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范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范文能够运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你也许正需要一些范文作为参考,小编特别为你收集的“请投我一票观后感”,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篇一:《请投我一票》观后有感(超好的观后感!)

《请投我一票》观后有感

12级金融三班

实在是叹服导演陈为军先生,因此在文章开头首先深深感谢他 能给我们带来这样一件杰作。

我看过许多纪录片,而这部片子仍然给我眼前一亮的感觉。非常真实,我只能用“真实”二自来形容(我想这是对一部纪录片最高的评价了吧)。镜头前的人都非常自然,没有丝毫的做作,就像完全没有摄像机存在一样。整部片子就像一个忠实的纪录者,把事实呈现给观众,让观众自己去感受、思考。更难得的是,虽然拍摄的全是普通事件,却一点也不无聊沉闷,整个故事被叙述得高潮迭起,充满幽默,细节处处都显现着导演的高超技术。

“欢乐的悲剧”,这是看完这部纪录片后我的感受。从开始到结束,教室里不时响起同学们的笑声。片头的广播体操音乐,片中小学生那些稚嫩却又故作深沉的对话,那些孩子气的表情——看似煞有介事却又手足无措,真实的一幕一幕,让我想到了自己的小学时代,不由得会心一笑。我觉得导演以这种方式引起了观众的共鸣。片子的目的当然不仅仅是搏看官一笑,而是以一种轻松的方式由小见大,让观众在欢乐之余不由得细细思索起一个伟大的主题:民主。于是“喜剧”变“悲剧”,看似一场热闹,却处处折射了一国民主的现状,不由感到一阵惊悚忧虑。这也是导演的高明之处——用最单纯的主角、最简洁的镜头去影射最沉重的话题,这比任何语言都更加真实有力,触动

人心。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下面,就以片中几个角色类型:班长竞选人、家长、老师,来谈谈我的看法;然后,对于导演想表现出的“民主”这个问题,依照:孩子们的民主、中国的民主、世界的民主,这个次序浅谈。

许晓菲是容易令人同情的对象,这个同学暂时来说没有什么心机。她能歌善舞,但是在竞争对手成成的计划下,她的才艺展示被弄得一团糟。感觉她是那种很“正”的人,会成长为一个模范。作为一个单亲家庭,或者说一个无背景家庭,她的奋斗之路就是相信一切都是那么美好的,然后为之奋斗终生。她的妈妈给我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单亲妈妈坚强又悲伤,一直很在意自己不能给女儿提供罗雷那样的条件。

成成则让人心惊。他反复无常,两面三刀,拉帮结派,互相诋毁,制造假象,许官贿选,挑拨离间,这些词用在一个十岁小孩子的身上很奇怪,但他的行为真的很像一个熟练的政治家,而不像一个单纯的只是有一点心计的小孩。孩子当然是最无辜的,成成的表现让人心疼。他被教育成了一个“理想”的缩影。有人告诉他这个社会就是这样的人的天下(即使不是他们统治这个社会,他们也是维系这个社会发展的骨干桥梁)。

至于罗鹏,则是这个“拼爹”时代的诠释。

也不知道为什么现在的孩子把权力看得很重?“班长就有权力,

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让他坐下他就得坐下。以后我要当大官。”孩子气的话语让我惊讶,记得当时我们的理想很丰富,很多人要当科学家,当老师,当医生。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去考公务员,越来越多的孩子要当大官,但是管理阶层不能创造社会价值,社会的发展还是要靠千千万万的劳动者。当权力成为一代又一代的最高追求,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只会大踏步的后退。

“孩子选举有什么可看的,”有人说,“他们只是大人手中的面具。”他认为这部纪录片的主角其实是大人。

胜利者罗雷的爸妈,把成人之间的不平等竞争和小恩小惠因为儿子这次选举而发挥的淋漓尽致。虽然罗雷获得了最后的胜利,但是他正确的道德观遭到了扭曲。我只是想说,孩子们迟早有一天也会变成不堪大人,何必过早地让他们适应游戏规则?名义上帮助他们成长,其实是让他们丧失了多少天性。他们还会懂得什么叫做善良,公义和付出吗?他们在对于民主的最初理解上,便被告知这是竞争、诋毁和各种暗黑手段。那么当有一天他们真正长大,变成社会的掌权者,我们的世界将会被构架成什么样子?这不是孩子的愿望,而是你们在生活中备受排挤不能如愿以偿的精神宣泄,是你们渴望自己的统治欲能在孩子身上延续的畸形心理,是你们对孩子过早的期望能出人头地,是你们不懂得作为孩子应该有一个什么样的童年:孩子们打架大人是不能插手的,有些事情应该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你所做的就是让孩子知道所看的事情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仅此而已...

如果将来我有孩子也遇到竞选班长,我的第一反应是要问他(她):“你知不知道班长肩负的责任?”我会告诉他(她)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然后再问他(她):“你愿不愿意肩负这样的责任?你觉得你有没有能力去履行这样的责任?你有没有长远的理想想要实现?你愿为你的理想全身心的投入还是只想做好眼前的事情?”给孩子一个更成熟的人生观吧!人生在世除了尔虞我诈还有跟多美好的事情可以去追逐。

对于片中的老师,我印象深刻的是她的一句话:“整个过程中你们得到了很多经验和教训,这是一次特殊的经历...”没错,这次经历是很特殊,让一群不具备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去做像成人一样的选举。这本身就是在引导孩子们走向一个迅速催熟的特别成长之路。催熟的瓜果虽然有光鲜的外表,但是人人都知道它们的味道总是差强人意。不仅没有阻拦还热情鼓励的老师给人一种误人子弟的感觉。知道有多少人因为儿时对老师的盲目崇拜而改变他对人生的看法,变成本不应该变成的样子?

学校教育和社会遭遇的巨大反差对我们的理念和制度是一种拷问,对实施德育的人更是一种考验:是帮助孩子们以美德为信仰和目标长大,然后被美德阻挠和磕碰得头破血流?还是抛弃这些无用的教条,给与他们在无情竞争中能真正派上用场的利器?不管是老师还是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和孩子既能“成才”也能“成人”。他们都将面临这样一个尖锐的问题:德育,究竟该理想一点还是现实一点?

