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杯茶》读后感1500字

一本好书就像沙漠中的一捧清泉,滋润我们的心灵,人类的成长,都是和阅读联系在一起的,在上学的时候,老师会经常要求我们会写读后感。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为什么我们不能产出一篇自己的读书心得分享与他人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为你带来的《三杯茶》读后感1500字,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生命的承诺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执一本《三杯茶》在案,茶香袅袅升起,故事娓娓道来,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途,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渐渐兑现。

葛瑞格摩顿森,一无所有的登山爱好者,为了纪念妹妹的逝世而踏上了攀登乔戈里峰的征途,于他而言,或许这正是一条路,一条让自己从浑浑噩噩的日子里解放出来,回归正轨的路,同时也是纪念妹妹的最好方式。

他因而与一群生活在喀喇昆仑山深处的巴基斯坦人结缘,攀登途中偏离方向后到达的村庄,就是他承诺的起点科尔飞村庄。在那里,他被村里人用珍贵的甜茶照顾。在那里,他看到了这些没有文化却坚韧的人们对待生活的智慧;在那里,他同样看到了没有知识给这些人们带来的伤害,孩子们没有机会接受教育,所以只能被封闭在这个村子里,一代一代地过下去在科尔飞,他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他被这些人们的善良打动。他说,我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什么。虽然是世界上最发达最富庶国家的公民,摩顿森的状况却是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但他却向山居的巴基斯坦人许下沉重的承诺:他将为他们建一所学校。一个承诺,让两个世界融合;一个承诺,让这片遥远的土地成为摩顿森的第二故乡。

于是,一个传奇惊险感动天地的人生就从这个承诺开始。

摩顿森为募捐建学校的资金的奋斗,这个过程比登世界最危险的乔戈里山峰还要艰难。摩顿森在行动,他回到美国,发出了580封给社会各界的求助信,却仅仅得到了一个回复,无数次的碰壁令他愈发坚定,终于带着一张1.2万美元的支票迫不及待地踏上归程。途中他历经挫折:忍受着大自然恶劣的环境,穿梭于巴基斯坦地区动荡的战火,被视为异教徒而受到驱逐,被塔利班部队囚禁,从绑架者的枪口下侥幸逃脱,相恋的女友毅然离开、美国的工作不幸丢失每一次挫折都没有打垮他的意志,每一次苦难都让他更加坚定自己的信念,历时三年,科尔飞的学校终于傲然伫立于雪山之下。

喜欢三杯茶这个故事。葛瑞格摩顿森,书的同名作者,他以己身经历为原型,写著了本书。没有豪言壮语的《三杯茶》,娓娓地讲述着摩顿森真实的故事,带着清新温暖的茶香,沁人心脾。故事里的主角,或是出于想让孩子受教育的愿念,或是出于想兑现自己承诺的执念,在莫名的缘分中,许多人就这样被牵连在一起,而这当中,维系这许多人,也成就后来许多美好事物的,只是一份很强烈要将愿望实现的意念。

泰戈尔说:没有千锤或百练,但水的舞蹈,将卵石吟唱成完美。伟大便在于此,像一个普通人一样去不懈的行动,历经磨难,百折不挠。摩顿森的诚信、坚持、执著,让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承诺不仅得以实现,而且不断拓展,为巴基斯坦山区孩子们建造一座座学校,像一座沟通世界的桥梁,将文化联结,使民族互通。

哈吉阿里,第一所学校所在地的村长,虽然既目不识丁,亦未见过外面的世界,却充满智慧。他教导摩顿森:如果你想在巴基斯坦成功,你就得尊重我们的方式。

三杯茶,就是巴尔蒂人的交友方式,烹煮这三杯茶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是人与人之间的真情,也正是人与人之间最美丽的承诺。这清香可人的茶,化解了两种文明的冲突,缩短了心与心的距离。爱护家人,珍惜友谊,三杯茶饮毕,摩顿森许下了生命的承诺,也造就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奇迹。奇迹的背后,是无法征服的信念,是超越国界与宗教区别的大爱。

