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观后感

篇一: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暗恋桃花源观后感

在这学期第一次上课时观看了这部赖声川导演执导的影片,看时觉得电影情节紧凑,引人入胜,并且剧情十分幽默时不时就引得教室里一片笑声。但观看过后,再次回想时,特别是听了老师的讲解后,感触颇多。

这部电影是以两个剧组“暗恋”和“桃花源”交替排练时发生的事为主线展开的“暗恋”这个剧组主要是讲男主角滨柳和女主角云之凡相爱,却因为战乱的原因最终没在一起,而男主角一直思念女主角的故事。而“桃花源”这个剧组就是以我们熟悉的《桃花源记》为背景,讲了老陶,妻子春花及袁老板三人的爱情故事。正是这两个剧组的故事具有互文性,互为影射,通过刻画主体和欲望客体之间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关系,传达出很多了导演想要告诉我们的东西。 首先,距离是永远不可完全被跨越的,即欲望对象不可被主体占有达到。就像是“暗恋”剧组的故事所讲,因为滨柳和云之凡没有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爱情存在了想象之中,正是由于这样,他们的爱情存活了下了。即使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爱自己的妻子,滨柳一直对云之凡念念不忘,到了晚年仍有寻找云之凡。相反,爱情一旦被跨越,爱情必死。就像老陶和春花一样,爱情早已死于日常生活的单调,不聊和摩擦。也正因为如此,春花选择了和袁老板私通。剧中的袁老板之前一直提到“一个远大的理想”,春花也对之十分向往。但老陶走后,当这两个人真正在一起时,由于生活的单调,爱情也渐渐消失不见了。春花之前向往的理想生活也彻底破灭了。而剧中老陶所到的桃花源里两夫妇和睦相处,十分相爱。这处剧情乍看是导演在像我们传达一个在一起却仍旧美好的爱情,实则不然。因为这剧中的桃花源只是一个乌托邦的世界,是观念中的非现实的,是人们无法达到的。

其次,剧中刘子骥这个人物一直没有出现,但剧中却又一个疯女人一直在寻找他。这就影射了主体对于模糊的欲望对象的不可截止的欲求这种现象。也正是由于这种欲求使人饱受折磨,饱受求之不得之苦。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做才能摆脱向往乌托邦而又求之不得,如何破除乌托邦的束缚呢?我想,这就需要我们首先认识清楚欲望对象的不可达到性,然后不去欲望,这有破除对其的欲望,方能使我们解脱,重新获得快乐。但是在这个世界上能够做到“去我执”的人还是少数。大多数人仍然喜欢去追求的得不到的,看似十分美好的那些东西,所以大多数人仍旧活在痛苦之中。

最后,观看这部电影之后,我觉得这部电影的结构情节安排得十

查看更多>>>

我今天去金城售楼处坐了坐,等楼去看了看,视野开阔,满眼绿色,今天下了点小雨,空气非常清新,御江金城观后感。御江金城的小区环境也真还不错。现在就是交通差了些,周边配套还不完善,家里老人小孩的,生活不够便利。怎么说呢,让我们再考虑考虑吧。这还是个让人一眼难忘的楼盘。御园,御江,御天际在这里有车很好办,5分钟车程内有很多商圈如果步行的话,10分钟之内有苏果社区店与好邻居菜场,加上以后天正与五矿的商业,以及不远处规划的绿博城。

不求热闹非凡,应付日常生活还是绰绰有余的多谢啦,观后感《御江金城观后感》。我们会再去周边考察考察,毕竟是大事,要做好所有功课才行。呵呵。呵呵,没有信誉的开发商,楼主还是要慎重啊!不要被现有光鲜的外表所吸引!该开发商现在除了化粪池和变电房是不会告诉你其它不利因素的,说不定等你收了房之后突然周边要建垃圾中转站或是机站之内的宏伟工程了,有空去东方龙湖湾.御山湖论坛看看就知道了,两个楼盘还是同一开发公司。

能买的起御江金城的您选择余地还是很多的,最好还是选择公认的老牌的开发商,可靠,您的投资也不会被一份早已存在而未对外公开的规划,而一夜之间贬值!

