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分类计数2篇》

老师职责的一部分是要弄自己的教案课件,因此教案课件可能就需要每天都去写。同时要清楚知道一份优秀教案课件,也能快速梳理各个知识点。你认为好的教案课件应该是怎么样的?小编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分类计数2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一)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按物体特征进行多次分类,并用数字记录。
2、使幼儿学会用语言讲述操作过程以及结果。
【活动准备】
1、帽子图、标记卡、数字卡若干,黑色水笔;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标记分类计数。
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帽子)
师:一共有几顶帽子?可以用几来表示?
师:用什么标记来表示这里记的是帽子?启发幼儿说出帽子标记。
师:这7顶帽子是一样的吗?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讲述,教师和幼儿讨论用什么标记来表示。例如:帽子上没有花的可以在花标记上划一条斜线表示没有花。
(2)分类计数。
这些帽子有这么多的地方不一样,哪每样有几个呢?( )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引导幼儿把数字贴在标记的左面。
(3)小结。
盖住图一,现在我们不看这幅图能不能知道图上有几顶什么样的帽子?每样有几顶?
你怎么知道的?(看标记的)
引导幼儿一起看标记来说一说。
二、小组活动。
1、看图按标记印数字。
2、盖点子游戏。
3、依照样子涂色。
4、给数目最多的点子打勾。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中班数学:分类计数(二)
【活动目标】
1、学习按图形的两个特征标记分类并正确记录其数量。(重点)
2、培养幼儿用语言讲述操作结果的习惯。(难点)
【活动准备】
1、图形拼图一幅,标记卡、数字卡若干,各种图形若干。
2、数字印章,印泥、操作用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集体教学活动。
1、学习用两个特征标记记录图形。
(1)出示图形一。
师:图上有什么?(房子、小桥、蝴蝶)
师:用什么图形拼搭成的?(长方形、三角形)
师:每个三角形都一样吗?什么地方不一样?
(2)出示图二(颜色标记、形状标记、大小标记)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大三角形?小三角形?
师:用哪些标记来表示红三角形?黄三角形?
幼儿先相互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
(3)按照标记记录。
师:这儿这么多的图形,每种图形各有几个呢?请幼儿报数字老师记录。
(4)小结。
请幼儿一起说说这幅图里面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二、幼儿操作活动。
1、分类游戏。
(幼儿分别取自己的图形卡片)看一看,说一说,( )你的图形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
看教师出示标记图,图形特征与标记相符的幼儿,举起卡片站起来。送图形回家,要求图形必须符合门牌号。
2、记数活动看图按标记记录。
学习记录后,说说这幅图里有几个什么样的图形。
三、活动评价。
请个别幼儿上来说说你们是怎么做的,讨论做的是否正确。

fwR816.cOM品读分享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排序》


活动目标:
1、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进行正逆排序(数量7以内)
2、能够独立的取放,整理操作材料

活动准备:
1、高矮不等的花朵6个
2、人手7个高矮不等的大树图片、空白纸一张(用于贴图片)、胶水、抹布

活动过程:
1、游戏活动
⑴引导幼儿观察人物队形①游戏师:今天我们来做个游戏,我请坐的神气的小朋友上来做。(请5个高矮不等的幼儿上台)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呀?(高矮不同)②排队师:你们自己来排排队,看怎么样才能让队伍站的更整齐。
下面的小朋友,谁来帮帮他们啊?
你是怎么来帮他们排队的?你是怎么排的或你是按什么规律排的?(从高到矮或从矮到高)
⑵各组活动师: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比赛,看哪个小组排的好,排的快,还要说出你们是按什么规律来排的!
起立,把小椅子塞进去,像早上出去做操一样排队,123组站在桌子后面,456组站在桌子前面,面对面站好。
我数123,你们就开始排队,你们对面对都要看好的,看谁排的又快又好。

