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800字2024

书虽然是死物,但是可以帮助我们提升自我,丰富我们的生活,读书对于我们个人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尤其读经典作品对我们思想也会有一定的影响。阅读作品后,我被作者描绘书写的情景吸引,印象深刻,我们可以通过文字把心中感受写出来,写一篇读后感。我们该如何去写作品的读后感呢?考虑到你的需求,小编特意整理了“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800字2024”,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眼前的苟且。

两个极为相似的句子,没什么波澜壮阔,也没什么引人深思的道理,但是却传播极广。因为这两个相似的简单句子,精准到可悲地描述了绝大多数人的生存状态。这个绝大多数当然不只是包括我们,就算是远在明朝万历年间,乃至于更遥远年代的古人们,也依旧跳不出这个大多数。他们穷其一生所做的,可能就是在自己的诗和远方以及眼前的苟且中,寻找一个可能从来都不存在的平衡点,以此慰藉自己,从而能在明朝混乱的官场中求得一席之地,而又不必被自己的良心所谴责。

万历年间的首辅申时行可以说是明朝多数官员的典型之一,这位在当时位极人臣权同宰相的大官,历经了各种风雨,从内阁的末尾爬到首辅的位置,期间艰辛不必赘述。按理来说,一个曾经高中状元的内阁首辅,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存在,总该是个很威风的人,但是这位首辅跟他的前任,前前任,前前前任比起来,真是一点都不威风。而因为提拔他的前任首辅张居正在当时的名声已经臭了,因此这位首辅岂止是不威风,甚至是有点卑微。

申时行的历史风评不太好,他在位期间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和稀泥,而这也构成了大多数人对他的看法,大家不认为这位首辅有什么值得称赞的功绩,以至于很多人都对这位状元持轻蔑的态度。但事实上,一位状元怎么可能没有一点能力?申时行虽然看上去没什么政绩,但事实上,对于当时的官场,他看得很透彻。至少这位任期达八年半之久的内阁首辅,对于当时多数官员的心理状态是了如指掌的。

申时行并非是一开始就是个和稀泥的和事佬,曾几何时,他也怀有打造一个万历之治的理想,但是受到皇帝无心礼教,满朝上下都只顾着打着道德理想的名号满足一己私欲的打击后,他的追求终于变成了最低限度的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对于如何达到这个最低标准,申时行提出了一个理论,也即是官员的阴阳,阳指的是官员的理想,而阴则代指官员的私欲,放在现在,也就与诗和远方以及眼前的苟且有些异曲同工之妙。他指出阴阳同时存在,而不论通过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消灭其中的任何一方。对官员们的本质做了如此简洁而形象的描述,不能不说他对官员们的心理有很深的了解。他通过这个学说得出了一个结论,达到这个最低限度标准的手段,就是调和阴阳。表现出来,就成了和稀泥。

申时行的这种发现放在当时可真是一顶一的前卫,他敢于把这种东西说出来实在不失为一种勇气。他对官员的了解之深,无愧于他首辅的名号。应该说他其实发现了自己应该使用的方法,但最后,他的行为却变成了和稀泥,几近是单纯地去满足所有官员的私欲,或是将这种私欲引导向其他的地方。专注于阴而不能很好地发展阳,专注于眼前的苟且而最终忽略了诗和远方。使得他的行为只能是将隐患埋藏起来,留待他被迫卸任之后一并爆发,表面看起来他的任期风平浪静,但在水面下潜藏的暗流却在一天天地积蓄力量,等待着有一天闹个天翻地覆。

申时行自己并不自知,确实,当时看上去他很好地调和了阴阳,在远方和眼前之间找到了所有人都喜欢的一个完美的平衡,他好像达到了自己的目标,也就能躺在自己的远方自我陶醉。可我们后人再看历史,细细思索,他的卸任,如何不是他自己一手造成的呢?