查看更多>>>

这部电影真的很不错,同时它也告诉了我一个道理,那就是读书并不是唯一的道路,但它是一条最简单,最安全,最轻松的出路。

电影的大致内容就是:劳拉在一天健完身后,被告之必须去签一个证明他父亲意外死亡的文件,否则的话他父亲的庄园她父亲的庄园与公司将会被拍卖掉,劳拉并不想承认,但依然改变不了事实,签完之后从一个她父亲遗嘱里的找到她父亲原来去了恶魔海中心的卑弥呼的坟墓里,劳拉来到海边后找到了她父亲去卑弥呼坟墓里的一个船长的儿子,快到小岛上的时候遇上了海难,垂死挣扎好不容易来到了岛上,却刚上岸就被人给打晕抓到了他们营地里当奴隶,定睛一看船长的儿子也在这里当苦力,这里的掌管者想要拥有死亡之母的能力,却一直找不到入口,劳拉带来的关于卑弥呼墓穴的信息让他有了目标,劳拉尽力反抗后逃出了营地。夜幕降临,劳拉在干掉一个追兵后见到了她的父亲,劳拉拿弓返回了营地后带着众人想要逃离,不料被管理者已父亲的命相逼打开墓穴大门,并破除机关,在一番过关斩将后来到了卑弥呼的密室前,在掌管者将要让人把卑弥呼的尸体搬走的时候,劳拉才发现所谓的死亡之母是身上带着杀伤力极强的感染病,但她自己对病毒免疫,在一苦苦打斗后,劳拉干掉了掌管者,而劳拉的父亲也因为碰了死亡之母的尸体中了病毒想要自己留在这里把墓穴炸毁,劳拉最后要出生天,墓穴也被成功炸毁。

从此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劳拉的父亲是一名十分成功的考古学家,但是,考古学家也要学会文化,而且危险至极。要面临的不仅是病毒,还有致命的机关,恐怖的陷阱,没有知识和好的体能是万万不可能完成任务的。

查看更多>>>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十六大明确提出的要求,是我们党经过实践总结出来的一个大思路、大举措,加快县域经济的发展,对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大的战备意义。三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总量小,农民增收渠道少,增速慢,三江县要加快的发展,离不开县域经济的发展。因此,如何在资源优势上求突破,在特色开发上求发展,把着力点和立足点放在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上,依托资源,突出特色,面上市场,因地制宜,做好县域特色经济文章,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一、三江县经济发展基本概况 (一)三江县基本情况 三江侗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北部,地处湘、黔、桂三省(区)交界,东连桂林市龙胜县,西接贵州省从江、黎平县,北贯湖南通道县,南通融安、融水县,枝柳铁路贯穿县境南北,209、321国道呈十字形从县城穿过,县城距柳州市203公里,距桂林市167公里。全县人口34.71万人,境内居住侗、壮、苗、瑶等少数民族28.78万人,其中侗族占总人口的56.76%。三江是广西唯一的侗族自治县,全县共辖13个乡3个镇,166个村民委。 三江境内属丘陵山区,全县总面积2454平方公里,其中有耕地面积1.46万公顷,农田有效灌溉面积0.91万公顷,山地面积占77.2%,林业用地为73.97%,境内盛产茶油、松杉、毛竹、茶叶和糯米等。矿产资源较为丰富,主要有重晶石、钒、铁、锰、铅锌等。境内有浔江、溶江、苗江等主要河流,水资源十分丰富,理论蕴藏量54.24万千瓦。旅游资源极为丰富,既有浓郁的侗族苗族风情,又有秀丽的山水自然风光,更有享誉中外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程阳风雨桥和独峒岜团桥。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3年全县完成国内生产总值75177万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4.2%;全县工业总产值累计完成22974万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减少2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3885万元,同比增长9.17%;财政收入4869万元,同比增长6.12%;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274万元,同比增长21.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11元,增长4.79%;农民人均纯收入1450元,同比增长6.07%;城乡居民各项存款余额46611万元,同比增长9.3%,各项贷款余