民主是一个很暧昧也很敏感的词,在大多数中国的论坛和讨论区,他是被屏蔽的。但在现实生活里,他无法被每个人忽视。

成成在第一天晚上,问他的母亲,什么是民主啊?他的母亲告诉他,民主,就是人民大众,当家做主!可是,人民如何才能真正的决定出,谁才是自己想支持的那个人?或者说,谁才是真正有资格成为当家做主的那个人?不知道这些大人们是怎么带着孩子们这么快就进入“民主状态的”,虽然根本不懂民主,也怪不得他们,但是却能够把西方民主弊端随手拈来,也许就是“目擩耳染”从小受教育批判西方的所谓”和“虚伪”民主,所以虽然拿起了民主武器也不知道怎么使用,就把那些个“虚伪民主样式”当成真民主学起来了。

然而,民主的真正要素----- 我的权利,却没有一个人看到。为什么要民主,就是因为人民要权利,要当家作主。突然从天而降的民主让孩子们不知所措,也不知道选票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人给了点好处就轻轻松松的把选票给递出去了,却不知道选举其实是自己很大的权力。可以要求参选人做出呼吁老师减少作业的承诺,呼吁改善学校饭菜的承诺,成立学习小组帮助差同学的承诺,改善班级绿化的承诺,改善班级采光的承诺,成立体育活动队的承诺等等,如果小孩子知道自己的选票竟然有那么大的威力,可以让参选人来讨好自己,可以参与到班级的改善和管理中时,哇噢,民主的威力就要爆发了,每个人都会认真思考要选什么样的人了,也不会为了一点小利把“公民的最大权利”轻易送出去了。民主也会真正带来一个能够改善班级的人,和一个积极向上的集体,而每一个人也就真正成为了班级的主人,参

篇二:《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班级:09会计2班姓名:刘硕侠学号:200924013238

也谈选举与教育

——观纪录片《请投我一票》有感

最近在通识课上观看了陈为军拍摄的短片《请投我一票》,记录的是武汉市常青小学三年级学生的一次班长选举。看片子时的我一直在笑,真想不到这么小的孩子竟然会耍这么多手腕,是可喜还是可悲?才8岁的孩子,仅仅是选一个班长,选举过程竟然出现了造谣、谩骂、起哄以及一些差不多等于是贿选或买票的行为。真不可思议,这就是体现着民主的选举吗?当罗雷和晓菲互相挤眉弄眼,指着对方的鼻子说“你!你!你!你!你!”的时候,我才又看到了这些孩子的顽皮与可爱。如果说孩子们是单纯的,难道是“民主”的制度在为恶?难道是“民主”的制度使得一些本来天真的孩子变得不可忍受?我们平常采用的民主选举方式公平合理吗?让学生过早地参与这种竞争方式是不是太残酷?

当然小朋友们肯定无法完全了解班长要做的事,以及它背后的深刻内涵。他们知道的是民主是“人民当家作主”,投票仅仅只是投票,全部停留在表面,听听就过,没有留在意识层面里,更没有涉及到自身的利益。倘若,他们知道选了罗雷之后还会再像以前一样,动不动就挨打,如果他们知道选了别人班里会有不一样的风气,或许会比以前过得更好,那么他们还会被一次轻轨、一张漂亮卡片所收买吗?

最后的结局很有意思。跟开头是有呼应的。让人感觉选举就像是一个形式,中间所发生的那些风风雨雨,到最后都会消失不见,一切都如平常一样。

再谈谈这次小选举中间的一些问题。很明显,这次选举跟真正意义上的选举差距甚远。不公正的候选人提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有人说这证明了中国不适合搞民主选举,毕竟两千多年的封建思想还在那,哪有那么容易就改变?也有人说这是中国现今现象的缩影,因为我们确实可以看到一些不公平选举,像是在走形式,有钱有权就是一切。也有人说这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中国民主选举在进步。

各种选举手段都在出现,虽然需要一段时间来化不规范为规范,但至少人们开始注重民主选举了,并且积极投身于其中。

本片最大的看点之一就是竞争者背后的“谋士”们,罗雷的获胜与罗雷爸爸的“指点”有着密切的关系,除了指使罗雷向同学“行贿”(送礼物和免费坐轻轨旅游),最后的辩论环节,罗雷爸的指点也是画龙点睛。单说“行贿”一事,罗雷的爸爸利用职务之便开后门儿,把人民群众的公共资源(城市轻轨)免费开放给儿子同学,为儿子拉票,一切过程都那么理所当然。这样的爸爸,教育出来的儿子将来如果从政,不腐败都难,将来为商,不官商勾结都难。而班上的同学们,潜意识里也已经埋下了“受贿”有理的思想。还有,得知儿子在班级打同学,罗雷爸非但没有批评教育,反而给儿子灌输打同学是有道理的!这样的教育理念不得不使人感到震惊。

家庭是人格加工的工厂,父母就是孩子人格的塑造者,孩子,终究还是幼稚的,用轻轨卡片这种方式抑或能使班长、学习委员这样的职务能够被轻易地收买,但实际上,这些错误的诱导都为单纯的孩子埋下了经济行贿和权利行贿的社会不良道德的种子,日后这些孩子成长起来,需要的不再是班长这样的小职务,那么他们的潜意识会引导他们做出错误的判断,后果不堪设想。本片中父母的教唆,能给孩子们留下印象的,只有拉帮结派,互相攻讦,贿选等等的斗争手段。选民们自己的需求意识的培养,被完全忽略了。

民主选举的路还有很久很久要走,但至少有了开端,就相信终有一天能够走到完善的尽头。加油吧孩子们,加油吧中国教育!

