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篇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在开始一项工作之前,制定方案必须考虑发生问题的角度和方式普天之下,所有的问题都需要方案。那么,写方案真的较难吗?以下“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篇”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相信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卫应急〔*〕160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
3月份以来,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为防止该疫情在我市传播,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参照执行。
二oo八年四月三十日
抄送: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市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词:卫生应急防病通知
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3月份以来,我省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5-7月份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防止疫情在我市传播,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市政府成立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宣传部、市政府应急办、卫生局、教育局、财政局为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市防控手足口病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市卫生局下设办公室,承担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市卫生局组建成立以下防控专业组织:
⑴市卫生局组建“市级手足口病防控救治专家组”,近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负责对全市该项工作的指导,参加全市应急防控方案的制定。
⑵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卫生应急小分队,承担全市手足口病防控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工作。
⑶市一院、二院、三院、三县县医院分别组建一支经过培训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
3、市教育局成立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幼儿园、小学应对该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控措施落实。
二、对相关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
1、抽派人员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防控手足口病(ev71感染)师资培训班”,回来后,承担教学培训任务。
2、对全市医务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题全员培训。
⑴主要培训内容:《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方案》、《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疗处置意见》和《安徽省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
⑵培训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市、县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站)全体专业人员。
⑶任务分工。县卫生局负责培训到乡镇卫生院全体专业人员;区卫生局负责培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体专业人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对本医院专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市疾控中心负责对市、县区疾控中心全体专业人员培训;市妇幼保健所负责对市、县区妇幼保健所(站)全体专业人员培训。
⑷培训时间。要求5月10日前完成全员培训工作。
三、加强疾病监测和信息报告管理
1、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力争做到不漏诊1例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城区幼儿园自5月4日起实行晨检、日报告制度,辖区疾控中心对该项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幼儿园每天早晨开展晨检,及时将晨检情况向区教育局报告。县域幼儿园晨检、日报告按乡镇属地管理。
3、4月30日起,全市医疗机构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没有发现病例实行零报告,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在第一时间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每天上午10时前向所在区(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发生情况;各区教育局负责将辖区幼儿园疫情统计情况于每天上午10时前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
4、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疫情的统计报告业务管理,每日上午11时前将全市疫情统计上报市卫生局。
四、做好应对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
1、做好应急医疗救治准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儿科、呼吸科等医疗救治力量,发现病例或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和救治。不具备医疗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将病人转至定点医疗机构。
2、设立定点收治医院。选定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市一院、二院、三院、三县县医院为手足口病病例收治定点医院。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人收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专业队伍准备、床位准备、药品器械准备等,全力救治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
3、加强应急预防控制工作。市、县区疾控中心承担全市手足口病信息报告、疫情调查和应急处置任务;应急小分队24小时值班待命。
五、及时有效地做好疫情处理工作
一旦发生疫情,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应迅速反应,及时做好医疗救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防止和减少因并发症的发生而造成死亡。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派出卫生应急小分队,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时掌握并报告疫情动态,指导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开展卫生学应急处置。
2、严格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按照传染病处理原则对传染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必要时依法关闭病例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保护易感儿童。
3、医疗机构要按照《安徽省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疗处置意见》,积极救治病人。同时,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标本采集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加强医院产科、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4、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常用消毒方法》,对患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
六、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防治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各区县卫生局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辖区托幼机构分别开展一期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活动,为全市每个幼儿班上一次健康教育课,给每个幼儿发一份健康教育材料带回家。市健康教育所应及时印发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宣传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发放到全市每个儿童家庭。市疾控中心要对“12345”服务热线接线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科学解答群众对该病防控知识询问。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五一”等节假日期间集中开展环境清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厕所的清洁与管理。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查,防止食源性感染。
七、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财政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迅速增拨手足口病防控卫生应急专项经费,保障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保证防治疾病所需经费。
2、人员保障。将各类技术人员充实到防病一线,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尽快将医疗卫生专家组、工作组、应急小分队组建到位,开展培训等工作,及时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
3、物资保障。做好消毒、杀虫等卫生防疫药品器械的应急储备;做好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的应急储备;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的通信畅通。
4、强化防控责任。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做为当前全市公共卫生首要工作任务来抓,严格实行防控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方案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

为切实加强度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我校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全校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分工协作,分头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yz

副组长:xsb xdl

成 员:(lue )

消毒员:(lue)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1、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学校各班要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班主任要及时报告教导处,教导处及时上报乡教办。

5、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6、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7、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8、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9、做好校内教室、环境、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厕所要随时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0、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11、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三、 我校预防手足口病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在疫情期间,严格实行晨检、午检和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缺课情况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孩子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校。下午到校后各班班主任再进行一次午检,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一旦被卫生部门确诊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凳及相关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我校要将对学生健康状况加强监测,对近期生病的学生进行确诊,掌握病因。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认真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

学校进行定期全面大扫除,并进行全校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剂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每天对教室进行喷撒消毒。

3、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要求学生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F132.coM小编推荐

小学手足口病预防工作方案


为切实加强2010年度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有效应急处置我校可能发生的手足口病,防止疫情的发生和扩散,确保全校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针对手足口病的发病特点,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健全组织机构,加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成立手足口病防治工作领导小组,统一协调,把各项预防措施落实到人,由专人负责专项工作,分工协作,分头行动,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组 长:yz

副组长:xsb xdl

成 员:(lue )

消毒员:(lue)

二、加大宣传力度,广泛深入开展手足口病防治知识的教育

1、尽量少去拥挤的公共场所,特别是尽量避免与其他有发热、出疹性疾病的儿童接触,减少被感染的机会。

2、家长、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身体状况的变化,一旦发现孩子有发热、出疹等情况,应尽早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3、加强营养,注意膳食合理搭配,保证休息时间,增强自身的免疫力。

4、学校各班要做好晨午体检,发现疑似病人,及时隔离,避免其他儿童接触,及时报告并进行积极治疗。建立每日零报告制度,幼儿有异常症状,班主任要及时报告教导处,教导处及时上报乡教办。

5、饭前便后洗手、勤洗澡等,养成良好的个人生活、饮食卫生习惯。

6、喝开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饭剩菜要热透后再食用。

7、保持教室、宿舍等场所的通风换气,并告诫家长要经常对孩子居住的房间进行通风换气。

8、注意教室、家庭室内外的清洁卫生,衣服、被褥要经常在阳光下曝晒。

9、做好校内教室、环境、厕所等公共场所环境卫生工作,保持通风,定时打扫消毒。厕所要随时清扫积水、尿垢、粪便,确保厕所清洁,防止肠道、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10、减少与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触。

11、向家长宣传手足口病防治知识。

三、 我校预防手足口病实施方案

1、认真做好晨检、午检工作

在疫情期间,严格实行晨检、午检和零报告制度,并认真做好学生缺课情况统计和缺课原因追踪记录。每天早上,班主任老师逐一对学生进行晨检,仔细检查每位孩子的手、口腔等部位,如发现可疑患儿严格执行上级部门的有关规定,及时劝其到医院就诊,如诊断不是手足口病,须持医院诊断证明书方可入校。下午到校后各班班主任再进行一次午检,发现疑似症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发现疑似病例,要及时上报。一旦被卫生部门确诊为手足口病疑似病例,要立即停课隔离,并在卫生部门指导下立即对教室、桌凳及相关物品进行彻底消毒。我校要将对学生健康状况加强监测,对近期生病的学生进行确诊,掌握病因。做到“四早”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2、认真做好各班级消毒工作