申时行的例子,其实可以套用在当时的很多官员身上,他们往往以为自己将事情处理得天衣无缝,认为自己站在大义的一边,站在仁义道德的一边,享受着到达远方所带来的愉悦。他们没有想过,远方真的是那么容易到达的吗?远方真的是可以到达的吗?可惜,申时行本来已经站在了突破这个温柔乡的门槛边上。

申时行代表着蒙蔽自己的大多数。虽然连首辅都沉浸在看似是远方的眼前之中,但当时的明朝官场或许并不是没有人做到在远方和眼前之间找到一个最恰当合适的关系。

这个人是个十分出名的民族英雄,那就是蓟州总兵戚继光。

对戚继光的记载其实是毁誉参半的,虽然现在很多人会把戚继光描写成一个完人,但其实仅论操行,岂止远比不上海瑞这样的清官,就算是一般的普通官员(明朝官俸微薄到养不起家,官员弄一点化外收入养家糊口无可厚非)他也比不上。为了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求得生存,戚继光会给那时的首辅张居正送礼,礼物应该是很贵重,就算是平时生活比较奢华的张居正也不好意思收太多,象征性地拿一点,然后剩下的还给戚继光,由此恐怕能够很轻易地想象出礼物的贵重程度。稍微了解明朝的人都应该知道,明朝的俸禄低得令人发指,那么如此贵重的礼物从哪里来的,似乎就无需多言了。

戚继光贪了这么多,我们后世还依然把他看做民族英雄不是没有原因的,其一当然是因为他南灭倭寇,北御鞑靼,战功彪炳,其二则是他虽然贪墨,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贪墨的其中一部分实属必要,使他的过错显得小了一点。戚继光在成为总兵的过程中,张居正可谓是如日中天,国家大事虽然有张居正处理,但是在很多地方依然是乌烟瘴气。例如张居正并不反对送礼,其他的官员都送礼,就你戚继光不送,难道是不想要乌纱帽了吗?还是嫌弃自己官阶太高想要低一点?当时的中国,将才很少,几个总兵中能顶用的很少,这时为了保证自己的才能得到发挥,倭寇和鞑靼不会威胁到民众,那么送一些礼物来保证才能充足的发挥空间就情有可原了。而事实上,有了张居正的支持,戚继光确实更好的保卫了边关,而同时又没有利用张居正的信任而谋更多的私利,由此可见,戚继光即使存有一些合理的私欲,其理想是一直不变的,那就是保护民众的安全。这个才是申时行所推崇的阴阳调和,保存部分无伤大雅的私欲的同时,行正义之事。

在当时紧急的军事环境下,内部的一些诸如贪墨之类的事情便显得小了,实在是火烧眉毛。当然,戚继光本人确实可能存有贪墨之心,在这里也并没有为贪墨这一行为辩护,但是史书记载他不事私蓄,那么真实目的到底如何,因为史书中很多自相矛盾的言语,也就显得不甚清楚,因此在本文中不做讨论。

假如我以上的论断还是正确的,戚继光贪污的缘由只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的话,那么这种错误的行为就还可以原谅。而这就显示出一个在当时环境中的平衡点,也是戚继光可能相信的理论:眼前不得不行的苟且,都是为了远方的诗和光明。在迫不得已之时,为了达到真正的远方,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之下,便应该妥协于眼前的苟且,但与此同时,自己的眼睛应该一直看着那个可望不可即的远方,并且保证自己所做的一切妥协都有其意义,同时危害最小。

朱熹所谓:存天理,灭人欲。实在太远了。人既然生存在天和地之间,自然不可能事事尽善尽美。与其让一个时代出一两个存天理灭人欲的圣人,剩下的全是市井小民,不如每个人都能达到一个更加简单的标准,让每个人都保留自己的一点私欲,而大体上行正义之事。我们普罗大众,虽然要向着远方不懈前进,但也不该对眼前的苟且过分苛责,以至于被自己加诸的苦难折磨,从而只知道抱怨眼前,失去向远方前进的动力。