篇三:《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教育哲学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学院:教育学部

专业:心理学

姓名:禹懿航

年级:2012级

学号:2012010131

《请投我一票》观后感

这个纪录片讲述了武汉市一小学三年级的学生们进行民主选举班长的故事。看过纪录片后,的确引人深思,我们的社会到底把我们的还怎么了?是谁扭曲了他们的世界。看到三个孩子间的“战争”真的令人心痛。

这个记录片中呈现的是三个小主人公。成成,胖胖的小男孩,为了当班长可谓是“不择手段”。而在他的眼中,“班长”就是一个很牛的人“你让他站着他就得站着”,崇尚着绝对的权威。罗雷,已经连任班级的两人班长,可以说是一个采用“暴政”管理班级的人,两年来积累了一定的权威,最终也借助了父母的帮助取得了胜利。晓菲是一个爱哭的女孩,她善于文艺表演,很单纯,没有“心机”,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竞选。虽然出自单身家庭,但是母亲的教育还是很好的,比起其他的家长,她更加懂得让自己的女儿自己去面对。

在整个竞选的过程中,在我看来无疑是对孩子们的一种摧残。在最初的才艺展示阶段,成成教唆自己的小帮手向晓菲起哄,使得小女孩当场下不来台,难过的哭了出来。而成成呢,却主动去向晓菲道歉,但他说的却是“我代表罗雷向你道歉”直接将罪名嫁祸他人。这个小小的“阴谋家”实在是令人惊讶。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三个孩子互相辩论挑彼此缺点的那个环节,我不知道老师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一个过程,这是对孩子幼小心灵的践踏。在这个过程中,三个孩子都在搜集彼此的缺点去击败对方。这样的选举似乎变了味道,把社会中一些不良的现象赤裸裸的呈现在孩子们的眼前,还让他们参与其中。 在整个纪录片中,我们看到的是孩子们的明争暗斗。但事实上,这场闹剧完全是在一群大人们的主宰下进行的。导演的目的是让孩子通过选举的过程了解到什么是民主。可是孩子们真正的体会到了么?他们根本就不知道自己选择会带来什么,一个糖果,一个小小的礼物就可以决定他们的选择。在整个竞选过程中,都是家长倾尽全力去在给自己的孩子出谋划策,孩子们只不过是他们手中的工具。

这场选举无疑使一种社会不良现象的缩影,孩子们似乎就是牵线

的木偶。晓菲的母亲是令人敬佩的,她知道要让自己的女儿自己面对,去成长。她担心的是单亲家庭不能够给女儿更好的照顾,不能够像罗雷的家长一样帮助女儿,而罗雷家长的“出谋划策”也的确是这次竞选成功的关键。而成成呢?他身上有着太对成人身上的世俗的东西,他可以两面三刀,拉帮结派的诋毁他人。这样说一个孩子似乎太过残忍,但是我们要知道,他只是一个八岁的孩子,他没有什么社会经验去磨练他,使他变得如此的“社会化”。没有自身的磨练那就只有平时的“熏陶”了,他的家庭,周遭的环境,使他成长为这样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我们可以说成成是可怜的,社会的一些丑陋行径,不正之风都压在了这个小小的孩子身上。他就像是一面小小的镜子,镜子外面就是这社会的阴暗角落。对于罗雷,他似乎就是时下一个热门身份的代表—“富二代”,在整个竞选过程中父母“帮助”了很多,但是可悲的是物质上的帮助只会毁了孩子的世界观。父母用“轻轨之旅”“小礼物”去帮助罗雷拉选票。这样的行径甚至可以说是贿赂,父母亲手将竞争中一些低劣,不正当的手段交给了自己的孩子。

父母们过早的把社会的黑暗面拉到孩子们的眼前,家长在社会中摸爬滚打,看到了社会的不公正现象,凭借着自己的经验,拉着孩子也到了那黑暗之中。这里的家长是狠心的,孩子们还小,他们的世界应该是干净的,公平的,没有成人间的尔虞我诈。孩子们早晚要长大,也同让会经历一些挫折,会辩证的认识社会,家长过早的干预会让他们丧失本应用的天真。他们是未来社会的主宰者,现在就让他们了解人们间的复杂关系,当他们长大后,社会又将则样呢?过早“成熟”的他们,今后还会知道什么是公正,什么是正义吗竞选的初衷或许是好的,但是家长的参与玷污了孩子们的竞选。

在这场竞选中,班级的同学都没有真正的认识到自己在选择什么,不知道自己的一票真正意味着什么,这也就使得罗雷凭借父母帮助的小恩小惠夺得了胜利。在竞选前,就应该给孩子们普及知识,我们要选什么,班长意味着什么?要让每位同学意识到班长是可以给他们带来什么的人。从分的认识到班长会对他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带来怎样的

影响。在这样的情况下进行选举才可以保证每一份选票都是有效的。

在这个纪录片在,我们要深思,要学会处理理想教育与社会现实之间的沟壑。不要让我们的孩子过早的变了模样。


FwR816.COm小编推荐

范文:《投名状》观后感


刚刚看过陈可辛导演的电影《投名状》,看过后心潮汹涌激荡,在此有感而发。

影片的背景是晚清太平天国时期。庞青云。赵二虎。姜午阳三人结为兄弟。二哥赵二虎在乱世中沦为强盗,带着几百人到处劫掠,他为人盗亦有道,就算打劫也“劫七留三”,留一条活路给被劫的村民,而劫掠所得就拿来分给和他同住一条山村的良民,所以深得众心。三弟姜午阳是孤儿,自小跟随二哥,他不仅有狼的野性。杀手的狠冷,更有少年的天真烂漫。因此他将兄弟情义视如生命。三人结拜后,成立“山字营”为朝廷效力。随着权力的如日中天,大哥庞青云的欲望也越来越强。他不择手段地清除一切障碍,终于兄弟决裂,离成功仅有一步之遥的大哥却死在了被他伤透了心的三弟手中……

这部电影筋骨结实,过度平稳,人物的刻画很到位,对话简短有力,几个重点勾画的战争场面悲壮雄浑,气势恢宏,尤其是初定生死情和苏州大屠杀两个战役场面,前后对比,反差强烈。同样激烈的场面,一个是结下了同生共死的兄弟情义,另一个却是因为权力。金钱的诱惑而残忍地杀戮兄弟。这样的安排更加渲染了整部电影的悲剧气氛。

这部电影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深思,人最基本的需求是吃饱穿暖,但当我们满足了这最基本的需求之后,人类面对的就是最危险的诱惑——权力和金钱。这些会使你在一夜之间飞黄腾达,到达事业的巅峰;但也能让你瞬间就倾家荡产,落得家破人亡。众叛亲离的下场。权利和金钱是一把双刃剑,只有少数人能拿捏得恰到好处。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陷入其中不能自拔?