2、介绍材料、幼儿操作活动
⑴请幼儿观察自己盘子里面的卡片师:那我们小朋友也来看看自己桌子上的卡片上有什么啊?
有几个?那他们一样吗?哪里不一样?(高矮不同)
⑵学习按物体量的差异排序
①请幼儿按顺序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排队师:现在老师要请小朋友们给自己的大树朋友来排队,每人拿一张白纸,把自己的大树朋友排在白纸上,给他们来排排队。
②师:我请小朋友来说说看自己是怎样来给大树朋友来排队的?
(教师请1~2名幼儿展示、介绍自己的操作结果,说说自己是按什么顺序给大树排队的。)
③引导幼儿进行逆向排序师:有没有不同的排法,用不一样的方法来给大树来排序?
(展示用不同方法排序的幼儿作品)师:我们来看看他是怎样排的?这样排对不对?(从高到矮和从矮到高这两种方法都棒)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种子排队》


幼儿园中班数学教案:种子排队

数学活动:种子排队

活动背景:幼儿园数学教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和生活,利用幼儿平常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活动,是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这一矛盾的最好方法。
操作法是幼儿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我们投放幼儿自己收集、非常熟悉的大小不一的种子材料,创设问题情景,让幼儿带着问题去操作、思考、探索。通过种子排队、球排队、游戏走钢丝,三个层层递进的环节,感知物体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一种互逆关系。本次活动,发展了幼儿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了幼儿的学习习惯。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将收集的种子进行分类、排列,并做记录。
2、积极探索,分析讨论,感知物体的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二、活动准备:
1、幼儿人手一份种子(蚕豆、黄豆、赤豆各十颗)
2、纸板人手一张
3、乒乓球、海洋球各一个。

三、活动过程:
1、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看看桌子上有什么?(蚕豆、黄豆、赤豆)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什么?(种子)
2、第一次探索活动:感知数量相同,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不一样。
(1)讲解操作要领.
现在请你们做件事,给这些种子分分家(出示图一)
请你们猜猜第一条线上排什么?为什么?(红豆,因为有红豆标记)
第二、第三条线呢?(黄豆、蚕豆)
排的时候要从红线开始,一个靠着一个,让它们站在线上。三排全排完了,不要收,数一数,把数字记到后面的格子中。
(2)幼儿操作,用种子在纸板上排队。
(3)请幼儿讲述排列结果。
红豆有几颗?(十颗)黄豆有几颗?(十颗)蚕豆呢?(十颗)它们都是十颗啊?那它们排的队伍一样长吗?(不一样)
(4)讨论:为什么都是十颗,队伍不一样长呢?(因为红豆小,所以排得最短。因为蚕豆大,所以排得最长。因为黄豆不大也不小,所以排的队伍不长也不短)。
(5)小结:相同数量的种子,颗粒越小,排列越短,颗粒越大,排列越长。
3、第二次探索活动:感知大小不一的种子,排列长短相同时,数量不同。
(1)请幼儿把纸板翻过来,观察另一面。
看看纸板上有什么?(种子标记、线)这三条线怎么样?(一样长)
(2)设疑、引导幼儿思考
如果在这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队,想想它们用的数量会不会一样多?(A:一样,B、不一样)
(3)交待探索要求,幼儿操作。
请你们用不同的种子分别在三条一样长的线上排列,看看它们用的数量到底会不会一样多呢?
(4)讲述操作结果。
(不一样多,红豆用得最多,蚕豆最少)
(5)讨论为什么排一样长的队伍时,红豆用得最多,蚕豆用得最少呢?
(6)小结:队伍一样长时,小种子用得多,大种子用得少。
4、结合生活实际进一步感知大小、数量与排列长短的关系。
(1)出示海洋球、乒乓球,提问:
如果用相同数量的海洋球和乒乓球排队,谁的队伍长,谁的队伍短,为什么?(乒乓球小,排的队伍短;海洋球大,排的队伍长)。
让它们排一样长的队伍,海洋球和乒乓球谁用得多?为什么?(队伍一样长时,大的海洋球用得少;小的乒乓球用得多)。
(2)游戏:走钢丝。
请小朋友找你的爸爸、妈妈一起来做走钢丝的游戏。自己找一段距离,从起点线处脚跟对脚尖走到终点线,数数你用了几步?你的爸爸妈妈用了几步?
想一想,为什么爸爸妈妈用的步子少,你们用的多呢?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比较粗细》


