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可能会用到一些范文,范文包含各种各样的文章,范文的撰写要注意哪些方面呢?你也许需要"读《游褒禅山记》有感800字"这样的内容,更多相关内容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篇1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篇2

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大家对此深信不疑,因为身边有很多例子都是如此,但这个规律真的就一成不变?近墨者就真的只能变黑吗?我认为,近墨者有时会更赤。

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想必大家都读过,有同学认为从王安石游历山洞不得,可以看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个道理,其实如果抓住进洞、出

查看更多>>>

范文一

实习期已过半,事间的融洽相处让枯燥的生活增添了许多生气与色彩。

本周,我跟随同事乐乐去人民银行开户。先是各营业网点提交上要开户的客户的资料,然后我们根据基本户、临时户、专用户、验资户等的要求检验并录入相关信息,等我们把一切都妥当,就带起手续与资料去人民银行开户。人民银行是银行中银行,有许多同城交换的交换员也会来此完成工作。

其实在大学金融课里已经学过银行结算帐户这块知识,但并不代表现实操作就立马能熟练正确操作,

比如临时户和一般户要求开户的时间在近两年有所调整,并且市区和普陀所规定的时间也不同。而且,实际操作由于不止是大脑的想象,所以更深有体会。

本周的最大收获是书本与实践操作之间的联系转换、融会和形象化,有些书中无法体会的知识点在实践中能帮助自己真正的理解,正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范文二

最近天气较恶劣,寒风交加,人也病了。在我们办公室里,还是轻伤不下火线。而我也觉得毕竟单位上班与学校上课是很不同的,所以就不请假了。想想在大学的时候,由于课程表安排不同,除了上课时间,其他时间是比较自由的,不像单位上班这样朝九晚五。而现在还有在未来的上班过程中也要接受这种转变。这些看起来好象是件小事,但在长时间后是否还能保持最初的那份热情呢?

其实有许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浮动较大,就是说自己掌控的时间比较自由,那作息的安排跟个人的自觉性也很有关系了。有些人依然兢兢业业,有些人则可能偷懒。所以在慢慢地工作过程中个人的职业道德、对岗位的热爱和对工作的自觉性是优质工作业绩的重要延续。

本周并未对操作业务作出很多阐述,但在实习过程中对实际工作岗位和校园生活的区分还有真正工作的理解感悟颇多。我觉得这些体会、反思与成熟也是实习过程中的重要一部分。

查看更多>>>

游记是古人常写的文体,而且佳作颇多,大体是通过绘声绘色的叙述游玩过程,给读者带来如同亲历般的感受。一个困难是,游历过程很难穷形尽相;读者的感受,也不甚真切。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里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方其搦管,气倍辞前;暨乎篇成,半折心始。何则?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这些话有些难懂,不妨说得通俗一些:登山观海,常令人情绪飞扬。写作之前,文思泉涌;写成之后,未必满意。为什么呢?因为作者的构思可以翻新出奇,但语言的表达却很难灵巧精美,这就是所谓词不达意。记录一次完整的经历尚且如此,如果经历本身就不尽如人意,要写出有影响的游记作品,恐怕就更困难一些。王安石就曾经面对过这样的困难。 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年)四月,33岁的王安石从舒州通判的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的时候,和朋友萧君圭、王回以及自己的两个弟弟,一起游玩了褒禅山,可是玩得很不尽兴。在游历后洞的时候,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王安石遂与之俱出了。应该说,褒禅山之游,只能算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历。把这样的经历写出来,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呢?王安石有些郁闷,所以他没有动笔。三个月之后,在这一年的七月,他写出《游褒禅山记》,这时,他已经不是在写一篇单纯的游记性的文章了,而是对如何成功在做理性的思考了。这确实有些小题大做,但这篇小题大做的文章,却成为宋代游记独出机杼的佳作,显示了王安石与众不同的情思和鞭辟入里的思辩能力。14年后,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他受诏入京,第二年,他着手变法,开始了为时15年的政治游历。不幸的是,这次政治游历也因有人反对而像当年游褒禅山一样,半途而废了。其中是否隐藏着一些宿命的玄机呢,也未可知。 笔者无意在这方面故弄玄虚,只想玩味一下王安石的行文之妙。我以为,《游褒禅山记》在写作上至少可以给我们带来两个方面的启示。 第一,平淡的素材,照样可以提炼出深刻的主题;而提炼主题的过程,正是提高认识,升华思想的过程。写文章的人,太需要这样一个过程了。就王安石而言,举着火把和朋友兄弟钻了半截山洞,这实在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如果非要写文章,无非是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提醒自己不该盲从他人,一句话足矣。但是这样的文章,毕竟只是一篇忏悔录,没有多少积极的意义。王安石是不会停留在这样浅层次的思考上的。他想到了什么?想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查看更多>>>