因为欲望,欲壑难填,因为欲望,三人结拜;因为欲望,他们同甘共苦;还是因为欲望,兄弟决裂,自相残杀。

难道在欲望面前,情感就显得那样脆弱不堪吗?曾经的患难与共,曾经的同心同德在权力与金钱面前统统化为乌有,为什么?因为只要你想拥有权力,你就必须放下情感。在权力争夺时,朋友。兄弟。爱人会成为羁绊,甚至有时会成为对手。影片中的大哥就是不希望有这种羁绊,不希望有这样的对手。他想要权力和金钱,他放弃了兄弟情义。他错了吗?也许他没有。他只是不顾一切的去追求他想要的。

情是纯洁的,更是脆弱的,它禁不起任何世俗的玷污,欲望的摧残。世人皆有情,但也有欲。任何人都有资格去追求欲望,可是,有情是做人最基本的标准,如果没有情,他就愧为一个人!如果没有情,他即使坐拥天下,也只是一个灵魂空虚的孤家寡人,又有何用?

《投名状》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感人肺腑的悲剧,但在感慨之余,情与欲的孰轻孰重,也是不得不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范文:《投名状》观后感]

电影投名状观后感1200字


看到这部电影的宣传时,就觉得应是部好看的电影,能够花钱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主要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主演班子里有俺最喜欢的两个影星(男演员李连杰,女演员徐静蕾),再加上十面埋伏里对金城武的看好,及长久以来对刘德华至情至上的演技的关注。?

看过了觉得这确实是部难得的好电影,一些久违的感觉又一次涌上心头。泪是真的,挣扎是真的,无情是真的,生命的脆弱灵魂的善变都是真的,虽是清朝的片子,却能从中感受到许多非清朝的人性与人生。四大主演的角色甚至都可以用一个词来定位:那就是大哥可悲,二哥幸福,三弟英雄,女子无助。

李连杰饰演的大哥是片中最可悲的角色。一出场,他便从死人堆中爬出来,他是唯一生还的人,生还理由诈死。真的生还了,却不知路在何方,一个女人一碗粥救了他给了他希望。他天生英勇,武功高强,几次于危难中大显伸手,取得了二虎和三弟的信任。他智慧超群,在官场的尔虞我诈中获得喘息之地。他果断冷酷,为了更大的利益和目标,可以舍得可以杀得。但最后,他却死在了为之效忠的太后手里,用当朝的旁观者而言:他英勇一世,却不了解太后,太后怎么可能把南京那么重要的城交在外人手里。这个大哥为了坐得一城之位,不惜兄弟之情,不惜儿女私情,最后死在前刀后枪之下,可谓悲哉悲哉!这个死法安排得真是巧妙,前面是兄弟的刀,后面是太后的枪。死在双重兵器之下,也是死在双重利益之下双重情谊之下。

刘德华饰演的二哥是片中最幸福的角色。他是一个匪,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匪,但匪有匪的处事原则。“夺城,抢粮,分钱财”,是弟兄们的口号,也是他给弟兄们的承诺。他可以为爱着的女人抢亲,他可以为兄弟流泪,他可以为一个承诺而无所顾忌,他更可以为了兄弟情而死得无怨无悔。他能够一呼百应,那是他应得的;他能够分发军饷,那是他该做的。因为他是匪,有义气的匪,重情谊的匪。他死得看似可怜,实则死得最幸福,最让人感动!?

金城武饰演的三弟午阳是片中最英雄的角色.他是一个匪,但他不全是匪,在他的理念中,贯穿了导演最提倡的思想——投名状,即兄弟情。同生同死,杀兄弟者必杀之,乱兄弟者必杀之。他是唯一一个从始到终,为兄弟情谊而作为的男人。为了兄弟情谊,他可以为大哥的远虑而做违背二哥的事情,为兄弟的情谊,他可以杀死乱了兄弟情谊的女人,为兄弟情谊,他可以杀死杀死二哥的大哥,也为兄弟情谊,他最后选择同死。?

徐静蕾饰演的女子是最无助的角色。她自始至终都没有选择自己命运的权利。她被二虎抢亲,却并不爱他。但出于感恩,多次逃走终又走回。在一次逃走的途中遇到了大哥,一夜里她讲了自己的故事,一夜里她爱上了这个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男人,她被他的泪所感动,也被他的身所折服。但这两个男人偏偏结了金兰,立了投名状,成为了生死兄弟。她到战场,是担心大哥的,却与二虎再次相欢,并将保平安的十字架送给了二虎。那不是她的本意,是二虎的行为再次感动了她。她在两个男人之间挣扎,却没有选择的权利。大哥以为二虎死了对她说:“如果我活着回来就娶你!”可是,活着回来的是两个男人,她又得和二虎名正言顺地坐在一起看戏,和大哥偷偷摸摸地荡船。三弟知道了真相,以为是她一个女子乱了兄弟情谊,必杀之。她说的那番话多么意味深长,窗帘她既喜欢红的也喜欢绿的,她可以今年挂红的明年挂绿的,她一个窗帘还没挂好,日子还没开始呢。可是,她终被三弟所杀,无助的女人啊。?

人生只有一次,情谊何其珍贵。在这天和一个久已不联系的“朋友”看这场电影,也算是缘份吧。各人有各人的生活理念,我以为我们可以一起看完这部电影,但还是没有,你仍然是中途退出的那个。你走的那一刻,我在想,如果和别人看这场电影,就不会中途剩我一个人呆在漆黑的电影院里,我们就可以一直或哭或笑地看完。但我还是选择了和你看这场电影,或许这就是命吧。在你那里无足轻重的情谊在我这里一直如此珍贵。释完片中的角色,我的人生又是什么角色呢?你的呢?