查看更多>>>
实施“两基”攻坚,抓好基础教育,是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实践“”的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着眼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大措施。对提高我县劳动者素质,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三江县基础教育现状 三江县现有人口34.71万人,有16个乡(镇),166个行政村。全县有高中1所,职业技术学校1所,教师进修学校1所,初级中学20所,完全小学186所,教学点111个。全县小学校舍总面积150347.67平方米,生均面积为4.4平方米;初中校舍总面积54149.52平方米,生均面积为3.9平方米。20xx年,全县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距“普九”规定标准差0.5个百分点,小学在校生辍学率为1.6%,距“普九”规定标准多0.6个百分点,15周岁小学完成率为94.8%,距“普九”规定标准差1.2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为77.5%,距“普九”规定标准差17.7个百分点,初中在校生辍学率为4.4%,距“普九”规定标准高了1.4个百分点,17周岁初中完成率为63.4%,距“普九”规定标准差21.6个百分点。全县只有12个乡镇 “普九”工作通过县级验收,“普九”人口覆盖率为62.8%。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三江县是国家级贫困县,教育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主要有:一是经济发展落后,县级财政困难,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二是教育发展水平低,基础薄弱;三是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思想观念落后,对教育认识程度低,送孩子上学积极性不高;四是教师队伍教育观念相对落后,整体素质不高。五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初中辍学率高,加大了实现“两基”攻坚的难度。 三、发展基础教育思路和措施 实施“两基”攻坚,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是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是农村工作的重要内容。如何抓住中央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的历史机遇,克服实际困难,发展我县基础教育,是自治县人民政府的当务之急。我认为应该抓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树立,加强对基础教育工作的领导 进一步落实“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自治县政府要把本县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教师和校长人事等方面管理工作抓好,建立和完善农村中小学 查看更多>>>

范文资讯网推荐更多专题:“我住江之头观后感”。

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文档写作的需求越来越多,范文给我们提供了思路,借鉴并非放置不管,还需要我们分析,写范文需要注意哪些格式要求?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住江之头观后感悟”,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我住江之头观后感悟(篇1)

写完作业,可能是太劳累了,觉得特别疲倦,躺在床上几分钟,我就进入了梦乡。

我发现我在一个用树枝做成的巢中,我旁边有几只小鸟,我看了看自己竟然变成了一只鸟,旁边几只鸟说的话我都听得懂。这时他们叽叽喳喳地叫了起来,说道:“快看!妈妈来了!”我看见一只大鸟飞来,这时,一阵枪声传来,妈妈尖叫了一声后便落在地上。听来树林里来了两个人,其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说:“今天运气真好,打了这么大一只鸟。”另一个人说:“你看那里还有几只小的,快点,别让它逃了。”随即又死了几只鸟,我们还好,飞到了树后边才幸存下来了,我听到其中一个人说:“这么多只鸟能赚很多钱呢!”另一个人说:“唉!别说了,赶快走不然被发现就惨了。”

我一睁眼,竟然发现了自己变成了一棵树,我心想:变成一棵树,总比变成一只鸟好。可是这显然是错的。这时,来了一群工人,不!是伐木工人,因为他们手中拿着电锯,所以我敢肯定是来砍树的,随即,他们发动电锯,在我身上锯着,我疼痛难忍,我的心在滴血,我一阵眩晕,倒下了。这时我突然醒来,原来这只是一场梦啊!

我想对人类说:我们应该保护环境,假如没有了树木,没有了果实,没有了鸟类,我们的世界还会美好吗?我们还能有耐以生存的地方吗?

保护生态环境,人人有责!