假设能够做到存私欲行义事,可能就达到孔子所谓的仁了吧。

f132.cOm更多读后感扩展阅读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2024


《万历十五年》、《中国近代史》是两本历史书,前者讲明朝万历年间历史,后者讲清末历史。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在前一阵热播剧《人民的名义》里被提到两次,高育良为什么成功?可能就是从这本书里得到了启发,本书着重说了六个历史人物,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但将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表露无疑,维护皇权统治的利器竟然是道德,是礼,靠的是四书五经。于是催生出只讲道德不讲法律的文官集团。

其实当时最大的问题就是制度问题,两万文官抱团取暖,内部又分派系,皇帝很多事情是左右不了的,比如腐败问题,当时一个二品大chen一个月俸禄只有一百五十两银子,更不要提其他的小官了,所以地方官收取常例,京城大官收受地方官贿赂,想要励精图治,大刀阔斧的改革,像习近平现在一样实行依法治国,使各级官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更是难上加难。

礼虽然可以规范人们的行为,却也是社会进步的巨大阻碍。正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所以道德亦有阴阳。

海瑞就是很好的例子,我们都知道,他是个大清官,抄家只有十两银子,但他断案的标准如下,令人不敢苟同。

凡讼之可疑者,与其屈兄,宁屈其弟;与其屈叔伯,宁屈其侄。与其屈贫民,宁屈富民;与其屈愚直,宁屈刁顽。事在争产业;与其屈小民,宁屈乡宦,以救弊也。事在争言貌,与其屈乡宦,宁屈小民,以存体也。可以想象,以礼断案可能得到真正公正吗?

文人也有阴阳,张居正在我的印象里本来同他的名字一样,的确张居正有严厉,为国尽忠的阳的一面,但同时他也有任人唯亲,排挤对手,个人生活奢侈,放纵部下贪污的阴的一面。

更可笑的一点是万历皇帝和文官集团关于立储一事的争执,文官坚持立长子,因为长幼有序,万历皇帝一心想立自己心爱的郑妃的儿子为太子,最终还是抵不过数万名文官,也因此在万历十五年开始不理朝政,以老子的无为而治为借口,不上早朝。说到底还是社会制度问题。

后来满人入关,建立大清帝国,他们实行的重农抑商的保守统治。所以近代的屈辱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统一。近代史那本书就不再写了,这段历史都比较熟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800字2024


《万历十五年》迷迷糊糊之中读完了。

很久以前就听说过这本书,一查,是个美国人写的中国明朝的历史,我也就没了兴趣。美国人能了解我天朝万分之一吗?他们除了黑我天朝,还会干啥,美帝亡我之心不死;再说,我在此间生活二十多年,都整不明白,他们歪果仁看两天文献、旅行几个地方就整明白了?还有,明朝,这个奇葩的朝代,我记得当年高考语文的文言文阅读就是从《明史》里面摘录出来的一段,晦涩难懂、佶屈聱牙,至今仍有阴影(主要是有很多字都不认识,比如说那些皇帝的名字)后来,看了《明朝那些事儿》,对明代有了一点了解,好像这个朝代没那么讨厌;再加上听了《晓说》《晓松奇谈》,好像美帝的人民也不都是美分,有的时候很中肯嘛。直到前两天追剧《人民的名义》,老狐狸喜欢看的书,那自然有点意思,难得最近有点时间,下来读读,也省着天天看影视剧、看小说显得我层次不高。此书不看则已,翻起来一瞧,那就是打开了通往别样历史的大门。(此段属缘起,皆为废话)

黄仁宇,大师!《万历十五年》,神作!

