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鉴行知思想 培养新型教师

做好准备就不怕出现任何意外情况,为了上台后保证自己的演讲质量,是时候为演讲时需要讲述的内容做一个精心的准备了,好的演讲稿要使人听得懂,记得住。如何去拟定一份好的演讲稿呢?小编收集并整理了“借鉴行知思想 培养新型教师”,请马上收藏本页,以方便再次阅读!

陶行知先生关于教师修养的理论,在以素质教育为主旋律的今天看来,仍如空谷足音,堪称远见卓识。教师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必须具备以下素质:

一、具有敬业爱生的师德

教师所从事的工作是维护人类生存和推动社会进步的神圣事业,被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道出了无私奉献是教师的天职。教师以满腔的热情投入教育事业,才会乐于施教,精于施教。陶行知说:“你若把你的生命放在学生的生命里,把您和您学生的生命放在大众的生命里,这才算尽了教师的天职”,有了这样一种信念,教师就会树立起为学生服务,为家长服务,为国家服务的思想,用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开发学生的潜能,用自己的思想品格去影响学生做人,尽可能发挥特有的示范性,以“坚定的政治、过硬的思想、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格”,精教书、勤育人,无私地敬业奉献于教育这片广阔的田园。

面对受教育的个体,教师以爱心去打开学生的心灵之门,没有爱,教育是苍白无力的,只有爱才是教育学生最直接的方法和手段。唯有亲其师,才能信其言,教师要热爱学生,把自己的心灵献给学生,和学生的精神生活协调一致,才能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具有因材施教的才能

由于环境、教育、学生本身的实践以及先天遗传的因素,每个学生之间具有个别差异,因此,教育必须充分考虑这种差异,“根据他们的兴趣、特长而予以适宜的肥料、水分、太阳光并须除虫害,这样他们才能欣欣向荣,否则不能兔于枯萎。陶行知还风趣地指出:“松树和牡丹所需的肥料不同,你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反之你用牡丹的肥料培养松树,松树受不了就会烧死。”因材施教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能力,能观察到学生最细微的动作,能探知到学生最殷切的需要。只有这样,教师才能明了学生的发展状况及差异,探明学生的内在需要及最近发展区,才能从每个学生不同特点和原有基础出发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精心指导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可能得到发展;才能针对不同学生的智力、体力、兴趣、爱好、特长,因势利导,把学生培养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级各类人才。

三、具有躬行实践的精神

素质教育要求培养学生具有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总起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的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明确了

教师的职责不只在于拿现成的知识,解决问题的办法,传授给学生,不只在于让学生记住现成的结论,要注意引导学生自己去探索实践,在实践中掌握知识,同时把握科学知识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及精神实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这样,才能有利于开发不同特点的教育对象的各自内在潜能,满足他们的多种需要,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创造性,形成合理的智能结构,进而内化成科学的观念,健全的人格。

四、具有教学相长的教风

陶行知说,“我们要跟小孩子学习,不愿向小孩学习的人,不配做小孩的先生。现代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科学、新理论、新技术不断涌现,对承担传播人类文明使命的教师知识更新的要求越来越强,做教师的不是象以前那样贩卖些知识就可以兜售的,面对见多识广、求知欲旺盛的学生,一个除了教科书之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教师,是很难赢得学生的信赖和尊敬的。

另一方面,我们又处在信息时代,大众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使得教师的知识地位动摇了,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可以越来越多获取教师未予传授,甚至是未接触的知识,教师在有些知识方面,往往不是先学于学生,而是同学于学生,乃至于后学于学生。因此,不断学习,一面教,一面学。一面教学生学,一面向学生学,教学相长,才能不断补充新知识,拓宽知识面,克服专业知识过窄和老化,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
五、具有开拓创造的能力

素质教育的一个最基本要求,就是培养开拓型、创造型人才。教师只有具备这方面的能力,才能培育这方面的人才,陶行知说:“依我看来,今日的教育家,定在下列两种要素中得了一种,方才可以算为第一流的人物。”这两种要素即是敢于探求与发明的新理的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开辟精神。教育者也要创自己崇拜的创造理论和创造技术。他指出: “手脑在一块儿子,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完成。”他还说:“先生之快乐,是创造出自己崇拜的学生。说得正确些,先生创造学生,学生也创造先生,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提出要给学生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时间六大解放,发扬他们的创造精神。陶行知这一独特的创造理论开创了我国近代创造教育之先河。