学校进行定期全面大扫除,并进行全校消毒。每天用稀释的消毒剂拖擦走廊、楼梯地面、楼梯扶手、厕所等。每天对教室进行喷撒消毒。

3、加强幼儿的卫生教育

加强学生个人卫生教育,勤洗手,勤剪指甲是预防手足口病的有效措施,要求学生饭前、便后勤洗手,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卫应急〔*〕160号
关于印发《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卫生局,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
3月份以来,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为防止该疫情在我市传播,保障全市人民身体健康,特制定《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参照执行。
二oo八年四月三十日
抄送:省卫生厅,市委,市政府,市防控领导小组成员单位,
各县区人民政府,开发区管委会
主题词:卫生应急防病通知
合肥市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方案
3月份以来,我省阜阳市发生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传播,造成1500多名儿童发病,20人死亡。5-7月份是呼吸道、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为防止疫情在我市传播,切实保障广大群众尤其是儿童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方案。
一、成立组织,加强领导
1、市政府成立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市政府分管市长任组长,宣传部、市政府应急办、卫生局、教育局、财政局为领导组成员单位。负责对全市防控手足口病工作的统一领导。在市卫生局下设办公室,承担市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的日常工作。
2、市卫生局组建成立以下防控专业组织:
⑴市卫生局组建“市级手足口病防控救治专家组”,近期进行一次集中培训,负责对全市该项工作的指导,参加全市应急防控方案的制定。
⑵市疾控中心卫生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下设的卫生应急小分队,承担全市手足口病防控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理工作。
⑶市一院、二院、三院、三县县医院分别组建一支经过培训的手足口病医疗救治工作组。
3、市教育局成立预防控制手足口病(ev71感染)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幼儿园、小学应对该病的宣传教育和防控措施落实。
二、对相关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
1、抽派人员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防控手足口病(ev71感染)师资培训班”,回来后,承担教学培训任务。
2、对全市医务人员开展手足口病防控知识专题全员培训。
⑴主要培训内容:《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防控方案》、《安徽省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疗处置意见》和《安徽省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方案》。
⑵培训对象: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临床医生,市、县区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所(站)全体专业人员。
⑶任务分工。县卫生局负责培训到乡镇卫生院全体专业人员;区卫生局负责培训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体专业人员;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自行组织对本医院专业人员开展全员培训;市疾控中心负责对市、县区疾控中心全体专业人员培训;市妇幼保健所负责对市、县区妇幼保健所(站)全体专业人员培训。
⑷培训时间。要求5月10日前完成全员培训工作。
三、加强疾病监测和信息报告管理
1、医疗机构进一步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力争做到不漏诊1例病例,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2、城区幼儿园自5月4日起实行晨检、日报告制度,辖区疾控中心对该项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幼儿园每天早晨开展晨检,及时将晨检情况向区教育局报告。县域幼儿园晨检、日报告按乡镇属地管理。
3、4月30日起,全市医疗机构实行疫情日报告制度。没有发现病例实行零报告,发现首例确诊病例在第一时间报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每天上午10时前向所在区(县)疾控中心报告疫情发生情况;各区教育局负责将辖区幼儿园疫情统计情况于每天上午10时前向所在区疾控中心报告。
4、市疾控中心负责全市疫情的统计报告业务管理,每日上午11时前将全市疫情统计上报市卫生局。
四、做好应对疫情的各项准备工作
1、做好应急医疗救治准备。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进一步加强儿科、呼吸科等医疗救治力量,发现病例或可疑病例应及时报告和救治。不具备医疗救治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将病人转至定点医疗机构。
2、设立定点收治医院。选定省立儿童医院、省立医院、安医大一附院、市一院、二院、三院、三县县医院为手足口病病例收治定点医院。定点医疗机构要做好病人收治的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专业队伍准备、床位准备、药品器械准备等,全力救治病人的医疗救治工作。
3、加强应急预防控制工作。市、县区疾控中心承担全市手足口病信息报告、疫情调查和应急处置任务;应急小分队24小时值班待命。
五、及时有效地做好疫情处理工作
一旦发生疫情,卫生等各有关部门应迅速反应,及时做好医疗救治工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蔓延,防止和减少因并发症的发生而造成死亡。
1、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疫情报告后,应立即派出卫生应急小分队,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随时掌握并报告疫情动态,指导医疗机构医疗救治,开展卫生学应急处置。
2、严格管理传染源,保护易感人群。按照传染病处理原则对传染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必要时依法关闭病例所在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保护易感儿童。
3、医疗机构要按照《安徽省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诊疗处置意见》,积极救治病人。同时,积极配合疾控机构做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标本采集工作。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性疾病科工作,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定点医疗机构设立发热与疱疹病例专门诊室。加强医院产科、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新生儿、婴幼儿院内感染而导致严重后果。
4、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按照省卫生厅印发的《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常用消毒方法》,对患者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到污染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同时,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
六、开展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运动
以广播、电视、报纸、网络、宣传单等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防治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活动。各区县卫生局与教育部门密切配合,对辖区托幼机构分别开展一期预防手足口病宣传教育活动,为全市每个幼儿班上一次健康教育课,给每个幼儿发一份健康教育材料带回家。市健康教育所应及时印发预防手足口病(ev71感染)宣传材料,通过多种途径发放到全市每个儿童家庭。市疾控中心要对“12345”服务热线接线人员进行集中培训,科学解答群众对该病防控知识询问。
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利用“五一”等节假日期间集中开展环境清理,加大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加强厕所的清洁与管理。市、县区卫生监督机构要加强对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的卫生监督检查,防止食源性感染。
七、保障措施
1、经费保障。财政部门应加大经费投入,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迅速增拨手足口病防控卫生应急专项经费,保障全市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各级各类医疗卫生单位要保证防治疾病所需经费。
2、人员保障。将各类技术人员充实到防病一线,进一步加强防治工作。尽快将医疗卫生专家组、工作组、应急小分队组建到位,开展培训等工作,及时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
3、物资保障。做好消毒、杀虫等卫生防疫药品器械的应急储备;做好救治药品、医疗器械的应急储备;保证医疗卫生机构相关工作的通信畅通。
4、强化防控责任。将手足口病(ev71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做为当前全市公共卫生首要工作任务来抓,严格实行防控工作责任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一)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传染病之一,主要感染对象五岁以下婴幼儿。一年四季均可见到,以夏秋季较多。可以通过玩具、食具、鼻咽分泌物、飞沫等多种途径传染,以出疹、发热为特征,临床为口腔内、手、足部等部位发生疱疹,潜伏期为3-8日。

为了预防手足口病,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结合本园实际情况制定本预案。

一、成立 “手足口病“防治小组:

张建伟(组长)、米秀龙、罗维让、罗维孝及各班

1、总负责:

校长作为学校的疾病控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高度重视学校卫生工作

2、总务主任:

负责落实督查全校防治“手足口病”工作;督促值周老师指导全校教职工做好班级、园内环境、消毒工作,并指导教职工、学生科学地认识“手足口病”。

3、保健:

严格认真做好晨检工作,并负责教职工、学生、家长防治“手足口病”知识的普及宣传,以及炊事员的消毒工作。

二、防治措施

1、宣传教育

①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防“手足口病”知识。

②开展防“手足口病”活动,教育学生做好个人清洁卫生,勤洗手。

③分发致家长的告知书,提高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识。

2、认真做好学校室内室外的环境卫生工作。

3、做好晨检工作,发现异常及时让家长带学生去医院检查治疗,并与学校保持沟通与联系;

4、做好缺勤学生原因调查并做好结果记录,排除“手足口病”疫情。

5、做好室内通风,定期进行紫外线消毒。

6、做好日常用品、用具的卫生消毒。

7、个人防护:

①全体工作人员要勤洗手。

②尽量减少外出。

③教职工如有发热、皮疹要暂停工作,及时到去医院检查治疗。

④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剪指甲、勤换衣服、勤洗手、多喝水。

三、情报告及处置

(1)一旦发现疑似病例老师第一时间向校长报告;

(2)老师立即对学生、发病学生班级进行隔离,(用餐、户外活动、游戏活动均到指定地方;

(4)召开会议,思想上加强重视,每天正确掌握学生出勤人数,了解各班缺勤情况。做好宣传工作,对家长、对学生、对全体教职工开展各种有关手足口病宣传,加强个人卫生习惯的指导。

(5)检查环境和物品的消毒是否符合要求;加强饮食卫生管理和环境卫生工作,防止肠道病毒经食品及环境的传播,指导炊事员对餐具、盛具的清洗消毒。

(6)老师加强晨检,严格按照一问,二看,三摸,四查的原则,一旦发现发热、皮疹现象立刻劝说家长回家就医,不得入校,并告之班级老师做好随访工作。

(7)做好发病班的终末消毒,自觉接受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所的业务监督指导。

齐楼小学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二)

在县卫生局统一领导下,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指挥、协调防控工作。实行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主要领导负责制、责任追究制,明确任务,目标和责任。

(一)职责分工

1、领导小组职责:负责全镇手足口病防控救治工作的组织领导 ,指挥、协调、管理镇域内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手足口病应急方案 。

3、防保科职责:负责我镇手足口病疫情及监测资料的收集、汇总和上报;检查、督导全镇卫生室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和监测工作,开展本镇村医,幼儿园园长手足口病知识。

4、内儿科:负责每天下午5时至次时8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5、门诊部:负责每天早上8时至下午5时到本院诊疗的手足口病疑似病例的筛查、诊断、报告、转诊、隔离治疗、院内感染控制等工作。

(二)监测报告

1、建立乡、村二级手足口病监测网络。防保科负责制定监测技术方案,并指导各地实施。各相关科室要按照要求开展手足口病日常监测工作。本院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防保科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

2、设置监测点。根据手足口病的流行特征及防治工作需要,科学设置手足口病的监测,各相关科室要根据手足口病发病特点和诊断标准开展病人筛查,发现有可疑症状的病人要及时向防保科报告。每日定时报告监测情况及收治病人的动态情况,实行“零报告”制度。

3、在发生手足口病暴发和流行时,进行日报告;诊断的手足口病要在24小时内进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暴发疫情,达到本预案中规定的疫情分级标准时,要按照《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在2小时内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进行网络直报。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和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为手足口病的责任报告人。手足口病责任报告单位要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准确地报告手足口病及其处置情况。不得迟报、乱报和隐瞒疫情。

(三)对策措施

1、暴发疫情控制措施

手足口病传播途径多,婴幼儿和儿童普遍易感。做好儿童个人、家庭和托幼机构的卫生是控制本病的关键。

⑴控制传染源

①对病人实行隔离治疗,密切接触的婴幼儿实行医学观察,严格管理传染源。该病的潜伏期为2~7天,传染源包括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流行期间,患者为主要传染源。患者在发病急性期可自咽部排出病毒;疱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溃时病毒溢出;病后数周,患者仍可从粪便中排出病毒。对于传染源按照肠道传染病处理原则进行隔离;隔离期限为临床症状消失后7天。加强医院消毒和污物处理,杜绝院内感染;对住院治疗的患者,要限制其陪护和接触者人数,强化洗消措施;对居家观察的密切接触者,由乡镇、村街防保人员具体指导落实隔离措施和周边区域的消毒处理措施,每录密切接触者有无发热和出疹情况。

②医疗小组要积极救治病人。要不断总结诊治经验,提高临床救治水平,同时,积极配合疾控部门作好流行病学调查、消毒隔离和各种标本采集工作。要严格掌握手足口病病例治愈标准,防止疫情扩散。完善诊疗记录。各级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项目齐全的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必须详细、认真填写,必须要有详细的家庭地址、家长姓名和电话,以利于开展流调和传染源追踪。

⑵切断传播途径

认真落实消毒处理措施,切断传播途径。病例发生所在地要及时组织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对垃圾、粪便、污水及时清运消毒,整治城乡卫生环境;对于患者的用品、衣物、呕吐物、排泄物及其容器等用含氯消毒剂以适当比例配比进行消毒;使用菊酯类杀虫剂杀灭蚊蝇。严格保护生活饮用水源,尤其对于集中供水的村庄,要整治水源地周围环境,采取保护措施,严防水源污染。

⑶保护易感人群

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易感人群。托幼机构要加大管理力度,认真落实晨检制度,对发现的病人一定要及早隔离治疗。认真落实《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对患儿的粪便、呼吸道分泌物及可能受污染的物品(衣物、被褥、餐饮具、玩具等)要随时进行消毒。必要时依法暂时关闭病例所在的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幼儿聚集场所,以保护易感儿童。

⑷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防病知识水平

以多种宣传形式,介绍肠道传染病的防病知识,引导家长纠正儿童不良卫生习惯,对儿童玩具、餐具、衣物、用品要经常消毒,家长要注意孩子的个人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幸福中心卫生院

手足口病应急预案(三)