翻开书,学术气息扑面而来,每一条引用、摘要、事情经过都标明出处,参考文献精准详实(让经常找不到三个过硬四铁六无等等简称的出处和详解的我顶礼膜拜,要是我们的办公文件也这么体贴,附上参考文献该多好啊呵呵)。

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只是漫长中国历史的一瞬间,也仅仅是近300年大明王朝中的一张切片。这一年平平淡淡,作者摘取的也是一些常见的琐事,无非是政治斗争中,某些人被清算,某些人被贬谪,有些人被提拔,某些人被妥协,某些人活着,某些人死了。但是,就像组织活检有时候,一张病理切片就宣告了癌症晚期是的,万历15年,公元1587年,这张切片宣告了这个朝代的晚期;宣告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晚期;如果我们不改变(改革),它甚至将宣告我们文明的晚期(前几天我还在探讨文化自信,现在却满眼都是悲观)。

很多历史悲剧或喜剧的原因,在这本书中若隐若现,比如,为什么庞大的明朝,居然被农民起义侥幸地推翻了?为什么清朝每一个皇帝都励精图治,可还是扭转不了颓势?为什么国民党败走台湾,共产党建立新中国(此为天大的喜事)?为什么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是你方唱罢我登场,摆脱不了轮回的宿命?为什么阶层固化,寒门难出贵子?(甚至我觉得《人民的名义》作者就是把明朝的故事搬出来,增加了一些正面引导和现代元素)

摧枯拉朽,枯和朽形容这个切片再合适不过。皇权、相权、文人集团,朱翊钧、张居正、申时行、戚继光,无论这个朝代出现谁,都不会阻挡灭亡车轮的碾压。在固化的阶层、僵化的思维、禁欲主义的习俗、死水一般的文化、道德代替法律的环境之中,藩王拥兵、外戚干政、宦官专权、农民揭竿、外族入侵、洋人侵略,只不过触动了朝代灭亡的扳机点而已。读罢,有种存在即合理,存在即必然的无力感。

高中那会儿听百家讲坛易中天品三国,前面都是历史故事、情节分析,听得津津有味,一副读三国、掉眼泪、替古人担忧的样子。到最后一期,易中天上升到世族、门阀、集团的角度,我却不喜欢听了,因为那不再是评书、小说、故事。现在想来,自己还是太年轻,那才是历史要告诉我们的规律。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实话实说,《万历十五年》我没看懂。有些书是不是要经历很多事情,有很多积淀之后再读呢?就像初学者品一款好一点的红酒,水果的馥郁、橡木桶的椒香、果胶的黏弹用同事贾导的话说,喝一口之后就蒙了(不是醉了)。不怕,好书就要多读嘛,就像《生理学》《内科学》《外科学》

以下是一些原文句段,读的时候有如获至宝之感,现摘录出来,以管中窥豹。之前觉得这本书尺度有点大,今天看了《中国人史纲》中钱理群的代序之后觉得,我们需要更大尺度的教训!

1.中国二千年来,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极,这就是一切问题的症结。

2.一项政策能否付诸实施,实施后或成或败,全靠看它与所有文官的共同习惯是否相安无扰,否则理论上的完美,仍不过是空中楼阁。

3.在我们形式化的政府中,表面即是实质。

4.戚继光的天才,在于他看准了妥协之无法避免;而他的成功,也在于他善于在技术上调和各式各样的矛盾。

5.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

6.大凡高度的概括,总带有想象的成分。

7.凡能先用法律及技术解决的问题,不要先就扯上了一个道德问题。道德是一切意义的根源,不能分割,也不便妥协,如果道德上的争执持久不能解决,双方的距离越来越远,则迟早必导致战争。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500字2024


今日,读完了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该书共分为六章,而每章读起来是一个单独的故事,更像是一个独立的个人传记,但每个故事背后却又有着无法割裂的相关xing,每个人物都是那么鲜活、苍劲,面对历史的洪流,又显得无奈、无助。