[电影投名状观后感1200字]

《我的1919 》观后感


《我的1919 》观后感

偶然在学习强国的平台上,看到视频学习里有看电影。那天饶有兴趣地打开,看到陈道明梳着油亮的背头,穿着笔挺的黑色制服,很绅士的样子。旁边赫然写着我的1919,就这了。偶像的力量真是无穷大,人们常常因为喜欢一个人而喜欢一首歌或者一部电视剧。就像此刻的我,因为欣赏陈道明,所以选择了《我的1919》

《我的1919》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战胜的协约国在巴黎的凡尔赛宫集会,商讨对战败国德国的处置问题。当时的中国政府是袁世凯政府,从清政府以来,并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国际社会也并没把中国放在眼里。原定的5个代表席位,最终只给了两个,5个代表只好轮流参会。作为战胜国之一,中国应该在和会上争取更大的利益,然而列强们无视中国的利益,经本应从德国手中归还的山东半岛的主权,直接转送给日本。代表团的提案,最终被否决。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最后黯然离开。

电影中浓墨重彩的部分就是代表团中驻美公使顾维钧在和会上慷慨陈词,机智辩论的情节。在入会场时,日本代表把怀表掉在地上,被顾维钧意外拾起。在发言时他拿出怀表,被日本代表诬为偷盗。顾维钧顺水推舟,借题发挥。他说:姑且算是我偷了他的金表,那么我倒想问问牧野男爵,你们日本在全世界面前偷了整个山东省,山东省三千六百万人民,该不该愤怒呢?请问日本这个行为,算不算无耻呢?!然后他又强调了山东是中国文化的摇篮,孔子孟子皆诞生于此,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稣。在日本代表叫嚣中国在战争中未出一兵一卒时,顾维钧出示大量华工照片,有力地驳斥了日本的言论。顾维钧的发言赢得了全场的掌声,然而却不能扭转最终的结果。

看了《我的1919 》我很想了解这个民国的外交才子,后来*了他的生平。顾维钧,字少川,1888年1月29日(清光绪十三年十二月十七)生于江苏嘉定(今属上海嘉定区)。初入旧式私塾,后于1899年考入上海英华书院,1901年考入圣约翰书院。1904年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专攻国际法及外交,获博士学位。不仅人长得帅,还才高八斗!

他一生有四位夫人,第一位夫人叫张润娥,是父母包办的,因此有名无实。第二位夫人是时任内阁总理唐绍仪的女儿唐宝月,几年后病逝,第三任妻子黄蕙兰,最后离婚。第四任妻子严幼韵陪他走到生命尽头,享年98 岁。

美籍华人学者,历史学家、传记文学家唐德刚先生认为,自有近代外交以来,中国出了两个半外交家,周恩来是一个,李鸿章是一个,顾维钧是半个。之所以说他半个,是因为他没有外交决策权。即使是半个,也是非常高的赞誉了。

我的1919观后感


篇一:《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国破家亡、战火纷飞,回顾中国近代史,这些悲痛的场景出现在我的眼前,中国的近代史是一段不堪回首的苍白回忆录,列强欺凌中国,而影片《我的1919》正是中国屈辱历史的一个片段,述说着华夏大地的哭泣。

《我的1919》讲述的是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战胜国在巴黎召开“和平会议”,中国代表团也以战胜国的身份参加了和会,提出取消列强在华的各项特权,取消日本帝国主义与袁世凯签订的“二十一条”不平等条约,归还属于中国的山东半岛,但以法国为首的西方列强无视中国作为战胜国应有的要求,将山东的主权交给日本,以顾维钧为代表的中国外交代表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的经历,正是这件事情导致了中国爱国运动“五四运动”的爆发。

顾维钧,一个值得我们尊敬的外交家,在巴黎和会上斗智斗勇,为了中国人民的利益尽心尽力,尽管大部分不知道他的努力,尽管他受尽质疑,但他不但没有退宿,反而运用自己聪明的外交才能一次次赢得世界的尊重,尽管最后中国政府强列要求代表团在和会上签字,但以他却昂起了自己,乃至中华名族高贵的头颅,拒绝在“凡尔赛条约”上签字,这是英雄的表现,是爱国的表现。

影片的另一个人物肖克俭,一个充满热血的爱国青年,用着属于他自己的方式来和西方列强斗争,用属于他自己的方式述说着对自己的祖国深深的爱,肖克俭组织游行,宣传爱国,点点滴滴无不透露着对祖国、祖国人民深沉的爱,最后肖克俭从容赴死,将自己的生命风险给自己的祖国,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肖克俭大义凌然,带着笑容的脸颊,他是为祖国而死,死得伟大!

弱国无外交,在这件事上深深地体现出来,中国作为战胜国没有得到战胜国应有的奖励,反而连自己最基本的主权都无法获取,这是奇耻大辱啊!近代的中国受尽列强的欺凌,根本原因在于国家的不强大,在于当时政府的不强大!而现在新时代的中国,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发展,再也不是那个受尽欺凌的东方睡狮,现在的中国已然成为了世界最强大的国家之一,但尽管如此中国目前也不太平,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企图阻止中国和平崛起,闪动中国周围国家一致对抗中国,在这个看似和平但却充满危机的年代,我们应时刻牢记中国的过去,努力向顾维钧这样的中国先烈学习,我们中共预备党员更应该时刻严格要求自己,缅怀先烈,学习知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知史可以明鉴,勿忘过去,努力做好自己,我会时刻牢记自己党员的职责,学习先烈,用自己的青春热血来报效祖国!

