以简单地说成:二五得数是10,直接说成一十,编成口诀就是 “二五一十”。
③摆3把、4把、5把小伞各用多少根小棒?用乘法算式怎样写?试着编出他们的口诀。
小组内
查看更多>>>用乘法口诀求商(一)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快到元旦节了,幼儿园正准备开联欢会。张老师买回一筐苹果,一共有24个。 二、小组合作,探索求商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课件展示)“筐里有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筐里有苹果24个,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教师:要算一共可以装多少盘,怎样列式? 学生:24÷6。 教师:24除以6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4人小组商量,也可以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学生汇报。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盘放6个,2盘放12个……把所有的苹果放完后,正好放了4盘,所以24÷6=4。 学生2:我们想6乘几等于24呢,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2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学生2:我开始想到四五二十,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 学生4:我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学生:我们喜欢想口诀的方法。 教师: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现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放几个?”教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24÷4= 教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吗?自己说一说24÷4怎样算。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24÷4这样算,我想4乘几等于24呢,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6。 [教师板书:2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三、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4,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24÷4=6。 学生:我们组觉得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4×6, 24
查看更多>>>教学目标: 1、用丰富、生动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巩固用乘法宽口径求商。 2、经历探索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了解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思路。 3、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通过了解、尝试不同的算法,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优点。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合理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教法: 实践探索法和演绎概括法。加强直观教学的同时,注重从具体到抽象的提升,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说出口诀。 4×2=6×5=2×9=6×3= 5×5=3×4=2×4=5×4= 20÷4=35÷5=12÷3=10÷2= 学生口算,说出得数,并说说计算时用的是哪句口诀。 2、导入新课。 师:上节课我们学会了用乘法口诀求商,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用乘法口诀求商中的新知识。 二、互动新授 1、谈话:同学们,王师傅包子铺今天开张了,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2图) (1)谈谈你从图中得到了什么信息。(观察并收集信息。) 师:每屉蒸笼装4个包子,有6屉,你知道一共有多少个包子吗?(学生回答。) 教师追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怎样列式?(求一共有多少个包子,表示6个4相加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4×6=24) 师:我们在计算这道算式时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教师提问:提出什么样的问题才能把这个算式转变成除法算式? 学生看图,改变题目,教师出示:一共有24个包子,每4个一屉,可以装多少屉? 怎样列式?(24÷4=6)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3)师:还可以怎样问?(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出示题目:一共有24个包子,可以装6屉,每屉装多少个? 怎样列式?(24÷6=4) 你是怎样想的?用的是哪句口诀?(四六二十四) 2、探究乘、除法算式之间的关系。 师:观察黑板上的3道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发现的规律。(根据学生探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乘、除法间的联系,要从算式的变化和算理上理解。) 教师小结:通过观察,同学们或多或少都发现了一些规律,都有4、6、24这三个数,这三个数表示的意思一样。虽然4、6、24在
查看更多>>>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内容:
课本p48~50页,例1,练习十一第1、2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
2、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除法求商。
3、进一步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学会利用7、8、9的乘法口诀求商。
教学难点:
进一步掌握关于除法的基本应用题的解答方法,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主题图、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
口算练习
4×5 5 × 8 7 × 9 9 × 4
7 × 3 6 × 8 9 × 5 8 × 8
7 × 8 3 × 6 9 × 9 6 × 7
将下列口诀补充完整要。
( )八五十六 三( )二十七 六( )五十四
七( )六十三 二( )一十八 ( )七二十八
计算下面各题。
24÷6 15÷3
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求商的。
【设计意图】:复习乘法的相关口诀,为学习除法的求商做好铺垫。
合作探究
谈话引入新课六一快到了。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忙着布置自己的教室呢!可是他们遇到了一些数学上的问题,你能帮他们一快解决吗?
2、教学例1。
(1)、投影出示主题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他们遇到了什么问题?
(2)、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列出算式。板书:56÷8
(3)引导学生得出算式的商。问:你是怎么计算的?(想乘算除)
(4)学生独立解决:要是挂7行呢?你能够解决吗?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结果,并把求商的过程跟大家说一说。
小结: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仅帮小朋友们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学会了利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够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
【设计意图】: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要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
巩固练习
引导学生完成书本第49页做一做。要求学生独立计算,再说一说怎样求得商?集体订正。
引导学生完成第50页第1、2题。
【设计意图】:用比赛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又有了什么样的收获?