家长制作风的首辅

首辅张居正的成功源于明朝建立的文官体制,该体制为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而他的失败也源于这僵化的文官体制。他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姿态出现于皇帝和群臣之间,靠的是小皇帝行事上的信任、情感上的依赖和被控制的恐惧。张居正在较短的时间内牢牢地控制着整个朝野,用大家都深谙此道的道德戒尺明朝立国之本,来控制着群臣和皇帝,使整个帝国都严格而精确地按照他设定的轨迹来运行,例如皇帝练字小有成就的时候,在此等技能无需花费太多时间时,他就会强制要求万历停止该门功课的学习,这种家长制作风,在张居正为首辅时表现的极为明显,也为其最后遭到全面的清算埋下了伏笔。这种以年龄、资历和学识为底气的家长制作风,在中国至今都很明显的反映,继而表现中国孩子的幸福,往往就成为了一场投胎比赛,就看你遇到什么样的父母了,而中国式大家庭的观念,使人们摒弃了应该彼此清晰的家庭界限,将个人的私权利无限的延伸至各个角落,并且打着爱的旗号,彼此牢牢控制着对方,划定着轨迹,对于超越自身能力范围的事情往往采取堵而不疏 的方法,有时候有着宁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的狠劲,也有着恨铁不成钢的无奈和自我认命的悲凉。

道德是一把无形的剑

万历四年,1576年,朱翊钧收到了一举报信。辽东督查刘台,举报张居正。刘台罗列的七大罪状,这也都是疾风骤雨改革中常有的事,虽然每件事情本身问题不大,却是其中的张居正的要害,首辅怒了。

在明朝,官员之间互相举报和弹劾,本身明朝特色,为何首辅对此事怒了呢?是因为他怕是吗?非也!关键是举报他的人,既非他的上司,也非政敌或同僚,而是他心血栽培、一手提拔的学生。

一个人要想成功,考取功名只是一小步,而有人支持那才是王道。而刘台得到了首辅大人的支持,因为张居正的提携。他在高中进士后仅仅两年,就成为辽东督查,那他为什么要这样黑老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老师以前一直给他鸡蛋,忽然有一天没有给,他不高兴了,因为他忘记了这个鸡蛋本来属于谁?辽东将领事李成梁,打了大胜仗,刘台眼红,(星辰ww)抢先写了喜报邀功,这种事是犯禁的,按制度应该降职惩罚,当然作为首辅的张居正也可以低调处理,大概是想教育一下学生,以儆效尤,首辅法人就对刘台予以公开训斥、通报批评,这下鸡蛋没吃到,学生不干了,黑了老师。

其实这样的弹劾在明一朝,不算新鲜事,但是抛开事情本身来说,却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在以尊儒礼制为核心的治理模式下,连自己的学生都起来反对自己,这是多么挂不住面子的事情啊!为此,首辅提出辞职,未果。加之首辅本身的私德并不是多好,后来的清算,从个人到制度,将本来可以振作起来的明朝,重新带回了死亡之路,首辅的心血也成了回光返照。以道德治人、整人,这在明朝也是极为推崇的一件事,任何事情,只要和道德关联,死亡概率大大提升,道德要不要讲?那肯定是要讲的,但是讲什么,是要有选择的,每次看到宣传孝道的二十四孝图时,后背就发凉,那些手法极端、思想错误的尽孝方式原封不动的示众并加以宣传,是懒啊?还是没有甄别的能力?

一个王朝也罢,家庭也好,亦或个人,好多东西是相通,但我们自身轨迹运转一段时间之后,必然形成惯xing,有些东西是好的,应当予以坚持,但是对于那些不合时宜,与历史潮流逆向的东西,一定要摒弃,予以革新,这也算读书的一点浅薄收获。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800字2024


很多历史书总是像流水账似的介绍什么年份发生什么事情,可是《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介绍的都是万历十五年这一年的事,事无巨细,把许多正史没有记载的都罗列清楚,这也是这本书吸引我的地方之一。