XXX

2014年5月27日

篇二: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电影讲述了一战后顾维钧作为中国巴黎和会上的全权代表在和会上据理力争,但是因为外有列强的阴谋,内有软弱政府的妥协求和签字,中国在和会上的要求还是被拒绝了,但是因为广大民众的强烈反对,他还是无视政府下的命令,拒绝了在和会上的签字。

整个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顾维钧在和会上一番精彩绝伦的演讲,其中有一句话另我深深谈怀:“中国不能失去山东,就像西方不能失去耶路撒冷。”一句话直接击中外国人的内心深处,我相信列强在听了这句话之后应该都能体会到山东对于中国的重要性,虽然他们到最后终于还是决绝了中国的要求,但热烈的掌声已经说明了一切。山东是中国儒家思想的发源地,正如耶路撒冷是西方基督教世界的圣城,是精神信仰的依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是为什么并直至今日中东地区已然纷争不断地原因。

谁都知道此次会谈是多么棘手,当代表团接到通知说日本要求接替德国在山东胶州半岛的一切权利时已经是下午2点,而会议要求中国代表与下午3点去阐明立场,这摆明了不给中国以商量的余地。总代表陆征祥推脱身体不舒服,将此事推给了顾维钧和另一个代表,而那个代表却也将这烫手的山芋推给了顾维钧。日本代表牧野伸然在会议上十分地蛮横,竟然说中国是未出一兵一卒的战胜国,说中国代表没有脸出席会议!然而顾在会议上并没有令人失望,我想顾在拾到日本代表的怀表之前也许是没有什么对策的,但是捡到怀表之后他来了个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说是日本代表送的,日本代表牧野伸显得十分愤怒,顾便以此类比中国山东,日本想要将山东占为己有,中国人能不愤怒吗?日本代表顿时哑口无言,英首相乔治说威灵顿·顾是一只智慧的老鼠,美总统威尔逊说他是一个充满斗志的诸葛亮。影片借两人之口赞扬了顾的外交手段之高超及他个人的气魄。

顾在会议上强调了中国人需要的是主权和领土完整,会后私底下日本代表通过美国外长邀请了吃了顿饭,对顾软硬兼施说日本对中国没有领土要求,只要求经济合作和经济权利。顾又用了一个钱包笑话巧妙地回答了日本代表的要求,可以说顾很擅长使用比喻这种修辞手

法,也可以说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一般都具有很强大的杀伤力,日本代表很愤怒转而叫矛头指向了美外长。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来是怀着他的14点计划而来的,但好像并没有人睬他,虽然他起初是想根据国际法帮助中国的,但是在法国英国都通过了日本的提议之后,他犹豫了并且最后也妥协了;会议中最为得意盛气凌人的当然是战胜国之一兼东道主法国,对于软弱的中国提出要求他自然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子,立场更倾向于日本,看法总统他那副盛气凌人的样子,想到二战时法国亡国并狼狈逃入英国时我竟然有些觉得活该;英国出于大陆均衡政策自然也是站在法国这边的;意大利被拒绝了在地中海利益要求之后愤然离开了会议。德国作为战败国自然是遭到了最恨他的法国的狠狠“招待”,德国要承担巨额的赔款。国际社会中本就没有什么同情可言,成王败寇,列强出于自身的利益,将中国卖给了日本,这个实实在在地告诉了中国人一个深刻的道理,依赖他国的怜悯是靠不住的,中国唯有自立自强,真正强大起来,才能为自己说话。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似乎一直都没有变,所以人类从亘古到现在战争都没有消失。“弱国无外交”这句话是对的,但经荧幕中那位将任务推卸给顾维钧的那位代表说出来,我竟有些不同意,他说:“弱国还奢谈什么外交!”在我听来就如同:“你这么弱小为什么还存在这世界上!底层的平民怎么敢奢望过上幸福的生活”等这类不公平的现象,这有点像等级制度,照这么说来是不是所有的病人都应该放弃治疗直接去死了?因为他们也很弱啊?是的,我们的确很弱,但是一个没有争取过的人没有资格说这样的话!谁能一直都弱小下去呢?又有谁会一直辉煌下去呢?我想他应该是政府保守派的人吧,我认为他从一开始打算直接做好了妥协退让在和会上签字的准备,并没有想过要通过外交手段来争取。并且他还十分嫉妒顾的才能,屡屡出言讽刺。

近代的中国政府似乎摆脱不了“妥协”这两个字。清政府如此,1919年的政府亦如此,在日本大使馆被炸之后,日本方面又给中国政府施压,不断地要求代表团们在和会上签字,要求:“确切不可以纷争之态以待”。电影中顾同时又必须面对着华侨们的抗议,顾被众人围堵在他暂时寄居的房子面前面前,幸好是法国姑娘让娜举着枪朝天开了枪才把他从众人中救了出来,我顿时很喜欢这位敢作敢当的法国姑娘,在影片中她是唯一一个让人看起来不那么抑郁的角色,十分直爽,而梅代表的是典型的传统中国女性角色,美丽善良,但是太过含蓄,呃......怎么说呢?就是太过于柔美粘人,优柔寡断,珠泪涟涟,我反而不太喜欢。但是我想那个时代应该也有像秋瑾,叶一曼这样的巾帼英雄,应该也有自信果敢的女性角色,才能更加地反映出那个时代思想变动的特点。剧中顾还有一个好朋友叫肖克俭,负责发动民众、唤醒民众的工作,组织游行、罢工活动,是电影虚构人物,肖克俭看到巴黎和会帝国主义列

强以牺牲弱国利益换取重新瓜分世界的目的。他慷慨悲歌,给爱妻梅留下遗书,要她“回祖国去,那里已经在燃烧,那里将是一片热土”他是一个比较悲剧的人物,性格比较偏激,这是一个人物特写,他的出现预示了后面爆发的五四运动,代表的是当时五四运动爱国者的形象。虽然是虚构的,但是我的确也是被他感动到了,特别是后面影片将顾维钧弹钢琴,梅的昔日肖像,肖克俭与英美法三国国旗自焚于火中的情形结合在一起,更增添了悲剧色彩,揭示了当时中国的悲哀以及悲哀之后蕴藏的愤怒烈火。自焚,也许象征着浴火的凤凰,将迎来新生,似乎有什么东西一触即发。