我住江之头观后感悟(篇2)

地球孕育了人类,人类也在不断地改造地球。人类的发展史,归根结底是人类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在创业过程中,人们利用各种能源赖以生存,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同程度的破坏。有人预言,人类最终是毁灭在自己创造的文明中。“资源短缺”已成为广大群众一个十分关注的问题。如果现在不加以考虑对策,未来人类就没有出路,总有一天能源会被我们用尽,人类就无法生存。

地球妈妈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无数子孙。原来的她被人们装饰得楚楚动人,可是现在人类为了自身的利益,将折磨她得天昏地暗。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正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环境,使地球不受到污染。环保意识,从我做起,从点点滴滴做起。我们应该积极行动起来,为环保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现

查看更多>>>

《大三儿》观后感

最近看了一部纪录片《大三儿》。故事比较简单,一个叫叶云的人(排行老三,人称大三儿)。想去西藏看看,但他的朋友们都反对,因为有高原反应,怕他的身体受不了。高原反应一旦出现是能死人的,救都来不及。但大三儿还是想去。他做了相应的准备,攒钱,去医院体检,上网查进藏攻略。朋友看他决心这么大,终于答应带他进藏。走时他瞒了父亲,说回四川老家探亲了,并且交待给他的一个好朋友,如果他回不来,遗书的位置。

到了拉萨,大三儿收到了藏民的哈达,参观了布达拉宫,买了纪念品。到这西藏行就该结束了,但大三儿还想去珠峰大本营看看,他知道,这是他最后的机会。最终大三儿克服了困难,站在了珠峰脚下。一个矮子完成了他高梦想。

一部简单的记录片,一个简单的主题,也没什么深刻的思想,但让人感受了平静的力量,波涛汹涌都是在平静中完成的。大三儿是70年生人,是个侏儒,大三儿的大哥在1997年车祸死了,二哥也死于车祸,母亲在2014年去世。大三儿和父亲在一起住。大三儿的父亲,19岁参军,参加过抗美援朝。这老爷子,真是太惨了,让我想到《活着》里的福贵,生活没有将他击倒,他的心态很平和,虽然已经86岁,但生命依旧旺盛。

大三儿在追逐梦想时,没什么悲壮,更多的是心平气和。这是电影给我最震撼的地方。按说一个侏儒,应该是很卑微懦弱的,在大三儿这里都看不到。大三儿还有很多可贵的品质,仗义、不给人添麻烦、讲信用。因此,大家都喜欢和大三儿一起玩。大三儿有个目标,并努力将它实现。

一个侏儒的力量来自哪里?

更坚定的人,就是更有力量的人。

在别人反对时,大三儿没有激烈的情绪反应,积极的做着准备。最终他完成了目标。

在珠峰大本营时,晚上大三儿和导演有段对话:

导演问:大家来西藏都是净化心灵的,你净化了吗?

大三儿说:我觉得我挺纯洁的。

导演问:你凭啥说你心灵纯洁啊。

大三说:我不祸害人。

这时导演才知道,大三儿这次出来前已经写好了遗书,欠谁的钱都写上了,嘱咐父亲不要埋怨别人,这些都是他自己的选择。大三儿说,有规矩就按规矩来。

从西藏回来后,大三儿还做着他的清洁工,每天和父亲一起生活。一切似乎都没什么变化。西藏没能改变什么?能指望改变什么呢?用片尾的主题曲结束,就这样走了,就这样活着。我爱这艰难又拼尽全力的每一天。

查看更多>>>

焦裕禄电影观后感三篇

历史会对每个人公正的评价--《焦裕禄》电影观后感(一)