春夏季节是手足口病的高发期,针对近阶段手足口病在社会上迅速传播的现状,为提高我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能力,减轻、消除手足口病的危害,保障全园小朋友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幼儿园正常的教学秩序,特制定并启动应急预案,贯彻执行“预防为先、分级控制、分层管理、及时处置”的工作原则,力求务实、高效、科学、有序地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蔓延。

一、指导思想:

以《临沭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临沭县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的通知》(沭政办字40号)以及《临沭县教育局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沭教安卫字5号)和《白旄镇教育系统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方案》(20**年4月14日)等文件精神为指导,建立幼儿园预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处理机制。迅速、及时、积极开展全园防控手足口病紧急情况的处置工作,有效、切实维护幼儿生命安全和教育稳定。

二、目标任务

1、宣传和普及手足口病的防治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及幼儿家长的自我保护意识。

2、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建立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机制,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手足口病不在本园蔓延。

4、加强环境卫生整治,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动员全园各线人员集中整治环境卫生,消除发病诱因和隐患。

5、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每日进行晨午检,一旦发现发热、皮疹患儿,立即通知家长将孩子送往医院诊治,及时对患儿所在班级所用桌椅及其它物品进行彻底消毒,发现蔓延立即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三、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宣传普及手足口病防治知识,提高全体教职工的防护意识,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

2、规范管理、统一领导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传染病突发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幼儿园成立预防手足口病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3、快速反应、运转高效

建立预警和医疗救治快速反应机制,增强应急处理能力。按照“四早”要求,保证早发现、报告、隔离、治疗等环节紧密衔接,一旦发现疫情,快速反应,及时准确处置。

四、具体举措

1、成立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王学科(校长)

副组长:孙运亮(后勤主任)

组 员:庞运凤 (班主任)、解自芳(兼职)、张文峰(兼职)庞西波(兼职)

职责分工:

王学科:负责全面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孙运亮:负责全园手足口病防控的统一安排部署与调度工作。

庞运凤:负责全园手足口病的具体防控工作。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挥、协调与落实幼儿园对该病的防治工作。

2、做好宣传教育工作

组织全园教职员工的专题培训,向家长下发《紧急行动起来,预防手口足病》等宣传材料,并通过幼儿园宣传栏、家长会等途径向家长讲解了手足口病的发病症状、预防措施、传播途径、病儿的护理等方面的知识,让家长全面了解病理知识,家园配合做好预防工作。

3、加强晨午间检查工作

幼儿早晨和中午入园期间,做好孩子的晨午间检查,通过一摸、二看、三问、四查的方式,细致地观察每一个孩子的情绪与身体状况,有可疑病症,立即劝其家长带领孩子到正规医院确诊。实行“一天两检”制度,必要时对个别幼儿再增加检查次数。

每天晨午检领导和班主任值班,协助做好家长解释工作。

4、做好卫生消毒工作

幼儿园每天由老师清理好卫生后,做好玩具或其他用品彻底消毒工作。一般教室地面、窗框、茶杯架、门把、厕所等处漂白液拭擦消毒,可下水玩具用84消毒液浸泡,茶具蒸煮消毒,对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不宜蒸煮或浸泡的物品如图书等置于日光下暴晒,流行期间适当增加消毒次数和时间。

5、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定期开窗通风,保证教室、活动室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6、做好防范措施

带领幼儿多进行户外活动,适当锻炼身体,增强抵抗能力。鼓励幼儿多饮温开水。教育幼儿平衡膳食营养,多提供蔬菜和瓜果,膳食做到粗细搭配,保证幼儿摄入足量的、均衡的营养,增强孩子的免疫力。

7、加强幼儿个人卫生教育

教育孩子饭前便后一定要洗手,注意个人卫生,经常用肥皂和流动水洗手,并利用图片、、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卫生习惯的培养。

8、控制集体活动

尽量减少和控制班级之间串班、联谊活动。对有患儿班级进行活动、场所限定,避免到附属用房等公共场所玩耍,避免与患儿接触,以减少感染机会。

9、启动应急预案

如发现患儿,迅速隔离,立即通知家长或由教师负责带到医院就诊。

10、严格进行患儿管理

患病幼儿至少在家休息七天,病愈返园,在班主任检查确系正常后进入幼儿园。

11、实行日报告制度

完善手足口病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实行日报告制度,“分层管理,及时落实”。教师每天了解缺席幼儿情况,发现病情及时与医院联系,上课教师发现可疑病情及时向领导或班主任汇报,由领导或班主任汇报学校安全员,汇总后向上级汇报。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实施方案


为切实做好手足口病防控工作,保护群众健康,维护社会稳定,根据《××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手足口病防控工作的通知》(利政办20xx67号)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手足口病疫情,确保手足口病病情不蔓延,不扩散;确保手足口病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救治;确保重症病例得到最好救治,不出现死亡病例;确保平稳度过疫情高峰期,确保不发生重大疫情。
二、工作原则
手足口病防控工作原则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早发现、早报告、早治疗。
三、组织机构
为正确分析判断疫情形势,保障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成立旧城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李立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各村、各中小学、卫生院、防疫站及村卫生室等相关单位按属地管理原则,成立相应组织,制定防控工作方案,建立健全防控体系。
四、工作内容及措施
(一)实行包保责任制
严格落实包保工作责任制,实行“三条线”。一是行政线。包村镇干部包到村,村两委成员包到村民组;二是技术线。卫生院、防疫站人员包到村,村卫生室人员包到村民( )组,包到患者本人;三是教育线。中心校人员划片包到学校,校长包到班级,教师包到学生。严格执行晨午检制度,重点是留守儿童。
(二)信息收集
卫生院、防疫站和中心校要明确一名联系人,各中小学、村卫生室要明确一名联络员。自6月20日起,各责任单位每天将辖区晨午检情况及疫情报至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汇总上报镇手足口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行零报告制度。
(三)医疗救治
发现疑似病人后,包保责任人应负责将其送往指定医院就诊,由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上报县疾控中心进行确诊。
(四)疫情处置
1、疫情确诊后,由县疾控中心和镇卫生服务中心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疫情处置控制疫情蔓延,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配合工作。
2、辖区责任单位负责出院病人每日疫情追踪随访,上报镇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备案。
(五)积极开展防病知识宣传
积极开展健康卫生知识普及活动,切实提高群众的卫生防病意识,责任单位以社区宣传栏、黑板报、墙报等多种宣传形式,广泛开展防控手足口病知识教育,告诫群众流行季节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避免与患者接触,纠正不良卫生习惯,注意个人卫生。
(六)强化业务培训
镇卫生院应积极联系县卫生局等相关部门,对我镇各村卫生室负责人、医务人员进行业务知识培训,进一步熟悉手足口病防控知识,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治疗。
(七)保障措施
各责任单位应加大经费投入,按照应急处置的要求,加大专项经费投入,保障防控工作的正常开展。同时明确专人分管,专人负责,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五、加强检查,落实奖惩
1、镇工商、卫生等部门加强对辖区餐饮业、食堂、生活饮用水质量进行检查,防止食源性感染,对不符合卫生条件的场所要严管重罚,直至取缔其经营资格。
2、镇督查组负责对责任单位落实措施情况进行督导检查,督促各项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3、各责任单位防控工作实行一把手负总责,对手足口病防控工作措施得力、成效明显的单位,给予表彰奖励;对领导重视不够,措施未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究包保责任单位及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还将依法追究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艾滋病工作方案2篇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 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方案

为了及时掌握艾滋病性病在人群中的分布、流行趋势及其各种影响因素,根据《区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实施方案年-年)》文件精神和国家区域监测要求,特制定本方案。

一、监测目的

1. 掌握区艾滋病性病流行状况和流行趋势。

2. 根据艾滋病性病发病情况和危险因素分析,实施艾滋病性病的干预,并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依据。

二、监测对象

卖淫嫖娼者、静脉吸毒者、孕妇、人工流产者、同性恋者、公共娱乐场所从业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三、监测工作的网络建设

1.成立区艾滋病性病防治监测工作小组和技术指导小组

参照国家和市级的监测技术要求,制定区的监测技术文件;解决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等。

2.监测报告及制度

为加强我区的艾滋病性病报告网络及制度建设,规范辖区性病门诊,建立健全艾滋病性病病例报告的各项规章制度,如首诊负责制度、性病门诊病例的登记与报告制度、匿名报告制度、性病专用登记本的建立和性病报告卡的发放制度、疫情自查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性病资料的保密制度、门诊和实验室衔接制度、转诊制度等。

3.加强实验室建设

在年内建成市五医院、闵中心医院艾滋病初筛实验室并投入使用;对开设性病门诊的一级医院,要求开展淋球菌培养检验项目。每年由区卫生局组织相关人员对医院实验室试剂来源进行检查。

4.人员培训

对区内所有医疗单位开展有关艾滋病性病防治培训,重点掌握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中各种法律法规、国家最新诊疗技术,经考试合格上岗。

5.加强协作

艾滋病行为监测要取得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配合,才能有助于调查者接近监测的目标人群和监测工作的顺利开展。

(1)公安局、司法局、计生委、人口办等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成员单位要根据各自工作职责,配合区卫生部门组织高危人群的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2)各镇、街道落实相关人员,开展对辖区内高危人群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各项健康教育,配合区卫生部门进行行为调查和干预工作。

四、监测内容与方法

1.病例报告

凡在我区内开展性病艾滋病诊疗服务项目的医疗机构,在日常医疗服务工作中诊断的性病病例、艾滋病病例,包括在本地患病的外来流动人口,均须填写“性病报告卡”,并将传报卡报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年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包括总发病率、不同病种的发病率、构成比及流行特点,与历年同期比较。

2.开展不同人群的艾滋病筛查

区妇幼所提供婚前体检者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医疗单位提供产前体检者、人工流产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公安局提供收容、劳教、戒毒等机构的艾滋病性病数据。

区人口计生委提供计划生育或生殖健康门诊中艾滋病性病数据。

3.行为监测

由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设计行为监测方案,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艾滋病性病防治人员落实方案的实施。行为监测对象主要有以下二类:

(1)高危人群:静脉注射毒品者、暗娼、嫖客、性病患者。

(2)重点人群:公共娱乐场所工作人员、外来流动人口。

五、监测资料的分析与反馈

每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监测资料分析,报区卫生局和艾滋病防治工作委员会。

六、 监测资料档案的管理

各医疗机构对《性病报告卡》、《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工作总结等材料,要装订成册,分类保存和管理,有专人负责。《性病报告卡》要求保存5年。《性病疫情登记簿》、疫情分析报告、《艾滋病性病监测资料年度汇编》等要求长期保存。

控制艾滋病工作方案艾滋病工作方案(2)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简称aids),是由艾滋病病毒(简称hiv)引起的经血液接触、性接触和母婴传播途径传播的一种严重传染性疾病,病死率极高,目前尚无有效治愈办法。从1年我区发现首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每年呈几何级数增长,截止年6月,我区艾滋病病毒感染率1.55/10万(含外来人员1.80/10万),三种传播途径均存在,形势不容乐观。

为有效控制艾滋病的传播,减少艾滋病发病,增强全社会抵御艾滋病的能力,进一步贯彻和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市艾滋病防治条例》,根据《市预防与控制艾滋病中长期规划(-2年)》(沪府办[]43号)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实施原则

(一)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将此项工作纳入到政府卫生防病工作中,各有关部门要将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工作纳入到本部门的相关工作中,并将有关职责具体化。动员和支持社团组织、城乡社区组织(居委会、乡村委员会),以及多学科、多领域积极参与,及时、有效地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二)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针对与艾滋病传播有关的社会行为因素,用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手段减少危险行为等措施,包括对青少年、妇女等一般人群普及预防艾滋病性病的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同时要严厉打击嫖娼、卖淫、贩毒、吸毒现象,进行深入的法制、道德和健康教育,推广使用安全套、一次性注射器等防护措施。

(三)突出重点、加强干预

艾滋病的流行首先从具有高危行为的人群开始,逐渐向一般人群扩散,且发展不平衡这一特点,要把转变高危人群危险行为,减少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干预措施,作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点策略。根据我区实际情况,应建立社区防治试点,开展人群行为干预和健康宣传,及时总结经验,推广应用。

(四)因地制宜、分类指导

由于艾滋病流行的社会因素和相关危险行为不尽相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必须运用科学的方法,对当地和邻近地区艾滋病流行形势、相关危险因素和工作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做出分析与评价,各个街道、镇要制订近期、中期及远期的防治目标、实施计划和更适合当地实际情况、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防治策略和强化措施。

(五)注重实效、综合防治

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考评必须在政府的领导下,组织各部门对各项工作目标实施情况进行检查评价,及时发现推广成功经验,纠正工作偏差,保证《计划》目标的全面如期完成。

二、工作目标

建立政府领导、多部门合作和全社会参与的艾滋病性病预防和控制体系,包括管理体系、技术保障体系、服务体系和宣传教育体系。在全社会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控制艾滋病的流行与传播。

到xx年,阻断艾滋病经采血途径的传播,性病的年发病增长幅度控制在10%以内,改变高危人群中危险行为。

三、具体工作

(一)建立健全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管理体系。

区政府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工作纳入我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及精神文明规划,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将艾滋病防治纳入工作范围,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并将有关职责具体化。各镇、街道切实落实各项防治措施,营造有利于艾滋病防治的良好社区环境,发挥社区在预防控制艾滋病方面的作用。年建成1个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社区;年50%的社区建成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社区;2年80%的社区建成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健康促进社区;政府根据预防控制艾滋病工作需要,安排专项资金,并逐步提高经费投入水平。

(二)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技术保障体系。

建立健全艾滋病专业防治队伍。 年建立一支以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的艾滋病预防专业队伍;区献血办公室进一步完善质量保证和监控队伍。 年在二级医院建立一支艾滋病诊治专业队伍;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

对各类医疗卫生人员进行艾滋病专业知识培训。年完成对全区95%的医疗卫生专业人员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培训,其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二级医院的专业人员的培训率达到100%以上;对医院口腔科、外科、血液透析室、性病门诊及其他介入性诊疗部门等重点部门(科室)的医务人员、医院污物处理部门的有关人员,每年进行一次消毒业务和规范化操作的培训,培训率达100%;对新进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对性病门诊、hiv实验室的医疗卫生人员,进行上岗前的培训,并且每年复训一次,培训率100%。

健全艾滋病性病监测检测系统。年,新建市第五人民医院和区中心医院两个hiv初筛实验室,完善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hiv初筛中心实验室。

区疾病控制中心开展各类高危人群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干预效果评价的研究。

(三)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服务体系。

年二级医院能为性病病人提供规范化的诊断、治疗、咨询等医疗保健服务。

到xx年,将艾滋病性病预防和健康教育、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日常护理、家庭病床、咨询,纳入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推广“不记姓名和地址”的就医模式,解除病人顾虑,使病人及时得到医治。把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避孕套的宣传、咨询以及性伴侣追踪、应用病症管理等,纳入规范化门诊的服务范围。

(四)建立健全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体系。

各相关职能部门、各镇、街道切实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措施,发挥条线功能,条块结合。根据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的行为方式(如性乱、吸毒),开展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包括针对一般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宣传教育。全民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减少重点人群中的相关危险行为。

一般人群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知晓率:年,本地居民达到80%以上,外来人员达到45%;年,本地居民达到85%以上,外来人员达到60%以上。重点人群(娱乐场所服务人员、长途汽车司机、出境旅游、劳务输出者、医务人员、大中学生等):年,预防艾滋病、性病知晓率达到85%以上,年,达到90%以上。高危人群(因卖淫、嫖娼、涉毒等劳改、劳教人员)预防艾滋病、性病知晓率:年,达到90%以上,年,达到95%。年,我区各监管场所均要开展艾滋病、性病预防教育。

年普通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初级中学要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纳入健康教育课程,课程开课率达到100%。

大众传媒要将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纳入工作计划,定期免费刊播有关预防控制艾滋病性病的文章或节目。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领导,社会积极参与,实施综合治理。

区政府要加强对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的领导,认真组织落实本方案的各项措施和指标要求。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具体负责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卫生、宣传、教育、民政、公安和司法等有关部门和各镇、街道政府职责明确,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实施综合治理。

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鼓励和支持有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开展艾滋病病人的家庭护理和心理咨询服务以及针对有高危行为人群的预防宣传教育活动,尽可能为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提供帮助,在减少对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亲属、家庭成员的社会歧视方面发挥特殊作用。

(二)加强宣传,开展行为干预,控制传播途径。

宣传部门及大众传播媒体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和无偿献血知识。对不同人群采取经常性和突击性相结合的工作方式,深入开展对一般人群、重点人群和高危人群的各项宣传教育活动。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要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积极承担预防与控制艾滋病性病的宣传责任,结合本部门本地区的人群特点,有计划地开展对本系统职工和各类相关人员的预防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活动。在广泛宣传艾滋病性病的基本预防知识的同时,进行健康积极的恋爱、婚姻、家庭观念和性道德、性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对高危人群要加强禁毒禁娼等法制教育,促使其改变不良行为。要积极推广使用避孕套,宣传共用注射器的危害。

公安、卫生、外口办要协调配合,对宾馆、发廊、桑拿(洗浴)等服务行业及歌舞厅、影剧院等营业性娱乐场所,机场、车站、码头以及医院候诊室等流动人口集中的场所,采取适宜的方式进行经常性的预防艾滋病宣传及相关的咨询服务,并对出国人员、长期在国外的归国人员、劳务输出人员进行有关艾滋病的教育。

教育部门要把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列入学生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组织编写适合不同学段教学需要的参考教材,指导学校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课外活动)的开展,根据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对大、中学生进行预防艾滋病健康教育及性知识、性道德和法制观念的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抵御艾滋病侵袭的能力。

各级工会、共青团、妇联、红十会等有关社团组织要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特别是在流动人口较为集中的大型工地、运输部门和城乡结合部,配合当地的管理部门(包括村委会和居民委员会),将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列入工作计划,组织安排适宜不同人群的、生动活泼的宣教活动,探索接触各种高危人群的方法和进行行为干预的有效做法,组织开展同伴教育活动,提供有关咨询服务,使高危人群能方便地得到预防艾滋病的知识,及时采取防护措施。人口与计划生育协会应将艾滋病性病的预防和生殖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在有条件地方或高危人群中宣传和促进避孕套的推广使用,提高妇女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区健康教育中心、人口与计划生育机构、医疗机构要主动为大众媒介、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提供信息和技术指导,编制有关的宣传培训资料。

公安部门要加大对卖淫、嫖娼、贩毒人员查处打击力度。公安、司法部门要负责分期、分批逐级地对从事打击卖淫嫖娼、吸毒的行政管理干部及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监狱和基层派出所的民警进行有关艾滋病性病防制基本知识的培训,消除其恐惧心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学会对被拘留、收容、劳教、服刑人员进行有效的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和管理;在戒毒所、收容教育所、劳教所、监狱等场所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做到有计划、有教材和课时保证。严格按照《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的要求,依法对有关戒毒、收容、劳教、服刑人员进行性病检查治疗,对保外(所外)就医的艾滋病病人做好就医的安排与管理工作;与民政部门和有关社区协调配合,以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为载体,对期满回归社会的吸毒、卖淫、嫖娼人员及其家属进行法制、防病知识的教育,协助解决其生活就业等实际问题。

卫生、公安、工商等部门应积极配合,结合无毒社区建设、净化社会环境等工作,了解当地高危人群存在的状况及活动规律,指导有关的场所开展适宜的预防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活动,减少他们中的危险行为。鼓励有关部门、社团组织在高危人群中进行艾滋病性病防制工作,并给予必要的条件支持。

各街道、镇要结合艾滋病、性病流行或流行潜在危险因素,开展健康促进示范社区项目。把艾滋病性病防制纳入社区发展计划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网,协调各部门和群众参加预防宣传活动,合理利用现有卫生和其它服务资源,保证必要的经费支持;针对社区需求,提供培训、健教、行为干预、医疗护理和咨询关怀相结合的综合服务,使社区各类人群,包括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性病患者以及高危人群都能连续、方便地得到有关信息与服务,营造一个有利于艾滋病、性病防制的社会环境。要及时总结经验,巩固、扩大试点,研究制订当地推广试点的策略与方案。