中班数学活动:比较粗细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比较物体的粗细,并能正确表述比较结果。
2.能从细到粗给物体排序,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二、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粗细不同的旺仔牛仔罐、吸管、积木、香肠、记号笔、蜡烛等数量若干;课件ppt;幼儿操作材料。

三、活动过程:
1.探索发现粗细。
(1)玩一玩,发现粗细。
师:今天,林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些东西,看看都有些什么?等会儿请你们去看一看、摸一摸,并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它们有什么不一样?
幼儿自由选择材料探索,教师巡回指导。
(2)讨论,引导幼儿交流分享。
师:现在,谁愿意来告诉我,你在玩的过程中发现了它们有什么不一样?你是怎么发现的?
(3)小结。
师小结:哦,你们都发现了,这些东西有的粗,有的细。要知道是粗还是细除了可以用眼睛看,还可以动手插一插、叠一叠、比一比。你们都很棒!那到底什么东西粗什么东西细呢?我们一起来比比看。
2.比较判断粗细。
(1)比较物体粗细,知道粗细是相对的。
①教师先出示不同粗细的红色和绿色积木进行比较。
师:我们先来看看这块红色的积木,你认为它是粗的还是细的呢?我们请绿色的积木来帮帮忙,和它比一比。
②继续出示蓝色的积木和绿色的积木进行比较,知道粗细的相对性。
师:咦,为什么刚才和绿色的积木比,是红色的积木粗,现在和蓝色的积木比,红色的积木就变细了呢?谁知道为什么?可以和你旁边的小朋友讨论讨论。
(2)比较三个物体的粗细,找出最粗和最细。
师:现在,我们把这三块积木放在一起比一比,你认为哪块最粗,哪块最细呢?
(3)小结。
小结:通过比较我们知道了比较粗细的三个秘密。第一,最少要有两样东西才能比较粗和细,单独一样东西是无法比较的;第二,和不同粗细的物体比,结果是不一样,粗和细是相对的;第三,三种以上的物体比较粗细,能比出最粗的和最细的。
3.粗细差异排序。
教师出示ppt课件。
(1)引导幼儿认识从细到粗排序标记图。
师:小朋友们,小眼睛看到这里来,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张图片,请你想一想它代表什么意思?
(2)幼儿自由选择物体按从细到粗的顺序排队。
幼儿自由操作,教师指导。
师:请你们每个人拿四种材料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给他们排排队,也可以两个人一起合作哦。现在请你们轻轻地走到材料边上去排一排。
个别提问。
师:你能说一说,你是怎么排的吗?你先怎么做?
(3)师幼共同小结从细到粗排队的方法。
教师边说边操作ppt课件。
小结:第一种方法是先找出4个圆柱体当中最细的放在最左边,然后找出最粗的放在最右边,再把剩下的两个进行比较,按顺序排好队。第二种方法是先找出最细的排第一;再找出最细的排第二;依次只用这种方法。
4.分组操作活动。
师:我为你们准备了四种材料,一起来看看。
(1)教师介绍操作材料。
材料1:找出每组图中细的物品,并在底下的方格里打
材料2:找出每组图中最粗和最细的物体,分别在它们下面的圆圈里涂上红色和绿色。
材料3:提供三种粗细不同的吸管,从细到粗排排队。
材料4:提供橡皮泥让幼儿搓出三条不同粗细的面条并能从细到粗排序。
(2)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师:现在请你们搬起小椅子,轻轻地坐到你喜欢的材料边上,去比一比,排一排。
教师巡视指导,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重点指导幼儿进行粗细排序。
5.幼儿自由结束活动。
师:比较完粗细的小朋友可以去喝喝水,上上厕所。小朋友们再见!