第一杯茶苦若生命,第二杯茶甜如爱情,第三杯茶淡若清风。我们或许不可能去登山,也没有能力帮助穷苦匮乏之人,但是,三杯茶的情味,同样让我们领略到心与爱的力量。

波斯有一句俗谚:天空越暗的时候,你越能看到星辰。在困苦中挣扎的人们,因而愈渴望看到爱与希望的曙光。于摩顿森如此,于科飞尔人们亦是,就让悲伤的渴望深藏于心,永不放弃,永怀希望。安拉说,破碎者是我心所爱。至此恍悟,破碎亦是一场华美,人生有此经历才愈加会温厚坚强,任破碎的心悲伤绽放;诺言亦是一份责任,人心有此担当才愈加会大爱满怀,在感动中滋生力量。

人海茫茫,暮色苍苍,沉浸在悠然茶香里,感动在无言间

f132.CoM更多读后感编辑推荐

小学生《三杯茶》读后感


小学生《三杯茶》读后感

敬上一杯茶,你是一个陌生人;
再奉第二杯,你是我们的朋友;
第三杯茶,你是我的家人,我将用生命来保护你。
《三杯茶》是我最喜爱的书,也是给我启示最多的书。这本书是美国的葛瑞格。摩顿森和大卫。奥利佛。瑞林一起写的。
《三杯茶》这本书主要写了葛瑞格1953年出生于明尼苏达,他原是登山家,1993年,他因救援同伴,攀登乔戈里峰失败,后来被巴尔蒂人救起,从此和当地人结下深厚情缘。未兑现为巴基斯坦穷困的村庄建学校的承诺,他辛苦奔走12年,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地区建了60余所学校的事。
读了《三杯茶》之后,我深有感触。首先,我感受到了主人公摩顿森他那顽强不屈,坚持不懈,锲而不舍的精神,他非常守信用,仅仅为了一个承诺奔走了12年。在他建造学校的过程中,遇到了缺少资金,道路狭窄无法运送材料,还要造桥的种种困难,但他却义无反顾,付出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巴尔蒂人。尽管他自己的生活也面临困难,但他却以大局为重,舍小家,取大家。在这本书里,有一个令我刻骨铭心的场面:巴尔蒂人的孩子冬天跪在寒风中上课,因为贫穷,只能和别的村子合聘一位老师,老师一周只上三次课,他们只能用树枝在沙子上写字,条件好的,也只能用木棍沾泥水在石板上写字。老师不在的时候就自己复习。相比之下,我们90后和10后的独生子女,个个娇生惯养老是不在一分钟都不能安静。而且,我们现在的条件多好呀!坐着上课,教室里电扇,电脑,电视一应俱全,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全力学习呢?我很惭愧,学习条件那么好,却总想着电脑电视,一点都没有求知欲。跟摩顿森比,我更是差之千里,我一遇到问题就泄气,丝毫没有他那种锲而不舍的意志。
我一定要学会摩顿森他那锲而不舍,守信用,舍己为人,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做一个不铺张浪费,认真学习,遵守纪律的90后新一代小学生。
一个人,一个心愿,一段辛苦漫长的旅程。许许多多人的爱心,一个美丽的承诺,终于兑现。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 六(4)班 唐璟

家长感言
在公元2010年品味《三杯茶》真的是一种对人性的洗礼。我不知道在这样物欲横流的社会中,能否找到葛瑞格式的人物。但幸运的是,《三杯茶》还在,它可以唤醒我们的爱心,可以让我们记得起诚信,责任,感恩的分量,可以让我们的孩子不再对自己的前途恐慌。
有人说,每个孩子原本就是一张白纸,那么我们真的该反思一下我们都在白纸上写了些什么。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依赖于一代代有希望的孩子们身上,而我们的孩子生活的好么?
当然很好。和书中相比,他们的条件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当然也很不好,他们当中,有人因闹钟未按时响起而向父母大声斥责;有人因同伴的一句玩笑而大打出手;有人因未完成作业而向老师撒谎遮羞;有人因等不及几秒钟而不惜闯红灯,向生命下赌注
这是孩子们的错么?不!我们才是错的根源。这种景象,是我们在白纸上一笔笔描绘下的。应警醒的是我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如果是诚信的,懂得感恩的,负责任的,凭着一颗颗爱心,怎么不能培育出同样具有爱心,负责任,讲诚信,会感恩的一代代新人?
让我们一起来品味《三杯茶》吧!