篇三:电影《我的1919》观后感

我们为什么要看《我的1919》

我想谈的并非爱国主义、五四精神或者顾维钧的历史地位等,我想说的只是我对于看待历史的一些看法。

曾经想了很长时间的“历史是什么”的这个问题,以前认为历史就是过去所发生的事,这的确也是,但是在学习了一些西哲、中哲的知识后,便对这个观点产生怀疑了,或者也只是觉得这不足为恰当完整的解释。历史总该有其特定的发展规律,那么就不应该只解释为过去所发生的事了,是不是应该包括一些主宰历史发生的规律如老子所说的“道”或者是说历史自身本就包含了一种前进的力量?这当然是值得下功夫研究的一个问题。

但在研究“历史是什么”之前,又觉得有一个问题是应该首先得到解决的,那便是历史的真实性问题。我想每一个读历史、关注历史的人,甚至不甚关心历史但只要生活在社会中便总要接触到历史的人,在重温历史的时候,都一定会关心其所接受的历史的真实性问题。这当然很重要,因为你所接受的历史很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人生观、世界观等等,甚至可能影响一个人的一生——接受一段被扭曲的历史不仅可能导致一个人变成无知、天真、偏激,更可能使新的历史偏离了原来的轨道。这不是危言耸听,日本人被右派者扭曲的历史、台湾人被台独分子“改写”的历史正在产生着什么样的影响,这相信世界人民都有目共睹。 毋庸置疑,我们需要真实的历史。可是什么样的历史才是真实的呢?历史教材?野史?口述历史?……我想连历史家都没办法为我们提供一个标准的答案,历史既然是过去所发生的事,那么很多事情便是无从考究,更无从盖棺定论。再加上,每一段历史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和立场进行分析,而角度、立场的不同所带来的分歧更是不可避免而且有时相差甚远的……这些都为我们需要的“真实的历史”的呈现带来很多的困难和障碍。简单地讲,我们几乎无法要求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能是一份百分之百客观真实的历史,毕竟撰写者身后牵系的利益和立场、以及自身的考量都太复杂了。可是,难道因为这样我们就只能很委屈被动地只是接受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历史教材或者代表官方立场的史书吗?古有崔杼弑君,难道现如今我们只能无奈却也无为地接受那些被“美化”或者“丑化”过的历史?答案当然是否定的。我们无法要求百分百客观真实的历史,但我们同样应该拒绝被扭曲、攥改、美化或者丑化或者共产党化的历史!我们需要倾听各方的声音,需要看到各个角度的历史,需要开放、真实、客观!

这便是我观影之后的最大感想。90年前的五四运动时至今日当然已被很多人遗忘或者漠视,顾维钧在现今中国的历史书上也可能不值一提,最可怕的是,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五四到底是一场什么样的运动?五四精神代表的是什么?……这些当然有多方的原因,但我们从未知晓“真实的五四”,这也许也是很不容忽视的问题。

今天下午的团日活动,主题是庆祝辛亥革命胜利100周年,我们之所以选择观看这样一部电影,其实它与辛亥革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1919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转折,它与1911一样,都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一笔,它们有所不同,却又一脉相承。从那时起,我们中国人开始对现实说不,许许多多的有识之士站出来,拯救我们的民族。在太平和谐的今天,我们坐在一起观看这样一部电影,也许在坐的许多人之前并不十分了解中国的这段历史,有些人之前只知道中国的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但是没想过在那样的一个年代会这样不易。我不是不想自由,只是现实告诉我们,弱国无外交;历史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忘记,我们必须强大。

一部电影只有几十分钟,但是留给我们的思考有多长……

作为年轻人,这类电影对于我们对来说是沉重无趣的。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翻开这些影片去看的时候,才能明白里面的内容和深意。中国随着历史的发展告别了战争迎来和平。而在世界的舞台上,仍在继续。这些年随着信息时代来临,世界纷争都呈现在我们眼前。从前未听说过的国家,一次次再重复着好像这些年代的战争悲剧。伊拉克,阿富汗,到现在的叙利亚,还有危机四伏的朝鲜半岛~~~~。每件事都重现了当年在凡尔赛的谈判桌上类似的情景。不管是当年的万国会还是现在的联合国,发生争执和摩擦的时候,总会有更多无辜的生命用血和泪上演悲剧。而这些中东国家每一个都有当年二次大战中国的影子,不同的只是换了战争的借口和国家的名字。

在日本这次地震我们感到同情的时候。不知道是不是像以前的情景还会上演。记得关东大地震之后,日本选择的是发动战争让整个世界为他们的损失来买单。过了一个世纪,同样的厄运又降临本日的时候,现在不知他们又会如何选择~~~~但是如果没有这次地震不知道现在的局势又会是怎么样呢?日美联合在朝韩的情景还记忆由新。希望在结束叙利亚事件之后,战场不要转移到亚洲。这些随着时间的改变,在历史的前进中我们会看到。中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受了太多的屈辱,当有新的挑战的时候,我们应当像1919年个年代一样,向世界说不!


《我的亲友》观后感


中华民族有太多的人需要帮忙了,正是因为这样,所以,他们很容易分辨出那些人值得可敬,哪些人值得可恨。

电影《我的亲友》当中就很容易看出来哪些人可敬,哪些人可恨。这部电影的内容是这样的:那天是清明节,雨下个不停,邹韬奋从国外留学归来,因为下雨,所以邹韬奋只好在一家客栈留宿。第二天早上,他就被吵闹声惊醒。原来,有一个穷书生,要去南昌头亲,不料,他的钱就被贼偷去了,他现在身无分文,被老板赶出来了,而且,老板还脱下穷书生的外衣当抵押。

邹韬奋当场就掏出十块银元,交给了穷书生。他还写下了二十个字给他:“天下最可卑的是自私自利,最可敬的是为群为公。”书生很感激,连忙道谢,他问:“以后,我该镇么把钱还给你呢?”“奉送何须归还。如果你坚持要换,就请把钱转交给我的亲友吧!”穷书生打听了邹韬奋的亲友,邹韬奋却笑了笑,说:“遍布中华们族,他们就是广大的穷苦百姓啊!”是啊!每个中华民族的人,我们都要热心的帮助。就像邹韬奋那样乐于助人。俗话说得好,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电影中的主人公邹韬奋就一定会有善报,相反,那位客栈老板一定会有恶报。

[《我的亲友》观后感]