(三)依法管理,强化监督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区卫生局和药品监督局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严格对采供血机构和血液制品生产单位的管理,保证临床用血(浆)、生产血液制品的血浆和移植的器官及其它人体组织100%经过hiv抗体筛查(自身输血除外);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消毒和院内感染的管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监督检查,特别是应加强对易造成血源性或医源性传播的部门或单位的管理,如医院外科、口腔科、妇产科,村卫生室及个体医疗机构等。

严格执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加强对理发店、美容院等服务行业和公共场所中可能刺破皮肤的公共用器具消毒的监督监测;及时发现薄弱环节,督促改进,确保所提供服务的安全性,对违法操作造成感染伤害者依法追究责任。对ktv包房、足浴室、发廊、宾馆从业人员进行hiv抗体检测。

有计划地实现无偿献血,科学合理用血,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确保血液供应的安全。提高艾滋病、性病监测系统工作规范化管理水平,依法对艾滋病、性病疫情进行监测,加强质量控制,使其能及时准确地反映疫情变化动态。

(四)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针对性病广泛流行可能带来艾滋病蔓延的严重性有足够的认识,将整顿性病医疗市场的混乱局面纳入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中,将打击游医、药贩,取缔非法行医,依法严格管理广告,作为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综合治理管理部门常规督导工作。

卫生局对有行医资格并承担艾滋病性病诊疗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督导。对从事性病诊疗的医务人员要进行有关医德教育。要把性病的诊断治疗服务与艾滋病的预防工作结合起来,把提倡安全性行为、推广使用安全套、咨询以及性伴追踪和应用病征管理方法等工作纳入规范化门诊服务范围。

卫生局要根据当地艾滋病感染者、病人发生的情况,及时组织提供医疗护理和其它支持性服务,加强对经血传播艾滋病第二、三代病人的预防与控制。开展检测和咨询服务,向艾滋病病人、感染者及其家庭传授艾滋病预防与护理知识。

凡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工作和生活的单位与社区,要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的规定进行管理。要提倡家庭内的关怀照顾,改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减轻他们及家庭成员在生活、就业、就学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力。

卫生局应制订当地各类医疗卫生人员(包括个体医生)的培训计划,对各级从事艾滋病性病防制、研究、管理、宣传教育和心理咨询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分阶段开展对全体医护人员及采供血机构工作人员艾滋病性病基本专业知识的短期培训,每人要保证16个学时。对培训效果要组织考核,作为继续教育考评和医疗机构评审中的一项内容。专业培训除相关专业知识外,还应包括有关法规知识、医德教育和咨询技巧的内容。

(五)政府主导,落实经费投入,完善保障机制。

艾滋病的预防控制是一个社会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必须落实国家投入为主、分级负担、多方筹资的经费投入原则,保证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开展。区财政要提供必要的艾滋病防治工作经费,并列入预算,将此作为政府在艾滋病防治工作中的主要责任予以明确。同时要积极争取国际捐款和社会赞助资金。各有关部门对已纳入工作职责内的预防与控制艾滋病工作的活动经费,要积极主动予以合理安排。

五、考核评价

各有关部门应将艾滋病性病工作指标列入相关工作的常规考评中;卫生局要将落实艾滋病性病工作指标纳入健康教育、卫生监督执法、城市卫生、社区卫生、血液管理、医院管理、卫生防病和妇幼卫生等项工作的常规考评中。每年进行自查,做好年度总结。

区卫生局

xx年十一月

附件:

区各单位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工作职责

为了推动我区艾滋病性病各项防治工作的开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市艾滋病防治条例》,经区卫生防病领导小组讨论决定,明确各有关委、办、局关于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职责如下:

一、区商委

1、负责对宾馆、饭店和旅游服务行业的管理,加强旅游服务人员的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

2、负责出国旅游人员出访前的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3、配合卫生部门落实有关人群的艾滋病性病监测措施。

二、区人口与计划生育委员会

1、结合计划生育工作,指导各级各类计划生育机构,在育龄人群中开展性安全教育、预防艾滋病性病传播的宣传教育、咨询和技术服务。

2、结合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推广使用避孕套等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技术。

三、区公安分局

1、坚决打击和取缔卖淫嫖娼、吸扎毒、非法采血活动。

2、配合卫生部门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法规,参与有关调研及防治措施的实施。

3、承担对被收容教育的卖淫嫖娼及被强制戒毒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4、负责看守所和戒毒所的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的管理。

5、配合卫生局加强对流动人口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宣传教育。

6、配合卫生局承担对区性病艾滋病协会的组织协调工作。

四、区司法局

1、配合卫生局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规范,参与有关调研及防治措施的实施。

2、承担对在押罪犯和劳教人员以及管教人员进行预防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

3、按有关规定进行性病检查与治疗,协助卫生局进行艾滋病监测。

4、会同卫生局制定艾滋病性病防治有关法规的宣传计划,承担有关法规的宣传普及任务。

五、区民政局

1、对新婚夫妻登记时进行自愿婚检和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宣传教育。

2、配合有关部门在城镇职工中进行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宣传教育工作。

六、区财政局

根据艾滋病疫情控制工作的需要,负责安排和落实区财政承担的艾滋病防治经费,并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经费使用的监督和效益评估工作。

七、区教育局

负责全区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开展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并纳入教师培训课程和中等职业学校、成人中等学校、普通中学健康教育计划。

八、区卫生局

1、会同区有关部门共同制订和执行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协调和指导具体实施。

2、负责组织艾滋病性病疫情监测与管理,制订有关技术标准,组织防治工作的监督、检查、评价和技术指导。

3、负责艾滋病性病专业机构、队伍的建设和管理;组织医疗卫生人员、其他各类从事艾滋病性病防治、科研、宣传教育及管理人员艾滋病、性病知识的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有关科学研究和卫生宣传教育工作。

4、承担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有关组织和团体开展预防艾滋病性病活动的协调联络任务,组织交流疫情和防治信息,提供技术服务。

5、对申请承担艾滋病性病诊疗工作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性病防治管理办法》等法规的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审批和规范化管理,定期检查督导。依法打击游医,取缔非法行医。

九、区文广局

1、将预防和控制艾滋病的宣传工作纳入日常工作计划,广泛、持久地宣传艾滋病性病的危害和预防知识,报道有关防治工作的进展情况。

2、电台、电视台将防治艾滋病性病内容列入日常宣传计划,逐步加大宣传报道力度,不断提高宣传质量。

十、区工商分局

1、配合区公安分局打击嫖娼、卖淫、吸毒、贩毒活动,加强对娱乐和服务场所经营活动的管理。

2、配合卫生局执行有关艾滋病性病管理规范,支持防治艾滋病、性病的宣传和公益广告工作。

十一、区总工会、共青团、妇联

配合卫生、宣传、政法等职能部门,做好职工、青年、妇女防治艾滋病、性病知识的普及教育。依法维护职工、青年、妇女中艾滋病病人和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合法权益。

十二、区科协

1、负责把艾滋病重点科研项目列入区相关科技计划,将艾滋病性病科研项目列入科协优先项目。

2、协同卫生、计划生育等有关部门实施艾滋病性病防治规划。

3、为艾滋病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科普宣传和有关的技术服务。

十三、区红十会

协助政府做好无偿献血的宣传动员组织工作,动员红十会员和红十会志愿工作者积极开展对青少年、妇女的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性病宣传教育工作。

十四、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

1、把艾滋病性病防制纳入社区发展计划和初级卫生保健服务网,合理利用现有卫生和其它服务资源,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营造一个有利于艾滋病、性病防制的社会环境。

2、切实落实各项艾滋病防治健康教育措施,根据艾滋病的传播与人们的行为方式(如性乱、吸毒),开展安全行为的健康教育,全民普及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减少重点人群中的相关危险行为。

3、结合艾滋病、性病流行或流行潜在危险因素,开展健康促进示范社区项目。

4、对有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工作和生活的社区,严格按照国务院批准、卫生部下发的《关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管理意见》的规定进行管理,提倡家庭内的关怀照顾,改善艾滋病病人和感染者的生活质量,完善社区医疗保健及心理咨询服务,减轻他们及家庭成员在生活、就业、就学等方面受到的歧视和压力。


基地工作方案2篇


一.基地总目标: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深入研究与探索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涵,探索学科教学融入“两纲”教育、提升德育功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打造一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与厚实的专业素养,有较强的课程理解力、执行力与开发力,具有个性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领衔教师。

2、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真贯彻“两纲”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课改核心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使基地老师在新课程价值的理解、学科专业知识架构更新,以及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课程评价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提高。

3、探索思想政治课研究实训基地的长效培训机制,整合更多的培训资源,使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育德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与辐射,为推进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的支持平台。

二.本期基地具体内容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两纲”教育基本要求,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和生命价值的视角出发,实施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中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责任感的课题研究;

2、深入学校教学第一线,了解基地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结合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深入的研究与评估。

3、通过实训基地教师培养实践,探索相对完善和有效的政治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模式,为形成实训基地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提供范例。

三.拟建项目:

1.基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调查与研究

任 务:

(1)了解当前思想政治课实施的主要存在问题,包括课程价值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教学的针对性与评价、学生的课程接受度与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课程资源配置与管理等方面;

(2)形成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方案与指标

要 求:

(1)每位教师完成二节展示课,完成3个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参考;

(2) 完成1个单元的时政教育的整体设计方案,完成2篇时政教学设计,其中包括1篇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与教学评价;

(3) 完成针对其他学员的听课评价,完成2篇教学反思。

2.基于两纲精神的思想政治课公民意识课题研究

任 务:

(1)根据课改与两纲要求,突显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功能,注重政治课程的教程与学程开发。教程突出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学程突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2) 开展时政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时政教育的课程定位、资源整合、师资培训、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研究内容。

(3) 尝试探索学生探究型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建构与反思能力等等。

(4) 建立思想政治课的资源平台,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平台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上传与下载资料的通道,实现资源共享。

要 求:

(1) 并作为子课题的相关责任人,承担对应课题任务;