有感于《三杯茶》


有感于《三杯茶》

告诉我,如果能为你们村子做一件事,那会是什么?

尊敬的先生,你们在力量和耐力上实在不能教给我们什么,我们也不羡慕你们不安的灵魂也许我们还比你们快乐些。在你们拥有的所有事物当中,我们最渴慕的就是让孩子上学。

埃德蒙。希拉里爵士和夏尔巴人乌尔奇恩的对话,节录自《云端上的校舍》

这是我在《三杯茶》读到的一段引言。这本书放在床头好久了,始终是三页两页的进度,可能是太过发达的网络使我无暇阅读,所以今天又拿起这本书,便很认真的翻阅起来。

它大概是讲了一个美国人因为一次登山偶遇而开始了为巴基斯坦穷困地区捐建学校的故事,捐建学校之类情节的新闻或者故事,国内外均不鲜见,就在几周前还收到过团委的倡议,说是为贵州山区的贫困儿童募集教辅书籍。或许是类似的新闻见多了,人也变得有些麻木,并且第一念头会想到这是zf的责任与义务,第二念头会想到曾经付出的money还不知进了谁的腰包,第三念头会想明知道养不了为何还要呢啥,等等等等吧,慢慢的不为所动。可是当我认真的读这本书,看到上面这一段话,还是被震到了。

曾经也幼稚的以为,旅游目的地那些美丽的自然风光、奇特的民族风俗是美好的世外桃源,其中的居民也和游客一样享受不已,他们心灵纯净、与世无争,过着简朴却快活的日子,我没有想到的是,贫穷所带来的日复一日的食不饱、衣不暖,特别是渴望读书的儿童求学的艰难。即使当我读着这些画面,也不可能对他们的生活感同身受,但起码我被作者摩顿森的行动所感动了。

书中介绍说他一共募集资金捐建了六十余所学校,我读到的部分是第一所学校的建设过程。不想重复人家多伟大、自己多渺小;山区多贫困,自己已温饱云云的废话,只是希望自己能够仔细的读完这本书,逐渐拂去世俗虚荣的心灵蒙上的尘土,能够在未来的日子里,像最尊敬的一位领导用慈母般柔软的力量捐助一名女童一样,付出一点点自己的俗人的努力。

第一杯茶,你是陌生人;第二杯茶,你是我们的宾客;第三杯茶,你是我们的家人,我们愿意为你做任何事,甚至是死。

三毛读后感1500字


三国读后感1500字


三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一

看了《三国演义》后,有不少感触。《三国演义》中有三绝,其一:奸绝曹操,其二:智绝诸葛亮,其三:义绝关羽。尤其是这三人让我颇为震撼。

曹操,他被人称为奸雄,似乎略带贬义,的确,他是诡计多了点。而他南征失败,作者罗贯中为了体现正面人物刘备就刻意的将其完全丑化,而忽视了他的诸多优点。

如今有些心思不息的人读了《三国演义》之后,却自然而然地把曹操当成了坏人,就当我第一次读此书时这个观念也先入为主了。当然,曹操不会如小说中所说的没用,在刘备还未请诸葛出山时,曹操单凭个人的谋略就将刘备身陷于小城徐州,与吕奉先明争暗斗,让刘备在此弹丸之地耽误自己的复兴大业。

所以,我想说,曹操并非如书中所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奸雄,而是一位英雄,许劭就评价他是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当然许劭的预见是完全正确的,但他的评价也充分说明了曹操的才华及其谋略是数一数二的。这个世界是不会存在绝对的善恶和对错,所以奸雄的评价也只是个人的观点被以讹传讹了。