培养开拓创新型的学生,教师首先必须要有为振兴民族、振兴国家、为真理而奋斗的大无畏的探索和开拓精神,不迷信,不墨守陈规,勇于坚持真理,善于修正错误。其次,要不断研究教育教学的思想和方法,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及当前社会发展需求,由“经验型”向“科研型”转变。最为重要的是,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为学生提供一种创造的环境,及时捕捉闪烁在学生头脑中的创造火花,并将其引导到正确的轨道上,燃成熊熊的创造之火。教师只有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才能培育出适应未来社会需要的具有应变能力,改革创新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社会适应等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f132.cOm更多演讲稿扩展阅读

幼儿教师演讲稿:学习陶行知有感


在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我园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陶行知的先进教育思想。通过学习,我认识到:陶行知的创造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思想体系的主旨。实施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孩子积极向上的精神,是为创新能力的形成奠定心理基础;实施生活教育,引到孩子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尊重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学习操练;实行“六大解放”,焕发孩子的活力,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作要求。

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是“爱满天下”,教育的主张是“动手动脑,手脑并用”,也就是让学生亲身去实践。陶先生的这些主张,对我们幼儿园教师的教学活动有很大的指导作用。让孩子“动”起来,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老师要先“动”起来,老师只有深入学习,研究教材,“知之深,取之精”,然后根据本班孩子的特点,设计出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调动起孩子的学习积极性,才能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教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陶行知说:“小孩子的体力与心理都需要适当的营养。有了适当的营养,才能发生高度的创造力。”人在儿童少年阶段,其心理的基本需要中,情感的需要是第一位的。师爱(以及家长的爱)犹如心理发展的精神乳汁,哺育儿童的心灵发展。师爱能营造出和谐、温馨、亲切的师生关系。在这种师生关系中,学生不仅乐学,而且个性会得到充分发展,形成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这是创造能力形成的心理基础。

陶行知先生曾对我国当时的旧教育进行过全面、猛烈的批评,他晚年提出的“六大解放”(解放眼睛、解放双手、解放头脑、解放嘴、解放空间、解放时间)可以说是他找准了旧教育操作中的问题,从而提出教育革新的操作措施。

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的思想,对我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学生观有着较深的触动。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老师就应该:解放学生的眼睛——使他们从书本和试卷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去看社会、看自然、看生活;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闲置的双手动起来,去做事情,做到“学做合一”;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从“只听不思”中解放出来,开动脑筋,积极思维,学会思维;解放学生的嘴——给他们说的自由,特别是问的自由;解放学生的空间——除了课堂学习,还引导他们走向课外,接触社会,接触自然,给他们广阔的天地;解放学生的时间——不用各种学习把他们的业余时间填满,给他们活动的自由,把时间还给他们。

创新教育是教育观念,又是具体的教学思想,它只有化作具体的教育教学的操作方法才能够实现。但教育教学无定法,因此它又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为此,今后我们更要认真学习陶行知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以陶行知先生为楷模,学习他高尚的人格品质,求真求实求创造的教育理念,为培养学生成为“真人”,并具有创新精神与创造能力的一代新人而努力工作。