20世纪60年代,盐碱、风沙、内涝是横亘在兰考人民面前的三座大山。能否逾越关乎群众的基本温饱,关乎民心所向,关乎党在群众中的声誉、形象。

清晨,一个清瘦的中年人提着包行走在兰考县城萧条的街道上,这就是焦裕禄。当碰到一个卖杂碎的小贩时,他问县委会在哪儿,小贩慌乱地走开,谎称不知。我们知道小贩是穿街走巷叫卖的,怎么可能不知道县委会在什么地方?这也折射出当时的“三害”横行已经影响到了党群关系。紧接着一群穿着破烂的孩子围住了他,要馒头吃,他把全部的干粮分给了他们。大清早,孩子们本应该围着桌子等待父母端上丰盛的早餐,而残酷的现实却是:端着饭碗在大街上讨百家饭,还要忍受县委工作人员的呵斥。孩子都这样,更别说大人了,这无疑给刚到的焦裕禄当头棒喝,他并未就此知难而退,而是昂起头迎难而上。他知道越是在这种情况下,越需要共产党人站出来,奉献自己。

窗外风呼呼地刮,如诉如泣;屋内烟一根一根地冒,焦裕禄焦虑万分。正如郑板桥一首诗写道:“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上任的第一晚,焦裕禄听到的不是风沙声,而是群众饱受风沙之苦、饥肠辘辘的呻吟声。他失眠了,天不亮就骑车下乡考察了。

第一次参加县委会,焦裕禄坐在角落里听着其他人对他的评论,他没说什么。在这个时时都有兰考人逃荒要饭的年景,他知道多说无益,实干才是最要紧的。他带领全体县委工作人员到兰考县火车站,那里有很多为活命拖家带口离开兰考到外乡讨饭吃的群众。他知道,只有让党员更多地了解百姓现状,真正触动心灵,才能团结起来带领群众走出困境,翻过三座大山,赢得民心。

百姓的冷暖时刻牵动着他的心。当别的同事都在县委坐办公室的时候,他一个人,一支笔,一个本,挨家挨户向百姓取经。他深知百姓处于劳动第一线,智慧是无穷的、力量是巨大的,他们最明白自己所处的环境。当工作人员建议他派人下去调研一下,然后给他汇报情况时,他说:“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道”。他亲自带队踏上高高的沙丘查找风口,带头冒雨深入田间地头排除险情。他有一颗“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心。

人才,在那个人都吃不饱,甚至时常饿死人的年代,是个奢侈品。作为县委书记的焦裕禄体现了共产党人高瞻远瞩的眼光,为了留住治盐碱地的科技人才,他不顾奔跑会加剧自己肝病的疼痛的危险,奋力追赶准

查看更多>>>

篇一:《三个白痴》观后感

电影《三个白痴》观后感

(新乡学院历史系:杨进成)

《三个白痴》这部电影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兰、拉杜和兰彻的故事。他们是皇家工程院的学生,三人住在一个宿舍,成为好朋友。在以严格著称的皇家工程学院里,兰彻是个非常与众不同的学生,他不死记硬背,甚至公然顶撞校长叫他“病毒”,怀疑他的教学方法。他不仅鼓励法兰与拉杜勇敢追求梦想,还劝说校长的女儿离开满眼铜臭的未婚夫。兰彻的特立独行引起了模范学生“消音器”的不满,他约定十年以后再与兰彻一决高下。

看完这部电影之后,同样作为学生时代的我们,就电影中的许多情节一定会产生许多自己的想法,当然不同的人的想法或多或少肯定是不一样的。自己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也对其中的许多故事情节产生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当然自己的这种想法也许有它的合理之处,肯定也有它的不合理之处。下面就针对自己影响比较深的情节简单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想法。

首先对自己影响深的第一个情节就是大学里有个学生想要制造直升飞机,但是屡次不成功,好几年都毕不了业,兰彻决定暗地里帮他改良,成功的当天直升机带着摄像头到处飞,飞到那个学生的宿舍,发现那人上吊自杀了。看到这样的一幕,一定会让许多人感到不知所措。他制造直升机屡次不成功而兰彻帮他改良取得了成功,而让兰彻没想到的是他竟然自杀了。那么这个学生为什么会因这件事而自杀呢?这不得不引起我们每个人的思考。是巨大的长时间的心理压力爆发之后让这个学生走上了自杀之路,那么这个学生的巨大压力是怎样形成的?是什么给了他这么大的压力?也许这就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印度的教育体制问题,学生的自杀率比较高也很有利的证明了教育体制的缺陷。当然体制问题仅凭个人的努力是难以改变的,但是这也给统治者很好的敲响了警钟。