(2)组织课题相关工作,定期完成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任务;

(3)做好课题相关资料汇总工作。

3.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学习模式研究

任 务:

(1)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专家报告、案例学习、小组交流、在线学习,开展自学与集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模式。

(2) 重点研究职后教师的新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呈现方式。

要 求:

(1) 完成在基地期间的读书要求,并完成相应的读书报告;

(2)完成网上工作室各项任务。

第二期思想政治课方向德育实训基地工作方案基地工作方案(2)一.基地总目标:

1、以“立德树人”为目标,在新课程教学改革背景下,深入研究与探索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内涵,探索学科教学融入“两纲”教育、提升德育功能的有效方法和途径,打造一批有良好的师德修养与厚实的专业素养,有较强的课程理解力、执行力与开发力,在全市乃至在全国有影响力与有知名度的,具有个性特色的思想政治课程领衔教师。

2、围绕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认真贯彻“两纲”教育指导纲要,结合课改核心精神,通过教学实践课题的开发与研究,使基地老师在新课程价值的理解、学科专业知识架构更新,以及学术水平、教学能力、课程评价能力提升等方面,获得显著的提高。

3、探索思想政治课研究实训基地的长效培训机制,整合更多的培训资源,使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育德功能得到有效发挥与辐射,为推进专家型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基础的支持平台。

二.本期基地具体内容

1、以“立德树人”为核心,结合“两纲”教育基本要求,从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和生命价值的视角出发,实施思想政治课课程体系中树立现代公民意识、培养公民责任感的课题研究;

2、深入学校教学第一线,了解基地教师课堂教学的真实情况,结合学科教学的德育功能,对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作深入的研究与评估。

3、通过实训基地教师培养实践,探索相对完善和有效的政治教师专业学习与发展模式,为形成实训基地教师培训的长效机制提供范例。

三.拟建项目:

1.基地教师课堂教学实践调查与研究

任 务:

了解当前思想政治课实施的主要存在问题,包括课程价值的落实、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能力、教学的针对性与评价、学生的课程接受度与自主学习能力、学校的课程资源配置与管理等方面;

形成思想政治课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估方案与指标

要 求:

每位教师完成二节展示课,完成3个新教材的教学设计和相应的教学参考;

完成1个单元的时政教育的整体设计方案,完成2篇时政教学设计,其中包括1篇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案与教学评价;

完成针对其他学员的听课评价,完成2篇教学反思。

2.基于两纲精神的思想政治课公民意识课题研究

任 务:

根据课改与两纲要求,突显思想政治课的课程功能,注重政治课程的教程与学程开发。教程突出教师的教学思想与教学能力,学程突出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与自我评价能力。

开展时政教育的课程与教学研究。包括时政教育的课程定位、资源整合、师资培训、教学设计、学习评价等研究内容。

尝试探索学生探究型课程的实施与评价。重点关注学生的学习能力、人际沟通能力、信息整合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建构与反思能力等等。

建立思想政治课的资源平台,为教师的研究提供交流与沟通的渠道,平台为每一个教师提供上传与下载资料的通道,实现资源共享。

要 求:

并作为子课题的相关责任人,承担对应课题任务;

组织课题相关工作,定期完成开题、中期汇报和结题任务;

做好课题相关资料汇总工作。

3.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师学习模式研究

任 务:

开展多形式的学习、培训模式。主要包括专家报告、案例学习、小组交流、在线学习,开展自学与集中、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学习模式。

重点研究职后教师的新课程设计,包括课程设计、教材选用、呈现方式。

要 求:

完成在基地期间的读书要求,并完成相应的读书报告;

完成网上工作室各项任务。

五.成员管理

1.成员要求:

按照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的具体要求。成员选拔由市教委德育处总体安排,选拔过程参照名师基地选拔程序。

2.成员考核:

(1)学分考核

总课时与学分安排: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总课时

总学分

课程

4次,12课时

4次,12课时

24

4

论坛

2次,6课时

2次,6课时

2次,6课时

18

3

教学

8个半天听课 评课,36课时

8个半天听课 评课,36课时

72

12

课题

4次,12课时

3次,9课时

3次,9课时

30

5

读书

4本,12课时

2本,6课时

2本,6课时

24

4

网络

6课时

9课时

9课时

24

4

共计

84课时,14分

78课时,13分

30课时,5分

192

32

单个学期安排:

第一学期(6月——1月)

出勤

作业

其他

总计

备注

课程

4次,计1分,

缺席2次,不计分

1次,计1分

2

打假工作方案2篇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国务院全国农业抗灾减灾和春耕生产工作会议以及全国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根据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六部委《20**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要求,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和目标

(一)工作思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保护农民根本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特别是确保当前抗灾救灾恢复生产和春耕备耕顺利进行,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坚持标本兼治、打防结合和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农资监管责任制,狠抓重点品种和农资产品审批管理、生产监管、市场规范和科学使用等重点环节,大力推动农资信用体系建设,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强化服务指导,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着力构建农资监管长效机制,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

(二)工作目标。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使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程度进一步提高,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通过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加强农药、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从源头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二、工作重点

(一)突出重点品种,强化市场整治。以种子(种苗)、农药、肥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农机及零配件、水产苗种、农膜为重点,强化市场监管,坚决查处违法行为。

种子监管重点:以水稻、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加大以两杂种子为重点的质量监督抽查力度,扩大抽查范围,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种子、无证生产经营、经营推广应当审定而未经审定通过的种子、超范围经营、未按规定建立经营档案、品种包装标签介绍与审定公告表述不符等违法行为;严格品种审定,规范品种命名,解决品种多、乱、杂等问题。

农药监管重点:严格按照20**年底颁布的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切实解决农药登记管理中产品数量多、“一药多名”和标签管理不规范等突出问题;加大农药产品质量和农药标签检查力度,以防治小麦、水稻病虫害用药为重点对象,以乡、村一级农药代销零售点为重点区域,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农药、无登记证生产、添加未登记成分、扩大使用范围、一证多用、套证或冒证、标签不符合规定以及肥料产品标称具有农药功能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非法生产、销售和使用甲胺磷等禁用高毒农药的违法行为。

肥料监管重点: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叶面肥、微生物肥料及床土调酸剂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夸大使用效果、一证多用、假冒伪造登记证等违法行为。加强对配方肥定点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的监测,建立完善配方肥质量追溯管理制度。加强对肥料登记产品的后续管理。

兽药监管重点:按照《20**年兽药市场集中整治行动方案》确定的重点品种和重点区域,严查生产经营假劣兽药、无证生产经营、有效成分含量不足、标签说明书不规范、非法生产兽用生物制品等违法行为;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厉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采取有力措施,取缔国家禁用的兽药。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监管重点: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假劣饲料和饲料添加剂、无证生产、包装标签不符合规定等违法行为;严查在饲料加工和养殖环节添加瘦肉精、“蛋白精”、莱克多巴胺、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组织开展全国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重点监测饲料卫生指标、饲料中违禁药物、反刍动物饲料中牛羊源性成分。

农机监管重点:以财政资金补贴购置的农机具为重点,开展质量监督工作。积极开展农机产品质量调查、投诉和打假工作,确保补贴机具的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水平。完善农机质量投诉监督体系,及时处理重大、突发质量事故和集中投诉事件,坚决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机具的行为。加强农机试验鉴定体系建设,提高农机试验鉴定工作质量,做好国家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制定工作。

水产苗种监管重点:加大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的实施力度,严肃查处苗种生产环节使用硝基呋喃、氯霉素和孔雀石绿等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提高水产苗种质量。督促苗种生产企业建立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及销售记录,建立可追溯制度。严厉打击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

热作种苗监管重点:以天然橡胶种苗监管为重点,在天然橡胶定植高峰期,加大对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定点生产基地出圃种苗质量的抽检力度,并对天然橡胶良种补贴定点生产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建立质量追溯制度,对其他天然橡胶苗木生产企业进行定期或不定期抽查。同时,加大对市场上销售的其他热作种苗质量抽查力度。

农膜监管重点:加强对农膜产品价格的例行监测和使用环节质量的信息反馈。大力推广多功能、高效能、防老化农膜,加强应用技术指导,开展农膜产品识假辨假维权知识宣传,帮助农民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拒绝使用低价伪劣农膜产品。

(二)突出审批管理,强化市场准入。各地农业部门要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审批管理职责,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严格执行农资产品审定、登记、许可的有关条件、程序和标准,严禁降低标准和越权审批。依法加强证后管理,监督辖区内农资生产、经营企业严格执行审批要求,保证农资产品质量。坚决实施退出机制,对于有重大缺陷的农资产品,要及时撤销登记审批,停止经营推广;对已不符合法定资质条件或者有严重违法行为的企业,要依法注销或者吊销其许可(批准)证。要强化信息发布制度,及时公告审批、撤销、注销、吊销等有关信息,增强工作透明度,维护公众知情权。通过加强审批管理,正本清源,保证农资市场良好的竞争秩序。

(三)加大检查力度,狠抓市场整顿。各地农业部门要会同发展改革、质监等部门,加强对农资生产企业的监管,督促其严格执行产品质量管理制度,不断完善产品质量控制体系。要建立农资生产企业监督检查制度,积极开展农资企业诚信评价。督促企业建立产品召回制度,对有质量问题或者存在较大缺陷的产品要一律停止销售,已销售的要追回。要围绕重点产品、重点区域、重点对象,组织力量开展拉网式大检查,重点检查农资产品批发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监控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严厉打击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

(四)加强案件移送,严查重大案件。针对当前违法分子“当地制假,异地销售”的特点,各地在查处违法行为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五不放过”原则,彻底查清假劣农资的来源和去向。涉及跨行政区域的案件,要按照农业部《农业生产资料监督管理工作暂行规定》的要求,及时上报案件信息,发送协查通报,确保彻查源头,端掉窝点,消除危害。各地要认真落实农业部、公安部《关于在农资打假中做好涉嫌犯罪案件移送工作的意见》,做好农业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的衔接,及时移送涉嫌犯罪案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坚决杜绝“有案不送、以罚代刑”。