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既面临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也面临着拉大与发达国家差距的严峻挑战。因此,李岚清副总理曾指出:“知识和人才是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竞赛的资本。我们必须拥有足够数量、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以适应时代的需要。”而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每一个学校,既要爱护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又要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保护学生的探索精神、创新思维……。一言以蔽之,中国呼唤创新教育。
然而,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思维不是与生俱来的,创新学习的能力也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培养、训练的结果。学生的创新学习必须依靠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这种教师除了具备一般优秀教师的基本特征外,还必须具备健全的“创新”人格和较强的教育创新能力。正如教育部长陈至立所说的那样:“只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意思非常明白:创新教育呼唤创新型教师。
教师要创新,必须努力实现自身的解放,去促进自身创新素质的提高。要“解放眼睛”看形势。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化,教师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越来越与自己的前途和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作为新世纪的教师不能老是沉浸在“春蚕”、“红烛”的赞誉声中,而要积极投身到创新教育的时代潮流中去;要“解放头脑”敢为人先。在教育教学中勤于动脑,才能有新思路;更要“解放双手”去开辟。教育创新之路靠自己用双手去开拓。教育新理念、新创意、新事物靠教师自己用双手去创造;还要“解放嘴巴”多质疑。谈天说地话创新,促进问题意识的发展,才能在求是中求真,在求真中创新;当然也要“解放空间”、 “解放时间”。教师深入钻研业务是应该的,但不能固步自封。要超越固有经验乃至习惯的束缚,必须加强学习及时充电,从繁忙的业务圈子里跳出来,读书看报上网,迈出课堂,走入社会,吸取先进的创新理论和创新经验,丰富自己。想想点子,练练技能,鉴赏鉴赏艺术。
教师要实现自身的解放成为创新型教师,应作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首先,要转变教育观念。任何一种教育都要受一定的教育观念的制约。教师的教育观念不转变,不仅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还有可能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扼杀在萌芽状态。
教师面对的是一群生动活泼、感情丰富、思想活跃、身心不断发展的青少年学生。知识的学习只不过是青少年成长因素的一部分,而不是它的全部。如果作为一名教师不研究对象本身成长的全部需要,只是把他们看作一种知识的容器,显然是远远没有看到教育的本质。简单地说教育就是成长。创新教育就是让青少年健康成长。所谓健康成长就是在人性固有的基础上,使各方面都得到有机的和谐的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的而不是畸形的、一个充满活力的和富有个性的而不是死抱教条和思想僵化的新人。这样势必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好师与生的关系,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体观。学生的主体性越突出,自己动脑、动口、动手主动参与、独立探索的机会越多,创造性情感越强,其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越有可能得以培养。从而使其特长得以发扬、个性得以张扬、成为学习的主人。当然,决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性,只有将主体性活动与主导性活动有机结合,才能使学生的创新性成为学习过程中最鲜明的特色。
其次,树立了创新教育观念还应有创新精神,并体现在他的教育教学中。他会努力营造“民主平等、安全自由、和谐愉快”的课堂气氛,坚持正面的激励、宽容和理解学生,允许学生在探索中出现错误,不求全责备。因为他知道,干扰与错误不再只是具有消极意义的因素,而可能成为引发学生内部认知重组的积极诱因,是通往创新的必由之路。他将发挥他的创新思维科学地处理教材、艺术地切入突破口、捕捉契机、灵活地变换角度,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他们的创新学习动机。把继承性学习提升为创新学习。
再次,具有了创新精神更能注重培养学生的求异创新思维。
他会遵从创新教育的置疑性原则,让学生思维处于一定的疑惑状态,提出诱发创新思维的问题。诸如:“这道题还有别的解法吗?”、“通过上面的例子,我相信,大家能发现一条很有意思的规律。”他会紧紧抓住这些创新点,精心设计、巧妙诱导,让学生独立地、创造性地提出自己的解题思路、方法及依据,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他一定也能领会置疑性原则的精髓,抓住创新教育的关键。不仅自己设置诱发性问题,而且更能诱导学生发现问题。亚里士多德曾说过“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因为“疑问”能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在这个过程中才可能实现创新。
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师,会鼓励他的学生冲破思维定势的束缚,发挥逆向思维、延伸思维、发散思维,不惟书、不惟师、不惟,克服从众心理,勇于标新立异、大胆质疑、独树一帜、追求创新。语文老师布置学生制作小桔灯,检查时发现竟有几个同学做的是萝卜灯、苹果灯。动手之前,学生肯定曾自问,萝卜能不能做?苹果行不行?创造性的想、创造性地做了出来,这便是创新学习,创新地学创新地教。
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还会淡化学科本位意识、淡化学科间的人为差异,注重学科交叉、渗透。既会注意学科内部各教学内容间的纵向联系,还会注意不同学科之间的横向沟通。由语文课上“双重否定就是肯定”联想到数学上的“负负得正”;地理课上,讲到“地球南北有极点而东西方向环绕”的时候,联想到成语“南辕北辙”而不能“东辕西辙”等等。引导学生对不同学科的知识进行综合、重组,使各种知识、技能相互迁移、渗透,互成体系,最终形成“能力链”、“知识树”的整体网络。
如果我们每位教师都具备以上素质,何愁培养不出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创新精神以及创新个性的人才?
相信我们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就是:
创新教育呼唤具有创新观念、创新精神的高素质的教师!