中国帝制延续了近两千多年,走过许许多多皇帝,这种帝制下想以道德代替法制,以伦理纲常为思维判读依据,但在官场甚至社会都是行不通的,以致张居正死后,那些封建官员会将他的尸体挫骨扬灰。在儒家道德中,每个人都要做到忠孝信悌礼义廉耻,高调地说为人做事要高尚。可是明朝官场,多了一种势力,也就是宦官,他们惟皇帝遵命,贪图钱财,心狠手辣。东厂,西厂就是代表作。张居正想改革,必先触动他们的权益,牵一发而动全身,甚至牵涉到整个官场利益,提倡为官清廉在他们的利益面前不值一提,有时甚至宦官乱政,连皇帝都管不了,所以改革怎能成功。

因此,一个悲剧式的人物出现,海瑞 一个奇葩的官员,为政清廉,深受百姓爱戴。三次罢官,体现出他高洁的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格,可也体现出他那保守的xing格。他被朝廷封了个闲官,无所作为,甚至家徒四壁,子女有些也饿死了,在自命清高时却身不由己,空谈道德只会被社会遗弃。民族英雄戚继光,(星辰ww)带领军队在福建台州抗倭,当时在张居正当政时期,儒家提倡重文轻武,戚继光只能也能用民兵的武器抗倭,也因为他与张居正的关系,战功赫赫的他被撤职,最终含恨离去。这体现出当时社会的腐败,在皇帝提倡道德治国时,伪道德却支配着国家,风雨飘摇的大明王朝在这个极其普通的万历十五年体现出末日的气息。

在书中,张居正要求下面官员要廉洁,却私下敛财,出乎我的意料,但也在情理之中。在那个社会,人情世故大于道德,伪道德横行,有着宏伟大略的皇帝也最终意志消沉。儒家制度凡事都讲求高尚,最终却导致伪道德横行。张居正改革虽然有成效,但是他死后制度被完全推翻。可见,不能根本的追求所谓的高尚道德,在现实的条件下提倡道德与法治结合,推陈出新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成效。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2000字2024


春节期间阅毕《万历十五年》,心有戚戚焉,为那一群光鲜亮丽皮囊下的孤独灵魂。

黄仁宇先生写史手法特别,《万历十五年》截取了历史的一个剖面,让时间停留在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为中心,从描写一个皇帝和五位官员入手,即万历皇帝、首辅张居正和申时行、模范官僚海瑞、孤独的将领戚继光、自相矛盾的哲学家李贽,抽丝剥茧,梳理了明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体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史为鉴,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汲取的经验和教训。在此,我只想谈谈让我感触较多的两位人物,万历皇帝和戚继光。

万历皇帝朱翊钧。聪明敏感,早熟,初欲励精图治,后日形消极。1572年9岁登基,1620年御宇48年后离开人间。

万历即位的前十年,在首辅张居正的辅佐下,明朝百事转苏、欣欣向荣,承平日久,府库随之日见充实,实现回光返照式的万历中兴。1582年7月,张居正病逝,万历18岁,他决心破除对外的柔弱印象,励精图治,但恰在此时,他观看了宫廷内戏班演出的《华岳赐环记》,戏里的国君慨叹地唱着政由宁氏,祭则寡人时,聪明敏感的他似乎意识到即位十年,自己只是首辅张居正的傀儡,而并非大权独揽的君主,于是从否定张居正提倡的全国耕地丈量开始,揭开反张运动序幕。经张居正事件后,万历对一切都持怀疑的态度。

倒张之后,万历发现自己的自主之权仍然受到种种约束,自己贵为天子,只不过是一种制度所需要的产物。身为皇帝,万历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他可以把不喜欢的官员革职查办,但是很难升迁拔擢他所喜欢的官员,以致没有一个人足以成为他的心腹。万历以自己的聪明,意识到自己名义上是天子,实际上受制于廷臣,文官集团才是这一大帝国的实际主人,在另一种意义上讲,他不过是紫禁城中的一名囚徒,在即位的日子,不断的应付许多重复事件和不变的礼仪。