青梅煮酒论英雄时曹操曾说过: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多么伟大的气概,这正是他自己的真实写照。千载而下,封建统治用愚民的把戏给他以奸雄的侮辱,但当他毅然背负起汉贼之名而匡扶社稷之时就注定了他的伟岸:勇讨黄巾见忠勇,十二色杖见忠信,愤接七星见忠君,爱民如子见仁义。赤壁的大火也许能烧掉他的8万大军,但绝对烧不掉长江畔他舞戟而歌时的豪情壮志。

我由衷地佩服曹孟德突破了区区七尺身躯的渺小和无力,而屹立于天地之间。

诸葛亮,他是三国时期一个传奇性的人物,夜观天象,知天下大事。有这么一幅对联我觉得形容他非常的贴切:收二川,排八阵,七擒六出,五丈原前点四十九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和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草爻卦,水面偏能用火攻。虽说他在冥冥之中是主导三分天下的主要人物,也是非常理性和聪明的人:能非常好的处理和东吴及北魏的关系。但即使小说已经把诸葛亮神化到能死诸葛吓走活司马,却任然不能改变历史:卧龙、凤雏,二者皆得,却安不了天下。

伏龙诸葛亮。他那过人的机智,娴熟的兵阵,无不让后人叹为观止。后人有诗赞:

远略高瞻属武侯,奈何寿尽命天收。 烦将三顾茅庐义,便起独灭汉室忧。赤壁败操引明策,成都扶备献良谋。 至今提念仍心泣,云雨翩翩空自流。将星秋夜已收藏,魑魅纷纷蹈乱狂。 生不逢时难享受,命徒随古怎忧伤。池鱼驳跃搅池暗,海日初升伴海光。 事主两朝人赞誉,英雄从此姓名彰。

所以《三国演义》在某种意义上也称得上是《诸葛亮传》

关羽,字云长。因杀了家乡的恶霸逃出来又遇上黄巾贼作乱才毅然投军,从而遇上了刘皇叔,开始了戎马生涯。关羽作为中国几千年来忠义的代表,被称为武圣,纵观三国,很容易发现蜀国之中都是忠义之士,刘备作为首领,也是一直以此为立身之本,也正因如此才得以使那么多将领追随,显然,关羽是最突出的典型,是作者罗贯中树立的代表,所以作者也将其神化了,被吕蒙设计抓住被杀后居然还借其身还魂大骂孙权一通,最后还带走了吕蒙,可怜吴下阿蒙仅在一场战役中显了威风就随关公去了。

但对于关羽败走麦城一事,完全是他咎由自取,他本身并非效忠是蜀汉,而是他的兄长刘备本身,所以军师诸葛亮的话虽是良计,他的内心深处或多或少还是会有所抗拒,若不是顾及兄长的复兴大业,也不会如此听话的按孔明的话去做。所以当初孔明离开时的四个字东和北拒他几乎是一点都没听进去,加上他本身就因为颇丰的战绩而生出了一股傲气,所以东吴来和亲时他才会说:我的虎女怎么能嫁给犬子呢?就是这番话引得孙权起了杀心,最终落得个败北的下场。

读罢《三国》我发现这些人物都非常的鲜明,曹操的诡诈,刘备的谦逊,孔明的谨慎,周瑜的心胸狭窄,每一个人物都具有不同的性格,作者刻画的淋漓尽致,细细品味,让读者仿佛进入了一种境界。

三国读后感1500字范文二

俗话说: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意思是说年轻人不应该读《水浒传》,而老年人则不宜读《三国演义》。原因是水浒中的打打杀杀太多,会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而三国中勾心斗角太多,会损害老年人的身心。因此,古人才会对这两本名着发出如此的感叹呀!