行教师之责,授爱国之道


回想自己成长的岁月,多少年来,我不懂什么是爱国。

记得很小的时候,家里没有广播电视,不知道什么是祖国,眼里只有撒欢的那片山坡,捉鱼的那条清亮的小河。

上学了,一个高年级漂亮的姐姐给我带上红领巾,老师说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那红旗是用千万烈士的鲜血染成的,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标志。慢慢的,从课本中我知道了祖国在地图上的形状象公鸡,知道了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每次做眼保健操,响亮的音乐都会伴着一句为革命保护视力,每次做广播体操都会有一句毛主席教导我们于是每次写作文,同学们的理想都是当科学家,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画家,用自己的画笔描绘祖国美丽的山河。

读中学时,我们将全部的精力都用在学习上,改革开放中的祖国只是历史、政治学科的一道道复习题。

光荣的考上了师范,快乐的学着美术。画了几年的画,知道做画家不象儿时写作文那么容易,懂得了每天的素描、色彩是我将来的铁饭碗,再没有描绘祖国山河的激情。偶尔到野外风景写生,当江山美景成为我画面的斑斓的色彩时,享受的不是山水之美,而是放假一样惬意的心情。

还记得读师范时,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我都专心致志的蹭着自己脚下的那片草地,因为国旗下讲话的内容都是什么中国象太阳喷薄而出,东亚病夫变成体育强国等等,而我丝毫也感觉不到那种民族自豪感,仿佛游离于祖国之外,这些空洞的激情豪迈与我无关。

终于走上了工作岗位,年少疏狂、急功近利使曾经的我走了好大一段弯路。XX年非典战场的硝烟弥漫了全国的每一个角落,我深深的被那些白衣天使震撼,他们为了病人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有的推迟了婚期,有的舍下了年幼的孩子,是什么信念在支撑他们?当很多人遗忘的时候,我永远的记住了钟南山,人民给这位劳苦功高的院士戴上绚烂的光环时,他平静的说:我认为最大的政治就是做好我的本职工作。简单的语言道出了朴素的真理,是啊,那么多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就是在国家和人民最需要的时候不计代价的做好本职工作。

在XX年度感动中国节目中,我又认识了这样一个人,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却创造了一段世界邮政史上传奇。他是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投递员王顺友,20年,每年至少330天,在苍凉孤寂的深山峡谷里踯躅独行;20年,步行26万公里,足可重走长征路21回,环绕地球6圈半;20年,没延误一个班期,没丢失一封邮件,投递准确率100%。平凡的工作呈现出一种不平凡的伟大。

我只是一名普通的美术教师,或许我不能象明星一样给千家万户带去欢乐,没有能力象富商一掷千斤捐助弱势群体,不能如高官忧国忧民,更不会有机会如刘胡兰,董存瑞做民族英雄。我能做到的不多,我能做到的只是认真的做好我的本职工作,早来晚走,兢兢业业,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每天,面对讲台下那几十双澄澈的眼睛我无愧,面对清贫平凡辛苦我无怨,面对名来利往的诱惑我无悔,我可以让孩子感受爱,感受美,这爱和美滋养着孩子的心灵,孩子的成长是我最宝贵的收获。

我们常教育孩子,今日我以小为荣,明天小以我为荣。小这个优秀的集体是由众多的优秀教师和优秀学生组成的,正因为每个人都在追求卓越,所以我们这所学校才享有如此盛誉与殊荣。国家也是如此,公民是组成国家的细胞,个人的素质决定国家的发展,只有每个公民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本职工作,在平凡中做最优秀的自己,那么我们的国家必将是一个有竞争力的强国。

以上精彩《借鉴行知思想 培养新型教师》内容由我们的范文资讯网演讲稿频道小编整理而成 ,如果以上内容对您还没法解决写作需求,可以继续浏览我们为您准备的“幼儿园教师培养对象思想汇报”专题!

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