在与文官集团抗衡的过程中,万历是孤立无援的,幸而在感情生活中有心心相印的郑氏陪伴,但因文官们不容许他废长立幼,以皇三子常洵代替皇长子常洛为太子,遂使他心爱的女人郑贵妃悒郁寡欢,出于一种报复的意念,万历竟以皇帝的身份向臣僚作长期的消极怠工,且长达三十年之久。他再也不愿做任何事情使他的文官快意,不再出席法定礼仪;不派人递补出缺的高级职位;派遣和升迁中下级文官,用抽签的方法决定,一个官员出任什么官职,竟出于与事实无关的一根竹签。

万历,这个孤独的君主,在认清现实后,无意于做积极有为的君主,又不甘心充当臣僚的工具,他顽强地保持着自己的性格,以老子所谓的无为消极抵抗。

孤独的将领戚继光。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将领,却生逢重文轻武的朝代,在不能改变环境的情况下适应环境,最大限度的发挥才能,一酬壮志,在清算张居正运动中作为前首辅党羽被参劾,在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坠入寂寞和凄凉,后在贫病交迫中死去。

明朝历史上除洪武永乐两朝外,文官凌驾于武官之上,已成为绝对趋势,将领们即使出生入死,屡建奇功,其社会影响,也未必抵得上一篇精彩的大块文章。在这种制度和风气影响下,军户征兵、军事补给制度严重落后,兵源不足、补给不足、装备落后,野战军的战斗力几乎与农村的民兵相去无几;对于将领的选拔,则认为应该具备的素质是勇敢粗豪而不在于头脑清晰,后虽有武试,但又重在刀枪弓马是否娴熟,笔试只求粗通文字而从未涉及军事科学,武备继续废驰,军事组织不断衰退。直至16世纪中叶,倭寇以战术的优势和武器的精良屡次入侵且长驱直入,文官集团才惊觉这低能的军事制度将要危及整个帝国以及他们个人的安全,但思变的结果仍只在于选择战略上深谋远虑而又精通各种战术的高级将领,而非改革落后的军事制度。

在种种落后的情况下,戚继光着手组织他的新军,世人称为戚家军;确立了铁一般的军法,即集体负责的连坐法;战术上注重协同配合,研习鸳鸯阵。终其一生,戚继光以鸳鸯阵法作为主要战术,这并非由于他因循守旧,而是他深知以一己之力难以触动整个国家体制。戚继光的朋友,另一位名将俞大猷,曾经提出让战术全面现代化的建议,但这些有益的建议因涉及军事制度改革而及于政治未被采纳,因而壮志未酬,赍恨以殁。戚继光选择脚踏实地,做他职责范围内力所能及的事,戚家军的胜利记录无出其右,从未在战斗中被倭寇击溃。戚继光的军事天才囿于现实并未得到完全发挥,但他接受现实,在组织制度上没有办法,就在私人关系上寻找出路,一切只为使军事科学和军事技术在现实生活里发挥作用保家卫国。在抗倭战争中功绩最为卓著的戚继光不是在理想上把事情做得至善至美的将领,而是最能适应环境以发挥他的天才的将领。他所以获得成功的要点,在于他清醒的现实感。

人的一生,理想和现实总有差距。理想的实现,除个人的努力外,还须具备天时地利人和诸多外因,就算贵为帝王将相,胸中宏愿也有得不到现实回应的时候。在无力改变现实的情况下,退一步不失为一种良策,与其抱怨,不如尽其所能做到最好,不断向自己的目标靠近。

不是所有的出行都是行装齐备,不是所有的坚持都值得称颂,有的妥协同样值得敬仰,当然这得看动机和目的,譬如万历皇帝的妥协,可悲可叹!戚继光的妥协,可敬可佩!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