大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详案《层级分类》


【设计思路】

大班幼儿的分类能力虽然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对研究事物的各种特征及掌握事物的一些本质特征的能力仍然较弱。需要通过多次的分类活动来帮助提高他们概括、比较、分析的能力。层级分类是在上节课多角度分类的基础上进行的。为此,我选择贴近幼儿生活和感兴趣的材料,以集体讨论、个人探索的形式,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分析事物的特性,寻找多种分类方法,从而发展幼儿的观察力及概括、比较的能力。

【活动目标】

1.能按物体的特征进行层级分类,理解类与子类的包含关系。

2.按意愿确定合理分类的标准,运用简单的图画、标志、数字符号对物品进行分类统计。

3.能主动学习,大胆的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知识经验准备:

幼儿已学习多角度分类,(教案出自:)学过简单的记录方式。

2.物质准备:

阅览室图片ppT、雨伞图片、分类板、记录纸、水彩笔、KT板、图钉、帽子、花环等。

材料配套:幼儿活动操作材料《科学层级分类》

【活动过程】

一、观看课件,引入课题

1.谈话:小朋友你们去过图书馆吗?图书馆是怎样的?

2.播放幼儿阅览室的ppT

师提问:今天老师经过我们的阅览室拍了一张照片一起来看一看?你们觉得图书摆放得整齐吗?

3.幼儿讨论:请小朋友看一看、想一想图书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怎样整理图书会整齐有序,而且方便取放和查找呢?

4.教育孩子图书分类摆放在书柜上即整齐、有序又方便取放和查找。

5.以小兔开百货商店导入活动

师:小兔在森林里开了一家百货商店,店里的东西又多又乱,要请小朋友们帮助它,将商品分一分,你们愿意吗?

二、集体讨论分类标准,进行初步分类活动。

1.出示雨伞图片,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

①师:小兔的商店里有许多雨伞,你们看一看、想一想,雨伞有哪些不一样的地方?可以按什么方法把雨伞分到这两个柜子里呢?

②幼儿讨论:雨伞分到两个柜子里,数一数分出的雨伞有多少?用标志和数字应该怎样记录和表述?(用什么图画、标志让别人一眼就明白分的方法以及每种物品的数量)如:分雨伞是按撑开的和合着的雨伞分,撑开的雨伞有4把,合着的雨伞有4把。

2.引导幼儿在原来分类物品的基础上,观察按物品的另一特征分类进行二级分类

①你们看一看分好的雨伞中有没有什么不同的地方,能不能继续分一分

②幼儿讨论交流分类方法以及记录方法并大胆表述。(教案出自:)如:又在撑开的雨伞里分出线条和点的雨伞,分别有2把,在合着的雨伞里分出手柄是弯的和直的雨伞,分别是2把。

三、幼儿第一次分组操作练习,探索雨伞的分类标准。

1.幼儿操作探索雨伞的不同分类方法

2.出示步骤图交代要求

3.师巡回观察指导

4.师反向验证

四、幼儿第二次分组操作练习,进一步探索物品的分类标准

1.师:小朋友帮助小兔分好了雨伞,小兔很高兴。小兔的商店里还有许多商品,要请小朋友们继续帮忙整理。请小朋友们帮助它,想一想按什么标准摆放衣服、围巾、手套、杯子、碗等物品,想好了就试着分分看。

2.幼儿自选操作材料中的一种物品的卡片(如衣服、手套等)按物品的特征分类,并在记录纸上用图案、标志、数字符合记录。

4.展示幼儿操作记录结果,交流、分享、讨论

五、进一步迁移经验:游戏《大风吹》

1.小兔的商店在小朋友的帮助下整理得整齐有序,可以开业了。小兔给小朋友带来了许多礼物,邀请小朋友一块儿做游戏。

2.游戏开始了:

①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男生、女生快分开;

②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戴帽子的男生手拉手,戴花环的男生快蹲下;吹戴头饰的女生手拉手,戴花环的女生快蹲下。

③师:大风吹,幼:吹什么?吹黄色帽子和红色帽子的男生快分开,(教案出自:)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男生快分开;吹戴红色头饰和黄色头饰的女生快分开,吹戴红色花环和蓝色花环的女生快分开。

六、小结、延伸

幼儿讨论交流日常生活中的物品整理问题,都可以用层级分类的知识来解决,这一方法可以带给我们许多便捷和好处,让幼儿养成做事有序的好习惯。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蜜蜂飞舞》


活动目标: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
2、感知数字8的数量守恒。
3、运用已学过的群数法进行快速计数。