不过,说到三国中的勾心斗角,最精彩的莫过于诸葛亮和周瑜之间的那几场较量了。

他们二人之间的第一次较量是在周瑜的总部,周瑜因为降曹还是抗曹这个问题纠结了好长时间,结果诸葛亮指出大小乔实乃曹操所欲,又背了一遍《铜雀台赋》,激得周瑜怒发冲冠,立即发表了:我与老贼势不两立!这个观点。从两人初次交锋看来,诸葛亮是略胜一筹。周瑜意识到诸葛亮是个人才,就想拉拢过来为己所用。周瑜派诸葛亮胞兄诸葛瑾游说诸葛亮归顺东吴,结果诸葛亮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险些把诸葛瑾给游说过来。此局,周瑜又败。

周瑜见如此优秀人才不能为己所用,就想除了诸葛亮。设了借刀杀人之计,让诸葛亮去劫粮,想借曹操之手杀了诸葛亮。不想这小小计谋却被诸葛亮识破。不仅没上周瑜的当,又施了个激将法:周公瑾只善水战,不能陆战耳。周瑜乖乖中招:何欺我不能陆战耶!不用他去!我自个去!诸葛亮笑了:曹贼多谋,他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必以重兵防守,公瑾若去,必为所擒。诸葛亮只言片语,周瑜即容纳不下,可见周瑜气量之小。经此事后周瑜摇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今不除之,后必为我国之祸!因要合作抗曹操,只好暂压心头之火。

接下来,他们的第三次较量便是着名的草船借箭。诸葛亮与周瑜签下军令状,三日之内,造十万支箭。乃是周瑜心怀妒忌,寻事害孔明。诸葛亮神机妙算,通晓天文地理,算定三日后必有大雾,便驾二十只轻快小舟去佯攻曹营。不费吹灰之力,就得来了十万余只箭。当鲁肃将诸葛亮得箭之法告知周瑜,周瑜大惊,慨然叹曰:孔明神机妙算,吾不如也!

周瑜屡次败给了诸葛亮,心中不平。当蜀吴火烧赤壁,大败曹操,形成三国鼎立之势后,周瑜想要乘胜追击,一举攻下南郡、荆州和襄阳,但是此时刘备和诸葛亮也想拿这三个城池作为他们的根据地,于是刘备屯兵油江,周瑜看出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意思,于是对鲁肃说:吾自去和他说话。好便好;不好时,不等他去南郡,先结果了刘备!诸葛亮这次又是略胜一筹,看出了周瑜的来意,让刘备对周瑜说:先让周瑜去取;若不下,再让刘备取。

结果周瑜与曹仁大战一场,周瑜自己还受了毒箭之伤,终于击败了曹仁,第二日到南郡城下,却发现城楼上站着一位白袍将军:赵云。周瑜于是想强行攻城,但城楼上箭如雨下,他只好退兵。他有派兵去攻襄阳和荆州,却发现也被诸葛亮派关羽和张飞攻下了。于是周瑜气得口喷鲜血,晕厥在地。

在此之后,周瑜恼羞成怒,又下美人计迷惑刘备,但这也仍然逃不过诸葛亮的火眼金睛,他给了赵云三个锦囊,其中有妙计,最终刘备安全脱身。周瑜率兵攻打荆州,却被诸葛亮部下四面埋伏,周瑜被击溃了,蜀兵大叫: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气得周瑜金疮迸裂,倒于船上。

周瑜用计不成,便派鲁肃去与刘备和诸葛亮商议:待刘备攻下西川,就将荆州还给东吴。周瑜于是又生一计:假意去攻打西川,让刘备给他们东吴兵一些粮草,乘机攻下荆州。不想诸葛亮又看出了周瑜的如意算盘,派赵云严守城池,又派张飞、关羽、魏延和黄忠四面围攻周瑜,破了周瑜的假道灭虢之计。气得周瑜再次金疮迸裂,回到本营后,诸葛亮又派人给周瑜送来一份带着挖苦和讽刺的信,周瑜看完后,昏绝又醒,大叫几声:既生瑜,何生亮。而死,年仅三十六岁。

其实,在我看来:周瑜之死完全是因为他的心胸狭窄,嫉妒人才,根本不能怪诸葛亮。他的死告诫我们不可以因为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嫉妒别人,要是善于向别人学习,以长补短,才能真正地做到提高自己。同时也要热心地帮助别人,因为在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自己也会得到提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