(五)突出投入品使用环节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各地农业部门要切实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国务院关于加强食品等产品安全监督管理的特别规定》赋予的职责。督促农产品生产者切实履行法律义务,建立农业投入品使用记录台账。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原料基地、蔬菜水果生产基地、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健康养殖示范场、标准化示范区、农产品批发市场为重点对象,重点检查是否按法律规定建立生产记录,有无使用禁用农药、兽药或其他化学物质以及超限用范围使用农药、兽药的行为,是否存在不遵守安全间隔期或休药期规定销售农产品的行为,是否存在使用违法包装物、保鲜剂、添加剂等材料,是否按规定进行农产品包装和标识。

(六)加强执法抽检,强化农资产品质量监管。农资产品质量抽检是农业行政执法的重要环节,也是及时发现和处理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基本手段。各地要结合当地农资市场特点和存在的突出问题,科学制定执法抽检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农资产品质量执法抽检,进一步加大农资产品质量抽检力度,提高抽检覆盖率。同时要保证抽检与依法查处的有效衔接,对于检测不合格的农资产品,要及时对样本基数、生产经营情况等事实进行证据固定,及时依法公布检测结果,并按照《行政处罚法》和《农业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的要求,启动处罚程序。

(七)推进诚信建设,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各地要结合实际,制定科学合理、具有可操作性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和办法,根据农资市场主体资质、守法程度、消费者投诉、公众评价等相关信息,结合农资质量监督抽检结果,评出信用等级,实行分类管理。在总结前几年各地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发挥示范效应。要大力推广农资连锁、农资农技“双连锁”、农资行业协会等成功经验和模式,积极探索农资信用监管、农资防伪等模式,努力构建覆盖广大农村的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加强对农业部定点农资市场的跟踪管理和后续指导,严格质量控制和赔偿制度,规范经营主体经营行为,提高信息服务等能力,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八)突出“12316”三农热线,强化服务指导。全国已有16个省(区、市)、*个地市、*个县市开通“12316”三农服务热线,要充分发挥“12316”公益服务电话的作用,做好投诉举报受理工作,为农民群众提供信息和技术咨询服务。未开通的省份,要积极创造条件,加快“12316”三农热线开通步伐。要强化对农民群众的服务指导,提高农民群众质量意识、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识假辨假维权能力。要采取举办培训班、印发宣传资料、现场指导等多种形式,深入普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知识和农业投入品使用知识,指导农民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休药期、安全间隔期等规定,提高农民规范化种植养殖技术水平。

(九)强化鼠药市场监管,巩固毒鼠强整治成果。各地农业部门要继续采取市场监管、重点排查等措施,加强鼠药市场监管,坚决清缴毒鼠强等剧毒鼠药。规范杀鼠剂市场流通渠道,严厉查处未取得经营资格经营杀鼠剂和经营没有防伪标志杀鼠剂的违法行为;加强统一灭鼠工作,宣传推广先进灭鼠器械、药剂和技术,提高鼠害综合防治水平。配合公安部门做好跟踪、排查和捣毁制售毒鼠强窝点等工作,协调环保部门做好已收缴和废弃毒鼠强的处置工作。

(十)落实监管责任,推进规范化建设。积极推进农资监管工作规范化建设,形成稳定、有效的农资监管机制。一是强化属地管理责任。坚持以县为主,由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农资日常监管责任,并对本行政区域农资执法工作负责,上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协调与服务工作。二是推行执法责任制度。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与农资监管责任部门签订责任书,明确职权、职责、目标、要求和保障措施,并报上一级农业部门备案。三是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监管措施不落实、该报告不报告、发现有违法行为的苗头不控制、该查处的不查处、该移交的不移交等行为,要及时予以处理;造成不良后果的,对主要负责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要依法处分。四是推行监管工作记录制度。具体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机构要建立监管工作记录,如实记录监管工作开展情况。五是进一步完善信息报送和统计制度,逐步实现电子化报送,网络化管理。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切实提高基层农资监管能力。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加强农资监管工作的领导,建立主管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体系,充分发挥基层执法机构在农资监管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要积极争取将农资监管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保证基层农资执法监管、抽检和办案经费,配备必要的交通、通讯、计算机、照相机等执法设备,保障农资监管工作能落到实处。

(二)强化协作,形成打假工作合力。各级农业部门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积极履行牵头协调职责,加强与发展改革、公安、工商、质检、供销、监察、法院、检察院等有关部门的协作,落实农资打假部门联席会议制度,明确职责分工,及时沟通信息,制定联合行动计划,进一步健全部门内各尽其职,各负其责,部门间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农资打假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多部门整体联动的优势,形成农资打假工作合力。

(三)深入宣传,营造全民打假氛围。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和宣传导向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刊、明白纸、宣传单等多种手段,宣传农资打假工作经验和成效,宣传农资法律法规,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曝光力度,震慑违法犯罪分子。

(四)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加强对各级农业部门农资监管职责落实情况的督查力度,实行目标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不认真履行农资监管职责的,要通报批评;对严格履行监管职责、措施得力、工作成效显著的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表彰奖励。

四、重点活动

(一)*月,组织召开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电视电话会议,部署20**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

(二)*-*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行动。

(三)*月,组织开展第四届“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宣传周”活动。

(四)*月,启动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县(市)建设。

(五)“3.15”期间,公布全国农业系统农资打假典型案例。

(六)*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春季督查。

(七)春季和秋季等重要农时,组织开展农资质量监督抽查活动,及时公布抽查结果。

(八)*月,组织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秋季行动。

(九)*月,组织开展农资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活动。

农资打假工作方案打假工作方案(2)

委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加强我区农资市场监管,巩固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成果,切实保护农民利益,保障农业生产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我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根据农业部等九部门《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和《年全国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方案》,结合我区农资市场监管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思路
年我区农资打假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坚持“着力治本、标本兼治、打防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等九部门《年全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要点》的通知精神,努力推动全区农资打假工作实现三个转变:即由重点抓市场检查向抓源头治理和市场检查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案件查处向抓全程监控和案件查处并重转变;由重点抓打假治劣向抓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建设和打假治劣并重转变。着力提高放心农资产品覆盖率,进一步完善监管制度,充分发挥农业部门的职能作用,体现“提升素质、服务‘三农’、促进发展”的宗旨,提高农业部门的服务能力以及农民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推动农资市场秩序实现持续好转,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二、工作重点
年我区农资打假工作的重点,是针对假冒伪劣农资产品和违法违规行为,根据农资生产、经营和使用的特点,加强农资市场产品质量检查,加强农资生产经营主体整顿,加强企业诚信制度建设,加强农资案件的查处。积极推进农资打假与质量监管工作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制度化。
各执法单位要紧紧围绕重点地区、重点市场、重点品种、重点季节,加大对种子、农药、肥料、饲料及饲料添加剂、渔(兽)药、农机及零配件等重点农资打假的工作力度,坚持工作重心下移,突出农资市场整治,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
种子监管重点:加强“两证”的发放管理,以水稻、玉米、大豆种子为重点,查处质量不合格种子和未审先推品种、假劣种子、种子标签不合格等问题。
农药监管重点:加大抽检和抽查力度。重点打击制售假劣农药、添加未登记成份、套证、冒证、擅自修改标签、扩大使用范围等行为。特别是加强对甲胺磷等5种禁用高毒农药的查处。
肥料监管重点:重点打击和查处生产经营假劣肥料、有效成份不足、包装标识不规范、套证、冒证等违法行为。特别是要严厉查处市场上出现的未登记或使用肥料登记证进行虚假宣传等违法行为。
饲料监管重点:严格饲料市场准入制度,严厉查处添加违禁药品、制售假劣饲料行为。
兽药监管重点:严格兽药市场准入制度,加大禽流感等重大疫苗的质量监管和打假力度。
渔业监管重点:加强水产苗种生产管理。依法查处未取得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水产苗种生产的违法行为。
农机及零配件监管重点:农机及零配件质量监督。严厉查处农机销售企业经销假劣农机产品、假冒农业机械生产许可证、安全认证和推广许可证行为,对未经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对农机产品进行适用性、安全性和可靠性检测的,无行业企业标准、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和标识,危害人身安全和国家明令淘汰的劣质农机产品及配件要依法处理。
今年要突出抓好六个专项整治。一是种子种苗专项整治,以种子种苗和水稻、玉米等主要农作物种子为重点,坚决查处生产经营假劣质种子等违法行为,全力保障生产所需种子质量;二是农药专项整治,认真开展“农药登记管理年”活动,严格按照6项农药管理新规定,规范农药登记管理,严历打击非法生产、添加违禁高毒农药行为;三是肥料专项整治,以复混肥、有机肥料、微生物肥料为重点,严查有效成分不足等违法行为;四是兽药和疫苗专项整治,加大禽流感疫苗、猪蓝耳病疫苗等重大动物疫病疫苗的质量监管,严历打击生产经营使用违禁药物和其他有毒有害化合物的行为;五是饲料专项整治,认真组织开展饲料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工作;六是水产苗种专项整治,严肃查处苗种生产和养殖环节使用禁用药物和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
积极探索农资产品主推制度,推行农资商店设立“蔬菜用药”专柜和“果树用药”专卖店。
三、工作步骤
年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在时间安排上要紧扣农时,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实施。
1、宣传发动。各执法单位要积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对开展农资打假工作重要性进行广泛宣传,向农民群众传授农资产品识假辩假和科学使用知识。认真召开农资经营单位(商店)会议,宣传农业法律法规知识和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开展全区农资打假联合执法行动,依法查处农资生产和流通领域中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春耕期间全区农业生产安全;开展“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活动,为农民群众提供农资咨询服务,维护农民群众合法权益;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活动。
2、组织实施。以贯彻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为契机,将加强对农资产品的质量监督检查、农资打假监管工作贯穿全年整个过程。根据有关规定对农资产品质量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抽检;对农资市场农药、肥料、种子等产品质量进行抽查;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治理,严厉打击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对生产经营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依法查处;开展五种高毒农药专项整治行动;联合工商、质监、公安等部门开展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重点查处各种制售假冒伪劣农资产品的违法行为。
3、认真总结。认真做好本年度农资打假工作总结,分析农资打假和市场监管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及问题,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不断完善农资打假和监管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农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推动农资市场秩序持续好转,保障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质量安全。
四、保障措施
1、认真部署 组织实施。为加强我区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领导,区农委于三月初成立“区农委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各执法单位要按照区农委农资打假工作方案要求,加强对农资打假工作的领导,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进一步作好动员部署,结合本部门执法、监管职能,认真制定好农资打假方案,并强化监管措施、认真组织实施。
2、宣传发动 营造氛围。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以及宣传栏、标语、横幅等宣传媒介,结合“xx”普法工作,加大农业法律法规和科普宣传力度,不断增强农民运用法律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要加大对农资生产、经营者进行有关法律法规培训,提高依法经营水平。在全区形成全社会关心和支持农资打假工作的良好氛围。
3、整合资源 提高效率。各执法单位要认真组织力量、整合执法资源,不断增加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投入,改进执法手段,完善执法机制,切实提高市场监管能力和执法效率。要进一步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加强法律法规及专业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农业执法队伍和人员素质。
4、加强协调 联合监管。农委及各执法单位在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中发挥牵头作用,积极联合工商、质检、公安执法力量,形成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局面。各执法单位在农委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领导小组积极组织、指导和协调下认真做好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加强与工商、质检、公安等部门的联系,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后果严重的犯罪分子要与司法机关紧密配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决不姑息。
5、加强沟通 信息反馈 各执法单位在组织开展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中,对发现或查获的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汇报,加强沟通与信息反馈。严格按照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方案确定的工作步骤,实行工作情况月报制度、重大事件急报制度,按时上报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的动态情况。
附:农资打假和监管工作情况统计表