活动准备:
1、画有7只小鸟的图卡一张。
2、画有8只大象和8只老鼠的图卡一张。
3、画有8只小兔排成一横排的图卡和8只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各一张。
4、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1、比较目测法和点数法在计数速度和准确性方面的差异,复习群数法。
教师出示画有7只小鸟在天空飞翔的图卡,5秒钟后将图卡翻转过来,呈现图卡的空白背面,请幼儿说一说,这张图卡上有几只小鸟。
教师将图卡翻转回来,请幼儿一一点数,最后确定小鸟的正确数量。
教师介绍两种方法的名称:第一种,老师用很快的速度呈现图卡,你们估计小鸟数量的方法叫目测法;第二种,请你们一个一个来数的方法叫点数法。
幼儿想一想,比较一下两种方法各有什么优点和缺点。
教师小结:目测法的速度很快,但是不准确;点数法比较准确,但是比目测法的速度要慢一点。
想一想,有没有熟的比较快又比较准确地方法。
教师和幼儿一起运用群数家接数的方法点数小鸟的数量。

2、排除物体大小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出示簇拥在一起的8个吹起来的气球和8个干瘪的气球,请幼儿分别点数两堆气球的数量,比较两堆气球的多少。
小结:吹起来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多,没有吹的一堆气球感觉比较少。实际上两堆气球一样多,都是8个。

3、排除物体排列位置的干扰,感知8的数量守恒。
教师出示画有8只白兔排成一排得图卡和画有8只小灰兔围成一个圆形的图卡。请幼儿目测两种兔子的数量,猜猜谁多谁少,还是一样多。
教师小结。

4、打开幼儿用书,完成上面的练习。
幼儿先运用目测的方法,猜猜哪朵花上的蜜蜂多,哪朵花上的蜜蜂少。
在蜜蜂数量一样多的几个花朵下面的方框里打勾。

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粉红塔》


【活动目标】
1、充分通过视觉和触觉,分辨正方体的大小,感知其特点。
2、通过手指抓、捏、摸等动作,培养手眼协调及肌肉运动的控制力。
3、增强专注力,建立秩序感。

【活动准备】
1、粉红塔、粉红塔形式卡片若干。
2、字卡:大、小。
3、音乐准备:班得瑞钢琴曲。
4、照片:粉红塔的创意建构。

【活动过程】
(一)走蒙氏线。
1、念儿歌走蒙氏线。听音乐走线,边走边念儿歌积木长积木宽,我用积木盖楼房,一块一块叠上去,看看楼房有多高?
2、线上游戏积木叠叠高。
(二)第一次感官操作:垂直积塔。
1、师幼一起工作:今天我们要进行粉红塔的工作,先来继续上次进行的工作垂直积塔,请你和我一起做。(取放材料遵循小取大放原则)
2、叠高后欣赏:美吗?象什么?可以站起来看一看。(欣赏整体的感觉)
3、错误控制:爬楼梯游戏。
4、游戏:哪个不见了?(从积高的粉红塔中取掉一块,让幼儿猜猜谁不见了?)
(三)第二次感官操作:感受大小、三阶段命名。
1、认识字卡大、小。
2、比较大小,进行三阶段命名:
师取出三块,有什么不一样?给它送上名字:一起来说说它们的名字,每个名字说三遍,如这是最大的、最大的、最大的。
3、请幼儿用双手分别取最大的、最小的和比较大的。
4、闭上眼睛,老师放在你手里的是最大的、最小的、还是较大的?
5、游戏:看谁指得快。
师:现在我们要来玩个游戏,看谁指得快?如:最大的在哪里?
(四)第三次感官操作:序列造型。
1、欣赏认识各种不同的形式卡。
2、幼儿排序、配对工作:自愿选择不同难度的粉红塔形式卡片,然后找出和卡片大小对应的方块进行对比排序。
延伸活动:
欣赏照片:粉红塔的创意建构等工作。问:你能像她一样把塔垒起来吗?下次我们再一起来尝试。

感谢您拜读范文资讯网教案频道的“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分类计数2篇》”一文,希望“中班上学期数学教案《分类计数2篇》”能解决您的教案需求,同时,Fwr816.com还为您精选准备的中班数学教案《分类》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