其次就是电影主人公兰彻去大学报到的第一天就做了个简易的导电装置,捉弄学长,让大家瞠目结舌,也显出了他的与众不同。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兰彻始终灵活学习,不拘小节,不会死记硬背、像完成任务般学习,虽然老师、院长不喜欢他,但他的成绩始终排第一,但是还有一个学生正好与兰彻相反,他擅长死记硬背、讨好老师、院长等,可惜他的成绩始终赶不上兰彻。很显然这两个学生在学习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两个学生的学习方法和结果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学生在学习中应该采取怎样的学习方法?怎样的学习方法是既适合自己的又是效率比较高的?这些问题很值得我们每个人

查看更多>>>

专题片《基石》观后感篇一:专题片《基石》观后感

在单位的会议室,我们集中观看了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专题片《基石》,再次重温了抗日战争及解放战争期间,广东地区人民群众用生命、热血和忠诚支持革命的一个个感人故事。专题片突出宏观叙事与微观描述相结合,突出地域特色与时代特征相结合,选取典型的、有影响性的事件和人物作为切入点,展现新时期机关、农村、社区、国企、非公企业、教育、服务窗口、社会组织等各行各业基层党组织在党的领导下和党员的带领下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阐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以下是我对《基石》观后感想:

一、观看《基石》这部专题教育片后,我的心灵受到震撼的同时,也让我深思。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为群众谋利益。前人种树,后人乘凉,我们要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时刻牢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我们无数共产党员艰苦奋斗,用鲜血浇灌的幸福之花,是他们用坚实的胸膛为我们遮风挡雨,才让我们看到今日灿烂的阳光,幸福的祖国,然而今天的幸福家园更加离不开老百姓对伟大的共产党的支持与拥护。

二、让我深深体会到广大人民群众是我党事业成功和胜利的基石。要没有革命时期无数优秀中华儿女的革命奉献、无数先烈血肉之躯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新中国的诞生。正是他们抛弃个人和家庭私利,慷概激昂、英勇就义,为国家为民族作出重大牺牲的革命精神和英雄壮举,包括千千万万未留下名字的革命者,为新中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石。作为新中国的建设者和分享者,我们永远不能忘记他们;我们要沿着革命先辈开垦的道路坚持不懈的走下去;我们要永远怀念他们,并教育下一代时刻缅怀其丰功伟绩。这是我们的立国之本,强国之基。

二、让我更加明白我们的工作要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群众利益出发,为群众谋福祉。党的事业之所以能成功,不单是靠共产党员,而且离不开我们广大群众老百姓的支持。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群众,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人民群众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甚至舍弃身家性命来保护革命事业的星星之火。人民是党的事业取得成功的基石,我们要改变作风,密切联系群众,与人民心连心,时刻为人民谋福祉。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长期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通过一幕幕用鲜血染成的道路,就是要告诫全体党员时刻牢记,我们党之所以能取得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是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的结果,我们手中的权

查看更多>>>
观后感
09-23
重上江源观后感600字 重上江源观后感200字 重上江源观后感500字 重上江源观后感100字 重上江源观后感400字 重上江源观后感300字 我住江之头观后感 重上江源读后感 高三观后感 三月三观后感 三苏祠观后感
壮族三月三观后感 广西三月三观后感 观后感 大三峡观后感 三袋米观后感 大三线观后感 三宽教育观后感 《三个傻瓜》观后感 三月三观后感500字 三月三观后感100字 三月三观后感400字 弱点观后感 校庆观后感 廉政观后感 消防观后感 封锁观后感 春晚观后感 舞蹈观后感 活着观后感
展开更多
三江源观后感

三江源观后感栏目为大家带来大量三江源观后感、2024三江源观后感、关于三江源观后感等内容,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想了解更多三江源观后感相关内容可以关注我们!