王安石于褒禅山之一游,在未尽力以探寻到奇景的遗憾中结束。而这一游不仅仅就这样结束了,而是带给了他不断的反省和深刻的思索,从而他得出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这一感慨。这是王安石游山而得出的感慨,而这一感慨又未尝不能用于学习与生活中呢?

有志者事竟成。而放眼纵观古今中华千百年的历史,这句话是固然正确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受辱于敌国,但因为心中有大志,才如此忍辱负重,最后不仅报了仇,还成就了大业,振兴了国家;

宋代范仲淹从小有志于天下。虽然他自幼贫苦,但刻苦好学,心系祖国。最终他写出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句令后人赞叹的句子,他也成为宋代有名的政治家、文学家。

着名爱国英雄,戊戌六君子之一的谭嗣同从小立志要救国,长大后一心致力于变法,最后却以失败告终。但他临终前还大声说: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虽然变法失败了,但他的志向与爱国之心却得到了后世无限的瞻仰。

志向,是人生的航标,是夜空中的明灯,更是人前进的动力。志向是人生中不可或缺的,而一个没有志向的人就像断了线的风筝,永远在活在迷茫和未知中,更不用谈成功了。有了志向自己不付诸努力也是不行的。一个人想要成功,除了确立了志向,还要要像越王勾践一样不畏重重阻挠;像范仲淹一样坚持不懈,刻苦努力;还要像谭嗣同一样永远心系祖国

周恩来总理在年少时曾经说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们作为学生,志向应该不仅仅是取得好成绩,考上个好大学,而应是尽自己全力学习知识和技能来使祖国变得更加强大。往往志向设立的越高,一个人也就越有发展。因此我们也应该把眼光放远,而不是仅仅停留或满足于眼前。