调查工作方案2篇


区县住户调查统计工作方案 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为更加准确、客观、真实地反映我市区县居民收支情况和生活质量,满足市委、市政府和区县在“富民强市、两个率先”战略目标进程中的监测考核需要,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目的和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把富民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是贯彻落实“xxxx”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体现。开展住户调查取得分区县的住户调查资料,是区县党委和政府了解民情~、分析人民生活、收入分配、货币流通以及劳动应业等情况的重要信息途径,也是区县政府对“富民”和“全面小康社会”进程的考核、监测不可少的重要方面,对研究居民生活质量和消费结构,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等重大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调查范围 统计调查范围为河东市行政辖区内的所有区县,对象为各区县行政管辖区域内的所有符合调查条件城镇住户。包括:户口在本地区的常住非农业户,户口在外地、居住在本地区半年以上的非农业户。调查包括单身户,但不包括集体户中的单身者。 调查分别以住户家庭及个人作为统计单位。 三、调查内容 住户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 1、居民家庭成员基本情况; 2、居民家庭住房基本情况; 3、居民家庭就业情况; 4、居民家庭主要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 5、居民家庭现金收支情况; 6、居民家庭消费支出情况; 7、居民家庭食品消费情况; 8、居民家庭非现金(食物及服务)收入情况。 四、抽样方法及样本确定 根据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样本抽选采用二相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第一相样本(大样本)采用多阶段方法抽选:第一阶段抽取居委会或社区;第二阶段抽取调查户。抽样原理及调查方案由市城调局培训后另行印发。 根据第一相样本取得调查户家庭人口、就业人口、收入等辅助资料进行分组,从中按比例抽出二相样本(小样本),作为经常性调查户,开展日记账。 各区县调查样本量的确定,按照抽样调查方法及原则,由市城调局考虑各区县代表性等具体情况综合确定。 五、样本轮换 为了保证调查样本的代表性,缩短记账周期,减轻调查户负担,根据抽样方法制度规定,一相样本抽样调查每隔三年开展一次,为二相样本提供抽样框,二相样本(经常性记账户)每年轮换三分之一。 严格执行换户审批制度。正常换户,各区县应及时上报市城调局批准备案。非正常换户,各区县要从严控制,需经市城调局批准后方可。掌握比例是:一相样本中确定的调查户换户率不得超过15%,每年经常性调查户换户率不得超过5%。 六、工作要求 1、加强组织领导,密切部门配合。住户调查统计工作是各级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责,它服从并服务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对党政领导宏观决策意义重大。对此,各区县政府要予以高度重视,给予必需的人财物支持,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区县统计局是这项工作的牵头部门,要把这项工作摆上重要位置,抽调精兵强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各区县发展计划与经济局、民政局、总工会等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协调运作,确保全市住户调查工作顺利实施。 2、搞好宣传发动,消除群众顾虑。住户调查是一项事关居民切身利益的“富民”工程,调查内容涉及到居民家庭收支方面的诸多秘密,居民的配合程度直接影响着调查数据的质量和政府决策。因此,对抽中的经常性记账户,其所在的区县、街道、社区和派出所以及所在单位等,要协同配合做好记账户的思想政治工作,向他们宣传住户调查工作的重要意义,解释承担国家统计调查工作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统计调查中涉及的个人秘密受法律的严格保护,消除他们不必要的思想顾虑,主动配合、如实填报。 3、加强业务培训,统一规范操作。住户调查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诸多部门、家庭和个人,而且技术性强、难度大、任务繁重,加强对各区县调查人员的工作指导和业务培训至关重要。市城市社会经济调查局要按照国家城调总队、省城调队的住户调查工作规范要求,认真做好调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工作,严格按照全市统一时间步骤、统一规范标准、统一审核程序的要求,高质量地做好住户调查工作。 4、加强质量控制,严格上报制度。住户调查的质量控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城调总队下发的《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手册》和省城调队下发的《河东省城市住户工作细则》以及市城调局制定的《住户调查数据质量控制细则》执行。各区县对分户调查资料进行审核把关确认无误后,于每月28日前以磁盘方式报市城调局住户处。市城调局将定期或不定期对各区县的住户调查数据质量进行监审、检查。 5、健全数据评估制度。建立健全住户调查原始台账,做到数据有源、有据可依。各区县对住户调查原始数据资料妥善保管,严格保密。数据处理统一使用国家城调总队下发的计算机数据程序软件操作。严格执行调查数据评估制度,各区县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住

户调查数据,需经市城调局审核评估后方可对外公布使用。 6、开发调查数据,做好统计服务。各区县要加大对住户调查资料的深度开发和分析研究力度,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有关“富民”的热点问题开展分析研究,适时推出一些针对性强并具有较高决策参考价值的分析精品,及时、快捷地为各级党委、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为富民强市做好积极贡献。

乡镇流动人口清理摸底调查工作方案调查工作方案(2)

为贯彻落实县人口计生委开展流动人口调查通知要求,掌握我镇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基本情况,促进我镇流动人口工作水平的提高,决定于3月开展流动人口清理摸底工作,为此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通过对全镇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的清理摸底,掌握全镇流动人口底数和区域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完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全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规范我镇流动人口服务与管理,开展流动人口区域协作提供可靠依据。

二、调查对象和调查期限

(一)调查期限

本次调查时点为3月1日零时。即3月1日零时的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

时间安排:

调查准备:1月15日前

入户核查摸底:1月16日2月28日

入户核查登记:3月1日-3月15日

数据比对录入阶段:3月16日-3月31日

(二)调查对象

1、流出人口调查对象

(1)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外省(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2)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省其它县(区、市)的0岁以上人口。

(3)户籍在本行政区域,但离开户籍地30日以上,现居住地为本县(区、市)内其它乡(镇、街道)的已婚育龄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2、流入人口调查对象

(1)统计期未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非本省(区、市)户籍的0岁以上人口。

(2)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省(区、市)其它县(市、区)的0岁以上人口。

(3)在本行政区域内居住30日以上,户籍为本县(市、区)内其它乡镇的已婚妇女。

其中,同城区间人户分离人口除外;婚嫁人员除外;因出差、

就医、旅游、探亲、访友、服军役、在中等以上专业学校就学等人口除外。

三、调查内容和调查方式

流出人口调查主要涉及流出人口、流入人口在“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内的流向、婚育信息等基本情况和流动信息。

对春节期间返乡的流出人口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返乡前流入地详细地址和春节后流出意向目的地,待标准时点(3月1日零时)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流出人口在核查期间未返乡的,核查应采取询问亲属、知情者和查看有关资料的方式。流入人口调查采取直接询问调查对象并查看有关证照资料的方式,在核查摸底时应重点询问其返回意向,待标准时点后再确认其正式流动信息。

核查摸底和正式入户核查前,从“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将本乡镇、街道的流动人口信息从数据库中分村居导出,然后入户调查时进行信息核对,对其中的新变动信息进行登记、错漏信息进行修改和补充,对新增流动人口按照“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档所需信息进行登记。

本次信息核查采取以房屋为基础,要做到乡(镇、街道)不漏村(居)、村(居)不漏组(责任小区)、组(责任小区)不漏户(房)、户(房)不漏人、人不漏项。

对挂户在人才交流中心或学校人员、有户无房人员、空挂户人员等特殊情况的流出人口,也应纳入清理核查。

四、调查数据处理

(一)调查数据录入

由镇计生办负责录入、变更“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流出人口和流入人口信息。

(二)调查数据比对

对“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与“安徽省全员人口信息系统”进行比对,流出人口信息不一致的依据正确的一方进行相应调整,流入地与流出地信息不一致的,双方相互沟通后依据正确的一方进行相应调整。

(三)对挂户在人才交流中心或学校人员、有户元房人员、空挂户人员、口袋户人员等特殊情况的流出人口,要在“安徽省全员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系统”中其户籍所在村、居建档,并在备注中说明具体情况。

五、组织实施

成立流动人口专项清理领导组,组长:王礼青,副组长:李灯冰,成员:计生办所全体人员。领导组办公室负责流动人口专项清理行动的联络协调、信息沟通等日常工作,并协助领导组进行流动人口专项清理行动的督促和检查,各村、居委会要明确专人负责,确保专项清查工作的顺利开展,镇计划生育领导组将对本次清理摸底调查质量进行抽查,并将此次清理工作纳入人口计划生育目标责任考核。

注意了,好的策划书不一定按某种格式,或许一篇好文案本身就是一部好的策划书。以上《手足口病工作方案2篇》一文能帮助您解决策划书的撰写需求,如果还想阅读关于“”相关内容,请访问“”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