《我的战争》观后感


这个假期,我在家看了一部电影——《我的战争》,看完以后受益匪浅,我被他们伟大的精神所打动了。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在抗美援朝时期,中国有一群平凡、伟大、勇敢的年轻人,为了保卫国家,决定远赴他乡,在那样艰苦的日子里并肩作战,建立深厚的感情。刘烨饰演的是九连的核心首领孙北川,九连的兄弟们都很喜欢他,他身经百战,性格粗犷,心地善良。当他遇到了文工团队长孟三夏(王珞丹饰)时,内心又多了一层厚重的责任感。孟三夏是个性格开朗,刀子嘴豆腐心的姑娘,她经历这一场又一场的战争及生死考验后,她真正的柔软被唤醒。可她不知道,喜欢她的还有孙北川的好兄弟张洛东(杨佑宁饰)也对她暗生情愫。自从张洛东老爹牺牲后,她变得更加勇敢独立了。

这里面令我最感动的是他们去打537战争的时候,每一次打仗都会有兄弟牺牲,他们仍然与敌人顽强拼搏。看到这里,我被深深地打动了,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牺牲自己,甘愿付出。

最后拿下537高地时,张洛东问孙北川:“你说会不会有人记得我们?”孙北川说:“肯定会有人记得的!”

是的,一定会有人记得。记得曾经并肩作战的你们,记得那些你们用鲜血、汗和泪水死守下的土地,更加会记得你们用生命谱写的辉煌!

看完影片,我感悟很深,我们作为学生,我们要尽自己最大的一份力去学习,争取长大后能回馈社会、成为祖国的栋梁!

《我的1919》观后感


《我的1919》观后感

电影《我的1919》讲述的是一战后作为中国代表团公的顾惟钧参加巴黎和会的始末。影片末尾,顾维钧痛斥最高委员会不公,而拒绝在协约书上签字,随后拂袖而去,画面在这一刻定格。1919年的事件有着重大的意义,在外交、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启示,决不能盲目动用军事力量,除非属于自卫,再动用军事力量之前一定要三思而后行。在国际上,外交事务上,定要谨慎,不卑不亢,因为这不是个人恩怨,一个人代表的是一个国家。在其中我们都应学习顾维钧,遇事冷静,热爱祖国,让中国在新世纪的竞争中取得胜利。

今天,我们在教室观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该片刻画了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世界的丑恶嘴脸。

电影中的顾维钧蒋那令人愤怒的不平等条约合上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放松,那时候的人们虽然有先进的思想,但是政府压迫,才会受辱签下那么多不平等条约。但是顾维钧却大声的说出了我们拒绝签字,大声的告诉世界中国拒绝接受不平等的对待。

在他的行动中,蕴有着中国的尊严,他明白这些,于是做得很好。他不仅是外交家更象征中国,坚定的言行中流露着中国人的骨气。

该片以一位旧中国外交家的视角来描述着那段充满屈辱、无奈的历史。深刻刻画了帝国主义列强企图瓜分世界的丑恶嘴脸,也对那些因反对帝国主义、努力维护国家主权完整而流血牺牲的仁人志士充满了敬仰之意。

爱国有很多种,爱国的人也有很多种,他们身上都具备着那份爱国的热情,这是毋庸置疑的。在我们去判断一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时候,或许该设身处地地去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还原任务所处的特定环境和位置,这样才不至于一棒子把人都打死,才可以看清历史的真相,这是我们面对历史时应有的,也是影片为我们提供的另一个视角。

如今的中国早已走出了弱国无外交的阴影,当我们能在国际上以大国姿态行事的时候,我们不应该忘记,中国外交的先行者浴血开路的那段悲怆的历程,我们要铭记历史,刻苦奋斗,强盛祖国。

故事主要讲的是1919年中国爆发了倡导科学、民一主的五四运动这是中国接触了西洋文化所孕育出的一段文化历程,它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在五四运动直接的影响下,中国参加巴黎和会的代表团拒绝在合约上签字。结束了我国从鸦片战争到1919年一直被迫签约了70多个不平等条约。

影片主要通过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在巴黎和会上维护国家尊严、保卫中华民族权益。拒签凡尔赛条约的光辉伟绩和肖克俭为国为民请命、抗争帝国主义列强的感人肺腑的历史故事,真实地再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这一幕幕真实的画面不禁把我们带回到过去那段燃烧的岁月,虽然不曾经历,但却不能忘记。历史带给我们的教训和激励是我们最值得铭记的。

告诉我们记住历史,是为了展望更好的未来。现在的我们虽然是富强的,但是也不能忘记以前的种种。

我们这青年的一代,请挺起我们的脊梁,抬起头,将这样的精神传承。我们都是祖国培养的新一代,努力投身到工作和生活中,燃烧我们的激情,为祖国美好的明天洒下我们青春的汗水。

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中国外交才子顾维钧作为中国政府全权代表参加1919年巴黎和会时的种种经历,以及他的好友肖克俭为了抗争列强给中国讨回争议的而自焚的感人事件。

由于本片是一部专题的反映民族情感的爱国主义教育影片。不论是哪个角度都折射着发人深省的气息。陈道明的出演也很好的贴近了更为年轻的一代观众。因此不妨从感性的层面来表达一下感受了。

本片在一定程度上提示我们不要等到崩溃之时才去认真反省。我们的世界总是处于变革起伏之中,不久的将来,很多事物都还无法明确。

看了《我的1919》这部电影之后给了我很大的感触,我的心灵在不断地被震撼着。这样的震撼不仅仅来源于我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尊,也来源于对那些懦弱虚伪的国民的愤恨,更来源于对顾维均的人格魅力的钦佩。当时的中国从官到民,从内到外,从陆征祥这样的高官到顾维钧这样的青年外交家,从肖克俭这样的热血青年到梅这样的巾帼志士,有如此众多的仁人志士,为什么中国还是如此任人宰割?就是因为当年的中国,是一个谁也可以来分一杯羹。谁也可以随意践踏一脚的国家。让我深刻体会到 弱国无外交,国强才有说话的权利,只有强大了,才能真正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