人生即是一个立志和尽志的旅程,立好志,才能继续走下去;而尽志了,就永远无悔。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一) 此文的教学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疏通文意。 疏通此文的方法步骤。 一、个人独自阅读,划出自己无法解决的字词句。 二、小组讨论,各组员划出的字词句,解决部分问题。 三、教师下到小组内部,收集小组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教师收集完信息后,于课堂上一起解决各小组的翻译问题。 以上四部共用时两节课。 效果反馈较好。 第二阶段,个性化阅读。 我没有给他们做文章内容的分析。要求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个性化阅读体验。之后各小组挑选出最好的成果,轮出一个组员上台宣讲。 在学生宣讲之前,我先朗读自己的阅读体验。 我的阅读体验 ----- 《成功需要什么》 王安石游褒禅山有两得。 一得为“志”与“力”与“相助之物”三者结合才可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王安石说的志,是指意志力;力,是指能力。为什么理想是“可能实现”而不是“一定实现”呢?因为文章有一句“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在意志力、能力、相助之物三者中。王安石认为意志力最重要,所以先说“志”,他说“ ……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其次说“能力”,“ …… 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最后说“相助之物”,“ ……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为什么王安石以认为意志是最重要的东西?我是这样理解的:有意志的人会最大程度地发挥他的能力,会想方设法利用外物来帮助。用尽了意志,意味着用尽了能力,用尽了可帮助的外物。所以,王安石会说“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所做的事已经超越了自己的能力,这是没有办法的。但是“力足已至(而不能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因为,力足已至而不至,一定是个没有意志力的人。没有意志力的人是无论如何也做不成什么事的。 然而,我相,如果努力的方向错了,再怎么有意志力、有能力、有相助之物,也是不会成功的。比如,你羡慕孙悟空的七十二般变化,也努力拜师学艺,希望学得孙悟空的本事。你再怎么有意志力,再怎么有能力,再怎么有相助之物,也是不可能的。所以,要选对方向。 怎样才能选对方向呢?这就涉及王安石的第二得了,那就是“深思慎取”。 王安石对于扑碑得出的道理是“学者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2.养成仔细观察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1.动画片:《海底总动员》。 2.海底世界场景图。 3.陶泥、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幼儿观看动画片《海底总动员》片段。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海底的鱼是什么样的? ●此环节通过让幼儿观看视频,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鱼的外部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动态特征,使幼儿在头脑中对各种各样的鱼形成具体印象,为下面的制作做好铺垫。 2.教师交代创作要求。 (l)学习用手捏、贴画等技法表现“小鱼游啊游”的动态特征。 (2)教师:你准备制作一条什么样的鱼? (幼儿讨论,大胆表述) 3.幼儿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作品讲评。 (1)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参观、互评。 (2)教师:你最喜欢哪条鱼?为什么? ●通过组织幼儿将作品布置成海底世界,让幼儿进行互评,使幼儿在体验自我成功的同时,更能分享他人成功的喜悦,感受集体创作的力量。教师有重点地对手捏、贴画、鱼的动态特征表现得好的作品进行讲评,对幼儿今后的设计制作起到良好的启发作用。

查看更多>>>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一)

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当你有一个目标,而又无法实现它时,仔细想想,你是没有能力去实现还是没有胆量去实现呢?王安石说得好: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真正的宝物没有一个是在你的面前摆好了的,一定是要你用意志、能力与作为坚强后盾的物质条件去奋斗得来的。然而,先有志,其次是力,再次是物。只有先敢想,才能敢做。假如你连想都不想,更何况做好它呢?

思想永远是跑在身一体前面的。目标确定了,只有你去想好你该如何做,一条有你的思想开辟的路就已经在你眼前了。然而,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沿着自己所想好的线路前行,会不仅仅遇到自己思想上已经制定出计划如何克服的困难,还会有意料之外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将每一个困难的背后都看作是一个小目标,暗示自己能冲过去,不知不觉地你就会发现自己已经站在了几分钟前仰望观叹的山顶了。因此,有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意志、能力兼备,假如仍寻不见自己的目标、得不到别人的认同,则还差一物也。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一定的物质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这里的物质条件,是指真正的体验与身处其境的感受,或者行进途中的动力。空想,是绝对不能将你推进半步的。这令我想起了【殷芸小说】中的一则故事。

有贫人止能办只瓮之资,夜宿瓮中,心计曰:此瓮卖之若干,其息已倍矣。我得倍息,遂可贩二瓮,自二瓮而为四,所得倍息,其利无穷。遂喜而舞,不觉瓮破。

翁破了,一切的空想都泡汤了,何谈其利无穷呢?由此看来,物质也是成功路上的一大要素。

游褒禅山记,只不过是一篇游记。如此之高的立意,确实体现出王安石无人能比的才华,这也是为何这篇游记给我留下了如此深的印象。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二)

最近刚学习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读后第一感想是哪个怠绝欲出者很冤枉。首先想为大家解释一下:怠,懈怠之意也。这懈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松懈懒惰。

或许那位先辈是胆小了一些,松懈了一些,懒惰了一些,但他一人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就灭了。结果一起游玩的人都出来了。而出来的人又有人责备这位先辈。连作者王安石也感觉后悔听了这位先辈的话。但这一切都应让这位先辈来承担吗?