查看更多>>>【教学内容】教科书第82页例1,课堂活动及练习十六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的探索过程,能根据具体算式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 2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初步体验数学活动的探索性。 【教具、学具准备】课件和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激趣引入 教师:同学们,快到元旦节了,幼儿园正准备开联欢会。张老师买回一筐苹果,一共有24个。 二、小组合作,探索求商的方法 1提出问题 (1)(课件展示)“筐里有24个苹果。每6个装一盘,谁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 学生:筐里有苹果24个,每6个装一盘,可以装几盘? 教师:要算一共可以装多少盘,怎样列式? 学生:24÷6。 教师:24除以6等于几,你是怎样算的?4人小组商量,也可以用小棒代替苹果分一分。学生汇报。 学生1:我是这样想的,1盘放6个,2盘放12个……把所有的苹果放完后,正好放了4盘,所以24÷6=4。 学生2:我们想6乘几等于24呢,因为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4。 [教师板书:24÷6=4(盘)想:四六二十四] 教师:你怎么一下就想到了四六二十四呢? 学生2:我开始想到四五二十,比二十四小,就再想大些,四六二十四。 学生4:我先想四七二十八,比二十四大,就想小些,四六二十四。 教师:小朋友想的方法都不错,你喜欢哪种方法呢? 学生:我们喜欢想口诀的方法。 教师:用乘法口诀求商,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板书课题) (2)“现在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里放几个?”教师:怎样列算式? 学生:24÷4= 教师:你能用刚才的方法来计算吗?自己说一说24÷4怎样算。 学生计算后,请学生说是怎样算的。 学生:24÷4这样算,我想4乘几等于24呢,四六二十四,所以商是6。 [教师板书:24÷4=6(个)想:四六二十四] 三、引导学生观察,体会乘除法之间的关系 教师:通过上面的计算你发现了什么?小组内交流讨论一下。 学生:我们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有24,4,6这3个数。 学生:我们发现可以根据4×6=24,算24÷6=4,24÷4=6。 学生:我们组觉得乘除法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乘法算式中的积就是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乘法算式中的两个因数分别是除法算式中的除数和商。 学生:4×6, 24÷6,24÷4,这3个
查看更多>>>表内乘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101页总复习第2题及练习二十五第4、6、7题。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2)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意义和熟记乘法口诀表,并能熟练地利用乘法口诀表求积,提高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说一说”“比一比”等活动,提高学生运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细心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熟记乘法口诀并利用口诀求积。 教法与学法: 教法:尝试指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口算。(出示卡片) 9×5= 8×7= 7×6= 4×9= 3×6= 5×7= 4×8= 3×4= 6×8= 4×7= 9×9= 8×5= 3×7= 4×5= 5×6= 8×9= (2)引出课题。 板书课题:表内乘法的复习。 二、复习旧知 (1)复习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多媒体出示下图: ○ ○ ○ ○ ○ ○ ○ ○ ○ ○ ○ ○ ○ ○ ○ ○ ○ ○ ○ ○ 问:求一共有多少个,用加法计算怎么列式?用简洁计算怎么列式? 5+5+5=5=20(个) 5×4=20(个) 指名说出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教师小结: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 (2)复习乘法口诀。 ①背乘法口诀。采取多种形式背乘法口诀。 ②根据“六九五十四”这句口诀写出两个乘法算式。 ③口算。 7×8= 9×4= 6×7= 8×8= 6×5= 7×4= 6×9= 9×8= 5×5= 8×6= 3×2= 7×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二十五第4题。 以开火车的形式练习。 (2)完成练习二十五第6题。 仔细看题,独立完成。 (3)完成练习二十五第7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读懂题意,然后独立完成。 四、总结提升 这节课我们对乘法进行了复习,你们有什么新收获?还有什么不清楚的吗? 板书设计 表内乘法的复习 一、乘法的意义及各部分的名称 5 × 4 = 20 乘数 乘号 乘数 积 二、乘法口诀 背诵1—9的乘法口诀。
查看更多>>>范文人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栏目为您提供最新的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2025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以及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格式与范文等相关内容。同时,感谢您对我们的信任与支持,希望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8的乘法口诀》教案专题内容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