壳也,非也。这位

查看更多>>>

去年国庆节放长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小弟弟一起去桂林游玩。

我们坐着竹筏游漓江,江水清澈透明,江面上碧波荡漾,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远远望去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笔架真是千姿百态。

河面上有一只竹筏,竹筏上有一个渔翁,唱着渔歌用竹篙轻轻划动小船,只见它用篙向水里一指,几只鱼鹰唆的一声钻入水中,不一会儿有一只鱼鹰叼起了一条鱼,真是有趣。

远处的岸边榕树茂密,透过树林能看到漂亮的壮乡的房屋,隐约听到人们对歌的声音。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

查看更多>>>

【活动目标】

1、感受音乐的快慢,根据旋律的变化尝试不同的动作表现小鱼游。

2、愿意遵守游戏规则,体验音乐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

小鱼游视频,快慢歌曲各一首,袜子若干,海底场景,网架若干。

【活动过程】

一、模仿小鱼:

1、教师双手套上袜子模仿小鱼,提问:看看我是谁?小鱼有什么本领呢?

2、播放音乐。

师:小鱼宝宝和鱼妈妈一起游泳吧!(师幼套上袜子,模仿鱼儿游)

(1)音乐听上去怎么样?小鱼会怎么游呢?音乐听上去慢慢的,小鱼游得慢慢的。

(2)这段音乐和刚刚的一样吗?音乐听上去快快的,小鱼游得快快的。

小结:音乐慢,小鱼游得慢;音乐快,小鱼游得快。

二、游戏小鱼游:

过渡:宝宝本领真大,今天老师要请你们玩游戏了!

1、出示课件

师:请你看看,玩游戏的时候应该注意点什么呢?(幼儿欣赏课件)

小结:当有音乐的时候,小鱼出来游泳;音乐停下来的时候,(教案出自:)渔网就要抓小鱼了,小鱼就要躲到水草那边去。

2、第一次游戏:

交流:你躲在哪里?能不能躲在渔网后面?

小结:躲在渔网后面要被抓走的,所以小鱼不可以躲在渔网后面。

3、第二次游戏:

交流:音乐快的时候,小鱼是怎么样的?

小结:音乐慢,小鱼游得慢;音乐快,小鱼也要游得快。

4、第三次游戏:

交流:这次请你们一条小鱼和一颗水草做朋友。

小结:我们玩游戏的时候,要听清楚音乐,(教案出自:)有音乐小鱼就可以游出来,没有音乐的时候就要躲起来,不然就会被抓走。

三、延伸:

t:我们的鱼宝宝今天学会了这么多本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去其他大海里做游戏吧!

查看更多>>>

去年国庆节放长假,我和爸爸妈妈还有小弟弟一起去桂林游玩。

我们坐着竹筏游漓江,江水清澈透明,江面上碧波荡漾,周围是连绵起伏的群山,远远望去有的像大象,有的像骆驼,有的像笔架……真是千姿百态。

河面上有一只竹筏,竹筏上有一个渔翁,唱着渔歌用竹篙轻轻划动小船,只见它用篙向水里一指,几只鱼鹰唆的一声钻入水中,不一会儿有一只鱼鹰叼起了一条鱼,真是有趣。

远处的岸边榕树茂密,透过树林能看到漂亮的壮乡的房屋,隐约听到人们对歌的声音。

桂林山水甲天下真是名不虚传。

查看更多>>>
游桂林
08-25
游铁山坪记范文15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7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9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6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5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20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1000字 游铁山坪记范文800字 游褒禅山记教案 读《游褒禅山记》有感 记游洞庭西山读后感
周末户外游范文3000字 游娄山关之感范文3000字 聚享游推广范文3000字 亲子游营销方案范文3000字 游公园的日记范文3000字 游博物馆范文3000字 夜景之游的范文3000字 游熊猫基地的范文30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4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80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3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2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600字 游褒禅山记读后感800字 闲对风光独自游范文3000字 游古北水镇范文3000字 游中山陵有感范文3000字 自驾游活动总结范文3000字 游雅戈尔动物园范文3000字
展开更多
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

范文资讯网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栏目为大家提供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2024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开头、游铁山坪记范文3000字怎么写等。欢迎大家阅读,更多内容尽在范文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